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为何俄方还未取胜?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 9953条回答。
俄乌战争暴露了俄军外强中干的真实一面,但对于对军事比较了解的学者来说,这并不意外。
其实俄军对自己实力的下降,也是心知肚明的。
俄罗斯前国防部长曾说过,如果北约入侵俄罗斯,俄罗斯只有用核武器来自卫了。
言下之意,俄罗斯不可能通过常规战争打赢北约。
此次面对实力并不强的乌克兰,俄军旧攻不克,损兵折将,战争陷入持久战,这恐怕也是普京没有预料到的。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连续打了几次仗。
第一次是同车臣爆发了车臣战争,俄军由于战斗力大幅度下降加上轻敌,被只有轻武器的车臣人拖入城市巷战,杀得落花流水,灰溜溜的撤离车臣,大败特败。
不过,俄罗斯毕竟是一支职业化军队又有,排行世界第二的庞大常规作战力量,仅仅坦克就有数万辆之多,对付人口才几十万的车臣还是没有问题的。
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俄军调整战术,采用重武器碾压的地毯式炮击轰炸战术,将车臣一座座城镇夷为平地,最终压垮了车臣武装,获得了战争胜利。当然,俄军自己损失也非常惨重。
第三次则是打小国格鲁吉亚。格鲁吉亚战斗力同俄罗斯无法相比,却判断错误形式直接出兵攻入南奥塞梯。俄军立即调动数倍兵力反攻入南奥塞梯。格鲁吉亚是人口仅为300万的小国,国内军队战斗力低劣,当然不是俄军对手,在短短一周内从南奥塞梯境内全部溃败撤退。
不过,西方对于此战的评价很低,认为两国军队打了一场非常落后的常规武器对攻战,还停留在冷战时代的水平。
第四次就是2014年的东乌战争。俄罗斯扶持东乌独立分子建立武装以后,提供了大量重武器和军事训练。无奈东乌武装毕竟是民兵,在乌克兰正规军的重火力打击下并不是对手,节节败退。眼见自己花费巨资扶持的东乌武装就要垮台,俄军不再躲在幕后,而是出动数千精锐部队穿着没有标志的制服或者东乌武装制服,突然从侧后猛击进攻的乌克兰政府军。
乌克兰军队当时也是一片混乱,士兵连工资都上期拖欠,士气低落。由于克里米亚已经丢了,东乌又几乎独立出去,加上俄军咄咄逼人。俄罗斯很多寡头和地方势力,开始建立民兵武装以弥补正规军的不足。
今天被俄罗斯当作靶子大肆攻击的亚速营,就是当时建立的。
言归正传,俄军出兵以后,乌克兰政府军随即溃散,东乌武装控制了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的部分地区,直到今天。
可以说,当时俄军战斗力是碾压乌克兰政府军,但也胜之不武,毕竟对方是连士兵微薄工资都发不出来的军队,很多重武器已经用了30年早就应该报废。
此次俄乌战争爆发以后,乌克兰军队在北约共享情报和提供武器的情况下,使用了正确的战略和战术。
相反,强大的俄军明明实力大大强于乌克兰军队,却像蛮牛入井使不上力气。攻打基辅是全面失败了,想要速战速决也没有成功,将军就死了一堆,士兵伤亡可想而知。
现在俄军被迫陷入持久战,准备退而求其次占领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全部领土,同时打通同克里米亚的联系。
俄军在战争中表现出来很多非常严重的问题。
其一是信息化作战能力低下。
美军认为现代化军队最重要的战斗力,就是信息作战能力,包括对整个战场的把握程度。
美军在信息化作战的基础上,有着很多强悍的作战战术。
比如空地掩护方面,美军从呼叫到得到空中掩护,已经缩短到15分钟以内,甚至很多时候在10分钟内。
美军的主要攻击是有空中发起的,步兵主要用于协助空袭作战,以及战场的扫尾工作。
而俄军这方面非常差,空中掩护速度缓慢且效率低下。大多数时候,我们都看到俄军的装甲部队和步兵独立作战,根本没有空中掩护,所以频繁遭遇伏击和拦截,伤亡巨大也就不稀奇。
美国空军副参谋长克林特·希诺特中将指出,俄罗斯难以维持通信和战场指挥,因此无法组织复杂的空中进攻战役。
退役法军上校米歇尔·戈雅表示,“俄空天军缺乏效率是这场冲突的令人惊讶的因素之一。”他认为,尽管俄空天军拥有在2015年干预叙利亚的经验,但与“西方空军的精确度、灵活性和互操作性”相去甚远,“军事专家已经看到俄空天军与地面部队缺乏协调的证据”。
这是对付乌克兰军队,如果遭遇美军又会如何?俄军这些重武器,岂不是全部成为活靶子?
其二是战略战术仍然停留在冷战后期。
虽然俄军这10年有了很多改进,比如编组了可以快速反应、重武器众多、模块化组合的营级战术群。
然而,实战中却发现俄军仍然主要依赖地面重武器作战。空中掩护能力低下,精确制导武器不足,而俄军又不愿意像车臣战争一样将乌克兰城市平民全部轰碎,导致作战束手束脚。
想要像美军一样避免殃及平民,进行精确打击,俄军却没有这个能力。
使用重武器打击受到舆论压力,不能放开手脚,况且乌克兰军队也化整为零,让重武器打不着。
其实目前俄军最大的问题是,他不得已的按照了乌克兰的作战模式来打,而不是按照自己的作战模式来打。
简而言之,俄军如此强大,却被乌克兰军队牵着鼻子走。
其三政治能力低下,国际局势险恶。
俄罗斯此次开战,其实是冒着天下之大不韪的。
目前即便俄罗斯的盟友国家,也没有一个公然敢于站出来支持俄罗斯,并且提供武器弹药甚至出兵支援的。
同时对俄罗斯的制裁非常厉害,而且可能持续长达几十年,会造成严重的民生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打仗要么不打,要打就一定要赢,还要尽量速战速决,将所有筹码都拿到手中。
然而目前打了这么久,战事久拖不决,各种制裁压身,国际舆论沸腾,就是最不利的局面,也是打仗最要避免的局面。
即便俄军能够占领整个东乌地区,从长远来看仍然是弊大于利的。如果普京在几年后病逝或者下台,继任者会面临一个可怕的烂摊子,进退维谷。
更重要的是,俄罗斯此举也连带很多盟友左右为难,再说通俗点就是被连累了。
其实,更要重视俄乌战争的就是我军。因为我军有很多方面同俄军是比较相似的,一些武器和作战模式也比较接近。俄乌战争是我们吸取经验的最好场所,通过俄罗斯军队拙劣表现来修正我们的类似问题。
俄乌战争为何俄方还未取胜?
我不是军事家,谈点个人浅见:据有关专家评论,原因很多,但我概括主要两点:一是非正义,失道寡助。二是普大帝太自信,轻敌,高度揽权,摇空指揮,前线指揮官没有自主权。
俄乌战争为何俄方还未取胜?
多谢邀请!
这个问题,包括且不限于以下几点:一是与美西方全方位支持乌克兰不无关系;二是俄罗斯还是有些心慈手软被乌克兰利用……
俄乌战争为何俄方还未取胜?
谢谢邀请,从目前来看俄罗斯的核威慑对美西方来说已经失去作用。已经威慑三次了美国该干嘛干嘛,仍然制裁,仍然向乌输送武器。假如我是普京立马退出《核不扩散条约》,高调宣布我要向全世界出售核弹头(不一定真卖)为卖家保密。比如卖给伊朗,叙利亚等美敌对国家,送货上门包教包会。我不敢扔核弹不代表伊朗不敢扔。这样美欧就怕了,也就掐住了美欧的喉咙。为了美国的自身安全,他们会屁颠屁颠的找普大哥谈判。普京开出啥条件估计美国也得答应,结果是撤销制裁,冻结的资产如数奉还。战争结束!普京会大声说:老子是赶车的岂容让驴说了算?
俄乌战争为何俄方还未取胜?
车臣的征服者、克里米亚的征服者、南奥塞梯的征服者、格鲁吉亚的伟大征服者、乌克兰的伟大征服者、白俄罗斯的庇护者,叙利亚的捍卫者,俄罗斯的拯救者,全俄妇女之友,伟大的祖国之父,四任联邦大总统,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正等待激情万丈的乌拉网民志愿参加决胜决战!
俄乌战争为何俄方还未取胜?
答,谢谢邀请!不好意思,我仅仅以个人的想法✍🏻的,不对之处还请见谅,谢谢!
我觉得一开始俄罗斯军队的打法就是军事为政治服务的,而不是为了军事力量的有效性,和人员或装备损失最小化为目的进行的策划。
对于我来说重点进攻的“亚速营,它有一万多人的武装,并且还是一个马里乌波尔的钢厂修筑的永久工事”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在对付它的办法就是集中一起火力和力量,在侦查等都有可能摸清楚的情况下,在尽量减少人质伤害的事,拿下它。
对于钢厂的通风口,工事,以及地下的一切,俄罗斯军队掌握不好。并且特种部队训练出来的人太少了,控制不住要道,导致这一地方消耗过多的精力。
俄罗斯军队因为需要国防,以及各个方面的原因,不能做到的短时间内集中更多的军队,它的军队缺乏统一的指挥,统一的通讯联系方式,(无线电,有线以及网络必须要融合发展并且还是应该一旦干扰的情况下,有效范围之内,必须要有有线保持联络,对于部队进攻的地方,要干扰,并且还是要断网断电,断通讯,在很快就会消灭敌人以后在恢复。
空军的远程打击不够好,轰炸机也没有远程图像采集制导轰炸,落后了,对于突击机场,占领后大规模空降没有看到,这是一个失误,要不就不打,要打必须要彻底消灭。达到作战目的。)
整体来说,松散,没有对乌克兰军队改革,位置已经锁采用作战方法摸清楚,混乱,军事理论落后太多。尤其特种部队的人太少,要知道陆军兵减下来了,但是对于“精”和“强”就感觉太差,尤其是野外生存,野战,夜战,……大穿插不如有特种部队把主要桥梁,要道以及制高点给夺取在保围圈外建立安全区,把小股敌人的渗透率降低,便于清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