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原著,薛姨妈是怎样的一个人,是国民好姨妈,还是颇有心机的人?

薛姨妈既不是国民好姨妈,也不是一个心机颇深的人,就是一个皇商家略有心机的主母,沒什么心机还赶不上薛宝钗。

她会奉承该奉承的人,如贾母,对该说好听话的人说好听话,比如林黛玉、薛蝌,邢岫烟,说的都是他们爱听的,和颜悦色,笑口常开。反正说好话也不要钱,也不用真去做什么事情,换得大家的好感。

对贾宝玉更是关怀备至。

但是大事上却极糊涂,宠溺薛蟠,惯出了一个十足的败家子,呆霸王,注定了家破人亡。

用才貌双全的女儿去巴结荣华富贵,不管女婿成不成器,不知所靠冰山会熔化。用十年时间去等一门自认为高贵的婚事,把女儿等成了老姑娘。

自己沒什么主意,事情还靠薛宝钗自己去运作。

《红楼梦》原著,薛姨妈是怎样的一个人,是国民好姨妈,还是颇有心机的人?

很高兴可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看来《红楼梦》中,这个薛姨妈也是一个受关注度很高的人啊。昨天回答了一个薛姨妈是否懦弱无能的问题,这个问题和那个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妙。

薛宝钗父亲去世以后,薛姨妈应该就是薛家的当权者,作为皇商,她一个妇道人家还能让薛家没有倒下去,看来薛姨妈也不是简单人物。到了贾府以后,薛姨妈更是贾府的座上宾,经常和贾母同座。

薛宝钗要进京选秀,薛姨妈就带着宝钗,薛蟠进京,一门心思要住进贾府,这个决定是为宝钗与宝玉最后结局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宝钗不住进贾府,宝玉和宝钗是不会有什么交集的。书中也从宝钗的角度,说过薛姨妈给贾母,王夫人她们透露过金锁由来,金玉良缘之语等等。由此也可见薛姨妈还是有点心机的。

和宝钗一样。薛姨妈的出现每次都是恰到好处。不该说的,她绝对不会说,不该做的事情,她绝对不会做。贾府上下,没人讨厌薛宝钗,也没人讨厌薛姨妈,能够做到这样,薛姨妈要是没有一点心机,相信也没人相信啊。

最令人回味的就是薛姨妈与黛玉,宝钗在一起的一段,贾母不在家,将黛玉托付给薛姨妈照顾。薛姨妈搬来与黛玉同住,应该说薛姨妈有她慈爱的一面。对黛玉也是心疼有加,但是,与疼宝钗相比,有谁疼人家的孩子会胜过疼自己的孩子呢?薛姨妈不是圣母,是否真疼黛玉?这里还是要打个问号。

有意思的是,薛姨妈,宝钗与黛玉聊到了她们的婚姻大事。这里薛姨妈还说到黛玉应该配给宝玉才合适,如果她去给贾母提这门亲事,是一定会准的。心疼黛玉的紫鹃和下面佣人也说姨太太这个提议不错,快去贾母那里提提亲事。紫鹃跑来让薛姨妈去和贾母提这个亲事,被薛姨妈一句玩笑话羞走。书中再无薛姨妈提这个亲事,可见这里也是薛姨妈的一个小心机——试探黛玉对宝玉的态度。心里想的可能是如果你嫁给宝玉了,我的宝钗怎么办?

宝玉与黛玉只是两个孩子的纯真感情,薛姨妈可是王夫人的亲妹妹。两个孩子怎么可能是两个老道的母亲对手?宝钗选秀应该是老早就失败了,金玉良缘就是薛家最好的退路。薛姨妈在贾府所作所为,应该是处处在为金玉良缘铺路,而且是不动声色,不着痕迹就一步一步慢慢达成了。

唉,这样的薛姨妈,你说她是有心机,还是国民好姨妈呢?

《红楼梦》原著,薛姨妈是怎样的一个人,是国民好姨妈,还是颇有心机的人?

既是一个好姨妈,又颇有心机,这是由她的处境决定的。四大家族中,薛家先衰,她携子女投亲,寄人篱下,自然得多方周旋,没有心机、不做好人是行不通的。

《红楼梦》原著,薛姨妈是怎样的一个人,是国民好姨妈,还是颇有心机的人?

(鲁迅说《红楼梦》)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自有《红楼梦》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评价《红楼梦》的人物其实很难,一个好人,也不是连一件违背良心的事都不做;说一个人坏,也不是一件好事都没做过。人性是复杂的,片面评价是不公平的。

所以我说,薛姨妈是“慈姨妈”,也是“颇有心机”的人。

先说她的慈。

薛姨妈是个很慈爱的人,但是薛姨妈慈爱过度的溺爱害了薛蟠。只要涉及她的儿女,在大是大非面前她也模糊。薛蟠打死人,她想到的只是让儿子逃避法律的制裁,却没有一句责怪。薛蟠被柳湘莲打,若不是宝钗劝解,她会告诉王夫人,借助贾政的力量抓柳湘莲。

薛姨妈不仅疼爱儿子还很疼爱宝玉。第八回宝玉到梨香院看望宝钗,薛姨妈留宝玉吃饭,宝玉想吃鹅掌、鸭信,立刻取来,宝玉要喝酒,薛姨妈便命人灌上等酒来,李嬷嬷劝阻,她三言两语打发:只管放心吃,老太太问,有我呢!这里虽有金玉姻缘的关系,肯定也有真心。

薛姨妈也疼爱林黛玉,在老太妃去世期间,贾府上下都去守制,贾母央求薛姨妈照顾林黛玉,她搬进潇湘馆,认黛玉为干女儿,还半开玩笑地要将黛玉说给宝玉。在那段日子,汤汤水水的照顾黛玉也精心,林黛玉被深深的感动了,叫她妈妈,直呼宝钗为姐姐,这时候谁能说薛姨妈不慈爱呢?母爱是难以掺假的,敏感如黛玉,决不可能被一份伪善的慈爱欺骗。慈是薛姨妈性格的一个特点。薛姨妈利用这个特点,至少是麻痹了林黛玉,使了缓兵之计,为金玉姻缘赢

薛姨妈在贾府人缘极好,她平易近人,对伙计也好。曹公笔下的中年女人,大多没给人什么好感,邢夫人贪钱,王夫人太狠。薛姨妈却是个可亲可爱的长辈,虽然不算合格的母亲。

再说她的“颇有心机”。

薛姨妈带儿女(不知道真假为了选秀)进京,之后长住贾府。薛姨妈成了贾母的牌友,和凤姐和王夫人一起哄老太太开心。宝钗以其大气稳重赢得上下一致的赞誉。不久金玉姻缘就传扬开了。金锁和通灵宝玉成双配对,这是一种舆论,要不一个姑娘家贴身之物怎好随便示人?这难道不是薛

红楼梦中与贾母的心机或者说智商情商可有一比的,只有薛姨妈。薛姨妈颇受贾母的欢迎,得贾府中人的喜爱和她的慈爱与智商情商高是分不开的。

对第五十七回慈姨妈爱语慰痴颦。说薛姨妈真心者有之,说薛姨妈笑里藏刀者亦有之。二者都不是没有道理。

人要分两面看,紫鹃试玉之后,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公之于众,可是薛姨妈却把它说成兄妹之情,贾母要为薛宝琴说亲,薛姨妈去告诉黛玉,刺激了林黛玉不说,还许诺要去老太太那里撮合宝黛姻缘,紫鹃让薛姨妈立即去说,结果被薛姨妈用开玩笑的方式给涮了,此后再也没有提起过,这不是心机么?

有提起过,这不是心机么?

薛姨妈见邢岫烟安静内敛不浮躁就设法把她说给薛蝌。可是对宝黛这件事,薛姨妈却慈爱与心机并存。薛姨妈慈爱没错,对自己家人发自内心,只要不涉及到她母女利益,薛姨妈对别人也慈爱,一旦涉及利益,薛姨妈就表现为颇有心机。

慈姨妈颇有心机,这是由她的处境决定的。她有慈的本性。她携子女投亲,寄人篱下,没有心机是行不通的。薛姨妈宣传金玉姻缘,想为女儿攀一门好亲事,也是慈母的本分,但是对于林黛玉而言,不能不说是“颇有心机”。

谁都会有无奈,薛姨妈最初和王夫人的想法是一样的,想要成全金玉姻缘,但后来她也曾想放手。因为宝玉已经痴傻,她不想委屈女儿。因为她不想委屈孩子。她更在乎宝钗的幸福。偏偏薛蟠又打死了人。她救儿子的唯一希望只有牺牲宝钗的幸福了。

《红楼梦》原著,薛姨妈是怎样的一个人,是国民好姨妈,还是颇有心机的人?

薛家是四大家族之一,本是商贾出身,而且是皇商,领的是内务帑的钱,相当的富有。“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说的就是薛家了。不过自从薛姨妈的丈夫去世之后,薛家日渐没落,所以薛姨妈带着薛蟠和薛宝钗进京一是为了送薛宝钗入宫选秀女,二是为了投奔一个靠山。

薛姨妈是王夫人的亲妹妹,由于王子藤升了九省统制不在京中,所以薛姨妈就带着薛宝钗投奔了贾府。薛姨妈在书中笔墨不少,她大多数时候展现出来的样子都是慈祥和蔼、与人为善的。但是细读红楼就会发现她并没有那么简单,她到底是真的国民好姨妈,还是颇有心机的人呢?

一.薛姨妈表面上看很单纯,其实她是一个非常有心机的人。

薛家在京城其实有房产,但是薛姨妈却偏偏投奔贾府,她明着是找王夫人叙旧,其实就是想要赖在贾家不走。因为薛家只有薛蟠一个男丁,还那么不务正业,薛姨妈急需找一个靠山来拯救逐渐没落和薛家。

送薛宝钗入宫是第一选择,将宝钗嫁进贾家是第二选择。所以薛姨妈一开始就是是怀着不良目的上京的,要利用贾家的善良来达到她的目的。

他母亲道:“你舅舅家虽升了去,还有你姨爹家。况这几年来,你舅舅姨娘两处,每每带信捎书,接咱们来。如今既来了,你舅舅虽忙着起身,你贾家姨娘未必不苦留我们。咱们且忙忙收拾房屋,岂不使人见怪?

“未必不苦留”几字将薛姨妈耍心机的心态表现的淋漓尽致,贾政和贾母确实出言让薛姨妈在贾府住下来,但是那只不过是平常的客套之语罢了,没想到薛姨妈就坡下驴真的在贾府长住不走。

其实安安分分住下来也就算了,薛姨妈还在宝钗选秀女失败后特意打造了“金玉良缘”的谣言,称薛宝钗身上佩戴有金锁,还必须要带玉的才能相配。

谁不知道只有贾宝玉是带玉的?宝钗的丫环莺儿还故意说宝钗金锁上的两句话和宝玉的是一对,薛姨妈的住在贾家的目的昭然若揭。薛宝钗就是薛宝“拆”,是专门来拆散宝黛爱情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林黛玉的死薛姨妈要负上相当大的责任。

二.薛姨妈表面上看起来很慈祥,但是她是非常虚伪的人

薛姨妈在贾府给人的感觉是非常慈祥,非常与世无争的一个人,而且薛姨妈和薛宝钗都是很会收买人心的,贾府很少有人会说薛姨妈和薛宝钗不好。所以虽然薛姨妈在贾府的目的不纯,但是很少有人能够看出她们的真面目,就连黛玉都认了薛姨妈为娘。

不过薛姨妈母女明明知道黛玉体弱钧,却经常故意当着黛玉表现出亲热无比的样子,刺激黛玉是一个无父无母的人,害得黛玉每每流泪,病情又加重几分。

宝钗道:“惟有妈,说动话就拉上我们。”一面说,一面伏在他母亲怀里笑说:“咱们走罢。”黛玉笑道:“你瞧,这么大了,离了姨妈他就是个最老道的,见了姨妈他就撒娇儿。”薛姨妈用手摩弄着宝钗,叹向黛玉道:“你这姐姐就和凤哥儿在老太太跟前一样,有了正经事就和他商量,没了事幸亏他开开我的心。我见了他这样,有多少愁不散的。”黛玉听说,流泪叹道:“他偏在这里这样,分明是气我没娘的人,故意来刺我的眼。”

在第五十七回中,薛姨妈和薛宝钗的这场表演可以说是实实在在地刺激到了林黛玉。其实纵观红楼全书,薛姨妈母女从来没有如此亲热过,这就是一场作秀,完完全全是表演给黛玉看的。

说完这些紧接着宝钗又打趣黛玉说要把她嫁给薛蟠,薛姨妈还假惺惺地说怕薛蟠糟蹋了她,还说要撮合宝玉和黛玉成亲。明明薛姨妈费尽心机想要把薛宝钗嫁给宝玉,却和宝钗一唱一和把黛玉调侃个够,可见薛姨妈是个十分虚伪的人,甚至称为老奸巨猾也不为过。

三.薛姨妈脸皮非常厚,假装听不懂贾母的弦外之音。

薛姨妈拖家带口在贾府一住好多年,刚开始还可以说是和王夫人多年未见,要团聚一番。但是时间长了还是没有搬走的意思,这就很另人讨厌了,而且住就住吧,还在总想打贾家的主意。

贾母作为贾家一家之主就曾经不止一次暗中对薛姨妈下过逐客令,但是薛姨妈却总是假装听不懂贾母的弦外之音,脸皮之厚可谓是非常少见。

在第二十二回中,薛宝钗满十五岁将笄之年,贾母亲自出资二十两银子替宝钗过生日。贾母的这个举动很值得寻味,女孩子十五岁算不得什么大生日,为什么贾母要大张旗鼓地给她过生日呢?

林黛玉这么受贾母宠爱,在贾府这几年也没见贾母给她过过生日,为啥薛宝钗一来就给她过呢?这应该贾母在提醒薛姨妈,宝钗长大成人了,不适合老在贾家住着了,赶紧搬走找婆家是正经。

可是薛姨妈却假装不懂贾母的意思,还是继续住在贾府。贾母不好直接下逐客令,只能另寻机会。事实上,后来贾母还好几次提醒薛姨妈“客人”的身份,可薛姨妈还是厚着脸皮赖在贾家不走。

贾母笑道:“呸!没脸的,就顺着竿子爬上来了!你不该说姨太太是客,在咱们家受屈,我们该请姨太太才是,那里有破费姨太太的理!不这样说呢,还有脸先要五十两银子,真不害臊!”

第五十回中贾母和凤姐唱的这出双簧就是一直在提醒薛姨妈客人的身份,而且说薛姨妈在贾府“受屈”其实是反话。这些话稍微有点眼色的人都应该听得出来,可是薛姨妈还是是假装听不懂。

一直到贾府抄检大观园,薛宝钗怕牵连到自己,这才算是搬出了贾府。这时探春不仅没有挽留,还对宝钗说:“很好。不但姨妈好了还来的,就便好了不来也使得。”因为贾家都已经厌烦了薛姨妈的伪善,直接下了逐客令。

四.薛姨妈教育子女有问题,薛蟠和薛宝钗都是失败的例子

薛蟠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薛宝钗虽然看似举止娴雅,但也是个虚伪无情之人。这与薛姨妈的教育不无关系,薛姨妈的丈夫也就是薛宝钗的父亲死的早,薛姨妈作为母亲非常失职。

在书中第四回曾经描写过薛蟠为了一个买来的丫头打死人命,事后还继续若无其事地赶路上京。这件事虽然主要说的是薛蟠仗势欺人、无法无天,但是也从侧面说明了薛姨妈对待薛蟠的溺爱包庇,而且对此类事可能已经司空见惯。

薛宝钗在书中也不止一次地表现出无情的一面,比如金钏死后,她第一时间是去安慰王夫人说金钏不过是个糊涂人,不值得可惜。刘姥姥逛大观园时,贾母带着众人来到蘅芜苑,看到宝钗的屋子素净得可怕,连说忌讳。对自己都这么无情,怎么会对别人有情?

都说养不教,父之过,薛蟠和宝钗没有父亲,那么就是薛姨妈作为母亲的失职。她把两个孩子教育成这样,说明她的教育方法有问题,或者说薛姨妈本身也是这样仗势欺人、无情无义的人,所以才能教育出同样的子女。

五.薛姨妈也没有什么治家的能力,只能眼看着家族日渐没落

别看薛姨妈心机这么多,真正的治家理家能力却没有多少,所以她才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挽救逐渐衰落的薛家。薛蟠外号薛大傻子,指望他中兴家族那是休想,薛宝钗虽然有些才华但是一个女孩子也不能抛头露面去管理家族生意。

主外的能力没有,主内的能力也没好到哪去。薛蟠娶了夏金桂,却没想到夏金桂是个厉害角色,不仅处处挟制薛蟠,还将家里搅得鸡犬不宁。而且夏金桂的一番话将薛姨妈扒得体无完肤:

谁还不知道你薛家有钱,行动拿钱垫人,又有好亲戚挟制着别人.你不趁早施为,还等什么?

这些事虽然人人都懂,只不过谁也没有拿到明面上来说过,夏金桂撒泼耍混,薛姨妈和薛宝钗母女也是无可奈何,唯有“暗中垂泪怨命而已”。也不知道在贾府使的那些小心机到哪去了,看来薛姨妈也只是欺软怕硬之辈而已。

总结:

薛姨妈虽然表面上看来慈祥和蔼、平易近人,但那只是表象,她真正的面目是一个非常有心机、非常虚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而且她治家无方,教育子女失职,其实是一个很失败的人。

薛姨妈长期赖在贾府不走,还制造了金玉良缘的谣言,为的就是让选秀女失败的宝钗能嫁进贾府。可恨最终让她达到了目的,宝玉黛玉的爱情悲剧,薛姨妈可以算是罪魁祸首。

(图片来源于网络)

《红楼梦》原著,薛姨妈是怎样的一个人,是国民好姨妈,还是颇有心机的人?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我能讲的是“金玉良缘”的说法并非薛家的创造。而是上天的定数。第5回,贾宝玉作红楼大梦,幻境仙子给他演唱新编红楼十二曲,在首曲“终身误”中唱到:“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这是金玉良缘在红楼中首次出现。此后宝钗,薛姨妈和薛蟠都说到金和玉。我认为这是对金玉良缘的详解,而不是在为二宝姻缘造舆论。因为男人不仅宝玉有玉,女人也不仅宝钗有金,重要的不是金和玉,而是金和玉上的刻字的内容。(见第八回)上天已经有了定数,人间的人只能一步步走向这个定数。

至于薛姨妈,我只能说,作者对她用的是“慈”字,第57回,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