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手那么厉害,国家为什么不派他们参加奥运会射击比赛?

说一句有点引战的话,军队中的狙击手比起奥运会选手其实都不够优秀。

并不是说没有部队中的狙击手或者精确射手去参加奥运会的,在射击比赛中,奥运会射击金牌离着顶级的射击金牌(世界射击锦标赛)还差着一段距离呢。

最近几届世界射击锦标赛我们都是奖牌榜上的首位,但是你可以发现这个赛事在二战之后几乎是被美国和苏联垄断的,到了最近几届我们把美国和俄罗斯打跑了。

术业有专攻,奥运会的射击比赛毛毛雨啦!!!

即便是世界射击锦标赛,咱们最近已经连续四届拿奖牌榜第一啦。开始泼冷水了哦~~~

如果再深究世界射击锦标赛的项目,咱们还有很多项目根本连铜牌都没拿到过!!!这就是300米来复枪。

咱们在300米来复枪的射击项目中至今还是空白,无论男子、女子还是团体都是一块奖牌没有,比中国足球都臭。

恰恰是300米来复枪射击比赛是有军人背景的运动员获奖比例最高的。

即便如此,军人背景也并不占太大的优势。

这里主要有几个原因:

第一,训练目的不同。军队的射击是以形成有效杀伤来作为衡量标准的,大家觉得狙击手射击很精准,但是他们的“精准”是能在一定距离上消灭敌有生力量就够了,并不是要求那种打人眼睛不蹭眼皮的那种精准射击。

第二,军队的狙击手还会依靠很多“外挂”来提高自己的射击精度,例如瞄准镜,弹道计算机等等,这些高科技“外挂”都可以有效的帮助狙击手完成作战任务。但这些东西很难出现在比赛赛场上。很类似的,高科技在奥利匹克运动中都是被抵触的,例如鲨鱼皮泳装,就导致了13个国家的抵制然后从奥运会运动中被禁止掉了。如果在奥运会射击比赛中运动员采用衍射瞄准镜这类的高科技狙击器材其实也和鲨鱼皮泳装一样会被抵制掉。日常使用这些外挂的狙击手自然也就没有了器材的优势。

第三,年龄!军人并不是以参加奥运会拿金牌作为目的而存在的。很多军人退役后才去参加射击比赛。这时候他们的年龄都偏大了,和从十几岁就开始训练,在最佳年龄参赛的专业运动员相比,军人的年龄就很吃亏了。

例如咱们的国家射击队,通常从十一二岁就开始选拔队员,训练几年之后参加比赛。在比赛的时候基本上是一个人一生的最佳状态。军人的最佳状态的时间其实是在军营里,而且就绝对的射击训练时间来说和专业运动员相比连人家的零头都不够。这也是为什么W君说和专业射击运动员来比,军队里的狙击手并不够优秀的原因。

狙击手那么厉害,国家为什么不派他们参加奥运会射击比赛?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9129条回答

想起了电影《满汉全席》里面,黑社会大哥骂小弟张国荣的台词。

当时张国荣是专门放高利贷的黑社会,后来良心发现要做正行,去当厨师。

老大骂他:你啊,用刀砍人最棒了,学人家用刀杀鱼杀鸡?

表面上,黑社会砍人是用刀,杀鸡杀鱼也是用刀,但完全不是一回事。

可以说,奥运会射击运动员,同狙击手压根不是一行人。

我们首先看看奥运会10米气步枪射击。

运动员距离靶子10米,看起来似乎很简单,这个距离连街头大妈都可以射击。

但靶子的大小,只有80毫米,是正方形。

而靶心的直径仅有0.5毫米,也就是说是针眼那么大。

即便至今最大的1环,也不过45.5毫米,也就是一元硬币直径为25毫米。

也就是说,1环比1元钱大几圈而已。

而10米气步枪有瞄准镜,但不能放大。

大家想象一下,距离10米的大号硬币是什么样子,就是一个点。

现在还要尽量击中针尖大的10环,难度可想而知。

而对于奥运会冠军来说,经常因为0.1环之差常常决定比赛胜负。

但即便平时枪法再高明,比赛时候如果略微有心情波动或者手臂稍微晃动(10米气步枪比赛是无依托射击,不允许有枪架),子弹就有可能脱靶。

所以,奥运会的10米气步枪射击是极为夸张的。

可以这么说,绝大部分实战成绩极好的狙击手,去了奥运会也会铩羽而归。

但是,这种设计也有简单的地方。

射击场所在室内,枪靶不动,不存在任何意外情况,也不需要测风向、距离。

就是因为各种条件都是固定的,所以奥运射击有很多有趣的辅助设备。

比如:精确步枪射击选手大多穿着厚重的夹克、裤子,连鞋子也是特制的,这套行头加起来有十几斤重。射击夹克通常由厚而坚硬的帆布与皮革制成,里外边有约束带、纽扣和拉链;在肩、肘和膝盖部位还额外加上粗糙耐磨的衬垫;射击鞋是定制的,非常硬,穿上之后脚踝几乎无法运动,宽大平坦的鞋底保证了与地面的稳定接触,穿上它走路时会很困难。这套笨重的服装就相当于一套隐形枪架,可以帮助运动员稳定身体、提高成绩。在运动员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射击时,这套服装还能分散身体一些部分承担的压力,从而保护运动员的身体健康。

所以,奥运会射击可以看作是一种运动,磨炼人的意志力、耐力、体力,仅此而已。

可以这么说,奥运会射击运动员只是在固定模式下枪法极高。

但是,这不代表说他们能够作战。

萨沙看过高仓健的老电影《车站》,他和他的老师都是日本警方选拔的奥运射手。

结果,他的老师在排查车辆时,突然被一个杀人逃犯从车中开枪射杀。

虽然老师有极为精湛的枪法,但因没有专门受过快速拔枪的训练,拔枪速度和杀人犯差不多。

而杀人犯又是先拔枪,导致老师中弹而死,根本没有机会开枪。

道理也是一样,试问什么敌人会站在室内原地不动,让你打呢?

而军队狙击手第一要求并不是射杀敌人,而是进行战场野外侦察,提供必要的情况;即便要射手敌人重要目标时,首要不是杀人,而是隐藏自己。在隐藏自己的基础上,要做到一枪毙命。

但是,狙击手不需要奥运射手那么高的枪法,他们的枪支也很精良,有精密的瞄准装置。

自然,他们射击前需要测量风向以及其他任何可能影响的东西,尤其是目标可能会出现的运动,进行修正。

随后,他们只需要一枪击中胸腹要害,以狙击枪的大威力,就足可以毙命了。

相比要在10米击中针眼大的目标,狙击手的枪法没有那么好,也没有必要。

再说通俗点,狙击手是杀人的,奥运射击手是射靶子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狙击手那么厉害,国家为什么不派他们参加奥运会射击比赛?

谢谢邀请:

阻击手是部队最厉害的兵种,精确度令人惊叹。阻击手用的是高精度阻击枪,具备有放大功能,敌目标近在咫尺。

运动员气步枪瞄具仅有提示功能,必须依靠训练积累,射击手感进精确射击。

正因为,阻击手射击的目标不同,使用瞄准镜不同,使用枪根本不是一个极别,加之,双定位不同,是阻击手根本不能互相替代的。

射击运动员有些规则限制,这就导致阻击手沒办法发挥自己的优势,狙击手用气枪去打靶就不能百步穿杨吧!

从以上所述,这就是国家不派阻击手参加奥运会射击的原因吧…。

回答完毕,阻击手,运动员都是值得敬佩对象!

狙击手那么厉害,国家为什么不派他们参加奥运会射击比赛?

个人认为:狙击手身分是保密的,因为他们是战场的无形杀手,身份自然不能公开,不能暴露!

而参加奥运会和军体比赛的选手,主要任务是参加比赛,为了成绩,为了交流。他们的身分并不是狙击手!因此不会引起特别重视,这样狙击手安全有保障!谢谢!

狙击手那么厉害,国家为什么不派他们参加奥运会射击比赛?

奥运会射击比赛通常设有四个大项,即:手枪、步枪、移动靶和飞碟。显然,手枪这个大项不适合狙击手参赛,因为狙击手的武器是步枪;移动靶这个大项,同样不适合狙击手参赛,移动靶的比赛条件是使用气手枪对10米距离上的移动靶射击,比赛用枪与狙击手不同;飞碟这个大项要求选手对空中运动目标实施射击,无论单向飞碟、双向飞碟还是多向飞碟,均以双筒猎枪参赛,由于狙击手的作战任务是对地面目标实施远距离精准射击,因此不仅不具备对空中目标射击的能力,手中武器也不符合比赛用枪。

通过逐项排除,可见,奥运会射击比赛能够对狙击手开放的项目,仅有步枪这一个大项。而奥运会步枪比赛项目,又分为10米小口径气步枪和50米小口径自选步枪两类,看起来,10米小口径气步枪这个项目也不适合狙击手参赛。一来距离过近,仅有10米,其靶标的最外一圈(即1环)的直径仅为45.5毫米,这对于习惯于远距离作战的狙击手来说,简直可以把瞄准镜当成放大镜;二来枪支性能差异过大,气步枪射击时几乎感觉不到后坐,而狙击手却往往习惯于用肩膀抵消较大的枪支后坐力,而且两种枪支在击发瞬间的手感也截然不同。

看来在奥运会射击比赛的所有项目中,适合狙击手参赛的只有一项:50米小口径自选步枪。然而,即使最优秀的狙击手参加该项目的比赛,也很难取得好成绩。

首先,距离不适应。奥运会射击比赛项目,步枪最远距离仅为50米,而狙击手平时训练的射程,要求至少在500米以上,部队考核距离通常在1000米以上。如果让狙击手参赛,其远距离瞄准优势无法发挥。

其次,枪支性能差异大。奥运会小口径步枪的口径通常不超过5毫米,射击时的后坐感觉几乎可以忽略;狙击步枪的最小口径为7.62毫米,为了保持较远的射程,子弹必须采取较大的装药量,由此会在射击瞬间产生较大的后坐力,这将使狙击手在参赛时有可能完全找不到感觉。

第三,姿势有要求。奥运会射击比赛50米小口径自选步枪项目,要求选手采用立、跪、卧三种姿势射击。狙击手在平时训练中,为了力求达成隐身效果,通常采用卧姿射击,很少训练立、跪两种姿势,这将导致他们在射击比赛中严重吃亏。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有错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欢迎关注慕什塔戈,共同领略军事百科!

狙击手那么厉害,国家为什么不派他们参加奥运会射击比赛?

美国汉考克好像参加了两届奥运会,还都拿了冠军啊!

所以这话题本身就提问的不够专业!

狙击手与参加比赛设计运动员,枪支不同,而且射击有依托、还是无依托,相差很大。狙击手基本上都是有依托射击,而奥运射击手,姿势枪支不同,射击难度也不同,所以不是狙击手不能参加奥运会,而是很多时候狙击手根本不适应奥运会比赛的射击枪支和射击要求罢了。

另外,部队狙击手的培养,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基本上是用子弹喂出来的,但是要直接将狙击手与参加射击比赛相提并论,其实没有太多可比性。

在2005年,英武有机会到南昌陆院学习,然后在哪里的省运动射击队,跟着人家的教练,进行过射击体验。而当时英武就是部队的狙击手,但是从当时射击结果来看,真的不是一回事儿,就感觉自己端着人家的专用枪支,感觉射击没有太多信心。

术业有专攻,也希望日后有机会再体会一把专业射击比赛的氛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