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一万人民币在丹麦属于什么水平?有哪些事去了丹麦才知道的?

到了丹麦才知道10000元还不够他们交税,10块钱喝不了一瓶水,20块钱坐不了公交车,30块钱打不到的。

‬丹麦人交税不止1万

丹麦的人均月收入是28000丹麦克朗,相当于28000人民币,30%的人年收入超过40万。

丹麦的酒店服务生一般月收入24000元,清洁工的收入28000元,公交车司机每月31000元,酒店大厨38000元,小学老师43000元,程序员58000元,技术类工程师60000元以上,医生70000元,管理人员在70000元以上。

丹麦的工资平均水平排名世界前列,同样税收也是高居世界前列,年收入在40万克朗以下的人群税收占收入的三分之一,高收入人群税收高达收入的一半,月收入30000元的丹麦人每个月税费就要交10000元,月入40000的一个月要交20000的税。

丹麦人一周只需要工作33到37小时,加班的情况很少,他们一般在5点左右下班,周五很多公司下午1点就下班了,因为当地的商场晚上6点左右就会关门,去的晚就买不到东西,在星期天和节假日,很多商店都是不营业的。

丹麦人每年有5个星期的带薪休假,如果不休息公司要按规定把没休息的时间算成加班费补给员工,很多老板就会督促员工去休息。

丹麦的水比牛奶贵

丹麦的矿泉水比牛奶还贵,一升牛奶10元,一升矿泉水11.5元,一斤大米9元,一罐500毫升啤酒19元,一瓶500毫升可乐18元。

蔬菜水果按个卖,西红柿3元一个,黄瓜6.5元一根,青椒8.5元一个,生菜12.5元一颗,香蕉2.6元一根,生梨2.8元一个,橘子7.5元一斤,葡萄21元一斤。

一个鸡蛋2元,鸡胸肉20元一斤,猪肉26元一斤,牛肉66元一斤。

一顿汉堡套餐40到50元,下馆子吃人均80到100元,好点的餐厅双人晚餐要600元以上。

丹麦人的公交地铁起步就是24元的票价,出租车是奔驰,起步价24元,每公里11.5元到15.8元,在丹麦街头很难拦到车,一般通过软件预约叫车,叫车起步费37元,对当地人来说出租车也是高消费,所以他们日常出行以骑车和公共交通为主。

丹麦一般城市一个单间的房租在3000到5000元,首都哥本哈根的房租在4500到5500元,市区公寓房价大约35000元一平,郊区150平的别墅售价270万。

丹麦人的童话生活

丹麦人对于工作是佛系的态度,对生活同样是自得其乐,他们有个专门的词语来形容叫做Hygge。

丹麦的夏天很短暂,人们会抓紧时间到户外晒太阳,天晴的午后,满大街的咖啡馆坐满了顾客,路边草坪躺满了晒日光浴的人们,每年的7月是当地人举家出游度假的季节。

丹麦人喜欢鲜花,他们不太热衷于买昂贵的服饰,但很舍得花钱买鲜花,他们始终保持家里有鲜花的点缀,这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丹麦人一年中有半年的冬天不适合外出,人们就宅在家里布置设计家装,他们的动手能力比较强,很多家具都是自己手工制作的。

丹麦人喜欢骑车,自行车的数量比人口还要多,丹麦人把设计融入到自行车上,街上经常看到翻斗自行车,可以把一家人都集中在一起出行,其乐融融,悠然自在。

‬丹麦人外冷内热

当地有句老话是丹麦人一生中只有20张朋友卡,大部分在他们进小学前就发完了。

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丹麦人排队人与人之间相隔一米远,在公共场合只要有空位,不认识的人不会挨着坐,在车上不太会有人让座,在路上也不会有人主动朝你微笑,一副高冷的表情。

但是如果真正和他们打交道,你会发现在冷冰冰的外表下藏着火热的心,他们实际上还是有求必应的,在丹麦问路,他们会热心地给你指路,自己不清楚会打电话问亲戚朋友,然后会带你过去。

你有需要可以尽管开口,他们会积极地提供帮助,他们日常的高冷只是保持对他人的距离,不会轻易越过私人空间。

要和丹麦人做朋友需要一段时间的培养,熟悉了以后就会发现他们不一样的另一面,他们会热情地邀请你去家里做客,一起围坐在壁炉边喝茶聊天。

想快速拉近和丹麦人的距离,最好的方式就是一起喝酒,他们会慢慢地放松,卸下防备,展现出内心的火热激情,他们通常只喝国产的嘉士伯和土堡啤酒。

‬丹麦人养猪专业

丹麦人的主食是面包,平时爱吃肉食,每年人均要吃60多公斤猪肉,是世界上人均消耗猪肉最多的国家。

丹麦人把养猪做到了极致,每只猪从出生就植入芯片进行监测健康状态,能够记录每只猪每天的饮食起居数据,每只小猪有2平方的空间,每只母猪有恒温的单间居住。

丹麦‬的猪每天喝的都是来自地下的矿泉水,吃的饲料是纯天然无添加,加上小麦和其他矿物质成分喂养,就连养猪的工人都可以随便吃猪饲料,保证猪食的安全可靠。每头猪每天会定时定点安排洗澡,还能听音乐享受生活。

在丹麦养猪需要经过严格的学习,至少要5年的专业学习才有资格养猪,其中必须要有一年半的实习经验。

丹麦一个现代化的养猪场,只要十来个人就能养上万头猪,不仅保证了国内的需求,同时向全世界出口3000万头猪,成为猪肉出口第三大国。

到丹麦才知道的事

到丹麦人家里做客,如果主人请你脱下大衣,说明愿意让你呆得久一点,否则就要有自知之明不要久留。

在丹麦不要用一个打火机给四个人点烟,他们认为这是不吉利的做法。

丹麦人特别喜欢蜡烛,他们过平安夜圣诞树上的通常不是电子蜡烛,而是点真的蜡烛。

丹麦人喜欢喝咖啡,经常看到大人在咖啡馆里,小孩就放在咖啡馆门口的婴儿车里。

在丹麦主人没有敬酒前,客人不能先敬酒,在主人没说请字前,不能碰酒杯。

安徒生‬不仅‬会‬写‬童话‬,还是‬一位‬剪纸‬大师,出门‬会‬随身‬携带一把‬剪刀‬进行‬剪纸‬。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神操作,丹麦为了鼓励大家造人,丹麦人在度假旅游期间造人成功可以费用全免并赠送3年的婴儿用品。

月薪一万人民币在丹麦属于什么水平?有哪些事去了丹麦才知道的?

丹麦人一年只要工作200多天,每天不到7小时,就可以领取人民币40万的年薪。

2019年因为工作原因和同事去丹麦呆了两个多月,当时我们从成都的双流机场登机,7月份的成都天气异常闷热,我清楚的记得那天的气温是35度。在空中飞了近11个小时之后,飞机降落在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机场。走下飞机的那一刻,感觉气温非常的凉爽,后来看了一下当天的温度,竟然比成都低了将近20度。

到了丹麦才知道当地很多酒店里没有免费的牙刷、牙膏和拖鞋,并且酒店房间里的电压是230V的,电源上的插孔也和国内不同,如果想要给手机充电,必须自备电源转换头。

在丹麦呆了2个多月的时间,我发现当地人生活和工作真是非常幸福,每天随随便便工作六个多小时,年薪竟然有40多万人民币。丹麦人一年乱七八糟的假期加起来有将近100多天,让我这种每年各种假期加起来不超过一个月的人无比羡慕。接下来聊一聊,我到了丹麦才知道的事情。

到了丹麦才知道的事情

1.丹麦法律规定,每周工作时间为37个小时,但实际上很多丹麦人每天只工作6个多小时就下班了。并且由于气候的原因冬天的丹麦早上九点天才亮,下午四点多天就黑了,所以冬天丹麦人工作时间更短。

95%的丹麦人从不加班,每天干着朝九晚五的工作,一个月的收入还非常的可观。根据国际劳工组织《2018/2019全球工资报告》丹麦人的平均月工资为5300多欧元,折合人民币41000多。

丹麦人每年还有五个星期的带薪假期,以及13天的法定假期,如果女性怀孕生子将享受52周的带薪假。平均算下来,丹麦人每个月工作不超过20天,并且还能领到人民币四万元的月薪,这是令世界上很多国家人羡慕不已的。

但即使如此轻的工作量和很高的年薪,丹麦人如果觉得工作不快乐,就会直接辞职走人,去寻找一份令自己快乐的工作。丹麦人之所以敢不计后果的辞职,主要的原因是政府会给失业的人发放救助金,救助的数额为原工资的70%多,也就相当于失业在家什么都不干,每月也能领到人民币两万元左右,救助金会一直发放,直到找到工作为止。

可以很肯定的说一万人民币的月薪在丹麦属于最低收入水平,丹麦人失业在家每月领的救助金都要远远超过一万人民币。

2.到了丹麦才知道当地人每个月要交很多的税,丹麦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高税收国家,当地人每个月要交40%左右的个人所得税,如果是那些高收入人群,每个月至少要交50%以上的税。除了个人所得税以外,丹麦人还要交8%的社会治安税以及25%的商品附加税。

所谓的商品附加税,就是在大街上商场里买东西时所交的税收,买了100块钱的东西,就要交25块钱的税。综合算下来,丹麦人虽然每个月能拿到人民币4万元左右的工资,但是其中的一大半就要被各种各样的税收上交给国家。

3.到了丹麦才知道物价真的很贵,我和同事在丹麦的首都第一次乘坐公交车,当时也就坐了五里路左右,每人花了20多块钱,如果在国内的话也就是两块钱。

走进哥本哈根的一家购物商场里,我发现丹麦很多东西都是论个卖的,香蕉两块多一根,比鸡蛋大一点的番茄三块多钱一个,黄瓜10块钱一根,青椒8块钱一个。

普通大米8块钱一斤,丹麦的牛肉比国内便宜很多一斤的价格只要30块钱左右。鸡胸肉在丹麦价格很贵,需要20多块钱一斤。

在丹麦买东西回来自己做,还能便宜一点,如果是去饭店里吃饭将会更贵。普通一个汉堡里面就一块鸡胸肉,售价高达50元一个,一碗普通的牛肉面条需要70块钱,我和同事在一个饭店里,点了两个荤菜一个素菜,一共花了500多块钱。

4.到了丹麦才知道当地人特别的喜欢喝咖啡,在大街上几乎每隔几百米就有一间咖啡馆。成年的丹麦人每年至少要消耗20斤咖啡豆,这个数据排名世界第三。

5.在中国,每到星期日大街上的商场人就会特别多,但是到了丹麦我发现在首都哥本哈根只要到了礼拜日,大街上的商场全部都关门了,有时候连一些超市也都关门谢客,所以想要买东西一定要错开星期日这一天。

6.到了丹麦才知道当地的气候非常的宜人,冬天最低温度只有零下3度左右,夏天最高温度不到20度。以前在成都夏天最高的时候会有40度的天气,简直能把人给热晕了,到了丹麦我发现这就是一个冬暖夏凉的国家,这种气候非常的适合享受。

7.到了丹麦才知道,小宝宝在断奶的时候也会有一种仪式,在哥本哈根著名的腓特烈堡公园,有一颗世界著名的奶嘴树。宝宝到了戒奶的年龄,妈妈就会带着宝宝以前用的奶瓶,来到这棵大树下,把奶瓶挂在树上,这就标志着宝宝从今天开始长大了,以后不需要奶瓶了。

8.到了丹麦才发现在一些路口的指示牌下,会悬挂一块黄颜色的牌子,上面画着一只大猫带着两只小猫。这个指示牌主要是给过往司机看的,表示这个路口经常会有小动物横穿马路,让司机警惕一点如果发现小动物过马路一定要礼让。

9.到了丹麦才知道,如此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竟然有很多人选择出行的方式是骑自行车。走在丹麦的大街上,到处都能看到骑着自行车的人,为此丹麦还专门划出了自行车专用道,用来保障骑车人的安全与方便。

写在后面

走在丹麦的大街上,虽然不像安徒生书里写的那样是一个童话的世界,但是道路两旁有许多建筑物和街道都非常的富有艺术气息,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月薪一万人民币在丹麦属于什么水平?有哪些事去了丹麦才知道的?

月薪一万人民币在丹麦属于什么水平?有哪些事去了丹麦才知道的?

在哥本哈根,推婴儿车的往往是奶爸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SDSN)与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在2016年共同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丹麦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紧随其后的是瑞士、冰岛、挪威、芬兰。

在这个人口不到600万的北欧国家,丹麦人享受着较为完善的福利和极高的生活品质。

对于幸福的理解,我不敢完全赞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老人家认为,任何事物能否让人得到幸福,取决于人的价值观与事物内在价值的匹配程度:譬如,当一个人发自内心地珍爱音乐,音乐对于他就是幸福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喜欢音乐是因为音乐带给了他名声和财富,那音乐对于他恐怕就不是幸福。在我看来,幸福无需经过内在价值或者外在价值的仔细辨别;幸福本身,如同从蜂巢中流出的初蜜,仅仅是一种纯粹而甜美的味道而已。这种甜美的味道,一直伴随着我这短暂而又悠长的北欧生活。

  每天下课后,从学校出发,穿过一条马路再跨过一个街区,我就能全身心地沐浴在国王花园明亮的阳光里。躺在丰满的草坪上,望着被修建得四四方方如同皇家卫兵般的绿树,听着不远处玫瑰堡传来的钟声和近处孩子们欢快的嬉闹声,静静地等待夕阳,就能给这一天画上满足的句号。

  不同于国内家庭教育中常见的“丧偶式育儿”,在哥本哈根,推婴儿车的往往是奶爸。无论是在海边、湖畔,还是城市的街道上,都能看见高大帅气的爸爸们推着婴儿车悠闲地漫步,身旁的妈妈时而挽着爸爸的手臂,时而轻轻依偎在爸爸肩头;爸爸们时而搂着妈妈的腰,时而做出各种鬼脸,逗得车里的宝宝咯咯直笑。而我,喜欢坐在湖边的长椅上静静欣赏,忘掉自己是一个匆忙的行者,全身心地去感受这份温馨和憧憬。

丹麦的国旗色是淡雅的白底搭配温暖的正红。正红,火热,一如这里的人心。我见到的丹麦人,似乎时刻准备着去帮助别人。

当我们拿着地图在路边研究路线,仅仅是那一脸迷茫的神情,就足以让速度飞快的自行车骑手驻足停留,微笑地询问我们是否需要指路。有一次,很不巧,“雷锋”们并不熟悉我要去的目的地,他们干脆掏出手机慢慢查询,结合地图仔细比对,直到确认给我们找到了最佳路线为止。

和同伴走在街上互相拍照,总会有丹麦人忍不住上前询问我们,是否需要他们帮忙拍摄合影。一开始,我们还会不好意思地委婉拒绝,后来这样的次数多了,我们实在不忍心浇灭那一颗颗善良的红心,直接说上一句简单的“yes, please”,他们就会特别开心地一次次按下快门,再三询问是否满意他们的拍摄技术,然后颇有成就感地向我们挥手道别。

在丹麦的时间越长,就越会发现,这些友善的举动不是一两个人的偶然行为,而是全民的一种习惯。英国莱斯特大学发布的一份“世界快乐地图”显示,丹麦名列全世界最快乐国家第一名。助人为乐,或许就是丹麦人快乐感的一大来源吧。

丹麦地处北欧,气候寒冷,即使国土最南端,也在中国黑龙江之北。冬季,纵使天气恶劣,丹麦父母也无惧暴露孩子于户外。随处可见的场景是,天寒地冻之下,父母把内载婴儿的娃娃车丢在路旁,自己跑进店里购物或喝咖啡。他们不怕小孩冻着,刻意锻炼他们的体魄。当然,这个画面也传递出了这个国家的状态:在一个大家都是“活雷锋”的社会里,他们不怕小孩被偷被抢,安全感很强。

有研究发现,人们的诚信度和幸福感成正比。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丹麦人的相互信任指数高达89%,远超OECD 59%的平均水平,居全球之冠。四分之三的丹麦人认为他们可以信任大多数人,不仅是家人和朋友,甚至陌生人。路人丢失钱包、证件,拾到者很快联系到失主,将遗失物品归还。许多卖货的人只需把货物摆在路边,放一个装钱的盒子即可,无人看管也不必担心货物和钱会被别人拿走。这种信任也体现在丹麦人民和政府之间。在丹麦,政府部门很少有腐败现象出现,法律健全。居民愿意缴税,他们相信政府能妥当地统一支配、使用税收,将其用于维持高福利社会的运转。丹麦也因此多次被评为世界上最清廉的国家。

“Hygge” 是每个丹麦人的生活状态

一次,我应邀参加了导师举办的家庭烧烤。远离市区来到雅致的哥本哈根乡村,穿过一个个风格各异、色彩鲜明的小房子,远远地看到导师在门前等候我们。

本以为远离市区的人们会因为地价的优势而选择宽敞豪气的大房子,但令我吃惊的是,这里的房子都修建得刚好够人们居住,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小巧和实用。人们在这样的房子中住得踏实和满足。这种知足常乐的心态,也许正是丹麦人常常感到幸福的原因之一。

吃过晚餐后,大家围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足球赛事开场。温婉的灯光下,拉布拉多犬躺在角落里闭目养神,窗外无声的小雨慢慢地融入碧绿的田野,为这静谧的一切添上一抹滋润的颜色。

前两年,来自丹麦的词汇Hygge成为全球热词。柯林斯辞典这样解释Hygge:创造一种舒适的环境来提高幸福指数,是丹麦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它代表一种让平凡的每一天都变得更加美好的幸福感。相比个人生理上的舒适,Hygge更注重所有人心理上的满足。丹麦人喜欢和家人朋友一起,共同享受Hygge的氛围。

在丹麦人眼里,街头偶遇一位老友把酒畅聊很Hygge;跟孩子在公园草地上晒太阳很Hygge;在深夜的卧室点一盏蜡烛很Hygge;在宴会上,传来阵阵炙烤猪肉的味道,桌上散放着香肠、奶酪、面包卷……音乐响动,小孩乱跑,大人醉醺醺,这种场景也很Hygge。Hygge并不是难得的奢侈品,是每个丹麦人拥有的生活状态。

聚会上,导师特别向我们介绍了他还未下班的大儿子,讲述儿子虽然接受了高等教育,但仍然喜欢去杂货店工作的逸闻趣事。正当大家听得全神贯注之时,导师的大儿子悄悄出现在我们身后。他热情地和大家一一握手,脸上没有丝毫疲惫,带着一种不易觉察的骄傲和喜悦。

在全民享有终生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的这个国度,即使不工作也衣食无忧。大多数丹麦人的梦想,或者说,他们已经基本实现的梦想,就是拥有一颗自由的灵魂:轻松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追求让自己的内心感到满足和平静的东西。

在丹麦,弱势群体与富人同样受尊重。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丹麦贫富差距为世界第二低,在发达国家里则是全球最低。在丹麦,基本上没有穷人,这得益于丹麦的社会福利与教育制度。

丹麦学校不选“三好学生”,孩子们在12岁以下都是没有成绩单的,老师与家长鼓励孩子发展天赋,不鼓励比较。公立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学费全免,读书还可以领钱。18岁以上的学生可以领生活津贴,金额多少视学生是否住在家里而定。

终生学习在这个国家不是口号。

在丹麦,平均每人借书率为世界第二,人们对学习抱有热忱。当然,某种程度上,丹麦人爱学习也是因为没有学费的障碍。丹麦公民即使就读于私立学校,政府也会补助75%的学费。因此,送孩子读丹麦的私立学校并不是身份地位财力的象征,而往往只是出于让孩子学习特殊才艺的目的。

在丹麦,许多政要的学历不高,甚至不乏高中毕业生,但通过终身学习,他们同样可以治国。当农夫也好,当工匠也罢,对丹麦年轻人来说都是正常的人生选择,因为职业不分贵贱,没人后悔入错行。瑞士银行的一份报告显示,丹麦是全球工资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仅次于瑞士,但丹麦哥本哈根的年工作时间比西欧国家少100小时。

当黑夜长达近20小时的冬季来临,也意味着丹麦人的学习季节到了。丹麦是有名的“club”国家,尤其入冬后,人们充分利用黑暗时刻参加各类学习俱乐部。港口旁,一排排宝蓝、鹅黄、橘红、浅绿色的老木屋,令人在其中学习时多了一份好心情。

在与童话王国亲密接触的日子里,我真切地感受到丹麦的纯净美好。说起这次北欧留学经历给我带来的财富,一言以蔽之,就是“心怀童真,追寻幸福”

月薪一万人民币在丹麦属于什么水平?有哪些事去了丹麦才知道的?

到了丹麦才知道,丹麦人的生活真的是太悠闲了,每天的工作时长只有5个小时,每年的假期有130天左右,那里的物价很低,那里的贫富差距很小。

提起丹麦,很多人会想到安徒生,那是一个童话般的国度,但丹麦并不适合国人去定居,丹麦人的生活和我们是截然相反的两种状态。

丹麦国家简介

丹麦是一个欧洲国家,位于欧洲西北部的日德兰半岛上,国土面积只有4.3万平方公里,只有半个重庆市的大小,人口总量约为580万人,首都为哥本哈根。

丹麦地势低平,地形较为单一,以丘陵为主,中部多湖泊和沼泽。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丹麦虽然纬度较高,但冬季温暖,夏季凉爽,气候非常适宜。

丹麦国小人口少,缺少各种能源矿产,但它却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丹麦工业基础雄厚,农牧业和旅游业是丹麦国民经济的主体。2021年丹麦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3,900亿美元,人均GDP约为6.7万美元。

除此以外,丹麦还是北约的创始国和欧盟的重要组成国之一。丹麦有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丹麦人的生活压力很小,丹麦的贫富差距也不大。

到了丹麦才知道的事

1、丹麦人真的比较懒惰啊,一年365天,大约有1/3的时间都在放假休息。在休息的时候丹麦人喜欢和朋友家人一起去旅游度假。

2、在周末丹麦的大多数超市和商场都处于关门状态,即使在平时很多超市都是9点以后才会开门营业,6点以后就又关门了。

3、在丹麦生活真的不如在国内这么便利,丹麦的移动支付还没有普及,丹麦的快递效率很低,在丹麦网购也不发达。

4、丹麦人的性格真的比较内向,在我们的印象中,欧洲人都比较外向,但丹麦人甚至可以用抑郁和害羞这两个字眼来形容。

5、丹麦人的房子特别漂亮,一般都是不大的独栋别墅,而且丹麦人并没有太大的买房压力,在丹麦很多房子都有上百年的历史。

6、在丹麦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提前预约,这也是很多西方国家的惯例,大到生病看医生,小到去理发店剪个头发都必须提前预约。

7、在丹麦享受一些服务是需要支付小费的,比如说我们经常去餐厅吃饭,经常打计程车,一般小费为消费额的10%。

8、丹麦的法律规定,父母作为监护人也不能随便打骂孩子,如果被发现有虐待孩子和打孩子的情况,那么是可以剥夺父母的监护权的。

9、丹麦所处的纬度较高,全年大部分时候都是夜长昼短,但在七八月份的时候,白天是一年中最长的时候,这个时候他们是不愿意被别人去打扰的。

10、丹麦人的平均寿命达到了82岁。这个寿命在世界范围内来看也是比较高的水平的。这主要和丹麦人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条件有很大的关系。

丹麦的饮食

1、丹麦人的饮食口味偏淡,他们烹饪食物不喜欢放太多的调味品,注重食材本身的味道。

2、丹麦人的主食是黑麦面包,这是一种粗粮,特别有利于身体健康,但吃多了确实感觉吃不下去。

3、丹麦人特别喜欢吃牛羊肉。通常在卖人可以将牛羊肉烤着吃,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烤肉。除此以外,奶制品和奶酪也是丹麦人餐桌上的常见食物。

丹麦的交通

1、丹麦的公共交通系统比较完善,公交车和地铁可以通往任何角落,丹麦人出行主要依靠这些公共交通工具,公交车的价格是比较贵的,最便宜都是15元,我们这里0.5元。

2、丹麦的出租车特别好,最便宜的出租车都是奔驰车,当然他们好像不是为平民而准备的,起步价都是80元。

3、丹麦人特别遵守交通规则,即使路上没有行人和车辆,遇到红绿灯的时候,丹麦人也会停下好好等待。

4、在丹麦有很多人热衷于骑自行车,这可能和丹麦人的环保意识强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也能锻炼身体,还能随便省钱。

丹麦的工资和物价

丹麦人的工作非常轻松,每天的工作时长不足7个小时,每周只工作5天,而且在丹麦也没有加班文化,可以说下班休息时间,全部属于丹麦人自己。

丹麦的最低工资标准为14000克朗,折合人民币约为1.4万元。平均工资为34000克朗,折合人民币约为3.4万元,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都是税后收入。

在丹麦,绝大多数的上班族月工资收入都在3万元到4.5万元之间,而且丹麦这个国家贫富差距不大,人和人之间少了很多攀比和虚荣,多的几分真情和温暖。

物价

丹麦人的工资收入还是非常不错的,在欧洲国家中,这个收入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丹麦慢的物价消费水平并不贵。

丹麦人购物消费喜欢去当地的大型超市和商场。一般在每个周五的下午,丹麦人都会去超市和商场购物消费。

一斤土豆6元,一斤番茄8元,

一斤西兰花7元,一斤黄瓜5元,

一斤苹果6元,一斤梨子8元,

一斤香蕉5元,一斤火龙果9元,

一升牛奶8元,一瓶可乐4元。

一斤牛肉67元,一斤羊肉76元,

各种鱼类海产品的价格普遍都在80元到140元之间。

在丹麦的餐厅吃饭,人均消费一般在50元到80元之间。

在丹麦的酒店住宿,普通的标间消费在250元到300元左右。

月薪一万元在丹麦属于什么水平?

月薪一万元在我们国家毫无疑问属于比较高的收入水平了,甚至可以说已经跨入了中产阶级的大门,达到了小康生活的水平。

根据数据显示,在我们国家月入过万的人群只占全国总人数的3.9%,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群体还有一半左右。

但月薪过万在丹麦这个发达国家来讲根本上不了台面,即使在丹麦当服务员,工资都有15,000元,这还没有算服务员的小费,可以说丹麦服务员的工资和小费加起来都会超过2万元。

当然丹麦人的工资收入高,那里的物价比国内也高不少。

丹麦的福利待遇

丹麦的孩子上学是免费的,实行的是9年义务教育,学校不仅免除学费和书本费,还会提供免费的午餐。

丹麦实行的是公费医疗制度,虽然丹麦人生病治疗是免费的,但由于丹麦人口少,存在医生经验不足,诊疗效率比较低的问题。

丹麦的医疗和教育全部免费,除此以外丹麦人失业有失业保险,退休之后有养老保险,妇女和儿童也有相应的津贴可以领取。

丹麦旅游景点推荐

1、安徒生博物馆

提起丹麦,安徒生是一个绕不过的名字,他是丹麦人的骄傲。安徒生博物馆就是为了纪念安徒生诞辰100周年而特意修建的。这座博物馆虽然是红瓦白墙的平房,但里面陈列的物品却数量繁多,十分具有纪念意义。

2、“美人鱼”铜像

“美人鱼”铜像是丹麦的象征,是丹麦最具盛名的旅游景点,这座雕像是根据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中的女主角的形象而来的,1913年雕刻完成之后被安置于哥本哈根港。

3、蒂沃利公园

蒂沃利公园位于哥本哈根,始建于1843年,占地面积超过了20英亩,是丹麦最著名的游乐场之一,有“童话之城”的美誉。

4、大贝尔特海峡大桥

大贝尔特海峡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之一,沟通了丹麦西兰岛和菲英岛,桥上的悬锁长度超过了1600米。

到了丹麦的注意事项

1、入乡随俗。丹麦和我们国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到了丹麦我们要入乡随俗,丹麦人比较注重个人隐私,不要随意打问有关别人的年龄姓名和工资收入等私密信息。

2、注重礼节。中国作为礼仪之邦,我们到了丹麦之后要特别注意,丹麦人十分看重礼仪,拜访当地的朋友,最好携带一些简单的礼物,以表心意。

3、不要随意拍照。在丹麦看到漂亮的建筑和女孩子,不要拿出手机或摄像机就要拍照,如果特别喜欢,要征得对方的同意才可以。

4、丹麦人非常守时,这一点和欧洲大部分国家不一样,和丹麦人打交道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这一点,约好见面时间一定要准时。

最后小结

丹麦经济发达,国内经济以高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为主,丹麦人干着最轻松的活赚着最多的钱,而且丹麦实行的是高税收制度,所以丹麦的贫富差距很小。

但丹麦也有不足的地方,移动支付在丹麦没有普及,丹麦的快递效率也很低,丹麦医疗技术也没有国内先进,还有丹麦的5g网络也没有得到普及。

月薪一万人民币在丹麦属于什么水平?有哪些事去了丹麦才知道的?

丹麦没有月薪一万人民币的收入,失业保障金都大于这个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