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内部是如何运作的?

1938年8月,在陈立夫掌握下的军统局第二处升格为军统局,维持原名”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不变。局长授中将衔,由蒋介石侍从室第一处主任、军委会办公厅主任贺耀组兼任,以后分别有侍从室第一处主任林蔚、钱大钓担任过局长一职,但他们都知道其中挂名的实际含义,一贯以戴笠为主持工作的副局长,实际掌握军统局全权。所以在军统内部,上下人等从来只知道戴笠是他们的最高负责人,习惯上称之为“戴老板”。

戴笠领导的军统局内部运作机制效法德国法盖世太保,借鉴苏联克格勃的做法,其组织架构如下。

军统初期架构“四室四处一委”。军统局内设秘书主任一人为幕僚长,先为郑介民,1939年10月郑因调任军令部第二厅副厅长,该职由毛人凤代理。

军统局下设处(室)、科、组三级,共有四室四处一委员会,即:

秘书室:主任秘书张严佛,下设文书科、译电科、编制科、总务科;督察室:主任傅胜兰;

会计室:主任徐人骥;

技术室:主任余压;

技术室:主任余乐醒;

第一处:处长杨继荣;下设人事科、交通科、训练科、警务科;

第二处:处长何芝园;下设军事科、政治科、国际科;

第三处:处长刘培初;下设行动反间科、司法科、特务队;

第四处:处长魏大铭;下设业务科、工务科、侦收科;

设计委员会:主任委员先后由刘启瑞、余乐醒、谢力公担任。

担任过各处处长的还有何芝园、魏大铭、赵世端、徐业道、王新衡、阮清源、郑修元、郭斌等人,主任有郭寿华、乔家才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