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失败的起义是哪个?

起义时间:1949年5月16日上午10时,具体计划:以军舰一艘自沉于吴淞堵塞航道,以机械化炮兵团攻占和封锁机场,以精锐步兵一团攻打“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抓捕汤恩伯,再与浦东的我三野部队会师合围复兴岛,一举活捉在此督师的老蒋和小蒋,这个起义计划是不是非常完美?

(汤恩伯)

汤恩伯晚年被同僚所不耻,是因为出卖了恩师陈仪,后者在其担任上海防卫最高指挥官期间,力劝汤司令幡然醒悟阵前起义,顺便扣押老蒋,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这属于干脆没有成形的起义方案,而在上海战役期间,真实发生了一次未遂的起义,如今回头去看,殊为可惜。

起义发起人是蒋军联勤总部视察员、军需补给检查团团长、太湖警备司令、陆军中将张权,河北武强县人,陈诚的保定八期同学。张权将军保定军校毕业后,曾经选送就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炮科,归国后致力于机械化炮兵的建设,抗战期间已任军委会军训部战车防御炮教导总队中将总队长,指导各炮团在抗战中向日军猛烈开火,在军界资历深厚 ,门生故旧遍布。

(张权将军)

抗战期间,张权将军在重庆有缘结识周公,多次面聆教诲,思想日趋进步。抗战胜利后被老同学陈诚所排挤,一直担任闲职,但仍然利用有权视察后勤补给的便利,多次送出重要情报。尤其是渡江战役前夕,张权将汤恩伯长江防线的兵力分布、要塞要点火力配置等情报,一一秘密送往江北,同时配合策反了江阴要塞守军,为百万雄师过大江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海战役前夕,张权奉命潜入市区策反蒋军将领,并携结拜兄弟、陆大将官班同学李锡佑同往,李锡佑虽然已被免职,但他是李延年兵团所属第132师的老师长,所以这个132师成为了张权和李锡佑的重点策反目标。张权同时做工作的还有青年军第209师、第182师和两个独立炮兵团,并取得了相当进展。

(汤恩伯)

这几个师、团的军事主官眼见蒋家王朝大势已去,确实都有了阵前起义之心,时逢老蒋正临复兴岛督战,于是众人制定了奇袭北四川路汤恩伯总司令部、封锁海空交通、配合解放大军进城、活捉老蒋本人的起义计划。按照这个计划,起义部队将达到数万人兵力并且拥有两个重炮团,完全可以迅速控制浦西市区的局面,因为蒋军大部都在外围防线。

张权同时联系了自己好友,一位李姓海军舰长,安排沉船以堵死老蒋海上逃路的方案,并将起义计划通过地下党上报总前委,得到了首长的批准和支持:张权被任命为起义军总司令,地下党员王亚文为政委,起义时间与三野攻击部队相配合,定在5月16日,上海起义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不料老蒋在此期间亲自召见了淞沪地区的各部军事主官,恩威并施命令顽抗到底,军事会议上还由汤恩伯当场宣布了《战令十条》(所谓的十杀令),同时要求将团以上军官家属送走“保护”起来。这番举措让部分答应起义的将领有所动摇,包括青年军209师师长方懋锴、第182师师长王挽危等人,张权将军不得不逐一再做工作。

然而问题却没有出在上述人身上,反而是李锡佑负责掌握的132师出了问题,由于张权忙于起义准备事项分身无术,便将一封李锡佑的亲笔信,遣自己的侄女婿送往驻复旦大学的第132师师部。李锡佑这封信是写给自己的老部下、“好兄弟”张贤的,时任师部中校情报科长,信中嘱其秘密联络各级军官准备起事,由于李锡佑对张贤有恩,所以对其深信不疑,信中将起义主要计划和盘托出。

(毛森)

这已经是1949年5月14日,距离起义时间仅剩两天了,结果就是这个张贤,白天笑脸相迎信使,晚上就向上峰告了密。得到消息的汤恩伯大惊失色,立即命令总司令部二处处长、上海警察局长、军统大特务毛森侦办此案。本来,张权隐蔽在起义指挥部吉祥路121号的秘密住处,特务们轻易是抓不到他的。

可惜的是张权对已经被出卖的情况浑然不知,5月15日仍然出来活动,上午再去争取吴淞要塞炮兵指挥官,下午4时想回家看看夫人是否已经转移,结果在家门口被埋伏的特务逮捕。毛森亲自主持了审问,但是酷刑之下张权也没有吐露起义名单,然而失去了总指挥的起义行动和捉蒋计划,却因为张权和李锡佑的被捕而失败,因为各部失去统一指挥接不到任何命令了。

(解放军攻入市区)

张权将军被捕距离原定的起义时间仅剩18个小时,殊为可惜,特务们在他身上一无所获,遂于5月21日将他和李锡佑等人枪杀于上海街头,为掩人耳目公布的罪名是“扰乱金融秩序”,之前一天,老蒋所乘的军舰仓惶逃离上海。5月27日我军解放上海,张权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而出卖起义计划的那个张贤,虽然东躲西藏,仍被我公安机关缉拿归案,1957年公审后予以枪决,以慰张权等烈士的英灵。

这次起义如果成功,几乎可以改变历史进程,可惜由于行事不密和所托非人,最终功败垂成,可谓最遗憾的一次起义失败。

历史上最失败的起义是哪个?

闯王李自成。根据李自成作者姚雪垠老师的著作来看,李自成起义是成功的典范。后又失败也是多种原因促成,史为教训。闯王手下的将领能攻善战,应该强于清军将领。而失败因叛徒,误信,杀有功之将,用人不当,没有根据地,胜而无守,防御措施不当等原因造成。能打江山,不会当皇帝。还有其它义军,宋江,方腊,太平天国,义和团等都是失败的起义军或起义首领。而最失败的应为闯王李自成。

历史上最失败的起义是哪个?

历史上失败的起义数不胜数,无论是大规模的群众起义,还是小规模的军队起义,起义失败的结果都是相同的——下场悲惨。比如在解放战争时期,太原战役中阎锡山的第30军,在准备起义、奔向光明时被奸人告密,导致起义失败,其领导人和我军派去联络的干部被杀害。

1948年10月,我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司令员徐向前率所部发动解放太原战役。徐向前一面指挥部队攻取外围阵地,一面指挥对敌军实施“攻心战”。他请之前起义和被俘的蒋军将领给太原城的守军军官写信,奉劝他们认清形势,放弃抵抗,弃暗投明。

阎锡山部第30军军长黄樵松也接到了一封信,信是徐向前请之前起义的高树勋写给他的。

黄樵松是早年参加西北军的爱国将领,他经历过“西安事变”,对我党的爱国主张有一定的了解。抗日战争时期,黄樵松曾在台儿庄、娘子关等前线与日寇奋战,蒋介石消极抗日、排斥异己的政策使他内心的不满情绪日益增加。

黄樵松从西安调到太原后,虽然阎锡山非常倚重他这只能打仗的部队,极力拉拢他,但他还是与阎锡山保持着一定距离,作为“客”军,他深知困守孤城,凶多吉少。

高树勋在信中,希望黄樵松能以太原30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重,寻求一条光明的出路,对自己对部队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在和我军的联络人员充分接触后,经过反复权衡,黄樵松决定顺应潮流,率部起义。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起义计划被他的亲信师长戴炳南出卖给了阎锡山。

戴柄南已跟随黄樵松16年,从营长、团长一直被提拔到师长,深得黄樵松的信赖和倚重,但获悉起义计划后,忘恩负义的戴炳南却向阎锡山告了密。

结果在起义前夕,黄樵松和我军派去联络的参谋处长晋夫、侦察参谋翟许友一起被阎锡山逮捕,押送至南京。不久,晋夫和黄樵松在雨花台被杀害,翟许友被判无期徒刑。晋夫在临刑前高呼口号,英勇不屈。黄樵松在狱墙上留下一首诗:“戎马扔书生,何处掏虎子?不愿蝇营活,但愿艺求死”!

背恩忘义的戴炳南被阎锡山提升为30军军长,他的无耻也让他“晋升”为我军宣布的太原战役五名主要战犯之一。太原解放后,戴炳南自知罪孽深重,玩起诈死的把戏,但最后还是在藏身的壁柜下面被活捉,不久后被判处死刑,执行枪决。

徐向前元帅对晋夫和黄樵松这两位为解放太原献身的烈士,一直缅怀在心。1984年,83岁高龄的徐向前路过南京时,亲往烈士陵园,在晋夫和黄樵松遗像前敬默,向身边的人讲述两位先烈的事迹,徐向前还在他的回忆录中记述他们的功绩。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历史上最失败的起义是哪个?

不管小心求证,只管大胆胡说,我是爱胡说历史的小毛驴。

历史上的起义,除了刘邦和朱元璋,就没有成功的,其他的没有最失败只有更失败,对于失败的定义就在你怎么看了。

比如陈胜吴广起义,尤其是陈胜,最后死在自己车夫手里,算不算失败?可是他同时推动了天下对秦朝的颠覆的开始,最后由刘邦统一,所以他虽然失败了,可是他想推翻秦朝这个事成功啦,从个人角度讲他失败了,从事情角度讲他成功啦。你说这事气人不气人,第一个起义的是我,死的最惨的也是我,最后坐江山的不是我。

再比如黄巾起义,就因为泄密,提前造反,结果被所有世家大族欺压,三兄弟全部被消灭,一点好处没有,倒是给以后的乱世三国开了好头,让一些野心家开启了勃勃野心。

要说最失败的,我认为是黄巢起义。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这是黄巢进京科考落榜后写的诗,是不是很霸气侧漏啊。

没错,黄巢最后还真做到了,他先是加入了王仙芝的起义部队,很受王仙芝器重。好景不长王仙芝要投降,黄巢在打伤王仙芝之后独自领兵开始于大唐对抗。

先后征战江南,北伐长安,占领长安后又被赶出来,最后死在泰山,也有说法是,在泰山出家了,最后不见了。

有诗云;三十年前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问,独倚危栏看落晖。

咱不管他是死了,还是跑了,我说他最失败的是什么呢?他攻入长安,出榜安民“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姓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无恐。”并且向百姓发放钱财粮食。并称帝,建国大齐。

原来朝廷四品以下留用,以上罢免。可是毕竟当时的起义军什么人都有,虽不扰百姓,可是对达官贵族是烧杀抢掠,已经到了黄巢说话都不好使的地步,“杀人满街,巢不能禁”。全城百姓都开始人人自危。

没多久唐军反击长安,黄巢大败,愤恨城中百姓帮助官兵,于是下令大屠杀,俗称“洗城”。黄巢率领残兵败将向东出发,最后被困死于泰山。

这就是黄巢起义,虽然后来还有其从子黄皓继续起义,可也没多久就被灭了。

黄巢起义最失败的原因,学会了游击战的避重就轻,却没有稳固的后方基础,纯属于流寇性质,并且做事前后不一,屠杀长安城百姓,从此失去民心,终究要失败。而最好的例子就是我国近代的解放军,同样是游击战为主,却积极建立革命根据地,不仅有稳固的后方支持,也同样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从红军开始的不被了解和接受,到淮海战役里被农民小推车推出来的伟大胜利,就能看出来。

所以,历史就是面镜子,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壮大自己,这就是历史的作用。

我是爱胡说历史的小毛驴,喜欢的加个关注呗。

历史上最失败的起义是哪个?

欧洲农民大多数的起义,都很失败。

虽然我们极少听说欧洲农民起义,但不代表他们日子过得就很好。举个例子,17世纪的法国,1662年,6000多名布洛涅地区的农民拿起武器造反,反抗沉重的税赋;1664年,贝阿恩地区也有6000多名农民造反,他们抵制要强行征收的盐税(这里本来免征盐税);1670年,朗格多克地区5000名农民反抗国王征税……

你看,人家也有起义,只不过都很快被镇压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中世纪西欧最大特色,就是土地被大大小小的贵族所“瓜分”。农民分属于不同的领地内,伺候着不同的主子。这就意味着,不同的老板脾气不一样。

中世纪贵族管理领地内的农民,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农民要向领主交税,同时也受到领主的庇护。年老者、残疾人、病人、孤儿等等,领主都有义务去照顾。要是遇到个善良的主子,这些农民也就不想反抗了。

所以,一时半会儿无法召集大规模的起义,几千人的规模战斗力太弱,根本成不了气候。

也有少数比较成气候的,比如1381年英格兰农民起义,结果依然是惨败。

(理查二世剧照)

这次起义很有意思,大概就是说当时英国被法国一顿痛揍,连吃败仗,各种憋屈。国王理查二世想翻盘,于是大肆征税,应对战争。结果,把英格兰农民惹毛了。

实话实说,当时的欧洲农民,最烦的就是国王。为啥呢?他们一般要向三个大老板交税:领主、教会、国王。

给领主钱,是因为租种人家的地,而且老了领主还管饭,没啥说的;给教会钱(什一税),信仰问题,如果真遇到灾年了,修道院也会“施粥”,没问题;至于国王,没见着他一丁点好处,就知道派税官来收钱!

所以,1381年英国农民受不了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聚集了25个郡(当时英国有40个郡)的农民——浩浩荡荡的杀向了伦敦。

理查二世当时也不得人心,农民起义军走到哪都很受欢迎,几乎没遇到啥阻拦,就进入了伦敦。理查二世被包围在了伦敦塔中,只能被迫接受和谈。

最初的谈判其实很顺利,起义领袖提出了一些不太过分的要求,比如赦免起义者,降低土地租金,废除农奴制等——理查二世一看,也不是啥过分的要求,就痛痛快快的答应了。

大多数起义者表示很满意,都回家种地了。

(起义领袖瓦特·泰勒被刺杀)

但是,少数人留了下来,得寸进尺:他们要求废除领主贵族的特权,把教会的土地没收分给农民……

这还了得?还没谈完,起义军领袖就被刺杀了。紧接着,国王和贵族开始血腥报复,几乎已经成功起义,就这么失败了。

所以,欧洲农民起义几乎都很失败,他们要么力量太弱小,要么没有组织领导能力——基本上都慢慢发展为“匪帮”,住在森林里,沿路打劫勉强糊口。

历史上最失败的起义是哪个?

也许是嘉庆15年李文成、林清直捣皇宫起义。

李文成在河南聚集党徒千人,林清在直隶,山东聚集党徒,二人假以天象,多有相信。林清贿赂宫廷内监为徒弟,又让他在宫中收太监为徒。约定与山东、河南同时起事。9月,林清徒众200人,伪装成农民,身藏武器,由宣武门进入内城,混在街上。傍晚时分,头缠白毛巾为号,分由太监刘金领到东华门,太监高广福领到西华门,太监阎进喜为内应,前往大内。误入文颖馆,侍卫急忙关闭隆宗门,一下子迷失方向。当时嘉庆的二皇子,后来的道光急忙命令太监防备,又拿鸟铳射击爬墙的,射不中,一看,小太监给他的鸟铳弹丸是空弹,急忙拆掉衣服银扣为弹丸,才射中。义军不敢再爬墙,放起火来。各大臣以及神武门侍卫赶来,炮火攻击,义军大败。忽然又雷雨大作,几名义军被雷电击中死于护城河,其余的逃跑。

林清在北京以外几里黄村等待消息。忽然有个小太监跑来告知已经成功。林清跟着前往,被抓捕。原来太监使诈,知道林清所在,骗了过去。林清被打断腿关押在大牢。附近3千多徒众得知领袖被捕消息,发起暴动,杀了知县,救出林清,于是山东、河南地方一起起义。林清虽然重伤,坚持指挥扼守北京要地,号召四方。李文成带人响应。

清朝急忙从陕西调将军杨遇春围剿,路遇义军千人,斩杀200人,义军走道口,杨遇春立在道口,义军看见长须将军,都慌忙奔跑,又被杀万人。于是包围滑县,大炮攻城。城墙厚而高,不下。杨遇春于是只围三面,李文成等从一面逃跑。官军追击杀2000多然,把李文成烧死。又城中百姓2万多也被杀死。

这小起义有点异想天开,直捣皇宫,也差点成功,但是没有预料到清军作战力很强,彻底被剿灭。只以宗教迷信为号召,百姓多从之。也是当地官员不给活路,只有起义,自己做皇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