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如果是孔捷指挥独立团,能打下山崎大队吗?

先说一下李云龙指挥的独立团为什么能在李家坡成功地围歼山崎大队吧。

第一,从客观上讲,前面有772团在程瞎子的指挥下8小时内组织了八次攻击都没能成功,虽然772团损失更严重,但山崎大队也伤亡过半。李云龙刚接手的独立团远没有772团的实力,772团大都是经过长征的老红军、老战士,百战余生。程瞎子不惜战士的生命、采用“添油”战术一次又一次往上冲,犯了兵家大忌,让战士成了日本人的活靶子。旅长命令他撤下来时他还不服气,程瞎子组织了8次攻击没有奏效,还不改变战术,也真的是愣到家了,还要再组织一次攻击,确实该让李云龙“教教程瞎子怎么打仗”。

第二,总部和旅长下决心要消灭山崎大队。一个区区几百人的山崎大队,竟敢在我根据地横冲直闯,那还得了,绝不能开这样的先例,要让鬼子知道八路军的厉害而不能在根据地上为所欲为、横冲直撞。在独立团掘土推进过程中,山崎大队发起反冲锋,旅长命令立即开炮、集中所有炮火、把炮弹打光,有力保障李云龙部顺利开展土工作业。旅长也急眼了“老子不过了”。

第三,李云龙打仗鬼点子多,关键时候总能弄出点创造性思维。他能想到用土工作业的方式来掘土推进以缩短攻击距离,把全团手榴弹集中交给一营使用、在两分钟内每人要投出十颗手榴弹,不给对手喘息的机会,紧接着全团发起冲锋,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伤亡全歼山崎大队。

李云龙的战术水平在几个团长中就是出类拔萃,包括楚云飞这样科班出身的将领对他战术水平和指挥能力也是佩服不已。这一手是程瞎子和孔二愣子都没有、也做不到的。

再来看看孔捷,老革命、作战勇敢、作风硬朗,是个中规中距的指挥员,虽然称“孔二愣子”,指挥水平和勇猛程度未必超过程瞎子。孔捷优点在于他的执行力要比李云龙强得多,他不会也不敢像李云龙那么“胡来”或抗命,他缺少的就是李云龙随机应变的战术水平和指挥能力。

杨村失利、团长职务被撸,他没有去认真分析对手、检讨自己部队反应太慢只怨自己命不好。是李云龙接任团长后从分析鬼子的弹壳、钢盔等综合信息才得出“有一伙特殊的鬼子”的存在,针对的不是独立团而是八路军总部,他才恍然大悟。孔二楞子显然勇敢有余、机智不足,缺乏综合分析能力。

山崎大队原本是迷路了误入根据地腹地的,但他很快依据李家坡地形优势迅速制定了“中心开花”的战术,居高临下构筑工事,引诱八路军主力进攻,然后由其它扫荡部队在外围形成一个更大的包围圈。正面是一马平川没有遮挡,且宽度有限,无法展开大规模集团冲锋,只能正面强攻,这正是山崎所希望的,他的火力和地形优势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攻击部队一次次强攻就变成了添油战术而伤亡惨重。程瞎子就上当了。

这就是为什么旅长没给程瞎子炮火支援的原因,看不到胜利的希望、炮弹又不多,好钢要用在刀刃上。386旅希望独立团速战速决而减少伤亡,山崎大队希望拖下去而等待中心开花。

因此,如果是孔捷指挥的独立团,有可能像程瞎子一样,使出他的愣劲,组织部队一次次轮番往上冲,而不会像李云龙指挥的那样,用土工作业的方式、接近敌人以最小的伤亡代价速战速决、全歼山崎大队。

《亮剑》中如果是孔捷指挥独立团,能打下山崎大队吗?

打不下来,《亮剑》中李云龙能取得李家坡战斗的胜利,并非独立团的战斗力如何鹤立鸡群,比武器比火力独立团是拼不过程瞎子772团的,那可是八路军最早改编的16个主力团之一,老红军的底子,程团长连续进攻了八个小时不能得手,如果不能智取,独立团上去也是白搭。

根据八路军老兵的回忆,日军作战时枪炮声听起来一点也不密集,但是身边的战友却一个个倒下,这就是老鬼子的“精准射击”造成的。而李家坡(关家垴)的地型特殊,二面绝壁,一面坡陡,只有一个方向宽不过20余米的道路适用于步兵冲锋,日军一个大队的兵力兵器完全可以进行火力封锁,八路军空有绝对优势的兵力却不能展开,万余人只能添油式的仰攻,这是兵家大忌。

山崎大队其实是由日军驻山西运城的第37师团抽调兵力临时组建的,下辖三个步兵中队和一个山炮中队(参战山炮三门),根据日军中队的标准武器配备,山崎所部大约有20挺左右的“歪把子”轻机枪和18具掷弹筒,至少4挺“九二式重机枪”(没有机枪中队),如果再有迫击炮小队的加强,以及充足的弹药(日军可以空投)和有利的地型,缺少炮火的八路军啃起来非常吃力。

所以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李云龙土工作业、缩短攻击距离的办法,而不是谁来指挥的问题。

孔捷是个中规中距的指挥员,他不会也不敢像李云龙那么胡来或抗命,当然欠缺的也是李云龙的“小聪明”,意即战场上应变能力较差,这从他被免职的“杨村战斗”就可以看得出来,如果是他指挥独立团攻击李家坡,免不了还是走772团的老路,而光靠勇敢是不能消灭山崎大队的。关家垴战斗中,两位元帅都因为是否继续攻击吵起来了,可见八路军牺牲之巨大。

尤其是像772团这样的老红军队伍,是绝不能这么硬攻山头拼消耗的,八路军后期新组建的团级建制,许多就是从772团这样的老部队中抽出一连甚至一排为基干扩编的,李家坡一战772团伤亡近半,这已不是该团损失重大的单纯问题,损耗的是红军百战精英,重创的是万里长征走过来的种子队伍,也因此在我军战史上争议较大。

只要部队能在最短的距离和最短的时间内冲过日军火力封锁区,八路军人数优势便可以发挥出来,先飞过去3600颗手榴弹,不管日军的拼刺技术多么强悍,已经被围攻时久的山崎大队有生力量折损也是不轻,500多人能提枪的将不足半,1000多人的独立团肯定有把握利用近战和肉搏战消灭敌人,打巧仗而不蛮干,恐怕是李云龙和孔捷的根本区别。孔捷外号叫什么来着?孔二楞子!显然勇敢有余,机智不足。

林彪元帅打完平型关战役后很是兴奋,致电军委要求“再打一二个类似的战役”,被军委及时制止了,平型关伤亡了600多名老红军,这是无法弥补的损失。

《亮剑》中如果是孔捷指挥独立团,能打下山崎大队吗?

其实,对于《亮剑》中打山崎大队的争论,都是被电视剧中的主、配角的形象给误导了。网上争论八路军的一个主力团,能不能打下日军的一个大队,也是被所谓的日军的人数编制给误导了。

要知道,《亮剑》中的山崎大队,是误入根据地,并不是拉出来,去参加什么战斗或者战役。也不是网上所论证的,日军甲种师团下的,一个上千日军的大队。《亮剑》中的山崎大队也就五百多人。要不,旅长会只用一个人数和日军差不多的主力团,去围歼日军一个上千人的大队?打遭遇战还差不多。

再说772团是八路军的主力团,在国民革命军的编制之列,武器装备由国民政府配发。就是说,不比晋绥军的差。而李云龙、丁伟、孔捷的独立团、新一团、新二团,只是八路军的内部编制,国民政府只承认是抗日武装,不承认正规军编制。武器粮饷得自己解决。从装备上来讲,如果不是小说,李云龙、丁伟、孔捷的团,比772团要差一大截。

这就是旅长用772团,不用李云龙的原因。

再说抗战之时,国共并肩作战。八路军一共才几个主力团?团长能不是军中的顶尖人物?程瞎子的作战能力只会比李云龙高,不会比李云龙低。

歼灭一个作战状态下的一个日军大队,得主动出击,包抄围困。对于八路军的一个团来说,能把山崎围困在李家坡,已经不是件容易的事了。这充分说明了程瞎子的战术水平和作战能力。如果不是有大批日军来援,情况紧急,等天黑下来,这个山崎就是成瞎子的菜。

中途换将,772团至少已经消耗掉了山崎的50%的战力。换上去八路军的哪个团,有旅部的炮火支援,都能打下来。

如果独立团让孔捷指挥,或者是后来孔捷的新二团,打山崎都不会费太大的力气。这从李云龙打平安县城时,孔捷能阻止日军两天两夜,最后还能反击,说明孔捷已经把日军的增援部队打垮了。要不,他哪来的底气反击?

不过,电视中李云龙的土工作业是个亮点,不知孔捷能不能想到?

《亮剑》中如果是孔捷指挥独立团,能打下山崎大队吗?

本来就是虚构的影视作品,让我们在虚构,是为了让我们练习写作文呢?战场上瞬息万变,指挥员的应便能力有时并不能左右战局。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只要是中国排的影视不会让别国胜利,所以不管是不是孔团长胜利是一定的。早胜几分晚胜几分是导演说了算,谁分析也沒用。

《亮剑》中如果是孔捷指挥独立团,能打下山崎大队吗?

孔捷指挥独立团,同样打不下山崎大队。

原因如下:

一,打山崎大队,有两个关键因素。

第一、时间紧迫。山崎这个老鬼子,脑子转得不比李云龙慢。他原本是迷路了误入根据地腹地,却乘势制定了”中心开花“的战术。以自己为诱饵吸引八路军主力,然后由其余扫荡部队在最外围形成一个更大的包围圈。

一举消灭晋西北的八路军。

对八路军来说,时间极其紧迫。旅长临时换下772团,不仅仅是因为772团伤亡较重,更重要的是时间不多了。鬼子大部队接到消息之后,已经开始集结合围。

2、地形优势。山崎大队占据李家坡,居高临下构建工事,正面是一马平川而且没有遮挡,并且宽度有限,无法大规模展开集群冲锋,只能正面强攻,这就变成了添油战术。在山崎大队的火力笼罩之下,伤亡必然惨重。

二、孔捷的打法,和772团没有区别。

此战破敌的关键,是能够接近敌人。

772团连续发起七次冲锋,却无丝毫建功,猛则猛矣,但是再打下去编制都没有了。完全是在拿人命在填。

当火力和地形优势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时,人数上的优势和战斗意志未必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

孔捷号称”孔二愣子“,可见也是个彪悍的人物。但孔捷再猛,未必猛得过程瞎子。

旅长换下772团,就是期待李云龙能够想出办法来。

三、旅长能否给予炮火支援

未必!

李云龙采取土工作业,让旅长看到了希望,也让山崎感受到了危机,胜机已现!所以旅长说不过了!把炮弹都打掉。一阵炮击,掩护了李云龙,把山崎揍得灰头土脸。

旅长肯定没有多少炮弹,只能用在刀刃上。平时也当宝贝一样。人家是因为看到了胜利的希望才忍痛炮击的。所以说”他娘的不过了!”

再者,以旅长的炮火持续能力和炮火密度,实施压制的时间不足以完成整个冲锋过程,在常规的冲锋下,于事无补。

否则,当时老总的鼻子都气歪了,下命令一定要把狗娘养的山崎大队干掉,真要能打下来,旅长会不舍得?

最终,还是李云龙想出了土办法,一举歼灭了山崎大队。

这一仗,鼓舞了戴罪立功的独立团的士气,也让孔捷官复原职!所以孔捷才会感激地说:你搭台,让咱唱了场好戏啊!

《亮剑》中如果是孔捷指挥独立团,能打下山崎大队吗?

孔捷这个人,勇猛、正直、有热血,是条汉子,但是他身上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做事情就是太认真,太较真,这还是比较好听的说法,要是难听一点,就是头脑一根筋,认死理,不会变通,抓不住主要的点。

讲两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第一件事就是孔捷在与李云龙讨论遭受到日本特种部队的袭击的时候,孔捷对李云龙说:“我们的战士都是正面中弹,没有一个是后背中弹的。”事实上,在八路军总部差点遭受到灭顶之灾的时刻,孔捷的关注点还在为自己牺牲的战士们叫委屈,却没有意识到战场上的转折点已经来临,随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已经从大兵团作战转向特种部队的定点突袭。而李云龙就第一时间意识到了这点,谈话的重心马上就转向了日军留下来的钢盔,作战方式等细节。而孔捷在部队失败后这么场一意识到这一点。

第二件事就是李云龙再把孔捷留下来当副团长的时候,孔捷拿了一把大刀找到李云龙就要剁自己手指头,说不能欠人家的情。一个小班长或者小连长做出这样的事情可以理解,可是孔捷那是一个团的军事主官,放在建国后那就是将军,做出这样的事情,实在是不理智。

所以对于孔捷的利用,可以去打伏击,可以去堵枪口,可以去打阻击,可唯独不能派去攻打山崎大队这样的狡诈而又强硬的硬骨头。因为你但凭着一腔热血,不讲战术地往上冲,最终只能是落入了敌人的圈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