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军校在历史上是什么地位?

作者:民国史学者、专栏作家王凯

保定军校正式名称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北洋军阀创办的一所军校。保定军校在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民国年间中国军队的许多高级将领都是这所学校毕业,黄埔军校的许多教官也是保定军校出身,我们熟悉的蒋介石就是保定军校毕业生。

北洋之虎段祺瑞曾任北洋武备学堂督办,蒋介石对他一直执弟子礼

保定军校前身是晚清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创办的北洋速成武备学堂,1903年,袁世凯在保定设立北洋速成武备学堂,以培养北洋军后备军官。武备学堂学制二年,第一任督办(校长)是袁世凯心腹大将冯国璋,后来北洋大将段祺瑞接任。

1906年8月,清廷将军校收归陆军部,北洋武备学堂停办,更名为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后来又改为陆军军官学堂和陆军预备大学堂,蒋介石就是在这个时候入学的。从北洋武备学堂开始到清朝灭亡,这所学校一共培养了接近4000名名毕业生。

民国成立后,学校正式定名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直到1923年停办。从1912年开始到1923年停办,保定军校一共招收了九期学生,共计6000余人毕业。

李宗仁、蒋介石和白崇禧,三人中有两位毕业于保定军校

保定军校的知名毕业生有:蒋介石、唐生智、蒋光鼐、晏道刚、李品仙、孙震、陈树藩、陈继承、陈铭枢、刘峙、刘文辉、李济深、齐燮元、孙岳、王柏龄、吕公望、孙传芳、邓锡侯、吴佩孚、秦德纯、叶琪、廖磊、熊式辉、徐祖贻、徐庭瑶、夏威、黄绍竑、蔡廷锴、周凤歧、何健、张治中、吴石、白崇禧、商震、朱怀冰、傅作义、郝梦龄、余汉谋、吴奇伟、上官云相、邓演达、叶挺、刘茂恩、杨杰、顾祝同、黄琪翔、黄镇球、韩德勤、薛岳、陈长捷、王以哲、陈诚、周至柔、罗卓英、何基沣、张克侠等。这些熟悉的名字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保定军校前后培养毕业生近万名,其中高级将领近2000人——从这些数字上,可以看出学校在中国近代史上无可比拟的崇高地位,保定军校堪称民国军校第一名。

保定军校在历史上是什么地位?

保定军校,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其创办于1912年,停办于1923年。全称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址前身为清朝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

保定军校的学生质量极高,是来自于各省陆军小学优秀毕业者才能进入的陆军中学,在保定分校的部队经历过半年的军中生活之后的学生群体,加以考核,合格者才能成功升校。这种层层选拔,优中取优的生源录入使得保定军校出现了许多的军事人才。

如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长的叶挺、宁都起义著名领导人赵博生、董振堂,解放战争胜利后,任全国政协第六届副主席的季方同志等等。据抗战时期的军事数据显示: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部编成的九十个军中,保定生担任军长三十七位;而在抗战第一阶段编成的三十五个军团中,保定生担任军团长的则有十四位;抗战第二阶段编成的二十三个集团军中,保定生担任总司令的有十四位。可以说,保定军校的优秀学员几乎占据了抗战的半壁江山!

众所周知,黄埔军校常常被于西点军校、柏林军事学院、伏龙芝军事学院等来并列举例说明排行二战军校名校。但是相比于注重思想教育的黄埔军校,更注重于学术教育,关注学员全方位发展的保定军校无疑更加优秀。其除了开设有学习军事的战术,兵器,测绘,筑垒等课程外,还会教授数理化、历史、地理等学科。而也正是因为毕业生的质量极高,直接导致了保定军校学生毕业后就是保定毕业生之间的战争。

而在另一方面,黄埔军校的教员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保定军校毕业,军校筹备委员会以及入学试验委员为十六名委员中,更有七名都是保定军校毕业生,国民党中的大部分将领也都是毕业于保定军校。比如说陈诚上将(第九战区、第六战区、第一战区司令官)、熊式辉(蒋介石的军政高参)、顾祝同(第三战区司令官)、罗卓英(第九战区前敌总司令、第九战区副司令官)、周至柔(北伐国民革命军第21师团长、师参谋长)、薛岳(第九战区司令官)、刘峙(第五战区司令官)等等。毫不客气的可以说,保定军校为黄埔军校以及国民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基础,而这也是黄埔军校高等军事教育名享后世的根本所在!

据详细资料统计,保定军校的毕业生共有四百九十六人获得将军头衔。而如果算上清末时期的话,则有一千五百人以上。这种傲人的成绩,在中国近代军事史上,无疑是令人叹为观止。

保定军校在历史上是什么地位?

文史频道第5期

中国近代史上,有几所著名的军校,其中最为熟悉的是广州的黄埔军校,但是要论中国近代军校的鼻祖,那就得是保定军校了。

保定军校的全称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由北洋军阀老大袁世凯创建,他创建保定军校的目的就是为了服务于北洋军阀内部。

这所学校之所以成为传奇,是因为在创建保定军校以后,有冯国璋,段祺瑞和蒋百里等著名历史人物担任校长。

其次就是在这所军校中走出去的将星云集,像蒋介石,陈诚,叶挺,张治中,吴佩孚,孙传芳,蔡廷锴,唐生智,钱大钧等,都曾经是这所学校的学生。

这些人物无不是民国初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著名将领。

在军阀混战和北伐战争时期,这些人物是搅动中国政局的关键人物,每一个人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后来袁世凯去世,北洋军阀政府被国民党的南京政府取代,这所学校正式停办。

它的宗旨是军人以保家卫国,服从命令为天职,和黄埔军校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黄埔军校的很多教官,都出自保定军校。

毫不夸张地说,保定军校是民国时期中国培养将军的摇篮,也是近代军事学校的鼻祖!

原创作品

喜欢的点个关注呗,或者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保定军校在历史上是什么地位?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保定军校,创办于1902年的河北省保定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停办于1923年,校址前身为清朝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

中华民国成立后,改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保定军校重视基础教育。其学员都是现在保定军校的分校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然后加上考核,成绩合格者才能进入陆军军官学校。

保定军校的主要功能在于训练初级军官。其教育方法,大多采用日本和德国的方式方法。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学校中的教官大多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的吧!教学器材大多购自德国!

保定军校尽管再末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总得来说教育质量还是比较好的。它以自身较好的军事素质,在军事教育和参谋业务等方面受到各地重视,自成一个军事学术系统。另外,孙中山在创办黄埔军校的时候。大多的教官都是保定军校的毕业生!

保定军校在历史上的地位虽不如黄埔军校,但也培养出了诸多名将,可谓战将如云。

仅民国改元后十一年的毕业生,即达6553人。 其中不少毕业生成为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知名人物,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