历史上,都是抗击外敌,中国远征军与中国志愿军有何异同?

知道前阵子国际上的热点人物昂山素季吗?知道她的政治家父亲是谁吗?正是号称“缅甸国父”的昂山将军。而昂山和他率领缅甸的独立义勇军,在1942年曾经配合日军大败英军和中国远征军,杜聿明和他的10万人马先胜后败,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得不到缅甸老百姓的支持,是不是有点刷新三观?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缅甸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算英属印度的一个省,而以昂山为代表的政治人物,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推翻英国人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再加上日本人有预谋有针对性的宣传,在1942年那个时期,缅甸人把日本军队当成了外来的“救星”。与此同时,尽管从前跟中国军队没有什么恩怨,却顺理成章把协助英军作战的中国远征军视为敌人。

在1942年的首期入缅作战中,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刚刚踏出国门,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不仅是因为语言不通、地形不熟、气候不适,更严重的是情报不灵以及“缅奸”的破坏。一些缅人故意带错路,甚至放火、投毒、挖铁轨、袭军车,让最先出动的第5军和第6军鸡犬不宁苦不堪言,这些远征军官兵不知道的是,自己已经被缅人看作是英国人的帮凶。

就连代理司令长官兼第5军军长杜聿明也着了道,差点“出师未捷身先死”,他和第5军军部所乘坐的专列,刚刚离开腊戌就出现了意外,由于铁路的道钉被松开,火车脱轨且部分车箱倾覆,杜聿明被摔得满脸是血遍体遴伤。尽管伤势并不严重,但是破碎的车窗玻璃把他的脸划伤了,横七竖八好几道口子,经过包扎以后只留下眼睛和嘴巴,气得他火冒三丈。

这当然是缅人干的,在日本人虚假的承诺下,缅甸的政治精英们号召百姓用各种手段,袭击英军和中国远征军,从而“赶走万恶的英国人,争取缅甸的独立”。所以国民政府的远征军跟我们志愿军虽然都是为了中国的战略利益而跨出国境作战,但第一个根本的不同,是中国远征军根本没有受到所在国人民的欢迎,而志愿军却得到了CX军民的大力支持。

还引申出来一个重要的不同,志愿军跨出国门,是与人民军并肩作战,帮助邻国收复失地收复平壤,接受的是邻国政府的请求。而中国远征军却不是与所在国军队联合作战,帮助的是统治印度的英国殖民军,邀请重庆政府出兵的,当然也是英军远东总司令部,而实际上,老蒋对出兵缅甸也并不那么积极,抗日战场上到处缺兵呢。

英国人更是包藏祸心,只把中国远征军当作掩护他们撤往印度的牺牲品,什么联合作战、什么共同御敌都是骗人的鬼话,因此10万中国远征军突然间完全暴露在10万日军的面前,又得不到当地人民的支持和帮助,这个仗怎么打?按1942年中日军队的单元战斗力之差,面对10万日军,即便30万重庆政府的军队也难以招架,所以第一期远征,是个必败之局。

那么到了第二期远征的1943年以后呢?此时的中国远征军分为X部队、Y部队两大部分,其中的X部队也就是“驻印军”,虽然新22师和新38师都是由中国官兵组成的,但是新一军这支部队是由美国人装备、训练和指挥的,新一军军长郑洞国只是驻印军副总指挥,总指挥是美国将军史迪威。某种意义上,新一军几乎成为了美国人的雇佣军,指挥权也掌握在美方手里。

但是志愿军可不是,他们永远只服从“志司”和北京的命令,无论是苏朝任何一方,都无权指挥伟大的志愿军,包括人民军在作战中也要服从“中朝联合司令部”的命令,那么很显然,双方兵力比例和战斗力在那摆着,战争中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志愿军司令员。要知道,志愿军的背后是新中国,不需要看别人脸色行事的新中国。

即便是在滇西整训的Y部队,中美双方因为指挥权问题也爆发了激烈的冲突,按照史迪威的意见,甘丽初和张轸得枪毙,重新整顿的远征军部队中,团以上主官须由美国军官担任,老蒋直接就抽了,宁可撕破脸也坚决不同意。最后妥协的结果,第二期中国远征军的美国顾问也还是配备到团一级,掌握着武器装备和军需物资的分配权,也包括地空联络权,仍然不是一支独立自主的军队。

同时,美英所要求的Y部队反攻发起时间,是日军在豫湘桂企图发起大型进攻战役的敏感时间,重庆方面并不积极,老蒋迟迟不给卫立煌下达强渡怒江的作战命令。史迪威说话不好使,丘吉尔说话也不好使,直到美英将领们搬出来罗斯福,老蒋才捏着鼻子下达了反攻滇西和缅甸的命令,而一旦X部队和Y部队在中缅边境完成会师,老蒋就想收兵,并且强令新六军空运回国。

道理很简单嘛,既然中印公路已经打通,美援物资可以运进云南了,中国军队没有必要再协助英军作战,就算付出中国官兵血的代价,夺回来的地盘早晚还是英国人的,完全是吃力不讨好的活。鲜为人知的是,由于新一军特殊的背景,仍然打到了缅甸的卡盟、孟拱一线,期间还解救了被日军击溃的英军第三师第77旅,然而英军却始终提防着新一军,这事非三言二语能够说清楚了。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那是中国政府和中国军人主动的、积极的,因为绝不能让美军陈兵鸭绿江边威胁东北重工业基地,是为了我国的战略利益而奋勇作战,跟抗战时期的中国远征军在出兵的性质、方式和意义上,都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英军在1945年赶跑了日本人以后,重新实现了对缅甸的统治,并且一直持续到1948年,那么中国远征军10万忠骨埋异乡,意义何在?

如果说中国远征军是为了打通美援物资通道的话,那么弄清楚滇缅公路和中印公路的区别,就会知道官兵们的巨大牺牲,实在太不值得了。

历史上,都是抗击外敌,中国远征军与中国志愿军有何异同?

差别还是很大的。第一,为啥叫志愿军?因为中美互相之间并未宣战,而南北朝鲜之间又是内战,我们只能宣称这些人不是正规军,而是民间志愿者,避开政治问题。而远征军则是在中日互相宣战之后(注意中日之间是珍珠港事件之后才宣战的)应英美要求入缅与日军作战的,所以可以叫远征军。第二,志愿军得到朝鲜政府和人民的支持,所以打仗比较顺手。而远征军却被缅甸反殖民政府和人民仇视,没有缅甸人民的支持,如同瞎子一般,打仗十分艰难。这要解释一下,缅甸是英国殖民地,当地人民追求独立的斗争如火如荼。而日军进入缅甸是打着从白人手中解放黄种人的旗号进去的,并帮助缅甸人民建立政府,所以深得缅甸人民的支持。而远征军入缅是帮英国人打日军的,自然被缅甸人民仇视。第三,远征军入缅真正目的是保住我国仅剩的国际交通线,而英国则是想利用中国军队拖住日军,好让英军撤退并保住印度。目的不纯,号令不一,导致指挥混乱,部队陷入被动致第一次入缅作战惨败。而志愿军入朝作战目的明确,指挥统一,作战效率极高。

历史上,都是抗击外敌,中国远征军与中国志愿军有何异同?

不同之处:

第一:志愿军入朝参战是主动出击,是在敌军还没有打到我们家门口的情况下就御敌于国门之外。而远征军是在自身已经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为了保住自己的运输线和支援盟军作战,在对方的要求下出国作战的。

第二:志愿军是由我们自己国家直接领导的武装力量,毛主席有着绝对的统帅权。而远征军则不是蒋某人自己就能说了算的,还要听从于盟军统帅部的领导,令出多门导致这支部队常常贻误战机,受制于敌。

第三:远征军面对的对手是日军,虽然很强大,但算不上世界头号强国,而背后支持自己的盟国则有着强大的实力。而志愿军面对的对手却是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及在其裹挟下成立的所谓“联合国军”,这支联军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的世界强国,阵容可谓空前强大,其战斗力远非二战日军可比。

共同之处:两支军队都是由我优秀的中华儿女组建的雄师劲旅,为了保家卫国的信念出国作战,无数英烈血洒在异国他乡。来自这两支伟大部队的将士们,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英雄,都应当得到我们的尊重。

历史上,都是抗击外敌,中国远征军与中国志愿军有何异同?

所谓“远征军”,说白了就是雇佣军。是由美国人出钱出装备,用中国人的生命为殖民者争夺殖民地。不要忘记,当时的中国仍然在日寇的统治之下,大半个中国仍然掌握在日寇手中,中国人民仍然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国民党当局放任日寇在中国横行,与敌人和平共处,既没有要收复国土的思维,也没有防备敌人继续进攻的准备。结果,在1944年中的豫湘桂战役中全线崩溃,在全世界即将取得反法西斯胜利的前夕出了一个大洋相。

而抗美援朝则是在大陆基本统一,为阻止国家再次被敌寇侵略而主动出击,敢于御敌于国门之外的保家卫国的壮举。

历史上,都是抗击外敌,中国远征军与中国志愿军有何异同?

背景不同,意义也不一样。虽然都是出国作战抗击外敌,但志愿军抗美援朝的胜利比起远征军更加伟大,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更深远。

1941年12月开始日军侵占缅甸。妄图切断滇缅公路并从缅甸方向迂回威胁中国西南大后方的昆明重庆等地。这其实是日本侵华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应英国政府邀请,为解救缅甸被围英军,打通输血脐带滇缅公路。国民政府在国内战况吃紧的情况下,前后出动几十万远征军出兵缅甸,这是甲午战争后中国军队第一次出国作战,对手都是日本。但这次日本尝到了中国军人铁拳的滋味。在英军的配合下,远征军前后共消灭日军十万,打通了生死攸关的滇缅公路。为中国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期间中国的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第一支坦克装甲部队就诞生在缅甸。

志愿军是在新中国成立刚一年时,为援助朝鲜保家卫国而组建的。其对手是以美国为首的十六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战争的规模更大,是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同世界第一强国美国之国力和实力的较量和比拼。抗美援朝虽然以战线稳定在三八线而签定停战协定,但其实中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是卫国之战,是立国之战。已经站起来的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刮目相看,苏联此战后归还了旅顺大连,援助中国开始了工业化进程。日本人再也不敢把中国叫“支那”了,美国及西方列强再也不敢随便侵略中国了,中国终于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历史上,都是抗击外敌,中国远征军与中国志愿军有何异同?

二战时期,国民党出国作战的是堂堂正正的中国“政府军”“中央军”“正规军”……50年去朝鲜的是“志愿军”,就是以“志愿者”名义的非国家派遣军,初次入朝的中国军队一般都换朝鲜人民军军服,后续部队,一律摘去任何表示身份的“标识”,成为无国籍无番号无身份的“三无军队”,最大程度的蒙蔽了联合国军,一直到云山开打,麦克阿瑟仍然无法弄清到底有多少中国军队入朝,遭致判断失误后“连败”,输掉了三八线以北的所有“战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