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呆子贾宝玉中了哪些奸计?

细细想来,袭人赎身之论、宝钗比通灵之举,均是“请君入瓮”之计吧?

中了冯紫英的谎话。一次薛蟠请贾宝玉,冯紫英吃饭,吃了一会儿,谈到上山围猎打仗,冯紫英急急要走说有事。他们不放,冯紫英再三说下回我请客,并有重要事告诉你们。宝玉他们听了便放了冯紫英。等下回冯紫英请客,宝玉急急的去。到了人齐了便问冯紫英上回那事。冯紫英说你们表兄弟倒心实,上回不过是我推脱的借口。上了当。

刘姥姥来贾府,讲茗玉之事。一小姐十七岁上死了,死了立像,庙里显灵。贾宝玉问庙在那?刘姥姥本编的故事,无奈宝玉不问到底不罢休遂随意说了一个方位一处。贾宝玉与茗烟在王熙凤生日这天二人骑了半日马竞去找了。好容易找到一个破烂庙也权当是了并上了香。上了刘姥姥当。

宝钗管园,紫娟试其心。说林妹妹要回南了,一年半载的事。他一个人坐风口石头上一下午紫娟去找他,他后来回怡红院病了,像个傻人一样。完全被林黛玉走而去了魂,得了精神病,人也不认识了。林之孝来要打走姓林的,抱着西洋船说林妹妹走不了了。病的挺重。好了也缓了一阵。上了紫娟当。

上了林妹妹当次数,二人谈着谈着,便着了林黛玉的妙招。扯到金玉良缘,贾宝玉为证其心,心里没有宝钗,表白,摔玉。真心一露,林黛玉就从气头上立马不生气了。上了林妹妹当。当然他心甘情愿,林妹妹也心甘情愿上他子林子洞黛山老鼠偷香芋的当。

上了袭人温柔贤惠当,袭人素日温柔,而与其云雨。回家以要订亲劝戒宝玉改正行为。劝得急了,把话拉回来,温柔对待。被内定当了姨娘,宝玉喜欢,想劝戒宝玉生气又捡素日他爱听的话给他。袭人的温柔有些假为有利可图而露温柔一面。上了袭人温柔之当。

细数呆子贾宝玉中了哪些奸计?

针对题主的两个“请君入瓮”之计,分别说一下:

第一计,“宝二爷”尚未进入青春期,贾母已经早早指派了袭人、晴雯替代李嬷嬷来服侍小少爷了。贾宝玉会“强领”那个贴身大丫头行“梦中云雨之事”都是贾母安排的“奸计”、或者说这是贾府的“奸计”,其实不叫“奸计”连贾府的下人兴儿都知道这是“府里的规矩”。

袭人是贾府这“府里的规矩”执行人,并且执行得很好。用尽各种手段戏宝玉读书上进,王夫人很满意,所以提拔了袭人还只给待遇“不明说”就是连姑娘的名份都没有,直接导致后来袭人被放回家里发嫁和戏子琪官结婚。

按说晴雯也是贾府这个“府里的规矩”的执行人,可是晴雯居然教㖫宝二爷装病来逃避父亲贾政的问书(学业检查),王夫人震怒之下撵走晴雯以致她惨死于哥嫂家中。第二计、“金玉良缘”肯定是王夫人和薛姨妈制造出来的骗局,而且还是先有“金锁”后有“通灵宝玉”。因为薛宝钗比宝玉大两岁,生下来家里去向癞头和尚给女儿求个“长命百岁的金锁”也真是平常的事,三春也全都有金锁牌呀!

贾宝玉一出生婴儿嘴里就含着一块如87中那样的白底青翡翠椭圆形扁石头,这怎么可能是真的?一个婴儿的嘴里面绝对放不下这个石头,到金石初识的时候十几岁的贾宝玉嘴里都含不下87的“通灵宝玉”。

所以在“原版”87中“通灵宝玉”一次都没有显过“灵”,就是一块没有的石头而已。并且87中用来做“通灵宝玉”那块翡翠的质地挺粗糙的是“砖头货”,还不如薛家做的“金锁”到现代也是黄金硬通货呀!

细数呆子贾宝玉中了哪些奸计?

贾宝玉温润如玉,又惯怜香惜玉,因而在女孩子们面前屡屡上当,但都无伤大雅,上升不到奸计一说,不过细数几个,看一看小儿女之间的小心机,也别有趣味。

一,薛宝钗的离间计。贾宝玉听说史湘云来了,与宝钗一起去见,黛玉见了心里不痛快,与宝玉正闹别扭,宝钗走来道:“史大妹妹等你呢。”说着,便推宝玉走了。留下林黛玉一个人气闷流泪。薛宝钗推未贾宝玉也不算错,这样宝黛就闹不了别扭。但独留黛玉一个人,似乎就有点过分,就是不通世务的宝玉也不放心黛玉,不一会儿就转了来,我不相信一向做事周到细心的宝钗却想不到。

二,史湘云的明修栈道。宝钗生日时,史湘云说一个戏子像林黛玉,宝玉便向史湘云使了个眼色,史湘云回去便让翠缕丫头收拾衣物回去,害得宝玉赶紧解释赔礼。这里湘云不是想回去,只是故意的引宝玉着急,借此表达自已的不满,渲泄心中对黛玉占了自己在宝玉心中的位置的怨气。

三,紫鹃的投石问路。紫娟是林黛玉的贴身丫头,处处为林黛玉打算。曾谎说林黛玉要回苏州去,以此来试探贾宝玉的真实感情。宝玉果然上当,病得失魂落魄,不知东西南北。

四,晴雯的欲擒故纵。晴雯恃宠而骄,摔断了扇子,又不服宝玉责备,惹了宝玉脾气,为了缓和关系,为自己找台阶,于是学着袭人的作风,把“乘凉枕榻”设在院中,躺下睡了,让宝玉误以为是袭人,前去关怀,她乘机耍耍小脾气,撕两把扇子,掀过了这件事情。

五,袭人的欲擒故纵。若说使用欲擒故纵,袭人最是拿手。宝玉梦中云雨,引发梦遗,袭人明明“心中已察觉一半”,便要在宝玉换中衣时细问。不发生点什么才是奇怪。袭人明明已经铁了心要跟了宝玉,偏又告诉宝玉家中要为她赎身,最后逼得宝玉答应她三个条件才揭过了这一章。

如果仔细看,书中还有一些小算计,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细数呆子贾宝玉中了哪些奸计?

似傻如狂的贾宝玉很有些呆气,屡屡上别人的当。薛宝钗、袭人是两个典型的心机女,她们屡屡设套让宝玉钻。列举如下:

一、初试云雨情事件。

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做了个春梦,遗精了。回到住处后,袭人取来衬裤给宝玉换。“袭人含羞笑问道:‘你梦见什么故事了?是哪里流出来的那些脏东西?’宝玉道:‘一言难尽。’便把梦中之事细说与袭人听了。然后说至警幻所授云雨之事情,羞得袭人掩面伏身而笑。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娇俏,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

“袭人本是个聪明女子,年纪本又比宝玉大两岁,近来也渐通人事”,袭人还故意问“是哪里流出来的那些脏东西”,是不是有勾引的意味?掩面伏身而笑,更令宝玉情难自禁。虽说是“强领”,袭人却没有拒绝,还认为“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女孩本来早熟,总觉得袭人有设套嫌疑,她借此达到了做实质姨娘的目的。

二、袭人利用赎身之说控制宝玉。

袭人本是家里穷,父母把她卖到贾府的。第十九回,袭人被母亲接回家,母亲和哥哥要赎她回去,袭人当即表态:“这会子又赎我做什么?权当我死了,再不必起赎我的念头!”还哭了一夜。其实袭人就是想当宝玉的姨娘。

回到贾府,袭人却跟宝玉故意说,家里要赎她回去,左说右说自己就是一定要回去,实际上是利用宝玉对她的不舍,达到规劝宝玉的目的。袭人说:“我说出三件事来,你果然依了我,就是真心留我了。”宝玉立马上当了,说:“好姐姐,好亲姐姐,别说是两三件,就是两三百件,我也依你。”接着就是袭人的一通劝。

三、宝钗比通灵。

金玉良缘很可能是王夫人薛姨妈编造的谎言,薛姨妈一家长期赖在贾府不走,目的就是促成金玉良缘,与木石姻缘打擂台。

第八回,宝钗要看宝玉的玉,还把玉上面的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反复念两遍,故意引得莺儿说:“这两句话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其目的就是散播金玉良缘。宝玉也是立马上当了,“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我也赏鉴赏鉴。”,“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金玉良缘之论逐渐散播开了。

四、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第三十回,宝玉见宝钗怕热,打趣她:“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宝钗大怒冷笑。黛玉看宝玉打趣宝钗,心中高兴,本想接着打趣,见宝钗发怒,改口问:“宝姐姐,你听了两出什么戏?”宝钗暗设一局:“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陪不是。”傻傻的宝玉立马上当,说:“姐姐通今博古,色色都知道,怎么连这出戏的名字都不知道,就说了这么一串子。这叫《负荆请罪》。”宝钗立即讽刺说:“原来这叫《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打趣了宝玉老是向黛玉陪不是,痛快地回击了宝黛二人。宝黛二人立马脸红了。

印象最深的就是宝玉老是中袭人、宝钗的的“请君入瓮”之计。宝玉确实傻得可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