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晴雯是什么样的女子?

《红楼梦》里,晴雯的判词说她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她牙尖嘴利,喜欢跟人磨牙,王夫人、袭人都不喜欢她,最后就把她赶了出去,晴雯真的是这样的女孩吗?真实的她,是个什么样的女子?

晴雯是《红楼梦》丫鬟中一个很有个性的女孩,也是一个叛逆者,她性格率真,伶牙俐齿,长相酷似黛玉。聪明、能干,有高洁自尊的品性。可惜她"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这"心"指的是她对自身价值、独立人格的追求和她高洁的品格;而这"身"则是指在等级森严的贾府中她作为奴婢的卑贱身份。这"心"与"身"的差距,构成了她命运的悲剧。

晴雯和宝玉的情感纯正无邪,一清二白。她只作宝玉心灵上的知己,而绝不作供玩弄的妾身丫头。

然而,晴雯紧紧地防护着自己的尊严与人格,以免被这种污秽所玷染。赢得宝玉的尊重。并称她为"冰雪不足喻其洁"。与其他丫头相比,晴雯与宝玉的关系更多的是纯真的友谊,犹如黛玉和宝玉的关系一样,透露出她心灵的美丽。晴雯至死都不甘心的是:"我虽生得比别人好些,并没有私情勾引你,怎么一口咬定我是个‘狐狸精"?

在贾府那种封建家族中,那能容得像她这样敢于大胆反抗不奴颜婢膝丫鬟,被当作大逆不道而加以拒杀。"风流灵巧"的晴雯,被赶出贾府抑郁而死。

正道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红楼梦》里的晴雯是什么样的女子?

天下冤晴雯黛玉者久矣!

我不明白现在的读者都是怎么读的书,又是怎么去理解的人物。

好好的一本书,好好的人物,到了有些人的嘴里都变成了什么?

人物是书中的人物,不是个别人臆造的人物。

曹公那么心爱的晴雯黛玉,在有些人的嘴里猪狗不如,烂泥一样,既然如此又何必去读红楼梦?

红楼梦中每一个人都是完整的,有自己的缺陷,也有自己的美好,难道你喜欢的人物就金光闪闪,完美无瑕,你不喜欢的人物就头顶生疮,脚下流脓?

这种解读方法不仅恶心曹公,还恶心大家,以卑鄙的思想和龌龊的灵魂来强奸广大朋友们的眼睛。

读书是为了什么,为了让你看清世界,让你趟过泥潭还能初心不负。

不是让你热衷向往肮脏,还像是得到了珍宝一样大书特书。

回到正题,我们说晴雯,我总结为以下四个点:

1、过慧易夭

就是太聪明的人容易早死。这是上天的规律,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而晴雯也无法逃脱这个规律。

上天赐给晴雯的太多太多。首先就是她的相貌,她长得像黛玉,姿色是怡红院里相当出众的。其次是她的针线,晴雯会界线,这是怡红院里独一份。再就是她通文墨,宝玉的笔墨以及字帖等,都是晴雯照管的,写绛云轩是晴雯研磨,妙玉拜帖是晴雯所收,她喜欢的占花名也是以诗词为签。还有晴雯夜间警醒,这是在奴才行列里非常了不得的“功夫”。还有她善于为宝玉分忧解难,比如贾政回家,宝玉临时抱佛脚,晴雯就四处张扬宝玉唬着了,让宝玉装病。

她太聪明,太灵巧,这样的人物,通常结局都不好。她在丫鬟里实在是太特别,太出挑了,一向爱才的凤姐,也在王夫人面前替她遮掩,可见得晴雯之能,是受人肯定的。

但事实如此,人何以堪,曹冲死时13岁,夏完淳死时16岁,霍去病死时24岁,王勃死时26岁,李贺死时27岁,天妒英才,过慧易夭,人无法和天命相抗。

2、过刚易折

晴雯的刚无时不刻在表现着,很多人把这种刚叫做很傻很天真。

秋纹得了王夫人赏袭人剩下的衣服,得意洋洋的炫耀到底是太太的恩典。晴雯就表示,她不会要,一样这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

小红另择良木而栖,晴雯就说她能不能长长远远地在高枝上。

坠儿偷了平儿的虾须镯,晴雯病中也挣扎起来,一定要将坠儿赶出去。

就算病着,她还要补雀金裘。

抄检大观园,众人唯唯诺诺,独晴雯捉着箱子底,朝天往地下一倒。

晴雯啊,她说了我们想说不敢说的话,做了我们想做不敢做的事。我们多么想活成一个晴雯,可我们低下我们的头,不流露一个眼神,还自以为是的嘲讽她不通世事。

事情难道不应该是它原本该有的样子吗?

这世上的很多人,一开始都是有棱角,有锋芒的,可我们在前进与流浪中,失去的自己的棱角和锋芒,我们变得圆润,为了生存下去,在没有月亮和星星的夜晚,我们偶尔也怅然若失。可我们要活下去,就只有改变自己。晴雯是个例外,她如一把锋利的铁剑,不肯钝了锋芒,于是被这无情的世界折断。

很多时候,我们都想坚持自己的,只是坚持,就必须付出代价。晴雯付出的代价是:生命。

如果这个世界,如果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那么的虚假,那么,是不是只有晴雯才是那个真实的人?可我们失去她了,我们失去的,也是我们自己。

3、生不逢时

她不该生在那个时代,也不该活在怡红院里。她的理解者不多,能欣赏她的人也不多。

就像千年以来,有才学的臣子得不到机会和赏识,有武功的将领永远也上不了战场,就像是美丽的女子深锁后宫不见天日,才绽放的花朵被风雨肆意的摧残。

屈原受尽谗言,被流放湘江。当以金屋藏之的阿娇,也只是幽闭长门。

晴雯的处境也没什么不同,小丫头们看不起她,诋毁她。

老嬷嬷们看不惯她,为她下绊子,设圈套。

王夫人打心里不喜欢她这种长得有些姿色的俏丽丫鬟,她注定永无出头之日。

可宝玉欣赏她,喜欢她。

所以对王夫人评价她是狐狸精,她只有三个字:太不服!

只有宝玉清楚地知道晴雯和其他的女孩子都不同,她的慧、她的真、她的刚,他都看在眼里。只是宝玉什么都做不了,晴雯的希望,其实如同海上的泡沫,被汹涌的海风一吹,就再也没有了。

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人的身上,不独是这个小小的侍女的错误,诗人,将军,名臣,都做过这样错误的决定,在一次次的失望中悄无声息的逝去。

4、情深不寿

晴雯对宝玉的感情,经常被人嘲讽,很多人说她本质上和袭人根本没有什么区别。

其实还是有区别的。

袭人是知道自己给了宝玉,所以不越礼,于是和宝玉有了云雨之实。

晴雯从来没有确定自己会成为姨娘,所以她所奢求的,就是留在宝玉身边,“一头碰死了也不出这个门”。

就像宝玉自己说的那样,“活着,咱们一处活着,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化烟”。

这种感情不是占有,不是名分,而是陪伴。

晴雯自己说“有你们一日,我且受用一日”,她心中想的也只是千年万年这样过下去,却从没想过“谁能守谁一辈子呢”?

宝玉说:只求你们同看着我,守着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飞灰——飞灰还不好,灰还有形有迹,还有知识。等我化成一股轻烟,风一吹便散了的时候,你们也管不得我,我也顾不得你们了。

在这一点上,这两人一样的痴。

所以晴雯不屑于用袭人的模式,在这一点上她看不起袭人。这是两个女子不同的表达方式罢了。

后来被赶出去,她觉得担了虚名,于是做出越礼的事情,与宝玉换了贴身的衣服。

她说:我将来在棺材内独自躺着,也就像还在怡红院的一样了。

这种感情,不就是宝玉期待的“看着我,守着我”吗?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美好的东西一定会被摧毁,所以过慧易夭,过刚易折,生不逢时,情深不寿,她的一生就是这样,一个注定的悲剧,永远无法逃脱的宿命。

--------丸--------

文:祁门小谢

《红楼梦》里的晴雯是什么样的女子?

心比天高 命比纸薄

晴雯,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也是金陵十二钗副册之首。她是贾宝玉房里的四个大丫鬟之一,她人长得风流灵巧,眉眼儿有点像林黛玉,口齿伶俐,针线活尤好。

曹雪芹把晴雯的形象塑造的最具有个性魅力、最丰满,晴雯她美丽聪慧,情谊深重;桀骜不驯,刚直锋利;疾恶如仇,敢于反抗;但无奈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晴雯是《红楼梦》中一个很有个性的女孩。在贾府里,她把自己短暂的一生演绎得美丽、真挚。她光明磊落、敢于追求平等,但同时她心高气傲、任性狭隘、尖酸刻薄。这些鲜明的特点构成了她人性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虽然晴雯只是个丫鬟,但她确是丫鬟中最具有反抗精神的人。在检抄大观园时,她能够当着众人的面把自己的箱子底朝天地倒在地上,足以体现她反抗精神和胆识是不一般的。

在晴雯性格中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她的纯情和率真,关于她与宝玉真挚的友谊也使得晴雯这个人物形象比较丰满,虽然最终晴雯也是一个悲剧,但这是由历史、社会环境、性格、意志等各种原因造成的,使她最终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可以这么说,晴雯是曹雪芹完全自己创作八十回《红楼梦》中,一个真正完整交待过人物命运的,在介绍十二钗的册子时,晴雯也是被置于首位。所以,我们说晴雯人物形象的塑造,应该是最能真实、完整反映最作者本意的。

《红楼梦》里的晴雯是什么样的女子?

晴雯是红楼梦里丫鬟中最出挑的一个,不仅仅因为她张扬的个性,还因为她生的比别人好,又聪明伶俐,十岁的时候就被贾母看上了。

贾母对晴雯的评价是: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贾母一句话,只用八个字就说出了晴雯身上的四大亮点。

一个是模样好。这个是众所周知的,连袭人也说“太太只嫌他生的太好了”说她是“美人似的”又说“眉眼有些像林妹妹”,宝玉也认为晴雯“过于生得好了,反被这好所误。”可知,晴雯在模样上不仅超然于众丫鬟,就是跟十二钗比也毫不逊色的。

一个是性情爽利。晴雯说话做事率真耿直,干脆利落,勇敢果断,恩怨分明,从不拖泥带水。这一点在贾母看来是优点,但在王夫人等人看来可能就是缺点了,比如她说看到晴雯在训小丫头,就说她轻狂,其实这正是晴雯真性情的表现,从她撵坠儿,病补雀金裘等事都可看出晴雯爽利的性格。

一个是言谈不循常规。在古代,主仆之间有着严格的等级,主子可以对下人颐指气使,甚至出言侮辱,作为奴才丫鬟,不能有任何反抗,但在晴雯的观念和语言体系里,她明显不会顺从,她时不时的跟宝玉理论,大吵大闹,非得占了上风才好,在王夫人等人眼中,可能会说晴雯不收规矩,没大没小,但对贾母来说,这正是她派晴雯服侍宝玉的原因,她不想人人都像袭人一样顺从宝玉,有一两个不顺从的,反而可以约束一下宝玉。

一个是针线好。宝玉的雀金裘烂了一个洞,找了外面的能工巧匠都做不来,但晴雯却能补好,单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晴雯的心灵手巧。在古代,女孩子会针黹女红不稀奇,但能把针黹女红做到最好的,就不多了,晴雯就属于手特别巧针线活特别好的那一拨,所以袭人也说怡红院离不了她。

从贾母对晴雯的评价,我们已经可以为得出一个结论,即晴雯是个天真善良的好姑娘,长得好,性格好,针线活好,样样都好,但这还不够,这还不是晴雯身上最大的优点,有个老婆子,只用三个字就说出了晴雯身上的另外一个重要品质。

我们知道,晴雯是十岁的时候进的贾府,是被赖大买来的,后来因为常跟着赖嬷嬷进贾府,贾母看她伶俐标致,于是赖嬷嬷就顺手把晴雯送给了贾母,后来贾母疼爱孙子宝玉,就又把晴雯指给了宝玉。

晴雯能够如此“平步青云”自然跟贾母对她的八个字评价密不可分,也是她性格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但赖嬷嬷之所以喜欢晴雯,是因为她“不忘旧”,就是不忘恩负义,是个知道感恩图报的姑娘,绝不会因为自己混好了,就把过去的那些穷亲戚都不放在眼里,甚至不相往来,晴雯不是这样的姑娘,她念旧。

晴雯为什么不忘旧呢?因为她之前跟着姑舅哥哥一起生活,之前兄妹俩沦落在外,生活无依,日子应该过的很艰难,于是哥哥不得不把妹妹卖给人家做丫鬟,但晴雯不仅没有记恨哥哥,还在自己进了贾府以后,求了赖嬷嬷把哥哥也弄了进来,做了厨子,这就是多浑虫。

原文:这晴雯进来时,也不记得家乡父母。只知有个姑舅哥哥,专能庖宰,也沦落在外,故又求了赖家的收买进来吃工食。赖家的见晴雯虽到贾母跟前,千伶百俐,嘴尖性大,却倒还不忘旧,故又将他姑舅哥哥收买进来,把家里一个女孩子配了他。

可以说,正是晴雯的“不忘旧”,最终既救了她自己,也救了她哥哥,且间接地帮助多浑虫成了家,也反过来为晴雯的“不忘旧”做了最好的诠释。也正是晴雯的不忘旧,赖嬷嬷才特意把多浑虫收买进来,并且配了一个女孩给他。在原文说晴雯不忘旧之后,庚辰本有一句脂批引人注意:只此一句便是晴雯正传。可知晴雯为聪明风流所害也。一篇为晴雯写传,是哭晴雯也。非哭晴雯,乃哭风流也。

脂批说晴雯是为聪明风流所害,正如宝玉断言的“想是他过于生得好了,反被这好所误。”但不管外界如何评价,脂批通过“不忘旧”三个字就说是晴雯正传,可见批者对晴雯的肯定和偏爱,正如赖嬷嬷对她的评价。

赖嬷嬷正是因为晴雯的不忘旧而喜欢她,不管晴雯什么样的性格,哪怕嘴尖性子大,但这三个字足以为晴雯正名立传,因为从“不忘旧”三个字,完全能够看出一个人的真性情,看出一个人的本性,毫无疑问,晴雯是个单纯善良且有情有义的好姑娘。

作者:夕四少,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红楼故事。

《红楼梦》里的晴雯是什么样的女子?

一、晴雯是《红楼梦》里最美艳的丫头。王熙凤曾说过,“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娇妻美妾,这个长着水蛇腰、削肩膀、眉眼有些象林妹妹的漂亮丫头,颇得贾母赏识,是内定为将来要给宝玉做侍妾的人选。

二、晴雯业务能力强,忠心能干,是丫头们当中针线活最好的。贾母不穿人家做的衣服,晴雯在打点怡红院事务的同时,还要做老太太屋里的针线。当初宝玉的那件雀金裘被烧了一块,多少织补匠人绣娘束手无策,晴雯病得七死八活的,挣了命去修补,方才妥当了事。勇晴雯病补雀金裘,在她短暂的生命中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给喜欢她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晴雯是最具叛逆性的奴才。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相对于袭人那等温驯的女奴来说,晴雯更多的是锋芒毕露,过于张扬,也因此遭人构陷。她的真性情在多数人眼中看来,那就是轻薄不成体统,尤其不受王夫人待见,是被列为“狐狸精”范畴的。

晴雯心性高傲,非常正直,洁身自好,不因身为奴仆,就心甘下贱。她瞧不起袭人上位行苟且之事,直接出言讥讽,“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小丫头坠儿因偷窃事发,她气不打一处来,骂道:“要这爪子作什么?拈不得针,拿不动线,只会偷嘴吃。眼皮子又浅,打嘴现世的,不如戳烂了!”她亦是傲气十足,“你还充有脸呢,一样这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把好的给他,剩下的才给我,我宁可不要,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软气”。

宝玉是怜香惜玉的典范,尚且还担心会冲撞于她,袭人则笑宝玉“你一天不挨他两句硬话村你,你再过不去。”也只有在大观园内,在宝玉荫庇下的那片天空里,晴雯才能尽情挥洒。然而霁月难逢,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晴雯临终悔道:

“我虽生得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太不服,今日既已担了虚名,而且临死,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不料痴心傻意,只说打家横竖是在一处。不想平空里生出这一节话来,有冤无处诉。”

病危的晴雯最终还是被逐出了大观园,“一盆才抽出嫩箭来的兰花送到猪窝里”,饮恨而亡。

忆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这当是对晴雯的最高评价了吧。

《红楼梦》里的晴雯是什么样的女子?

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第一个判词就是晴雯,第二个才是袭人。这两个人都是宝玉身边朝夕相处,照顾他生活起居的大丫鬟,可以说是宝玉最亲近的人。这两位丫鬟在宝玉心中的位置如何?曹雪芹已经给出了答案,排在贾宝玉心中第一位的是晴雯,这也就解了一个迷团,为何宝玉第一个要看到晴雯的判词。贾宝玉为什么那么在乎晴雯,她究竟有何魅力,下面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即

晴雯自评和贾府女主人们的评价;

周思源先生说晴雯身上有对平等意识的追求

晴雯判词

第一,晴雯的自评和贾府里太太们的评价自评:晴雯被王夫人赶出贾府后,宝玉偷偷去探望了她,两人见了最后一面。她说我虽生得比别人好些,并没有私情勾引你,怎么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今日既担了虚名,况且没了远限……今日这一来,我就死了,也不枉担了虚名。

她自认漂亮,女孩子生得好,又得宝玉宠着,难免骄傲。“也不枉担了虚名”这是一句表白的话,她是发自内心真的爱宝玉,但是她的爱一直隐忍着,不以占有为目的,这是她与袭人的根本区别。她痛恨别人叫她“狐狸精”,这是对她的侮辱。她一直秉承身正不怕影子斜,但是在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她一个没有身份没有地位没有靠山,仅凭自己伶牙俐齿和耿直就可以行走贾府吗?真是太天真了,她很后悔没有早点向宝玉表露自己的心迹,临死之前,她为自己发出了深深的叹惜之声。

贾母:

但晴雯那丫头,我看她甚好,言谈针线,(这些丫头们)都不及她,将来还可以给宝玉使唤的。谁知变了。晴雯原是在贾母身边的,心灵手巧,不论容貌还是针线活儿,在丫鬟中间都是拔尖的,深得贾母喜欢。晴雯是经过贾母考察过,经鸳鸯调教过的丫鬟,听贾母的口气,晴雯是她给宝玉选好的小妾。

凤姐:

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论举止言语,她原轻薄些。王熙凤是个没读过书的人,会把表面的东西看得重些。单对晴雯的面容、语言行为做了初略的评价。而这些评价意义并不大,在贾府里,哪个屋里的大丫鬟不是凭着占着一等的地位向下施压呢?

王夫人:

有本事的人,未免有些调歪……她色色比人强,只是不大沉重。重点是说晴雯“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林妹妹”。重点看后面一句话信息量很大,像林妹妹。无意中已透露出她的媳妇人选,肯定不是林黛玉类型的。晴雯和林黛玉都被王夫人化作一类人了。王夫人信奉的是正统的封建文化,母以子贵,女子无才便是德,三从四德。在她的眼中,任何超出三从四德范围的行为,都会受到她的排斥。袭人和薛宝钗就是严守三从四德的女人,所以她很喜欢。有贾母在,她惹不起林黛玉,但是一个区区丫鬟晴雯,她说话还是做得了主的,所以一有机会,她便把晴雯撵出去了。

宝玉:

此花(芙蓉花)也须得这样一个人(晴雯)去司掌。我就料定她那样的人必有一番事业做的。虽然超出苦海,从此不能相见,也免不得伤感思念。

晴雯是一个有骨气的人,奈何时不待我,生不逢时,空有一身傲骨无处绽放。曹雪芹把那个时代文人的骨气投射到了晴雯和黛玉身上。她们都体现了一种中国文人宝贵的品格,即:人格绝不能受辱的文化人格,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中国的脊梁”的一种表现。这种品格只有贾宝玉才能懂,所以他很欣赏晴雯,这也是晴雯不同于袭人的地方。

第二,周思源先生说晴雯身上有对平等意识的追求红学界人士都认可,晴雯身上影射了林黛玉,她们二人的相似之处确实很多。性格都率真,待人真诚,心灵纯洁。说话直来直去,无所顾忌,甚至到了尖酸的地步。于是便容易得罪人,比如晴雯得罪李嬷嬷,送宫花黛玉不给周瑞家的面子。但是黛玉与她又有区别,黛玉对待自己的丫鬟紫鹃如姐妹一般,她的小脾气只发给宝玉,因为她知道宝玉不会生气,所以黛玉是有所顾忌的。而晴雯对小丫鬟也很尖刻,与平起平坐的袭人也是势不两立。周思源先评价:她有一种比较自觉的人格意识和朦胧的平等意识。这一点,在当时的社会具有极大的进步性,因为很多人是自觉地在做奴才,而晴雯不是,她在潜意识中追求平等。第三,晴雯的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霁月在天,说明她的人品很是难得,光明磊落,早夭的结局是因为所处环境的黑暗所致。作者对她的态度还是给予了肯定。晴雯的出局暗示了林黛玉的结局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她没有读过书,但在她的内心深处已萌芽出对平等意识的向往,但是她自己也不知道这样反判的她到底是图什么,也就导致了她的任性,不知隐忍,这恐怕是她最大的苦恼。她想追求爱的权利,她也知道袭人的地位,自己的愿望很难实现。但又不甘于认命,心高气傲,她永远也做不到随遇而安随波逐流,在她的世界里只有两条路,要么痛快的活着,要么安静的死去。晴雯就像晶莹剔透的水晶,个性刚强,直来直去,任性,不给主子面子,偏偏又生得一副好面容,无端端招引来许多是非,得罪了人。从不把自己当奴婢的晴雯,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尴尬处境,地位低下,再不得人心,还有出路吗?终落得个悲惨的下场,她不信命,但命不由她,注定是个悲剧人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