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战役打的极为惨烈?
1941年12月19日,第三次长沙会战一打响,薛岳亲自点名上次会战表现不佳的第10军,守卫长沙城。
军长李玉堂当时已被撤职,长官部给了这次戴罪立功的机会,他下定决心和长沙城共存亡,以洗刷上次的耻辱。
第二次长沙会战的失利,全军上下都憋了一口气,所以都十分卖力修筑工事,连李玉堂也吃住在工地,饿了吃口馒头,渴了喝口冷水,累了就以地为床。
12月27日,日军开始强渡汨罗江。李玉堂开始巡视各处防线。后来他发现小吴门一带兵力不足,就驻守岳麓山的预10师急调过来。
31日夜预10师一渡过湘江,李玉堂就调走了所有船只,并在河对岸架起了机枪,一副破釜沉舟的架势。
日军3个师团已抵达长沙外围,预10师是防守的一线部队,时间非常紧迫。顾不上休息师长方先觉就开始布置作战任务。
29团承担第一线防守任务,28团为第二线,30团为第三线兼预备队,炮兵营携所有迫击炮布置在第一线隐蔽。
布置完作战任务后,方先觉组织了督战队,下令擅自后退一律格杀勿论。全师上下都知道军长、师长都已被撤职,已无路可退,唯有血战到底这一条路可走。
1942年1月1日,日军的骑兵部队对29团的阵地发起了冲锋,炮兵营率先开火,日军骑兵毫无防备被炸得人仰马翻。
但鬼子的步兵仍一波又一波地往前冲,炮兵营打完5700发炮弹后,满地都是鬼子的尸体,这时候日军才停止了进攻。
天刚亮,侦察兵回报日军差不多有一个旅团,29团团长张越群听了顿时心里一沉,赶紧到各个连做动员工作。
不久日军就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攻击,经过三个小时的激战,29团死伤大半,眼看守不住了,张越群只得带着能跑的100多人退到第二道防线,而自己跑到师指挥部领死。
方先觉也知道敌我兵力悬殊太大,也不能全怪张越群,所以让他去28团戴罪立功。
鬼子到了第二道防线后,先对28团阵地进行轮番轰炸,然后发起冲锋,经过一天的血战,28团虽然伤亡过半,但阵地还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
夜间,方先觉预感不太好,一天多时间,全师就伤亡近半,能不能守住他心里没底,于是给妻子写了一封荡气回肠的遗书。
不料督战队队长杨正华私自打开,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师,大家无不感动的痛哭流涕,师长都决心和阵地共存亡了,预10师上到副师长,下到伙夫都准备和鬼子血拼到底。
1月2日,日军的攻击更加猛烈了,一整天围绕着28团阵地,双方反复争夺,都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
2日晚,师辎重队看到前方的兄弟们越打越少,心里很着急,也想出把力。于是晚上几百人有的拿着枪,有的拿着扁担就去突袭敌营。
虽然战果不大,但大大鼓舞了士气。第二天经过大半天的血战,日军还是突破了第二道防线,剩下就只能固守城墙了。
最后决战时刻已经来到,全师能站着撒尿的都配发了武器。1月3日,日军对长沙城发起了全面攻击,敌人的炮弹如雨点般地飞向城墙,但我军誓死不后退,大家都有和长沙城共存亡的决心。
1月4日晚,薛岳给李玉堂打来电话,下令再坚守一晚,就可以对日军完成“合炉”。
但狡猾的鬼子发觉了第九战区的意图,当天晚上开始边打边撤。这一战预10师死伤太惨重,战士们都想着要给兄弟们报仇。
于是方先觉就临时组建了一个营前去追击日军,没想到黑灯瞎火竟摸到了和他们作战的旅团司令部,一番激战,打死了日军的旅团长,算是捞了一条大鱼。
1月5日天刚亮,满长沙城外都是日军的尸体,活鬼子全跑了。后来长沙军民挖了一个大坑,埋葬了这些鬼子。第九战区参谋长吴逸志让人立了一个碑,他亲自题写了五个大字:“倭寇万人螺!”
有不同观点,欢迎留言区分享。了解更多历史,请关注花木童说史!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战役打的极为惨烈?
历史上最惨烈的战役,除了上甘岭,还有松骨峰。
在历史知事往期文章中,有写过一篇上甘岭战役的,标题为”历史上最惨烈战役,每人头上近万吨炮弹,依旧不屈服“,感兴趣的同学请自行搜索赐教一下。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松骨峰阻击战,志愿军用100多人,抗击美 9 团、韩 3 团、土耳其旅、美 38 团在师炮兵群近百门大口径火炮和上百架次飞机支援下的轮番攻击,坚守整整一个白天,最终只剩下7个人守在阵地上。
这个不起眼的阻击战,保障了38军击垮美 2 师主力、土耳其旅、韩 3 团。战后,号称“永远不是第二的”美 2 师遭到毁灭性打击,原来18931 人的师,只剩下 8662 人。38军也因此一雪前耻,得到了”万岁军“的美誉!
松骨峰战斗,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的东线战场,西线战场就是冻死冻伤志愿军3万多人的长津湖战役。松骨峰位于龙源里的东北,与三所里、龙源里形成鼎足之势。它北通军隅里,西北可达价川。其主峰标高288.7米,从山顶住东延伸约100多米就是公路。
严格来说,我们一直传唱的最可爱的人,是第38军112师的335团1营3连,他们坚守的阵地,并非松骨峰。因为当3连战士们到达松骨峰时,发现松骨峰已经有114师某部驻守。在营长王宿的命令下,志愿军迅速占领了主峰东侧、公路西侧无名高地; 1 连在 3 连左侧, 2 连在 3 连右侧展开。所以,这场战斗,是志愿军基层官兵自主选择战场的结果。
这场战斗一开始注定炮火连天、血肉横飞!因为这个无名高地的防御条件阻击条件实在太差了!!!
首先,距离公路只有120米,敌人冲锋只需要十几秒就能到达。其次,这是一个半石半土光秃秃的小山包,没有隐蔽。再者地处公路转弯处,成为南北两路美军夹击的地方。最可怕的是3连刚占领高地就和敌人接战,根本没有机会构筑工事!
第一次阻击发生在11 月 30 日 6 时 30 分,3连全歼了美军的开路尖兵,并且击毁了在尖兵之后的2 辆坦克和 1 辆汽车,堵塞了道路。
美军磨磨唧唧30分钟后才发动对我军的第一次冲锋,30分钟,让长途行军的3连战士得到了难得的休息,本来是疲劳对疲劳的消耗战,现在成了以逸待劳的阻击战。因此,美9团和韩3团的第一次冲锋只有100多人,轻松被击退。
第二次冲锋,美军开始重视这小股志愿军了。航空兵出动,低空火力掩护,坦克引导步兵,无名高地成了一片火海,炸弹、炮弹、燃烧弹铺天盖地的落下。此时,团长范天恩命令公路东侧的 2 营以火力支援 3 连,以吸引美9团。而王宿更是着急,因为3连阵地上的所有步话机里全是英语。
第三次冲锋时,天已经大亮,美军的飞机疯了一般,擦着中国士兵的头顶把大量的炸弹和燃烧弹投下来。美军的火炮也疯了,把炮弹倾泻在3连阵地上。这一次,3连左侧的1连端着刺刀发起反冲锋,用肉搏战把美军打了下去。
第四次冲锋,敌人的炮火把无名高地燃起了熊熊大火。当美军冲上4班阵地时,机枪已经烧得发红,机枪手拿起战友步枪与敌人拼刺刀!
这样的狂轰滥炸和疯狂进攻都不能摧毁志愿军的阵地,都不能摧毁志愿军的抵抗意志,美国大兵们开始怀疑,这些战士也许都是天神下凡,都是天选之人。
除了335团的3连死守松骨峰无名高地,还有133师337团也是一个3连在固守龙源里。在龙源里,美军出动了上百架飞机,整个龙源里阵地上山摇地动,坦克炮、榴弹炮、迫击炮和航空炸弹把阵地上坚硬的岩石整个翻耕了数遍。面对北上支援接应和南下逃跑的美军两面夹击,3连顶住了!
战斗进行到下午1点,美军开始了第五次对松骨峰阵地的冲锋。美军意识到,一旦冲不过去,只能等着当俘虏了。因此,参加冲锋的美国大兵增加到上千人,在这个小山包上100米战线,1000多人已经是极限,这是名副其实的人海战术。辅助冲锋的还有美军的飞机、坦克和火炮。40分钟的猛烈轰炸,摧毁了所有的作战工事,志愿军战士只能藏在弹坑里,等美军冲上来时,再爬出来对敌人射击。
3连的伤亡是巨大的,排长牺牲了,班长主动代理;班长牺牲了,战士主动接替,炊事员和通信员也参加了战斗。指导员杨少成打光了子弹,端着刺刀冲锋,被美军包围时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
美军第五次冲锋被打退时,3连阵地上只有7个活着的战士,但美军还是没能拿下来。
天黑了,美军的末日终于到来了。没有了空军的掩护和配合,美军彻底崩溃。当美2师师长凯泽到达战场时,发现所有的美军已经丧失了斗志。凯泽大声发布命令,发现这些战败的美军如没头苍蝇般乱窜,没人搭理他。这一夜,志愿军发起反击,美2师丧失建制,四处溃散。
第二天天亮,战斗演变成了38军搜山抓俘虏。到晚上7点,战斗结束,美 2 师主力、土耳其旅、韩 3 团除了翻山越岭逃跑的,其余全成了俘虏。
《新闻周刊》曾这样评价这场战役:“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最惨的军事败绩。可能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军事灾难。
战后,志愿军112师师长杨大易陪同作家魏巍走上松骨峰,在几百具美军士兵的尸体和一片打乱摔碎的枪支中间,他们看见了牺牲的志愿军将士仍保持着的死前热血喷张的姿态。他们手中的手榴弹上沾满了美国兵的脑浆,嘴上还叼着美国兵的半个耳朵。那个名叫邢玉堂的战士的尸体还冒着余烟,他的手指已经插入他身下那个美国兵的皮肉之中。于是,就有了魏巍 那篇著名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
谁是最可爱的人,那就是我们保家卫国的解放军!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战役打的极为惨烈?
从1952年10月14日凌晨四时到16日下午二时,不到三天的时间里,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的第1和第9连,在防守五圣山两个前沿高地的战斗中,200多名战士总共发射了近40万发步机枪和冲锋枪子弹,投掷的手榴弹和手雷近万枚。并且由于长时间高强度持续射击,武器损耗也达到惊人的地步:总共打坏10挺苏式转盘机枪、62支冲锋枪和90支步枪,占两个连全部武器的80%以上!仅此创记录的一项数据,足见“上甘岭战役”的惨烈程度。
(秦基伟军长)
想都不用想,武器装备占绝对优势的美军以“范弗里特弹药量”实施了更加疯狂的火力掩护,战役期间共动用大口径榴弹炮300余门、坦克170余辆和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防守的方圆不足3.7平方公里阵地上,倾泻了各种炮弹190余万发和航空炸弹5000余枚,两个山头平均被削下去1米有余,而步兵冲锋时发射的子弹更是不计其数。
许多军事爱好者误读了上甘岭战役的战前态势和战役目标,它其实是停战期间美军为了改善防线态势,以及为了在谈判桌上捞取更大的政治资本而发动的“局部战役”,或称有限战斗,目标仅仅是为了攻战五圣山的两个小高地。然而战役真正打响后,其惨烈程度却远远超出美军的预期,全球顶级军事院校均把它作为战例写进教材。
(崔建功师长)
那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从1950年10月到1951年6月为战略反攻时期,志愿军总共发起了五次大规模进攻战役;从那之后到1953年7月为战略防御阶段,双方的战线大致稳定下来,志愿军为坚守防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防御坑道工程建设,其总土方量可以开凿数条苏伊士运河。正是这巧妙的坑道作战方式,为上甘岭战役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上甘岭战役正是发生在战争第二阶段,它原本是美军试图夺取五圣山前沿597.9和537.7高地(根据标高命名),而计划进行的一次小小的攻防战斗,因为在这两个小山头上,志愿军最多只能放上两个连的兵力。美军方面称为“摊牌行动”,美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打算动用两个营兵力在三天内拿下并巩固这两个高地,在战前预计的伤亡仅仅是200人。
(美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
五圣山的战略位置在我军防线上极为重要,第15军军长秦基伟接到的命令是:“五圣山是战场中线的门户,失掉五圣山,我们将后退200公里无险可守,谁丢了五圣山,谁要对历史负责”!战前,美军隐蔽战役企图的伪装其实做得不错,但是有一个南朝鲜第2师的上尉李结球投诚,报告了美军即将进攻上甘岭五圣山的计划,因此,第15军45师有一定的战役准备,并且储存了相当数量的弹药。
在判明美军的真实目的后,志司向第15军负责的五圣山方向迅速集中了大批火炮,共调集了五个炮兵团增援上甘岭战场,其中大口径火炮140门,另有24门“喀秋莎”火箭炮和67门高射炮,在这一时期志司后勤司令部基本可以保障了弹药供给。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我军大概要承受每秒六发的炮击,而美军同样要挨上每秒一发的炮弹,但显然双方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美军第7师上尉尼基回忆:“中国人的炮火像下雨一样,可怕极了,我们根本没有藏身之地”,许多参与进攻的美军士兵已精神崩溃。
这场战役的战法倒是很单调乏味的,白天,美军依靠空地火力优势占领山头的表面阵地,我军转入坑道内;但是美军却无法从容的攻击我军的坑道,因为我军的坑道口全部修建在反斜面上,美军炮火不能直瞄,而我军炮火又不停的打击暴露在山上的敌人,造成敌严重伤亡和自顾不暇。到了夜晚,第15军定期出动部队进行增援,与坑道内的部队联手反击,把美军再赶下山去,如此循环往复。
美军也在利用一切手段试图破坏我军的坑道口,什么轰炸、堵塞、烟熏的办法都用上了,但在我军后方炮火的支援下,敌人最终没有得逞,于是转而用密集火力封锁试图困死坑道内的志愿军战士。两个小山头没有水源,粮食弹药送不上去,这才是我军最大困难所在,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上甘岭精神。为了增援和补充坑道里的作战力量,志愿军上去一个班最多能冲到里面三分之一,送一壶水和一个苹果上去,可以荣立二等功!
在整个战役期间,火线运输员的伤亡率高达90%,甚至超过了坑道内守备部队的伤亡率,通往上甘岭两个高地的山路上,洒满了火线运输员的鲜血,但不管怎么说,毕竟还是有增援和补充上去,特殊的作战方式使坑道内的我军可以一直坚持下去,坚持到敌人再也坚持不住了。殊死而又惨烈的争夺战打到11月15日的时候,志愿军连长赵黑林趴在敌人尸体上写了一封短信派人后送:“我巩固了主峰,敌人上不来了”。
其实是美军第7师首先怂了,换成“替死鬼”南朝鲜第2师接防后继续进攻,又打了十天后的11月25日,敌人终于彻底放弃了进攻行动,上甘岭战役最终取得胜利。惨烈的山头争夺战整整持续了43天,最终美国人不得不放弃了这场不断加码的“赌局”,实在是因为伤亡过于惨重,并且由此停止了任何兵力超过一个营的战斗行动,以及所有针对我军的大规模进攻,美军确实被惨烈的牺牲和殊死的战斗吓得腿软了。
在上甘岭战役全部43天的战斗中,美韩军共阵亡11300人,伤13600人,志愿军也付出了伤亡15000余人的代价,第15军在战役中涌现出三等功以上各级战斗英雄共12347人,占该军总人数的27.5%,以第45师134团八连为代表的英雄集体200余个,在这块仅有3.7平方公里的战场上,英勇的志愿军让美军遭受了最严重的挫败。
(美军被打怂了)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战役打的极为惨烈?
首先谢谢邀请!
我们常说,发展与机遇并存,那么我们人类发展就是与战争并存,目前,全球局部战争不断,那么在历史上,著名战役打的很多,那些打的极为惨烈,个人观点:库尔斯克会战、上甘岭战役都是震惊世界著名战役,打的极为惨烈。
一、库尔斯克会战库尔斯克会战会战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会战之一,这场战斗创造人类史上的几个记录,是人类目前最大的坦克会战、最大规模单日空战。双方投入兵力近三百万,坦克8000多辆、战机超过5000架、火炮超过10000门。
1943年,7月5日,德军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失败后,德军在苏德战场的全面进攻开始失败之后,德军开始被迫转为防御,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施坦因元帅开始被迫放弃一些防御地方,想改全面进攻为为诱敌深入,想围歼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趁机稳住苏德战场在南方的防线,于是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施坦因开始组织策划这种战斗。
苏联沃罗涅日方面军也在积极的进行战争准备,双方都毕其功于一战来改变战略格局,战斗从1943年7月5日–1943年8月27日,参战双方在付出了极大伤亡代价,德军此战是对苏联最后一次联发动的战略性大规模进攻,此后德军转为战略防御,也是苏德战争的决定性战役之一,在经过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会战,二战形态发生根本性改变,标志着“第三帝国”开始走向灭亡序幕,库尔斯克会战德军损失50万人、坦克1500辆、火炮5200门、战机1000架。苏联损失80万人、坦克6000辆、火炮3000门、战机1600架。双方都可谓损失惨重,在战斗最激烈程度时期,苏联士兵在这场战斗中平均寿命活不过24小时,活过24小时就是班长,活过3天就是连长,一个师上去基本3天就报销了,这场苏德战场最后一次大规模较量战斗打的极为惨烈。
二、上甘岭战役。上甘岭战役可谓是世界战争史上一场防御典范战役,这场战役也被美军收入军事教科书上,时至今日,美军电脑推演也没想明白,为何志愿军能抵抗住联合国军的疯狂进攻。
(上甘岭战役中联合国军留下的炮弹壳)
1952年10月初,朝鲜战场双方谈判陷入僵局,美军为了能在谈判桌争取更多筹码,想通过在战场上胜利获得在谈判桌的筹码,于是,联合国军远东新上任总司令克拉克也想新官上任三把火,批准驻韩国的联合国军司令官范弗利特的“摊牌行动”,·范弗里特有一个外号,“范弗利特弹药论”,唯火器论者,范弗利特一场战役往往炮火超过规定量基数5倍以上,在美军中享誉盛名。范弗利特的“摊牌行动”,准备伤亡200人为代价,5日内占领“537.7高地”、“ 597.9高地”。我方志愿军在这2个高低仅仅部署2个连兵力,10月14日四时,美军以320门大口径火炮、47辆坦克、50余架飞机,对这2个高地进行炮火覆盖,当日炮弹发射量高达30多万发,平均一秒6发,防守志愿军奋起反抗,战斗极为激烈,伤亡惨重,这场战斗逐渐发展为战役。
537.7、597.9这2个高地不足3.7平方公里地方,美军先后投入兵力6w多人,300多门大炮,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这场战斗激烈程度前所罕见,炮火火力密度超过二战水平,537.7、597.9高地这2个山头平均被削弱2米多,山上石头被打的全都粉碎,抓一把石灰,里面都有几十个弹片,我军为了防御,在给这2个高地送补给,穿越美军封锁线,伤亡惨重,4w斤苹果仅仅送进去一个,这是上甘岭战役真实故事,送进去一个苹果立二等功,在这2个高地部队,很多连队都打光了,没打光连队基本剩几个人的连队很多,在上甘岭战役中,我军涌现出无数永雄儿女,如:黄继光、孙占元、崔大富、张桃芳等等很多特等或者一级战斗英雄。上甘岭战役历时43天,志愿军打退敌军900多次,联合国军伤亡2.4w多人,我军伤亡1.1w余人,在上甘岭战役美军部队伤亡率超过在太平洋战场的伤亡率,可见上甘岭战役打的极为惨烈。
因为战争,我们更加珍爱和平。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战役打的极为惨烈?
二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可算作是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尤其在斯大林格勒城的争夺战中,作战双方的伤亡都非常严重,例如苏军第95步兵师于1942年9月底抵达斯大林格勒时有7000人,10月8日时仅剩下3000余人,到14日撤离前线时只有500人左右。苏军步兵第112师在会战一开始就投入作战,兵力约7000人,到9月29日仅余250人,编为一个混成营。步兵第187师在9月16日投入斯大林格勒城内,兵力超过10000人,到10月15日时仅剩下几百人,其中百分之九十的损失是在最初的几天内产生的,该师也因此获得了“近卫师”的称号。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围绕这座城市苏军损失了113万人,而德军的损失也超过了50万人,这些都是在六个月的时间里损失掉的,消耗速度是惊人的。
东线另一场残酷的战役就是勒热夫进攻战役,苏军这场进攻行动的代号是“火星行动”,几乎和斯大林格勒进攻战役(天王星行动)同时发起,苏军投入勒热夫的兵力甚至比斯大林格勒还要多,但是却没能取得后者那样的辉煌胜利,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苏军在勒热夫损失了34万人,过于惨重的损失以至于苏联在后方的官方战史中都没有明确的统计这场战役的真实损失。参加这次战役的苏军第20集团军损失了11万人中的6万,近卫第8步兵军辖下的第148和150旅在5天的战斗中就损失殆尽,剩余不到200人。不同于斯大林格勒战役,坚守勒热夫的德军第9集团军得到了强大的装甲部队增援,苏军没能取得纵深的突破,只能被迫进行持续的代价高昂的正面进攻,故而遭受极为严重的伤亡。
除了东线战场,其他战场上堪称惨烈的就得数1937年发生在中国战场上的淞沪会战了,这场会战中日双方投入了近百万的兵力,双方的兵力损失近40万人,其中中国军队损失33万人,日军损失6万人。这场会战历时三个多月,平均每天中国军队的伤亡在3千人左右,也就是说每天中国军队都会有一个师丧失战斗力,这种损失程度是骇人的,远远超过了此前的国内战争。但是中国军队并没有在惨重的损失下崩溃,而是顽强的作战到底,许多作战部队都是全部阵亡后才丢失阵地的,能够在这种伤亡程度下保持战斗意志的也就只有中国军队、德军、苏军和日军了。考虑到中国军队极为落后的武器装备水平,能够做到这一点也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战役打的极为惨烈?
战争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诞生而诞生,当社会资源分配不均,或者有新的利益团体不满意原来的利益分配方案时,就爆发了战争。战争或是为了抢夺资源,或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个人私欲,但不管目的为何,战争的面貌和实质总是残酷的,每一场历史上发生过的战役都是流淌着无数人鲜血的,其中有些战役的惨烈程度更是难以用几个数字就轻易表达的。
长平之战,爆发于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长平之战的规模在世界战争史上也名列前茅的,参战双方带领了共计超过百万的军队,秦赵两国几乎动员了本国所有的青壮年,这是拼尽两国国力的一场终极对决。战役的最后,赵国四十万军队投降,然而等待这些战俘们的,是更加悲惨的结局。白起下令坑杀降卒,于是四十万手无寸铁的赵军被赶入巨坑之中,尽数活埋。此战之后,赵国元气大伤,国内人人为之惊恐哀悼,再无力组织大规模的部队来阻挡秦军的脚步。同时,秦国自身在此战中也损失了二十万的军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长平之战双方死亡人数数目之大,古今罕有,可以称之为中国古代战争惨烈之最。
蒙古与金国之间爆发的野狐岭之战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野狐岭战役是成吉思汗侵金时期的关键战役,是决定“蒙起金衰”的决定性会战。成吉思汗以“报父祖之仇”(铁木真祖先俺巴孩汗被金朝钉死在木驴之上)之名,倾蒙古全国兵力进攻金朝,金军一路连连败退,在野狐岭周边时已经汇集军队近五十万。此战中指挥官完颜九斤战死,三十万金军主力土崩瓦解。完颜承裕在南逃过程中集结了数万残军,还没来得及喘息就在浍河堡被追击而至的蒙古军包围,成吉思汗亲率骑兵突击金军,完颜承裕孤身逃走。此战中金朝的野战机动兵力全军覆灭,九万蒙古军打败了五十多万的金国军队,此战激烈之程度前所未有,总计五十多万人战死沙场。
崖山之战又称崖山海战,发生于南宋祥兴二年(1279)。十万宋朝军队与两万蒙古军队在崖山展开大规模的海战,此战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大型海战。崖山海战是决定南宋生死存亡的最后一战。战争的结果是元军获胜,十万宋朝军队全军覆没,战后海面上浮尸十余万。至此之后南宋国彻底灭亡。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余下的十万军民跳海殉国。此战死亡人数虽然不及前面两场战役,但是惨烈程度丝毫不弱于历史上的任何一场战役。十万宋军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战争失利后十万军民忠贞守节,投海自尽尽显其铮铮骨气。
以上三场战争,有的是战况激烈导致双方死亡人数巨大,有的是由于将领的残忍导致的大规模无抵抗能力的人员死亡,有的是为了气节而主动慷慨赴死。如今世界已步入现代化社会,国家的崛起不再需要战争,沾满鲜血的资源争夺也不再是国家强盛的唯一道路,今后的世界历史上也应该不会再发生如此激烈的战役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