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为何不同意让袭人做宝玉的姨娘?

首先,贾母并没有不同意让袭人做宝玉的姨娘,贾母表面上赞同了王夫人的做法,承认了袭人预备姨娘的地位,但是内心并不喜欢。

其次,贾母之所以不喜欢袭人,是因为她对袭人实在是很够意思,可是袭人不知足不领情,反而更加急功近利,背叛了旧主贾母,投靠了王夫人。

贾母喜欢俊俏爽利、聪明机灵、能说会道的女孩儿,袭人是“锯了嘴的葫芦”不属于贾母喜欢的类型

现在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因为人的自恋情结,我们终其一生都在找寻与我们自己相似的人。与自己相似的人相处,会让自己感觉舒服。

贾母是红楼梦中的灵魂人物,更是贾府最年长,最有智慧的首脑人物。她表面上慈祥敦厚,惜老怜贫,内在又是个最精明敏锐,有格局有眼界有大智慧的经年贵族妇女。

我们在书中看到的贾母,在荣国府日常生活中是一个喜欢喜庆热闹,吃喝玩乐、安富尊荣的老太太,她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豁达开朗、潇洒快乐、幽默智慧的一面,这应该是也是她个人性情中最真实的一面。

因为贾母作为贾府最高掌权者,她一般是不去伪装自己,曲意逢迎晚辈的,也是因此,她对人的偏爱和喜好都展现的非常明显。

看看贾母最疼哪些人呢?晚辈里面就是贾宝玉、林黛玉、史湘云、探春、王熙凤、秦可卿、薛宝琴;丫鬟中明确表示喜欢的有鸳鸯、晴雯、平儿、紫鹃。

这些人别看有的毫无相干,但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聪明、会说话。

除此之外,贾母作为红楼世界外貌协会会长,是个标准的颜控,上面提到的贾母偏爱的人无一例外都是颜值很高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袭人,虽然容貌娇媚,但是没法和晴雯相比的,估计在贾府的丫鬟中也就是个平均水平,这个倒也不至于到影响贾母对她看法的地步,她最大的问题是不会在贾母面前说话讨巧,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不够出色。

红楼梦全书中贾母公开批判过两个人不会说话讨好她:

一个是袭人是“没嘴的葫芦’,一个是王夫人“木头似的”。

也曾公开表扬过王熙凤:“有她一个人说说笑笑,还抵得十个人的空儿。”

这样公开的对比鲜明,喜恶高下立判。足见贾母就是喜欢和自己相似的聪明灵巧的人,不喜欢袭人和王夫人这种在她面前话少嘴笨,木讷平稳的人。

贾母赏识袭人的工作能力,派她去做宝玉身边的首席大丫鬟,已经给予她足够高的权利和地位

贾母是个非常有格局有智慧的人,不仅管理水平高,人事水平也是无人能及的。

具体表现之一就是贾母非常会调理培养手下的丫鬟,正如王熙凤所说:

《红楼梦》第四十六回原文 :

凤姐道:“谁叫老太太会调理人?调理的水葱儿似的,怎么怨得人要?我幸亏是孙子 媳妇,我若是孙子,我早要了,还等到这会子呢。”

且看红楼众丫鬟,各房中一个主子手下的丫头素质都是谓参差不齐,唯有贾母调教出的的人几乎个个出色:鸳鸯、琥珀、紫鹃、晴雯、袭人、翠缕等等。

我们说过贾母对晚辈的偏爱表现的非常明显,其中一项证据就是她喜欢谁就会把自己身边的丫头派给谁,比如史湘云的翠缕,黛玉的紫鹃,还有宝玉的袭人和晴雯,都是贾母对他们疼爱的最好说明。

贾母虽然是个有些任性的老太太,但她一点也不糊涂,她不会一味的因为个人喜恶来做事。比如虽然不喜欢袭人的脾气性格,但是却能赏识袭人谨慎稳妥,忠心周到的工作能力。

贾母任人唯贤,选择袭人去伺候自己最看重的“眼珠子”“命根子”——宝贝孙子贾宝玉。并且委任袭人作为宝玉的首席大丫鬟,这个职位可以说非常高了。

因为贾宝玉是贾母的重点保护对象,光前八十回他身边出场的大小丫鬟一共有18个,袭人作为一个外面买来的丫头,能超越很多家生子,当上大主管,她的权利和地位都是贾母给予,贾母对袭人有很重的知遇之恩。

袭人没能理解贾母的知遇之恩,又忌讳晴雯,太急功近利不惜投靠王夫人,背叛贾母

贾母赏识袭人的能力,委任她重要的职责,给予了很高的权利和地位,可以说对袭人很够意思了。但是袭人却背叛了贾母。

袭人来到宝玉身边的第一天就已经背叛了贾母。

《红楼梦》 第三回原文:却说袭人倒有些痴处:伏侍贾母时,心中只有贾母;如今跟了宝玉,心中又只 有宝玉了。

袭人跟了新主子宝玉,就把全部的忠心扑在了宝玉身上,把旧主贾母忘了个干净,更别提什么知遇之恩,更是完全没有提到她有半点感激。

这其实是情有可原的。

因为封建社会贵族的丫鬟是没有任何人权的,就像一件物品一样,可以随意赠送或者卖卖。或许袭人在贾母身边的时候还没有觉醒自我意识,只把自己也当做一个物件,跟着哪个主子就是全身心属于哪个主子。

所以她不能理解贾母对她的赏识也是很正常了。

但是随着袭人伺候宝玉,得到了宝玉的尊重和关爱之后,她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伴随着而来的就是她的欲望也在逐渐膨胀,她已经明白了贾母给了她绝佳的机会。

但是袭人已经不满足只做宝玉身边的大丫鬟,她想一辈子都陪在宝玉身边,享受这一份难得的关爱和尊重,做他的姨娘,生下姓贾的子女,从而彻底实现阶级跨越。

贾宝玉是封建社会贵族纨绔中唯一一个异类,他对女子发自真心,不论出身的疼惜、怜爱和尊重是绝无仅有的,他对待天地之间生命万物的热爱和欣赏正是人性的最好展现。

红楼世界里因为他这一份赤子之心兼温柔体贴沦陷的女性又何止袭人一个,只不过袭人的功利心比较强烈而已。

袭人想做宝玉的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仅是她自己,他们全家都觉得这是她最好的归宿。

《红楼梦》第十九回原文:次后忽然宝玉去了,他两个又是那个光景儿, 母子二人(袭人母亲和哥哥)心中更明白了,越发一块石头落了地,而且是意外之想,彼此放心,再无别意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贵公子的姨娘不是想当就能当。

古人讲究“娶妻娶贤,娶妾娶颜”,袭人自己容貌平竞争力不足,何况宝玉身边还有个最俏丽灵巧,伶牙俐齿的晴雯,那才是贾母派给宝玉的“预备姨娘”。

内有危机,外有强敌,你说袭人急不急?

所以她不惜奉献自己的清白之躯给贾宝玉,急急忙忙和宝玉有了夫妻之实,就是想以此在宝玉内心抢占先机,再徐徐以图后路。

袭人敢冒险这样做,是因为她确定宝玉是个最是重情义的人,一旦如此,以后再也舍不下她了。她也的确凭此得到了宝玉对她一份不同旁人的情感:

《红楼梦》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原文:袭人自知贾母曾将他给了宝玉,也 无可推托的,扭捏了半日,无奈何,只得和宝玉温存了一番。自此宝玉视袭人更自 不同,袭人待宝玉也越发尽职了。

自打和宝玉有了这层不可描述的关系,袭人的危机感却更加强烈起来。

所有压力都来自贾宝玉妻子的人选问题,黛玉还是宝钗,一直徘徊不定,悬而未决,这两位可是截然不同的脾气秉性,无论哪一方胜出,都将直接决定袭人一生的命运。

可怜袭人只是个眼界狭窄的小女人,她不懂宝玉的内心,更不懂黛玉的品行。轻易就被世故圆滑的薛宝钗笼络了去。

袭人为了自己的前程,义无反顾投向了“金玉良缘”的阵营,成为王夫人最忠诚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得到的回报是等同姨娘的二两月例银子,和王夫人的口头认可。

至此,袭人不仅背叛了贾母,还一定程度上背叛了宝玉,她真正的主子变成了王夫人。

可她拼尽了全力,付出自己的一切,甚至一再变节却连宝玉通房丫头的正经名分都没混上,至于那二两月例银子与其说是准姨娘的津贴,倒不如说是王夫人给她日常监视宝玉的随意打赏罢了。

背叛别人的人,终将被所有人抛弃,袭人蝇营汲汲多年换来一场空

自古变节的人,都是被人瞧不起的,袭人的遭遇就是典型的案例了。

旧主贾母也对袭人的变节很是不满,以至于在元宵夜宴时候找了由头开消泄愤,连王夫人的面子也不给:

贾母因说:“袭人怎么不见?他如今也有些拿大了, 单支使小女孩儿出来。”王夫人忙起身笑说道:“他妈前日没了,因有热孝,不便 前头来。”贾母点头,又笑道:“跟主子,却讲不起这孝与不孝。要是他还跟我, 难道这会子也不在这里?这些竟成了例了。”

袭人最大竞争对手晴雯,因为洁身自好,忠心不二,看不上袭人的种种作为,经常冷嘲热讽,可谓字字扎心: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原文:

(晴雯)冷笑几声道:“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瞒不过我去。不是我说,正经明公正道的,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起‘我们’来 了!”

袭人深爱的宝玉,对她也不信任,查抄大观园撵了晴雯,宝玉第一个怀疑的就是袭人:

宝玉道:“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了,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

“你是头一个出了名的至善至贤的人,他两个(麝月、秋纹)又是你陶冶教育的, 焉得有什么该罚之处?……只是晴雯,也是和你们一样从小儿在老太太屋里过来的,虽生的比人强些,也没什么妨碍着谁的去处。就只是他的性情爽利,口角锋芒,竟也没见他得罪了那一个。”

自以为做了美梦的袭人,实际上却是最四六不靠的,她寄托身家前程的主子们没有一个人真正拿她当回事。

无论高鹗的续书是否准确,袭人的结局都注定会被她效忠的王夫人和薛宝钗抛弃,最后嫁给了优伶蒋玉菡。

《红楼梦》第五回原文:

宝玉看了不甚明白。又见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言词写道是: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综上所述,贾母虽然同意了王夫人把袭人安排给宝玉做预备姨娘,但是内心极其厌恶袭人这样变节钻营的行为,她更不喜欢袭人这样爱算计的女人留在自己宝贝孙子身边,

对于王夫人的应承,也不过是贾母的权宜之计罢了,假如宝玉后来没有出家,不论娶了黛玉还是宝钗,袭人真的当上了宝玉的正式姨娘,贾母必然也是要采取办法办法辖制对付她的,因为贾母明白袭人这样的女人,能够谋算姨娘的位置,也必然敢于谋算更多的东西。

贾母是最疼爱宝玉的人,她把宝玉看做自己的命根子和贾府未来最大的希望,怎么能允许袭人这样的女人在宝玉的后院里耍把戏呢?

再说了贾母要对付一个毫无根基的袭人还不是动动小手指就能解决的事儿嘛~

如果袭人能像紫鹃一样忠心耿耿的服侍宝玉,不要有什么非分的行为和想法,不仅依旧能得到宝玉的敬重和喜爱,也能获得贾母的认可。等到宝玉娶妻之后,她作为宝玉最得力的大丫鬟,又是王夫人喜欢的稳重类型,未必没有机会当上宝玉的正经姨娘。

袭人辜负了贾母的赏识重用,又忌讳晴雯和黛玉,过于急功近利讨好王夫人和薛宝钗,不惜背叛贾母,背叛宝玉来谋取自己的前程,可结果终究是一场空罢了。就算最后脱身嫁给了优伶蒋玉菡,又哪里算的上什么良配呢?

【参考资料】程乙本,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曹雪芹撰,高鹗续。

贾母为何不同意让袭人做宝玉的姨娘?

贾母和王夫人在争,她们一直在争夺对宝玉的控制权。

若是其余的事情,这对婆媳还可以装作母慈子孝般的互相商量。

但宝玉的婚事,宝玉究竟娶谁,这对婆媳都表示出了前所未有的强硬态度。

贾母、王夫人互不相让!

袭人这个丫头,自以为聪明,却挤在了两位主子相斗的夹缝里。

被挤得粉身碎骨,是她的必然结局。

一.贾母、王夫人,我的宝玉我做主

贾母是荣国府的最高统治者,也是辈分最高的人。

贾母不允许任何人觊觎她的权力!

年迈的贾母,把管理权下放给了王夫人。但是最终的决策权,她始终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荣国府是自己的家,宝玉是自己的孙子。在贾母的眼中,无论是家和孙子都不能脱离了自己的掌控。

贾母一定要为宝玉选一个符合自己标准的孙媳妇。这一点不容有失。

王夫人的想同贾母差不多。

在对家庭的管理方面,贾母是婆婆是长辈,王夫人自然要听从她的吩咐。

可贾宝玉不一样!

长子贾珠早逝,宝玉可是王夫人的命根子。

王夫人这个女人活得没有自我,她心、耳、神、意时时刻刻都留在宝玉身上。

宝玉可以说是王夫人的一切。

在为宝玉挑选妻子时,王夫人也想选一个合自己心意的。

于是二者之间的矛盾无法避免地出现了。

二.夹缝中的袭人

袭人本来是贾母八个大丫头中的一个。

袭人服侍过贾母,又让贾母派去服侍过史湘云几年,最后服侍了宝玉。

其实从贾母的角度看,袭人也好,晴雯也罢,都只是个丫头,没那么重要。

贾母看重的是她的权力,是她不许别人染指的权力。

袭人想成为宝玉的妾,但从贾母这看不到出路后,她选择了追随王夫人,来达到自己的心愿。

这在贾母看来,是对自己权力的侵犯。

当王夫人在荣国府这个公司里可以随便提拔人的时候,贾母的存在就没有了意义。

所以贾母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对于此类的苗头,贾母会予以坚决打击,绝不手软!

袭人就是一个这样眼皮子浅的姑娘,她以为她巴结到了王夫人,这实际上是把自己夹到了贾母和王夫人的中间。

二人相斗,袭人根本无法周全自己。

此时的袭人毫无自知之明。

三.叛徒袭人

忠仆不侍二主。

这是任何一个主人,挑选心腹仆人的最根本要求。

模样,口齿,个人能力,处事能力等等,通通比不上忠心!

袭人是一个优秀的员工,服侍贾母时心里眼里只有一个贾母,服侍宝玉后,心里眼里就只有一个宝玉。

但袭人这个姑娘忠诚度低。

古代不是现代,丫鬟都签了卖身契没有自由,沒有自主权。

荣国府也不是公司,不可能允许丫鬟自己选择职位!

袭人是贾母的丫鬟,贾母没有把她送给贾宝玉做房里人,古时丫鬟的本分就是只能接受主人贾母的安排。

而袭人没有选择接受。

袭人选择了在宝玉挨打之后,在王夫人面前说出了一堆礼教大防的大道理。

此时的袭人绝不是在告密。

这是袭人给王夫人的投名状。在之后的日子里,她就由贾母的人,变成了王夫人的人。

而王夫人也为袭人在表面上提高了工资和待遇。袭人成为了准姨娘。

二人各取所需。

此时的袭人对旧主贾母就是赤裸裸的背叛。根本毫无洗白的可能性。

身为荣国府最高统治者的贾母自然无法容忍。

四.贾母的态度

贾母是荣国府的最高统治者。

她不会轻易去评论一个丫鬟,那么做根本就是有失身份的事情。

贾母喜欢的,从来都是明艳动人,口齿伶俐的姑娘。

比如探春,黛玉,史湘云,王熙凤。

在她们的对比下,迎春、李纨就显得不是那么的讨喜。

至于丫鬟,贾母也喜欢言谈爽利的姑娘。

比如鸳鸯、琥珀、紫鹃。

袭人能成为贾母身边的大丫鬟之一,是因为她是劳模,而不是因为贾母有多么喜欢她。

贾母把晴雯在宝玉房里,就是按妾来培养的。

晴雯漂亮,晴雯伶俐,晴雯没有心眼儿。

妾侍漂亮,有关一个贵族家庭的体面。

妾侍应没有心计,没有心计也就不会宅斗。

晴雯没有心机就意味着好掌控,贾母可以随时从晴雯的嘴里知道宝玉房里的情况。

而袭人则完全不同,她心机深沉,这需要同她长时间相处才能看得出来。

贾宝玉和贾母都不真正的信任她。

曾经的贾母只是更看重晴雯,未必不同意袭人去做宝玉的姨娘。

但当袭人背主求荣,去投靠王夫人之后,贾母开始真的容不下她了。

……贾母因说:“袭人怎么不见?他如今也有些拿大了, 单支使小女孩儿出来。……

……贾母点头,又笑道:“跟主子,却讲不起这孝与不孝。要是他还跟我, 难道这会子也不在这里?……

1.贾母当从未当众批评过一个丫鬟。

贾母当众表现出来的都是一个老封君的怡然自得。

这一次批评袭人,只是她袭人不满的一个风向标。

一个丫鬟能让贾母不满,以后便没有好日子过了。

2.要是他还跟着我……

这句话的讽刺意味真的是太重了!

当时贾母身边的鸳鸯也在守孝。

贾母可是很体贴,允许鸳鸯不参加这热闹的宴席,全了鸳鸯的礼数。

此时的贾母已经完全不把袭人当成自己人待了。

3.此时的贾母给了袭人准确的定位。她的地位和那些小女孩一样,就是普通的丫鬟。

她应该同那些小女孩一样,去服侍主子,沒有理由拿大。

袭人的姨娘之路早就被她自己走死了。她是贾母的丫鬟,却投靠了王夫人。贾母不会视她为自己人。王夫人也不会真的信任她。给她准姨娘的待遇,不过是要利用她罢了。贾母已经明言,只给袭人丫鬟的地位。等到她年纪大了,荣国府不会留她。一簇鲜花,一床破席。破字用在一个女子的身上,一定意味着她悲惨的境遇和不佳的人品。

贾母为何不同意让袭人做宝玉的姨娘?

红楼梦里,宝玉是贾府最得宠的少爷,不管是他未来的妻子还是姨娘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也都是人们追逐的焦点。宝玉的妻子需要贾政、贾母和王夫人共同商定。而黛玉和宝钗同样优秀,所以这个问题一直僵持不下,但是对于宝玉姨娘的人选贾母和王夫人心中自有定数。

贾母很早就看好了晴雯,王夫人却悄悄提升了袭人,可是对于王夫人这一决定贾母并不满意,贾母直到王夫人正式向她提出这一决定都不同意让袭人做宝玉的姨娘,最后的答应也不过无可奈何而已。袭人是从贾母身边走到宝玉那里去的,为何贾母一直都不同意袭人做宝玉的姨娘呢?

第一、袭人是好丫头,却不是贾母心中宝玉姨娘的最佳人选

袭人是个好丫头毋庸置疑,这是大家公认的,贾母当然也知道袭人照顾宝玉十分用心,可是袭人能做怡红院的主事人,不代表她能够符合贾母心中宝玉姨娘的标准。

贾母在王道士想要给宝玉提亲的时候曾经说过,宝玉的妻子的选择标准是“模样好、性格好”,可贾母又没有说具体的标准,所以到底什么样的算好只能是贾母自己说了算。贾母把袭人和晴雯同时安排去照顾宝玉,她早就打算好了将来把晴雯留给宝玉做小妾,袭人只能做管事的丫头。

贾母听了,点头道:“这倒是正理,我也正想着如此呢。但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怎么就这样起来。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谁知变了。”贾母听了,笑道:“原来这样,如此更好了。袭人本来从小儿不言不语,我只说他是没嘴的葫芦。既是你深知,岂有大错误的。

从贾母与王夫人的对话里,可知贾母对晴雯的认可和袭人的不满。晴雯相貌自然没的说、手工活儿好和性格活泼开朗还真诚伶俐,像晴雯这样的姑娘才是贾母心中对宝玉未来姨娘的最佳人选。

正如平常贾母喜欢的女孩子,黛玉、湘云和宝琴都是这样的。袭人的内敛和藏拙都不是贾母喜欢的,王夫人已经撵走了晴雯,留下了袭人,结果是贾母不得不接受的,可是贾母心里还是不同意袭人做宝玉的姨娘。

第二、袭人早就投靠了王夫人,贾母已经对她不信任

袭人是自小就在贾母身边长大的姑娘,虽然她的性格不是贾母喜欢的,但她还是凭借着自己的忠心和用心做到贾母八大丫头的地位,但是她自从去照顾宝玉之后,心就变得不单纯了,她不再是一心一意只想着照顾宝玉,而是想要的更多,她想要成为宝玉的姨娘,想要更高的位置。

袭人凭借着向王夫人进言“宝玉大了和宝钗、黛玉等女孩子同住不便,让王夫人找了理由将宝玉迁出大观园”而得到了王夫人的信任,也是从这里开始,袭人正式成为王夫人的人。

从此,袭人的心都向着王夫人,她处处说着宝钗的好话,把工作的重心都放到王夫人身上,此时的她已不再是贾母的丫鬟,婆媳之间本就存在的一些矛盾,让贾母怎么会再百分之几百信任她呢?

第三、袭人对宝玉的“痴”会成为她和黛玉相处的障碍

袭人对宝玉的好也是一种“痴”,她会把宝玉的事情都当作最重要的事,也会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做自以为对宝玉好的事情,但她的这种做法对宝玉而言未必是最好的。

袭人无意中听到了宝玉对黛玉发自肺腑的表白,这让她担惊受怕。袭人在心里对黛玉埋下了不好的种子,她不是解救宝玉的药,而是让宝玉犯病的根本。

袭人对于宝玉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存在,宝玉对她有姐姐、母亲一般的依赖,也有情人的眷恋,袭人只要一不在身边,宝玉就会觉得不安。袭人不过是被接回家吃一天年茶,宝玉都还特意叫茗烟带着去找她,宝玉没事就会问袭人去哪了,袭人是宝玉不会割舍的存在,即便他知道晴雯等人被赶也许与袭人有关,但是他对袭人依旧恨不起来。

袭人在宝玉心中的分量太重了,这对宝玉的妻子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宝钗可以容得下麝月却容不下袭人也是这个原因。黛玉或许看不清这件事,但是贾母也断不会容许这件事情的发生,所以袭人不可能成为宝玉的小妾。

总的来说,贾母因为袭人太受宝玉的宠爱而不愿她留在宝玉身边,因为袭人自身的性格而不喜欢她,这些也是贾母不同意袭人成为宝玉小妾的重要理由。袭人虽有争荣夸耀之心,但最终依旧同宝玉无缘只能空叹息。

作者:酒馆说戏人。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贾母为何不同意让袭人做宝玉的姨娘?

贾母很注重颜值,袭人和晴雯比起来要差一等,另外袭人憨厚老实,缺乏灵气,显得笨拙,没有杀伐果断的管理才能,和宝玉不配,当个忠实的丫头尚可,当姨娘有点不够格,所以贾母更喜欢玲珑剔透风姿妖娆的晴雯。

贾母为何不同意让袭人做宝玉的姨娘?

袭人本来是贾母的贴身丫头,贾母见她服侍的周到且温柔和顺便将她赏给了宝玉。贾母对宝玉的疼爱是尽人皆知的,好东西都是紧着宝玉,侍候的人也必是经过慎重斟酌的,在和宝玉偷试云雨情时,曾写道:袭人素知贾母已经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遂和宝玉偷试一番,幸得无人撞见。

按照这个逻辑发展的话,袭人应该是深得贾母看重的,做姨娘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从后来晴雯死后,王夫人同贾母的对话中,我们又发现,贾母原来并不想让袭人上位,而是看中了晴雯。

“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

后听王夫人汇报说晴雯已被撵出去了,而袭人成了准姨娘的人选,无可奈何中,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且大家别提这事,只是心里知道罢了。”

事情虽然已经发生,但贾母的何等聪明,不明说,暗地里自己知道罢了,只要不过明路,袭人永远是丫头的身份。这也是拿住了袭人的死穴。

那贾母为何会有这种态度,是一向就不喜欢袭人还是中间有所转变呢?

一、贾母看重袭人的善良忠诚,这是毋庸置疑的,否则她不会将袭人赏给宝玉。但是,贾母这样的赏被袭人看做了是默许的“给了宝玉”。据此便认为将来定是姨娘没错,因此上,她也处处奔着姨娘的标准去做。

但是她的这番做派却入不了贾母的眼,从贾母对王熙凤的喜爱程度,我们就可以看出,贾母更喜欢模样俊俏,说话爽利的人,而闷葫芦似的袭人做个贴身的丫头已经足够了。

从这一点上来看,并不是袭人不优秀,只是不符合贾母的标准。

二、袭人对宝玉的完全掌控是贾母不能容忍的。袭人比宝玉年长几岁,又服侍过贾母、史湘云,在处理问题上自然比宝玉要成熟的多。

同宝玉偷试云雨情之后,两人的关系便升级了,袭人自是更尽心,宝玉对袭人也更加依赖。

袭人在宝玉身上是用尽心机的。她恩威并施的手段让宝玉不管有多大的牢骚,最后还是会依了袭人的主意。

枫露茶事件,宝玉摔了杯子还要撵了李嬷嬷出去,当时袭人就说道:“你立意要撵他也好,我们也都愿意出去,不如趁势连我们一齐撵了。我们也好,你也不愁没有好的来伏侍。”宝玉听了这话,便没了言语,自去睡下了。袭人知道宝玉舍不得她走,故意吓他,才平息了事端。

后文,袭人也用此法规劝宝玉读书上进,只说答应了她三个条件,她便不回家去了。宝玉定是满口答应的。这是袭人欲擒故纵的伎俩,她是真的要离开吗?当然不是。但是这种方法对宝玉屡试不爽。

这种掌控已经超出了当丫头的权限,诚然袭人如婢如姐如母的定位,让她必有这样的举动,但是贾母会认可吗?她的宝贝孙子应该是无拘无束的,连贾政下狠心管教,贾母都不依,何况一个丫头?

三、也是最致命的一点,就是她已经”投靠“了王夫人。

贾母听了王夫人的汇报,已经心中明了,袭人不再是她手下的袭人,已经被王夫人许以姨娘收买。而贾母安排的另一个丫头晴雯因不合王夫人的意被撵了出去。

这件事很明显,宝玉的一切事宜还是牢牢掌握在王夫人手中的,面对她的先斩后奏,贾母不能即时发作。贾母是真的想捧晴雯做姨娘吗?也不一定。只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贾母不得不这样说,是借此表明自己的立场,不喜欢袭人,即使你已经私自定了,但是我保留我的意见。

到这一步,王夫人看似已经胜利了,但是最后一步还是没有完成,贾母留了话:“且大家别提这事,只是心里知道罢了。”你可以认做她是姨娘,但是不过明路,连个通房丫头也算不上,永远别想出头。

袭人从一开始就错会了贾母的意思,自带优越感的要上位,见贾母迟迟不肯表态,转而投向了更直接的主子——王夫人,王夫人正需要一个这样的“耳报神”,顺水推舟的许了姨娘的位置,不过是每月多二两银的事。袭人这个热罐子一直抱着,直到最后也没能如愿以偿。凡事意图太明显,心思用得过了,便会弄巧成拙。

贾母为何不同意让袭人做宝玉的姨娘?

袭人大概是除了几位主角之外,戏份最多的丫头了。她是贾母屋里的丫头,自小照顾贾宝玉长大,她还是贾宝玉初试云雨情的对象。而贾母不愿意让她成为宝玉姨娘,有以下几个原因:

袭人对贾宝玉有感情,还有霸占欲

对袭人而言,贾宝玉是一个需要她照顾的主子,一个她将终身依靠的男人,也是她内心感情的寄托。对于贾宝玉,她的感情投射早已超过了一个丫头,一个姨娘。

贾宝玉去上学时,袭人的表现就很明显。

宝玉见袭人闷闷的,因笑道:“好姐姐,你怎么又不自在了?难道怪我上学去丢的你们冷清了不成?”

袭人笑道:“这是那里话,读书是极好的事,不然就潦倒一辈子,终久怎么样呢?但只一件:只是念书的时节想着书,不念的时节想着家些。”

第二十一回,因为史湘云来了,跟林黛玉一起住在贾母处,贾宝玉一起来就去找她们,顺便在她们屋里梳洗了,袭人便生了气。

袭人冷笑道:“我那里敢动气!只是从今以后别进这屋子了。横竖有人服侍你,再别来支使我,我仍旧还服侍老太太去。”

宝玉对袭人不一定有太多爱情,但是却有着不一样的依赖之情

宝玉打小,便是袭人贴身服侍,他的衣、食、住、行都由袭人打理,身上穿的衣服大多出自袭人之手。太虚幻境后,两人又初试云雨。

对袭人,贾宝玉有着与别人不一样依赖之情,薛宝钗和史湘云劝贾宝玉读书,他都会当面让人下不来台,而唯有袭人,虽然他不一定听劝,便却从来没有当面怼过。对贾宝玉而言,袭人像是一个港湾,让他依赖,也让他信任。

而这种信任,对将来可能作为贾宝玉妻子的林黛玉,显然是不利的。贾母心疼自己的外孙女,当然不希望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会有隔阂。

袭人的投靠王夫人,让贾母不满

王夫人和贾母表面上没有任何冲突,但两人毕竟是婆媳,在关于贾宝玉的婚姻问题上,两人持有不同意见。

贾母一直希望贾宝玉可以娶林黛玉,因此,林黛玉一进府,她就让两人都跟自己住。而事情也照着她的期望发展,贾宝玉和林黛玉青梅竹马地长大,贾宝玉待林黛玉也从小就比待别人亲厚,随着年龄增长,两人也确实生出了情意。

而王夫人最中意的儿媳妇是薛宝钗,从薛姨妈一行人进府,两人就一起传递“金玉良缘”的说法。

而袭人明显是支持薛宝钗的,而且还投向了王夫人的阵营,通过王夫人,虽未过明路,却拿上了姨娘的月例,成好众所周知的姨娘。对此,贾母当然不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