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全副武装的步兵,在正常行军的情况下一般会携带多少弹药?
这名在阿富汗兵营内的美军全身披挂,可以在战术装具内清晰的看到有6个弹匣,也就是说他可以在战斗时随时使用180发5.56弹,估计背包里还会有一盒50发的散弹,可以在战斗间歇装填在弹匣内…6个弹匣加上一盒散弹是230颗。
一名步兵能携带多少颗子弹这个事情要根据任务的轻重,作战天数、战场上后勤补给、个人的体能状况…而定,不是想带多少就带多少。
根据人种体能的不同,东方部队(亚洲)执行一般性巡逻/作战任务时战每个士兵要负重20公斤左右,这个重量包括:头盔(含头盔光学器材)、防弹衣(大部分情况下不穿)、枪械,弹药(含手雷)、多功能匕首、单兵通讯器材、3~5份的野战食品、水壶/水囊、急救包……等等“零碎”,具体到携带弹药量为:5.56~5.8㎜子弹250颗左右,也就是6个弹匣再加上一盒50颗散弹,共230颗,极限为300颗。
欧美国家的战士由于身体较为强壮,通常情况下要负重25公斤,对比东方国家军队所携带的装备,他们的单兵器材要更多一些,比如美军士兵有自备装备的“癖好”,相当一部分人给都自己配备一只手枪,现在除了美军制式的意大利M9手枪以外,也有格洛克系列手枪……这就要在携带突击步枪5.56子弹外,还需要携带40~60颗9㎜手枪弹(格洛克手枪使用20颗弹匣),甚至还有携带4~6枚40毫米枪榴弹。
图片上最外侧的美军士兵在M4卡宾枪装了M320型40毫米榴弹发射器,40毫米杀伤弹一枚就重达320克;中间那位大腿根上绑了一支手枪,手枪连同子弹的重量在1公斤以上。
那么,一个士兵才携带250颗左右的子弹太少了吧?其实,不是士兵们不想多带,而是实在是拿不动!就拿5.56毫米子弹来说,一颗重量是12.44克、5.8毫米子弹一颗重12.6~12.8克,看似非常轻,但重量×数量,就是3公斤多;要是算上手枪和手枪子弹重量,加一起也得2公斤,还有手榴弹或者枪榴弹……这些弹药连同枪械累积起来在10公斤以上!普通人拿20斤重的东西步行5000米已经很累了!这些士兵不但要携带枪支弹药和其他物品,在作战环境恶劣的地方行军甚至是攀登…。这张图片是美军在阿富汗执行任务的间歇,背负沉重的装备,人已经累的不行了。
战场上不要奢望时时刻刻有车辆运输,徒步行军任何时候都会发生!所以,在负重徒步行军的条件下携带250颗子弹已经到了极限!甚至是执行重要任务几天之内都可能没有补给,就要负重40公斤以上!子弹也要求携带300颗的数量…背着80斤的东西翻山越岭,一般人想想都怵头!战士们也是人,体能也是有限的。图片上这名美军使用的是M249班用轻机枪,采用弹链供弹方式,只要枪管不坏,弹链多长都行,同时也可以使用100、200发弹箱供弹,不论是弹链和弹盒,一个射手携带量最多400发,要想有火力持续性,只能是班里的同袍帮助携带。轻机枪是班里的核心装备,射击距离200~600米…如果轻机枪停火,敌人的轻机枪会逐一压制班里的其它步枪手,为了避免这样情况的发生,步兵班的其他人都有义务帮助轻机枪射手携带子弹,谁也别嫌累。
图片里是我军89式12.7毫米重机枪组,两名供弹手,每一个背负3个弹药箱(箱内子弹50发)手里还拎一个、另外两个战士除了背负95步枪之外,肩上还扛一根89机枪的备用枪管、还有一名战士扛机枪的三脚架。
算一算,一个重机枪班才400发子弹,机枪两挺各200发。一个子弹箱就是7公斤,4个就是28公斤,背负56斤的东西急行军5公里是什么知味?我军89式重机枪组正常情况下是八人编制。陆战队为四人编制,携带子弹量减半,只有100发。
通过对步兵、轻机枪组、重机枪班组的携带子弹量粗略的统计,可以得出来一个士兵所能携带的子弹受体能限制,数量比较有限。像电影里面毫无顾忌的泼洒子弹根本就不存在!
到了真正的战场射击方式一般采用单发或者三发点射进行射击,而非将扳机一扣到底!在战场上子弹可以说是最宝贵的东西,它关系了战争的胜负和士兵的生命!没有了子弹的枪就是一根“烧火棍”!
所以,要节省弹药的思想教育在新兵连就已经刻印在士兵的脑海里…敌我两名士兵在较量中有时就是一发子弹的问题…!
一个全副武装的步兵,在正常行军的情况下一般会携带多少弹药?
举个例子。我军第一代枪族,56式枪族的弹药,一箱不到1500发,重达29千克。在全副武装的情况下,会携带头盔,战术背心,背囊和一些个人的生活用品。在这种情况下,大概负重在15kg左右。步兵最重要的是枪和弹药,这个需要根据自身的体能和任务需要来携带相应的弹药。在美军的规定里面,弹匣的数量不限,但是携带子弹的数量绝对不能少于300发。而在1979年的边境作战中,一个56式自动步枪手,携带一共4个弹匣,背囊里面却足足有400发散装的子弹。在老山之战中,每个人都需要背负大约800发56式步枪弹。为此,许多人连背囊,个人给养和此前的个人物品全部丢弃。
进入小口径步枪时代,以美军越战为例子,通常携带20个20发弹匣,160发散装子弹,共计560发。此后,美军几乎再没打过需要长距离徒步的战斗,步兵弹药携带数量也就下降到300发至600发,很多情况下都是以弹匣的方式储存在战术背心,背囊处,“悍马”的后斗里面也会储存有散装子弹。所以,高度机械化的步兵携带弹药的数量不会太多。
我国步兵的标准负重大约是22kg,但是在机枪班中,负重超过30kg的比比皆是。在经过了数年系统的训练过后,解放军拥有较强的体能,因此也不乏能携带大量物品的老兵。而且如果是即将进入战区,每个人难免都会有些紧张,都会尽量地背负弹药,当年在车臣作战的俄军老兵,几乎都是携带多大800发子弹进入战区的。
如今各国的部队机械化程度都提高了。因此,步兵在下车作战时携带的弹量大约是在150发(解放军)~420发(美军标准)左右,能满足大约6小时的低烈度战斗。
一个全副武装的步兵,在正常行军的情况下一般会携带多少弹药?
我军步兵全副武装情况下,携带的子弹在200发左右。使用95式步枪时,一般是战术背心的子弹带装4个30发弹匣,加上枪身自带一个,一共5个,另外背囊里还会带50发散装子弹两包,一共250发子弹。使用81式步枪时,由于7.62子弹更重,弹匣数量会降低到4个,携带子弹数量为220发。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些子弹在战场上根本不够用,其实这已经是步兵负重的极限了。以5.8毫米子弹为例,标准弹重为12.5克,250发就是3千克,95式步枪重量3.25千克,标配的4枚67式手榴弹重量为2.4千克,加上被褥、口粮、洗漱用具、雨衣、水壶、医疗包、防毒面具、防弹背心、防弹头盔,总重量在25千克左右。而步兵班内还有分工,有些士兵还必须背负40火箭筒、机枪、通讯器材等等,重量会达到30千克以上,这个重量已经相当于士兵自身体重的将近一半,如果想要加子弹,只能减少其他负重,所以250发子弹是一个比较科学的数量。而西方人由于体格更强壮和携行具更加先进,单兵负重通常会比较大。驻阿美军在2015年的单兵负重已经达到了54公斤,其中的大头就是子弹和防弹背心,光是防弹背心的重量就达到了12.2公斤,不过美军的子弹携带数量也确实也多一些,但是也没有我们想象的多。(美军标准单兵装备,眼花缭乱,这么多东西肯定不会轻)
在使用M16和M4步枪时,美军除了步枪自身弹匣通常会另外再带6个30发弹匣以及100发散弹,子弹总数在310发左右。不过根据战斗需要,美军也会灵活配发弹药,在越战中,据说一名士兵曾经全身挂满2000发子弹,也算是创纪录了。(累趴的美国大兵)
虽然美军负重能力不错,但是这么重的单兵负重也让士兵们叫苦不迭,所以美军现在已经将单兵外骨骼投入了实战,在未来还将装备类似大狗的随行后勤运输机器人,到那时美军的弹药携带量又将成倍增长,这一点上,我们还是需要奋起直追,子弹这玩意儿,当然是越多越好了。(大狗机器人)
一个全副武装的步兵,在正常行军的情况下一般会携带多少弹药?
1940年5月的“枣宜会战”中,张自忠将军率第38师114团东渡襄河赶赴战场,行军途中询问该团三营长栾升堂(名字很霸气有木有),第一个问题是,全营参战人员有多少?栾营长回答说共有695人跟随行动。第二个问题是:“共携带弹药数目是多少”,作为常年带兵打仗之人,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心还是很细的。
栾营长胸有成竹表示弹药充足:“步兵每人携带子弹200发,手榴弹4枚,轻机枪每挺带弹2000发,重机枪每挺带弹8000发,迫击炮每门带弹150发”。作为第五战区的主力部队,可以看出第38师的步兵营无论是兵力还是弹药补给,都是比较到位的,国军的帆布子弹袋源于民国早期,塞满了能装120发子弹。正是在这次渡河之后集团军司令部遭日军包围,张将军壮烈殉国。
武汉会战期间,日军第106师团奉命轻装向德安方向进行穿插时,不仅将所有重武器的挽马改成驮马,师团长松浦淳六郎下令每个步兵必须带足200发子弹。日军的皮制子弹盒的“前盒”可装30发子弹,两个前盒就是60发,而“后盒”装满是60发,总计可携带120子弹,那么每个鬼子兵还需要在“九九式背包”里再带上80发子弹。
松浦师团在万家岭被中国军队合围后,所携弹药很快就消耗殆尽,不过日军可以依靠空投弹药维持基本作战,但配给已不充足,尤其是炮弹数量更少,在轻武器对射中抗日军队并不吃亏,这也是第106师团在万家岭战役中被打的非常狼狈的重要原因之一,粮弹两缺。
从这两个战例可以得出结论,抗战时期中日军队的单兵弹药标准携带量为120发,如有重大作战任务一般会增加到200发,当然中国军队主要指的是中央军、各战区精锐等部队。日军士兵挂满三个弹盒、中国士兵装满子弹袋都是这个标准量,少量德械师士兵也配有子弹盒,则轻装两盒60发、重装四盒120发,上下差别不大。
(德械师子弹盒)
国民政府在八年抗战期间自产子弹接近11亿发,进口苏联、德国、比利时、捷克和英国的总量也达到3亿法,美国参战后有提供了7亿发,总数量在20亿发左右,如果不是经常吃败仗被缴获过多,弹药还是基本够的。台儿庄战役中负责守城的池锋城师,就在庄内发现了海军的一个弹药仓库,内有子弹20万发和8000颗手榴弹,对巷战起到了很大作用。
战役期间,军事委员会成车皮的将弹药运来,等到徐州会战最终失利时,汤恩伯军团自己补充完毕后,送给地方武装10余万发子弹,还埋藏起来10万发。子弹充足是一回事,步兵携带量还需要考虑单兵负重问题,不可能带的太多,二战德军步枪兵才带60发,人家后勤跟的上。
八路军和新四军则要困难的多,一方面是重庆政府根本不给正常拨付,经常借故拖延甚至不发;一方面是自己的兵工厂产量有限且子弹质量不过关,一般来说,单兵能配备20发子弹的就算是主力部队的老兵了,新战士和地方武装甚至只有几发子弹,所以在作战中特别珍惜,“三枪八路”就是因此而得名。《亮剑》王喜奎怎么说来着:“要是子弹管够,我能放倒它100个鬼子”。
现代我军由于军工生产已正规化,部队行军或作战时轻装负重限三十斤以内;重装要加上背包作为战斗负荷,通常在六十斤左右,进入演习或作战地域后,卸下背包只携带战斗装具和武器投入作战,因此单兵携弹量也是不同的。
(八路军战士)
比如56式/81式枪背袋,弹袋中间有三个较长的弹匣袋,各装入一个满弹匣,两边各一个较小的零弹袋,30发一包的子弹可以装入两包,总共200发子弹。56半自动的弹袋有10个小袋,每个小袋装入两个弹夹,携带量也是两百发。
如果像自卫反击战时执行打穿插任务的部队,因为是无后方作战,经常要单兵携带300发。
(日军子弹盒)
一个全副武装的步兵,在正常行军的情况下一般会携带多少弹药?
这个看携行具就知道了,上边这个是我军的06式,胸前四个弹匣包,加上步枪上一个总计150发,也就是0.5个弹药基数。而且06是个模块化的携行具,要不要多挂几个小袋子放点散装备用弹你自个看着办。
美军的标准携弹是6个备用弹匣+枪上1个总计210发。他们的1个弹匣包可以塞两个弹匣。但这也不是完全绝对,看任务需求,毕竟这种模块化的背心随你怎么上附件。实在不行再外挂携行具,扛更多弹药也没问题。
一个全副武装的步兵,在正常行军的情况下一般会携带多少弹药?
即便是在战时,每名步兵也并非是携带弹药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关于步兵的携带弹药数量,事实上是有一定标准的,一般人眼中,打仗时步兵携带子弹越多越好的认识是错误的。
79年南疆冲突中,正副班长携带一把56式冲锋枪,子弹150发,4枚手榴弹,防毒面具,1把砍刀,1把小镐,其他有雨衣、水壶、挂包、压缩干粮,以及米袋等,总负重达52斤。
每名战士背一把56式半自动步枪,子弹115发,手榴弹4枚,破坏钳,防毒面具,其他挂包、小镐、雨衣、水壶、压缩干粮,以及米袋等,总负重达42斤(非常明显半自动步枪由于射速低因此携弹量相应较低)。
机枪射手,携带一挺56式轻机枪,子弹200发,手榴弹2枚,防毒面具,1把砍刀、小锹、雨衣、水壶、挂包、压缩干粮,以及米袋等,总负重达55斤。
由于战场处于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域,山脉连绵起伏,山高坡陡,沟深谷窄,林密草深,雨多雾大,气候炎热,参战官兵非常辛苦,要忍受蚊叮虫咬,徒步行军攀爬高山密林作战
因此,徒步参战的官兵,单兵负荷不可能很重很沉,否则官兵的体能跟不上,会影响战斗力发挥以及战斗任务的完成。
在正常情况下,一名全副武装的步兵,除了手中那把7左右的自动步枪以外,会随身携带4只30发弹匣,加上枪上的那种只30发弹匣,共携弹子弹150发。
有的还会在背囊内加装50发散装子弹,那么总共将携带200发子弹,以5.8毫米子弹一粒12.7克计,仅子弹就有6斤多了,加上枪械和弹匣重量,4枚手榴弹、头盔、水壶、雨衣、被褥、医疗包、防毒面具、防弹背心、军用口粮、洗漱用品等,总负荷将超过50斤。
综上,步兵是非常艰苦的兵种,尽管都已机械化至少摩托化行进了,但会经常采取徒步行军,就是为了锤炼军人的顽强战斗精神和意志,战时也肯定会涉及到徒步作战,即便是乘坐步战车的官兵,也免不了徒步行军,因此携弹量不会很多,也就150-200发子弹,外加4枚手榴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