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钏为何不用避讳宝玉的玉字?

金钏儿、玉钏儿两姊妹应该是一起服侍王夫人多年了,丫鬟们的名字都是主子给取的,主子们想改就改,不想改想不改。王夫人给丫头子起名金钏儿、玉钏儿,宝玉、黛玉、妙玉都有“玉”字,只能说明王夫人不忌讳这个。

林红玉的名字应该生下来就取的,与宝玉的“玉”字改重呀!也是说明玉字原来常用容易重复,也是不怎么忌讳的。

个人估计因为林黛玉进贾府,字名与“林红玉”一字之差。林芝孝夫妻为人谨慎,看着林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儿,名字和年龄都与自己的女儿接近,做为下人陪小心,主动把自己女儿的名字改了。

玉钏为何不用避讳宝玉的玉字?

不是所有的人都改玉避宝玉林红玉改名林小红,有她们家自身的原因,她父母林之好夫妇皆是贾家奴仆,又当贾家的差,且都有一个小头衔,手下有人。从这二点看,林小红的父母便不是王熙凤嘴里的老实人,一针扎不出个响来。是有心计之人,从林之孝家的处理尤氏事件上便看出,攻于心计。而林之孝有一次回贾琏话,贾琏让他去干事,他也没马上起来。又提起贾雨村,还有旺儿之子的为人。林之孝也不是天聋地哑之人。事事皆知,精明得狠。为林红玉改林小红便是做事尽量不得罪主子。

没谁要求必须避诲主子名。茗玉下人也没改名。玉钏这个人,人如其名。从与宝玉挨打送莲花汤,远离宝玉不谄媚便看出她是有骨头之人。而且王夫人东西丢了,她就坚持彩云偷了,势不相让也看出玉钏有坚持自我的个性。有原则不会更换主张,改弦易箭。

玉钏为何不用避讳宝玉的玉字?

玉钏儿是金钏的妹妹,两人都是王夫人的丫鬟,在金钏儿去世之前,根本没有玉钏儿的戏份。但金钏儿投井去世,在贾府是一件极大的事情,始作俑者王夫人和宝玉,都对金钏儿有着极大的愧疚,这份愧疚后来很多都补给她妹妹玉钏儿,因此玉钏儿也压根儿用不着避讳什么。 金钏儿投井身亡这件事,本来就是宝玉先挑起的。金钏儿午间睡着,宝玉不时去挑逗她,金钏儿回了句“金簪儿掉进井里,该你的一定有你的”。这话本不太过,然后大概又说了贾环和云彩之间的事。午后醒来的王夫人听了,认为金钏儿带坏了宝玉,便一个巴掌打下去。更让金钏儿没有脸面活下去的是,直言要把金钏儿赶出贾府,这在当时是很丑的一件事,于是金钏儿当晚投井身亡,这是贾府中继贾瑞之后,又一次写到吃人社会的非正常死亡。但贾瑞是自己淫心在先, 金钏儿可谓清清白白、干干净净,死得十分冤枉。这就不仅使得整个贾府舆论都同情金钏儿,直接当事人王夫人和宝玉承受极大的道德压力。

王夫人在道德上的自责和歉意体现在她与袭人的一段交往上。过去作为贾母丫鬟的袭人,在改做宝玉丫鬟后,要投靠贾府新一代当家人---王夫人,就是揣摩到了王夫人在金钏儿这件事上的痛点,直言外面并没有因这事有什么闲言闲语,因而获得在王夫人面前上位的。王夫人把对金钏儿的自责与内疚,贴补在其妹妹玉钏儿身上:把原先金钏儿那份月例,转移到玉钏儿身上,以图获得一点点心灵上的安慰。

金钏儿死后,玉钏儿对宝玉是怀着很深的恨意的,常常是满脸怒色,正眼也不看宝玉,宝玉也在找机会填补这种创伤,努力消除这种恨意。一次是第35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宝玉把下人们给他准备的莲叶羹让给玉钏儿吃。另一次是金钏儿周年忌日,因为正好与王熙凤生日同一天,贾宝玉把这件事看得比凤姐生日重,跟谁也没有打招呼,全身纯素,偷带书僮,私自到郊外祭奠金钏儿,祭奠完回来,只见玉钏儿独坐在廊檐下垂泪,宝玉马上陪笑道:你猜我往那里去了?这分明是在讨好玉钏儿,但懒得玉钏儿理他,只管擦泪。 基于这样一种情况,玉钏儿完全占着道德和情分上的理,她用不着避讳,更用不着改名啊。

红楼梦剧照:玉钏儿。

玉钏为何不用避讳宝玉的玉字?

1.宝玉是小名,并没有规定要避讳,相反,宝玉的名字小时候还特意贴到外面,连挑大粪的都可以叫。红楼梦52回麝月这么说:

便是叫(宝玉的)名字,从小儿直到如今,都是老太太吩咐过的,你们也知道的,恐怕难养活,巴巴的写了他的小名儿,各处贴着叫万人叫去,为的是好养活。连挑水挑粪花子都叫得,何况我们!连昨儿林大娘叫了一声‘爷’,老太太还说他呢,此是一件。二则,我们这些人常回老太太的话去,可不叫着名字回话,难道也称‘爷’?那一日不把宝玉两个字念二百遍,偏嫂子又来挑这个了!过一日嫂子闲了,在老太太、太太跟前,听听我们当着面儿叫他就知道了。嫂子原也不得在老太太、太太跟前当些体统差事,成年家只在三门外头混,怪不得不知我们里头的规矩。

2.玉钏是王夫人的大丫鬟,对宝玉来说,是母婢,并不需要绝对意义上的避讳。

3.玉钏的名字在书里是一种影射。

姐姐白金钏影射的是薛宝钗,薛通雪,雪是白色,钏是女子带的手镯臂环,钗是女子的头簪,这是完美的影射。

白玉钏则是影射宝钗的丫鬟黄金莺。白和黄都是颜色,金和玉对应,钏和莺,一为静物,一为动物,也是非常巧妙的影射。

(图片:白金钏-薛宝钗 白玉钏-黄金莺 姐妹俩的名字和主仆俩的名字相互影射,相映成趣。)

4.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了十个名字里带玉的人物,林黛玉,茗玉,甄宝玉,蒋玉函,玉爱,妙玉,玉官,林红玉,加上玉钏,计有近十个,这些人全部都是和宝玉有密切关系或者在小说里特别存在的人物。

玉钏的姐姐金钏因宝玉跳井而死,故而曹雪芹安排了玉钏这一个角色,算是一种特殊的纪念方式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