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鹃劝黛玉趁贾母健在为婚事早做打算,黛玉为何哭泣了一夜?

第五十七回,黛玉的贴身大丫头紫鹃感于黛玉对她的信赖,也想回报一二,便向宝玉说黛玉要回南方老家,谁知宝玉竟然信以为真,失魂落魄,痴痴傻傻起来,后来明白了事情真相才渐渐恢复了。紫鹃试出了宝玉对黛玉的真感情,于是劝黛玉:

……我倒是一片真心为姑娘,又没个父母兄弟。谁是知疼看热的人?趁早儿老太太还明白健朗的时节,作定了大事要紧……像姑娘这样的人,有老太太一日好些,一日没了老太太,也只表凭人去欺负罢了,所以说,拿主意要紧……

黛玉本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如今听了紫鹃的话,虽然口里不说,但内心起伏却是很大,以至于哭了一夜。这一夜当中,黛玉定是思绪繁杂,五内似焚。

她既感动紫鹃一片真心为自己打算,但毕竟上下有别,许多事并不能与她相商,又伤心自己父母早逝,自己寄居在外祖母家中,竟然连一个依靠的人都没有。外祖母虽然对她疼爱有加,但是她所疼爱的人多,并不能一心只为自己打算。而宝玉虽然与自己互为知己,也对自己情真意切,可是又不能自己做主。

紫鹃为自己试出了宝玉的心意又如何,两个不能自主的人,再加上自己身体日渐病弱,将来到底如何结局,竟然无法掌握,命运如此叵测,怎不让人心伤难过。

其实遇到这样的事,不独黛玉会这样,任何一个有心有肺的人都会哭泣难止。

紫鹃劝黛玉趁贾母健在为婚事早做打算,黛玉为何哭泣了一夜?

紫鹃与黛玉是命运共同体,紫鹃作为将来黛玉出嫁时的陪房,自然十分关注黛玉的感情婚姻前途。紫鹃简单的把“宝黛姻缘”的希望寄托在贾母身上,认为贾母是唯一能为黛玉作主成就“宝黛姻缘”的亲人。

第五十七回原文:紫鹃笑道:倒不是白嚼蛆,我倒是一片真心为姑娘。替你愁这几年了,无父母无兄弟,谁是知疼知热的人?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作定了大事要紧。俗语说,“老健春寒秋后热”,倘或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也完事,只怕耽误了时光,还不得趁心如意呢。公子王孙虽多,哪一个不是三房五妾,今儿朝东,明儿朝西?要一个天仙来,也不过三夜五夕,就丢在脖子后头了,至于为妾为丫头反目成仇的。若娘家有人有势的还好些,若是姑娘这样一人,有老太太一日还好一日,若没了老太太,也多是凭人去欺负了。所以说,拿主意要紧。姑娘是明白人,岂不闻俗语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然而,“心比比干多一窍”的黛玉比紫鹃更明白宝玉对自己的心意,紫鹃并不知道“宝玉挨打”之前,早已经对黛玉“诉肺腑”。黛玉也更清楚的感受到在“宝玉挨打”之后,贾母凤姐态度上的变化。

因为清虚观张道士说亲,宝玉为黛玉第二次摔玉,黛玉剪了玉上的穗子。事后黛玉十分后悔,却笃定宝玉一定是会等到她亲手再穿上穗子才肯再戴上“通灵宝玉”。谁知道,黛玉剪了玉上的穗子四天后“宝玉挨打”了,第五天贾母不但当众赞宝钗“我们家四个女孩儿都不如宝丫头”,贾母还亲自求宝钗“叫莺儿来给宝玉打络子”,结果宝钗配金线莺儿络上了“通灵宝玉”。半年之后,贾母独宠新来的薛小妹、详问“八字”,凤姐跟着就说想要为宝琴“做媒”。元宵节家宴,黛玉当众给宝玉“喂酒”,凤姐立即提醒“宝玉别吃冷酒”,贾母跟着“掰谎”。过完年,凤姐病了,王夫人安排了宝钗协理大观园。

随着时间的流逝、形势的变化,事实上贾母王夫人凤姐的用意共同推动了薛宝钗一步步走向大观园女儿国的中心位置。而宝黛的表现却连连失分,宝黛摔玉剪穗子让贾母当众抱怨哭了之后,宝黛元宵节“喂酒”再次逼得贾母亲自“掰谎”为宝黛关系洗地。虽然通过“试玉”紫鹃对宝玉“放心了”,宝玉发痴病却又一次让贾府上下更严重关注到宝黛“私情”的嫌疑,难怪黛玉会对议论宝黛“私情”的紫鹃说“还嚼什么蛆”,此时再想让不久前刚刚才“掰谎”为宝黛“私情”嫌疑洗地的贾母为“宝黛姻缘”做主,不就等于是要让贾母老宗祖自己打脸吗?

紫鹃痴心傻意以为自己试出了宝玉的“真心”,再求准了贾母为婚事作主就可以万事顺意了,黛玉心内却明白,因此伤感“试玉”之后形势更加被动了。

可怜黛玉等到紫鹃睡后,才背着紫鹃独自偷哭了一夜。

唉……!

紫鹃劝黛玉趁贾母健在为婚事早做打算,黛玉为何哭泣了一夜?

紫鹃是贾母赐给林黛玉的大丫头。两人算是从小一起长大。紫鹃虽然出场不多,可也如袭人对贾宝玉一样尽心尽力对待林黛玉。对于林黛玉的未来,紫鹃比贾母更关心,以她的身份和林黛玉的感情,如果林黛玉出嫁,紫鹃基本要跟着陪嫁。宝黛有情,紫鹃自然更愿意林黛玉嫁给贾宝玉,这样她也不用远离荣国府的父母亲人。紫鹃的关心林黛玉感同身受,但她比紫鹃更清楚自己面对的严峻局面,仿佛一个死结,越缠越紧终难解开。

五十七回,紫鹃大胆试探贾宝玉,将宝玉刺激的差点没死掉。此事不是贾母替她开脱后果不堪设想。紫鹃试宝玉,达到了两点目的:

第一,贾宝玉对林黛玉真心。一听说林黛玉要离开贾家,贾宝玉承受不住,痰迷心窍迷了心智,惶惶不可自已。如此表现证明与林黛玉感情笃深。

第二,贾宝玉对林黛玉的决心。贾宝玉对林黛玉要走的反应,不但令紫鹃看出贾宝玉真心,更给所有贾家长辈看出贾宝玉的决心。一句试探的玩笑话尚且令贾宝玉如此,如果真要反对宝黛姻缘,贾宝玉将何以自处?这个严峻问题已经抛给了贾母王夫人等人。

事后,紫鹃和林黛玉夜话,说了一大段她对林黛玉今后人生的想法,重中之重就是趁贾母还健在,坐实宝黛姻缘。

紫鹃笑道:倒不是白嚼蛆,我倒是一片真心为姑娘。替你愁这几年了,无父母无兄弟,谁是知疼知热的人?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作定了大事要紧。俗语说,“老健春寒秋后热”,倘或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也完事,只怕耽误了时光,还不得趁心如意呢。公子王孙虽多,哪一个不是三房五妾,今儿朝东,明儿朝西?要一个天仙来,也不过三夜五夕,就丢在脖子后头了,至于为妾为丫头反目成仇的。若娘家有人有势的还好些,若是姑娘这样一人,有老太太一日还好一日,若没了老太太,也多是凭人去欺负了。所以说,拿主意要紧。姑娘是明白人,岂不闻俗语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五十七回)

紫鹃此话暗藏了很多隐喻的内容。之前多有涉猎不多说,只说真心为林黛玉谋划,将林黛玉面临的困境讲的一清二楚就极难得。林黛玉这些年病一直不好,也就为了这些忧心。贾宝玉虽明白却做不了太多,只能说些“放心”“要活一起活,要死一起死”的话,可这并不是林黛玉要的。其余贾家上下再没有一人能与林黛玉说这些知心话。林黛玉仿佛走夜路的小女孩,越害怕,夜越黑。

紫鹃的话说到林黛玉的心坎,可她也无言附和,徒增伤心!

“黛玉听了这话,口内虽如此说,心内未尝不伤感,待她睡了,便直泣了一夜,至天明方打了一个盹儿”(五十七回)。

林黛玉听了紫鹃的话伤心难过一整夜,她比紫鹃见识更广,思虑更多,自己面对的问题,比之紫鹃所想更严峻。紫鹃认为贾母可以一手遮天,决定一切。林黛玉却深知没有那么容易。贾母终究是贾家的贾母!林黛玉自己事自己知,无论身体,家庭背景,对贾宝玉的匡扶都制约着与贾宝玉的姻缘。单单只凭贾母强行指派根本不可能。而贾宝玉的感情和承诺更是不敢宣之于口,等于于事无补。

林黛玉的未来一片黑暗,她所担忧的未必全是与贾宝玉的感情,更多是对未来的迷惘和恐惧。越对自身处境了解,林黛玉越绝望。紫鹃说的话可谓字字诛心,却都是林黛玉无解的困局,怎不让她彻夜伤感,悲伤欲绝。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作者^o^每天都有不同的红楼视角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

紫鹃劝黛玉趁贾母健在为婚事早做打算,黛玉为何哭泣了一夜?

林黛玉自小父母双亡,外祖母疼她无人教养,便把她接到自己的身边调教。黛玉来到贾府以后,贾母对她是百般疼爱!给她配的丫头是自己亲自调教出来的、性情最好的紫鹃。在府里的吃穿用度,仅次于宝玉,比贾府的正经丫头——迎、探、惜还高人一等。黛玉一来,本来在贾母处的迎春、探春、惜春被赶到了李纨处,贾母这儿只留下了宝玉和黛玉。偶尔有湘云过来小住一下。平常贾母对黛玉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可是隔代亲,终究隔着心呢:林黛玉时时羡慕薛宝钗等有亲娘的孩子,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孤苦伶仃的孤儿。

好在黛玉从小跟宝玉一起长大,宝玉时时呵护着黛玉。然而两人在一起久了,慢慢便互生爱慕之情,大家都看在眼里。然而府中又来了一个品格端方,容貌美丽的薛宝钗,行为处事深得人心,把黛玉给比下去了。更让人气愤的是,她一来便有了“金玉良缘”之说,而且脖子里还带着个金锁,扬言遇见有玉的便可结为婚姻。这明摆着是来嫁宝玉的。

好在黛玉从小跟宝玉一起长大,宝玉时时呵护着黛玉。然而两人在一起久了,慢慢便互生爱慕之情,大家都看在眼里。然而府中又来了一个品格端方,容貌美丽的薛宝钗,行为处事深得人心,把黛玉给比下去了。更让人气愤的是,她一来便有了“金玉良缘”之说,而且脖子里还带着个金锁,扬言遇见有玉的便可结为婚姻。这明摆着是来嫁宝玉的。 好在薛宝钗不是贾母心中的最佳人选——这一点从她向薛姨妈提亲求宝琴便可以看出来。然而在王夫人心中,可把黛玉恼恨死了——这从她把跟黛玉长得有几分相像的丫头晴雯整死就可以看出来。贾母已到了风烛残年。贾母一死,林黛玉在贾府就没有靠山了,想嫁给贾宝玉门儿都没有。所以在第五十七回,紫鹃就提醒黛玉:“趁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作定了大事要紧……”紫鹃说得句句都是肺腑之言。黛玉虽然嘴上责备紫鹃,但心里是五内翻滚,晚上躺下后“便只泣了一夜,至天明方打了一个盹儿”。

林黛玉不是没有想过,但是她在贾府里没有一个知心人。她的心事能跟贾母说吗?她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她也听说了“金玉良缘”之说,恨的是为什么这些传闻说的不是自己跟贾宝玉,而是薛宝钗跟他。自己跟宝玉这么好,如果有亲娘,还可以向她说一下,可眼下没有一个人替自己做主,还要自己亲自向外祖母表明心迹。如果贾母同意还好,如果不同意,那自己在贾府还有立足之地吗?自己还有脸面活在世上吗? 这事宝玉去说更好了,但是宝玉那么害怕舅舅贾政,他肯定不会去说的。让他去磨贾母,让她去说?怎么好意思吗?如果他说贾母也不同意怎么办呢?

总而言之,黛玉来到贾府没有跟贾母建立起那种亲密无间的关系。彼此心里怎么想的对方一点都不知道。作为贾母,只注重了林黛玉的日常吃穿用度和一些礼仪教养,再或者像宠物一样养着她。这样贾母自己倒是开心了,可林黛玉心里怎么想的,她一点都不清楚。 这对黛玉来说是很不公平的。

紫鹃劝黛玉趁贾母健在为婚事早做打算,黛玉为何哭泣了一夜?

谢谢邀请!

第五十七回:“慧紫娟情辞忙试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紫娟劝黛玉趁贾母健在时为婚事早做打算,是有前提的。因为在此之前,紫娟刚刚试过宝玉,说黛玉过些日子要回苏州老家,这么一试把宝玉的痴病试了出来,以至于紫娟被派去服侍了宝玉一些日子。紫娟从怡红院回到潇湘馆之后,才有了对黛玉的那一番劝戒。

紫娟这么一试,再加之她服侍宝玉的那段时间,可以说是完全探明了宝玉的心思。而黛玉的心思,紫娟一向心知肚明,否则她就不用去试宝玉了。

这两个人的心思都明了了,确定无疑,那么接下来只是等着一个人说话能管用的人来替他们作主。这个人是谁?王夫人显然不可能,她早就或明或暗地表示了对宝钗的喜欢,对黛玉全无感。贾政,按理说应该是他,可是,这府里也没有谁能够够得上与他说话,尤其是像紫娟这样一个丫头,就更没有资格说得上话了。

那么贾母呢?很多人对贾母的诟病就在于她顾着自己享乐的时候,完全没有为自己的亲外孙女黛玉考虑。如果她站出来说一句话,那么以贾政的孝心,再加上贾政其实也挺喜欢黛玉这个外甥女,似乎一切都可以顺理成章。

可是,别忘了,还有一个贾元春。元春在赐端午节礼的时候给宝钗与宝玉一样,不会是无缘无故的。虽然贾母是老祖母,元春是孙女儿,但是贾母在面对元妃的时候,臣妇对皇妃的礼节一样都不能少。在这一点上,贾母绝不可以老卖老。

宝黛的两情相悦,抵不过外面种种因素的影响,连贾母也不能左右。紫娟劝过后,黛玉哭了一夜,是因为以黛玉的聪明,她知道没有人可以为她作主,没有人能掌控她的命运。余生,或许就如飘萍,没着没落,这才是她最痛苦的地方。是那个时代,让一位如此出众之女子,任由命运去打击却无可奈何。

我是苏小妮,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和分享!

紫鹃劝黛玉趁贾母健在为婚事早做打算,黛玉为何哭泣了一夜?

紫娟劝黛玉趁贾母健在早作定了和宝玉的婚事,黛玉哭了一晚,原因有三条。

1:紫娟在此之前刚刚因为试探宝玉心意,惹得宝玉发了疯病,她不得不留在怡红院照顾宝玉,这是她回到黛玉所住潇湘馆的第一晚,黛玉既为紫娟的替她不顾礼法不辞辛苦试探宝玉的一片苦心所感动,又因为经过试探验证出宝玉待她一片真心所打动。

2:紫娟说出了她最重要的心事,她此生最大的心愿,就是与宝玉携手一生,但也指明了此愿望要达成的困难。这是她一直以来的心病,身体不好,睡眠不好,都因此心病。

这个心病宝玉不能直说,紫娟也不能不顾礼节诉说,现在紫娟直接说出了自己日夜纠结的心事,自然止不住眼泪。

3:紫娟说出这段婚事的困难,黛玉原本一直没有停止过担忧。而且越来越担忧:王夫人亲宝钗远黛玉的意愿已经明显,连对贾府影响颇大的元春也已经趁着端午节礼物也暗示了支持宝钗,而黛玉唯一的指望贾母,一直没有开口为她做主。

黛玉心里比谁都急,但她也不能不顾脸面,去找贾母直接说。

这就是黛玉哭了一晚的原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