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有人说越南号称世界第三军队强国,炮兵却不敢和对手大决战?
越南打败了法国殖M主义者,又让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美国在越南铩羽而归,心里乐啊!信心过度膨胀就牛皮吹上了天,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
胜利进入西贡的越军
越南是不是头脑发热不切实际的吹呢?也不完全是,他们也是有点“本钱”的:从1946年12月的抗法、打美、侵柬、再到跟我们“拔刀相向”。可以说越南的士兵都是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作战经验极其丰富,越南军队的作战精神也跟师傅一样极其顽强。更加上在南北战争中,缴获了美军撤出越南时“遗弃”的大量装备,拥有正规军110万,以及200万左右的民兵,足够600万人使用的各式武器。这时的越南陆军配备有3000多门各种式样和口径的野战炮。1979年对越战争爆发后,苏联又紧急援助了越南202辆自行火炮、314门牵引火炮;到1985年,苏联援助越南的火炮达到649门(辆)自行/牵引火炮。正因为有这些资本,越南才不知“天高地厚”。
中越典型炮战有下面这些特点:
一、反击战中中越炮兵实力的对比:我方从建军伊始,穷惯了的我方就有“火力不足综合症”。如果说我方其他不行可以,但我大陆军师从苏联的大炮兵思路,各种伴随步兵的炮火十分旺盛,体现在反击战中,就是我方炮兵48个团对越军9个团。
我们看看中越两军炮兵实力的具体对比:
我方军炮团:152加榴12门、122加12门、85加18门,共42门。
我方师炮团:107/130火18门、122榴24门、85加18门,共60门。
越军军区炮兵团:85加/122榴/107火各12门。
越军师炮团:105/122榴/85/76加共36门。
可见越军不但炮团数远差于我方,更重要的是同编制下火炮数量和口径也没得比。还有一个是我方的炮弹敞开供应,可以放心的打。综合起来,越南跟我方就像“叫花子和龙王比宝”怎么玩?。
只要我方稍有进攻,必定先用强大的炮火先覆盖进攻区域,炮火所到之处片甲不留,地表工事通通扫荡干净。一旦越南炮兵胆敢还击,必定招致十倍以上的炮火覆盖打击。越军普遍的反映就是跟美军打了多年,见识过美军空军轰炸厉害,但从来没见过美军有这样猛烈的炮火打击。
开战之初,由于我方多年未打仗,一些部队在进攻时,不会展开进攻队形,在挺近中防备火炮的打击意识也不够。因此开战之初,被越南的小股炮兵事先标定射击诸元打击,造成相当大的损失。东线打红了眼的许和尚亲自下令:“凉山上面不留一个人,一座房屋!”。我方集中了数百门大口径火炮,不折不扣的执行了命令。战后越南黎笋和武元甲视察凉山,看到满目疮痍的凉山都情不自禁的哭鼻子了。
我方攻下凉山后,越南已经无坚可守,到河内已经一马平川
在对越反击战中我炮兵部队发射炮弹883381发,打击了19221个目标,越军伤亡的91%为炮火造成。
二、1984年越军执行“北光计划”,集结两万兵力主攻老山。这场战争我方的炮兵大显神威,成为主角。参加此战的越军炮兵部队有第168炮兵旅加15个炮兵营。
7月12日凌晨5时10分,我方指挥部按照事先确定的作战计划:“赶羊入圈,分段拦截,关门打狗,务求全歼”的作战决心,远中近分片包干。以两个炮兵团的兵力,火力封锁清水口子,务使清水口以外的越军“一个活人也休想进来”,“口子以内的越军绝不能再让他们活着出去”;以一个炮兵团火力对八里河东山的越军实施不间断轰击,令其无法居高临下威胁我方;以一个炮兵团支援老山主峰的战斗;以一个炮兵团加5个多管火箭炮营,对我方防御阵地前沿实施反复地扫荡式攻击;以3个小口径炮兵营,对凹地、山头的反斜面及死角地带实施大密度轰击,用以打击敌人的指挥所和二梯队屯留地;以两个85mm加农炮营,将火炮推至前沿阵地,用以摧毁越军坦克。
中越两军共投入47个炮兵营,动用各种类型口径的火炮你来我往,对这块东西宽5公里、纵深7公里的老山主高地实施猛烈炮击。敌我双方3万多名士兵寸土必争、宁死不后退一步。战斗进行中,我方炮弹一度“断货”,还发生了紧急征用地方800多台车辆抢运炮弹,没有丢失一发的动人故事。
在战斗中,我方使用了从英国进口的“辛伯林”炮兵定位雷达,越军火炮炮弹刚打出还没有落地,马上就可以接着算出越军火炮的位置,位置精度正负10米,甚至可以根据其弹道推断出越军使用的是什么火炮”。而且这种雷达可以同时追踪二十门火炮。要对付这种雷达,最好的方法就是别开炮。可越军当时不懂啊!一开炮,中方四面八方的反击炮火马上就招呼过去了。可以说双方的炮战我方有如神助,单向透明,给越军的炮兵造成极大损失,打着打着,越军的炮兵就哑火了。当时,越军还搞不明白,以为是在一个高地上,有我方炮兵的观测兵引导我方炮火打击,要求越军步兵要不计代价攻占这高地。否则,炮兵无法支援作战。越军因此不计代价攻击这高地,甚至出动了敢死队。
我方引进的英国辛柏林炮兵雷达
整个战役中,我方共毙伤越军3300余人,其中毙敌1300余人,伤敌2000人左右,俘敌5人。当叶帅看到战场录相中尸横片野的越军尸体,惊叹说:“自淮海战争之后,就没见过一个山头上有这么多尸体”。
越军引进的苏军BM-21型“冰雹”122毫米40管火箭发射车,射程20公里。
有一参战的炮兵写了《反击战中的我方炮兵》回忆。当中有一些小故事,可以突出的反映出我方炮兵的自豪感。打到后期,我炮兵的观测兵基本就在越军的眼皮底下不假掩蔽的观测,越军的阻击手、机枪就是只敢打旁边吓唬他,但并不敢真正的射击他。有人问这个炮兵,你不怕死啊!?这炮兵观测兵骄傲的回答:“我是炮兵观测兵,打我,除非不想活了”。
还有一个战例,为了消灭越军的一个躲藏在洞窟中,勇于游动打冷炮的一门直瞄火炮,前面已经耗弹上千发。换了部队,为干掉这门火炮,我炮兵先引诱他出洞射击,然后集中火力覆盖,在打的这炮炮口朝天还不算完,还要把这门炮掀翻到山下,最后还要把坑道中的弹药库打爆才心满意足。我炮兵发射炮弹116发、命中24。在现场观察的长沙炮院教员说:打出这样的命中率,至少应有700发炮弹。虽然以当时的国力炮弹价格不菲,但可以这样打,可见我方炮兵真有本钱,真不怕花费炮弹。
越军不自量力的大吹自己是第三世界军事强国,但它忘记了是谁大力援助过它?忘记了是谁带它“出师”的?忘记了是谁帮它“划了红线”捆住了美军的手脚,更重要的是它忘记了旁边这大块头是惹不得的,惹了要“吃不了兜着走”的。十年的中越对持我方把越南打的抬不起头,一点脾气都没有,一直“玩到”越军服输再也没勇气跟我们进行炮战为止。
作者:黑白世界
如何看待有人说越南号称世界第三军队强国,炮兵却不敢和对手大决战?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9876条回答。
原因如下:
第一,双方炮兵数量存在差距。
以1979年战役来说,当时约有20万越军在柬埔寨扫荡红色高棉部队。
越南并不是大国,红色高棉也不是菜鸟,是经历过战争考验的部队,越军难以承受这种两线作战。
中越战争爆发时,我军在中越边界集结了很强大的部队:9个军29个步兵师(分别为:陆军第11军、第13军、第14军、第41军、第42军、第43军、第50军、第54军、第55军及第20军第58师、广西军区独立师、云南省军区独立师、广西军区2个边防团另1个边防营、云南省军区4个边防团另3个边防营)、2个炮兵师(炮1师、炮4师)、3个高炮师(高炮65师、高炮70师、高炮72师),以及铁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种部队,约22万人。
而越军在我军攻击地区的兵力有限:一线的6个步兵师(第3、345、346、316A、338、325B师)、10余个地方团、20余个独立营及4个炮兵团应战,后期又陆续加入步兵327、337师和若干独立团、独立营、特工营、炮兵、工兵、通信等单位,参战正规军在10万人左右,另外还有一些民兵部队助战。
可见,我军在兵力上有2倍多的优势。
具体在炮兵上,我们看看大口径火炮的比较。
1979年中越两军的师属以上炮兵:
越军军区炮兵团(二军区168炮团):85加 122榴 107火各12门
越军师炮团:105/122榴 85/76加 共36门
解放军预备炮兵师所属团:152加榴/130加/130火/122榴/122加 36门
解放军军炮团:152加榴12门 122加12门 85加18门
解放军师炮团:107/130火18门 122榴24门 85加/76加18门
综合一下,
越军:师属以上炮兵9个团
解放军:师属以上炮兵48个团
双方大口径火炮比是5:1,显然解放军炮兵占优绝对优势。
第二,双方的后勤存在差异。
了解炮兵的人都知道,再差的炮只要有充足的炮弹供应,就能够起到一定用处。
相反,再精良的火炮只要炮弹不足,等于是一堆废铁。
相比火炮,炮弹也许更为重要。
中国在当年是一个工业国,尤其军工有完整的体系,完全实现了武器和弹药的自产。
在1979年作战期间,越军应该是在本土作战,弹药储备较足,运输也比较容易,还可以炮兵对等还击。
但进入边境对峙战以后,解放军炮兵后勤的优势就体现出来。
1984年4月28日收复老山的战役,我军牺牲233人,其中主攻部队牺牲156人,助攻部队77人。
按照伤亡比1:2来算,我军伤亡应该在600多人。
大家看到,我军伤亡数字还是有限,却毙伤越军900余人,摧毁越军火炮30余门、军车20辆。
为什么我军是进攻一方,对方又是借助山地固守,还会伤亡较小了?
这是因为,我军炮兵发挥了很大作用。步兵进攻之前:我军加农炮、榴弹炮、迫击炮、火箭炮、加榴炮等257门各种火炮的巨响,颗颗炮弹飞向老山,覆盖了老山及其越南田蓬、马林、杨万船头、都龙、金平的越军步兵阵地、炮兵阵地、指挥所和仓库等414个目标。
后来的7.12大战,我军共发射85毫米以上炮弹6.8万发,其中仅130毫米火箭弹达1.8万发,152毫米炮弹1.2万发。7月12日上午消耗炮火一万多发,整天消耗3万多发,非常惊人。
而越军则没有这么多的炮弹储备,他们不能制造大口径炮弹,所有炮弹都依赖进口。
1950年到1954年期间,中国为越南无偿提供了火炮3692门、炮弹108万多发。
1956年到1962年期间,中国提供了炮1万余门,炮弹202万发。
借着这些巨额援助的弹药,越军才能保持一定的炮兵实力。
现在中国停止援助,苏联因国内经济问题,援助越来越少,越南就像断奶的孩子,炮弹越打越少,只能限量使用了。
但越南炮兵也绝对不是弱鸡,在很多战役中,越军火炮也是很厉害的,尤其是迫击炮很厉害。
我们看一个战例:广州军区第55军163师主攻同登要塞。163师步兵487团2营向探某阵地群猛烈突击,经过激烈争夺,夺占了几个主要高地,但接下来进展甚微,同越军形成拉锯对峙。由于战斗紧张持续,2营减员较大,数次补充新兵,干部也临时提拔,造成组织力削弱,纪律较为松懈,阵地管理不严。
2月22日,越军观察到2营6连阵地疏于戒备,有人员聚集说话,武器弹药也胡乱堆放,遂突然发动冷炮袭击。其中一发炮弹引爆了我阵地上的弹药,致使6连当场伤亡15人,教训非常沉痛。
如何看待有人说越南号称世界第三军队强国,炮兵却不敢和对手大决战?
越南的炮弹打一发少一发,火炮打坏一门少一门,可能这就是没有自主军工的悲哀吧。所以不管哪次战争越南方面对于火炮的使用都是比较“拮据”的,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后期我方实际已经取得了炮兵的绝对压制和优势。现在越南炮兵训练都不敢打太多,如果身管寿命到了战时就没有的用了,即便是身管寿命消耗太多也增加了损坏的概率。至于“世界第三强国”,题目都说是“号称”了,也仅仅是个号称而已。下图为越南士兵正在给M46型加农炮填装炮弹
越南这个国家实际上只是个农业国家,并不具备太多的重工业能力。特别是军工方面,越南的武器95%依赖进口,自己只有轻武器的生产和弹药保障能力,包括火炮在内的重武器实际是没有独立制造的能力的。下图为越南现役的主力火炮,前两种是越南统一时缴获的美制M101型105毫米榴弹炮和M114型155毫米榴弹炮,再就是苏制ZIS-3型76毫米加农炮、M46型130毫米加农炮、D30型152毫米榴弹炮和D20型122毫米榴弹炮。前三种火炮都是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定型生产的火炮,后几种也是上世纪50年代的产品。
上面这几种火炮都是比较有名的,很多国家都有使用,即便新生产的放在现在依旧不落后。但是越南手中的这些火炮存在的问题是生产年代实在是太久远,有的已经使用超过60年,实际已经超出正常服役期。苏制火炮还好说,可以由苏/俄方进口零部件,但是美制火炮因为是缴获而来,所以只能尽量减少发射次数以节省弹药和炮管寿命。下图为越南士兵操作M114榴弹炮使用的M107型高爆弹,然而这些炮弹一直是上世纪70年代缴获的那些,越南没有能力补充新的炮弹,就这样一直用到现在。
火炮这种存在了数百年的武器看起来十分“古老”,但是现代火炮也是对工业有很高的要求的,可以说能独立生产大口径身管火炮的国家不超过20个,而且多数都是欧洲的老牌工业国家。生产火炮对于材料、机械加工、表面处理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和积累,需要这个国家有完善的工业体系去支撑。特别是炮管、药室、复进簧等零部件更是火炮制造的核心部件,如果加工技术不到位会导致废品率很高,如果直接出厂可能会炸膛。
下图为炮管的膛线,这是线膛炮的关键性技术。然而无论是炮管加工还是拉膛线都是属于深度20倍直径以上的“超深孔加工”,需要用专门的机床上用深孔钻、镗刀和内孔刀进行切削加工,而且加工过程中必须保证炮管内壁的光整度,否则瑕疵会降低炮管寿命甚至炸膛。拉膛线也并不是一次成型,每次进刀切削量都不大,反复多次切削直到达到膛线要求深度才可以。无论是哪一步都需要有专门的大型机床和经验丰富的操作技师,这些都需要多年的工业积累。而火炮还有一步叫身管自紧技术,这样生产的炮管能以比较小的壁厚承受更高的膛压,寿命也会提高。但是炮管自紧需要大型水压机,还需要克服膨胀和收缩问题,对加工设备和工艺要求较高,也是需要很深的工业功底。所以为什么世界上能生产火炮的国家多多集中在老牌工业国家?就是因为他们需要很深的工业功底,如果生产10根炮管有8根是废的,那么这不叫有能力加工。
还有炮弹加工,加工炮弹也不是个简单的事情,虽然我们看见大型战役中美国苏联这些国家大规模使用火炮,但是这些国家都是工业能力极强的国家。火炮的发射药和装药都是需要化学工业,而引信的制作也是需要机械加工能力。而且炮弹能小批量加工不行,必须要有能力大批量加工也能保证战场火力优势,因为小批量和大批量加工所采用的工艺是不同的。
越南并不是说不像进行炮兵决战,但是他的军事重工业几乎为零,可以说打一发少一发,最后就成了越南根本没有这个能力更不敢进行炮兵大决战。直到现在越南的火炮都是省着用,毕竟炮管还是有寿命的,打坏了很难补充。如果越南像印度那样大手笔从国际市场上购买也行,但是越南的经济实力实在是太差了,不足以支持大批量采购火炮和大口径炮弹。
如何看待有人说越南号称世界第三军队强国,炮兵却不敢和对手大决战?
世界第三是假的,自吹的,造假很快便能打出原形来。无论1979,还是大战两山,面对着一个庞大的对手,根本施展不开,一是炮少,二是炮弹不多,三是火炮已明显沉旧落后。与他相反,我方则自主生产,技术先进,数量又多,炮弹充足,技术和战术都好。数量是以多胜少,技术以优胜劣,战术出神入化。那些炮兵自1984,似乎都长了眼睛,炮观看得清楚,一有点动静,就随时来个全覆盖,打得越军不敢露头。可以说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面对我炮兵,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偶尔有个不老实,即会随时被压制,传说躲在猫耳洞的那些老炮手们,因为天热,几乎什么也不穿,一有任务,说用炮,几炮以后,又回到猫耳洞中甩老K去了,这炮都打得神了,真正成为了战争之神。
▲1:5。这是1979,越南在北方7万之师,仅有火炮300多门,而我方则有1500门之多,到了1984年,这种局面又是一新,根本就不能成比例。炮火连天,炮弹落点,血肉横飞,这个叫以多打少。暴露的炮阵地,根本跑不掉,位置好的,好难以藏得住,说用炮,越军根本不是个,老师傅来了对不对,不尊敬是不成的。这样再多的炮,就根本上不了阵地,露头即被消灭,失去炮火支援,只靠步兵硬冲,便会造成大量伤亡,胜利的天平,完全被我控制和掌握,这叫典型的说打就打了,可以说就是大炮打出的胜利。一个步兵老大哥,一个炮兵是亲兄弟,结合得好。有人可能要举例来反驳魂舞大漠的说法,说也有教训。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正是我军拿手绝学。
▲炮战模式。者阴山打了一个月,打哑了越军炮火,才发起步兵攻击,打破常规,步兵冲锋前,不使用炮火急袭,以致于待我冲上去,才被发现,那叫一个干净麻利。总结经验,可以开启一种炮战模式,多有战术于其中。比如各管一摊,分片包干,发现就打。越军没有几门炮,好不容易偷摸构筑起炮阵地,一炮未打,即被搞掉。偶尔打过来几发,我们也不会给他留下撤出的机会,反击十分迅速,如有神助。活动在前沿的越军特工,误打误撞,炸毁了一部我军“辛柏林”反炮兵雷达,经过修复以后,完全可以满足使用。像这种所谓秘密武器,当年传得很神,其实吧,真正发挥作用的,是我方一流的炮战战术。不分白昼和黑夜,远近结合,线面结合,越打越勇,越战越神,绝不给对方喘息机会。
▲大炮上刺刀。世上从来没有一种通用的战术教材,从来不读死书的我军,为了发扬火力优势,每战必有创新,大炮上刺刀即为一例。将远射程火炮拖上前沿,近距离支援步兵作战,离得近更便于大炮说话。在常人看来有违操作规程,但于战争来讲,将手中装备发挥到极致,正是我军立足现有装备的表现。用得好,几可随心所欲,这个唤作出神入化。以快制快,发现即可摧毁,得到了极大的战术优势。所以装备优劣,也可用在谁的手里。这是我军的一大传统,在以优胜劣的情况下反其道而用,取得了更大优势。打仗没有照书本打的,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什么作战样式,都是创新战法的结果,不只炮弹多,那些前观前指,自有运用之妙。从来不墨守成规,就能真正打出新花样,要玩,每能玩点绝的。瞧瞧,这一战术思想的精髓与要义,是任何人也学不去的。说什么第三,几可沦为滑稽。
如何看待有人说越南号称世界第三军队强国,炮兵却不敢和对手大决战?
上个世纪70年代末,邻国越南开始对外号称自己是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因为当时结束了越战的北越吞并了南越军队,实力大涨,此时的越南军队拥有110多万军队,其中有30多万都是那种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的主力部队。其中越南陆军拥有50多个步兵师,有六个以308师和316A师为首的六大主力部队,大家都知道,越南步兵历经几十年的战火锻炼,异常骁勇善战,尤其是擅长山地战和丛林战,曾经让法国、美国等对手吃了大亏。
对越自卫反击战时的我军炮兵阵地
那年的60迫击炮班
不吹不黑的是,敢吹嘘自己是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国家从来就是被人按在地上来回摩擦的,大家想想历史上有哪个自诩为第三军事强国的国家有好下场的?比如是印度还是伊拉克亦或是我们现在说的越南?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越南狂妄地叫嚣自己已经是仅次于美苏的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居然梦想着建立中南半岛的猴子帝国,妄自尊大的越南悍然入侵当时的柬埔寨,并且在北部边境公然挑衅我国边防部队,俨然就是一副东南亚小霸王的架势!俗话说:不作死,就不会死!既然小朋友不听话,是时候打打屁股了!
越军的简陋卡车炮
但是不可一世的越南军队最大的软肋,那就是炮兵火力不行。因为当时越南军队的炮兵力量很弱,基本上都是缴获美军的和苏联、中国援助的火炮,虽然是谈不上什么不堪一击吧,但一般情况下不敢和对手进行大规模的炮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大可观天下为您解密!
我军仿制苏联D20榴弹炮的66式152毫米牵引加榴炮,老炮了!
大家都知道的越南原本也是那种非常传统的农业国,在建国之前和我国是一衣带水,境遇差不多。都可以说没有任何现代工业的基础。尤其是在近代历史上,越南也先后被法国、日本相继占领,成为殖民地。在二战结束之后,在二战中元气大伤的法国准备重新确立自己在越南的统治地位,而此时越南人胡志明在苏联和中国的帮助下,准备自己独立,于是双方一言不合爆发了战争。这场战争,如果仅仅依靠越南人自己的力量,根本没有可能取胜。到了50年代中后期,已经无法支撑的法国撤离越南之后,苏联又介入了越南问题。此时苏联开始全力援助越南,目的只有一个,把越南当做自己的一枚政治角逐的棋子。
因为从4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越南整个国家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前往打仗的路上。长期进行的战争造成越南经济的崩溃,但是却意外锻炼出了数量庞大、骁勇善战的军队来。他们开始号称自己是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如果从武器装备水平来说,越南已经大大超越了周边的邻国武装水平。越南人虽然自己工业基础非常薄弱,无法生产常用武器和弹药,但是我们中国和苏联援助的武器装备实在太多了。在越南战争中,越南军队又缴获了大量的美式武器。所以在越南军队中,经常看到苏制武器和美制武器混合使用的情况,其实这些武器装备都比较先进,例如AK74步枪,M16步枪和中国湖枪榴弹发射器等等。
开着美军吉普,戴着苏式钢盔的越军
时间到了1978年12月,已经和我国闹掰了的苏联和越南签署了所谓的友好同盟条约。我感觉这个条约有种军事同盟的意思,也就是说,一旦越南遭到别国进攻,苏联人会全力支援。在这个苏越条约的促使下,越军炮兵部队迅速壮大,装备了各类苏制的D20型152毫米榴弹炮、D30型122毫米榴弹炮、M461型130毫米加农炮以及在当时火力非常强悍的122毫米冰雹式火箭弹,还有就是从南越军队搞来的M114型155毫米大口径榴弹炮。越南猴子正是借助于这些先进的苏系和美系武器,于是虎视眈眈的越南炮兵在中越边境上排兵布阵,不知天高地厚和轻重的越南猴子妄想和我国来一场火力全开的炮兵对决作战!
苏军
然而他们明显低估了我们中国人民不惹事,不怕事的性格和决心,更不明白有我们中国人自从抗美援朝战争之后就患了一种病叫做火力不足恐惧症晚期!结果越南真的出动了20多万军队占领了自己西部的两个邻国,他们都纷纷向我国求援。
图为越军入侵柬埔寨的情形
只不过接下来的中南半岛局势发展超过了越南人的预料,因为越南人的愚蠢的行为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引发了和我国的边境军事冲突。尴尬的是越南炮兵却不敢和我国进行正面的大规模炮战。这是因为越南军队在北方边境地区部署了7个炮兵团,而我国在边境上却拥有近50个炮兵团。如果单从火炮的数量上对比,越南炮兵数量连我国的零头都不到。
要是在火炮口径上对比,那差距就更大了。虽然越军的各型口径火炮有7个团,这些火力如果是单挑东南亚任何一个国家,几乎都是稳赢,但是很不幸,他们这次选择的对手是我们素有“大炮兵主义”的中国!为了让越南人尝尝当一个白眼狼的下场,我国当时一共在广西和云南两条战线部署了近50个炮兵团的火力,据统计总共有近8000门火炮,其中152、130、122毫米大口径重型身管火炮就占了将近一半,还有各种用来犁地收割人头的70式130毫米火箭炮、81式122毫米火箭炮 、63式107毫米毫米火箭炮!白眼狼们,你们瞧好吧!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
上将许世友在炮兵部队视察
从具体情况分析来看,当时越南的炮兵部队一般情况下装备的是105毫米和122毫米口径的火炮,属于中型口径的火炮部队,像是130毫米加农炮,152和155大口径加榴炮的数量其实很少的。而当时我军装备了大量的152毫米口径的重炮(老炮66式现在还在服役),无论是威力还是射程都远远超越了越南军队的火炮。
在双方的远距离炮战中,越南军队是明显落下风的。在火炮数量上,中越双方更没有可比性了,数量上的差距拉开到10:1的这么悬殊的差距。
而在火炮口径和射程上我军也是完全碾压越军的,在各种火炮操作技术上,我们一水的初高中生也完胜当时越军那一群还是文盲的猴子兵的。而在炮兵目标指示和前出侦察上,我军炮兵侦察部队不仅英勇地抵近敌军前沿进行侦察,而且还进行战场抓俘,把越军的炮兵阵地了然于胸。
后期在得到了英国的辛柏林反炮兵雷达后,更是有如神助,往往就是越军发射的炮弹还在天上飞,我们这边的火力反击就已经开始了。据说那时候越军只要砸下来五发炮弹,我军往往是以五十发甚至五百发进行火力还击,这种富裕仗,打到最后越军直接被打没脾气了,是打也不敢打,打也打不过,只能像老鼠一样躲躲藏藏这样子才能活命,就这样的越军炮兵还妄想和我国炮兵进行决战?难道是失心疯了不成?
为了解决“打不过”这个问题,越南军队就动了歪脑筋,经常派遣他们唯一能拿得出手的特工小分队去渗透偷袭我军炮兵阵地。可是我军早有防范,炮兵阵地的防御十分严密,整个下来,越南特工成功的概率很低的。
从火炮弹药的消耗情况来说,越南炮兵部队就更发愁了。久经战火摧残的越南自己根本无法生产合格炮弹,打仗所用的炮弹都需要国外援助和进口,但做到这一点,需要大量的时间。尤其是在炮兵对战大规模消耗弹药之后,情况会更加严重,火炮会经常会断顿,挨饿。
我从网络上了解到,当时越南炮兵团的团长居然只有给每门炮使用3枚炮弹的权力,发射一旦超过这个数字,就需要向上级汇报请示,不知是真是假。众所周知,越南炮兵部队中装备了大量的苏式火炮和美式火炮,苏式火炮炮弹打完了,可以等着援助,还能慢慢支撑下去。可是美式火炮的炮弹打完了就麻烦了,因为本来火炮的口径就各不不同,使用的弹药也不一样。一旦所有的弹药全部发射完毕,美式火炮就成了摆设,一个废铁而已。所以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越南军队只能选择他擅长的夜晚偷袭、丛林战等战术,打炮战,就算了吧。
而反观当时我们的中国,我们那时虽然自行火炮数量还不多,但是各种大口径的牵引火炮和配套的弹药都能100%自给自足,前线想要多少打个电话,后方就马上能补充多少,压根不用担心什么战场损耗,弹药成本问题,炮兵部队怎么过瘾就怎么打!大可观天下觉得这就是所谓氪金玩家和普通玩家的区别!青铜和王者永远不会是一个级别!
需要大可观天下特别指出的一点就是越军炮兵部队损失惨重的原因,除了我军在前沿部署有秘密的炮兵观察阵位以外,最主要的是我军从英国采购了数部“辛柏林”反炮兵雷达,这种雷达可以探测敌方炮弹的弹道并进行解算,从而精确计算出敌人炮兵的位置,方便我军快速捕捉敌人炮兵方位,进行火力反击。
所以只要越军的地面火炮一开火,英制的“辛柏林”雷反炮兵达马上就能分析判断出越军炮兵阵地方位,我军的大口径火炮就直接盯着越军的炮兵阵地打,据说,有一次,我军就将越军一个加强炮兵旅,完全打残在阵地上,就是这种打法的作用。
自从越军被我军“开挂”的远程炮火打掉了至少一个炮兵旅以后,越军炮兵部队再也不敢与我军进行大规模的榴弹炮对轰作战了,反正也打不过,样式样式就得了。
十年两山轮战过后,最终,中越双方彻底休战,握手言和。30年来边境地区都处于相安无事的状态,看来和平真是打出来的,真理就在射程之内,这话还真他妈有道理,因为两山轮战过后,中越边境从此30余年无战事了,珍惜和平吧!
我国新式155毫米卡车炮,专治不服!
如何看待有人说越南号称世界第三军队强国,炮兵却不敢和对手大决战?
在越南战争中缴获美制M114型155毫米榴弹炮,目前是越南人民军炮兵装备当中口径最大的火炮!该炮1942年全面生产,为二战期间美军的炮兵主力,侵越战争时也随美军到了越南。M114榴弹炮使用的M107型155毫米“高爆弹”炮弹上标明的装药为TNT,这显示它的性能非常落后,现今的军事大国都炮弹都是混合装药,成分较为复杂,只能生产TNT炸药的国家化工水平是很低的,只配生产口红💄!越军的M114榴弹炮估计也是在二战期间制造的,榴弹炮由于发射药室比加农炮小,发射炮弹时对药室和炮管磨损不像加农炮那样严重…M114榴弹炮战斗全重5.8吨、M107榴弹重43公斤,装TNT炸药7公斤、射程15公里内,二战距今已经70多年了,越军仍然在使用二战期间的火炮,说明该国炮兵建设举步维艰!
现代火炮制造技术和工艺仍然掌握在10来个工业化水平非常高的国家手里,这些国家的近现代工业化时间至少有150年的历史!在100多年前就掌握了先进的火炮制造工艺,比如:德国的克虏伯公司、瑞士的厄利空公司、瑞典的博福斯公司、意大利奥托.梅莱拉公司、英国维克斯公司……这些公司都是上百年老企业,在火炮界声名显赫!一直领引世界火炮发展的方向,这就是工业和工艺长期积累所带来的效应。 苏制2S4型榴弹炮是越南最大口径的自行榴弹炮,口径152毫米,这型炮最早出现在1960年代初期,距今也有60年左右了!
火炮制造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样较为简单,不是说有了一点“高级数控加工中心”就能制造出来的…要是这样的简单的话,世界上有条件购买“加工中心”的国家至少有50个以上…都可以制造出火炮了,而不是现在的仅10来个国家。
火炮的制造要先从冶炼钢材开始,然后经过锻造、轧制、热处理,各种大中小型零部件的机械加工直到最后的组装,需要非常完整的重工业链来支持!这条工业链几乎涉及了所有的重工业部门,还要加上这条工业链上工作的数百万工业人口!要想制造出来火炮,需要的将巨额的资金投入到重工业当中去和培养出大批链条上的相关技术生产者。美国军工厂内正在制造105毫米口径的炮管,图片上的工序是将炮管坯进行“旋锻拉长”。
但是,世界上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确实很少,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工业水平都很低! 火炮制造必然要提及炮管的生产,因为炮管加工不出来或者工艺很粗劣也就不可能发射炮弹,炮管加工的优劣影响到了火炮的射击精度。拉制炮管膛线的巨型拉刀,根据不同直接的孔洞去进行制造,拉刀是制造工艺非常复杂的加工工具,通常来说这样一根拉刀的价格需要十几万美元…所以,火炮制造的巨额投入一般国家是承受不起的。
炮管属于深孔加工工艺,技术难度在火炮制造当中属于最高难点。 锻造完成后还需经过热处理、精整后的炮管坯才能进行冷加工膛线工序,先使用“光学窥膛仪”对炮管坯内壁进行非常仔细的检查,要看看里面有没有:细微的裂纹、沙眼、夹渣、……等缺陷,然后用镗床的卡盘将炮管坯卡紧…进刀,在加工膛线(阴阳纹)的过程中是看不到内壁的加工状况,这就需要资深的高级深孔加工技师凭经验去完成这项工作,要想知道膛线加工过程“走刀”是否正确,要看“拉刀刀杆”的运动是否均匀、还要摸刀杆感受切削金属时轻微的抖动、观察冷却油的温度……这种“人与镗床合一”的经验,没几十年以上的经验积累根本不可能完成深孔加工工艺的,而且工厂里面不止一个资深高级技师……这些工作不但要有天赋,还是拿钱培养出来的经验!越军所使用的苏制B-21型车载火箭炮,也是苏联1950年代末制造的装备。
通过最简单的介绍了炮管加工这一项工艺的困难程度,就会清楚没有上百年的工业持续不断的发展和工艺积淀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火炮的!炮弹引信是非常复杂的微机械装置,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加工精度不亚于瑞士机械表,世界上也没有几个国家可以大批量的制造炮弹引信,越南当然不在其中。
越南目前是农业国家,根本没有多少重工业,根本制造不出来大口径火炮 ,只能使用陈旧的装备,这些陈旧的火炮也是战争遗留和苏联援助的,损坏一门也就少一门!另外,越南不但制造不了火炮,炮弹也制造不了,一枚最普通的大口径“高爆榴弹”的国际市场采购价在8000美元左右,比两个越南人的GDP还多!这样昂贵的价格也不是越南可以大量购买的,一个榴弹炮营需要几千发的备弹量…根本配置不起!
现代战争拼的就是消耗!可以制造火炮和炮弹的国家在“炮战”中将占据绝对的优势,而越南这样的靠缴获和援助火炮、炮弹的国家也就根本没有资格,也不敢进行大规模的炮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