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被称为“战神”的将军,他们都打过哪些经典的战役?
黄埔四期的林彪军校毕业后,1926年11月被分配到北伐军中路军的叶挺独立团担任见习排长,其时北伐军代总参谋长白崇禧已经转任东路军前敌总指挥,正率部经浙江攻击淞沪,旋任上海警备司令,因此两个人在这一时期并没有直接交集,因为中路军的战略攻击目标是武汉。
林彪与白崇禧第一次正式交手,是发生在1934年11月的“湘江血战”,前者是中央红军头号主力红一军团的军团长,后者是“广西绥靖副主任”,也是桂系军队封堵湘江的实际总指挥。原本白崇禧是不想玩命的,因为洞悉南京蒋某人消耗杂牌军的阴谋,所以桂军在第一时间反而放弃全州实施了后撤。
1934年11月29日,南京严电问责,坐镇平乐指挥的白崇禧不敢再耍猾头,命令夏威第15军、廖磊第7军等部发起反攻。这里有个误解,实际上湘江战役中红一军团(下辖红1师、红2师、红15师约19000余人)主要是在脚山铺阻击战中对付李觉的湘军70000人。
与桂军有所接触的只是红2师红4团,他们在逐退桂军警戒部队后,即将阵地移交给红三军团返身加入脚山铺作战,因此与桂敌在界首血拼的是彭老总而不是林彪的部队,严格来说,林白两人算是“擦肩而过”。
抗战期间据称日本人给白崇禧冠以“战神”的称号,不知出处,先后就任副参谋总长、第五战区代理司令长官、桂林行营主任等职。而林彪1937年9月取得平型关大捷后名扬天下,可惜却被晋绥军误伤缺席了后面的抗日战争,直到1942年2月才从苏联回国,在身体尚未康复的情况下,并没有继续领兵作战,1945年日本投降后,奉派到山东拟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后转赴东北。
两位名将第二次交手,已经是1946年5月,何应钦出国后代理“陆军总司令”职务的白崇禧从北平赶往东北督战,这已经是东北民主联军撤守四平以后的时间点,白崇禧接到的指示,是要当面督促杜聿明固守四平、沈阳等地,保证关内外联系即可,而不要轻易发兵北进。但是白杜会商的结果,是应该趁林彪新败衔尾追击,否则一旦让东北民主联军得到休整和壮大“倒是真的值得忧虑了”。
在白崇禧的强力支持下,东北蒋军出动新一军、新六军继续向北进攻并夺取了长春,按白杜两人的意思,南京方面应该再增加两个军的兵力,以便一口气追过松花江。这也是林彪在东北最困难的时期,林彪后来回忆说:“1946年5月四平、长春撤退后,主力失去战斗力,如果敌人继续增加两个军,我们的军事情况是很危险的,因为主力来不及休息补充和装备”。
然而此时山东我军及时发起了大规模反击作战,先后解放了泰安、德州等重镇,威胁着交通命脉津浦路,南京无奈之下将原拟投入东北战场的两个军转调山东,白崇禧和杜聿明的美梦就此破灭,两军遂隔松花江形成对峙,不久白崇禧悻悻离开东北返回南京就任“国防部长”,而林彪则长舒一口气:“山东大打起来救了我们一手,使得我们能缓过气来”。
战争进入到1949年初,情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林彪提70万大军入关一举解放平津,经过加强后的第四野战军兵强马壮已达90万余众,于平津战役结束的4月间大举向中南出动。此时蒋军精锐大部已在华东被歼,长江中游的主力部队便是“华中剿总总司令”白崇禧指挥的12个军37个师约288000人,两人的第三次交手终于开始了。
林彪曾经评价道:“白崇禧是敌军将领中最有才干的一个,而这句话可以说并非过奖”,因此尽管四野兵力兵器占据绝对优势,林彪在歼灭白崇禧集团的作战中仍然保持了高度谨慎。从武汉到长沙,白崇禧率军一路抢先撤退,四野始终未能抓住桂军主力,直到白崇禧因青树坪战斗出现战略误判后,不撤反攻,林彪指挥我军在“衡宝战役”中一战打断了桂军脊梁,歼其第7军和第48军四个主力师。
白崇禧无奈率残部逃回广西老巢整补,四野大军跟踪入桂,1949年11月起再发起“广西战役”,历经39天浴血奋战,歼敌173000余人,彻底消灭了存在了25年的新桂系军事集团,白崇禧亡命海外。而林彪率领的第四野战军从白天黑水战至海角天涯,更无愧于我军的“战神”之名,在两位名将的对决中,林彪及其麾下的四野雄师,也终于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历史上被称为“战神”的将军,他们都打过哪些经典的战役?
战神是大兵团作战的奇才。20世纪首推粟裕。苏中七战七捷得孙子兵法神韵。孟良崮全歼七十四师有在重兵团队中捉上将气魄。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一气呵成,战略家粟裕斗胆直陈城南庄,西伯坡立军令状。三十六点九万人歼灭四十四万大军的淮海战役,舍粟无他。毛主席夸奖说:粟裕同志淮海战役立了第一功!
历史上被称为“战神”的将军,他们都打过哪些经典的战役?
胡琏18军老虎团的最后的战斗,惨烈无比,我军3团拼光才拿下
淮海战役中,国共双方投入了140万大军在徐州为中心的大平原上进行决战,双方伤亡30万后决出胜负——国军损失55万精锐,而解放军付出巨大伤亡后大量补充解放战士,居然扩军10万以上。
淮海战役中,解放军最弱小的一支军队,当属中野;而国军最精锐的一个兵团,则是土木系所有精锐的大集合——黄维兵团。而这两支军队,在战场上相遇,成就了中野以弱胜强的多名战神般的名将。
歼灭黄维兵团的双堆集战役,最激烈的便是大王庄战斗!这是淮海战场上最惨烈的一幕,是真正的绞肉机。24小时内,国共双方7个主力团都拼光了。
十八军作为国军中嫡系的嫡系,最强的团应该是118师33团。大王庄战斗时,33团命不好,遇上的是华野7纵的58团和60团。这两个团,刚刚补充了黄百韬兵团的美械装备,解放战士大量加入,齐装满员,兵力都超过了3000人。
华野最擅长的,是炮群战术,轻重火炮一阵招呼,国军士气就下去了,一个冲锋解决战斗!但是,33团是个例外,早在南麻战役中,胡琏就带着整编11师,用子母堡守住了阵地,在大雨掩护下幸免于难。这一次,33团顶住炮火,有条不紊抵御解放军冲锋。
15分钟炮火覆盖还没结束,58团和60团就两面发起进攻,经过2小时战斗,33团跑了一个连,其余被全歼。我军这边,也是伤亡惨重,59团接防大王庄。
当天晚上0点,18军118师的一个营,在炮火掩护下杀了回来。数百门火炮数千发炮弹,照亮了大王庄的天空,燃烧了大王庄的土地,59团伤亡惨重,顽强战斗下,和118师的进攻部队陷入焦灼。
不守住大王庄,就无法打开通往双堆集的道路,权衡再三,中野派出了6纵46团,支援华野7纵59团。这种涉及两个野战军两个纵队的战斗,在解放战争中是极其罕见的。
第二天亮,国军炮火掩护、装甲部队冲锋,再加上两个步兵团,用两个小时时间,59团顶不住只好撤出。国军终于夺得了大王庄的控制权。
国军还没站稳脚跟,立刻遭到了解放军四个团的围攻,这四个团分别是中野6纵46团,华野7纵的58团、59团和60团。
战斗结束后,整个大王庄已经没有完整的工事,弹片满地,尸体满地,堑壕里的血水能浸湿裤腿。
大王庄战斗后,在小王庄目睹这一切的敌85军23师师长黄子华,深深折服于解放军的顽强战斗力,率部投诚。
大王庄战斗到底上网多少,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国军118师33团不愧是老虎团,从建制部队到补充上来的散兵全部战死,打到只剩下团长一个人!我军的59团连团长都牺牲了,只剩下两个重伤的营长,46团和58团和60团则是伤亡殆尽,没能参加后续战斗。
这场战斗中,为了人民解放事业那些战死沙场的军人,各个称得上战神!可是,他们中大多数,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留下。我们只能记住指挥他们的纵队司令、师长,作为对他们仅有的怀念。
时任中野6纵纵队司令的,便是最善于打硬仗的王近山,这个纵队,上上下下的口头禅都是"烧铺草",个个都有视死如归的觉悟。后来这个纵队改编为25军。
时任华野7纵纵队司令的,是成钧中将。7纵在歼灭黄百韬战役中参加了徐东阻击战,南下参加双堆集战役又成了主力部队,血战大王庄、攻占尖古堆,彻底打垮了18军。整个淮海战役,7纵消灭了敌人2万人,比自身兵力都多。后来7纵改编为25军。
华野20师三个团都参加了战斗,后来20师成了25军74师:张怀忠任师长,邓清和任政治委员(原20师,共有220、221、222三个团)。
这就是淮海战役中最惨烈的一场战斗,战死的数千名解放军战士,都是战神!
历史上被称为“战神”的将军,他们都打过哪些经典的战役?
刘伯承元帅被喻为是“军神”,他军政兼通,儒雅并重,在中国革命的历程中,一路南征北战,功勋卓著。纵观他戎马生涯,可以说用“多谋、勇敢、善战”来概括。
刘伯承,川军中早期名将,1926年加入共产党,是南昌起义的领导人之一,曾留学苏联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伏龙芝军事学院。红军时期,任红军总参谋长,能断善谋,尤其是遵义会议后,他作为军委的参谋助手,积极协助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突破乌江,为毛泽东“用兵如神”贡献智慧,毛泽东称他是“天上下凡的一条龙”。
抗战中,他首任129师师长,面对日军的嚣张气焰,他率领八路军与日寇血战到底,以勇敢著称。他指挥部队先后进行了夜袭阳明堡、设伏七亘村以及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冀南反十一路“扫荡”、百团大战中的正太榆辽等一系列著名战役战斗。尤其是在夜袭阳明堡战斗中,取得炸毁敌机数十架的战绩,给日寇以沉重的打击。
解放战争中,他率部更是善战。上党战役,歼敌十三个师三万余人。邯郸一战,歼灭敌人两个军。打定陶、打巨野、战滑县,连续五战五捷,歼敌十个半旅,计七万余人。鲁西南战役,歼敌4个整编师6万余人。尔后,他和邓小平率部千里跃进大别山,像一把匕首直插蒋介石统治区心腹。毛泽东把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为起点的战略进攻称作中国革命“历史的转折点”。
刘伯承元帅戎马一生,治军严谨,忠诚勇敢善战,堪称一代战神。
历史上被称为“战神”的将军,他们都打过哪些经典的战役?
在中国近代史上战神有许多,有彭德怀的百团大战,有粟裕的孟良崮战役,其中最著名的是林彪的平型关大捷,塔山阻击战,黑山阻击战,解放锦州,平津战役,和平解放北平。
林彪1907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16岁加入中国共青团,黄埔军校毕业生。参加了著名的8,1南昌起义,随后随朱德到达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师。
林彪先后任排长,连长,团长,军长,红一方面军军团长,是我红军最年轻的指战员。
林彪参加了万里长征,参加了著名的遵义会议,支持毛主席的战略主张,为毛主席在我党形成主要领导地位贡献了力量。
在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师长,是最年轻的领导干部。
当时的日军在华北长驱直入,把国民党的几十万大军,像赶鸭子一样南逃。
林彪在我党的统一部署下,对日军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战役,有效的遏制了日军的长驱直入和不可战胜的神话,这个战役就是平型关大捷。在林彪的统一的安排下,在平型关对日本进行了一次歼灭战,打死打伤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各种车辆一百多辆,缴获大量各种军用物资,极大地鼓舞了我军的士气,打击了日军嚣
日本投降后,林彪按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部署,快速来到东北,与广大干部团结合力,展开了对国民党的围歼,1948年展开了秋季攻势,通过秀水河子战役,四平战役,围困长春战役,塔山阻击战,解放锦州,黑山阻击战,解放沈阳,历史52天,全歼国民党军52万人。
东北解放后,东北民主联军又快速进入关内,进行了平津战役,只用了29个小时,又解放了天津,歼灭俘虏国民党军二十多万人。
后又围困北平,使傅作义将军和平起义,改编改组国民党军三十多万人,前后不到两个月,就解放了华北,歼灭改组国民党军五十多万人。
随后,林彪的第四野战军,像旋风一样,进军大西南,把国民党军打得望风而逃,看见戴狗皮帽子的,国民党军都吓尿裤子了,一路打到海南岛,又歼灭国民党军五十多万人。
林彪同罗荣桓将军,从东北的白山黑水,一直打到海南的天涯海角,横扫整个中国,消灭国民党军队一半以上,林彪是第一战神没有人敢不认同。
历史上被称为“战神”的将军,他们都打过哪些经典的战役?
薛岳被称为国军的“战胜”,他指挥的万家岭大捷算是一场经典战役。
1937年7月九江失守,日军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策划开始攻击武汉。冈村发现,中国军队的主力不在武汉,而是集中在距离武汉二百里地之外的地方。日军如果长驱直入武汉,很有可能会陷入被中国军队包围的境地。冈村于是改变战略,选择从外围消灭中国军队。
薛岳的第一兵团首当其冲,成为日军最想消灭的第一个对象。冈村集合第106师团、第101师团主力,辅以第9、第27师团的兵力发起进攻。冈村宁次特别交代:第106师团松浦纯六郎部和101师团伊东政喜部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被拖入深山之中。
庐山下的日军藤田大队
然而,这两支日军并未听从规劝,求胜心切的松浦纯六郎一头扎进了庐山,钻入了薛岳早就为他布置好的“反八字”剪刀阵中。这种阵法是薛岳的独家设计,依托山岭布置军队,中间凹陷下去形成剪刀状,又像是一个倒写的八字。
9月1日,激战打响,日军101师团的101联队饭冢国五郎部追击中国军队进入了西牯牛山。在隘口、黄浦塘一线遭到中国军队叶肇部伏击,日军死伤惨重。激战到9月2日,饭冢组织10多次攻击都没能突破中国军队的防线,饭冢国五郎被一枪打死。激战两日,日军101师团101联队,自联队长饭冢国五郎以下被全歼。
9月27日,日军101师团长伊东政喜被炸弹炸伤,被迫放弃指挥返回九江医治。日军106师团见状,为了立功和为了雪洗在金官桥一战中的耻辱,师团长松浦纯六郎命令日军放下重武器,轻装便行进入深山,企图迂回包抄薛岳的军队。
庐山
日军106师团突进很快,很快就来到了德安马回岭附近,此时正值酷暑之日,日军在深山之中转悠,终于来到了万家岭、石堡山一带。松浦纯六郎自以为得计,实际上他的计划早已经被薛岳察觉。
薛岳将计就计,命令第4军、第74军及187师、139师等部约10万余人在万家岭布下一个巨大的八字形包围圈,准备将这股敌人全部歼灭在万家岭。冈村发现了异常,急忙命令松浦纯六郎撤退,但此时日军已经在万家岭山中迷路,日军的罗盘也因为当地的磁铁山干扰无法转动。日军走不出万家岭,陷入了中国军队的包围之中。
日军106师团突进示意图
10月7日,万家岭大战打响。从万家岭以东的长岭、张古山一线开始,双方的争夺战尤其激烈。近距离的射击和搏杀接连不断上演。日军拼命突围冲击,结果仍然无法突出重围,死伤惨重。日军106师团被围,松浦纯六郎这才慌了神,连忙向友军求救。此时友军也自顾不暇,没有余力再救他了。
激战到第9日,日军106师团的只剩下了数千残兵,龟缩在几个据点之内。在万家岭、雷鸣鼓刘两地,日军有2000多人被当场歼灭。日军师团长松浦纯六郎在突围中躲进松树林,差点成了俘虏。松浦纯六郎连夜逃走,最后与前来救援的铃木旅团相遇,这才逃出了万家岭。
万家岭一战,日军106师团几乎被全歼,万家岭上到处都是日军的尸体。日军残存的士兵把万家岭称之为“伤心岭”和炼狱。日军106师团上万人被歼,整个师团差点全军覆没。这一仗也从此被誉为抗战三大捷之一,与台儿庄大捷、平型关大捷并称。
日军当时被打得有多惨呢?1939年12月,万家岭战役结束一年之后,第九战区第32军第141师师长唐永良第一个进入了万家岭战场。他目睹了日军的惨状,并写下了反映战后日军被歼灭时的一些情况:
万家岭战场周围约十平方公里,都是矮山丛林,只有几个小村子。在这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布满了日军和我军的墓葬。日军的辎重兵的尸骨、钢盔、马鞍、弹药箱、防毒面具等等杂物,堆满了山沟地头,随手就可以捡得。
万家岭山上的树都被砍光了,这些树都拿来烧了日军的尸体。日军的尸体堆在田里,层层叠叠,白骨累累,蛆变成了蛹,蛹变成了蛾,蛾脱下的蛹壳堆了一尺多厚……
日军惨败
万家岭之战,堪称一场经典战役,薛岳也因此封神,人称其为“战神”。从万家岭之战的作战部署,战略指导和对日军的杀伤来看,这一场战役堪称经典战役,至今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