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在林黛玉屋里梳洗了一次,袭人为何会生气?
袭人生气并不是因为贾宝玉在林黛玉房间里梳洗,而是因为在梳洗期间,她做的一件丑事被林黛玉指了出来。
红楼梦第21回,史湘云和林黛玉同卧一床,贾宝玉大清早的跑进屋,用史湘云洗过的洗脸水洗漱后,又让她帮辫子。史湘云给贾宝玉打理头发时发现束头发用的珍珠和以前不一样,说道:
“这珠子只三颗了,这一颗不是的.我记得是一样的,怎么少了一颗?"宝玉道:“丢了一颗。”湘云道:“必定是外头去掉下来,不防被人捡去,倒便宜他。”黛玉一旁盥手,冷笑道:“也不知是真丢了,也不知是给了人镶什么戴去了!”
林黛玉的话里有话,她认定根本不可能是在外头掉了,而是被人替换了,而这个人就是袭人。红楼梦里袭人的原名就是“珍珠”,所以此事必定与她有关。而从实际情况看,贾宝宝身边,袭人确实最可疑。因为她管理着贾宝玉生活日常起居,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的晚上,她甚至还要偷着拿“宝玉”给林黛玉看。那么贵重的东西袭人都能作得了主,更别说更换一颗珍珠了。从袭人的反应看,林黛玉似乎说得很对,因为她听完之后非常恼火,等贾宝玉回到房间后,她采取冷战方式抗议。
袭人为何要私下里更换宝玉束头发的珍珠?从她的身份和职责,以及她的为人来判断,她应该是不可能也不敢这样做的。这中间究竟发了什么事?读到红楼梦第52回,才从平儿所说的一件事中发现一丝信息。
袭人回家处理母亲后事,晴雯和麝月在怡红院共同当家。有一天,晴雯感冒卧床,平儿悄悄把麝月拉到门外,贾宝玉偷听时,才知道平儿丢的虾须镯是被怡红院里的坠儿偷了去。平儿顾及贾宝玉的脸面,私下把这件事压下之后,告诉麝月事情原委,并说了这样的一段话:
“想了一想:宝玉是偏在你们身上留心用意、争胜要强的,那一年有一个良儿偷玉,刚冷了一二年间,还有人提起来趁愿,这会子又跑出一个偷金子的来了。而且更偷到街坊家去了。偏是他这样,偏是他的人打嘴。”
平儿这段话里所说的良儿偷玉之事,连同坠儿偷金之事,说明怡红院里时常有小偷小摸的事情发生。如此类推,贾宝玉束头发所用的珍珠被换也必定同出一辙:珍珠是被人偷走的,只不过事发之后,用了类似平儿这种处理方式把事情压下来而已。袭人为了弥补自己“首席大丫头”的失责,维护怡红院的名声,只能用一颗其它的珍珠来充数。这种事情外人也许不知道,但是瞒不过陪同贾宝玉一起长大的林黛玉,虽然这件事虽然难以启齿,但是却被林黛玉巧妙地提起。
怡红院之所以出现这种事情,关键责任其实不在袭人身上,而是在贾宝玉自身。作为一个心怀怜悯之心和慈善之人,贾宝玉一直相信人性的美好,总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担当化解身边人所犯的错误。但是只有善良没有管理,人性本恶的一面就容易暴露出来。在贾宝玉长期的纵容之下,她身边那些手脚不干净的小丫鬟难免不出事。林黛玉自小同贾宝玉在一起,熟悉和了解他身边的人和事,她借着史湘云的话来“敲打”贾宝玉,其实是提醒贾宝玉要对身边的人加强管理。但这样的话,以及话里所暗指的事情,在袭人听来便格外的刺耳,所以才会回到房间,对贾宝玉爆发了无名之火。
各位,都看到这里了,点个赞叫个好再走吧,如果能转发一下,那你就是大恩人了!
贾宝玉在林黛玉屋里梳洗了一次,袭人为何会生气?
袭人自从和贾宝玉发生关系之后,心理上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以宝玉的身边人自居,认为自己对宝玉有耳提面命、敦促他上进的义务。
这其实是超出了袭人身为丫环的本分的。作为丫环,她只能照顾宝玉的饮食起居,不能干涉宝玉的精神世界,即使是和宝玉有过肌肤之亲也没有这个资格。只是宝玉本来对女孩子就很友好宽厚,允许女孩子对他提各种要求,王夫人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才暗地里给予袭人准姨娘待遇,目的就是希望袭人多劝劝宝玉。
所以,袭人对自己管束宝玉的行为,并不认为是超出本分,而是心安理得。因为她给自己找了个理由,自己是在劝宝玉走正途,是理直气壮的。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她很多时候显然是吃醋的表现,都自己骗自己是用巧妙的方法劝谕宝玉。
比如题主说的这次,史湘云来了,跟林黛玉住在一起。贾宝玉一大早跑过去,就在林黛玉屋里梳洗,还让湘云像小时候那样给他梳辫子。袭人看到了,满心不高兴,回来后就跟宝玉冷战。整个过程,完全就是女孩子吃醋的表现。但袭人却在心里给自己找借口:
原来袭人见他无晓夜和姊妹们厮闹,若直劝他,料不能改,故用柔情以警之,料他不过半日片刻仍复好了。袭人觉得宝玉不分昼夜和姐妹们厮闹,有失体统,但直接劝他怕他不听,所以“用柔情以警之”。这话说得委婉,其实意思就是袭人准备用男女之情来挟制宝玉,要他听话。
这显然就过分了。首先,袭人生气的点到底是宝玉的行为有失体统还是单纯的吃其他女孩子的醋,恐怕她自己也说不清,从书中她和宝玉冷战的样子看来,大概读者都会觉得其实袭人就是吃醋而已。其次,她准备用男女之情来让宝玉听话,就更加离谱了。无论是吃醋还是让宝玉听话的方法,都是她作为一个丫环所不应该有的想法。如果按照王夫人后来撵人的标准,袭人才真正是“勾引”宝玉的那个呢。
自欺欺人的袭人,自然是不愿意承认自己在心理上试图挟制宝玉,超出了本分。但事实上,她就是这么做的。且不说之前宝玉在过年时去她家看她,她知道宝玉对她的依赖,回来后就顺势对宝玉提出要求、约法三章的做法,光说这次,不希望宝玉跑到黛玉屋里梳洗,明明一句话的事,偏偏袭人弄得无比复杂:
宝玉梳洗回来,见到的就是对他不理不睬、在他追问下只是一味说“有人服侍你,用不着我”这类莫名其妙醋意十足的话的袭人,到底为什么生气,袭人就是不说。在她心里,估计早就混淆了丫环和女友身份,只等着宝玉来哄了。然而宝玉毕竟没把她当女友的呀,见她老是这样阴阳怪气自然也生气,于是整整一天过去,冷战持续。袭人就像挑衅男友失败的女孩子,心里开始七上八下:
不想宝玉一日夜竟不回转,自己反不得主意,直一夜没好生睡得。其实宝玉一觉醒来,早把冷战忘了。见到和衣而睡的袭人,还劝她起来好好睡,别冻着。袭人一看这样子,又作了:
今忽见宝玉如此,料他心意回转,便越性不睬他。看见宝玉劝她别冻着,就以为宝玉回心转意听她的话了,那就再把姿态摆足点,继续不理他。这就是活脱脱一个恋爱中的女孩子“作”的样子啊,和林黛玉比起来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袭人此时大概只记得自己和宝玉有亲密关系,有资格作,不记得自己原本是没资格这样做的丫环了。
接下来的描写更精彩:
宝玉见他不应,便伸手替他解衣,刚解开了钮子,被袭人将手推开,又自扣了。宝玉无法,只得拉他的手笑道:“你到底怎么了?”连问几声,袭人睁眼说道:“我也不怎么。你睡醒了,你自过那边房里去梳洗,再迟了就赶不上。“袭人终于说出生气的原因了:介意宝玉过去黛玉屋里梳洗。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拖了一个晚上才说出来,还用的是“那边房里”这样醋意十足的表达。袭人以准女友自居的心态,一览无遗。
更不用说,这句话说出来之前,是宝玉做了试图给袭人解衣的动作,袭人才说的。宝玉为什么要给袭人解衣?怕她冻着应该给她添衣才对。其实这个暧昧的动作正是袭人要的,因为这是两人要发生关系才有的动作。宝玉做这个动作,就等于进入了袭人预设的两人之间肌肤相亲的关系。就是在这种关系中,袭人会认为自己有资格吃醋,有资格管束宝玉,也就是上文说的“用柔情以警之”。
后面的事情就不用说了。总之是在袭人的娇嗔中,宝玉毫不防备地跌进了她的温柔圈:
宝玉见他娇嗔满面,情不可禁,便向枕边拿起一根玉簪来,一跌两段,说道:“我再不听你说,就同这个一样。”就跟之前过年时对宝玉约法三章那样,袭人再一次用她的“柔情”成功让宝玉“听话”了。只是她不知道,这种建立在男女之情、枕席之间的“听话”,基础薄弱,毫无用处。
她更加不懂,不是发生了关系就可以挟制住宝玉的。不懂宝玉,抓不住他的心,别说她只是个不能明着吃醋的丫环,就是正大光明嫁给宝玉的千金小姐也一样,再生气也白搭。
参见之前回答的《花袭人和宝玉偷试云雨情后,对她人生以后的发展造成什么影响?》。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贾宝玉在林黛玉屋里梳洗了一次,袭人为何会生气?
袭人之所以会生气,只有一个原因——嫉妒(劝谏)。
袭人的第一次给了宝玉,自然心中对宝玉有着许多期许,希望宝玉只爱她一个人。加上袭人本来就是贾母派来伺候宝玉的,所以袭人更是将宝玉当作终身之靠来看待。但是,袭人对于宝玉来说,就像妈妈跟儿子一样,虽然亲厚,虽然关心,但始终真正进入不了彼此的内心,原因即在于二者之间有代沟。
袭人和宝玉也是。袭人想让宝玉把自己看作 唯一(即便不是宝二奶奶,至少也是心里的唯一),但宝玉可从来没这么想。他可是想像皇帝一样,“雨露均沾”的。更何况,宝玉是一个对于精神世界要求极高的人,也只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妙玉这样的人才能入他的法眼。不过,因为种种原因,留心选了一遭,只有林黛玉和自己最为志趣相投,所以早已对黛玉情根深种。而黛玉,也每每因为宝玉的“多情”行为对他多有怨恨。在这一点上,袭人和黛玉的心态是一样的。她们都不想与其他人“分享”宝玉的宠爱。可是,很明显,黛玉各方面都比袭人高了好几个level,是袭人永远不可能企及的高度。
这一次,宝玉因为湘云的到来,直到二更时候才送黛玉和湘云回房,次日天明时候,不待二人起床,即前去看望,还让湘云帮忙梳头,虽然有些违背当时的礼教(其实即使现在这样做也是会被人说三道四的),但也是一种情不自禁的表现。即他认为姊妹之间毫无分别,对每一个都十分亲厚(现在看来有渣男的嫌疑)。可是对于袭人,这毫无疑问是一种挑战。本来,宝玉梳头洗脸这样的事情应该是由她袭人服侍的,宝玉房里其他丫头也基本不敢染指。可是这回倒好,宝玉自己倒贴着跑到别人家的房里去洗脸,还死乞白赖地要求湘云帮他梳头。这一切都让袭人看了个正着,要说袭人心里不嫉妒,那绝对是假的。即使是自己从小养育的萌宠吧,突然有一天跑到别人家大吃大喝,还怎么都叫不回来,那种心情,不言而喻。
问题就在于,袭人颠倒了自己和宝玉的身份。即她自己对宝玉有义务,宝玉却对她没有义务。所以,后来宝玉回来以后,袭人故意躺在炕上不理他,还指使手下麝月拿话噎他,分明是将自己当做了怡红院的女主人。
回去吃饭后,宝玉又回来怡红院,袭人还是不理他,因为麝月和袭人亲近的缘故,宝玉连麝月也不想用。好歹怡红院还有其他丫头,并不全是袭人一伙。所以他就捡小丫头里面比较俊的“蕙香”,叫来帮他倒茶,伺候他。问到“蕙香”名字的来由时,听说是袭人取的,宝玉心里就来气,说她叫什么“蕙香“,正经该叫“晦气”了。因为他心中正晦气着呢!于是就说,明儿就叫‘四儿’,不必什么‘蕙香’‘兰气’的。那一个配比这些花,没的玷辱了好名好姓。这分明是说给花袭人听了。意思你不是姓“花”吗?你“花袭人”的名字不是我用心取的么?可真是玷污了好名好姓,枉费了我一番苦心。袭人和麝月在外间听了抿嘴而笑。
可是,在这场冷战中,到底还是宝玉输了(当然自古及今也有赢的,赢了的一般都打光棍了)。因为他那喜欢怜香惜玉的脾性,最终只好认错。还向枕边拿起一根玉簪来,一跌两段,说道:“我再不听你说,就同这个一样。”不过袭人也知道,自己是该顺坡下驴了。再过分,就过火了。
从这段插曲来看,袭人辖制宝玉的功夫丝毫不比黛玉差。史湘云之前动不动说黛玉会辖制宝玉,动不动吃醋什么的。可真是错怪了黛玉。其实袭人和黛玉二者的差别就在于,一个善于利用封建礼教做外援,另一个至情至性,不管不顾。当然并不是说黛玉不守礼教,而是她根本不擅长心计,不知道掩饰。
袭人的手段高明在哪?她把自己所有的心思,都掩藏在封建礼教的保护范围内,并顺利获得王夫人首肯,使之合法化。而且她善于借力使力到了什么地步?王夫人认为她是一个最靠谱不过的人,只有她才能保全宝玉,所以亲自将宝玉托付于她。殊不知,宝玉本来就是她带坏的。后来,她还趁着晴雯被赶走的机会,对四儿(也就是前面为宝玉倒茶的“蕙香”)和芳官(芳官在宝玉生日宴上玩得太high,喝醉后被袭人扶到了宝玉床上)下手,让王夫人把这俩人都赶了出去。怡红院内,拉帮结派,如此严重,不择手段,铲除异己,都是她袭人的功劳。
花袭人,真的可以说是应了这个名字。——温柔一刀,致人死地。
欲知更多《红楼梦》详情,欢迎关注头条号:半瓣花上阅乾坤。
贾宝玉在林黛玉屋里梳洗了一次,袭人为何会生气?
“袭人冷笑道:‘我哪里敢动气,只是从今以后别再进这屋子了。横竖有人服侍你,再别来支使我。我仍旧还服侍老太太去’”。
袭人与宝玉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浓浓的火药味充斥在袭人的语气之间,还出现了罢工的情况,她有什么资格和主子动气?
我们知道袭人在贾府中是一个有梦想的人,成为宝玉的姨娘是她的终极奋斗目标。说实话,作为丫鬟这的确是最理想的归宿,但袭人却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用尽手段挖空心思,
袭人挖空心思想上位
“贤”是她的一件华丽外衣,在华丽外衣裹挟的内里满是心机。为了登上姨娘的宝座,第一步是拉拢准婆婆,得到王夫人的认可,
第二步是搞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事,和宝玉偷试云雨情。在婚姻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古代,袭人通过这两步,姨娘之位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
和宝玉有了夫妻之实,从此对她便与别个不同,袭人更是赋予了极大的期望,在她的心中自己已经是宝玉的人了,
袭人和宝玉偷试云雨
自从第六回两人偷试云雨情之后,他们就一直在“地下”享受着二人世界的生活。袭人敢跟宝玉叫板的资本就是来自藏在地下的这一层关系,
这次宝玉又是干了一件什么事惹毛了袭人呢?原来是那个喜欢叫宝玉“爱哥哥”的湘云来到了贾府,兄妹之间好久不见,总是玩不尽兴,
宝玉本来就喜欢黏着这些姐姐妹妹们玩,由于湘云来贾府做客又是和黛玉住在一块,有一个早晨,黛玉和湘云姐妹二人还没起床,
湘云和黛玉住一个房间
宝玉就从怡红院清早赶到了潇湘馆,想和二人一起玩乐。也就是在这里,宝玉见湘云和黛玉起床一起洗漱,
他便觉得自己也在这里洗了算了,还央求着湘云帮他梳头,正当宝玉沉浸在幸福的温柔乡中时,袭人从怡红院追踪而来,
发现宝玉已经洗漱完毕,气不打一处来,直接撂话要走人,之后便和宝玉打起了冷战,不就是宝玉在黛玉房中梳洗了一次么?
袭人生气
算不得什么大事,一件小事而已,袭人为何要大发雷霆地生气呢?到底是哪个点点燃了袭人心中的怒火?
一、宝玉在黛玉房中梳洗僭越了礼仪规矩贾宝玉是贾府中的小魔王,是王夫人的天之骄子,整个贾府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用功读书,考取功名,通过仕途继续传承家族荣耀。
可这并不是宝玉的理想,他只想自由自在地混在姐妹群中,尝一尝胭脂的味道,也不喜被一些世俗礼仪规矩所约束,
宝玉喜欢混姐妹群
所以在贾府中,违规的事他也不曾少干,黛玉和湘云未起床他就冲进了二人的房间,男女有别在宝玉这里是形同虚设,
黛玉的被子虽裹得严严实实,可湘云睡觉的形态却传递出了一丝香艳的气息:
那史湘云却一氢青丝拖于枕畔,被只齐胸,一弯雪白的膀子撂于被外,又带着个金镯子。
这样的场景绝对不是宝玉该看的吧!可宝玉不但若无其事,还给湘云那雪白的膀子盖上了被子。之后是黛玉醒来,才将宝玉赶出了房间,
湘云是个睡美人
她和湘云穿好衣服起来,宝玉又厚着脸皮进房间了,嚷嚷着要和两个妹妹一起洗漱,洗漱也就罢了,还央求湘云给他梳头,
实际上湘云是拒绝的,此时的湘云也知道她和宝玉之间已经到了男女有别的年纪,可宝玉管不了这么多,脸皮比城墙还厚,
非缠着湘云给他梳头不可。宝玉一大清早跑到黛玉屋里,确实违背了封建社会下的礼仪规矩,袭人之所以生气,也正是因为这个理由:
袭人恨铁不成钢
袭人笑道:“宝兄弟那里还有在家的工夫!”宝钗听说,心中明白。又听袭人叹道:“姊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凭人怎么劝,都是耳旁风。”
从袭人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宝玉平时也没少干这些事。而袭人是封建礼教下的忠实捍卫者,她希望宝玉乖乖读书,
将来考取仕途,她不但脸上有光,也有了倚靠。可宝玉屡教不改,专干一些不务正业的事,这严重的违背了袭人心中的期许,简直气杀我也!
袭人认为宝玉不务正业
二、打翻了袭人心中的醋坛子袭人历来厌黛玉,而喜宝钗,她希望宝玉的正妻是宝钗而非黛玉。所以为了达到这一个目的,她一直和黛玉对着干,暗地里给黛玉使了不少棒子。
只是从结果来看,袭人的算盘从一开始就拨弄错了,能容下她的是黛玉而非宝钗。袭人使尽力气地将宝玉往宝钗身边搬,
可事实是很多事情非人力所能为,宝玉的心从始至终都在黛玉身上,袭人心中也是醋意浓浓,主要是此时她和宝玉有了肌肤之亲,
宝玉来黛玉屋中洗濑
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增加了特殊性,宝玉一大清早就往黛玉房中跑,还在其屋中洗漱,简直已经到了不分你我的地步,
袭人看到这一幕,自是五味杂陈,醋坛子也打翻在心中,那是一种酸溜溜的味道。所以之后他跟宝玉闹脾气也就不足为奇了,
她吃黛玉的醋,成了生气的导火索。虽然袭人的目标位置只是姨娘,反正上面都会有正妻的位分压着,这是无法改变的命运。
袭人吃醋
但是爱是自私的,谁能眼看着自己爱的男人进了另外一个女人的屋子呢?尽管在古代的女人需要贤惠大度,事实上妻和妾之间的战火从来就不曾停息。
宝玉在黛玉屋中梳洗,俨然已经像是成了日常夫妻一般的相处模式,袭人当然嫉妒,这种嫉妒一种是发自于内心,因为自己,
另外一个是为了宝钗,当然也是为了日后的自己,简直就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袭人这气也是生得小心眼,
袭人站队宝钗
人家宝玉和黛玉不仅是表兄妹,还且还是青梅竹马,两人心意相通,是能在精神上找到共鸣的人,你袭人只能靠边站吧,生的哪门子气。
三、袭人的地位受到了威胁袭人靠什么拿住宝玉的心?和别人相比,有一个不可替代的优势,那就是她是宝玉贴身照顾的丫鬟,宝玉的吃喝拉撒,
都是她亲力亲为,贴身照顾久了,自然也会日久生情。袭人能有机会与宝玉偷试云雨,就是近身照顾让她赢得了这一机会,
袭人贴身照顾宝玉
否则麝月、晴雯都有可能成为宝玉偷试云雨的对象。而洗漱也绝对是贴身照顾中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在某一个早晨,
竟然可以在黛玉的屋中完成,这不是明摆着想让她下岗了么!袭人心里正是这么想的,这让她深深地感觉到,
自己未来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因为当这些不可替代的优势一旦被人取代了,袭人就失去了俘获男人的秘密武器。
黛玉被袭人嫉妒
说到底,就是害失去宝玉,洗漱可以在黛玉的屋中,那么未来,还有更多的事情可能发生在黛玉屋中,袭人真就可有可无了,
地位也将大打折扣,再加上袭人也打心底里认为,尖酸刻薄的黛玉容不下她这个小妾,此时袭人只能用生气来引起宝玉的注意,
因为此时生气,袭人还有点分量,宝玉也会在意几分,要是以后宝玉完全脱离了她,生气也无济于事。这一次生气,袭人是摆高了架子,
袭人生气扳回一局
在宝玉面前讲了许多含沙射影的话,直逼到宝玉折玉簪发誓才算完结:
宝玉无法,只得拉她的手笑道:“你到底怎么了?”连问几声,袭人睁眼说道:“我也不怎么。你睡醒了,你自过那边房里梳洗,再迟了就赶不上。”
这就是因为前面的梳洗之事,还在生闷气呢,说了这番话后,又放了狠招,说:“从今咱们两个丢开手,省得鸡声鹅斗,叫别人笑。”
宝玉被袭人分手
这一言不合就又要闹分手呀,宝玉见袭人对梳洗之结已经解不开了,于是拿起簪子折了发起了誓言“我再不听你说,就同这个这样。”
想起宝玉这个誓言貌似又对不起黛玉啊!男人的誓言果然是经不住考验的。袭人看到宝玉发了毒誓方才罢手,气才算消了。
生气这一招,也算是从宝玉这里扳回了属于自己的位置,袭人为保地位不受威胁也真是煞费苦心啊!
袭人生怕自己的地位被人取代
写在最后宝玉在黛玉屋里梳洗了一次,袭人就生气,从这件事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藏在袭人心中的许多心思,她寄希望于宝玉,
也更希望可以名正言顺地成为宝玉的女人,并且为自己的未来不断地在做着谋划和打算。所以她非常的害怕宝玉不能成才,
也害怕宝玉不属于自己,更担心被黛玉夺了去,其实袭人的心思有些可笑,她有什么资格去跟黛玉争呢,我认为袭人连吃醋的资格都没有。
袭人入股宝钗
并且从一开始就押错了宝,选择入股宝钗,和她统一战线来对抗黛玉,可最终结果呢,宝钗成功地嫁给了宝玉,
可袭人却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是嫁给了贾府门外的蒋玉菡,袭人落得另嫁他人的结局,这背后保不定就是宝钗的手段。
真是一腔心思付诸东流,“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一切皆是梦幻泡影,如果是黛玉呢,或许一切都有了意义!
我是彩虹之南R,感谢您的阅读!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贾宝玉在林黛玉屋里梳洗了一次,袭人为何会生气?
贾宝玉已经十二三岁了,的确不应该在黛玉屋里洗脸,还让湘云给他梳头,从封建礼教的角度看,这是不避嫌男女大防。
但是,袭人作为一个伺候宝玉吃喝拉撒的丫鬟,她真没资格生气吃醋。她之所以表现这么激烈是因为她和宝玉云雨之后,宝玉格外看重她。她已经摆不正自己的位置,真把自己当“小主”了。
宝玉自幼在内帷厮混,十二三岁了还不知道避嫌男女大防贾宝玉虽然是个男孩,但是因为受贾母溺爱,所以一直亲自养在身边,自幼也不好好上学读书,只内帷娇生惯养,和姐妹们一处厮混。
这其实已经很不正常了,小时候还可以,但是古早熟,“男女七岁不同席”,宝玉已经十二三岁了,还整天和姐妹们一起玩,其实已经不合礼法了。
《红楼梦》第二十回中,史湘云来到了贾府,她活泼洒脱,才华横溢,像个男孩子一样率真可爱,宝玉很喜欢她,加上一个林黛玉,三人一起说笑玩闹很高兴。
因为大人们没有刻意限制,宝玉天性纯真,对姐妹们并没有什么邪念,所以只想着亲厚,并没有刻意要避嫌。
湘云好不容易来一次,大家有说不完的话,所以,头一天晚上宝玉就光顾着聊天,睡得很晚:
宝玉送他二人到房,那天已二更多时,袭人来催了几次,方回自己房中来睡。
注意这里袭人已经开始不满了,来催了几次。要知道当时并不只有宝玉和湘云黛玉在聊天,在场的还有“王夫人、李纨、凤姐、迎、探、惜等都往贾母这边来,大家闲话了一回”。
袭人真的很尽职尽责,哪怕贾母王夫人在场,也要催促宝玉早点回屋睡觉,这才是她作为宝玉身边大丫鬟的责任。
可宝玉真的是太喜欢和湘云黛玉一起玩了,所以第二天一骨碌爬起来,鞋也顾不得穿好就跑来找她们。
次日天明时,便披衣鞋往黛玉房中来,不见紫鹃、翠缕二人,只见他姊妹两个尚卧在衾内。
史湘云在贾府和林黛玉住在一个屋里,睡一张床。此时还没有搬进大观园,宝玉、黛玉都是跟着贾母住,宝玉到黛玉屋里串门非常方便。
宝玉这个举动其实非常不合规矩,因为湘云和黛玉也都十岁左右了,而且她们都没起床,丫鬟也不在屋里。更重要的史湘云的睡相还很不好:
那林黛玉严严密密裹着一幅杏子红绫被,安稳合目而睡。那史湘云却一把青丝拖于枕畔,被只齐胸,一弯雪白的膀子撂于被外,又带着两个金镯子。
宝玉这时候应该出去才对,但是他真的没把自己当男孩子,也是真怜香惜玉:
宝玉见了,叹道:“睡觉还是不老实!回来风吹了,又嚷肩窝疼了。”一面说,一面轻轻的替他盖上。
林黛玉出身书香门第,又是女孩子,就明显比他懂规矩,知道避嫌:
(黛玉)因说道:“这早晚就跑过来作什么?”宝玉笑道:“这天还早呢!你起来瞧瞧。”黛玉道:“你先出去,让我们起来。”
宝玉这才出去,但是他真的只是在门口站着,并没回自己屋里去。等湘云和黛玉穿好衣服起床了,他又进来了。坐在梳妆台边上呆呆的看丫鬟服侍两个漂亮妹妹梳洗打扮。
等黛玉和湘云洗完了,他强烈要求自己用湘云的剩下的带着肥皂的洗脸水洗了两把。连翠缕都看不过眼去,说了一句:“还是这个毛病儿,多早晚才改。”
翠缕说的毛病就是宝玉不知道男女避嫌的问题,用湘云剩下的洗脸水,吃的胭脂,都属于这一类毛病。
宝玉接着还央求湘云像小时候一样替他梳头,湘云也比他懂规矩,不肯给他梳。因为古代女子给男子梳头大多出现在夫妻间,有表达爱意的意思,显然长大的湘云是已经懂事了。
但是宝玉不管这一套,死乞白赖的求着湘云给他随便梳一个发型就得了。湘云没办法,“只得扶过他的头来,一一梳篦”,然后宝玉又想吃胭脂,被湘云伸手来“拍”的一下打落,又教训一句:“这不长进的毛病儿,多早晚才改过!”
宝玉在这边洗脸梳头完成,袭人过来一看,好家伙,别人都把她的活抢着干完了,这还要她有何用?她就生气的回屋了。
袭人吃醋规劝,生气抱怨,宝钗见袭人可用趁机结交笼络话说袭人气哼哼的回到屋里,正赶上宝钗来找宝玉。宝钗这一回来的又巧又不巧。
先说不巧,这一大早就来找宝玉,宝玉却比她更早去找黛玉和湘云了,《红楼梦》中总是有这种食物链式的情节:宝钗找宝玉,宝玉找黛玉,不是一回两回的。
巧的是袭人生气了,袭人已经开始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了,张口就跟宝钗抱怨起来:
袭人含笑道:“宝兄弟那里还有在家的工夫!”宝钗听说,心中明白。又听袭人叹道:“姊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凭人怎么劝,都是耳旁风。”
宝钗之所以这么早来宝玉,当然不是来蹭饭的,而是来联络感情的。所以一看袭人既能维护礼法,又对黛玉湘云不满,不拉拢过来使用真是浪费人才:
宝钗听了,心中暗忖道:“倒别看错了这个丫头,听他说话,倒有些识见。”宝钗便在炕上坐了,慢慢的闲言中套问他年纪家乡等语,留神窥察,其言语志量深可敬爱。一时宝玉来了,宝钗方出去。
宝钗自此开始用心结交袭人,过了一会她一见宝玉回来立刻就走了。别忘了她本来就是一大早来找宝玉的,但是为什么走呢?是因为不能也让袭人觉得她也不懂避嫌。
然后袭人就开始作起来了,大体还原一下她和宝玉闹别扭的过程,真的像极了小情侣和小夫妻:
宝玉:宝姐姐咋一看见我就走了呢?我看你们唠的挺好的。
袭人:你还问我为啥?我哪里知道你们的事儿。
宝玉:我不就是去那屋洗了把脸吗?这点小事儿你至于真生气吗?
袭人:我哪里敢生气!你以后别回来了,反正那屋里有人服侍你,以后你都别找我了。
但见袭人真的生气,书中写到:宝玉见了这般景况,深为骇异,禁不住赶来劝慰。那袭人只管装睡,合了眼不理宝玉。
直到这里,宝玉仍然没有把袭人怎么样,他只是觉得没趣,自己去睡了。可是袭人她口是心非,说着不管宝玉,身体还是很诚实的,袭人又过来给他盖斗篷。
宝玉这才生气了,接着把斗篷掀了,也学袭人装睡,不理人。书中写道:
袭人明知其意,便点头冷笑道:“你也不用生气,从此后我只当哑子,再不说你一声儿,如何?”
宝玉一听这话更受不了了,他从来只受黛玉的气,哪里领教过丫鬟真给他气受,尤其是一向柔顺的袭人。说劝不是劝,说吃醋也不全是吃醋。
宝玉禁不住起身问道:“我又怎么了?你又劝我。你劝我也罢了,才刚又没见你劝我,一进来你就不理我,赌气睡了。我还摸不着是为什么,这会子你又说我恼了。我何尝听见你劝我什么话了。”
然后袭人也没有把话说明白,她继续和宝玉闹别扭。宝玉也上来了少爷脾气,既不用袭人,也不用袭人的同党麝月,而是自己提拔了一个二等丫鬟蕙香上来伺候。又因为蕙香的名字是袭人取的,干脆给改了叫“四儿”,分明是赌气。
直到第二天早起,宝玉睡了一觉,啥事儿都忘了,又来主动找袭人了,这里作者写了一个很暧昧的细节:
宝玉见她不应,便伸手替她解衣,刚解开了钮子,被袭人将手推开,又自扣了。宝玉无法,只得拉他的手笑道:“你到底怎么了?”
这里可见宝玉和袭人的关系真是不一般的亲密了,真的有些“床头打架床尾和”的感觉了。
袭人到此时还在别扭着,但总算说出了原因:
袭人睁眼说道:“我也不怎么。你睡醒了,你自过那边房里去梳洗,再迟了就赶不上。”
袭人冷笑道:“你问我,我知道?你爱往那里去,就往那里去。从今咱们两个丢开手,省得鸡声鹅斗,叫别人笑。横竖那边腻了过来,这边又有个什么‘四儿’‘五儿’伏侍……
宝玉笑道:“你今儿还记着呢!”袭人道:“一百年还记着呢!比不得你,拿着我的话当耳旁风,夜里说了,早起就忘了。”
袭人这一番娇嗔吃醋,柔情劝谏真的是绝了,不愧是宝玉素喜娇媚的大丫鬟,她的心机和口才都在这一件事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她哪里是什么“粗粗笨笨大丫鬟”“锯了嘴的葫芦”,分明是宜喜宜嗔的美妾设定。
作者以贾琏之妾平儿对比袭人,点破袭人“装狐媚子”哄宝玉逾越本分《红楼梦》第二十一回的回目叫做“贤袭人娇嗔箴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琏”写的正是荣国府少爷,宝玉和贾琏屋里的事儿。
区别只在于,贾琏的女人有妻妾名分,宝玉的都没有名分。
袭人因为宝玉和黛玉湘云不知避嫌,早起来去洗漱了一顿就作天作地了一大顿,柔情百转,娇嗔着规劝了宝玉一回。其实她作为伺候宝玉起居的大丫鬟,是没有资格用这种方式操作的。
袭人之所以敢这样,首先是因为宝玉怜香惜玉,再就是她和宝玉云雨之后,关系亲密非比寻常,自己已经飘了。
因为宝玉还没娶妻,她真的正儿八经把自己当做宝玉屋里的女主子了。所以虽然是只有丫鬟的名分,却开始做着妾才能做的事,操着当娘才用操的心。
在这期间,李嬷嬷骂袭人其实骂的还挺有道理的:
“一心只想妆狐媚子哄宝玉,哄的宝玉不理我,听你们的话。你不过是几两臭银子买来的毛丫头,这屋里你就作耗,如何使得!好不好拉出去配一个小子,看你还妖精似的哄宝玉不哄!”
袭人面对李嬷嬷的骂什么反应呢?“由不得又愧又委屈”,袭人如果没有做过这种事情,她为什么会“愧”,光委屈不就完了吗?
后来只管听他说“哄宝玉”、“妆狐媚”,又说“配小子”等,由不得又愧又委屈,禁不住禁不住哭起来。
袭人之所以会“愧”,是因为被李嬷嬷揭了短,她也自己知道自己逾越了本分,没有资格“妆狐媚子”哄宝玉,那么谁有资格呢?至少要是名分上的“通房丫鬟”,比如贾琏屋里的平儿。
这一回中作者特意写了平儿和贾琏及王熙凤的相处模式,不是闲笔,而是特意来对比袭人的。
平儿发现贾琏在外面偷情的证据——情妇留给他的一缕头发。平儿为了大家的能和平相处,就隐瞒下来,没有跟王熙凤汇报。
但她也没有坐视不理,而是选择和贾琏撒娇,威胁贾琏,这是一辈子的把柄。其实也是规劝贾琏以后能收心的意思。
平儿是过了明路的通房丫鬟,是贾琏的妾,所以她可以用这样柔情娇嗔的方式规劝贾琏,贾琏跟平儿亲密也是名正言顺的。
平儿指着鼻子,晃着头笑道:“这件事怎么回谢我呢?”喜的个贾琏身痒难挠,跑上来搂着,“心肝肠肉”乱叫乱谢……贾琏见他娇俏动情,便搂着求欢,被平儿夺手跑了。
就算平儿避开了无人处和贾琏的亲近,王熙凤还要酸溜溜的说上一句:“正是没人才好呢。”可想而知,袭人这样一个贴身丫鬟规劝宝玉选择用“用柔情以警之”,其实是逾越了她本分的。
如果宝玉将来娶妻,袭人真的当上小妾,再来故技重施这一套,宝玉的正妻也一样看不惯,难免像李嬷嬷一样骂一句“狐媚子”。
《红楼梦》这一回末的脂批有这样一句话:淑女从来多抱怨,娇妻自古便含酸。【庚辰双行夹批:二语包尽古今万世裙衩。】
天下的女子没有不爱吃醋,但是唯有妻子才有资格吃丈夫的醋。
南山橘暖 / 文
我是南山橘暖,爱读书,爱读红楼梦。红楼梦解读见仁见智,如有歧误,敬请雅正。
贾宝玉在林黛玉屋里梳洗了一次,袭人为何会生气?
二十一回,袭人因为贾宝玉与林黛玉史湘云厮混太亲密有心规劝贾宝玉却不听,所以干脆不理贾宝玉,让贾宝玉灰心丧气,并观《南华经》《外篇·月去箧》,做了一篇不僧不道的文章。贾宝玉因此对红楼众女有了另一面认识,让他清楚所谓红颜并不只为他一人所得,他也不能畅所欲为!
史湘云到来让贾宝玉非常高兴。在黛玉房中呆到了二更天不走,袭人催了好几次才回去。可到了第二天一大早,贾宝玉竟然自己爬了起来,头不梳脸不洗跑到林黛玉房中看她们姐妹。这种行为即便是现在也是不被认同的,何况当初。难免让袭人大为担心。在宝玉来说是姐妹感情好,愿意相处一起。对袭人来说,贾宝玉有点过分了,毕竟当时的礼教,男女七岁不同席,贾宝玉十二三岁了,还没大没小的厮混在姐妹堆中,是非常失礼的。
原文介绍袭人就说: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只因宝玉性情乖僻,每每规谏宝玉,心中着实忧郁。袭人越在意贾宝玉,越为贾宝玉的成长忧心。贾宝玉从小与别人不同,乖张,不爱学习,不读圣贤书,鄙视利欲熏心的禄蠹。处处异于常人,不符合当时的价值观。作为正常人的袭人是不可想象,袭人认为贾宝玉如此行为是会毁坏一辈子前程的大事,所以她每每劝谏,可惜贾宝玉却根本不听。
贾宝玉大早上跑到林黛玉房中于礼不合。姐妹二人没起床更是失礼。他本人没有梳洗又求史湘云帮他梳头又是无礼。既失礼,又无礼,当时的礼仪教法严格自律的年代是非常可怖的一件事,贾宝玉一直如此行事,被冷子兴之流认为“色中恶鬼”也非冤枉了他。名誉对当时的人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失去名誉,将毁人一辈子。贾宝玉的行为就是自毁名誉!
袭人对薛宝钗说:“姊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凭人怎么劝,都是耳旁风。”宝钗对袭人另眼相看正源于此句。袭人的行为按照当时标准是非常恰当的。她能得到王夫人器重并不是因为她告了什么秘密,而是一心为了贾宝玉的忧心操持。
袭人之所以生气,主因贾宝玉不懂得守礼,自己平时的规劝都当了耳旁风。也有不满林黛玉史湘云纵容了贾宝玉,任凭贾宝玉自由出入她们闺房之意。另外袭人故作姿态生气也是自恃贾宝玉宠她,借由生气让贾宝玉认识到他的行为做错了。二十一回一整回都是袭人贾宝玉冷战,这还有前提,十九回袭人刚刚借由要离开贾家对贾宝玉有过三劝,没几天贾宝玉就当了耳旁风。
贾宝玉此人就是如此。他把所有青春女子当知心人对待,却从来不听任何人之言,即便林黛玉的规劝,他也同样过后就忘。林黛玉不劝,非是不劝,实在知晓劝了无用,是以干脆不劝。曹雪芹评价贾宝玉: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也是贴切。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欢迎收藏转发。非常感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