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谈谈疫情下艺术品收藏问题?
我是大雄钱币,我来回答!持续跟新收藏心得,喜欢请关注!
盛世的收藏,乱世的黄金。
本次疫情对全球范围的经济运行是一次重大打击,甚至出现了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部分类似景像。经济下行是肯定的,只是滑落到什么程度尚且不得而知,会不会引发世界级的经历危机也不能确定。国内经济有一定的缓冲,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谁也不能独善其身,都会受到影响。
话说回来,如果遇到经济危机,国内生活保障没问题,不会让大家挨饿,基本的温饱是国家的底线。受影响的只是消费能力,也就是说大家闲钱少了,出了生活必需品,其他消费就会减少。
收藏市场的萎缩,会导致各种藏品价格下跌。如果你的经济情况尚可,可以选择入手。但是建议选择精品,不要“捡破烂”收一堆普通货。
能否谈谈疫情下艺术品收藏问题?
全球重疫之下,未来无明,人们普遍会产生对生命健康,生理、心理、物质、精神、治安等各方面的担心及焦虑。普通人很市俗直接寻求物质财富的占有以及医疗救助的保障,这类人没有追求更高文化视野及精神艺术品的寄托,所谓追求乱世黄金,心理较脆弱,抗病灾承受力差,痛苦指数高;另一类人,有基本的物质基础,追求更高文化艺术修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及审美情趣,知识眼力提升,疫情经济下滑情况下,会逢低收藏自己喜欢的古玩艺术品,研究欣赏,提升视野,身心愉悦,精神畅达。免疫力提升,不会过度局限于疾病灾疫的恐惧中,就算后天是末日,也会把玩着自己的藏品而释然从容,看淡了历史时空及人的生老病死,唯不负美的欣赏,痛苦指数低,易于战胜疫疾,重见阳光。这群人将是灾后艺术品投资收藏的主力,正如2003年非典后艺术品市场黄金成长期。灾后人们更珍惜生命的可贵,更需要美的感染及精神的力量源泉。所以疫情下尤其中国控制的人心稳定,更是一批实力藏家出手夺宝的好时节,他们带动年轻人对未来生活更有信心,对艺术文化有更高的追求,这必然辉煌中国历难不衰的文化自信。
能否谈谈疫情下艺术品收藏问题?
疫情下艺术品市场收到很大的影响,目前由于收到大环境经济的影响,买家减少,卖家增多。这个时候是收东西的好时候,但是怎样判断一件藏品是否有收藏价值主要有一下几点:
1、藏品是否是真。不管是什么藏品,只要不是真品就没有了收藏价值。
2、是否有稳定的价值体系。这个藏品有没有稳定的市场价格,如果没有,随着人的主观认为值多少钱就值多少钱是很危险的。以书画为例,民国海派60名家的市场价格是经过近20年的拍卖市场形成了稳定的价格体系,什么内容的、什么尺寸的、什么品像的都可以参照以往的拍卖行情进行估价。像这类是有收藏价值的,反之是很难讲有收藏价值的。
3、可以快速流通和变现能力的藏品是有收藏价值的,反之如果不能快速流通和变现就只能在手里一直放着,什么时候卖也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也不知道,这样的藏品就失去了价值。如果是纯粹自己喜欢,那就另当别论了。
4、是否违法。如果都满足了以上三点,但是违法的也不能收藏也就但不是收藏价值了。收藏要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之上,否则就没有收藏意义了。
总之我认为,在合法的基础之上,一件真品,具有稳定的价格体系和具有很强的变现能力的藏品是具有收藏价值的。疫情期间藏品价格下降,正式收进藏品的好时候。
能否谈谈疫情下艺术品收藏问题?
当下收藏品市场被伪专家,国宝邦,造假者,经营者给闹的,全国古玩市场一片悲哀,自己坑自己,再加上全球疫情,几年内不会好转,真品价位下滑,眼力好的可低价收点精品,老普残就别上手压资金啦,留点现金,美金,黄金应对全球经济危机
能否谈谈疫情下艺术品收藏问题?
因为疫情,宅家的时间比以前多了,除了家务,就是看看网上的收藏市场,学习学习知识,提高自己对收藏有价值东西的
认识!
任何艺术收藏品,都不会脱离材质,形状,做工三个要素,只有具备这三个要素的东西,才能具备艺术感,有艺术感觉的东西,才有收藏价值,有收藏价值的东西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再会上涨,如果没上述三要素,放置时间再久,最多算个古董而不是文物!
个人观点,勿喷!
能否谈谈疫情下艺术品收藏问题?
以下可能:
1、博物馆
线上展览爆发期
中国各地博物馆因疫情被迫暂时关门。中国国家文物局要求各地博物馆在社交媒体上保持活跃,通过数字形式提供服务,鼓励各地文物博物馆机构利用已有文博数字资源酌情推出网上展览。于是,国内众多博物馆通过虚拟技术打开他们展馆的大门。
国家文物局先后推送了两批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囊括全国近百家文博机构的100多项展览项目。
2、2020艺术月
春季展览全部延迟,秋季暂未定
疫情当前,对于即将到来的艺术品行业三月繁忙季来说影响重大,前有2020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宣布取消,随即Art Central主办机构亦宣布取消2020年展会,后有台北典亚艺博会延迟至2021年。此外,第七届设计上海将延期至5月26日-29日,2020年画廊周北京和2020年的Art Chengdu将面临延期或取消,最终结果待定。
3、拍卖行业
稳定和扩大就业
受影响的还有2020年上半年的拍卖计划。佳士得宣布即将于巴塞尔艺术周期间举行首场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将延迟举办该项晚拍至5月佳士得香港拍卖季。苏富比2020年纽约艺术周调整,除现代及当代南亚艺术拍卖将按原定日程于纽约当地时间3月16日揭幕外,其他拍卖则延期至6月举行。不过,如同2009年金融风暴一样,于危机来临时资金面较为充足的藏家能在这时候以更好的价格购入长期居高不下的作品。好的作品的价格一直都是稳定的上涨,能于市场较低于低迷时期持有,也是许多有实力藏家主要的收藏观念。
4、画廊等艺术机构
疫情期间有成本无利润,未来销售供大于求
疫情对画廊等各类艺术机构的运营几乎都影响重大,除了与其他行业一样要承担场地和用工成本之外,他们还要承担相对高昂的艺术品运输与保险费用等,停展无疑大大增加了展览的单位时间成本。
并且,因为疫情时期销售积压,很可能会在疫情控制后大量涌入市场,导致供大于求。此外,购买力也将会是202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一大困境。艺术品购买者大多为企业家,此次疫情对于在中国范围内经营的艺术私人机构和企业的损失可谓非常惨重。
因为全年计划的调整也在所难免,有画廊主认为保守估计近半年都会处于相对低迷的状态。
5、艺术电商
加快了“线下”与“线上”的转型
经历这次疫情,“线上获客”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线上获客的本质,是靠内容获客,深度一点来讲是靠价值获客,未来各种线上平台会越来越开放,图文/短视频/音频等各种形式都有,你必须创造出有价值的内容去吸引你的客户。
同样的,“线上教育”就像互联网改变了产品的流通路径一样,互联网同样也改变了知识传播的路径,而现在一些艺术机构将讲座、活动改为了线上直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