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电影里拆炸弹都是红线蓝线选一根?
电影是虚构的嘛。现实中是不会有那种事情的。
我曾经介绍过排爆和炸弹。
首先来讲,排爆,永远不会以“拆弹”为第一选项。为什么?这与炸弹有关。炸弹可以做成无法拆弹的结构。
炸弹爆炸,靠的是信号。所谓的红线蓝线,其实指的就是炸弹的信号回路。这个回路,是可以设计成常闭型的,每时每刻不停地发送信号,不论红线蓝线,剪断哪根线,信号一断,立即爆炸。这种设计其实非常简单,会装红线蓝线,也就会设计成常闭回路。如果制作炸弹的人铁了心不想让人拆弹,那还真就拆不了,怎么拆怎么爆。
所以,排爆永远不会以“拆弹”为第一选项。排爆要怎么做?
1、判断这个炸弹的引爆装置类型和炸药威力;
2、信号屏蔽。信号屏蔽器是排爆必备的设备;
3、能转移就转移;
4、不能转移就销毁;
5、如果销毁也不能,做好防护,就地引爆。
信号屏蔽,主要是针对遥控型炸弹。
小型炸弹可以转移,一般都是转移到无人、少建筑物的野地里,之后引爆。
转移不了的,销毁。销毁不是引爆,而是用专业设备损坏炸弹的引信,成功率非常高。
我曾经介绍过,所谓的剪炸弹的什么红线蓝线,其实就是关于引爆装置的问题。引爆装置都是最终形成电打火,只要破坏形成电打火的回路,让引爆装置无法形成高温、火花,引信就失效了,当然炸弹也就失效了。
按炸弹种类上来说,基本就是遥控的、压发的、拉发的、倾斜的和复合的,但不管是哪一种,它的引爆装置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这又要提到以上说的“常闭回路”,引爆装置的设计真的是大同小异,任何形式的引爆装置,都可以设计成常闭回路。电影里看到那些炸弹镜头,那些红线蓝线,从专业角度上来说,比画蛇添足还画蛇添足。如果现实中有那么一颗炸弹,炸弹还挂什么红线蓝线,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那两根线要么一点正经用处都没有,要么就两根都是诱爆的,就等着你傻乎乎去剪,剪那根都爆炸。
目前反恐排爆,最常用的是超低温瞬间冻结法。剪线?谁费那个劲?还超级危险!
用液态氮冷凝手段,就可以使起爆器、电池、雷管、延期引爆元件、正起爆药、副起爆药、炸药全部失效。如果说瞬冻冷凝还不行,也可以利用特殊的高压水炮将炸弹瞬间粉碎,直接把炸弹粉碎,还不会造成爆炸。
这些装备也不用等谁送,这都是排爆人员出任务必备的东西。
不要相信电影,电影里都是假的。而且就电影里那种剪红线蓝线的炸弹,威力小得都有点可怜。从火药来说,普通火药的能量含量约3兆焦耳每千克,不稳定式炸药含有7.5兆焦每千克,汽油炸弹含有47.2兆焦耳每千克。就电影里那种小炸弹,就算临时没什么好的防护措施,它也没多大威力。咱打个比方,就算是TNT,你想炸平一座2层楼的小别墅,起码也得枕头那么大才行。绑几根麻雷子就想威胁人?排爆专家看了兴许笑背过气去。
电影是夸张的。电影里那几根麻雷子爆炸起来,那威力快跟洲际导弹差不多了。而如果炸弹想纯靠爆炸达到那么大的威力,那炸弹的体积,应该跟一辆渣土车那么大才正常呢。
为什么电影里拆炸弹都是红线蓝线选一根?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8449条回答。
其实真正的炸弹哪里有什么复杂,都是很简单的。
今天的炸弹无非这几种:
第一,定时炸弹;
第二,遥控炸弹;
第三,触发炸弹;
触发炸弹现在比较少见了,以往倒是很多。
这种炸弹主要是像地雷一样,埋在地下或者设置在屋内,敌人经过或者开门入屋,就会爆炸。
这种炸弹非常简单,也不需要复杂,同地雷甚至手榴弹没有区别,按照压发或者触发引信即可。
遥控炸弹也不需要复杂。既然都遥控了,还要复杂干嘛?敌人敢于来拆卸,直接引爆就是了。
今天各战区的遥控炸弹,可以简单到用手机引爆。
也就是手机使用震动,触发一个震动引信,可以爆炸。炸弹上搞一个手机,只可以接到一个号码的拨打,这个号码手机就是附近潜伏的恐怖分子。
等到敌人来了,恐怖分子直接拨打手机即可引爆。
所以,美军拆弹专家在伊拉克阿富汗,首先就要屏蔽无线信号。
唯一复杂一些的,就是定时炸弹。
因为定时炸弹被拆的可能性较大,但也有很多方法。
现代的定时炸弹也是一个很精密的设备,一旦启动以后,哪怕略有触动就会爆炸。
或者炸弹设置为一个回路,你剪断任何一条线反而会立即爆炸。
大家有没有轻微碰过电动车,随后听到尖利的警报声。既然电动车都有这种技术,何谈炸弹。
所以,拆除定时炸弹是非常危险的。这绝对不是剪掉什么颜色的线,而是拆弹期间随时可能爆炸。
至于拆弹本身来说,一般只有这几种,切断电源(定时炸弹多是电力驱动)、取出引信、分离炸药和炸弹弹体。
但任何的拆除都是具有危险的,除非遇到的是恐怖分子的土制炸药,那还相对容易一些。
今天如果能过使用机器人拆弹,就尽量使用机器人。机器人实在对付不了,才会使用人。
使用人也不是上来就拆,而是能够排弹就尽量排除。
怎么排除?
直接放入排爆车或者排爆桶里面,这通常是都是具有厚重装甲的封闭空间。
炸弹在这里爆炸,不会对外面有什么影响。
只有一些炸弹采用各种方式固定,无法有效移动,才只能就地排除。
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普通人包括恐怖分子,很难搞到精密的定时炸弹。这玩意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制作的,往往只有大国的情报组织才有这个水平。
大家别看基地组织、伊斯兰国、塔利班没事就完定时炸弹,其实那种都是非常原始的炸弹。基本都是电力驱动,用一个计时器,导致时间自动通电,炸弹爆炸。
其实高中物理兴趣班的学生,略加培训就能制造出这种定时炸弹。
这种炸弹也非常容易拆卸,随便将电线剪断、拔出即可,而且绝对不会拔错了就爆炸,没有这么夸张。如果拔错了,就再拔一次。
而恐怖分子也更简单,直接用人弹,看你怎么拆?
为什么电影里拆炸弹都是红线蓝线选一根?
实际上,但凡一个有脑子的做炸弹的人,都不会给你设定一个剪哪根线的选择题。而是把电雷管的炸弹(假设),做成一个常闭回路。这种回路只要启动...你不管剪断那根线都是炸...所以小孩子才做选择题...
正常来说,当发现有炸弹。第一件事情肯定输疏散周围群众(废话),接下来肯定不是排爆员上,毕竟像伊拉克那边,随便一个简易爆炸装置都是这样的,穿不穿防护服其实没啥区别...
发现炸弹之后先对周围的信号实施干扰,毕竟很多简易炸弹的起爆方式都是比如手机讯号之类的遥控。
然后排出机器人去确认炸弹当量和起爆方式。这种玩法早在70年代,英国人为了对付北爱尔兰人的炸弹就用上了。现代的机器人甚至都有X光扫描装置和高压水枪
确定炸药类型之后就自己选择怎么办吧。如果是小当量的炸药,直接拖过来一个排爆筒,丢进去引爆算熊
如果不好移动的那种,那么根据当量再次疏散爆波范围内的人员。然后机器人要么根据X光找到雷管,拔掉。要么高压水枪直接破坏弹体。也可以先用液氮喷到雷管失效,然后进行暴力拆除。
当然,这样可能会爆
不过炸弹造出来,想爆比排爆本身就容易的多。
而红蓝线这种选择题炸弹,实际上和松发地雷一样,属于一种影视剧的艺术描写
为什么电影里拆炸弹都是红线蓝线选一根?
不请自来的答一下吧。
对于简易爆炸装置(IED,非制式的手工制作炸弹)其危害比普通的军用爆炸装置还要大得多。
往往都是集合了恐怖分子的各种奇思妙想。
通常大型的简易爆炸装置往往会串联多枚炮弹或者大量炸药,基本上军车、坦克也是一下炸残。
对于自制爆炸物,防拆除得特性对于恐怖分子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特性。因此,大部分简易爆炸装置都不会做成这种样子。
带计时器,带显示屏,能启能停,还有菜单按钮,甚至可以装个android系统的定时炸弹仅仅会出现在电影里。
通常的简易爆炸装置会做成类似的样子。
里面的确会有红线和蓝线,但这仅仅是在焊接的时候方便干活而已。其实剪红线和剪蓝线都是一样会爆炸的。
这种东西怎么定时呢?这主要是焊接在上面的线圈和电容的参数了。可以通过焊接不同参数的元件直接设定好电路板的定时时间。
为啥剪红线蓝线都会爆炸?
因为这是一个互锁电路,达到条件给出一个高电平会爆炸;接通电路后,电路板上的某几个电容充电后,剪开任意电线电容会直接放电还是会炸。
所以说如果是真实的简易爆炸装置,那么导演就没法拍这场戏了。
装置中最核心的其实是一个电雷管。
其实剪断电雷管的线就ok了。
但带自锁电路的设计中往往会存在多个电雷管。所以雷管也是不能剪的。
往往简易爆炸装置还有很多机关设计。
例如
这个范例中的弹簧是做移动检测的。只要晃动弹簧碰到外面的金属圈也会爆炸。
因此拆弹这事危险性极高。现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尽量引爆了
而且,
目前很多路边炸弹是带遥控的。拆除过程当中很容易被人遥控引爆造成更大伤亡。
对于此类炸弹往往就永遥控机器人了。
毕竟炸坏一个机器人总比伤人更容易接受一些。
为什么电影里拆炸弹都是红线蓝线选一根?
为了制造悬念,突出紧张气氛,博观众眼球。现在的科技如此发达,集成电路数显装置遥控技术叠加,岂能是你剪断一根电线就能解除引爆的?
为什么电影里拆炸弹都是红线蓝线选一根?
因为国际上是有一个关于简易炸弹制作的ISO标准存在的(以下简称”标准“)。“标准“中对于其电线的颜色和功能引脚都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对于点火顺序和defuse的流程都必须要严格遵守。如果disarm过程中剪错电线顺序就会触发引信提前引爆炸弹。这套标准最早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加州洛杉矶市西北部的Hollywood地区,后来慢慢流传到了全世界,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行业标准。
电影里排除炸弹,总是要红线蓝线选一根剪断,剪错了就爆炸;
你也知道是电影里嘛,关键是渲染气氛,告诉你一不小心就会死人的紧张状况,但又不能给你科普一遍雷管、电路、传感器之类的构造。 且不说科普了你也未必懂,光是想象一下,炸弹就在眼前,跑路已经来不及了,倒计时滴滴滴在走,主角靠近炸弹……
突然画面一转,一张炸药结构图出现在屏幕上,“这里的作用是如何如何,那里的结构是如何如何,所以如何如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