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日军第4旅团经常被提到,历史中它真的存在吗?它的战斗力究竟如何呢?
以《亮剑》所提及的内容看,这个日军第4旅团应该是历史上日军的独立混成第4旅团的基础上加工而来。
七七事变之后,随着战线的日益扩大,占领区的增加,日军组建了独立混成旅团用于占领区的治安作战,独立混成旅团的编制和日本常见的旅团不同,并无联队一级,下辖五个步兵大队、一个炮兵大队,另外配有工兵队和通信队,总兵力大约在五千人左右。和日军的野战师团相比,独立混成旅团人员较少,火力等都有所削弱,但是更为灵活,适合占领区的治安作战。
独立混成第4旅团也是其中之一,主要负责河北正定到太原铁路的警备任务,因此多次和在山西活动的八路军和晋绥军作战。这也符合李云龙和楚云飞多次和其交手的经历,不过独立混成第4旅团下属并无联队一级,所以《亮剑》里李云龙和第4旅团下属联队交战不过是剧情需要了。
正牌的第4旅团下面倒是有联队一级的编制,不过第4旅团隶属第八师团早在抗战前就被编入关东军,李云龙自然也打不到了。所以说电视剧里的第4旅团应该是历史上日军的独立混成第4旅团的基础上加工而来。
不过虽然独立混成第4旅团只是个治安作战而组建的旅团,但是抗战初期的日军兵员素质还是很高的,加上其配有的火炮、机枪等并不少,又有充足的弹药,依然是非常强大的对手。八路军虽然战斗意志高昂,但是火力薄弱,不要说大炮,迫击炮、机枪都是稀缺物资,而且弹药严重不足,所以在历史上即使只是面对日军一个大队,要想消灭它也是非常困难的。而晋绥军虽然武器弹药比八路军要好一些,但是战斗力一般,战斗意志薄弱,加上阎锡山一直态度暧昧,甚至有时候还会成为日军的帮凶,所以更加不是日军的对手。
在日军的史料里,不乏命令晋绥军协助围剿抗日根据地的内容
《亮剑》日军第4旅团经常被提到,历史中它真的存在吗?它的战斗力究竟如何呢?
日军有两个第四旅团,一个就是第四旅团,还有一个叫“独立混成第四旅团”,多了“独立混成”四个字,意义完全不一样。第四旅团是原第二师团,即仙台师团下辖部队,当时日本只有七个常备师团,日俄战争扩编,以第四旅团为基干,编成第八师团,第四旅团番号亦被带入第八师团,后关东军又以第八师团为主,编成关东军第三军,在39年末,第八师团由四单位调整为三单位师团,成立直辖三个步兵联队的第八步兵团,所以,这个第四旅团的番号,在39年底,就消失了。那么李云龙在山西一直打的,就只能是独立混成第四旅团,历史上有这支部队,日本人在石家庄组建这支部队后,它作为华北方面军直辖部队,参加过徐州会战,然后被调到山西,隶属日军第一军,负责正太路治安警备工作,下辖独立步兵第11到第15大队,以及旅团炮兵队、工兵队、通讯队。大约有5600余人,独立混成旅团都没有联队编制,是警备治安部队。虽然在训练和装备上,优于中国军队,如独立混成第四旅团,可以压制国民党两个正规编制的师级单位,但在日本军队中,确实只是二流警备部队。独立混成旅团的变成,一般就是由野战主力部队,抽调一个中队为骨干,用预备役人员补充成一个大队,再合并出五个步兵大队,一个炮兵工兵通讯兵合成大队,就编成一个独立旅团。第四旅团,是关东军精锐,关特演部队之一,独立混成第四旅团,就是非常普通的铁路警备队,二战期间日军陆军最强部队大部分时间一直没怎么动用,就在东北傻等着防备苏联进攻,后期才调换出来投放到太平洋战场。二流的主力野战部队,大部分时间都在长江中游地区与国民党中央军正面战场攻防。华北已经算日军后方,多用三流的警备部队,这个三流部队里,还分两种,一种就是战力一般的地方驻防警备部队,还有就是直属华北方面军的机动部队,这支机动部队固然比不上主力野战部队,但也是从警备部队中选拔抽掉出来的最精锐打击力量,由方面军直属直接指挥,战斗素质确实要强于一般的驻防部队。我八路军在华北地区的抗日工作,愿打能打肯打,但是受累于缺乏后勤保障,在训练和装备上差距过大,大家都知道,训练不是知道怎么训就可以的,高强度的训练,必需要有充分的营养保障,八路军当时的情况是不饿死人都不敢保证,饿着肚子怎么上量训练?装备则是封建农业国家和一个现代工业国家的区别,八路军还是受排挤的原反对派武装力量,装备别说中央军嫡系,连势力大点的地方系部队如晋绥军、桂军,川军都不如,然而四二年侵华日军向国内做总结报告时,用的统计数字表明,当年他们收敛的敌军尸体十一万具中,共产军七万,以超一半以上,而俘虏七万三千人中,共产军则不足两万,加之数百万中国军队当中,共产军尚不足五分之一,有如此之牺牲,如此做作战意志,说明中国方面战事,作战重点需向共产方转移云云。李云龙当然是编的,但说的历史事件基本都有原型,电视里也有大扫荡时期独立团很艰苦的岁月,亦有后来发展出八个营的壮大成长,到四三年,真正历史上的山西日军,也是被发展起来的八路军逼的到处缺人,于是部队再次扩编,把独立混成第四旅团的全部,和独立混成旅团大部,重新补充人员,编成第六十二师团,下辖第六十三、六十四旅团,所以从这时起,独立混成第四旅团番号变为第六十三旅团,独立混成第四旅团也就不复存在。而第六十二师团,四四年调离华北,驻防冲绳,在四五年冲绳战役中,全军覆没,其中也就包括第六十三旅团,全部死绝!
《亮剑》日军第4旅团经常被提到,历史中它真的存在吗?它的战斗力究竟如何呢?
应该是独立第四混成旅团
亮剑里面提到了第四旅团37年在关东军,39年就解散了,不在正太线跟李云龙还有楚云飞作伴……
咱们可以说一下这个独立第四混成旅团,
独立混成第4旅团,辖五个步兵大队与一个炮兵队、通讯队、工兵队、辎重队等,总人数约5000到6000人。步兵大队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炮兵队辖一个山炮中队与二个野炮中队。1938年2月在河北石家庄编成隶属第1军,1938年参加徐州会战,后驻防山西,担任正太铁路警备。其中在徐州会战属于是打酱油的,它的一生当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和李云龙楚云飞墨迹……
打它到了正太线以后依次参加了晋东作战、太行山脉肃正作战,五台作战,扫荡潞安周围作战等等,简单来说把,中央军、晋绥军、八路军甚至地方土匪恶霸没有他不打的……
而且战绩相当的卓越,按照日军的记录每次出门都是几千次击杀,可以说这个独立第四混成旅团手上沾满了中国人的鲜血,这个和党派无关,这支军队属于外敌。
然后说一下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情况,日军记录显示40年太原榆次也就是立第四混成旅团驻扎附近,治安情况良好,应该是战斗力还行,否则八路军晋绥军不能是这个态度……这也侧面说明一个问题,阎锡山在抗日方面是非常非常的不积极的,楚云飞确实是个合格的军人,但是这个是杜撰的的,阎锡山在抗日战争期间和日军的合作不是新闻,他出任了汪精卫南京国民政府的军事委员长。
43年独立混成第4旅团扩编为62师团,接着参加了1号作战,通过汤恩伯的反应来看62师团战斗力还是不错的,紧接着62师团参加了冲绳群岛作战,也就是电影血战钢锯岭的主角,战斗力惊人,战斗意志极为坚韧。
总体来说第四独立混成旅团通过国军和美军的反应看,战斗力是极为惊人的。
《亮剑》日军第4旅团经常被提到,历史中它真的存在吗?它的战斗力究竟如何呢?
有人拿独立步兵第四旅团,还有骑兵第四旅团来讲,其实都是不准确的。第四旅团,严格意义上就是步兵第四旅团,独立旅团不是正统编制。
日军步兵第四旅团,历史上一直归属于日军第八师团。旅团下辖两个联队:步兵第5联队和步兵第31联队。旅团和师团,都于1898年10月1日成立于日本弘前,这支部队开始是针对俄国成立的,第一任师团长为立见尚文中将,第四旅团长为依田光太郎少将。
该部队参加了日俄战争,在1905年1月爆发的黑沟台战役中有突出表现。当时,俄军以绝对优势兵力(3个步兵师、1个骑兵军)猛攻日军左翼的骑兵第一旅团(旅团长秋山好古少将)。日军第八师团作为援军,对俄军展开反击。当时俄军投入的总兵力达到了10万人,日军第八师团在苦战中几乎打光弹药。于是,立见尚文率全军展开刺刀突击,突破了俄军对秋山旅团的包围。此战被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最大的白刃突击战”,第八师团在战斗中几乎被打光。
1921年,第八师团参加了对俄干涉战争,出兵并占领了库页岛北部。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第八师团以第17联队为基干组成第4混成旅团,从朝鲜入侵中国东北(可见混成旅团并不正规)。该师团本身于1932年4月正式进入中国东北,编入关东军。
1933年长城抗战期间,第八师团主攻山海关,随后担当了入侵热河地区的主力。此战,国民党守军一溃千里。号称“不费一枪一弹占领承德”的,就是该师团第16旅团。随后,该师团主攻古北口、南天门一线,担任主攻的仍是第16旅团,连续击败了东北军第67军、中央军第17军等部,占领了长城一线。日军第4旅团则派出第31联队第3大队,攻击古北口侧翼兴隆一带,遭到中国第26军阻击,并一度陷入困境。
中国军队全线溃败后,第八师团主力进抵密云、怀柔一线,威胁北平,直到双方停战。1934年,该师团由中国东北调回日本。
1937年10月,第八师团重新调入中国东北,再次加入关东军序列,但并非进入关内参战。1939年,该师团整编为三联队编制,取消了旅团,所以正式的第四旅团由此消亡。此时的第八师团长,正是后来被中国军队从空中击落毙命的冢田攻大将,他这时候还是中将。
此后的第八师团,长期在关东军序列内打酱油,直到1944年才调防菲律宾。在菲律宾战役中,第八师团大部分被美军歼灭,仅有少量残部在战争结束时投降。
总体来讲,第八师团(包括第四旅团及所辖步兵第5联队、第31联队)在初创时期战斗力比较强悍。但1937年后由于长期在中国东北驻防,毫无实战经验,所以战斗力实际上挺差劲的。(陶慕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