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降为营长的李云龙,一直在独立团当老大,总部首长们为何不管此事?你怎么看?

早晨从下午开始,带你一起看《亮剑》第三回。

从原著的角度出发,更深入。

李云龙犯了什么错被降为营长?
  • 魏和尚之死

李云龙被降职的起因是因为黑云寨的二当家梁二虎杀了他最好的警卫员魏和尚。

当李云龙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脑袋都炸了,足足愣了20分钟,一声不吭,脸色煞白。

继而把酒碗捏得稀烂,鲜血直流。

接着更是一口鲜血从口中喷了出来。

在他看来,整个独立团谁都能死,就是和尚不能死。

  • 魏和尚与李云龙的关系

魏和尚对于李云龙来说,那就是真正的左膀右臂,他太喜欢魏和尚了。

魏和尚有一身的好武艺,心理素质又高。

他多少次跟着李云龙深入敌穴,杀进杀出,面不改色心不跳。

如果不是李云龙舍不得放入,魏和尚早就是连长了。

而且魏和尚重情义,他就喜欢跟着李云龙。

  • 李云龙要为魏和尚报仇

李云龙吐完血,就大哭了起来,那是昏天黑地,毫无顾忌。

此时独立团赵刚不在,所以也没人能够管得了他。

哭完了的李云龙,一心就想着给魏和尚报仇。

随即他一声令下,集合了一个营,马上就要向黑云寨进发。

他的目的就只有一个,灭掉黑云寨,一个不留。

  • 孔捷前来制止李云龙犯错

队伍刚集合完毕,孔捷就带着警卫员来了。

他刚要说话,李云龙就制止了他。

李云龙知道孔捷要说什么,但是此时他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虽说现在黑云寨的大当家谢宝庆已经决定率队参加八路军了,但是这次错是必须要犯的了。

为了和尚,他李云龙可以不要命。

  • 李云龙灭了黑云寨

孔捷还想制止,李云龙直接叫张大彪把孔捷绑了。

李云龙带领部队把黑云寨围了,黑云寨的人自知不敌,立刻举白旗投降。

可是李云龙报仇心切可管不了那么多,直接冲锋号吹响,轻重机枪掩护,剩余人马全部上刺刀。

不一会儿,就把黑云寨灭了,并亲身宰了二当家山猫子。

算是为魏和尚报仇了。

  • 李云龙被降为营长

这次李云龙犯的错可谓是大错,八路军的规矩是俘虏都不杀,更何况是一个编制的武装。

总部首长大怒,直接给了李云龙记大过处分,然后职务连降两级,由团长变成了营长。

但是这对李云龙来说,他并不在乎。

只要能为魏和尚报仇,就算是降成伙夫他也愿意。

李云龙为何降成营长,还是独立团的老大?
  • 独立团是李云龙一手带出来的

在独立团,无论李云龙是什么职务,就算是伙夫,他都是一言九鼎的。

全团的人,就包括代理团长赵刚都把他还当成团长对待。

所有的作战会议,他依然是行使团长的职权,分派任务时,也对营长们骂骂咧咧的。

但是所有的人都适应了,都没有异议。

李云龙是独立团的精神

独立团有一个新兵,不懂事,喊李云龙为:李营长。

结果被一个老兵狠狠扇了一个耳光。

新兵跑到赵刚那里哭诉,这次赵刚并没有批评老兵,而是训了新兵一顿。

赵刚说:李云龙在你还穿开裆裤的时候就是团长了。我们独立团的团长除了他,没有别人。

李云龙因何被降职全团官兵都清楚

李云龙是因为给魏和尚报仇被降职的,虽然这件事按照规矩来说是大错误。

但是在全团官兵看来,这件事却暖到了他们的心里,甚至还大大增强了独立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士为知己者死,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团长能够不顾一切为你报仇,那是何等鼓舞士气。

李云龙是为了战士而降职的,这种降职是最获人心的一种降职。

全团人一致认为:李云龙永远都是独立团的团长

上级怎么任命那是上级的事情,在他们的心中,他们就认李云龙。

在这一亩三分地里,李云龙永远说了算。

这个情况,不光政委,代理团长赵刚,副团长邢志国这么认为,就连楚云飞也是这样认为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李云龙自身也是这样认为的。

为何总部领导不管?

总部领导是知道独立团这种情况的。

但是下不报上不纠,他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这样过去了。

在战争年代,什么最重要?

对于独立团来说,那就是战斗力!

只要独立团能打胜仗,只要独立团人心齐,还有什么好管的呢!

总部领导欣赏李云龙

李云龙是老红军,红军时代的团长,在总部也很有人脉。

虽说李云龙是个犯错大王,但他也是常胜将军。

他把一个二流独立团,带成了一个实力等同于一个师的独立团,总部首长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再说,李云龙犯错的原因也是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

总部领导就连新团长也不派,就只让赵刚代理。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那就是总部就是想让李云龙继续指挥独立团。

总部降李云龙的职,是为了维护军法的严肃性。

但是总部没有剥夺李云龙的指挥权,是因为李云龙确实是一名干将。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只要你真有本事,有足够的影响力,有价值,你就能保住自己的位置。

早晨从下午开始,带你一起深度解读《亮剑》第三回。

喜欢请关注,点赞,还有后续,不可错过。

《亮剑》中降为营长的李云龙,一直在独立团当老大,总部首长们为何不管此事?你怎么看?

李云龙为了给和尚报仇,带领独立团的一个营消灭了黑云寨土匪,处决了杀害和尚的凶手山猫子,自己也被上级首长降为营长。

对于李云龙来说,就是被降为士兵他也无所谓,只要能给和尚报仇,他什么都不在乎。谁让和尚就是李云龙的好兄弟和好战友,也是他的半条命。

上级首长下达的命令是由赵刚代理团长同时兼任政委,但赵刚不是军事干部,他根本就镇不住李云龙这5000人的大团。因此表面上看李云龙降为营长,实际上是为了强调八路军的纪律做做样子。

但李云龙违反了八路军的军纪,不处罚也不行。但独立团又离不开李云龙,所以首长才这样下达了命令。既惩罚了李云龙,又不会让独立团群龙无首一盘散沙。

有人会说,在电视剧一开头,苍云岭突围战时,李云龙违抗了上级命令,从坂田联队的正面突围,被调任军服厂厂长,他的团长位置也被丁伟接替。

为什么这一次不能照上一次的办法呢?

新一团在李云龙手上时只有1000多人,相对而言比较好管理,丁伟在管理军队上也是有自己的办法的,去了就能搞定。

独立团就不一样了,此前就有5000多号人马。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发展,手下的将士只多不少。就算是有1万人,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一支有1万人的军队,差不多相当于一个师了。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将领来接替,就极有可能在军事指挥上出现大问题。

当时八路军非常缺乏军事干部,尤其是优秀的军事干部。像李云龙这样天生就是军官的人,如果不好好利用,那真的就是亲者痛仇者快了。

对于首长的安排,赵刚也是心领神会的。因此当刚入伍的战士称李云龙为营长时,不管是李云龙的警卫员还是赵刚,都严厉批评了这名战士。

团部的参谋长张大彪更是李云龙的铁杆,是他从新一团带过来的营长。用李云龙的话说就是这小子我用着顺手,张大彪曾向李云龙表示:独立团只有姓李的团长,没有姓李的营长。

用赵刚的话说,就更逗了。赵刚去师部开会回来,找李云龙商量,李云龙一脸满不在乎。赵刚就说:你李云龙不降级还好,一降级反而行情上涨了。

说白了在独立团,什么时候都是李云龙说了算。别人的话在独立团还真不好使,就算赵刚也不行。

总部的首长和129师的师长都知道这件事,旅长就更不用说了。但他们都装作什么也不知道,任凭李云龙在独立团称王称霸。

副总指挥还是了解李云龙的,旅长更是李云龙在红四方面军的长官,没有什么他不知道的。从红军时期,李云龙就在团长的位置上升升降降好多次了,什么样的处分和处罚,李云龙都见识过了,对他也没有什么用,反正他也不在乎。

在军队里边是非常讲资历的。1955年授衔后,有很多红军时期干部的老部下,级别比自己还高,但他们看到自己的老首长后,还是得笑嘻嘻的敬礼。

李云龙同样如此,虽然被降为营长了。但独立团不管是干部还是士兵,都只认李云龙。只怕是李云龙被降为士兵了,他说一句话独立团还是会听他的命令。

总部首长也是象征性的处罚一下李云龙,不让其他的军事干部跟着学坏榜样。毕竟军纪严明,犯错误了,不处罚也说不过去。就像孔捷在独立团被特战队偷袭后被降级那样,有合适的机会还是会被升上去当团长的。

谁让八路军缺优秀的军事干部呢,实际上对李云龙的处罚就是做个样子,走走过场。李云龙在独立团会会干什么,首长们还是心中有数的,只是不愿意管,装糊涂罢了。

《亮剑》中降为营长的李云龙,一直在独立团当老大,总部首长们为何不管此事?你怎么看?

第二次长沙会战因情报泄露,第九战区第10军遭敌伏击伤亡惨重,战后军长李玉堂被撤职,三个师长均遭处分。军事委员会选任的新军长是同为黄埔一期的钟彬,但钟彬深知李玉堂在第10军的威望和事出有因,借故拖延不肯赴任。

两个月后日寇再犯长沙,薛岳只好保举李玉堂官复原职,李还拿捏着不肯买帐,后来还是蒋介石出马,亲自把电话打到李玉堂那里:“那么,长沙交给你了”。

在这段没有军长的空窗期里,李玉堂在第10军仍然一言九鼎,恢复“代理军长”职务后率部再战,第三次长沙会战该军一战雪耻,封号“泰山军”,李玉堂直接升任第27集团军副总司令,预10师方先觉接掌第10军。

所以在这一桥段上《亮剑》确实无可厚非,无需吐槽,军队也是社会的一定缩影,是有人情世故和潜规则的,张大帅怎么说来着?“江湖就是人情世故”。八路军总部没有选派新的军事主官,而是以政工干部赵刚代理团长,这本身就是一种轻描淡写的态度。甚至楚云飞请李云龙喝酒时也仍然把他当团长对待,“友军”都这么门清,何况自己人。

跟李玉堂一样,李云龙在独立团有着无与伦比的威信,如果总部真想给独立团更换军事主官,要么将李云龙降职后调到其它部队,要么直接选派新团长到任,类似于之前丁伟接手新一团那样,要么干脆将李云龙送上军事法庭或关了禁闭,都可以解决掉李云龙在独立团的存在。

显然,上述选项总部都没有考虑,而是将其在原单位就地降职使用,却又不再派来新团长。

战争时期关于撤职是有若干引深解释的,比如“撤职查办”、“撤职留任”、“撤职候用”等等,中国语言极度丰富,撤职是上级给予的处分和态度,而后面的两个字才是重点,李大脑袋则属于“降职候用”,只要没离开独立团,在政委、副团长到各营连长面前,李云龙仍然是神一般的存在,赵刚训斥小战士:“记住,独立团没有别的团长”。

因为情况比较特殊,李云龙并没有大规模杀俘,他只是处决了杀害和尚的二当家山猫子,就这件事本身而言并没有什么问题,正常剿匪和诛杀元凶,只是因为黑云寨土匪刚刚同意整编,李云龙的做法有些冲动不顾大局而已,包括绑了孔捷等人都没有什么严重后果。

换个角度,就算黑云寨集体了参加八路军,难道山猫子害死魏大勇就不追究了吗?杀人偿命,军法无情。

所以李云龙所犯的只是“错误”而非“罪行”,感情非常深厚的警卫员加兄弟被害,上上下下都可以理解李云龙的愤怒,降职已经是最轻的处罚,总部根本就没有让独立团易主的念头,只是为了严肃纪律,做个姿态而已。至于一营长李云龙继续在独立团以老大自居,不仅独立团干部战士认为理所应当,总部首长也心知肚明,睁一眼闭一眼而已。

《亮剑》中并没有具体交代李云龙官复原职的时间,但间隔一定不会太长,走走过场的事情。认真解读《亮剑》电视剧及原著的话,你会发现其实李云龙聪明绝顶,他虽然错误不断,但都是无关大局和战争胜负的小性子,从未有原则问题上的立场偏差,这也是作者极力刻画的主题,否则的话,在军纪森严的战争年代,他李云龙有几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亮剑》中降为营长的李云龙,一直在独立团当老大,总部首长们为何不管此事?你怎么看?

苍茫大地认为原因如下:

一、李云龙为警卫员魏和尚报仇,剿灭谢宝庆的清风寨,快意恩仇,实在合情合理。

共产党后地宽宏,同意你谢宝庆投奔八路。你谢宝庆所部匪气不改,图财而害魏和尚性命,李云龙闻听生死兄弟被杀,怒气冲天,率一营兄弟荡平谢宝庆,这实在是大快人心之事,我观电视剧这一情节时,也曾像金圣叹一样,大叫:快哉!快哉!

谢宝庆部下屠杀八路军战士,形同再次叛变,我军对类似行为从不心慈手软。讲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当过伪军的郝鹏举已编入华东我陈毅、粟裕部队系列。他见国军大举进攻我军,又学老英语课本中的蝙蝠背叛我军,杀害了陈老总派去的联络员、原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总团长朱克靖,陈老总勃然大怒,下令予以剿灭。陈老总活捉赫鹏举后,又写诗怒骂……

二、首长安排李云龙在独立团任营长,让赵刚政委兼团长,显示了高超的领导艺术。

A、让李云龙这个刺儿头无话可说。李云龙不经请示,直接处治,是有错在先。领导如调整他单位再降为营长,他就前途渺茫,但仍在原单位,团长的位置由老搭挡政委赵刚代着,替他留着哩!让李云龙闭门思过的同时,也感到组织的温暖。

B、让全团将士心暖。李大团长在,全团的灵魂就在。要哪个再有怨言,给李大嗓门一通吼,立马搞定。

C、保证了全团的安全。李云龙是个悍将、智将,赵刚虽毕业于燕京大学、抗日军政大学,军政兼修但更长于政工,军事是他的短板。抗战刚刚胜利之际,我军迎来大发展的黄金季节,正是缺少干部之际,老李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D、对友军投诚、起义部队也有了交代。

三、我军高级将领,久历戎行,都有血性,对李云龙这样的悍将、智将、情将,爱惜有加。何况囯共面临大厮杀的前夜,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

讲两段军史。红十军团在谭家桥大败于王耀武之手,寻淮洲牺牲,后在玉怀山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军团长刘畴西先被捕后遇难,只有参谋长粟裕率400人突围而去。如果当时的军团长是共和国三十六个军事家之一的粟裕、寻淮洲,红十军团的军史就可能重写。直到济南战役,粟裕率华野“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才报了当年的一箭之仇。

当年,山东军区一把手罗帅率五万将士浩浩荡荡下东北,聂凤智本也在去东北之列,可爱才心切的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竟虚构了聂凤智生急性传染病的病情,留下了这名爱将。

综合上述,李云龙降职,首长们是想让李云龙服服性,同时给方方面面一个交代,起个以儆效尤之效,并不是真的要杀了他这头犟驴。

《亮剑》中降为营长的李云龙,一直在独立团当老大,总部首长们为何不管此事?你怎么看?

亮剑中,魏和尚无辜惨死,李云龙的愤恨是很明显的。小说中描述的是,李云龙喝酒时听见魏和尚牺牲了,李云龙愣了二十分钟,一声不吭,然后捏碎了酒杯,手上全是血,周围人围过来,李云龙又一口血喷了出来,喷的到处都是。紧跟着,李云龙嚎啕大哭,哭了一个多小时,哭完了,集合,报仇。

攻陷黑云寨之后,李云龙的部队杀了几十号土匪小喽啰,随后就开始清算匪首,总共四个,谢宝庆跑了,还剩仨。李云龙也没废一句话,直接砍死了老二老三,砍老四的时候,被拦住了,然而,那货自此成了歪脖子。

小说中的处罚是,大过处分一次,降两级。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团参谋长张大彪,每日汇报工作,对象,李云龙。代理团长是赵刚,每次去开会,回头再回团里汇报,对象,李云龙。团里开会,首脑是李云龙,对着所有人吆五喝六。

然而,上级对这种事也是心知肚明的,李云龙干啥缺心眼的事,上级都会知道。其实上级是默认李云龙在团内的领导地位的,只不过没明说。李云龙降职之后,上级却一直没有派新的团长接替,只是让赵刚代理。

而我们再看下李云龙降职的时间是1944年,小说里面,在战争结束之后,李云龙的队伍和楚云飞的队伍发生摩擦,小说里是这样写的“9月,晋西北八路军李云龙部的一个营遭到国民党 军楚云飞部的突然袭击.....”,这就说明,李云龙已经官复原职了,从降职到复职,也就一年时间。

上级不派新团长,一年官复原职,说明上级根本没打算剥夺李云龙的指挥权。对他的处分,顶多是给李云龙一个教训,给孔捷和上边一个交代。意思意思就行了,不用玩的太真了。

事实上,李云龙的错误是很严重的,消灭一个已经归附的部队,是可以判死刑的。然而,上级同样会权衡利弊,谢宝庆的队伍可谓无恶不作,也是他们率先杀了八路的战斗英雄,李云龙报复在后。即便收编,也不会让上级省心。还是会惹出来很多麻烦,反正人已经杀了,杀了李云龙人也活不过来了。而且,战争即将结束,即将面临内战,不大会处理李云龙。另外,李云龙和上级的私交还是很好的,上面也会酌情处理。

《亮剑》中降为营长的李云龙,一直在独立团当老大,总部首长们为何不管此事?你怎么看?

先说为什么要处置李云龙。

黑云寨谢宝庆已经全寨参加八路,目前的编制是新二团独立大队,相当于革命队伍,跟李云龙是革命队友,李云龙派兵攻打黑云寨,就是残杀革命战友,这个一点都不能容忍,必须处置。

虽然黑云寨有错在先,但是大人不计小人过,毕竟他们以前是土匪。当时的政策就是,只要你投奔我,以前过错,既往不咎!

再说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处置李云龙?

上级部门也知道,李云龙在独立团是一家独大,把他降为独立团的营长,独立团也是他说了算,但是李云龙犯了这么大的错误,不能不处理!386旅是129师的主力旅,独立团又是386旅的主力团,没有李云龙指挥独立团,其战斗力会必将大大削减,所以上级用了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办法,降为营长!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就行了!

其实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