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喂了贾宝玉半杯酒,为何吓坏了贾母?
元宵夜宴上,宝玉给大家斟酒,轮到黛玉,黛玉端起杯让宝玉替她吃了这杯酒。这个题目大约就是说的这件事了。
屏山观点:正常的很,正常的不要不要的,贾母一点也没被吓着,不但没吓着,贾母很高兴,她的关注点就在宝玉身上,也在黛玉身上。放烟花爆竹时,黛玉秉性弱,贾母把她的外孙女搂在怀里,就差揣口袋里了,除了贾宝玉和林黛玉,小说里没有一个人让老祖母情不自禁的展现这种舐犊之情。
《红楼梦》不是曹雪芹凭空编出来的小说,它是有一定的自传性质的,绝大多数的重要人物是有生活原型的。解读《红楼梦》,理解《红楼梦》,必须要符合基本人性。
贾母最疼的小女儿是贾敏,那是贾母金尊玉贵、娇生惯养的亲女儿,嫁到林家,又随着林如海到地方去赴任,死在千里之外,临终都没能见上一面,贾母暮年之人,岂不是锥心之痛?林黛玉是女儿唯一的骨血,后来林如海也死了,黛玉最亲的亲人只有她这位外祖母和两位母舅了。按照一个正常老人的情感来说,除了骨肉亲情,贾母对黛玉还会有一种疼惜、呵护,还会与趁自己身体不错时安排好她的终身大事的愿望。
即便黛玉是一个极普通的姑娘,骨肉亲情割舍不断。何况黛玉极其出类拔萃,对这个外孙女,贾母是带着由衷的欣赏和自豪之心的。所以,贾母对于黛玉,别用什么封建统治者,什么大家长之类的托词。王熙凤差不多就是贾母肚子里的蛔虫,她提议在大观园成立小厨房,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林妹妹身子弱,一日三餐来回跑,吃一肚子冷风受不了,宝兄弟也受不了。一下就撞到贾母的心坎上。
说回正题,林黛玉给宝玉喂一口酒,贾母会怎么看?或者说贾母会不会不舒服?当然一点儿也不会。
因为,黛玉一进府,贾母就安排宝玉和黛玉住在一起了,就是里外间,传统房子的暖阁和碧纱橱与外间只有一个隔断,就是让两个人同居一室的。黛玉六岁入府,宝玉七岁,虽说年龄小,按规矩也是不能这么住的,甚至连一个院子都不行,黛玉一进府就和王夫人说了“兄弟们自是另院别室的”。
黛玉一个小姑娘都懂,难道贾母不懂?她是故意的,她是想让两个孩子从小培养感情呢。六年以后,元妃省亲都完了,这个时候黛玉宝玉已经十二三岁了,两个人还歪在一张床上讲耗子精呢,你挠我一下,我抓你一下。这可不是偷偷摸摸的,而是丫鬟、奶妈、婆子一屋子。
想想这个画面,这叫做两小无猜,纯真的很,比起这一口酒,简直不要再升两级哦。
宝玉黛玉两个人比别人更亲近,这正是贾母最乐意看到的结果。
后面两个女先生说书,贾母就说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又说这些书里的必是大家闺秀,绝代佳人,只一见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了,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便是满腹的文章,也算不得是佳人了……
黛玉见宝玉时,两个人可都是小孩子,可是谈不上什么终身不终身的事。至于贾母掰谎有无所指,或者有意指谁,至少和宝玉黛玉不可能有关系。
林黛玉喂了贾宝玉半杯酒,为何吓坏了贾母?
黛玉虽然有着悲剧的命运,但是相较于其他姑娘黛玉已经很幸福了,她有爱她的父母,有贾母的格外疼惜和宝玉的偏爱,黛玉是唯一一个亲情、爱情和友情都具备的姑娘。亲情和友情很多女孩子都可以拥有,可是对于爱情在当时看来却是在太奢侈,即便是成婚多年的夫妻恐怕都不曾有过,盲婚哑嫁在当时可谓平常。所以与被束缚于深闺之中从未有过爱情的姑娘相比,黛玉真的很幸运也很幸福,在人海茫茫之中可以遇到那个“你喜欢而且他也恰好喜欢你的”那个人。
宝玉和黛玉是被大家公认的一对,所以宝玉和黛玉有时候也会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举动。元宵节的时候,贾家全家都在一起饮宴,贾母让宝玉给众位姊妹都倒酒还要让都喝了,可是宝玉倒到黛玉这里时,黛玉不仅没喝,还让宝玉帮忙把酒给喝了,宝玉也一干而尽。
宝玉听说,答应着,一一按次斟了。至黛玉前,偏他不饮,拿起杯来,放在宝玉唇上边,宝玉一气饮干。黛玉笑说:“多谢。”宝玉替他斟上一杯。放到如今,黛玉喂宝玉喝酒的事情看起来就是很正常的举动,哥哥和妹妹之间的互动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可是他们的这一个举动放到当初就显的有些过度了。宝玉和黛玉的举动有没有吓坏贾母呢?这个当然是没有的,不过只是贾母没有意料到这个事情的发生。
第一,当时封建礼教太严重,黛玉和宝玉的行为已属于亲密
在古代封建礼教非常严苛,夫妻、父母子女之间有着很多的规矩,特别是男子与女子之间有着更多的要求。
《礼记·内则》规定:“礼,始于谨夫妇。为宫室,辨外内。男子居外,女子居内,深宫固门,阍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在“夫为妻纲”的时代,男子的位置一直都高高在上,女子只能够作为他们的附属品存在,女子受妇德的约束不能够随意出门也不能够在外谋取营生,只能够居于内室生儿育女、相夫教子。除此之外为了避免女性会有正常夫妻关系以外的男女关系,从孩子六七岁起就要对其有约束。周礼规定:男女从七岁开始,“不同席,不共食”,“非祭非丧,不相授器”。“古代不合理的规矩实在太多了。
如果严格按照礼教的标准,黛玉喂宝玉喝酒的行为就是绝对不允许的,他们的这一行为在外人看来是过于亲密的行径了。可是宝玉和黛玉从小一起长大,他们的感情比别人更加亲厚,只是这样的行为还是太过显眼,难免会落人口舌。
第二,宝玉和黛玉行为好大胆公开表示两人的关系好,贾母还没反应过来
不过也足可见宝玉和黛玉对爱情的勇敢,如果喜欢又何必遮遮掩掩。宝玉和黛玉的感情很纯粹,发乎情止乎礼,虽然看似亲厚,但是他们之间从没有任何越矩的行为,宝玉珍重黛玉,绝对不会对黛玉有任何的无礼。
宝玉和黛玉敢于追求自由恋爱,他们俩都是封建礼教的反叛者,他们敢于追求所爱所想,他们因为心中磊落所以敢于在众人面前光明正大的承认对彼此的喜欢。对于他们来说对方都是和别人不一样,是最珍贵的存在。
在众人面前公开的表示对方的重要性,就是他们的一种宣告,只是他们的举动来的太突然,贾母一时间还没有反应过来。不过王熙凤借用当日宝钗劝诫宝玉不要喝冷酒,黛玉微微吃醋的场景来打圆场和化解尴尬。
也许早就知道宝玉和黛玉的关系好,众人对这一番作为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很快就有开始热闹起来。可是贾母却看得更深,她担心这件事儿会给黛玉和宝玉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在后文的“掰谎计”中也将了宝钗一军。宝玉和黛玉的喂酒行为只是单纯的孩子气,宝钗对宝玉才是处心积虑的交往。
第三,贾母并没有被吓坏,后来三言两语就给他们消除了影响
贾母见过无数的风浪,对于宝黛的爱情也一直都是支持的,所以后来借着女说书先生的一段故事,贾母三言两语就消除了这件事情的影响,还暗示了对宝玉心怀不轨的另有其人。
贾母笑道:“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贾母开口说这些编书人的故事都是假的,也在暗示宝玉和黛玉只是单纯的孩子行为全无男女之情,可是对于宝钗却不一样了。
书中说这些大家闺秀一看到一个清俊男子就忘了礼教只想到婚事大事,宝玉和黛玉从始至终都没有提及姻亲婚嫁之事,可是反观宝钗初到贾家就制造了“金玉良缘”的传说,还指明宝钗的金锁只能玉来配,贾母如果这话意有所指的话,那么这就只能够是在说宝钗。
黛玉和宝玉的关系是单纯的小孩子心性,但是宝钗和宝玉的交往中却不单单是姐弟,薛家送宝钗进京选秀,选秀失败宝玉就是宝钗的第二选择,甚至是作为第一选择,因为身为商人出身宝钗中选的几率就微乎其微。
众人看到了宝玉和黛玉看似亲密的喂酒,却不知道宝钗一家的心思深沉。贾母说完这一个故事之后,还特意强调了家里不管是丫头和还是小姐都不知道这些书中的故事,也允许听这些故事,所以贾家的人包括黛玉在内都是不知道这些事的。为了消掉嫌疑,薛姨妈也只好笑着说道自己家也没有这样的书给孩子们听。
宝玉和黛玉一个小小的喂酒行为,竟然会引起这么大的一场波澜,不过贾母却一点都不担心,这些在贾母眼中不过是一个小事儿而已,最后贾母的几句话随随便便就消除了整件事情的影响。
文/酒馆说戏人,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找寻红楼梦有趣的人和故事!
林黛玉喂了贾宝玉半杯酒,为何吓坏了贾母?
不能因为宝黛爱情是《红楼梦》的主旨,就认为贾宝玉和林黛玉做什么都是对的。类似像二人偷看禁书,林黛玉纵容贾宝玉喝酒,林黛玉元宵节当众投喂贾宝玉喝酒,本就是错的。贾母被逼“掰谎”也是无奈之举。如果不是外孙女和孙子行为失格,贾母根本不用掰谎。
(第五十四回)宝玉听说,答应着,一一按次斟了。至黛玉前,偏他不饮,拿起杯来,放在宝玉唇上边,宝玉一气饮干。黛玉笑说:“多谢。”宝玉替他斟上一杯。凤姐儿便笑道:“宝玉,别喝冷酒,仔细手颤,明儿写不得字,拉不得弓。”宝玉忙道:“没有吃冷酒。”凤姐儿笑道:“我知道没有,不过白嘱咐你。”
贾母吩咐贾宝玉给所有人斟酒,还都要她们喝了。偏偏林黛玉不喝,拿起自己的酒杯放在贾宝玉唇上,投喂给贾宝玉一气喝了……
林黛玉此举大不妥,也让在座的所有长辈尴尬。
一,兄弟姐妹们亲密有个限度,也有个场合。林黛玉和贾宝玉平时在家如何都行,在公共场合就太失礼了。
(第二十一回)又听袭人叹道:“姊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凭人怎么劝,都是耳旁风。”宝钗听了,心中暗忖道:“倒别看错了这个丫头,听他说话,倒有些识见。”
袭人说的是对的。古人男女七岁不同席,对男女之防尤其注意。贾家虽说不太严格遵守,但当时宴会李婶娘、薛姨妈是外人,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是长辈,贾蓉媳妇是晚辈,一群丫鬟婆子看着,还有李纹、李绮、薛宝琴等外人女孩子。宝黛二人如此亲密,影响特别不好。
二,王熙凤突然莫名的插嘴说贾宝玉“别喝冷酒”的话不咸不淡,就是因为林黛玉喂酒的行为太亲密,所有人尴尬到一度冷场,王熙凤借以调节气氛转移注意力。她也用“喝冷酒写字打颤”,提示贾宝玉要注意礼节。
三,林黛玉投喂贾宝玉,在座的有三个人最尴尬。
第一,李婶娘。她是外客,与贾家关系比较远。目睹了这种不合礼仪之事,不啻看到了贾家的“丑事”。
宝黛爱情现在看确实很美。但在古代世人眼中,就是男女私情、丑祸和不才之事。李婶娘过来人什么不明白。客人目睹了主人的尴尬事,自然更尴尬。
第二,王夫人。儿子与表妹大庭广众之下举止亲密失礼,王夫人这个母亲最尴尬,有教育儿子失败之嫌。
宝黛二人平时亲密也罢了,但有外客在场太不合规矩。王夫人对林黛玉不满也不是没来由的。
古人有“七出五不娶”的说法。林黛玉和史湘云这种从小无父无母的长女就属于“丧妇长子不娶”。她们从小得不到母亲言传身教,不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比方看禁书,比方投喂贾宝玉的酒,都属于不能做的范畴。没人教她俩就都不知道。像史湘云撸胳膊挽袖子和人吆五喝六的玩笑,都是有母亲的女儿所不会有的行为。
第三,贾母。贾母的尴尬在于她虽然同意宝黛姻缘,但绝不同意宝黛爱情。爱情在那个年代是私情,大家族男女有私情传出去要身败名裂。
宝黛二人如此行事,保守如贾母当然最尴尬。甚至王夫人会认定是贾母的纵容导致宝黛如此大胆。
贾母被逼没办法,才借《凤求鸾》掰谎。替贾宝玉和林黛玉打掩护。
(第五十四回)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所以编了出来取乐。何尝他知道那世宦读书家的道理!别说他那书上那些世宦书礼大家,如今眼下真的,拿我们这中等人家说起,也没有这样的事,别说是那些大家子。可知是诌掉了下巴的话。所以我们从不许说这些书,丫头们也不懂这些话。
这番话连敲带打告诉贾宝玉和林黛玉,姻缘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能私定终身,批评他们过火了。
当然,贾母不会只针对宝黛二人。她更将战火烧到了薛姨妈和薛宝钗身上,指责她们来贾家图谋金玉良姻太失礼。小姐儿不懂事,夫人也不知礼,这是为了堵王夫人的嘴。意思是别以为你们的事我不知道。大家半斤八两,谁也别笑话谁!
薛姨妈无辜被牵连,当然不满意。第五十七回贾宝玉因紫鹃骗他林黛玉要回苏州“疯癫”后,薛姨妈跑到潇湘馆要替宝黛说媒,就是针对贾母元宵节的“掰谎”。你不是说你家没有么?这又是什么?她说“我这主意一出,老太太一定喜欢”,就是对贾母支持宝黛姻缘的回击,背后幸灾乐祸!
文|君笺雅侃红楼
别忘了关注:君笺雅侃红楼,动手转发一下,没准您的朋友也爱看,感谢赞赏。
林黛玉喂了贾宝玉半杯酒,为何吓坏了贾母?
在《红楼梦》第五十四回中的元宵家宴上,林黛玉旁若无人给宝玉喂酒,举座皆惊,凤姐见状赶紧善意提醒,贾母见机出言辩白:
贾母又命宝玉道:“连你姐姐妹妹一齐斟上, 不许乱斟,都要叫他干了。”宝玉听说,答应着,一一按次斟了。至黛玉面前,偏他不饮,拿起杯来,放在宝玉唇上边,宝玉一气饮干。
黛玉笑着说:“多谢”。宝玉替他斟上一杯。凤姐儿便笑道:“宝玉别喝冷酒,仔细手颤,明儿写不了得字,拉不得弓,宝玉忙道:“没有喝冷酒”。凤姐儿笑道:“我知道没有,不过白嘱咐你”。
黛玉喂宝玉喝酒
你没有看错,就是在众目睽睽之下,黛玉端起自己的酒杯给宝玉喂了半杯酒,宝玉也配合得相当的好,黛玉敢喂,他就敢喝。
首先且不说这酒,两人这种动作上的高度契合也是惊得在场的所有人目瞪口呆,这样的感情还仅仅只是局限于亲情吗?
或是一清二白的表兄妹之情?显然它已经越过了这一层情感达到了爱情的高度,在场的所有人也嗅到了一股浓浓的爱情气息。
黛玉和宝玉两小无猜
从黛玉和宝玉身上散发出来的这一股气息,就眼前来讲,除了贾母暗暗支持之外,以王夫人为代表的一伙人是使出了洪荒之力也要压制这一股气息。
黛玉在大庭广众之下表达了对宝玉的爱意,也算是公开的表白,实际上这是把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她的这种无意识的举动,更是吓坏了贾母:
一、黛玉的行为触到了封建礼教的逆鳞黛玉端起自己的酒杯给宝玉喂酒,脑补一下这种画面感,是不是暧昧感满满呢?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和自己最亲近的亲人,朋友也很少有去共用一个酒杯的事情吧,
黛玉举止坦荡
这种亲昵的举动个人认为仅限于爱人之间才是可以接受的,并且就算是爱人也不能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表现得这么亲昵,
就算放在如今改革开放的今天,也不能这么肆无忌惮,更何况还是被封建礼教所裹挟的封建社会呢!黛玉此举在当时绝对是挑战了封建礼教的底线。
黛玉和宝玉两人则很坦诚,他们心里这么想,行动就是这么去体现的,不需要用一份虚伪去做遮遮掩掩,他们都有一颗敞亮的心。
黛玉与宝玉爱得敞亮
可是在他们周边的人并不会这么认为,特别是对于黛玉,在封建礼教下,贞操对男人倒是要宽容许多,而对于女人,
从封建礼教口中吐出来的泡沫足以将黛玉淹死,在古代一个女子的名节比生命还要重要,名节若遭到玷污,一辈子的清誉就毁灭了。
黛玉终究太过单纯,她不知道在封建礼教的规范下,不能那么去做。这若被人传出去,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将是行为的不检点,
黛玉差点被人抓住把柄
府中那么多人的嘴,没法堵得住,只有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才能堵住众人的嘴,否则还被有心之人拿去利用,添油加醋地去炒作一番,
这样的后果黛玉那稚嫩的肩膀显然承担不起,她的行为触碰到了封建礼教的逆鳞,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被推入万丈深渊,
贾母看得通透
所以这样的举动当然会吓到贾母,黛玉年少无知,可贾母却是一个身经百战的老祖宗了,什么事她没见过,
又有什么事是她所看不透的呢!正是因为她看到了黛玉这种触碰逆鳞的举动,将深深地伤害黛玉,毕竟黛玉是她最疼爱的女儿的孩子,
自从黛玉来到贾府,她就是贾母捧在手上的掌上明珠,更是她的心肝宝贝,因为爱,因为在乎,所以黛玉喂酒的行为是把贾母吓得够呛。
贾母疼爱黛玉
二、公开表白是把自己架在火炉上烤其实黛玉真的不喜欢玩心眼,她的爱是明火执仗的,不同于宝钗,宝钗也很想嫁给宝玉,可是她却明白一个道理,
在封建礼教下的婚姻,必须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于女子个人而言,就算你的爱可以延长到海角天涯,
可以爱到地老天荒,如果父母不同意,那一切都将是白搭,爱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宝钗对这一点就有了正确的认识,
黛玉爱得太过单纯
所以为了得到宝玉,她一直是在背地里搞小动作,首先讨好准婆婆是必需的,然后在暗中布下“金玉良缘”的局,
再有意无意地制造绯闻话题,什么她身上戴的金项圈就是要捡有玉的来相配,她从来不会直接地去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也不会去吃黛玉的醋,而黛玉却傻傻地不知道,宝姐姐已经在费尽心思地撬她的墙角,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宝钗撬黛玉墙角
尽管宝玉的心在黛玉身上,但准婆婆却被宝钗拉走了,拉走了准婆婆宝钗已经成功了一半。而此时的黛玉却毫不避讳地在众人面前展现了她和宝玉之间的感情,
这种公开的表白是把自己架在了火炉上烤,宝钗一伙人正虎视眈眈地盯着宝玉,王夫人对黛玉喂酒一事的举动是恨得咬牙切齿,
此时奈何贾母在场,要不是有贾母压阵,黛玉当场可能就会被王夫人骂得下不来台,王夫人处理儿子的这些花花草草可是有些手段的,
王夫人看黛玉不顺眼
就如她屋里的金钏,明明是宝玉的错,先招惹金钏,王夫人一翻过身来就给了金钏一巴掌,还骂其是下作的小娼妇,把宝玉教坏了。
逼得金钏为了对这不公命运的抗争,只有用死来证明自己的清白,最后投井自尽了。王夫人当着贾母,黛玉的问题自然会留给她三分薄面,
可暗地里王夫人要怎么去对付黛玉,贾母却无能为力,再者自己已经是半截身子埋进土里的人了,很快在未来的某一天,
黛玉势单力薄
这个家就是王夫人当家作主,而黛玉一个人势单力薄,这样的不知收敛爱的光芒,怎能不吓到一心为她计的老外婆呢!
她喂酒的举动实际上是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更显眼的地方,让王夫人、薛姨妈、宝钗这些敌对势力更为清楚地看到,
看得越清楚,那么打击的目标就越精准,黛玉这小蹄子是让这个老外婆操碎了心啊!
贾母为黛玉操碎了心
三、贾母爱孙心切护犊子像贾母这种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怎么可能被外孙女给她心爱的人喂半杯酒而吓到呢?就算这事在封建礼教下是错的,
有不得体之处,贾母完全有能力把这件事情给压下去,压是一回事,爱孙心切护犊子又是另一回事了,这事看似不大,
但是贾母她在意啊,她在意这个外孙女,对于外孙女的事,眼里容不得半粒沙子。她的命根子,她的心肝,是不能有半点差池的,否则就是在要她的老命。
黛玉被贾母捧在手心
事既然已经出了,贾母只能力挽狂澜地作出补救,把对黛玉的伤害降到了最小化。凤姐是个有眼力劲的人,
她也能摸透贾母的心思,黛玉一给宝玉喂完酒,凤姐就作出了善意地提醒,并且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之后贾母又放出高招,
借《凤求鸾》中的佳人才子之事,对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的内容进行了否定,并指出编这样书的人是有仇富心理,要不就是有求不遂。
贾母为黛玉谋划
贾母是连作者都否决了,《凤求鸾》中或许就是描写的一些官宦之家自由的爱情故事吧,贾母否决了这些观点之后,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凤求鸾》中描写的那些事只不过是编了出来取乐的,别说他书上那些官宦之家,如今眼下真的,拿我们中等人家说起,也没有这样的事。
别说是那些大家子,可知是诌掉了下巴的话。读到这里,贾母为了黛玉,实在是用心良苦,她直接用《凤求鸾》的典故,
贾母力挽狂澜
封住了所有人的嘴,告诉大家我们贾府可是没有这样的事的,贾母这样一说,以后便不会有人敢再来搬弄黛玉与宝玉之间的事,
贾母表面上说的是戏文,实际上是在替黛玉和宝玉辩白,我的这两个孙是清清白白,干干净净的,他们整天在我眼皮子底下,我心里跟明镜似的,你们可不能瞎猜噢!
写在最后林黛玉喂了宝玉半杯酒,为何吓坏了贾母,其实细细分析而来,这其中包含贾母对黛玉的一份良苦用心,这份心是来自一个老外婆的真情实感。
黛玉没有冲破封建礼教的桎梏
有人说以贾母的资历,黛玉的这一举动不可能吓到贾母,在我看来能不能吓到的关键点在于是否在乎,
鲁迅曾经说过一句话:“在乎你的人,你咳嗽一下他以为你感冒了。不在乎你的人你死了他就以为你睡着了”。
再加上这件事情,关乎黛玉的名声和清誉,对黛玉人生的影响将至关重要。在重要的人身上发生了重要的事,
贾母疼爱黛玉
贾母能不吓到么!黛玉这一大胆的行为,在封建礼教的桎梏之下难免会落人口舌,惹人非议,贾母焉能袖手旁观而不着急呢?
黛玉历经此事之后,也领悟到了老外婆的苦心孤诣,有所警觉,与宝玉之间刻意保持了距离,以免让人抓住制造绯闻的机会,酿成无法承受的苦果,
早期在贾府中的黛玉,有老外婆的维护,也幸福着呢!
宝黛爱情以悲剧收尾
我是彩虹之南R,感谢您的阅读!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林黛玉喂了贾宝玉半杯酒,为何吓坏了贾母?
林黛玉元宵家宴上当众喂了宝玉半杯酒,贾母并没有被吓坏、也没有被难坏了,而是之后借着女先说书的机会一顿“掰谎”,以贾府的小姐们跟着的丫头婆子众多,没有可能会发生“贼情”为由,就这样轻轻松松的替宝黛二人的表兄妹情深洗白了。然而,大观园里偏偏有人不争气,花园山石上被贾母屋里的傻丫头拣到了“绣春囊”,幸亏被邢夫人当场截获了“赃证”。王夫人亲自主持连夜抄检大观园行,结果查出了司棋与表弟潘又安的“奸情”。
可以“不可逾越”的87版现代编剧们偏偏不想贾母她老人家省心,在“原创”情节“宝玉海疆送亲”之前,又加了一场“原创”的宝黛二人一起看望探春的戏。在入夜的大观园里,宝黛二人从探春的住处出来两人身边竟然没有一个丫头婆子跟着,宝黛一起来到花园的山石边坐下,这山石应该正是宝黛“共读西厢”和司棋潘又安遗失了“绣春囊”的那一片象征着“自由爱情”的大观园“湖山石边”。这一回先是“黄鹰”宝玉想去抓“鹞子”黛玉的“脚”没有抓住,可是过了片刻“鹞子”黛玉却主动把手搭在了“黄鹰”的“脚”上去了,于是宝黛二人紧紧的双手“扣了环了”。
老祖宗贾母如果有知,在此刻也应该和司棋她老娘是一样的,被87现代青年编剧们的这个“原创”情节中的“两个玉儿”把脸得叭叭的响了。
曹雪芹写黛玉是“质本洁来还洁去”的。
在贾母“掰谎”之后,宝黛二人从此就非常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了,以至之后紫鹃也说他们两人“像这样厮抬厮敬的,再不像先时那样吵了。”。
个人特别喜欢10版宝黛最后一次见面的场景,两位青春少男少女在众丫头婆子的目光中相视而笑,黛玉问“宝玉,你为什么病了。”宝玉答“我是为林姑娘病了。”,惊恐的袭人和紫鹃赶紧把这“一对儿”都已经痴傻的苦情恋人扶起来分开。
此时的背景音乐是在宝黛二人“共读西厢”之后,那句曾经听得黛玉神摇心动痴痴落下泪来的《牡丹亭》“惊梦”~柳梦梅的“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在个人心目中,古风古韵的原味《红楼梦》应该正是这样子的昆曲音乐背景典雅而温婉。
林黛玉喂了贾宝玉半杯酒,为何吓坏了贾母?
林黛玉给贾宝玉喂酒,的确是违反了封建社会的礼仪,关键点不在喂酒二字,而是酒杯的问题。看下红楼梦五十四回原文:
至黛玉前,偏她不饮,拿起杯来,放在宝玉唇边,宝玉一气饮干。黛玉笑说:“多谢。”宝玉替她斟上一杯。凤姐儿便笑道:“宝玉,别喝冷酒,仔细手打颤儿,明儿写不得字,拉不得弓。”
喂酒的酒杯是林黛玉自己使用的,贾宝玉给林黛玉的酒杯斟满了酒,而后林黛玉将酒喂给了贾宝玉,两个人共用一个杯子,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间接接吻,即使现代社会,男女在公共场合聚餐,一个女性不想喝酒,想要找个男性替自己喝,这位男性必然是女子的老公,如果不是自己的老公,也必然是关系非常好的同事或者朋友,自己老公替妻子喝酒的时候,一般就是端起妻子的杯子一饮而尽,但是同事或者朋友就不能这样,要把女方杯子里的酒倒入自己的杯子,这是对双方的尊重,同时也像其他人表明,双方是普通的朋友关系,在酒桌上,假如一位男性很随意的用一位女性使用的杯子,而女性也不计较,即使没有暧昧关系,也会引起在场其他人的误解。
人与人之间亲密的关系,往往就会反应在双方是否存在互相嫌弃,两个陌生的男女,绝不可能会使用一个杯子,因为谁也不知道对方有没有传染性疾病,两个人一旦共用一个杯子,说明两个人的关系已经上升到了亲密的层次,相互之间的身心都是不设防的,例如战友之间,用一个酒瓶子,你一口我一口地喝酒,体现的就是双方绝对的信任。
古人宴会的时候,有一个奇特的习惯,就是共用一个酒杯,这个酒杯是专门劝人喝酒的,一个人喝完后斟满酒,送给下一个人,曲水流觞说的就是古人们用一个杯子喝酒典故,坐在溪流旁边,从上游放下一个酒杯,顺水漂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要喝上一杯,当然参加这种宴会的人必然都是相交甚深的好友,更不会有女子参加,即使有女子参加,也都是青楼女子。
古代豪门贵族举行家庭宴会时,男女要分席而坐,即使父女兄妹也不能同席,而且中间要用帘子将男女隔开,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一点在红楼梦里说得极为详细,这就是封建礼仪制度的男女大防,家族成员的男女,不允许坐在一起饮酒娱乐,以免造成身体上的接触,事实上,在古代只有青楼女子才会和男人们坐在一起饮酒娱乐,所以才会有酒为色之媒的说法。
古代封建礼仪制度讲究男女授受不亲,男女双方传递东西时,两个人的手禁止直接接触,在古代长嫂如母,但即使嫂子和小叔子之间也不允许,所以男女授受不亲的下句是嫂溺援之以手,说明在日常生活里,嫂子和小叔子要遵守男女授受不亲的礼仪,但如果嫂子遇到了危机,掉到河里溺水时,小叔子要救助嫂子,就不能在讲究这些礼仪,救人要紧。
贾宝玉和女眷们一起宴会,有嫂子王熙凤,李纨,还有表妹林黛玉,薛宝钗,还有薛姨妈等等,这次宴会本身就是不合封建礼仪的,林黛玉用自己的杯子给贾宝玉喂酒,这件事就显得更离谱了,在现实中,作为豪门贵族的贾府,是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这就是红楼梦里虚构的荒唐言。
红楼梦作者虚构黛玉给宝玉喂酒的目的,想要说明的问题,是封建礼仪道德的虚伪性,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事实上封建贵族阶级的生活,极端腐化堕落,但是外在却是冠冕堂皇,包扎的结结实实,人人一副道貌岸然,内里却是一肚子的男盗女娼,例如贾赦的骄奢淫逸横行霸道,贾琏的淫滥无耻,贾珍一味高乐不了,甚至恨不得把宁国府都翻了过来,连儿媳妇秦可卿都不放过,这些所做所为,却没有任何人指责和非议,林黛玉只是用自己的杯子,给心上人贾宝玉喂了一杯酒,就被王夫人薛姨妈薛宝钗等人认为违背了礼仪,宝黛两人一定有了私情。说明了封建礼仪制度的虚伪本质,暗地里做什么鬼事都可以,大庭广众之下伪装好就行的事实。
林黛玉代表的木石前盟派,和薛宝钗代表的金玉良姻派是对立竞争的关系,所以林黛玉所做的每一件事,才会被王夫人上纲上线,在鸡蛋里挑骨头,甚至污蔑谣言,贾府里真正的肮脏龌龊,却被王夫人等人视而不见,这就是对待问题的双重标准。
红楼梦这本书对人性的刻画极为深刻,通过林黛玉给贾宝玉喂酒一件事,把人性的善恶描述的淋漓尽致,对自己和他人具有双重标准性,是人性的一个重大特征,也是人与人之间争斗的重要手段。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