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有哪些德国有哪些元帅大将能战胜朱可夫?
朱可夫最栽面的一次战役,其实是1944年3月的“卡梅涅茨-波杜尔斯基”包围战,坐拥近200万兵力的乌克兰第一、第二方面军没能吃掉包围圈里的德军第一装甲集团军,并且让其几乎全身而退,在战术灵活性方面还是有点差距。而这一战,正是曼施坦因元帅的二战谢幕之战,他的继任者莫德尔元帅也成功稳定住了面临崩溃的南方战线。
(胡贝上将)
到1944年初,苏军已经收复基辅和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被压缩到北乌克兰至喀尔巴仟山之间狭窄的地域,尤其是第1和第4装甲集团军形势最为恶劣,马上就要被挤压喀尔巴仟山的山坡上了。曼施坦因期间多次请求撤出这些部队,均遭小胡子拒绝,就在两个人扯皮的时候,朱可夫的大规模进攻行动开始了,时间是1944年3月4日。
苏军以两翼钳击的战法迅速包围了胡贝上将的第1装甲集团军,该集团军还保有三个军20个师的建制约20万兵力,但在前一阶段的战斗中坦克损失较大。至3月22日,朱可夫方面军的三个坦克集团军和科涅夫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的数个坦克军,已从两翼完成突破和迂回,三天后切断了胡贝的最后一条对外通道,将第一装甲集团军合围在以卡梅涅茨-波杜尔斯基市为中心的狭小地域内,这就是东线战史上著名的“胡贝包围圈”。
(胡贝)
苏军是自北向南压过来的,因此“胡贝包围圈”的东西两侧都是迂回部队,最晚被封闭可的缺口的是南方,也是朱可夫判断胡贝必定突围的方向,东侧科涅夫的部队遂以415辆坦克和247门自行火炮组成强大的突击兵团,25日进抵顿涅茨河后再向西北转向,随时准备打击南逃的德军,一切情况看起来都很完美,20万德军将插翅难逃。
朱可夫志得意满,给包围圈中的胡贝送去了一份用德语写就的劝降书,大约是苏联元帅的德文翻译比较差劲,或者是朱可夫有些漫不经心,这份劝降书的用词和语气非常糟糕,充斥着粗暴和威胁,原文如下:
(曼施坦因)
“1,为避免进一步伤亡,我建议你们于4月2日结束前停止无谓的抵抗,并率所有辅助单位投降,你们已经四面被围毫无希望,你们无法逃出包围圈。
2、如果你们在4月2日结束前不投降,那么,所有不接受这个结束无谓抵抗的提议的官兵,每三人中将被枪毙一个,这是对无谓抵抗的惩罚。你们应成群结队地提出投降,所有自愿停止抵抗的军官,将获准保留自己的步枪(原文如此)、勋章和交通工具!”
(朱可夫)
落款为:朱可夫,方面军司令员,苏联元帅——这恐怕是朱可夫二战期间最奇葩的一封劝降书,大约是送出后也感觉不妥,方面军司令部后来又重新签发了一份语气比较平缓、行文比较正规的劝降电文。但是朱可夫的前一封仍然被流传了下来,并且这封劝降书的效果适得其反,恐吓的味道却让被围德军的抵抗意志莫名地增加了。
德国第一装甲集团军还有个敌人,名字叫希特勒,他坚决反对曼施坦因撤退的要求,并且还提供不出必需的援兵。为避免出现第二次斯大林格勒事件,曼施坦因不得不飞到“鹰巢”面见希特勒,提出了近乎最后通牒般的要求:要么给我援军,要么允许我撤退,后者最终妥协了。曼施坦因更加洞悉朱可夫企图在南线击碎德军的预案,3月26日的午夜电告胡贝:“向西突围,命令随后附上”。
(希特勒和曼施坦因)
第二天夜里胡贝以两个精锐装甲师开路,不顾一切向西突围,这一行动完全出乎朱可夫的预料,西侧苏军猝不及防,连续被德军突破,20万德军纪律严整几乎无人开小差,顶着风雪推进了250公里,终于在4月5日与前来接应的党卫第2装甲军会师,朱可夫的围歼计划彻底落空。第一装甲集团军就此突围成功,并且一路击毁苏军坦克357辆、突击炮42辆及各类火炮280门,而自身伤亡轻微。
“卡梅涅茨-波杜尔斯基口袋战役”是二战结束前,东线德军最后一次成功的突围战役,胜利在望的朱可夫不仅没能打垮南方集团军群,苏军自身还损失颇大。然而德军也连续失去了两个重要人物,突围尚未结束的3月30日,恼羞成怒的希特勒便解除了曼施坦因的职务,而以莫德尔接手部队。
(希特勒和莫德尔)
突围成功后胡贝被晋升为一级上将,结果刚刚获授骑士铁十字勋章双剑饰的第二天,就因为飞机失事送了命,否则他将成为一名击败朱可夫的德军大将。此战过后,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更名为“北乌克兰集团军群”。
新任总司令莫德尔不仅成功解救出了第一装甲集团军,还在稍后的战斗中通过两个装甲军的反击,成功地将苏军五个坦克军和若干步兵师逐过顿涅茨河,使德军的战线再次稳定下来,兵力兵器占优的朱可夫再次尝到了失利的苦果。也足以发现,类似于曼施坦因、莫德尔、胡贝这些德军高级将领的军事素养仍然是优秀的,如果实力相当,他们都有击败朱可夫的可能。
(莫德尔)
二战中有哪些德国有哪些元帅大将能战胜朱可夫?
如果不考虑苏德两国的实力差距,很多德国名将都能够战胜朱可夫。朱可夫能够成为二战名将,一方面是因为他确实有真才实学,另一方面是因为苏联的宣传需要。在朱可夫成为苏军主力战将之前,苏军中的大部分名将都死于苏联的内部运动,斯大林急需要一个将领来抵御德国的入侵,因此才会把朱可夫提拔起来。虽然朱可夫在二战时期号称“常胜将军”,不过纵观朱可夫指挥过的战役,大部分都是惨胜,一些苏联明明具备碾轧优势的战役,最后的结果确实苏联军队死伤更为惨重。
朱可夫的成名之战是诺门罕战役,按照苏联时期的宣传说法,朱可夫在诺门罕战役消灭了十多万日本军队,让日本军队从此不敢再打苏联的主意。实际上日本放弃北上苏联的计划,主要是因为苏联的西伯利亚没有日本想要的战略资源,诺门罕战役的失利只是次要原因。而且在苏联解体之后,一些历史学家解密了诺门罕战役的真实数据,发现苏联参战人数多达十万人,被包围的日军只有2万多人,而且苏军还装备飞机和坦克,最后的结果竟然是苏军伤亡2万多人,日军伤亡1万多人。
在苏德战争时期,朱可夫指挥的大部分战役都是以多胜少,不管是斯大林格勒战役,还是库尔斯克战役,苏联军队的损失人数都高于德军。即使是到了最后的柏林战役,苏联军队面对着德国残兵败将,仍然付出了极大地代价。当然与同时期的其他苏联将领相比,朱可夫的确非常的优秀,不过与同时期的德国将领相比,朱可夫在能力上并没有任何优势。
隆美尔、曼施坦因都是具备以少胜多能力的指挥天才,他们的打法灵活多变,擅长在逆境中取胜。假如让朱可夫和曼施坦因互换位置,让曼施坦因指挥数百万苏联军队,朱可夫指挥不到一百万德国残兵,恐怕朱可夫会败得非常快。毕竟曼施坦因在兵力不到苏军一半的情况下,还取得过几次重要的胜利,为德国赢得了数月的战争主动权。而朱可夫在兵力优势的情况下,付出的代价仍然非常大,如果苏联军队没有兵力优势,那么战争的结果很难能够预料。
二战中有哪些德国有哪些元帅大将能战胜朱可夫?
▲横勇无敌朱可夫在二战之中,英雄辈出,朱可夫堪称是能与曼施坦因匹敌的大将,但由于希特勒刚愎自用,没有听从曼施坦因的建议,并因曼施坦因战略撤退的行为感到恼火,罢免了曼施坦因,使苏德战场陷入了僵局。
▲左朱可夫右曼施坦因朱可夫在战争中要比曼施坦因顺利的多,在苏德战争中,朱可夫倚仗他过人的武略频频取胜,在战术是压倒敌人,几乎没有败绩,这足以证明朱可夫是二战中超一流的大将。虽然相比之下隆美尔都有不及,但莫德尔却能让他尝到失败的滋味。勒热夫战役是朱可夫一生唯一的败绩,就是在这里,他遭遇了德国的防御之王莫德尔。
▲防御之王莫德尔莫德尔先发制人,击败了勒热夫南部的苏军接应部队39集团军,全力以赴面对苏军朱可夫元帅的猛攻,苏军的第20集团军,第31集团军,第22集团军从四面八方进攻德军,莫德尔发动内部动员等待后援,等到后援来到之时,莫德尔带领第9装甲师进行反击,横断了苏军的进攻途径,粉碎了苏军大量士兵,始朱可夫一方伤亡惨重狼狈而逃。
▲勒热夫战役这次战役苏军总共损失62万余人,德军共损失33万余人,不仅严重损害了朱可夫的火星计划,而且向大家证明了莫德尔是继曼施坦因之后,第二个有能力击败朱可夫的德国大将。
二战中有哪些德国有哪些元帅大将能战胜朱可夫?
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双方直接交手的记录。
先来简单介绍一下朱可夫二战的经历。大致分为两方面,一个是他直接作为方面军司令指挥的作战,另一方面是他做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协调指挥的作战
朱可夫在战争期间担任方面军司令主要情况为
1941年8月任预备队方面军司令,指挥叶利尼亚战役,成为苏军二战中首次进攻战役。
1941年9月10日-10月6日任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通过建立稳固的纵深梯次防御体系以及与炮兵、航空兵和海军组织良好的协同,粉碎了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冯-勒布)夺取列宁格勒的企图
1941年10月6日-1942年8月27日任西方面军司令,获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对阵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冯-博克)
1944年3月1日-5月任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在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中,重创曼施坦因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因此获得第1号胜利勋章
1944年11月16日-1945年5月任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司令,先后率部取得维斯瓦河-奥得河和柏林战役的胜利
担任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1942年8月27日-1944年3月1日,1944年5月-11月。期间协调指挥斯大林格勒战役、突破列宁格勒封锁、库尔斯克会战、第聂伯河会战、科尔松-舍甫琴科夫斯基战役、白俄罗斯战役等
当然,朱可夫也有失败的战例,比如1942年初莫斯科反攻中的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协调指挥的勒热夫-瑟乔夫卡战役(即火星行动)
总体来看,朱可夫在二战中与当时德军主要将帅都有交手记录,基本都获得了胜利。他对这一系列战役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善于找到最大限度符合具体情况的创造性决心和战法,具有超强的组织能力,在实施所定下的决心、完成赋予的任务方面具有坚定的意志。当经过历史的沉淀,良莠已分,这个压力而果断的人,这位统帅中的统帅名字将在其他将领之上熠熠生辉。
二战中有哪些德国有哪些元帅大将能战胜朱可夫?
德国不是那个个别元帅能打垮的,而是被拖垮的。从某种角度可,德国任何一个元帅级的人,心智几乎都能打败,其它国家的元帅,因为他们士兵素质高,不是一点点高。问题被拖到最后,要什么什么没有,军需,油料,保暖服,食品都供应不上。有点象项羽,四面楚歌。如果项羽多一口水喝,就能杀倒一片。
二战中有哪些德国有哪些元帅大将能战胜朱可夫?
统帅从来都不是决定战争的关键因素,实际上世界知名统帅的水平基本差别不大,只不过走的擅长游击战,有的擅长阵地战,你把擅长游击战的统帅调去打阵地战不一定能打赢。另外战争的胜负于国力、国内的支持、军队数量、军队士气、装备水平、训练水平、擅长的领域等等都有关系。你让朱可夫带着一个排,我带着一个集团军堂堂正正的打阵地战,他也不可能赢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