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说宝钗像杨妃,宝钗为何会大怒?宝玉是在什么心态下这样说的?

杨贵妃是唐玄宗的妃子杨玉环,“一朝选在君王侧”,“从此君王不早朝”,其族兄杨国忠因其受宠而飞黄腾达,他独揽大权,骄横不可一世,贪赃枉法,使民怨沸腾,后因其与安禄山的矛盾导致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后遭惩处,杨贵妃被赐死军前。这是杨贵妃及其兄弟杨国忠的劣迹故事。

贾宝玉说宝钗像杨妃,是因宝钗“肌肤丰泽”体型丰美,有杨妃国色天香美貌。

因为听宝钗说自己怕热,“宝钗道:‘我怕热。听了两出,热的很……’”宝玉就顺口说出来“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

宝玉其实是无心之口误,因为,杨贵妃即使闭月羞花,但其兄妹祸国殃民所作所为,在古代是被天下人所不耻的,宝玉拿她与杨妃相比,自然不高兴了,但知道宝玉也是无心之说,想想也就罢了。

“登时红了脸,待要发作,又不好怎么样;回思了一回,脸上越下不来,便冷笑了两声,说道:’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做得杨国忠的!‘ ”这句话是宝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讽刺宝玉的。宝玉的姐姐元春此时已是“贤德妃”,宝玉自是皇妃的兄弟了。这一下,宝玉也不好意思了。

宝钗其实并没有大怒,宝玉也是无心之喻,两个人一起各臊了一回,也就罢了。至于接下来的林黛玉弄巧成拙自讨没趣那属于另码事了。

宝玉说宝钗像杨妃,宝钗为何会大怒?宝玉是在什么心态下这样说的?

巜红楼梦》二十八回,元妃端午节礼,唯独宝玉和宝钗的相同。分明是暗示金玉良缘,引起宝玉的疑惑,同时也引起黛玉的不满。黛玉说道:我没这么大福气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哪玉的,我们不过是个草木人罢了。第二十九回,贾母五月初一,清虚观打醮,拒绝张道士提亲。说道:宝玉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再定罢。宝玉因张道士【提亲】之事,心中大不受用。【元妃端午节礼】和【张道士提亲】,二者叠加,使木石前盟蒙受危机。贾母见宝玉黛玉都生气,急的抱怨说:偏偏遇见这么两个不懂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自己抱怨着,也哭起来了。贾母的话,直接宣布了木石前盟的肯定和支持。贾母的话传到宝玉和黛玉耳中:如参禅一般,不觉潸然泪下,人居两地,情发一心。黛玉与宝玉口角后也觉后悔。宝玉又主动上门赔不是,也后愧不止。黛玉用指头狠命的在宝玉额上戳了一下,说道"你这个一一"(冤家)。二人和好,破涕为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凤姐拉着二人来见贾母,说两人都扣了环了那里还要人去说。满满屋里【都笑了】。宝玉可谓春风得意!于是就有了三十回,宝钗借扇机,敲打宝玉和黛玉。事因天热,贾母和宝钗等人未去看戏。黛玉挨贾母坐下,宝玉没话找话,便向宝钗说道,姐姐怎么不听戏去?宝钗道,我怕热。听了两出,热得很。要走罢,客又不散。我推身上不好,就躲了。宝玉听了自己也觉得没意思,只得又撘话笑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也富胎些】。宝钗见宝玉奚落(奚落,尖刻的话。说别人短处,使别人难堪,讽刺嘲笑),登对红了脸。待要发作,又不好怎样,只好强忍。回想一会脸上越下不来,便一改平时宽容大度平和容忍的风度,【冷笑二声】反驳挖苦宝玉,我到象杨妃,只是没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做得杨国忠的。意思是说:你说我胖,拿这揭短挖苦我,以博大家一笑。你也没什么能耐,也是废物一个,得瑟什么!话刚完,恰小丫头不见扇子,以为是宝钗藏了起来笑着要要。宝钗在发作气头上,借机【厉声喝道】你要仔细,你见我和谁玩过!你该问素日里那些嘻皮笑脸的姑娘们。意思是说,谁像你宝玉,嘻皮笑脸的开玩笑,我是认真的!宝玉自知理亏无趣,急转身向别人搭赸去了。黛玉见【宝玉奚落宝钗】心中得意。也想【趁势取个笑儿】,见宝钗发火,便改口说:宝姐姐,你听了两出什么戏。宝钗见黛玉面有【得意之态,一定是听了宝玉方才奚落之言,遂了心愿】,忽听黛玉问话,便道: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又赔不是。讥讽宝玉黛玉相互谅解,赔不是。宝玉黛玉听后,心里有病,早把脸羞红了。宝钗见宝玉十分羞愧,一笑收住。本来是宝玉黛玉想奚落宝钗,不想惹脑了宝钗,宝钗一反常态,【冷笑二声】、【厉声喝道】,进行锐利反击。《红楼梦》作者,为读者塑造了"另一个不一样"的宝钗!

宝玉说宝钗像杨妃,宝钗为何会大怒?宝玉是在什么心态下这样说的?

其实宝钗生气和黛玉生气的理由是一样的。

宝玉对黛玉说了一句“我是那多愁多病身,你就是倾国倾城的貌。”,惹得黛玉为了宝玉用这“淫诃艳曲”来取笑她,就气得脸也红了,又哭起来,还要威胁宝玉说要“告诉舅舅舅母去”。

宝玉在贾母处,当众说宝钗像“杨妃”。宝钗是大家闺秀,宝玉却把她与身世“香艳传奇”的杨妃来比,宝钗当然会“大怒”呀!

宝玉说宝钗像杨妃,宝钗为何会大怒?宝玉是在什么心态下这样说的?

宝玉说,宝钗像杨妃宝钗为何会大怒?这件事起因说来话长。

黛玉因为薛宝钗来了以后,金玉良缘的流言满天飞,早就酿了一肚子的酸醋,明里暗里针对宝钗

贾母见清虚观里众道士供上的物品中有一个赤金点翠的麒麟,便伸手拿了起来,笑道:“这件东西好象我看见谁家的孩子也带着这么一个的。”宝钗笑道:“史大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些。”探春笑道:“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他都记得。”林黛玉冷笑道:“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

端午节元妃赐下节礼,独独宝钗和宝玉的礼物是一模一样,黛玉的却和迎春三姐妹的一样,明明白白向众人传递出元妃支持薜宝钗和宝玉的金玉良缘的信息。

黛玉肯定面上是非常难堪的,又想着自己父母双亡,又没个兄弟姐妹孤身寄人篱下,拿什么去和薛宝钗争夺宝二奶奶的位置,宝玉又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扔到一边的人,对自己究竟是不是真心也并不确定,因此一而再再而三的试探猜测自己在宝玉心中的重量。

而贾宝玉,也一而再再而三的对宝钗无礼,向林黛玉表白自己

宝钗笑道:“我告诉你个笑话儿,才刚为那个药,我说了个不知道,宝兄弟心里不受用了. ”林黛玉道:“理他呢,过会子就好了。”宝玉向宝钗道:“老太太要抹骨牌, 正没人呢,你抹骨牌去罢。”宝钗听说,便笑道:“我是为抹骨牌才来了?“说着便走了

直接开口攆人走,不留一点点的情面

清虚观打醮,因为张道士跟宝玉说亲一事,贾宝宝心下不自在,因此也不出门去,最爱热闹的人却装病推辞了薛蟠的生日宴,在家和林黛玉两人果然因为提亲之事而大闹一场,之后二人刚刚合好见到宝钗感觉比较尴尬,没什么说的就没话找话说

宝玉没甚说的,又道:“姐姐怎么不看戏去?”宝钗道:“我怕热,看了两出,热的很。要走,客又不散。我少不得推身上不好,就来了。

其实这话被有心人宝玉听见,不免要怀疑宝钗讽剌自己推病不出的原因是和黛玉闹别扭,肯定知道自己低三下四和黛玉求和,因此又比较羞愧。

只得又搭讪笑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宝钗听说,不由的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

当面奚落嘲笑宝钗身体肥胖

林黛玉听见宝玉奚落宝钗, 心中着实得意,

因为自己一惯能容忍就容忍宝黛对自己的无礼,并没有横插在二人之间,做什么对不住宝黛二人的事,相反倒是能躲就躲,正是叔可忍婶不可忍,不要欺人太甚!

所以宝钗此时大怒,你在黛玉跟前做小伏低,你们自去闹你们的,凭什么总怀疑我会来抢你,认为我是你们二人的障碍,拿我来当笑话!这个理由可以由以下细节可得到证实

正说着,只见宝钗从那边来了,二人便走开了.宝钗分明看见,只装看不见, 低着头过去了,

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 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昨儿见元春所赐的东西,独他与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

二人正说着,可巧小丫头靛儿因不见了扇子,和宝钗笑道:“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好姑娘,赏我罢。”宝钗指他道:“你要仔细!我和你顽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 你该问他们去。

这是我对平时随份从时,从来没失过态的宝姐姐唯一一次大怒得出的一点浅见,请同好各抒己见!

宝玉说宝钗像杨妃,宝钗为何会大怒?宝玉是在什么心态下这样说的?

薛宝钗因从小帮母亲理家的缘故,十分懂事,处处为别人着想,所以说宝钗虽为贵族之女,却没贵族女的娇弱,——她做什么要为全局考虑,这养成她察言观色的习惯。————很注重个人形象。

当宝玉说她如杨妃时,她的面子十分过不去,——“胖”!😀😀😀,她想要不在乎,但回思一回,还是不能不在乎,——当众这样被嘲讽,对爱面子的她太冒犯!

😃😃😃宝玉这个时候情商实在不高啊哈……也难怪,林妹妹这个前世情人的一举一动都能听见看到,但对这个姐姐却不太敏感——这就是爱与不爱的具体表现。

自顾自的和妹妹调情,却忽视姐姐的感受!宝钗当然“大怒”……“我倒是像杨妃,可却没一个哥哥像杨国忠的!”……

极懂人际关系的宝钗知道怎么样反击。后用“负荆请罪”嘲讽俩人……扳回一局。😀😀😀

宝玉说宝钗像杨妃,宝钗为何会大怒?宝玉是在什么心态下这样说的?

谢邀。

我是大野泽的风,致力于原创问答,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在第三十回中,前提是宝黛刚刚闹矛盾和好,而薛蟠过生日,宝玉正好因为身上不自在,没有去,宝钗就过来看他。

这是《红楼梦》中,作者对宝玉、宝钗和黛玉三方关系的正面冲突的描述,能够从中看出谁是局外人。

宝玉本无意,却把马屁拍在了马蹄子上。

很多人认为,说女孩子体丰,其实就是说女孩子胖,任谁都不会愿意的。女孩子都是爱美的,谁愿意别人说自己胖啊?在我看来,这种观点是很现代的观点,宝钗并不是因为说自己胖,而生气的,而是传统的思维思想导致她理解的问题,那么是什么问题,导致宝钗大怒呢?

1.宝玉的话,细细琢磨,是对女孩子的侵犯。

在古代,有男女授受不亲的说法。宝玉和黛玉没有这样的概念,因为每天生活在一起的青梅竹马,甚至会用《西厢记》里的内容进行称呼对方,不过有时候黛玉也会生气,如果太过分的话。在其他女孩身上,宝玉也经常会这样,但是宝钗是很儒家的女孩子,传统礼教在她脑海中根深蒂固,宝玉说宝钗“体丰怯热”,其实是无意间对女孩子身体的窥探,在宝钗看来,这是一种“侵犯”,或者是“意淫”,所以,她会勃然大怒,此为其一。

2.传统观点中对杨贵妃评价的问题,尤其是儒家礼教中对杨贵妃的越轨行为的不认可,让宝钗不愿别人将她和杨贵妃相比。

我们知道,杨贵妃的行为,在儒家的评价体系中,是十分不堪的,她先是嫁给了王子,后又嫁给了公公,这种越轨的行为,是宝钗非常不齿的,所以别人把她比作杨贵妃,是对她的侵犯,也是对她思想的冲击,所以她会很生气,但又不好发作,只好把气撒在旁边的侍女身上。

宝玉其实是自由化的人,说着无意,听者有心,宝钗生气也是理所当然。

我是大野泽的风,致力于原创问答,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