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1D和歼16有什么区别?

歼-11D战斗机就是一次战机科技的小尝试,是沈飞对于赶超苏-35S战机的一次”倔强尝试“,他对标的就是苏-35S,想要搞出一种空优战机。歼-16战斗机则是空军的“心头好”,是空军梦寐以求的多用途战斗机,他擅长纵深打击、远程制空,机动能力强,是我国空军在歼-20数量不足的情况下,重要的补充力量。

图为歼-16战斗机。

说起这个歼-11D,就不得不提我国此前进口俄罗斯的苏-35S战斗机。话说这苏-35S战斗机,性能了得,在我国已经10年没有进口国外武器的情况下,硬是在2018年买来12架。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并不是我们自己的战机技术不行,也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够战胜苏-35S的战斗机,而是为了避免技术上的“闭门造车”。

图为试飞中的歼-11D战斗机。

因为众所周知、大可不必明说的原因,我国在国际上,目前只能从俄罗斯买到比较先进的武器,而俄罗斯的武器现在又不是特别的先进。如果我们不去买俄罗斯的先进武器,只是自己根据自己对未来战争的理解、对军事体系发展的认知、对国际武器发展趋势的判断来研发武器,那难免会走上歪路,难免陷入“闭门造车”的尴尬,即便是我们技术再怎么先进,也会在缺少对外交流的局面下,出现武器发展目标的偏差。

为了避免这一状况,我国从俄罗斯进口了12架苏-35S战斗机,这12架战斗机虽然不一定就比我们自用的战斗机强多少,但是足以告诉我们,其他军事强国对于四代半战斗机的理解和设计是怎么样的。歼-11D和苏-35S的引进是在同一年,就在这一年,歼-11D以独特的”倾斜阵面有源相控阵雷达“的特点出现,很多人以为,这款名为歼-11D的战斗机,会是我国新的战机型号,并且加入现役。

图为高原测试中的歼-11D战斗机。

但是,歼-11D最终并没有服役,而是在多次试飞和测试,甚至进入高原地区进行测试后,选择了停止发展,同时,我国还启动了歼-11B战斗机重启型的生产,把一些歼-11D上验证过的技术运用到歼-11B重启型上。歼-11D从前到后都像是一次对于新技术的探索,而不像是一个严肃的战斗机研发设计项目。歼-11D战斗机上出现的有源相控阵雷达、14吨大推力WS-10B发动机、新型复合材料等技术,都被应用到歼-16和歼-11B战斗机上。

歼-16却不同,研发歼-16战斗机是空军的刚需。歼-16最大的特点就是适应远程作战,而且挂载能力较强,这意味着歼-16本身就具备远程、纵深作战的能力。因此,歼-16成为了一种攻击性的战斗机,空军还为他专门配备了电子干扰吊舱,这样他就可以在电磁压制的掩护下,实现对敌人纵深目标的攻击。同时,还可以携带YJ-91反辐射导弹等武器,对地面雷达、防空设备进行专门压制打击。

图为歼-16战斗机。

歼-16可以携带YJ-83反舰导弹、LS-6精确制导滑翔翼炸弹、激光制导炸弹等武器,执行对地面目标的远程精确打击任务,这都是他的特长。但是在特长之外,歼-16又是一种优秀的远程空战战机,虽然作为双座重型战机的歼-16,在近距离格斗中不是那么灵活,但是在超视距距离上,他就是空中的巡洋舰。

他使用了低可视涂装,全身灰色,目力难以发现。他使用了电子战吊舱,能够实现对空中战机发现距离的压制,有效缩短敌机对他的发现和攻击距离,而歼-16自己本身又装备了大孔径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可以实现对战机目标近200公里的远程发现,其配备的一种长达7米的空空导弹,可以在250-300公里的远程距离作战,甚至可以直接攻击预警机、侦察机等敌后支援类飞机。

正是因为歼-16比歼-11D更加符合空军的要求,也拥有更加完善的能力,因此被空军迅速投入量产,目前以大约每年40多架的速度生产,截止2020年,有超过60架歼-16交付空军,规模已经算是很大。而倔强的歼-11D,则停止了发展,从此,我国在空战为主的重型战机方面,彻底进入了第五代战机歼-20为主,歼-16为辅的时代,歼-11B和歼-10的一系列改进型,都成为从规模上进行补充的战机。也只有歼-16,才有足够的技术基础和歼-20配合作战。

歼11D和歼16有什么区别?

歼-16是刚需,而且他是在歼-11BS基础上改进的战斗轰炸机,而歼-11D是试水魔改

先更正你的一个人错误观点,歼-16并非仿制苏-30MKK。虽然当初我们因要求分歧自行改进生产歼-11B,而跟俄罗斯一度闹翻。但并没有彻底撕破脸,苏-30MKK并没有被下手,歼-16并非是苏-30MKK的逆向仿制,从挂点位置、垂直结构等外部特征来看,他是在歼-11BS基础上自行改进的,与苏-30MKK没有关联。

苏-30MKK最明显的外部特征是他的垂尾顶部是平的,没有切尖处理,因为苏-30MKK加厚了垂尾,在里面设置垂尾油箱以增加载油量,垂尾强度因此也得到加强,不再需要切尖处理。

歼-16并没有进行类似处理,还有挂点也比苏-30MKK少了一对,他实际上是歼-11BS战斗教练机的基础上修改而来,与苏-30MKK没有直接关系。

歼-11A是完全俄罗斯授权生产的苏-27SMK,但是这种前苏联晚期的航电水平已经连主流三代机都不如,F-16C/D都比他强多了,严重制约了其战斗力。然而在与俄罗斯谈升级的时候分歧太大,俄方要求以他的为标准为主,使用俄制武器,最终谈崩。我们自己按照我国航电和武器标准修改出歼-11B,可以说是达到通常意义上的第四代战斗机水平。

苏-27SMK/歼-11A的可怜型座舱电子水平

歼-11B的座舱,逼格完全不一样

但是改进升级的道路是不会停止的,更何况苏-27是个非常棒的战斗机平台,前苏联时期的材料水平、加工工艺以及航电水平远没有开发完其应有战斗力。作为一款机内载油比F-16、歼-10的空重都还多,机动性和灵活性却丝毫不亚于F-16这种轻型战斗机。所以继续升级挖掘苏-27平台潜力完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歼-11D作为歼-11B的下一步改进计划自然而然的出炉了。

歼-11D外挂上区别并不明显,雷达罩因为使用AESA雷达进行了调整

至于歼-16,则是我国空军苦重型对地攻击机型太久了。歼轰-7飞豹难堪大用,坠毁率奇高,而且逃生系统是“纸糊”的,一旦坠毁必有飞行员牺牲。苏-30MKK数量有限,而且只能用俄制武器。歼-10虽然改进,但设计基础是纯空优,航程和挂点设置都不利于对地攻击。这些因素导致强-5五爷的生产一直持续到2012年!惨不惨?所以空军太需要一款靠谱的对地攻击机了。

歼-16的航电架构跟歼-20是同水平的,这样两者可以更好的配合作战,空军想这个真的是想疯了,不惜砸重金

并且苏-27平台对地潜力也非常好,超大内部油箱在不携带副油箱以及空中加油情况下就有1100公里的作战半径,11个向前的武器挂点,可以开发出7个向前的重型武器挂点,意味着在发射导弹类武器进行对地/对海攻击时具有极大的优势,这对于空中优势并不明显的国家来说更加适用。对比下美军的F-15E结构坚固挂载能力极强,但只有5个可以空射的向前挂点,还要考虑副油箱占用问题,所以F-15E实战中更多是使用炸弹类武器进行临空轰炸。美军的超强制空能力自然可以无视隐患,但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则并不适合。

前苏联/俄罗斯一开始也非常重视开发苏-27平台的对地攻击能力,前有苏-34,后有苏-30。所以歼-16是刚需,而且先要满足对地攻击性能,替换掉原先强击机团的强-5和飞豹。2016年投产后更是开足马力生产,增长速度相当快。而歼-11D则更多是试水,看具体魔改升级后效果而定。

现在来看,歼-11D并不能让空军满意,其性能提升幅度恐怕有限,特别是备受诟病的结构强度和飞控等领域。在与俄罗斯和解后,随着苏-35的东渡,歼-11D项目已基本宣告结束。但不排除歼-11D部分成果与苏-35结合,目前俄罗斯媒体最新消息是,苏霍伊集团正与某国商谈授权生产100架苏-35的合同,苏霍伊集团提供部分零部件和配件。

歼11D和歼16有什么区别?

歼11D和歼16代表的是我国对于苏27改进的两个方向,前者是站在苏27的基础上,通过换装相控阵雷达以及更先进的机载武器,以期望让其达到或者说至少超越周边国家重型战机的作战能力,是一款单纯的空优战斗机。而歼16则更加注重全方位多用途能力的改装,对机体强度,多用途能力以及空战能力等方面都进行了合理的优化,是一款各方面性能兼顾的比较好的战斗机!

歼11D生不逢时,因为其出世的年代刚好赶上我国歼10C和歼20研发成功!仅仅拥有航程优势不再是我国选择空优战机的第一选择!

歼10C战机在多次对抗演练中击败苏35和歼16,多的金头盔。这个消息是空军官网今年才公布的消息。从这个消息来看,歼10C的空战能力优秀,至少拥有匹敌三代重型战机的能力。像号称最强四代机的苏35都会败在歼10C手中,也从侧面佐证了歼10C优秀的空战能力!

有人说歼11D是沈飞对苏35战机的一次倔强的尝试,这个说法不准确,应该说这是一场瞄准四代机标准上的一次苏27的浅度改进,并没有对苏27进行脱胎换骨的改装!在探讨歼11D之前,我们有必要对苏27战机进行一下梳理。苏27是一款优秀的三代战机,主要表现在其气动外形设计非常优秀,但是其航电设备比较落后,也就相当于美国八十年代的水平,本质上这款战机的空战能力并不优秀。有传闻说我国歼11战机曾在泰国和他们的鹰狮战机对抗演练中多次被击败,这就很好地诠释了苏27这款战机的气动设计虽然很好,但是糟糕的航空电子水准让其无力对抗装备新一代航电设备的同代战机。

歼11是我国对苏27在国内的型号称呼,而国产化之后进行过一次换装改进,换装国产机载雷达和武器的歼11B性能如何,外界不得而知,因为没有和外军进行过类似的演练。从歼10A和鹰狮的演练结果来看,装备1143机载雷达的歼10A完虐鹰狮,说明装备性能更好的雷达的歼11B的空战能力至少在歼10A之上。我国歼10C,歼16以及歼20这些战机大多数都是在2017年以后才定型并开始生产,在这之前,我国空军最先进的战斗机是歼11B,而这款战机很显然,不足以和装备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战机进行对抗,比如印度的苏30MKI,日韩的F35等。所以我们在2017年之前,迫切地需要一款足以对抗周边装备有相控阵雷达战机的空中优势战斗机,我想这才是歼11D的研发的动力所在,也是我国购买苏35的原因所在!

再来说一下苏35S,这款从苏联时代就开始研发的空优战机最早的研发目标,是将其技术水平提升到超越美国F15C的空优战斗机,苏联解体之后,很多装备研制计划都被取缔了,俄罗斯并没有放弃苏35的研制,并随着空军技术的发展,对苏35提出了更多的设计要求。我们所购买的苏35战机,就是俄罗斯人口中号称4++代的最强四代机,我想我们所看重苏35战机的,应该是这架战机的雪豹E相控阵雷达吧?只不过咱们在买过来之后才发现这款战机的性能并不出色,在空战中甚至不如歼10C,最大的优势应该是其加大到11.5吨内油油箱保障下的航程吧!

歼11D是在我国继续新进四代机的基础上,在歼11的基础上,沈飞经过加装有源相控阵机载雷达改进出来的一款空优战机。首飞时间是2015年,这说明沈飞研发的时间至少要提前三五年。也就是说,歼11D的技术成果,最晚也就是2010年的水平,甚至比这个还要早。而除了相控阵机载雷达之外,歼11D最大的改进不过是对翼尖进行了修改,可以装备性能更好的霹雳10E空中格斗导弹。如果放在十年前,这款战机的性能绝对可以说碾压周边,但是在2015年来看的话,却没有什么大的优势了,属于性能比较平庸的战机。对苏27设计最大缺陷,机体强度不够的问题,沈飞在歼11D上并没有改进,这才是歼11D的败笔!

而歼11D出生的时代,属于我国新战机喷发的时代,这个时候成飞的歼10C和歼20已经快要来了,对于空军而言,有了俄罗斯的苏35S,完全可以再等等歼10C和歼20,通过性能的综合对比才能知道到底该如何选择!歼11D是在这个夹缝中出现的,而且性能比较尴尬,下马也就成为了可以预见的事情了!

歼16是一款各方面性能比较均衡,同时满足我国空军需求量最大型号的飞机,在歼20,苏35S,歼10C纷纷服役的基础上,我国需要的是一款可以替换飞豹的多通途战机,不再是只强调空战性能的歼11D!

歼16战机在军迷的印象中应该是一款多用途战斗机,实际上这是一款在空战能力改进基础上研发的多用途战斗机。其最大的改进有三点,第一是机载航电全面应用五代机的成熟技术,让其航电设备一跃超过了大多数世界同类战机的水平,再加上国产霹雳15和霹雳10E的加装,保障了这款飞机的空中优势作战能力。第二,这款战机的发动机开始采用国产推力更大的涡扇10B,可以有效地杜绝我航发对俄罗斯的依赖。第三点,改进了苏27飞机机体结构强度不够,飞机机体寿命过短的毛病。增加了载弹量,从苏30最多8吨的载荷,增加到了12吨。

歼16最大的改进还要数机载雷达,增加了对地对海打击能力,因为机头雷达罩面积比歼20还大,拒信其机载相控阵雷达的T/R组件数量应该比歼20更多。这也是为何这款战机频繁地和歼20组队演练的关键原因吧。未来歼20充当踹门角色,歼16完全可以随后跟进,发挥炸弹卡车洗地的作用。歼16定型之后,歼轰7飞豹就在2017年停产了,这说明这款战机主要被当作多用途战机来使用,而不是空中优势战斗机!

目前我国服役的空优战机数量已经非常可观了,早期的歼11,以及后来的歼11B,最保守估计也有200架,而歼10A/B/C三款空优战机的总数量应该已经超过了500架。再加上性能达到世界巅峰的歼20,我国空优战机的数量可能高达800架。如果再算上还在部队服役的二代机歼7和歼8战机,那么咱们专职空战的战斗机数量超过了1200架的水平,这个规模甚至超过了美军空优战机的数量。

而我们的多用途战斗机数量则比较少。可用的多用途战机主要是载弹量5吨的飞豹,数量不到300架,从俄罗斯进口的70多架苏30战机以及我们的轰6轰炸机!加在一起的数量不足500架。在我空军开始建设攻防兼备空军的任务要求下,大规模建造多用途战斗机势必是一种趋势,而性能落后的飞豹也必须被替代,目前满打满算,我国可以担负起这种任务的飞机,只有一个歼16,不管歼16到底是不是仿制的苏30吧,至少我们有了可供使用的,又是完全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的歼16是可以满足要求的!

假如歼11D取代了歼16,开始大规模装备部队,那么我国空军还只能算是一支守势空军,因为只有注重防守的空军才以空中优势战斗机为装备主力。如果没有歼16,意味着我空军多用途主力战机依然是歼轰7飞豹,说明我们对于空中打击不够重视!这很显然违背我们建立攻防兼备型空军的任务要求。所以歼11D现在,以后都不大可能出现在空军的战斗序列中!歼16很可能成为一种生产数量超过500架的高性能多用途战斗机,500架重型战机,目前只有美国有这么大的手笔,咱们是不是会生产那么多,拭目以待吧!

歼11D和歼16有什么区别?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 8690条回答。

不是同一个东西。

歼16是国产化的苏30战斗机。

而苏30是重型双发动机双座多用途战机,虽有很强的空战能力,但更侧重对地和对海攻击。

它主要特点是可以携带大量弹药,可以超过7吨。

战机有多达12个武器挂点,可以携带包括反舰导弹、精确制导炸弹等各种对海对地武器。

传承苏军的特点,该战机为双座。这是因为苏军认为,对于多用途战斗机,尤其要执行对地和对海攻击任务的战机,必须有2个飞行员,1个人是无法保证战斗效率的。

苏30国产版歼16,至今也是解放军空军的主要作战力量。

而歼11A则是国产的苏27战斗机。

苏27和苏30设计理念不同,完全是一种空优战斗机,争夺制空权的。

歼11也是一样,它是单座战机,最初只能空对空导弹,雷达也比较烂,没有对地和对海精确攻击能力,因为没有必要。

歼11B用了很多国产化先进技术,性能原则上有很大提高。

为什么这么搞?因为歼11A在仿制的时候,已经过时了。

90年代曾经出现过不明空勤事件,其实就是美军电子战飞机挑衅。当时出动苏27和改造过的歼7飞到疑似空域侦察。结果苏27雷达什么也没看到,倒是相对落后的歼7发现了一架战机迅速离开。

但最初的歼11B可靠性很差,稳定性不足,军方甚至拒绝使用。

经过长期的改造,才逐步结局了各种问题,拥有实战能力。

歼11D应该是利用了一些歼16的技术,进行的验证机。

外媒认为主要是更换了更为先进的主动电子扫描阵列雷达,航电也有提高,增强了对地和对海攻击能力。

但是,歼11D仍然是单座战斗机,说明它的主要任务还是争夺制空权。

因为歼11D同歼16存在重叠和矛盾,对海和对地攻击又不可能超过歼16,目前已经停止研发,转而研究歼-11BS/BSH,这是歼11B的双座版本。

其实,时至今日,苏27和苏30的潜力已经基本用完了。

随着F35的大量装备,无论是歼11还是歼16都已经力不从心。

正经大量制造下一代隐形战斗机,才是关键。

歼11D和歼16有什么区别?

说起中国空军,现在最撑面子的就是成飞的歼20战斗机,依靠强大的鸭式布局和隐身设计,取得了多场空战模拟不败纪录,10分钟内打破歼11B和空警2000组织的鹰墙,也逼迫岛国不断加大外购订单,向美国不断购买F35应对,而且随着歼20夜间巡逻的视频曝光,日本人也急了紧随跟上4机夜间空战巡逻,不过立即坠毁一架,至今没有捞起来。

假如将目光从歼20身上脱开,视野扩展到整个中国空军战斗机队伍,立即可以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事实,这就是中国空军的先进战斗机机队中,一半左右都是沈阳系的,简单来说就是,歼11B,歼11BS,歼16仍然占据了几乎一半,和成飞的歼10ABCS四大金刚分庭抗礼。

歼11B拉开了中国国产苏27的序幕

熟悉中国空军战斗机采购的朋友都知道,最近20年来,空军战斗机采购策略从过去的偏向沈阳,一家独大,慢慢转变成南北平衡,几乎成飞有一款战斗机,沈飞也会有一款相应的战斗机与之对应,歼10A对应歼11B,歼10S双座教练机对应歼11BS,但是到了歼10C批量之后,就有个谜团,沈飞的歼11D迟迟不见踪影。

4年前,歼11D第一架就在沈阳现身

网友不仅要问,歼11D怎么啦,歼10C多用途战斗机漫天飞,对应的单座歼11D却迟迟不见踪影?从技术上来说,由于彻头彻尾的原创设计,成都所从歼10A改进为歼10C并不困难,设计师主要修改了飞机进气道设计,外加大幅度增强航空电子设备,将歼20战斗机第一阶段航电设备移植到歼10飞机机体内,而且加强了飞机机翼机身,可以挂载重型武器!

歼10C战斗机可以看做歼10A的中期改进加强版

而在多用途战斗机设计上,沈飞则同时拥有2个选项,歼11D和歼16,前者是歼11B的重大单座改进型,后者是俄罗斯苏30MKK的国产化型号。最终的结果,歼16满天飞,而歼11D却默默无闻,4年的时间过去,居然还没有批量生产的迹象,这对一种改进型飞机来说是很不正常的。

歼11D在试飞员飞过

歼11D从外观可以看到,飞机黑色雷达罩向上倾斜15度左右,这是一种典型的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的设计,而且机头取消了尖端空速管,这都是相控阵雷达设计的外在征兆,可以收,这款飞机雷达性能和歼10C类似,机头左侧可以看到可以侧面打开的雷达单元体维修口盖,和歼10C战斗机设计类似,之前的歼11B飞机机头雷达罩是向上翻起,不方便维修。种种迹象表明,歼11D迟迟拿不到中国空军的订单,或许和歼16有关,被歼16挤掉了户口!

歼16牺牲了一点重量,但是换来作战效率的提高

原因是,飞机都具备相控阵雷达和先进航电,都可以对空和对地对海攻击,航电武器都高度一致,从机动性指标来说,歼11D单座机动性更好,空重比歼16少200-300公斤,重量差别就是后座的弹射座椅和显示控制设备。

而从作战效率来说,歼11D就远远不如歼16,原因是,歼16后座飞行员专注操纵飞机雷达火控和电子战设备,前座专注飞行,在高度复杂的作战环境中,双座型效率明显超越单座型!

或许,歼11D就是被“落后”的自家兄弟歼16挤掉了饭碗,上不了户口。

歼11D和歼16有什么区别?

歼11D和歼16都是中航工业沈飞的产品,它们的性能和成飞的歼10C一样,都位居四代半的水平,只是歼11D和歼16都是重型战机,对歼10C这样的中型战机构成了一些方面的基础优势,但总体来看,重型战机和中型战机是共存关系,谁也无法从根本上取代谁。但是,歼11D和歼16之间则比较尴尬,双方都是重型机,而且都是歼11B战机的深度改进机型,将它们同时列装的话,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二者之间很多定位都存在“重叠”,少许的差异也是本身定位的关系,并不能说明什么。

歼11D战机是一款侧重空优的战机,而歼16战机则是侧重于多用途。单纯从制空作战来看,歼11D战机优势更大,但歼16同样不俗。但如果到对海打击,对地支援和电子战能力等诸多方面的话,歼11D战机则有些吃力。此前,外界对歼11D战机的评价是,这款战机装备了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飞控代码编写和整体设计和设备的安装,都是侧重机动性和空战而展开的。对于复杂的多用途作战任务,它兼顾不足,歼16战机虽然牺牲了部分机动控制能力,但是获得了优势的多用途能力,双座设计的歼16在复杂的多模式战场上,都能比单座的歼11D发挥的更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歼11D战机是歼11B传统思路的“终极型号”,也是苏27家族空战能力最强的一款,苏35战机虽然被誉为是俄系苏27最强,但是面对华系的歼11D和歼16,还是显得太嫩。

但是,过于强调机动性和空战的歼11D也为自己的失败埋下了伏笔。诚然,它作为国内空战能力仅次于歼20的空优机,它的表现的确很强悍。但是,它却不符合超中国空军乃至海军航空兵的未来发展。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欠缺的机型是多用途战机,空战虽然也会强调,但这只是次要一级的考量。歼11D的空战强悍表现在自己空中格斗时,能够发挥更大的机动能力和加速度,控制曲率也比歼16更为强悍。但是歼16战机也有自己的“制空杀手锏”,它获取制空的手段就是趁着对方立足未稳,携带远程打击弹药,直接把对方的“机窝”给炸了。没有了空战最基础的地勤条件,对方战机也就无法升空,制空权也就顺手落入了我方手中。当然,这也输出为什么弱一级的歼16能够获胜的根本原因。和歼11D一样,歼16也是从歼11B的基础上衍生改进而来的,但是二者的思路却没有重合。可以说,歼11D的失败并非是自己的原因,而是它的定位已经不符合解放军现阶段的发展需求,如果是放在过去,歼11D必然会是我们最需要的机型。

解放军在制空需求最迫切,体系作战能力几乎为0的时代,制空只能依赖于少量的苏27和苏30,后来的歼11A和歼11B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压力,但还是有所不足。这里的不足,表现在我们的体系作战建设上,还无法达到欧美那样的水准。后期,解放军的作战体系构建完善,对战机的需求也从制空改为了多用途。沈飞之所以在多用途战机需求迫切的时代仍旧推出歼11D这一方案,也是想给解放军“留备份”,万一空战体系在战斗中消耗严重,多用途战机无法获得战场制空权时,歼11D这样的制空机也就有了自己的发挥空间。相较于歼16,歼11D对体系的依赖更低,如果是与外军先进战机在陌生空域展开对抗的话,歼11D的表现必然会强于歼16战机一头。只不过遗憾的是,歼11D生不逢时,现如今的解放军作战体系,已经能够确保多用途战机发挥完整战力。即便是到了体系网络被打乱的地步,那也意味着对方的作战体系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环顾全球,真正能够做到将解放军作战体系完全打破的,除了美军尚有可能之外,其它国家包括俄罗斯,都是没有这个机会的。而美军即便是打破了解放军的作战体系网络,那也意味着它的体系网络也已经被打破了。在这种“互相伤害”的情况下,歼16战机多用途的功能,反而还是要比歼11D更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