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山本一木血洗赵家裕后,358团可以近距离炮轰其驻地,为何之前不直接打?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读懂《亮剑》赵家峪战斗经过的全貌,还是需要点军事知识的。想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理清山本特工队的作战计划细节:80多名装备精良的鬼子从第1军司令部所在地太原出发,乘坐四辆卡车前往距离赵家峪最近的日军“西集据点”。
山本命令司机沿途任何据点都不得停留,就是为了保证行动的秘密性和突然性,目的地西集已是晋西北山区和平原地带交汇的边缘,然后鬼子们弃车进山,趁夜奔袭独立团团部驻地。
尽管《亮剑》里赵家峪这个村名是虚构的,却不影响分析战前态势,从太原前往晋西北山区路途十分遥远,山本一木必须先用摩托化行军完成部队的长途机动,然后才是步行山地作战;同样,他在完成任务血洗赵家峪后仍然需要返回西集据点,再换乘卡车撤回老巢太原。
这是一个绝密的“斩首行动”,至少在赵家峪战斗打响之前,无论是八路军李云龙部还是晋绥军楚云飞部都是蒙在鼓里的,当然不可能提前有什么动作。
所以西集据点并非是山本特工队的“驻地”,它只是这伙鬼子的中转站和卡车寄存处,赵家峪响枪后,一切真相大白,晋绥军也发现了突然在西集据点冒出来的日军卡车,以楚云飞的军事素养,马上可以判定出这是山本往返的交通工具,因此立即下令团属山炮营摧毁了所有汽车。这样,如果没有机械化部队接应,山本特工队就得步行逃回太原,对付丧失机动能力的日军,战机比较容易捕拿,楚云飞这一招叫作“釜底抽薪”。
从炮击过程可以发现,西集是个不大的日军据点,工事并不坚固,鬼子兵力不多,而突围出去的李云龙必然调兵追杀过来,那么此地根本不利于山本坚守待援,他唯一的选择就是撤入附近最大的据点“平安县城”。一般而言,八路军和晋绥军都不大会进攻日伪军重兵把守的县城,山本及其手下可以得到喘息,再图返转太原的办法。
八路军团部伤亡惨重倒还不至于让楚云飞勃然大怒,主要是鬼子杀光了赵家峪男女老少300余口,还放火烧村,作为中国军人,虽然政治立场不同,楚云飞上校也是忍无可忍,这才决定出手“杀光这帮日本畜生”,因为山本若想靠拢平安县城的话,必须经过358团的防区。
既然是山本的唯一出路,当然也在楚云飞的预判之中,于是他在打掉日军汽车后,又率部在山本从赵家峪撤往平安县城的必经之地“将军岭”设伏,准备打鬼子个措手不及一举全歼。此处地势险峻,对楚云飞截杀鬼子非常有利,当山本特工队残部和叛徒朱子明押着秀芹经过时,358团伏击部队遂猛烈开火。
山本已经在叛徒朱子明口中知道了对手的番号和实力,狂妄地懒得绕路,决心打掉楚云飞的指挥所趁势突出去,有点类似于李云龙干掉坂田信哲强行突围的架式。
鬼子特种兵们攀崖直扑358团临时指挥所,楚云飞率警卫排赶来阻击,机枪扫射之外又辅以手雷延时三秒抛掷,居高临下的火力把日军死死压制在山崖下动弹不得,进退失据,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狡猾的山本施展缓兵之计,用假谈判的方式拖延时间和分散晋绥军注意力,乘机坠绳逃跑。
晋绥军的战斗力实在不敢恭维,出动最少一个营几百号人本来是想伏击敌人,结果阵地没等开火即已暴露,日军绕过设伏部队打到了楚云飞的身旁;警卫排明明占据优势还跟鬼子耍嘴皮子,谈个鸟啊,手雷继续炸下去鬼子全得死跷跷。
大约是导演认为此时不能全歼,要不去哪显示李云龙嘛 ,不过楚云飞手下的弟兄们隔空骂架确实很有一套:“山本,我日你先人”!
这是山西方言还是四川话?不是很了解,总之山本带领为数不多的特工队员溜掉了,逃进了平安县城。而脱险的李云龙正命令独立团各营连归建,迅速集结起数千人马,准备发起伟大的“平安格勒战役”。
《亮剑》中山本一木血洗赵家裕后,358团可以近距离炮轰其驻地,为何之前不直接打?
严格来讲,赵家峪之战后,楚云飞所炮击的、停放山本特工队汽车的西集据点,并不是山本特工队的驻地,其只是该特工队为了袭击独立团而曾经中途停留的一个停靠站。
或者更详细的说,山本特工队是乘坐卡车从山西太原出发,在行驶了几百公里后来到了晋西北地区的日军西集据点,该据点紧靠晋绥军358团和八路军独立团,山本特工队在这里停放下卡车,然后全队80余名特工以步行的方式秘密潜入八路军独立团的纵深地区,直至向赵家峪发起偷袭。
而赵家峪惨案发生后,鉴于独立团团部84名官兵战死,村内300多无辜百姓遭到屠杀,闻讯后火冒三丈的楚云飞下令炮兵营炸毁日军西集据点的所有卡车,造成山本特工队无法直接乘坐卡车返回太原,炮击事件的发生也让山本一木意识到自己返回袭击据点的道路可能已经被晋绥军拦截。自己只能寻找另一条道路,即从将军岭道路撤往平安县城,也随即引发了接下来的将军岭之战。
而在这个情节上,也留下了一个连续剧没有展开的隐线———为什么赵家峪惨案发生后,楚云飞能够立刻判断西集据点的卡车是山本特工队所乘坐,难道他一开始就知道这支特工队已经近在眼前?甚至已经提前知道了他即将要对独立团下手?
尽管剧情没有完全展开,但我们可以根据剧中的一些线索进行分析。
1、由于西集据点距离晋绥军的防区最近,其自然也成为了晋绥军最关注的目标,距离上的优势也让该据点的外部状态在晋绥军面前无所遁形。所以在赵家峪惨案发生的几天前,晋绥军一定会注意到这个据点出现了一个特殊情况:据点的区域里突然停放了多辆汽车,并且长时间无人开动。
出现了多辆汽车,显然至少有几十个日军曾经来到了这里,但据点里出入的日军却没有增加。显然,这些新到的日军并没有在这个据点里驻扎,那他们究竟去了哪?
2、潜入到了晋绥军的驻地?这个可能性首先就会被排除,毕竟以楚云飞的能力,在发现异常之后,其一定会下令全团官兵对防区进行搜索,但搜索中没有发现日军的踪迹。那就只有一个可能,这股日军并没有光顾晋绥军,而是进了独立团的防区。
而从赵家峪惨案发生后,楚云飞的副官孙铭上尉能够迅速提交一份有关山本特工队的详细情况介绍来看,在有关山本特工队的情报搜集和了解方面,晋绥军358团的掌握度要远远强于独立团,甚至当他们发现西集据点停放多辆异常的日军车辆时,楚云飞很可能就已经提前知晓了这支神秘失踪的部队就是山本特工队,可作为八路军的友军,已经提前获得警报的楚云飞为何不将消息提前通报给李云龙?
笔者看来,存在以下两个可能:
1、高估了李云龙,也低估了山本特工队
由于特种作战在此时的抗日战场还处于冷门区域,即便是久经沙场的楚云飞对特种作战的了解也处于几乎为零的状态,因此他根本就不会认为,只有几十个人的日军特工敢对拥有几千人的八路军独立团进行斩首行动,山本一木的此次行动,很可能也只是抵近侦查和小范围破坏。
而由于随后的大意,在将军岭之战中,连楚云飞自己也差点被山本一木斩首!
此外,由于楚云飞与李云龙打交道多年,楚云飞也自信的认为李云龙能够摆平这小股日军,但对山本特工队的低估,和独立团队这支特工部队的不了解,最终都促成了惨案的发生。
2、出于众所周知的理由,楚云飞更希望看热闹
早在1940年的抗日战场,在苍云岭之战中,面对被坂田联队包围的八路军新一团,近在咫尺的楚云飞就采取了看热闹的态度,可见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楚云飞在坚持抗日的同时,也希望日军能够尽可能的对八路军进行杀伤,以借此削弱我方的力量。所以在发现山本特工队进入独立团地盘后,楚云飞也略显幸灾乐祸的希望山本特工队能够对独立团进行杀伤,以达到借刀杀人的目的。
只是没想到赵家峪之战,山本特攻队的疯狂才让楚云飞明白,这是一股非常可怕的力量,不将它彻底消灭,早晚会酿成大患!
《亮剑》中山本一木血洗赵家裕后,358团可以近距离炮轰其驻地,为何之前不直接打?
《亮剑》中李云龙因为大闹河源县城杀了和朱子明的联络官平田一郎加上之前李云龙埋伏袭击了日军的观摩团,激怒了筱冢义男,筱冢义男严厉了教育了山本一木,最后指了指李云龙的照片。
山本一木明白了筱冢义男的意思,目的是想让李云龙变成一张照片,白天在李云龙团部的驻地赵家裕附近查勘了地形。
山本一木袭击的这天正赶上李云龙娶媳妇,山本一木利用朱子明这个耳目,突袭了李云龙的团部驻地,这一役,李云龙损失惨重,团部警卫连基本上阵亡,政委赵刚负伤,刚过门的媳妇被山本一木掳走,赵家裕遭到山本一木的屠村,数百村民无一幸免。
得知李云龙团部被袭击的消息后,楚云飞咽不下这口气,山本一木简直欺人太甚,楚云飞要为李云龙报仇,先是炸毁了山本一木回程的汽车,在半路拦截了山本一木的去路,虽然没有留下山本一木,但是消耗了山本一木特工队的有生力量,将山本一木困在了平安县城,为李云龙后续攻打平安县城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何楚云飞得到消息后,为何不直接炮轰李云龙的驻地?
事实上楚云飞也有些顾虑,未经允许随意炮轰友军驻地,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即便有几百张嘴也说不清,说不定赵家裕百姓的死可能也会安插在楚云飞的头上,甚至还要上军事法庭,这是楚云飞承受不起的。
其次,行动要请示上级,楚云飞出手拦截山本一木已经是犯纪律了,如果上级归罪下来,楚云飞是要受处分,更别提炮轰李云龙的驻地了。
最后,就是炮轰李云龙驻地毫无意义,山本一木是采取的偷袭行动的,任务结束之后,不可能长时间的逗留,会让自己引火上身,所以任务结束就已经早早的离开,到安全的地方进行休整,所以楚云飞再去炮轰李云龙的驻地,已经毫无意义了。
《亮剑》中山本一木血洗赵家裕后,358团可以近距离炮轰其驻地,为何之前不直接打?
都怪山本一木啊!之前这小子带他的特工队进驻西集据点,居然没有在西集据点多树起一杆旭日旗,写上“山本特工队”!最好还要在据点要冲路口,有很多中国人来往的地方,贴一张布告,写明三本特工队的来历,此次过来的目的,以及准备怎么完成任务的打算,写的清清楚楚,要是再标明自己特工队,驻西集期间的详细作息时间表,那就再好不过了!你说这可能吗?!实际上在历史中,侵华日军华北驻军,从冈村宁次当司令官,就反应过来身边的中国人不可靠,包括那些被中国人称为汉奸、伪军的也一样,当面一口一个太君,各种表忠心,一背过脸去,什么情报都敢卖掉。所以后来日本人仗着自己有汽车,方便长途机动,再有什么清剿任务要做,都是跨区域调兵,让本地不管国共那方的游击队,土匪、地方武装,都听不到一点风声,日本人就大军压境了,各方的敌后武装都吃过大亏,而且到抗战胜利为止,对日本人这招都没什么好办法解决,只能自己多警醒,不能向从前一样完全依赖本地情报系统。三本一木的特工队,就是玩的这个套路。而且358楚云飞团通过当地情报,得知西集据点来了个日本车队后,尽管并不知道内情,也立即调动部队移动过去,炮兵就是这时过去的,管他日本人准备干什么,反正先打了再说!反应确实是没有有备而来的山本特工队快,但是赵家峪枪声响起,一直到李云龙攻打平安格勒,所谓敌一动,我全动,李云龙自己放出去发展的部队都回收准备打平安,楚云飞团伏击山本特工队,别的部队有围攻空虚据点的,有伏击过路来援日军的,连土匪部队都抽冷子洗劫那些送伤兵回城的日军小股部队。要不是西集据点被楚云飞炮队炸了,山本没了汽车,李云龙哪有机会把他围在平安县城里?要不是前期各部队跟日本人拼消耗,弄到打平安县城时,日本人处处空虚,李云龙怎么找得到这个空门?!
《亮剑》中山本一木血洗赵家裕后,358团可以近距离炮轰其驻地,为何之前不直接打?
楚云飞的358团之所以不攻击平安县城,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没有足够的实力。
长期以来我们受抗日神剧的荼毒,大家都笑着说:“影视剧里的日本鬼子能够在中国坚持八年真不容易。”
但是不知不觉之中,我们还是对于日军的实力有了很大的低估。
实际上在抗战的历史上,日军占领的县城驻军人数相当少。
大部分县城的指挥官也就是个小队长,如《平原游击队》里面的猪头小队长。
比较重要的县城驻军能够达到一个中队。
那么日军的一个中队到底有多少人呢?
大概在一百五十人到两百多人。
日本的中队一般有3-4个小队,少的人数为120-150人左右,多的可达200-250人,一般标准人数为181人(3个54人小队)。
就以181人的中队为例,常规装备就有轻机枪8-10挺,掷弹筒8-10具,步枪140支左右。
而且向这种重点县城,很可能还会配备重机枪甚至步兵炮。
《亮剑》里面对于楚云飞实力的描述还是能够代表抗战期间晋绥军实力的,单从纸面上看还是不错的,5000人齐装满员,还要山炮营。
但是平安县城不光有一个中队的鬼子,还有大量的伪军呢。
真打起来,据守坚城的鬼子,就算打不过楚云飞,坚守几天还是问题不大的。
楚云飞可是既没有丁伟,孔捷等人帮忙,也没有县大队区小队以死相拼,阻挡援军的。
楚云飞如果敢打平安县城,好了是无功而返,一不留神就很可能要吃大亏。
要知道李云龙是在受到强烈刺激之后,才集结了上万哀兵,在楚云飞,丁伟,孔捷等人的鼎力相助之下,依靠部下拼死阻援赢得时间,悬得乎地才打下来了平安县城。
事后旅长给他的结论里也说得清清楚楚:造成所部最大损失!
楚云飞没受刺激,自然不会去主动攻击日军据守的坚城。
这也就造成了他第二个不打平安县城的原因:没这个意愿。
其实不止是楚云飞没有这个意愿,而是从阎老西往下,大家伙都没有这个意愿主动与日军开战。
老西儿的理论是“三个鸡蛋上面跳舞”,也就是左右逢源,闪转腾挪,不当汉奸也不主动惹事儿。
楚云飞就已经算晋绥军里面的另类了,敢主动攻击日军。
但是也就仅仅限于在有限的范围之内帮帮场子。
他自己也不敢拿自己的家底和日本鬼子去死磕。
因为楚云飞一个外来户能够在晋绥军中站住脚,靠的就是能带兵,能练兵,手下有一支强大的军队。
如果打光了,即使阎老西肯放过他,他也只能拍拍屁股另谋高就。
这个毛病是国民党军队的顽疾,屡屡吃亏也改不了。
再说剧中说得很清楚,攻克了平安县城,使八路军的几块根据地连成了一片。
那也就是说,即使楚云飞拿下了平安县城,也是把自己放在了八路军的包围之中,对于晋绥军或者楚云飞,基本上是一点儿好处没有。
只会招来太原日军的疯狂报复。
即使是像楚云飞这样的爱国军人,没有便宜的仗,他也不会打的。
而且当时的国共关系已经非常微妙了,站在楚云飞的角度上,他也不可能主动为八路军去火中取栗。
既没有实力和必胜的把握,也没有这个必要和愿望,楚云飞又何必主动地去趟这趟浑水?
楚云飞是明眼人,他看得很清楚: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山西日军也已经失去了抗战初期的野战能力,大家相安无事的对峙下去,日军只会越来越衰弱。
所以他没有任何理由去主动攻打平安县城。
《亮剑》中山本一木血洗赵家裕后,358团可以近距离炮轰其驻地,为何之前不直接打?
很简单,其实打了也没用。
在电视剧《亮剑》中,因被保卫干事朱子明的出卖,造成李云龙的团部被山本一木所率领的80多名特种部队袭击,造成警卫连84人牺牲,政委赵刚身负重伤,赵嘉裕三百多名乡亲被屠杀,最重要的是李云龙的新婚妻子被俘虏。全团仅8人逃出包围,楚云飞知情后,立马命令炮营直接向西集据点开炮,打掉了山本一木唯一可以返回的交通工具。
有人说:楚云飞为什么不直接打掉西集据点,其实很简单,西集据点虽然小,鬼子只有可能不到百人,以楚云飞的能力随时都可以打下来,但他却没有这么做,那是因为西集据点虽然小,但是楚云飞在没有接到上级命令之前是不敢擅自调取兵力的。
但是,打掉了山本一木的汽车,山本就要绕道而行前往平安县城,这要经过楚云飞的驻地的,那么楚云飞就可以明目张胆的向山本一木的部队开火,毕竟他都来自己的地盘了,这样也可以向上级交代。
再有,就算打下了西集据点也没有,刚才说到,西集据点只不过不到一百鬼子,楚云飞根本就看不上。最重要的是楚云飞要报复的是山本一木,山本一木又不在,打了也白打,倒不如让鬼子给山本通风报信,自己好提前安排驻防。
以上就是我认为楚云飞为什么不直接打掉西集据点的原因,望采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