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红楼梦》里宝玉与黛玉看《西厢记》得躲起来看,而却可以正大光明的跟贾母一起看《牡丹亭》这出戏呢?

《西厢记》是《红楼梦》的一个特殊情节道具,也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甚至也可以说是曹雪芹情有独钟的人物形象刻划塑造的秘籍法宝。 所以《红楼梦》中频率很高的出现了《西厢记》的书名与剧名,出现多次剧中的唱词。

如第二十三回茗烟给宝玉买的野书禁书中,就有《西厢记》,茗烟还特意叮嘱宝玉千万不可拿进园子里,去读,否则会惹下大祸。宝玉给黛玉看《西厢记》时,也是煞有介事一再强调不许告诉了别人。显然,贾府这样的大家族中是禁止看《西厢记》的,特别是公子小姐,更是严禁,怕受其影响,伤风败俗。这,有当时,也应该是一种普遍的社会道徳规范。

正因为如此,在第四十四回的宴席上行酒令,黛玉就说了一句《西厢记》的词儿,宝钗马上规劝黛玉作为女孩儿不该看这样的书,但显然宝钗也看过,而且烂熟于心,所以这情节也见出宝钗的虚伪。

后来宝琴作的《蒲东寺怀古》一诗中,也提到《西厢记》故事情节。麝月笑芳官时提到《西厢记》“拷红”。当然,丫环知道《西厢记》,不可能从阅读剧本中得来,而只能是看戏曲得来。而贾母更是西厢迷,但她迷的也只能是演出的戏剧《西厢记》。

因此可以断言,贾府中上至贾母,下至丫环,都很熟悉西厢故事,他们了解、熟悉西厢故事的主要渠道只能是戏曲。 那么,为什么可以看《西厢记》演出,而不能读剧本《西厢记》呢? 原来戏曲西厢与剧本西厢,内容上完全不是一回事,内容上存在很大差异。贾府里经常演出的是李日华的南曲《西厢记》,而宝黛读的则是王实甫或关汉卿的北曲《西厢记》。

改编后的南曲《西厢记》将剧本中的所谓不雅台词与情节,都一概减去,是一种可为世俗所接受的符合礼教规范的洁本,从而大大降低了莺莺与张生私定终生的爱情故事的惊世骇俗反礼教份量,成为一般的才子佳人婚恋故事。 这就是《西厢记》为何能公开演出,而宝黛看剧本却只能偷偷摸摸的原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