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羞公主救了唐僧,孙悟空却摔死了她的两个孩子——算是恩将仇报吗?你怎么看?
其实,真正杀死两个孩子的恰恰是百花羞公主!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先说说这件事发生的背景:
一、
前面出现的白骨精其实是受太上老君指使阻拦取经的,但是出乎太上老君意料的是,白骨精竟然成功的离间了唐僧师徒关系,从而赶走了孙悟空。
其实太上老君很郁闷,自从知道了玉皇大帝跟如来佛祖达成取经协议后,他就有些担心。为了遏制如来佛祖的势力东扩,必须要做点什么,怀着这样的心思,他才会怂恿白骨精,当然后面还有后手。
这个后手就是奎木狼!
太上老君发现了奎木狼跟披香殿侍女的关系,但是并没有告发,而是选择了利用。如果他后来知道奎木狼是玉皇大帝的嫡系后,我想他就不会寄希望于奎木狼了。
这个地方先埋个雷,后面会再次提到的,先讲讲为什么奎木狼是玉皇大帝的人:
奎木狼被孙悟空打得毫无招架之力后,天庭也来人找他了,我们看奎木狼面见玉帝后做了什么动作?
“那怪腰间取出金牌,在殿下叩头纳罪……玉帝闻言,收了金牌,贬他去兜率宫与太上老君烧火,带薪差操,有功复职,无功重加其罪。”
关键词,金牌,为什么奎木狼要先交金牌?
所谓的金牌,只能是皇帝御赐,显然奎木狼是受到玉皇大帝的命令下凡的,而且差事做的很不错,所以回来复命。
作为对奎木狼的报答,其实就是凡间十三年的享受,毕竟这些神仙们是不能谈恋爱的。
而且对奎木狼的处罚也非常有意思,罚去给太上老君烧火,还带薪的,既然是烧火,又何来有功之说?
显然,玉皇大帝这是向太上老君发力,派了奎木狼去打探消息,到底白骨精是不是跟他有关?到底金银角大王是怎么回事?之所以奎木狼能去当锅炉工,就是因为原先的锅炉工不见了啊,他们去哪了?
这里,我们后面还会提到,大家只需要知道,奎木狼变身黄袍怪这里,蹊跷的很,能游离在这么多势力中间,奎木狼也是聪明绝顶!
二、
我们再回过头来讲讲升任大师兄的二师兄:
由于猪八戒千年老二心态的作祟,导致在面对白骨精问题上,一直说孙悟空的坏话。说坏话很容易,但是一旦过了头,也就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只是他没有意识到罢了。
没有了大师兄,猪八戒潇洒的很:
你看那呆子,抖擞精神,叫沙僧带着马,他使钉耙开路,领唐僧径入松林之内……那长老兜住马道:“八戒,我这一日其实饥了……”八戒道:“师父请下马,在此等老猪去寻。”……取出钵盂,递与八戒。八戒道:“我去也。”
猪八戒什么时候这么利索过?什么时候这么有精神?什么时候这么有担当?
说到底,他也就是驴粪球子表面光,在唐僧面前的表现是一回事,在背地里又是另一回事,他离开的时候是这样说的:
“莫管,我这一去,钻冰取火寻斋至,压雪求油化饭来。”
猪八戒说这话靠谱吗?钻冰取火?压雪求油?
估计这八戒肯定没学过物理和化学,不然的话也说不出这么不贴实际的话来,果然离开没多久,就躲一边睡觉去了。
沙和尚一看二师兄老是不回来,师父还一个劲的喊饿,索性也出发去找二师兄去了,只剩下唐僧稀里糊涂的就看到一座宝塔,结果就寻去了……
后来猪八戒和沙和尚寻过来时,小妖给奎木狼汇报说一个长嘴大耳的和尚,一个晦气色的和尚来叫门了,结果奎木狼大喜:
“是猪八戒与沙僧寻将来也!”
由此可见,奎木狼早就知道自己面对的是谁,他们之间的斗争也都是在演戏,不然的话,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打不过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奎木狼?几个人都曾经在天庭当官,为什么见面还互相不认识呢?
三、
后来的沙和尚演技过头了,本来跟百花羞公主都出了山洞了,结果碰到孙悟空了,马上奥斯卡影帝上身:
“大师兄,救救我!”
这简直就是侮辱猴子的智商,这老沙也太过了,当初师父赶走孙悟空的时候,你怎么一句话也不说?
这些可以作假,可是奎木狼跟披香殿侍女的感情却是真,只不过披香殿侍女投胎的时候喝了孟婆汤,忘记了奎木狼。但是奎木狼并没有忘记她,找到了她的转世,也就是百花羞公主,硬是弄到了自己身边。
但百花羞公主并不爱他,每时每刻都想着怎么弄死睡在身边的男子,而这些,奎木狼也一清二楚。
虽然痛苦,但仍然一心一意对待百花羞,因为他明白,一旦下凡任务结束,就是跟百花羞分开之时,所以他的内心独白是这样的:
“你穿的锦,戴的金,缺少东西我去寻,四时受用,每日情深。”
甚至在百花羞放走了唐僧之后,他都没有责怪,要知道一开始见到唐僧,奎木狼是这样说的:
“我说是上邦人物,果然是你。正要吃你哩!”
这句话透露出,他本来就是有任务在身的,这个任务就是吃唐僧,不过百花羞公主瞒着他把人放了,奎木狼并没有恼火:
“甚么打紧之事。我要吃人,那里不捞几个吃吃?”
甚至在孙悟空变化的百花羞骗他心口疼时,还把最宝贵的“舍利子玲珑内丹”吐出来给她吃!
一方面奎木狼确实爱百花羞爱的深,另一方面有可能是奎木狼的策略,既然不能违背太上老君的意愿,也不能违背玉皇大帝的命令,正好百花羞从中搅合,反而解了围。
四、
但是,奎木狼也没有想过,百花羞会这么过分?
百花羞公主这些年也比较纠结,被奎木狼掳来也有十三年了,这期间还生了一对儿女。即使没有前世的记忆,相信奎木狼也会跟她讲以前的事,而且这些年来,奎木狼并没有限制她的自由,要给宝象国报信,也不用等唐僧来,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这里也有几种原因,首先百花羞出身于皇室,从小受到正规的贵族教育,她是非常看重自己的身份的。不管怎么说,她这是嫁给了一个妖怪,即使这个妖怪非常有才,有能力,痴情和强壮,都无法改变妖怪的身份。
这种思想上的不接受,让她很痛苦,一方面享受着奎木狼的呵护,一方面又不想让自己的亲戚朋友知道。这就是她为什么十三年来不肯给宝象国国王报信的原因。
但是,这一天,她见到了唐僧,见到了如此美貌又清秀的男子,再看看丑陋的奎木狼,落差一下子笼罩她的心头。
而要想离开奎木狼,还有一个非常大的障碍,那就是他们的孩子,这两个孩子怎么办?
她也把这个担心跟后来出现的孙悟空讲了,孙悟空给她出主意:
“带你回朝见驾,别寻个佳偶,侍奉双亲到老,你意如何?”
孙悟空这句话真正打动她的只有两个字,那就是“佳偶”,百花羞的表现透露了一切:
“你真个有手段么?”
百花羞之所以这样问,其实是担心孙悟空能力不行,打不过奎木狼,末了还问了一句:
“你却莫误了我耶?”
百花羞担心孙悟空打不过奎木狼,自己又拿孩子来引诱奎木狼,最后孩子死了,奎木狼也没除掉,那时候自己怎么办?
在得到孙悟空肯定“决然误你不得”后,公主才放心,面对两个孩子落入猪八戒和沙和尚手中,也无动于衷。
等到两个孩子被摔死之后,奎木狼彻底爆发了,发誓要杀了这两个和尚,就算如此,他面对孙悟空变的百花羞,还想给她治病呢:
“罢了!罢了!我儿被他掼杀了!已是不可活也!只好拿那和尚与我儿于偿命报仇罢!浑家,你且莫哭,你如今心里觉道怎么?且医治一医治。”
岂不知,杀害两个孩子的,正是他们的亲娘,百花羞公主啊!
我叫杨角风,换一种视角看西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请关注吧!(只针对小说中的人物,不喜勿喷)
百花羞公主救了唐僧,孙悟空却摔死了她的两个孩子——算是恩将仇报吗?你怎么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 9144条回答。
西游记是明代的小说,不可避免受到当时礼教的限制。
比如西游记最初唐僧的故事,他外公派兵杀死刘洪,父亲也复活了,完全可以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然而,小说却让唐僧他妈自杀了。
为啥?
根据当时礼法,唐僧他妈无论什么原因同水贼刘洪做了18年夫妻,就属于失去了贞洁,就应该寻死。
百花羞公主也是一样道理。
百花羞公主虽然是被奎木狼(当时只知道他是妖精)从皇宫掠走,同唐僧他妈差不多。
被掠走一事,尚且不能说是百花羞公主有啥问题,她是受害者。
但是,百花羞公主和妖怪做了13年夫妻,还生了2个孩子。
站在明代的礼教来说,这是不可容忍的。
就礼教来说,你被强盗掠走甚至被糟蹋了,就应该寻死。
然而,百花羞公主不但和强盗做了13年甜蜜的夫妻,还生了两个孩子,这岂不是从强奸变为自愿?
更关键的是,百花羞公主和奎木狼夫妻感情还颇好。
奎木狼本来要吃唐僧肉,百花羞公主说了几句瞎话,奎木狼就放走唐僧不吃了。
书中写:公主道:“……万望郎君慈悯,看我薄意,饶了那个和尚罢,只当与我斋僧还愿,不知郎君肯否?”那怪道:“浑家,你却多心呐!什么打紧之事。我要吃人,那里不捞几个吃吃?这个把和尚,到得那里,放他去罢。
发现百花羞公主(孙猴子变得)不舒服,奎木狼立即用法宝给他治疗。
书中写:妖魔道:“不打紧,你请起来,我这里有件宝贝,只在你那疼上摸一摸儿,就不疼了……
而百花羞公主同奎木狼说话,也是柔情蜜意,一看就是恩爱夫妻的样子。
所以,百花羞公主此举是不可饶恕的,按照礼教必须和奎木狼划清界限,还要除掉两个孽种。
书中就有了这番对话。当时孙猴子抓走了公主的两个儿子,公主来阻止,被猴子一番话说傻了。
书中写到:行者笑道“公主啊,为人生在天地之间,怎么便是得罪?”公主道:“我晓得。”行者道:“你女流家,晓得甚么?”公主道:“我自幼在宫,曾受父母教训。记得古书云: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行者道:“你正是个不孝之人。盖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故孝者,百行之原,万善之本,却怎么将身陪伴妖精,更不思念父母?非得不孝之罪,如何?”公主闻此正言,半晌家耳红面赤,惭愧无地。
这还不算,随后公主不但默认孙猴子去杀他老公奎木狼,还默认杀死自己两个孽种。
书中写:公主道:“你既会降妖伏怪,如今却怎样拿他(奎木狼)?”行者说:“你且回避回避,莫在我这眼前,倘他来时,不好动手脚,只恐你与他情浓了,舍不得他。”公主道:“我怎的舍不得他?其稽留于此者,不得已耳!”行者道:“你与他做了十三年夫妻,岂无情意?我若见了他,不与他儿戏,一棍便是一棍,一拳便是一拳,须要打倒他,才得你回朝见驾。”那公主果然依行者之言,往僻静处躲避,也是他姻缘该尽,故遇着大圣来临。那猴王把公主藏了,他却摇身一变,就变做公主一般模样,回转洞中,专候那怪。
看看,对于孙悟空来说,奎木狼的两个儿子本来就是小妖怪。老子如此邪恶,儿子迟早为祸人间,就应该打死。孙悟空的任务就是降妖除魔,杀死两个小妖没什么问题。
但百花羞公主为了所谓大义,默认猴子杀死自己强奸犯的土匪老公还可以理解,杀死两个儿子就匪夷所思了。
但这是今天的观点,在明代这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另外,放走唐僧其实是百花羞公主的点子,不是奎木狼,孙悟空要感激也要感激百花羞公主。
况且,随后奎木狼又将唐僧变成老虎,活捉了沙僧,打败了猪八戒和白龙马,根本就是敌人,哪里有什么恩情。
其实站在今天的角度,百花羞公主做得就过分了,不管怎么说小孩子是亲生的,怎么能任由别人打死,冷血无情!
百花羞公主救了唐僧,孙悟空却摔死了她的两个孩子——算是恩将仇报吗?你怎么看?
我觉得这恰恰是《西游记》最可贵的地方。
要知道孩子是无辜的。
黄袍怪也不是乱搞,是找自己昔日的情人才下界来的,那么想必对百花羞是相当的不错。
所以这孩子,其实不是什么罪大恶极的后代。
但就是这样,孩子依然被慈悲为怀的佛家摔在台阶下,粉身碎骨。
这就说明佛家的慈悲是假慈悲。
而摔死孩子的沙僧和猪八戒,其手段之残忍,比妖怪又如何?
可见这世界上,神仙就是妖怪。
而做了十世好人的唐僧,和那娇滴滴的百花羞,眼睁睁的看着两个无辜的孩子死去。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人也是妖怪。
这两个孩子就是一面照妖镜。
大家都是妖怪。
没有分别。
百花羞公主救了唐僧,孙悟空却摔死了她的两个孩子——算是恩将仇报吗?你怎么看?
百花羞公主救了唐僧,孙悟空作为唐僧的大徒弟,却叫猪八戒和沙僧摔死了她的两个孩子——这算是恩将仇报,也不算是恩将仇报。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我细细讲来。算是恩将仇报的理由我不说了,“滴水恩涌泉报”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就不浪费大家时间了。
接下来我说说为什么不算恩将仇报。
1、百花羞公主救唐僧是有条件的,而唐僧也已经履行了约定《西游记》第29回——那公主陪笑道 :“长老宽心,你既是取经的, 我救得你。那宝象国是你西方去的大路,你与我捎一封书儿去,拜上我那父母,我就教他饶了你罢。”三藏点头道:“女菩萨,若还救得贫僧命,愿做捎书寄信人。”由此咱们可以看出,百花羞公主救唐僧是有条件的。咱们也可以理解为,二人订立了“口头合约”。公主说,我救你,你替我当信使,给我爹妈捎书信回去;唐僧说,行——合约成立;公主放了唐僧,唐僧揣着书信去了宝象国。把信送给国王——合约履行完毕。然后,订立合约的双方就没有关系了。
2、孙悟空摔死小妖孩的前提是奎木狼把唐僧变成了老虎并且囚禁于笼中此时的奎木狼已经对唐僧构成了威胁,猴子是在拿孩子当诱饵。从孙悟空的角度来看,救师父肯定比报恩重要。况且百花羞公主之前放唐僧的时候,孙悟空并不在场。没有目睹,何来感恩?而且,两个小妖孩虽然是公主生的,但孩子的父亲却是奎木狼。对于妖精,西游世界里的主流的态度就是“打死”。百花羞生的孩子也是妖精的孩子,不弄死,难道留着日后长大成精么?所以孙悟空让猪八戒和沙僧摔死两个小妖孩,也算是为民除害了。百花羞公主救了唐僧,孙悟空却摔死了她的两个孩子——算是恩将仇报吗?你怎么看?
《西游记》中孙悟空让猪八戒和沙僧摔死了百花羞的两个孩子并不算恩将仇报!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要了解《西游记》中孙悟空对女子的态度。《西游记》毕竟是一部古典文化作品,书中也有着古代封建思想的糟粕,其中就包括女子的价值观:饿死事小,失贞事大。孙悟空就是一个极重视女子贞洁的猴子。
- 在“乌鸡国”那一回,青毛狮子变成乌鸡国国王三年,最后被文殊菩萨收走时孙悟空硬是要打他一顿,其原因就是认为他污辱了国王后宫,在文殊菩萨告知他这狮子被骟了后他才放过狮子。
行者道:“固然如此,但只三宫娘娘与他同眠同起,点污了她的身体,坏了多少纲常伦理,还叫做不曾害人?”菩萨道:“点污他不得。他是个骟了的狮子。”八戒闻言,走近前就摸了一把,笑道:“这妖精真个是‘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了!”行者道:“既如此,收了去罢。若不是菩萨亲来,决不饶他性命!”
- 在“朱紫国”时,孙悟空降了金毛吼,因为他霸占了金圣宫娘娘,孙悟空又要打他二十棍子,后被观音菩萨求情才饶恕他。
行者道:“菩萨,虽是这般故事,奈何他玷污了皇后,败俗伤风,坏伦乱法,却是该他死罪。今蒙菩萨亲临,饶得他死罪,却饶不得他活罪。让我打他二十棒,与你带去罢。”菩萨道:“悟空,你既知我临凡,就当看我分上,一发都饶了罢;也算你一番降妖之功。若是动了棍子,他也就是死了。”
实际上金圣宫娘娘得到紫阳真人赐给的霞裳并未被金毛吼侵犯。
- 在收玉兔精后因为之前这玉兔精变得假公主轻佻淫邪,孙悟空为了保护公主的名声特地让太阴星君去向国王和大臣们道明一切。
行者笑道:“既有这些因果,老孙也不敢抗违。但只是你收了玉兔儿,恐那国王不信,敢烦太阴君同众仙妹将玉兔儿拿到那厢,对国王明证明证。一则显老孙之手段,二来说那素娥下降之因由。然后着那国王取素娥公主之身,以见显报之意也。”
- 在玉华州时孙悟空烧了黄狮精洞府,将他洞里的物件带出,但没有救被他抢去的美女,而是把她们都烧死。
那妖精闻言,止不住泪如泉涌,双脚齐跌,喊声震天,恨道:“那秃厮十分作恶!怎么干出这般毒事,把我洞府烧尽,美人烧死,家当老小一空?气杀我也!气杀我也!”
从书中种种描写可以看出孙悟空是很看重女子名节的,在他初见百花羞时就责备嫁给了黄袍怪。
行者道:“你正是个不孝之人。盖‘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故孝者,百行之原,万善之本,却怎么将身陪伴妖精,更不思念父母?非得不孝之罪,如何?”
后得知她是身不由己,才安慰她救她回朝,另寻佳偶。
行者道:“公主不必伤悲。猪八戒曾告诉我,说你有一封书,曾救了我师父一命,你书上也有思念父母之意。老孙来,管与你拿了妖精,带你回朝见驾,别寻个佳偶,侍奉双亲到老。你意如何?”
孙悟空指使猪八戒和沙僧将百花羞公主的儿子拿去诱敌,书中也说的很明白:怕和黄袍怪在城中打斗,骚扰了臣民。
行者道:“你两个驾起云,站在那金銮殿上,莫分好歹,把那孩子往那白玉阶前一掼。有人问你是甚人,你便说是黄袍妖精的儿子,被我两个拿将来也。那怪听见,管情回来,我却不须进城与他斗了。【若在城上厮杀,必要喷云嗳雾,播土扬尘,惊扰那朝廷与多官黎庶,俱不安也。”】
在孙悟空看来,百花羞的两个孩子有着妖怪的血统,若存留下来,百花羞以后如何生活?况且两个孩子被杀后,百花羞并没有伤心和怨恨之意,依然感激孙悟空让她父女团聚。
那公主参拜了父王、母后,会了姊妹,各官俱来拜见。那公主才启奏道:“多亏孙长老法力无边,降了黄袍怪,救奴回国。”
孙悟空指使猪八戒和沙僧杀死黄袍怪的两个孩子,为百花羞免去了后顾之忧;两个孩子虽说幼小无辜,但因他是妖怪之子,倘若留在世间,以后始终是一个隐患。
百花羞公主救了唐僧,孙悟空却摔死了她的两个孩子——算是恩将仇报吗?你怎么看?
孙悟空摔死了奎木狼和百花羞的两个孩子,他们俩应该好好感谢孙悟空。
三打白骨精一回,孙悟空被唐僧撵回了花果山。
到了宝象国一回。
十三年前,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木狼为了跟天庭的相好,披香殿侍女再续前缘,偷偷下凡,化身妖魔黄袍怪。
这时的披香殿侍女已经投胎传世为宝象国的三公主百花羞。
所以奎木狼就把百花羞掠到碗子山波月洞做了十三年的夫妻。并生了两个孩子。
唐僧误入到奎木狼的洞府,被百花羞给放了,并且让他给自己的父王带了一封信,让宝象国王派人到波月洞来解救他。
之后唐僧带着百花羞的书信来到了宝象国,奎木狼变成个帅哥也来到了宝象国,并且把唐僧变成了个老虎。
这时候猪八戒找回孙悟空,对付奎木狼。
孙悟空指使八戒和沙僧将奎木狼的两个孩子,从空中摔到宫殿的白玉阶上,死状非常的惨。
观音曾经告诫孙悟空不要杀人,杀人是罪孽,但是可以杀妖,杀妖可以记功绩。
按说奎木狼也是个神仙,百花羞就算是凡人,他们的孩子也不能算是妖怪,孙悟空为何要对两个孩子下毒手。
小的时候看这段有点颠覆三观,难以理解。
但是随着对原著理解的加深,终于明白了孙悟空的良苦用心。奎木狼和百花羞不但不应该记恨他,反倒应该感谢他。
个中原因有二:
一,生死有命西游世界观的地府中,有一种叫生死薄的东西。每种生物的生死时辰和死亡方式都是寿星提前写好的。例如:
泾河龙王,被人曹所杀
天产石猴孙悟空,寿终342被鬼吏带到地府。
唐太宗寿终被带到地府,要不是崔判官在生死簿给他加了20年阳寿,他也等不到取经胜利的一天。
所以,这两个孩子的死,应该早已被写在了生死簿上。
二,灵魂不灭
在西游世界观里面,人和动物也好,神仙也好,生命都是由肉体和灵魂两个部分共同构成的。
肉体可以覆灭,而灵魂是不灭的。
一般的人的肉体都是由父精母血,十月怀胎孕育而成。当然也有例外,如哪吒是莲花叶拼的,孙悟空是石雕。
灵魂都是循环再利用,以前死者的灵魂,通过转世进入新的身体 。例如:
唐僧是金蝉子的灵魂转世,猪八戒灵魂错投了猪胎,百花羞也是天庭披香殿侍女的灵魂转世。
而且修改生死簿也好,转世也好,只要认识地府的工作人员,如十殿阎王,判官或者是地藏王菩萨,这些事都是可以走后门的。
披香殿侍女只是一个天庭的服务员,就能转世到帝王之家,成了受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这里面身为天庭神职的奎木狼应该没少到地府做工作。
那么同理他们的两个孩子,也将受到关照,投胎到一个更好的帝王之家。
三,两界不容很明显两个孩子如果活下来,会受到人间和天庭的双重歧视。在人间,他们是妖。他们是公主被妖怪掠走,生出的怪物。在天界,他们的父母严重违反了天庭不可以谈恋爱的婚姻法,是超生的产物。父母和孩子都将受到应有的惩罚,具体可参见二郎神的故事。
所以,这对父母离异了,孩子再投胎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与其活遭罪,不如早死早托生。
综上:孙悟空杀死奎木狼和百花羞的两个孩子并不是恩将仇报,而是按照生死簿天命所为,或是综合了奎木狼,百花羞和两孩子的处境,做出的最正确的选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