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撵走晴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王夫人不喜欢晴雯
1.晴文长得太好,招人嫉妒,有众多小人搬弄是非。所谓众口铄金。
首先是袭人在王夫人面前搬弄是非。晴雯是袭人最大的姨娘竞争者,模样标志、针线活好(在王夫人赶走晴文,王夫人向贾母汇报时贾母语),在宝玉挨打后,王夫人曾叫过去袭人密谈,袭人的语言明显对晴雯和黛玉不利。
还有其他的老婆子们,以王善保家的为首也在王夫人面前添油加醋,使得王夫人生出必赶走晴文的心。
2.晴雯脾气性格躁,眼里揉不进沙子。
以比如,得知坠儿偷东西,赶走坠儿那一节,晴文也表现得很残忍。坠儿的妈妈那老婆子出了大观园还能说晴文的好话吗?
3.晴为黛影,王夫人不喜欢黛玉,自然也会牵及晴雯。
王夫人称呼宝钗为宝丫头,称呼黛玉是“大姑娘”,亲疏一看遍知。且有薛姨妈制造的“金玉良缘”之说,而宝玉心里口里都是“林妹妹”,王夫人多嫌林黛玉是一定的了。而晴雯,长相性格都与黛玉相识,王夫人不敢对黛玉怎样,赶走晴雯是不在话下的。
4.摘抄抄捡大观园,王夫人和王善保家的一段话:
……
王善保家的道:“别的都还罢了。太太不知道,一个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他生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妖妖趫趫,大不成个体统。”
王夫人听了这话,猛然触动往事,便问凤姐道:“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说得。后来要问是谁,又偏忘了。今日对了坎儿,这丫头想必就是他了。”凤姐道:“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论举止言语,他原有些轻薄。方才太太说的倒很像他,我也忘了那日的事,不敢乱说。”
……
王夫人撵走晴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表面上看是因为她看不上晴雯的“风流灵巧”,实际上是贾府经济状况每况愈下,她需要裁员,但是又不敢直截了当地裁。
在傻大姐捡到绣春囊之前,老管家林之孝就跟贾琏提议裁员,说“如今说不得先时的例了,少不得大家委屈些,该使八个的使六个,该使四个的便使两个。若各房算起来,一年也可以省得许多月米月钱。”
贾琏说他也是这样想的,但是贾政和王夫人恐怕难以接受。
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后来王熙凤对王夫人建议将年纪大的,或是“咬牙难缠”的丫鬟“拿个错儿撵出去配了人”,一则省事,二则省些用度,被王夫人直接否了。
她说:“你这几个姊妹也甚可怜了。也不用远比,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像个千金小姐的体统。如今这几个姊妹,不过比人家的丫头略强些罢了。通共每人只有两三个丫头像个人样,余者纵有四五个小丫头子,竟是庙里的小鬼。”
这两段对话,都透露出,第一,王夫人不能够面对阶层下降,第二,她不接受消费降级。这种心结是不是很熟悉,我们眼下所说的“中产焦虑”,正是基于这两点。
所以,她只能花样裁,尽管她自己可能都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王夫人撵走晴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晴雯是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的一姐,洁身自好,泼辣伶俐,却因长相好而被王夫人戴以"狐媚子”的帽子,赶出大观园,蒙冤受屈而死。
表面看来,晴雯被赶是因为她被王善保家的算计,说什么晴雯仗着长相妖调,能说惯道而“动不动就立起两个骚眼睛骂人″,而王夫人给的借口也是晴雯比较张狂,且一副病西施的样子,怕她勾引坏了宝玉,实际上却是晴雯有黛玉的风范,王善保家的话一说完,王夫人立马联想到晴雯,并且有晴雯联想到林黛玉:
王夫人听了这话,猛然触动往事,便问凤姐道,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怎么说她。晴为黛影,晴雯不仅仅言谈举止,做事风格像林黛玉,就是容貌两个人也很相似。而王夫人身为当家主母,不问晴雯骂丫头的来龙去脉,却张口就认定了晴雯“狂”,并强调晴雯与黛玉眉眼相似,这就让人玩味了,夫人到底是因为晴雯的狂而厌恶她呢,还是因为晴雯长的像林黛玉而讨厌她呢。
也许是因为黛玉的母亲贾敏的原因,或者是因为贾母,王夫人对林黛玉是有心结的,黛玉初至贾府,去拜见二舅舅贾政时,负责招待的王夫人竟然几次三番的要将林黛玉安排在贾政平时所坐的主位上,亏了林黛玉聪明,最后偎着王夫人坐了,不然会落下一顶不懂礼仪的帽子。并且在后来斥责晴雯的过程中,王夫人的用词犹如斥责黛玉一般,如她称晴雯“好一个美人,真像个病西施了”,而林黛玉就是一个“病如西子胜三分”的美人。
当然,晴雯被撵还有其他原因,如晴雯是块爆炭,做事从来任性随意,从不想想前因后果,影响大小,缺乏分寸,不安本分,并且眼里不揉沙子,对看不惯的丫头婆子等任意打骂等,但最重要的却是因为长的太过俊秀,更与林黛玉相像,触碰了王夫人的心事。
王夫人撵走晴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在《红楼梦》这部书里,描写了许多的具有悲剧色彩的女孩子,晴雯就是其中之一。她的最终走向死亡的悲剧,就是从王夫人把她撵走开始的。其中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 金钏挨打和绣春囊事件,使王夫人有了危机感
宝玉大中午的不睡觉,趁着王夫人睡觉的机会,竟然敢当着王夫人的面儿挑逗她的丫鬟金钏,而金钏更是说出了一个丫鬟不该说的话。当母亲的都是有点儿护犊子的,王夫人没有训斥宝玉不学好,反而认为是金钏把宝玉给带坏了。金钏尚且如此,那宝玉身边的丫鬟们恐怕就更保不住了。
再加上绣春囊的出现,更让王夫人下定决心,要清理怡红院的丫鬟们了。
二 王善保家的在这件事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晴雯平日里是得罪过这些老嬷嬷们的。在抄捡大观园时,有的版本的《红楼梦》里,就描写了晴雯与王善保家的之间的口角之争。这王善保家的本是邢夫人的陪房,本来就对王夫人这边的丫鬟们平时不肯奉承她而耿耿于怀,晴雯的这次怼她,更是让她记恨在心。
当王夫人表示要清理怡红院时,她本来没有针对晴雯,而且她对宝玉身边的丫鬟们也认不全,但是王善保家的却借此说了晴雯的许多坏话,提醒了王夫人。
三 晴雯的脾气性格,很不对王夫人的口味
王夫人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所以她喜欢的也是像袭人那样笨笨的丫鬟,而晴雯却是一个牙尖嘴利,话语锋芒的急性子尤其是在有一次晴雯骂小丫鬟时,正被王夫人看见,给王夫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四 晴雯在“宝二奶奶”之争中,躺枪了
晴雯的形象,很有林黛玉的风貌,很多人都评价说“晴有林风”,而这也是更让王夫人决定撵走晴雯的原因。
关于将来要谁来嫁给宝玉,贾母和王夫人的意见是不一致的。贾母相中的是黛玉,而王夫人相中的是宝钗。所以,王夫人是很讨厌黛玉以及像黛玉的人的。那么,王夫人要撵走晴雯,可以理解成“我撵不走黛玉,我还撵不走你晴雯”。
王夫人撵走晴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王夫人是不喜欢晴雯骂小丫头的轻狂样儿,但这并非是晴雯被逐的根本原由。
宝玉也曾痛哭流涕,“我究竟不知晴雯犯了何等滔天大罪”。俏丫鬟被逐,王夫人被黑化得很。唉,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不妨站在王夫人的角度,尝试着简单梳理一下。
王夫人年将五十,仅得宝玉一个,后半生的希望都寄托在此子身上,实指望他走正道,光耀门楣,所以一旦关乎到宝玉的教养问题,王夫人是一点也不含糊的。她曾恶狠狠地斥骂丫头们,“我通共一个宝玉,就白放心凭你们勾引坏了不成!”
晴雯聪明伶俐,原本就是贾母器重的丫头,又颇得宝玉娇宠,未免掐尖要强了些,暴炭般的脾气不知得罪了多少人,借着抄检大观园的当口儿,王善保家的趁势告倒了晴雯,有和园中不睦的趁机落井下石,说了些坏话,王夫人皆记在心里。因有人指宝玉为由,说他大了,已解人事,都由屋里的丫头不长进教习坏了。所以这才是王夫人最担心的事情。
晴雯不曾有什么勾引公子的把柄被抓住,可是王夫人认定,这个眉眼长得有些像林妹妹的漂亮丫头必不安静,有本事了就会调歪,不如那种笨笨的(如袭人之流)丫头沉重知大礼。于是乎,晴雯无端就背上了狐狸精的罪名,王夫人平日就看不惯晴雯之类的做派,如今盛怒之下,哪里又容得下这样的丫头陪侍公子左右?病晴雯羞辱交加,被逐出大观园不久,就悲惨地死去了。
我们同情晴雯的悲惨遭遇,可是我们又该怎样去质疑王夫人呢?她的确是害怕漂亮丫头蛊惑公子,误了公子的前程啊。
可怜天下父母心!
王夫人撵走晴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晴雯是宝玉最喜爱的丫鬟,聪明漂亮,心灵手巧,但是在“抄检大观园”事件中被王夫人无情地撵走了,那么王夫人为什么要撵走晴雯呢?
一、晴雯平日树敌太多
晴雯聪明伶俐,尤其擅长针线活,却也心直口快,嫉恶如仇。平日里不知不觉中就得罪了几乎所有人。她瞧不起袭人的奴性以及和宝玉之间发生的“不才之事”,所以经常言语讽刺袭人。
“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那里就称上‘我们’了。”再比如“要是我我就不要.若是给别人剩下的给我也罢了……我也不受这口软气。”明说秋纹,暗讽袭人。就连小红因为偶然得到了凤姐的重视也被其讥讽一番:“怪道呢!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有本事从今儿出了这园子,长长远远的在高枝儿上才算得。”
对小丫头子们不是打就是骂,其他的丫鬟婆子们,更是被她得罪个遍,所以她在被王夫人赶出去的时候,老婆子们竟然拍手称快。
二、王夫人很厌恶过于美貌的女子
晴雯的美貌是大家都承认的,贾母就是因为她的漂亮才把她送给了宝玉作为将来的姨娘,凤姐也说丫头们论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就连王夫人在厌恶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她的美。
而从王夫人在抄检时撵走的都是美貌女子可知,王夫人对美丽的女孩子,有一种莫名其妙地厌恶甚至是痛恨,有一点姿色的就会被称为“狐狸精”,反而是袭人麝月这样“粗粗笨笨的”可以让她放心。
大概是年轻时跟赵姨娘的许多恩怨导致的心理失衡,因为书中就是赵姨娘经常服侍贾政歇息,所以在老年时就把这种怨气转移给年轻貌美的女孩子身上,尤其是晴雯。
三、王夫人不喜欢黛玉,所以迁怒于晴雯
王夫人在回忆晴雯的时候,曾形容她“水蛇腰,削肩膀,高挑身材,眉眼有点像你林妹妹”,撵逐晴雯前后更是使用“病西施”“病不离身”“淘气”“懒”等等负面语言,其实这些词语用在黛玉身上更合适。
从黛玉刚进府开始,王夫人就警告黛玉远离宝玉,平日更是言谈行为中对黛玉表现出反感的情绪。而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王夫人当然很不喜欢黛玉病弱的模样,更不喜欢黛玉和宝玉情投意合。
而晴雯心直口快的个性跟黛玉也是很像的,相比之下,王夫人喜欢宝钗袭人这样沉稳的性格。王夫人对黛玉还碍于舅母的身份以及贾母的缘故,对晴雯就无所顾忌了。
但是王夫人或许不知道,真正和宝玉有问题的并不是看似狐狸精一般的晴雯,而是被她背着贾母偷偷提拔的准姨娘花袭人。晴雯死了宝玉尚且难过万分,黛玉后来含泪而逝更是将宝玉逼得出家了,其实王夫人很多决定是看似精明,实际愚蠢的。
作者:芙蓉雨。欢迎应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