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员家里有白事,可以回家奔丧吗,需要什么手续?

大伯去世的时候,叔叔就提议过看看能不能想办法让监狱里的大堂哥回来奔丧(打幡摔盆),但咨询了一下,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大伯去世当晚,商量后事时叔叔说大堂哥是独子,大伯下葬无论如何都得让大堂哥回来一趟,话虽如此,但事情哪有那么容易?

我们拨通了当初帮大堂哥打官司的律师的电话,问他相关事宜。律师回复说,现在我国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服刑人员是否可以回家奔丧,但有罪犯离监探亲和特许离监的相关规定。如果确实有必要让服刑人员回来一趟,那就让服刑人员向监狱管理人员提出书面申请。

随后律师又发来了《罪犯离监探亲和特许离监规定》的内容:

《罪犯离监探亲和特许离监规定》

第十一条 对于同时具有下列情形的罪犯,可以特许其离监回家看望或处理:

(一)剩余刑期10年以下,改造表现较好的;

(二)配偶、直系亲属或监护人病危、死亡,或家中发生重大变故、确需本人回去处理的;

(三)有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病危或死亡证明,及当地村民(居民)委员会和派出所签署的意见;

(四)特许离监的去处在监狱所在的省(区、市)行政区域范围内。

看了这些,大堂哥确实是符合要求的,大堂哥当初被 判了6年,去年有过一次减刑,监狱也在辖区内。

尽管如此,让大堂哥回来奔丧还是不现实:

1.手续繁杂

首先我们要去县里开死亡证明,然后是村委会证明,派出所证明。有了这些证明大堂哥还要写申请,再等批复。

2.时间等不及

我们老家有人去世,一般是3天内下葬。想让大堂哥回来就得跑各种证明,到医院开死亡证明要时间,到村委会、派出所开证明要时间,把证明送过去要时间,写了申请等批复要时间。所以,即使是跑这些手续都顺利,时间上也等不及。

3.即使回来也无能为力,只会让家属更伤心。

根据相关说法,特许离监狱时间仅有一天,晚上就得回到监狱。就算能让大堂哥回来,他也什么都做不了,打不了幡、摔不了盆,只能在远处看上一眼。结果只能是大堂哥伤心,家属更伤心。

写在最后:

考虑到种种原因,我们最后还是打消了让大堂哥回来奔丧的念头。其实,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当初的选择是对的,让大堂哥回来又能怎么样呢?不过是徒增烦恼罢了!

让服刑人员安安心心的在里面好好改造,争取早日获得自由才是最重要的,这也许是家属唯一能为他们做的了吧!

你们觉得呢?

服刑人员家里有白事,可以回家奔丧吗,需要什么手续?

有一个回家奔丧过的刑满释放人员说,他在服刑期间妈妈去世,他离监回家奔丧了。说他判了有期徒刑是十年,在看守所的时候呆了差不多一年,在监狱服刑的第五年的时候,他的妈妈去世了。

得到这个消息是他母亲去世的第二天上午,他当时正在监狱劳动车间踩缝纫机做衣服,忙得满头大汗。监区领导来到他身边,说有事。

估计是劳动的时候告诉他,会导致他情绪失控,所以故意把他叫到办公室。他当时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以为是自己犯错了,或者是要给他调监区当大组长去。

到了办公室,领导说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他。当时监狱领导,监区领导都在监区办公室。先和他聊了一下改造的情况,再告诉他,他的妈妈去世了。

还说他的老婆现在就在监狱门口,大早上就把死亡证明都带来了,求着监狱,希望监狱批准让他回家奔丧。

监狱为他的奔丧情况临时开了一个会,对离监奔丧条件进行了多方面的进行了审核。

1:户籍在省内

2:余刑一半以内

3:改造的表现很好

4:有死亡证明,并且和当地司法局联系确认过

认定他符合特许探亲的条件,准备马上就送他回去奔丧,明天晚上回来。说完这些,他一下子想到了家里的房子。母亲去世,躺在房间,还是已经在棺材里面。

于是监狱说一会就走,就没让他马上换衣服,说已经让她老婆去买衣服去了,出了监狱在车上换。

当天陪他奔丧的有民警四位,武警两位,开了一辆车。她老婆和亲戚的车在前面带路。因为身份关系,他老婆不能和他乘坐同一辆车,也不能单独和她在一起。

在车上的时候,民警一直在开导他,希望他到家的时候,尽量控制情绪,不要过分激动,梗不要给监狱添加不必要麻烦。

车子开了差不多四个小时,中途没有停过,也没有下车吃饭和上厕所。一路上他想的都是他儿时的画面,妈妈是怎么带他的,是怎么和他说话的,妈妈炒菜时候系的黄色围裙时的模样,和进看守所以前,妈妈最后一次向他挥手说再见。

等他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2点。下车就看到家门口摆着的棺材,除了下跪和哭,不知道干什么。很多亲戚都围过来抱着他,哭成一团。民警和武警就在旁边看着他,没有阻拦。

当时家里安排饭菜给监狱民警和武警,他们不吃,说一会在当地司法所随便吃点什么,不好吃服刑家属的。

怎么劝都不行,说这是纪律。原本民警和武警要时时刻刻在他身边的,但是他要守灵可能会太累。

加上家里很多人和村干部担保,说今天晚上都陪着他守夜,不让他添加麻烦,让民警放心,都好好的去休息。最后留下一个民警,一个武警,陪着他守了整整一夜!

一直到第二天上午抬上山,从坟场回来,还在陪着他。原本是第二天上午十点就开车回监狱的,民警想着回来一趟不容易,家里又发生这么大的变故,就让他和家人吃一顿午饭再送他回家。

村里面很多人劝民警也留下来吃饭,但是民警不愿意,还是拒绝,说这样不好,最后吃的是方便面,真的就是方便面!

午饭后,监狱安排他和家里拍了几张照片,说可以带回去给他打印处理给,就回去了。

回到监狱,虽然他的心情很难受,但是想着自己在监狱服刑,母亲去世奔丧了,也给他母亲抬过棺材,做了儿子最后,也是今生唯一能做的事。下定决心,后面要好好改造。回来后的改造也很顺利,总共服刑六年多就回家了,减刑三年多的刑期。

最后;特许离监其实一直都有,只是现在因为疫情,批准很麻烦。目前全中国能够监奔丧的不多,大多数监狱定没有批准过。

对服刑人员而已,改造需要法律,也需要温情。他回来后现在在开开车,日子开始了新的起色和希望。改造需要亲情,如果家庭变故,支持监狱批准特许离监。改造需要亲情,亲情也是一种力量。

服刑人员家里有白事,可以回家奔丧吗,需要什么手续?

这个肯定可以啊,监狱是自己家,想怎么样就都可以,你可以随时回去,当然这些你可以在梦中拥有,因为梦中啥都有,现实中有能力疏通流程的普通罪犯也可以,不要说回家了,就算传宗接代都是可以的,曾经我们那里有过这样一件事,那个时候是九六年春节,村里面的年轻人喝酒娱乐,后来发生了口角打架。

有两兄弟跟另外的三个人打架,最终还动了刀子,这两兄弟的一个堂兄弟去阻拦劝架,在混乱当中这两兄弟的老大被他来劝架的堂哥捅了一刀,在心脏位置,由于那个年代交通出行远没有现在方便,大伙把这个被捅的人送到医院抢救,医生一看人已经不行了,最后让家属把人拉回来到村口不远处。

由于农村有规矩,在外面死亡的人是不可以进村的,所以丧事就是在村子外草草的办了,因为是年轻人死亡,属于非常不吉利的,所以丧事非常的简单,不过准备要埋的时候警察来了,因为这个事情是刑事案件,所以不能这样结束,尸体保留了好几天,捅人的那个人是自首的。

最终这个男的被判刑15年有期徒刑,在他被判刑的时候,他老婆一个人拉扯两个三四岁的孩子,他的父母在他服刑九年的时候相继病危,当时有人提议说去监狱申请让他回来看父母最后一面送行,那个时候有这种想法那些人其实根本不懂法律,被村里面有学问有见识的人教育了一顿。

他们不相信,最终花钱去咨询律师,律师给的答案就是,我国法律规定任何在监狱里面正常服刑的人,只要自身没有重大疾病保外就医,那么任何事情都不可能说让你在服刑期间出狱回家,也就是说除非你刑满释放,或者身体有重大疾病需要保外就医,不然是不可以出狱回家办事情的。

坐牢不是服兵役,当兵的年限够长,那么就可以申请回家探亲,因为当兵是为国家做贡献,性质完全不一样,坐牢是犯错误在改造,这种行为不可能因为你家里面有事情你就可以回家处理,法律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坐牢就是一种处罚,做错事就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不会因为你的私人事情去影响法律的规定,所以不存在说丧事你坐牢期间还可以回家,你把监狱当什么地方了?

服刑人员家里有白事,可以回家奔丧吗,需要什么手续?

根据监狱管理局相关规定,必要条件下服刑人员是可以回家的。

(2004年3月19日司法部令第88号发布,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第十一条规定对于同时具有下列情形的罪犯,可以特许其离监回家看望或处理:(一)剩余刑期10年以下,改造表现较好的;(二)配偶、直系亲属或监护人病危、死亡,或家中发生重大变故、确需本人回去处理的;(三)有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病危或死亡证明,及当地村民(居民)委员会和派出所签署的意见;(四)特许离监的去处在监狱所在的省(区、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罪犯特许离监的时间为1天。办理特许离监,应由罪犯本人或其亲属提出申请,监狱依照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罪犯离监探亲审批程序批准。对特许离监的罪犯,监狱必须派干警押解并予以严密监管。当晚不能返回监狱的,必须羁押于当地监狱或看守所。建议去当地省份的监狱管理局网站查看相关文件。

现在都是人性化管理,像这种人伦大事是会有很大可能同意的。

服刑人员家里有白事,可以回家奔丧吗,需要什么手续?

在监狱当狱警的同学告诉我,服刑人员家中有白事,理论上是可以回家奔丧的,但实际上却几乎不可能实现,因为有着4个不为人知的原因。

前段时间的唐山打人事件至今回想起来都让人心惊胆颤,虽然至今警方还没有最终公布对几人的处理结果,但我想至少几年刑拘是免不了的了。

所谓刑拘自然就是限制了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但我们国家讲法又讲情,那么如果服刑人员家中有白事,毕竟父母过世,他们可以请假回家奔丧吗?

带着这个疑问,我咨询了去年刚考上狱警的大学同学。他告诉我,我们国家确实有离监探亲的规定,服刑人员如果满足条件的话,可以回家奔丧,但实际上很难操作成功,因为这其中有着4个不为人知的原因,很难协调解决。

首先什么叫离监探亲

我们知道犯罪分子一旦触犯刑法,那么无论是被判处有期徒刑还是无期徒刑,最大的特点就是人身自由受到了限制。

在服刑期间必须要按照监狱的安排进行劳动改造和教育,虽然家属也可以探监,但服刑人员出监狱却是万万不可能的事情。

而劳动改造和教育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让服刑人员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所以国家为了鼓励一部分劳动改造态度较好的服刑人员,特地设置了离监探亲制度。

所谓离监探亲就是服刑人员在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如果家中确有变故需要本人出面,可以短暂的出狱一段时间。

离监探亲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奖励性离监探亲,另外一种是特许离监探亲。

1、奖励性离监探亲

“奖励性离监探亲”,主要是监狱针对改造表现良好的服刑人员,允许其暂时离开监狱探望亲属,作为一种奖励手段。其申请条件为:

(1)分级管理定为宽管级的;

(2)有期徒刑罪犯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服刑期间一贯表现好,离开监狱不致再危害社会,并具有《监狱法》第五十七条第一款七种情形之一的

(3)探亲的对象:父母、子女、配偶;

(4)探亲对象的常住地在监狱所在省(区、市)行政区域内。

“奖励性离监探亲”必须同时满足以上4个条件,探亲的期限一般在3-7天。

2、特许离监探亲

特许离监探亲主要针对服刑人员家里亲人病危或者遇到重大病故,出于人道主义关怀及服刑人员改造考虑 ,准许其暂时出狱探亲。其申请条件为:

(1)剩余刑期10年以下,改造表现好的;

(2)罪犯直系亲属病危,死亡或家中发生重大变故,确需本人回去处理的;

(3)有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病危或死亡证明及当地政府或公安机关证明;

(4)特许离监限定在监狱所在地的省(区、市)行政区域内。

“奖励性离监探亲”同样必须同时满足以上4个条件,探亲的期限为1天

申请离监探亲的流程是怎样的呢

首先服刑人员要对照申请条件,确定自己是否符合申请要求,如果确信符合的话,可以按照以下流程申请

1、奖励性离监探亲审批程序

(1)服刑人员本人向监狱申请,填写《罪犯离监探亲审批表》,然后分监区、监区集体讲座提出意见,监狱主管部门审查,主管监狱长审批。

(2)经批准同意离监探亲的服刑人员,由本人提出亲属或监护人为保证人,保证人持本人身份证到监狱主管部门办理保证手续;

(3)离监探亲的罪犯在家的期限为三至七天(不含在途时间)。

2、特许离监探亲审批程序

(1)服刑人员亲属或监护人持当地政府、公安机关、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服刑人员直系亲属病危或死亡证明等材料向监狱提出申请;

(2) 监狱按照离监探亲的审批程序予以审批;

(3)服刑人员在家的期限为一天,罪犯由监狱派警察带回。

从离监探亲的条件和审批流程可以看出,对于服刑人员的离监探亲,要经过层层审批,非常严格。

为什么说离监探亲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性,实际上几乎不具有操作性呢

同学告诉我,他做狱警已经工作了近2年,但还没有经历过离监探亲,因为实际操作太难。

1、耗费警力资源

离监探亲对服刑人员是天大的好事,但对于监狱而言确实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押送服刑人员回家奔丧需要专车接送,武警二名,民警二名,监狱领导最少1名,也就是说最少需要5个警力资源,在警力永远都感觉紧张的情况下,监狱几乎不可能安排这么多民警同时外出的。

2、审批手续较为繁琐。

离监探亲要经过一层一层向上申报,最后监狱长签字确认,流程繁琐,很可能等流程走完,服刑人员去世的家属早已经下葬。

而且离监回家是有风险的,万一在中途发生什么事,这个责任谁愿意担当呢?为了以防万一,直接不批准是最简单省事的选择。

3、协调困难

离监探亲需要县级以上医院的死亡证明、村委会签字以及当地派出所和户籍所在地基层主管领导担保。

同时还需要服刑人员所在地的公安协调派出警力,防止服刑人员家属做出过激行为,这是两个系统,协调起来耗时耗力,比较困难。

4、财政无预算

服刑人员回家奔丧对于监狱来讲执法成本太高,而通常监狱在年初财政预算的时候,并不会将这部分执法成本纳入到财政预算当中。

说白了就是各级财政没有这笔费用的拨付,这样的话后期费用报销也是一件麻烦事,所以监狱自然不愿意轻易放行,否则岂不是自找麻烦?

综上所述,服刑人员回家奔丧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行性,实际中很少有成功的案例,而且为了让服刑人员安心改造,监狱方面一般不会让服刑人员知道家人去世的消息,以防止他们情绪波动。

写在最后

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只有进过监狱的人才知道自由的可贵,那是我们奋斗的基础。

学会控制情绪,千万不要义气用事,否则等到你被限制了人身自由,双亲去世你都无法参加葬礼,送他们最后一程,你才会知道什么叫子欲养而亲不待。

大家怎么看呢?

服刑人员家里有白事,可以回家奔丧吗,需要什么手续?

有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可以回家。以死为大,服刑期间回家不是不可以,但是要符合离监探亲的条件,这个条件大多数人达不到。监狱对于服刑人员离监探亲,参加葬礼,过春节都是有的。

第一大条件:本省户籍或者居住地在本省。离开监狱是一天,当天早上回家,当天晚上必须回监狱。就这一个条件,已经卡死了一半人。因为很多人是其他省或者更远的省,一天根本无法来回。

第二大条件:刑期最少一半以内,一半以内又最少只有5年以内。判刑12年,服刑刑期最少已经接近8年,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可以离监探亲的。是否符合,参考第一条件。符合,我们接着说第三大条件。

第三大条件:监狱批准,同时专车接送,武警二名,民警二名,监狱领导最少1名,全程还需要摄像,以防万一。关键是监狱和监狱党委要研究批准,签字。

难就难在第三个条件,本身监狱民警就少,根本抽不出那么多人去,其次,离监回家是有风险的,万一有什么事,这个责任谁担当。为了以防万一,能够批准的罪名和刑期都不会很长。

就目前来说,全国能够离监探亲的,屈指可数!有很多人想回家给老人送终,哪怕多加刑都愿意,但是就是不会批准。这就是坐牢的代价,不肖子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