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导致瓦罐寺寺毁人亡的原因有哪些?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8428条问答。

怎么说呢?其实这就是一句话,见义勇为也是要有实力的。

电影《九品芝麻官》里面,包龙星的老爸说:坏人奸,好人要更奸,不然怎么斗得过坏人。

这话有一定道理。

见义勇为,也是要有一定实力的,不然很可能搞砸。

鲁智深其实是莽和尚,有些鲁莽的。

比如第一次他去教训地痞流氓镇关西,就是有些危险的。

毕竟镇关西肉铺里,有十多个帮手。这些人都是杀猪切肉的屠夫,其实都是会玩刀的,不好对付。

而就算镇关西,再被鲁智深羞辱以后,也是拿着一把尖刀就要拼命。

鲁智深拳脚功夫虽厉害,好汉也难以空手夺白刃,还是比较凶险的。

搞不好,鲁智深自己就没命。

瓦罐寺其实也是一样。

鲁智深去东京大相国寺的路上,发现荒郊野外有一座不小的寺庙,瓦罐寺,但已经荒废了。

寺庙里面只剩下一些老和尚,连饭都吃不饱。

经过询问,老和尚告诉鲁智深,瓦罐寺来了两个伪装成僧道的强盗,崔道成、丘小乙。

这两人应该是犯下重罪的逃犯,伪装成和尚、道士,隐居在瓦罐寺逃避追捕。

他们将庙内的和尚全部赶走,剩下几个老和尚无法走远路,只能留下被他们折磨欺辱。

崔道成、丘小乙并不是真正的修行人,平时靠打家劫舍为生,甚至还养了个女人。

鲁智深听了以后很是气愤,拿着禅杖戒刀去找他们算账。

然而,生铁佛崔道成和飞天夜叉丘小乙,都不是泛泛之辈。

以崔道成为例,明明自己搂着女人喝酒,被鲁智深当面抓住,他还能够用计谋脱身。

为什么崔道成此时不敢和鲁智深硬拼?

因为他们两人都没有准备,没有武器,而鲁智深全副武装。

如果此时打起来,崔道成和丘小乙加起来,也不是鲁智深的对手。

所以,崔道成竟然用计策忽悠了鲁智深:在先敝寺十分好个去处,田庄又广,僧众极多,只被廊下那几个老和尚吃酒撒泼,将钱养女,长老禁约他们不得,又把长老排告了出去。因此把寺来都废了,僧众尽皆走散,田土已都卖了。小僧却和这个道人,新来住持此间,正欲要整理山门,修盖殿宇。这个娘子,他是前村王有金的女儿。在先他的父亲是本寺檀越,如今消乏了家私,近日好生狼狈,家间人口都没了,丈夫又患病,因来敝寺借米。小僧看施主檀越面,取酒相待,别无他意,师兄休听那几个老畜生说。

鲁智深就相信了,回去质问老和尚们。

在回来的时候,崔道成和丘小乙已经抄家伙拼命了。

这两个家伙的武艺也是可以,鲁智深武功是很强的,全书中没有打败过,还申请了方腊。

而崔道成单挑鲁智深,斗了十四五合不分胜负,后来才落了下风。

但丘小乙武功也很厉害,后来和史进斗了很久。

崔道成和丘小乙夹击鲁智深,后者当然不是对手,很快战败逃走,连包袱都没带走。

而这边老和尚们看到鲁智深打败了,认为崔道成肯定要来杀他们。与其被崔道成折磨致死,还不如自己了断,于是老和尚们都上吊了。

而鲁智深无意中遇到了史进,两人联手又杀回去,这才将崔道成和丘小乙量给强盗都打死,又一把火烧了废弃的瓦罐寺。

其实,这次之所以死了这么多人,还是鲁智深鲁莽了。

对方明明有两个人,而且老和尚都说了崔道成他们是厉害角色,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实际上,崔道成就是有名的山贼,一个人就很难对付,更别说加上一个丘小乙。

所谓双拳难敌四手,除非是两个小喽啰,鲁智深说不定才能一个打两个取胜。

现在鲁智深连对手什么实力都没搞清,擅自去见义勇为,没有送掉性命就是运气好了。

而由于自己有些鲁莽,不但鲁智深差点送命,还连累这群老和尚上吊了。

虽然,老和尚上吊并不能说是鲁智深害的,主要还是崔道成是个恶棍。

但如果鲁智深稍微慎重一点,老和尚们应该也不会死。

退一步说,鲁智深应该首先搞清楚情况,看看老和尚们说的是不是真的。

如果确实是真的,就应该学习武松一样,每次都先下手为强。

武松本来在飞云浦一个对四个,死定了。结果武松把握机会,毫不犹豫的先下手,首先偷袭将两个杀手踢下水,先对付两个武功差劲的差役。差役都是喽啰角色,根本不敢打斗,直接就跑了,很快被武松秒杀。

而两个落水的杀手,也受了伤,被武松轻松干掉。

这才是正确的方法。

如果鲁智深上来不受崔道成忽悠,直接下杀手就打,手无寸铁的崔道成恐怕几个回合就挂了。

随后,鲁智深单挑丘小乙,后者绝对不是对手。

可见,见义勇为也不是随便做的,要用脑子。

《水浒传》中导致瓦罐寺寺毁人亡的原因有哪些?

题主这个问题来源于《水浒传》中第六回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瓦罐寺最后被鲁智深一把大火烧掉了。

一、瓦罐寺已被强人所占,寺毁人亡在所难免

当鲁智深辞别五台山智真长老,途经瓦罐寺时,该寺已被一个披着僧人外衣,名叫崔道成的恶人霸占已久,并带来一个名叫丘小乙的凶恶道人。两人赶走寺里僧人并毁坏寺庙,到处杀人抢劫。寺里只有几个跑不动的老和尚在寺里挨饥受饿。此时的瓦罐寺,顾名思义就如同瓦罐做成的,只是看什么时候碎的问题了。

鲁智深只因腹中饥饿想化点斋饭才进入瓦罐寺,却见寺里空无一人,直到厨房后面一小屋内才看到几个面黄肌瘦几天未进食的老和尚。

当鲁智深听到他们的遭遇后,急出来寻那恶僧恶道,只见那恶僧崔道成正搂着一妇人吃肉喝酒。见鲁智深手提禅杖,他不敢造次,反而编造说那几个老和尚如何无道,赶走主持毁坏寺庙等等。鲁智深难辨真假,等再去询问老和尚弄清楚后返回时,崔道成已是全副武装手提戒刀杀向鲁智深。两人在寺外打斗十余合,那崔道成招架不住,道人丘小乙提刀夹攻,十数合后鲁智深因腹中饥饿无力久战而败走。

二、鲁智深太大意也是造成瓦罐寺寺毁人亡的原因

鲁智深跑入一树林正遇九纹龙史进,史进将食物让鲁智深吃饱喝足两人再来会崔道成和丘小乙,几个回合就杀掉了这恶僧恶道。

鲁智深回到寺内,那几个老和尚全都上吊身亡了。原来他们见鲁智深败走,想那恶僧恶道不会放过他们,只好自寻短见。

鲁智深到底不够心思缜密,那恶僧搂着妇人,还有酒有肉,而那几个老和尚却挨饿,谁是大恶人他却没看出来,给了那崔道成丘小乙缓过气拿起武器的机会,自己拼尽全力也没打败那两恶人,却枉死了那几个可怜的老和尚。

三、火烧瓦罐寺

鲁智深虽不是真正出家人,但的的确确有着佛祖心肠,他只想救那几个老僧人却功亏一篑,内心悔恨自可知。

鲁智深愤而火烧瓦罐寺,有着复杂的心情和多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用一把火把那几个老僧人尸身焚化,替死人超度,送他们灵魂西归进入极乐世界;其二是把这被那一僧一道淫秽污染的地方一把火烧掉,因这不再是佛门清净之地,不能再让坏人在此为非作歹;其三是鲁智深原是官府提辖官,对民间事物江湖凶险到底历练不足,出家几年的经历让他见到社会的多个层面,那些为官的奸诈,为富的不仁,甚至为僧为道的都那么污秽不堪为非作歹,对他内心的冲击是可想而知,所以他也是放的一把愤怒之火。

再者,这残破不堪的破庙也不值得留,瓦罐寺也就是一破了的瓦罐,还有何用,一把火烧了干干净净!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即删!

《水浒传》中导致瓦罐寺寺毁人亡的原因有哪些?

瓦罐寺寺毁人亡的原因是,短短几小时就死了十多个人,之所以寺毁人亡,真正的原因就是鲁智深太鲁莽,遇到的对手也是十分了得,一个是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崔道成,一个是武功高强的丘小乙,鲁智深腹中空空无力再战,一人难招四手,恶虎还怕群狼,如不遇到九纹龙史进鲁智深将性命难保。没丢掉性命就算是运气好的了。见义勇为也要动动脑子,要有实力。

《水浒传》中导致瓦罐寺寺毁人亡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主要是招进来一个不信佛的花和尚一一一鲁达、鲁智深!这正是信仰不同、趣味不同、偏偏又遇上这么个梗直的人才导致最终的后果!却也奇怪、就是这样一个不信佛不信教、直率坦荡、说打就打说砸就砸的莽汉却倍受人们的喜爱、倍受人们的尊重,最后又得到了一个善果一一一“圆寂”!这是不是一个有意思的讽刺?从瓦罐寺寺毁人亡这件事上可以悟出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的道理,没有人性彼此间的和谐、结果总有不妙!其次是唯唯诺诺的活着不一定能赶上那些随意的人生!

《水浒传》中导致瓦罐寺寺毁人亡的原因有哪些?

瓦罐寺寺毁人亡的主要原因还在于鲁智深,因为他的搅合,导致老和尚们自尽,崔道成和邱小乙被杀,最后鲁智深又一把火烧了瓦罐寺,彻底毁了寺庙!

当然,至于鲁智深来之前瓦罐寺为什么没落,那就要从两方面讲了!

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假如你是鲁智深的话,你该信谁的话,是老和尚们的话,还是崔道成和邱小乙的话?

就像我(杨角风)质疑金翠莲究竟有没有说谎一样,郑屠很有可能是冤死的,因为自始至终没给人家解释的机会。

究其原因,就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先入为主的概念,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当今的网络,某某一发言,我们信了,一窝蜂的去抨击。比如南京的彭宇案就是这种性质,我们先入为主的概念就是认为,老人就是在讹他,即使后来彭宇自己都承认确实撞了,我们仍然不信。

另一种则是你弱你有理,就像很多人明明是胡搅蛮缠,但是先把手机掏出来拍摄了,还大言不惭的让别人来给评理。实际上不是你弱你就有理,也不是你先掏了手机,你就有理了。

像明朝的首辅,严嵩被撤职后,七八老十的人了,穷困潦草,饿的没办法跑到人家坟地里找贡品吃,太可怜了,估计是好人。而张居正,骄奢淫逸,出门要三十二人抬大轿,能力不行了还天天吃海狗胆壮阳,甚至架空君权,想必一定是坏人,奸臣!

像我们都很难分辨事实的真假,更何况以真性情著称的鲁智深了,所以,面对瓦罐寺究竟是谁被搞衰落的,也就成了个谜题。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个谜题,瓦罐寺破产倒闭,究竟是老和尚们的原因呢,还是崔道成和邱小乙的原因呢?

先看老和尚是怎么说的:

“我这里是个非细去处,只因是十方常住,被一个云游和尚,引着一个道人,来此住持,把常住有的没的都毁坏了。”

这个道人不是指道士啊,大家不要搞混了,实际上就是个闲人,跟着和尚打杂的。就是这个寺庙本来还算可以的,结果来了个云游和尚当了主持,然后其余的和尚都跑了,就剩下几个老和尚没处跑。

老和尚的话是有问题的,都当了主持了,要想利益最大化,当然是拢住这些和尚别让他们跑啊。再疯狂的强盗,就算是抢占了人家山头,也没有说赶小弟跑的,这不符合逻辑。

所以,鲁智深也没有那么傻,还是问了一句:

“胡说!量他一个和尚,一个道人,做得甚么事?却不去官府告他?”

对啊,一座大寺庙,这么多和尚,就任由两个人胡来,就算你们打不过他,告官会不?

老和尚的回答疑点就更重了,先说这里离衙门远,后来又说这俩人武艺高强,官府来了也没用……

实际上结合刚刚老和尚们骗鲁智深没有饭吃,回头又被找到一锅粥来看,老和尚为了生存是会打诳语的。

我们再来看一下崔道成和邱小乙是怎么解释瓦罐寺衰落的:

“在先敝寺十分好个去处,田庄又广,僧众极多,只被廊下那几个老和尚吃酒撒泼,将钱养女,长老禁约他们不得,又把长老排告了出去,因此把寺来都废了。”

这句话也是能自圆其说的,至少鲁智深听完,找不出什么毛病,还觉得很有道理!

是啊,老和尚们吃酒撒泼,老主持看不下去了,想管管,结果被赶走了,没办法这才有了第二任主持崔道成前来主持大义。

所以,鲁智深一想,确实很有道理:

“叵耐几个老僧戏弄洒家。”

这才有了再次折返回去,找老和尚们对峙,一来一回,几个人也就干上了,不巧的是鲁智深竟然武力值也下降的严重,竟然被打跑了。

直到后来又遇到了史进,这才又折回去,当然,折回去的原因一不是为了替和尚报仇,二不是为了拯救那个女子,而是为了自己从李忠那偷来的金银酒器:

“洒家的包裹放在监斋使者面前,只顾走来,不曾拿得。”

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鲁智深吗,要知道以前只要遇到美女求救,不管是金翠莲,还是刘小姐,都是义无反顾的,这次为什么却变成这样?而且看到老和尚和那个女子自尽后,竟然毫无悲悯之心,这又是为何?

难道真的是因为他信了崔道成和邱小乙,所以一开始才故意落逃,后来才想到了还有包裹,这才又折回去,自始至终他就没想过替老和尚和女子主持正义?

所以,我觉得瓦罐寺没落的原因,并不是那么简单,因为单纯地从几个人的供词中看不出究竟谁才是罪魁祸首。

不过从受害女子方面考虑的话,老和尚的话或许可信度较高,不然这个女子根本就无法解释其所作所为。

这样想来,瓦罐寺应该是崔道成和邱小乙祸害的吧,至于前面提到的老和尚的疑点,这就扯不清了。

《水浒传》中导致瓦罐寺寺毁人亡的原因有哪些?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水浒传》中“火烧瓦罐寺”的故事。

鲁智深前往大相国寺的途中,看见一所败落的寺院,名为瓦罐寺。

鲁智深进来后,只见几个和尚坐在地上,询问之后得知是崔道成、丘小乙这两人如强盗般把众僧赶走了,荒废了寺院。

鲁智深便与他们打斗,因饥饿抵挡不住二人的联手,只好落荒而逃。

不久在赤松林遇见了史进,史进给了他烧饼和牛肉。吃饱后,二人去找崔道成、丘小乙算账。

崔道成和丘小乙最终被他们杀死。

然而,在智深不敌崔道成、丘小乙二人而落荒而逃之时,老和尚们因见鲁智深跑了而内心惧怕,尽数自杀了。

于是,鲁智深便放火把瓦罐寺烧了。

那么,造成瓦罐寺寺毁人亡的原因有哪些呢?

鲁达火烧瓦罐寺,有以下原因:

其一,悲天悯人。替死亡者超度,希望能有个美好的归宿,上西方极乐世界。

其次,痛恨寺庙也不是清净之地,竟然也有为非作歹的和尚,那崔道成巧言巧语,背地里却做下万恶不赦的勾当。

第三,自己内心气愤得不到发泄。鲁达一路走来,眼见得几多怪事,却是和尚不和尚,道人不道人,官吏不官吏的。

第四,那瓦罐寺本是破败之寺院,留下空空是祸害,为了不让为非作歹的人继续再次作恶,不免烧了这鬼地方。

第五,瓦罐寺,本来就是残破不全的所在,瓦罐,瓦官,瓦棺,概言之当时的社会已经腐朽,当用大火焚烧之。不烧,不足以平民愤。

江湖道:天下之大,却没有鲁智深施展才华的好地方,唯有浪迹江湖,逃匿天涯,与世间那些无赖破皮纠缠,却不能名标青史,建一世功业,岂不可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