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与印尼的海域纠纷究竟是什么情况?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澳大利亚和印尼目前不存在直接的海域纠纷。

印尼和澳大利亚因为历史原因,在阿拉弗拉海、帝汶海及包括爪哇岛南侧海域在内的印度洋海域,存在复杂的海域划分问题。

双方在60年代进行了长达10年的谈判,才在70年代初划分了阿拉弗拉海和帝汶海西段的海床边界。

不过,当时东帝汶尚且属于葡萄牙殖民地,印尼无权划分,就留给东帝汶独立以后自己解决。

1975年,印尼军队占领东帝汶,宣布将其吞并,随后和澳大利亚又经过长达10多年谈判,在1989年双方签署了《帝汶缺口合作条约》。

至此,两国海域纠纷问题大体解决。

两国在1997年彻底完成了海域的划分,这就是《珀斯条约》:在条约中,双方划定了三条海洋界限。第一条是将双方在印度洋上的海床界线向西延展到了公海,第二条是整体划设了双方在印度洋、帝汶海和阿拉弗拉海的专属经济区线,第三则是划设了爪哇岛和圣诞岛的海域界限。

但《珀斯条约》签订以后,却并没有得到正式的批准,只成为双方默认的条约。

即便如此,除了非法捕鱼以外,两国在海域上没有大的冲突。

而澳大利亚所谓和印尼的海域纠纷,主要是东帝汶的问题。

东帝汶被印尼占领以后,经过长期内战,终于在2002年独立。

其实,东帝汶和澳大利亚关系不错。

在独立之战,澳大利亚为首的联合国部队,曾经在1999斤进驻东帝汶,阻止了印尼军方和反东帝汶独立者的大屠杀。

2006年东帝汶陷入内乱的时候,以澳大利亚为首的维和部队再次进入。

澳大利亚认为帝汶海的三分之二应该归属自己,东帝汶则认为至少也要对半分,双方又很大分歧。

不过,一码归一码,东帝汶在海洋问题上并不含糊。

2002年东帝汶独立以后,立即宣布不承认印尼和澳大利亚划分的海域,这让印尼在海域开发的油气资源吃了大亏。

双方长期磋商以后,在2006年签订《帝汶海特定海上安排条约》,确定了东帝汶油气区海域,大部分属于东帝汶:两国建立面积巨大的石油共同开发区,东帝汶可获得中间区域90%的收益。双方同意将海洋划界问题搁置50年,对处于争议地区的巨日升油气田进行共同开发并平均分配天然气收益。

这只是公约而已,不具备约束效力。

双方一直拖拖拉拉到2017年,才签订了《东帝汶海海上边界条约》。

由此,两国的海上边界彻底确定。

虽然两国对帝汶海油气储量极大的巨日升气田的一些细节还有争议,但根本性问题已经解决,两国至此没有海洋边界纠纷。

无论印尼也罢,东帝汶也好,大体是通过谈判方式解决了同澳大利亚的海洋利益纠纷。

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大家都退让一部,不要吃独食,问题就解决了。

不过,可以看到印尼和澳大利亚的海洋纠纷谈判长达30年,东帝汶也是长达10多年,可见这些东西处理起来是极为困难的。

澳大利亚与印尼的海域纠纷究竟是什么情况?

澳大利亚政客们一直认为:印度尼西亚只有被肢解才是对澳洲最安全的!这是由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二战阴影、宗教原因造成的!

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占领东南亚区域:包括印尼等国陆续沦为日本占领区!而日本法西斯军队攻占印尼没多久后,日本军部高层便制定攻占澳大利亚的计划:日军将从攻占的印尼群岛派遣飞机以及潜艇骚扰澳大利亚北部城市。同时,旧日本海军的战舰也以印尼群岛为基地,准备执行消灭澳大利亚海军,切断澳大利亚海上交通线的任务!

面对日军的威胁,美澳协同作战才消除了日本的侵略威胁:澳大利亚必须要重视印尼群岛的政权变更,才能够保障国家的安全!

二战以后,印尼独立建国后不久就退出“大印尼主义”:它要吞并整个马来半岛!印尼对外拓展的首要目标便是位于其国家东部的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控制了新几内亚岛,印尼可以控制整个班达海!印尼认为新几内亚岛西部的西伊里安地区原是荷属印尼的一部分,那么,新几内亚岛的西部就应该由印尼接管!在澳大利亚的眼中:新几内亚岛是澳洲大陆北部的重要屏障,它是澳大利亚保卫本国安全的重要一环。战争期间,日本就曾试图以新几内亚岛为跳板进攻澳大利亚——无论如何,新几内亚岛都不能交给印尼!

于是,二战以后,在美国、英国支持下,澳大利亚暂时托管新几内亚岛的东南部地区:澳大利亚认为如果印尼占领了西伊里安地区,印尼将会直接与澳大利亚的势力范围接壤,同时会对西伊里安地区提出领土要求。一旦印尼控制了整个新几内亚岛,那就意味着印尼获得了进攻澳大利亚的跳板。所以,1962年,在美国协调下,西伊里安地区被联合国接管——一年以后才交给印尼!澳大利亚鉴于地缘政治的考虑,一直反对印尼占有西伊里安地区!所以,澳大利亚让新几内亚独立以后,保持对它的经济、军事管控;

西伊里安省是印度尼西亚的一个省,它是伊里安岛(旧译新几内亚)的一部分。伊里安岛位于南太平洋,是太平洋第一大岛屿和世界第二大岛,仅次于格陵兰岛,位于澳大利亚以北。西伊里安省包括伊里安岛西北部,及卫吉岛、米苏尔岛和拉贾安帕特群岛。

澳大利亚现在对外国的投资中,三分之二的钱投到了这个穷国巴新上,可见其占有巴新产业的野心:巴新国的进出口都过分依赖澳大利亚,相当于澳大利亚通过贸易关系卡住了巴新的脖子!巴新军事上更是少不了澳大利亚操控:澳大利亚军官可以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军队中担任各种职务。当然,澳大利亚保留巴新的驻军权:这样,澳大利亚军队保持对印尼的军事压力!

此外,澳大利亚为了遏止印尼扩张野心:它在英国统帅下参加了“保护”马来西亚的军事行动!1964年的冲突中,1964年印尼与马来西亚的矛盾激化,苏加诺直接派兵进攻马来西亚。为了支持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也派遣航母、伞兵部队、特种部队驻防沙捞越和沙巴地区,与入侵马来西亚的印尼军队对战。同时,澳大利亚还加强与印尼临近地区的军事防御,并宣称向美国采购大量武器;

1975年,印尼企图合并东帝汶的行为又引起了澳大利亚的强烈不满:该国谴责印尼这一行为,并拒绝承认印尼对东帝汶的主权;1999年东帝汶独立公投后,澳大利亚按照安理会决议,首批部队快速进驻东帝汶震慑印尼!印尼与澳大利亚关系就此宣告破裂:

此外,印尼的资源丰富:澳大利亚主流经济是矿业、农业、旅游业等,近年来,澳洲这些“吸金”产业正被崛起的印尼分流——澳大利亚对此非常不满:印尼的巴布亚和亚齐等地的武装分离势力背后始终有澳大利亚的影子!

澳大利亚与印尼的海域纠纷究竟是什么情况?

澳大利亚与印尼虽然在陆地上不相邻,但却是实打实的邻居,因为两国共有同一片海域。

实际上,澳大利亚与印尼之间的海洋划界问题,已经僵持了数十年之久,而两国海洋纠纷的重点就是帝汶海与阿拉弗拉海,尤其是帝汶海的帝汶海海峡部分。

帝汶海是印尼与澳大利亚之间的一片海域,早在二战结束后,印尼与澳大利亚之间就因为帝汶海的划分存在着纠纷。

1972年,争吵了多年的澳大利亚与印尼终于大致上划定了帝汶海的各自范围,不过在帝汶岛附近的帝汶海峡,这里的界限并没有最终确定,因为那时候的东帝汶还在葡萄牙的手里,这里的海域划分,还牵扯着葡萄牙。

葡萄牙放手之后没多久,印尼悍然出兵攻占东帝汶,而与印尼关系向来不咋滴的澳大利亚眼看谈判无果,干脆单方面把帝汶海大多数地方划给了自己

对于帝汶海的划分,澳大利亚主张大陆架边缘原则,而印尼主张等距离中间线原则,当然,双方都是按着怎么划对自己更有利的原则主张的。

澳大利亚单方面划界,印尼当然不承认,而随着之后东帝汶自立门户,情况再次复杂,因为澳大利亚突然又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8条,发布排他性生命,拒绝接受公约规定的海洋划界争端解决程序。

本来印尼与澳大利亚之间的问题,又掺和进来个东帝汶,而东帝汶也支持中间线原则,因为这样可以将大多数资源丰饶海域划入自家地盘。

帝汶海是印度洋的分支海域,大约有61万平方公里,北部海底有个巨大的帝汶海槽,南部的澳大利亚大陆架占据着整个帝汶海的三分之二。

换句话说,如果按照大陆架原则,那么帝汶海大多数的区域都是澳大利亚的,印尼与东帝汶当然不愿意,所以坚持中线原则,也就是大家对等平分,可这么亏本的生意,澳大利亚方面当然也是非常不乐意的。

更重要的是,帝汶海资源极其丰富,除了渔业资源与红珊瑚之外,同时这里也是著名的巨型油气资源潜在储藏之地,经济价值诱人

事实上,澳大利亚与印尼之间的关系一直都不是很好,甚至曾直接反目兵戈相向,所以双方在海域划分问题上,也没有坐下来好好谈的前提。

澳大利亚作为全球唯一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人口稀少土地辽阔,而北部的马来群岛既是其天然屏障,却也是个巨大隐患,尤其是在二战期间,占领荷属东印度的日本,就曾以马来群岛作为跳板,向澳大利亚北部发动进攻。

战后荷属东印度脱离荷兰,印尼诞生,而澳大利亚与新生的印尼之间,因为新几内亚的归属问题再次产生龃龉,两家的关系越来越糟。

印尼是东南亚最大国家,长期都有称雄并且对外拓张的野心,尤其是对东帝汶的出兵,而这让南部的澳大利亚相当紧张,认为印尼是个很大的威胁。

澳大利亚认为,一个松散薄弱的马来群岛,才能够被澳大利亚所掌握,才符合其根本利益,因此澳大利亚长期都在与印尼为敌,印尼与马来西亚之间的争端,还有亚齐、棉兰等诸多印尼问题的背后,都有澳大利亚的影子。

与邻为善才能用和平的方式谈问题,然而印尼与澳大利亚之间的关系实在不好,澳大利亚根本就不想与印尼好好谈问题,印尼也一样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纷争,都是因为利益,澳大利亚与印尼虽然都是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但谁也不会觉得钱多,对家门口的利益视若无睹。

帝汶海资源丰富,而且又位于两大洋两大洲之间的交界之地,战略位置重要,当今世界,海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国都在强化在海洋的存在,澳大利亚都有相当的雄心,加上双方原本就有诸多宿怨,更是在海域划分问题上互不退让。

看如今的情况,澳大利亚与印尼之间解决海洋划界遥遥无期,不过澳大利亚看起来相对更加强势并且占据优势,印尼很难与其相争。

澳大利亚与印尼的海域纠纷究竟是什么情况?

别看澳大利亚政坛,经常会发出“跟中国开战”的言论,实际上军力连中国台湾省都打不过。他家更在意的是隔海相望的【印尼】,这个人口众多的穆斯林主体国家,让基督教文明的澳大利亚政客寝食难安。

澳大利亚对印尼的纠结,不仅仅是存在海域纠纷,更在于国家安全战略的担忧。澳大利亚的情报工作,最重点的对象就是印尼,2013年媒体曝光其长期利用驻印尼雅加达的使馆,对印尼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窃听。印尼自然很不高兴,2017年还发现澳军教材里的恶意,直接断绝双方军事往来。

可以说,澳大利亚和印尼的关系时好时坏,经济上的重要伙伴地位,难掩暗流涌动的不友善。双方的矛盾集中体现在海域纠纷,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谈判,至今签下4个海洋划界协定,还是遗留很多问题。

澳大利亚是最早承认印尼的国家之一,两国关系的开局非常良好,可惜不久就爆发严重冲突。冲突的根源就在于领土、领海,很多印尼要的地盘,澳大利亚都来作对,典型的如荷属新几内亚归属问题。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从独立开始就面临跟邻国的海洋划界问题,这些问题敏感又复杂。印尼跟澳大利亚的海洋纠纷,主要在于阿拉弗拉海、帝汶海以及爪哇岛南侧海域,再难也得想方设法解决。

于是,经过一系列的艰难谈判,两国在20世纪70年代划下一条线,确定阿拉弗拉海和帝汶海西段的海床边界。当时,【东帝汶】尚处于葡萄牙的统治之下,它的附近的海域就留下一块空白,被叫做“帝汶缺口”。

1975年,印尼出兵占领东帝汶,澳大利亚默许。澳大利亚也不是什么善茬,我承认你占有这块土地,你就该在领海上让步。结果,印尼接受澳大利亚的主张,按照“大陆架延伸法”划分海域,澳大利亚占了大便宜。

然而,让印尼憋气的是在后头,鉴于东帝汶持续不断的独立活动,导致1999年澳大利亚为主的多国部队进驻。你已经占了海域的便宜,还要跑到陆地来搞事,印尼单方面跟澳大利亚终止《共同安全协议》,双方关系恶化好几年。后来,东帝汶独立,澳大利亚与之签订协议,解决掉“帝汶缺口”的海洋划界。

在这之前的1997年,印尼、澳大利亚还准备一揽子解决剩余的海域纠纷,双方签署《珀斯条约》。在条约里规定“三条线”:1、印度洋上的海床界限向西延伸至公海;2、划定在印度洋、帝汶海和阿拉弗拉海的专属经济区线;3、把爪哇岛、圣诞岛的海域界限划定。

《珀斯条约》有不少亮点,比如两国把专属经济区界线、海床界线分开处理,导致在水体和海床的两条独立界限之间,出现4块重叠的区域。为减少冲突发生,两国在条约里详细规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看似好像通过技术操作,两国已经解决掉问题,事实上这是一个“炸弹”,《珀斯条约》根本没有得到正式批准。换言之,这个条约对两国都没有约束力,非法捕鱼、难民偷渡等问题依旧难以配合,对双边关系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对于之前签署的文件,现在的印尼也是期盼着早点到期,因为感觉吃了大亏,没有到期要续签的意愿。因此,在各种因素的考量之下,印尼、澳大利亚的海洋划界问题以后会更加复杂化,双方的冲突只会增不会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