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黛玉看到宝钗在宝玉房中做肚兜,为何会想笑?
任人看到都会觉得可笑吧,一个未出阁的大家闺秀,守在自己表弟窗前给他绣肚兜,沉稳藏拙的形象大毁。
宝玉梦话:和尚的话如何信得,我偏说是木石前盟。啪啪啪,宝钗被打脸。此时,宝钗的心里在想什么呢?
湘云和黛玉正好路过,没心机的黛玉看到不自禁笑了,湘云想起素日宝钗的好不忍心,拉着黛玉走了。其实那些好,不过是小恩小惠而已。宝钗的人情世故可是面面俱到的,从上到下,包括赵姨娘。
湘云是到最后才明白宝杈的冷心冷情,其他的人很早就明白了,宝钗去李纨的稻香村告辞,当时尤氏也在,看他们两人的反应就知道。
看懂红楼梦的人才明白史湘云最后对薛宝钗是失望的。她看透了冷性冷心的宝钗,最后和黛玉成知己。
《红楼梦》里,黛玉看到宝钗在宝玉房中做肚兜,为何会想笑?
宝玉初一看到宝钗在宝玉房中做肚兜,并不是想笑,而是吃惊,这画面,太不可思议了,后来怕是想通了什么才笑,不但黛玉想笑,就是湘云见了也想笑。原话是:
黛玉却来至窗下,隔着纱窗往里一看,只见宝玉穿着银红纱衫子,随便睡在床上。宝钗坐在身旁做针线。旁边放着蝇刷子。黛玉见了这个景况,早已呆了,连忙把身子一躲,半日又握着嘴笑,却不敢笑出声来。说实在的,宝钗这次做的实在太忘情了,大违她平素的端庄稳重形象。这个画面里,男女独处,在睡着的男子旁为其绣肚兜等,都是世俗所不容,传出去大损闺誉的事情,因此,一开始黛玉惊呆了。
但林妹妹毕竟是纯洁的,《红楼梦》也不是《宫心计》,因此,林黛玉并没有借此大喊大叫,下薛宝钗的脸面,只是想借此取笑一下薛宝钗而已。不过,目的并没有达成,他被史湘云拉走了。薛宝钗这次忘情,到底用哪些不合时宜,引得黛玉发笑呢?
一,男子睡着,女子坐在男子床前,为其绣肚兜,画面太暧昧。肚兜是贴身之物,除非母亲,妻子,和其他枕边人,一般人是不能,也不该绣的。
二,宝钗旁边放着蝇刷子,她又坐在宝玉床前的地方做针线,那可是袭人刚才坐着的地方,定然不是主位,或客位,宝钗坐在那儿,岂不是自降身份?
黛玉想得到,湘云当然也想的到,因此,当黛玉招手把史湘云叫到窗前,湘云一开始也想笑,只是后来想到薛宝钗一向厚道,才担心黛玉取笑她,便找了个借口把黛玉拉走了。
《红楼梦》里,黛玉看到宝钗在宝玉房中做肚兜,为何会想笑?
薛宝钗午后来到怡红院正赶上贾宝玉睡午觉,袭人在绣鸳鸯肚兜。袭人出去,宝钗看肚兜可爱就情不自禁坐在袭人的位置绣起了肚兜。不巧被过来的林黛玉看到。林黛玉一见就笑了,还招呼史湘云看。很多读者认为林黛玉不是应该生气么?其实并不会。我简单聊两句。
一,宝钗的行为好笑
薛宝钗坐在贾宝玉床头,一副小媳妇的样子任谁见到都会觉得好笑。本身来说,宝钗越礼了。不但孤男寡女和宝玉同处一室,场景还那么暧昧!宝黛钗三人相聚,正是表兄弟姐妹,又是情窦初开的年纪,谈不上谁爱上谁,可异样的情愫已经在发酵!薛宝钗这次如此尴尬的情境被看到,林黛玉史湘云看到不笑才会怪!
宝钗绣肚兜之所以好笑,符合当时成长中姐妹们的日常玩笑!你长大了找个厉害婆婆,她长大了遇到个厉害小姑子。林黛玉经常被王熙凤,李纨等嘲笑,别的姐妹也有,比方探春得贵婿之类。姑娘们长大了,必然有这样的玩笑,每人此时都会善意的发笑。薛宝钗在宝玉床头绣肚兜,一副老夫老妻的样子自然更感好笑!
二,林黛玉没什么可生气的
林黛玉看到薛宝钗坐在宝玉床头捂嘴笑起来正是黛玉小儿女的样子。宝黛爱情并不是开始就有的,正是在王熙凤等人口中不断地打趣、嘲笑才渐渐产生异样情愫,最后发展成爱情。宝黛前期也不过互相试探,两人真的袒露心迹还是三十二回,却也不是确认关系。三十六回绣鸳鸯紧随其后发生,林黛玉没必要因为这事大吃飞醋,毕竟贾宝玉在睡觉,宝钗的行为只代表她自己。
林黛玉并不是一味吃醋小气。她的醋意往往来自贾宝玉的首鼠两端,在她面前言行不一致。贾宝玉经常被抓痛脚,难免遭到黛玉讽刺刁难。林黛玉与其他姐妹从没有一次冲突,即便宝钗,也不过讽刺两句而已。对于宝钗的主观行为,黛玉觉得好笑,已经表达了她对宝钗的意见。同样看到,史湘云就强忍住笑,没有过多嘲笑。
三,林黛玉笑薛宝钗忘情
林黛玉会笑还有一层意思自然就是笑薛宝钗忘情。宝黛之间有情,对情感异常敏感。薛宝钗之所以被林黛玉认定是潜在的敌人,在于薛宝钗确实对贾宝玉有些意味不明的暧昧。林黛玉这次看到薛宝钗绣鸳鸯,其实坐实了她心中所想。薛宝钗一向稳重,这次却如此情难自禁,让林黛玉难免觉得可笑。这一笑,一定有林黛玉笑薛宝钗心口不一的意思。林黛玉让史湘云看,史湘云却顾及宝钗平日的好不敢笑,林黛玉才会紧跟着又冷笑一声。显然,这一声冷笑才真透漏出一点醋意。但不是宝钗绣肚兜,而是黛玉耻笑湘云,这就是你眼中稳重做事滴水不漏的宝姐姐,如此轻狂的事都做出来了……
不过这件事仿佛湮灭于红楼梦的文字之中,林黛玉再没有提起。我认为八十回后,绣鸳鸯这事很可能被林黛玉死前提起。曾经提出一个观点,林黛玉死前会不会和薛宝钗有一个情感的坦白?黛玉将不可能陪贾宝玉走下去,今后的人生,宝钗是否能陪宝玉一世?我也不知道,你觉得呢?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欢迎收藏转发。非常感谢 !《红楼梦》里,黛玉看到宝钗在宝玉房中做肚兜,为何会想笑?
这个问题很好解释啊!这里是黛玉毫无心机的表现啊!我看到这里的时候,也是想笑,估计湘云不把她拉走的话,她肯定是要进去打趣一番的,而这也正是湘云把她匆匆拉走的原因。
要知道那时候的宝钗已经过了十五岁的生日了,而女孩子过了十五岁就已经表示成年,可以梳鬟,是必须待字闺中了的。李商隐的一首诗就写过,当女孩子成年之后,就不应到处走动,而是在绣阁中呆着,除了姐妹父母之外,不能见人了。当然,宝钗因为已经住在大观园,而宝玉也在大观园中,所以他们因为是非常亲,而宝玉倍受宠爱,从小混在女儿堆里,不用避讳。
而我以前讲过,肚兜是非常敏感的一件物事,一般是妻子绣给孩子的,或者是绣给丈夫的,袭人之所以绣,就是因为宝玉是她从小服侍到大的,而她早把自己当姨娘了,所以给绣这么件东西。此刻,宝玉睡在床上,而宝钗坐在那里绣肚兜,这个画面是非常温馨的。虽然温馨,却实际上是一个误会。作者似是有意,又似无意,给黛玉的眼里安排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却让宝钗听到宝玉的梦话。后来,宝钗独守空闺,后来,黛玉泪尽,这一幕是多么遗憾,可是这个误会,就那么一直横在那里,黛与钗都没有提及。
黛玉一眼看到,她并不知道是替袭人作的,所以她是要进去打趣下宝姐姐,“宝姐姐平日里是个道学先生,今日却坐在这里绣花,羞也不羞?宝姐姐还没嫁给二哥哥,就做得一手好针线活计。”我觉得她是会这样去说宝钗的,但是有个忠厚仗义的湘云,预料到她牙尖嘴利,所以把她给拉走了,事过之后,也没有什么由头再提起这档子事来。
《红楼梦》里,黛玉看到宝钗在宝玉房中做肚兜,为何会想笑?
在贾母与众人去清虚观打蘸,张道士为宝玉提亲一个十五岁富家女孩贾母否决后。宝黛二人因此生气还吵闹,和好在贾母处因宝玉一句姐姐体丰怯热遭宝钗奚落。又有负荆请罪奚落二人。因为金玉良缘不成,王夫人又嫁祸恼金钏,金钏跳井而亡。宝玉挨打,一系列故事。然宝玉挨打,使宝玉对金玉良缘的反感因宝钗关心她,说打得这么重,即使我们看了也,话未说完,然而宝玉对宝钗关心而心觉畅快。宝玉对宝钗不存反感了。为此怕自己移情,还送黛玉两块手帕。
宝玉在午睡,宝钗去怡红院,袭人正绣鸳鸯,袭人出去,宝钗接着绣。宝玉还梦中说和尚说的话如何能信,什么金玉良缘,我偏说木石姻缘。宝玉梦中从未听说过梦话,如果有,他的梦话早丫头传遍了,从前之后从没有梦话。何以中午偏说梦话。黛玉后说宝钗在怡红院他午睡绣鸳鸯之事,宝玉说不知搪突了与否?
黛玉与湘云在后窗看这一幕,黛玉笑,湘云拉她走,黛玉为此不高兴。黛玉看这一切是不厚道的笑,湘云看出,而因与宝钗有过交心而未笑她。宝玉的梦中话也是在抵制他自己的内心,他在宝钗交往中被宝钗关心感心,尤其挨打受宝钗关心又送药。找莺儿为他打络子,说宝钗有两样好,宝玉爱听还问什么。宝钗也去未听成。他在内心对黛玉也好又来一宝钗入心,有内心挣扎自我扺制之心。
林黛玉笑宝钗为金玉良缘失闺阁体统,也是冷笑她有嫁宝玉之心,内含嫉妒。看电视剧一般的爱情多从吵架开始,当时人不知,后有情有意。宝黛如此。宝玉对别人什么样?处处找人玩,他无心别人未必不在意。因为他也找宝钗玩人家以为他有心,宝钗之前借扇已敲打,无事少撩闲。这是张道士提亲之后的事,宝玉这个人看似无心又有心,游戏其中。有点天龙八部段誉他爹段正淳之人品,处处留情。
林黛玉这一笑趴窗口,假如贾宝玉醒了正瞧见,他怎么想。贾宝玉这样的人只有灵气的林黛玉能挟制他,使他能一心归一。没有林黛玉他也是个不是常人能管住的花花公子。这回林黛玉笑,提亲之后金玉良缘反转,也在升温。
《红楼梦》里,黛玉看到宝钗在宝玉房中做肚兜,为何会想笑?
谢谢邀请!
跟学生们讲作文的时候经常说要有画面感,个人觉得这一幕的画面感就特别强。
想象一下,一个穿着肚兜在床上睡得沉沉的,一个安静地坐在一边绣肚兜,这样的场面是不是画面感特别强?什么样的关系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画面感?如果说是黛玉刚进贾府的时候,那时候宝玉才七八岁,还是个孩子,这样睡着,旁边一个人这样坐着,那又是另外一回事。而在这一回,就在之前,宝钗本身就问过袭人,都这么大了还穿这个?这说明什么?宝钗觉得宝玉已经到了一定的年龄了,而宝钗比宝玉大,就更是“大龄女青年”了,按当时的规矩,早就该大防了。
所以,当黛玉和湘云从旁边走过,看到这么一幅“违和”的画面,是不是要想笑?如果换成你,是不是也想要笑?平日里宝钗和黛玉也是打趣惯了的,按照她的个性,这会儿进去打个趣实属正常。然而湘云把她拉开了。作者安排湘云这一做法,我也觉得很有意思。我们都知道湘云一向也是没心肺的,有什么话想到什么说什么。可是,大大咧咧的湘云这会子却拉住了黛玉,说明湘云也长大了,开始懂得照顾人的情绪了,不再是说那个戏子像林妹妹的时候了。湘云比黛玉小,黛玉比宝钗小,湘云都知道这样闯进去会是一件尴尬的事,把黛玉拉走,那么宝钗是不是更应该知道呢?
《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就是它的细节无处不在。作者经常运用反衬或者侧面描写,让你去对比去思考,读着读着读出其中的味道。而且你越是细读,会发现越多这样的细节。
我是苏小妮,喜欢请点击关注和分享!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