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二战德军一直打到45年,之前不趁早投降?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主要是无法早投降,原因是几个方面:

第一,盟国早已约定,不得单独接受德国投降。

在英美苏法的初期谈判中,就规定各国不得单独和德国接触,不得单独接受德国的投降。

对此,各国大体遵守了这个约定。

其实,在德国投降之前,内部就有很多人试图和英美接洽,看看能够联合起来,一起对付苏联。

其实,英美认为苏联的威胁,比德国要大。

但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英美都不可能单独和德国谈判,接受投降。

如果这样做了,苏联立即就会反目,推翻以前所有的约定。

更夸张的是,苏联甚至会和德国联合起来,就像当年一同瓜分波兰一样。

德国可能退出占领苏联的全部领土,甚至还会让出一些东欧地盘,转而一起对付西线的英美。

而斯大林是个实用主义者,完全会这么做。

第二,希特勒不允许投降。

希特勒早就说过:投降这种经历,人的一辈子有过一次(指一战德国投降,希特勒当时痛哭流涕),就足够了。让我选择再次投降,我宁可选择吞枪自尽。

甚至到生命最后一刻,部下建议单方面和英美接触时,希特勒这么回答:等我死了以后,你们想怎么接触都可以。

而他的继承人戈培尔,也是持有同样的立场。

戈培尔夫妻宁可毒死自己6个孩子,随后双双自杀而死,也不投降。

而德军传承普鲁士贵族军人传统,对于国家元首有一种愚忠。也就是除非元首宣布投降,不然军人就必须战斗到最后一刻。

在最后的柏林战役,其实谁都知道德军已经必败无疑,然而很多德军仍然在每一堆碎石瓦砾后激战。

包括希特勒自己,是等到苏军达到距离总理府几百米的时候,才开枪自杀的。

第三,盟国希望彻底解除德国的武装。

德国挑起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给盟国带来巨大的灾难。

苏联二战共有2680万人死亡,损失非常惨重。

盟国认为,必须彻底将德国的武装解除,而不是像一战那样保留军事进攻实力。

但是,想要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彻底打垮德国,让德国接受无条件投降。

为何二战德军一直打到45年,之前不趁早投降?

德军在1944年就已经败局已定。

1943年7月,墨索里尼被捕,接着意大利政府向盟军投降,并且向德国宣战。

1944年开始,苏联红军则开转守为攻,发动“十次斯大林突击”,到10月为止已经收复了全部失地,并将战线推移到苏联境外,向欧洲腹地推进。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成功开辟了第二战场,将刀架在了希特勒脖子上。

由于美军持续轰炸德国的输油管道和炼油厂,从1943年开始,德军各条战线出现油荒,燃油供应不足正常需要的三分之一。

1944年8月罗马尼亚倒戈,德军不仅失去了一个盟友,也失去了自己的油库。

不仅如此,由于德军在战场上接连失利,悲观情绪笼罩德国,德国军队反战情绪在军中蔓延,德国军官策划了多次对希特勒的谋杀。

这些人担心,战争再打下去,就会让德国毁灭,他们觉得结束战争符合德国利益。

谁都知道,纳粹已经死到临头,希特勒已经无力回天。

那么在这时候,为什么德军为什么不投降?

希特勒不愿意投降

虽然希特勒是发动二战的元凶,罪责难逃;但是德国要在1944年投降,肯定不会被处死。

因为那样会减少很大伤亡,希特勒可以将功补过。

这时候的德国,只要解除武装就可以了。

由于一战的教训,盟国要求德国的战争赔款也不会超出德国的承受能力。

也就是说,早点投降符合德国的利益,也符合希特勒的利益。

可是希特勒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选择投降。

因为童年遭遇坎坷,希特勒自卑、固执、僵化、敏感多疑、性格暴躁。

而且希特勒非常自私,完全不会为德国着想。

他口口声声是为了德意志伟大,但并没有把德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他脑子里想的只有自己,想成为德国的救世主,能青史留名,满足个人野心。

当理想破灭,这种霸业无法实现的时候,他宁可选择玉石俱焚。

我们知道拿破仑在滑铁卢之后,能够非常坦然地接受失败,宣布退位,避免了生灵涂炭。

而希特勒没有这个格局,不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

他宁可让德国士兵成为自己的炮灰,让德国走向毁灭,也不愿意承认失败。

德国军人服从命令

虽然德国不少上层军官反战,但德国军人有服从命令的传统,只要德国高层不下达命令,他们不会有人投诚、起义。

在这一点上,德军跟日军非常相似。

在上级没有下命令之前,他们像猛虎一样、作战英勇,视死如归。

如果上级一声令下,他们会变成一只绵羊,乖乖放下武器当俘虏,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如果换成是别国军队,恐怕早就有不少将军选择临阵倒戈了。

而德军将领,没有一个人私自起义或者投诚,这不能不说德国军人在服从命令方面还是值得称赞的。

要不然的话,希特勒一个人愿意顽抗,军队不听话了也白搭。

斯大林不会允许德军投降

苏联是二战的主要受害国,苏联人民在二战中付出了沉重代价,工业实施毁于一旦,苏联人的家园化为灰烬,2600万苏联人为此失去生命,苏联一定要讨还血债。

不仅如此,苏联乘胜追击,就能解放被德军占领的东欧国家,为苏联赢得政治资本,奠定苏联的欧洲大国地位,甚至扩大苏联在全世界的影响。

苏联可以在被解放的国家,成立亲苏政权,让他们成为自己的盟友,以便在战后跟美英等西方国家抗衡。

苏军继续前进,还能伺机占领波兰和德国领土,让苏联版图扩大,提升苏联的国家实力。

如果接受了德国投降,这一切都会化为泡影。

即使能够获得德国的战争赔款,但显然苏联的收益下降了很多,是得不偿失的。

所以斯大林是不会收手的,必须将德国彻底打残。

盟国有约在先,不能单方接受轴心国投降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开会,签署一个文件,即《二十六国宣言》,也叫《联合国家共同宣言》。

这个宣言是一个盟约,也是对轴心国的宣战书。

26国决定组成统一战线,决心共同打败德、意、日法西斯侵略,彻底消灭法西斯。

并且规定,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没有权力单独跟轴心国签订和约或者接受他们投降。

综上所述,种种原因决定,德军无法提前投降,希特勒必须完蛋,德国只能被肢解。

为何二战德军一直打到45年,之前不趁早投降?

纳粹德国为了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

利用群众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情绪,

通过蓄谋已久的穷兵黩武 扩军备战 ,

将国内危机转嫁到欧洲的其它国家,

以便同老牌欧洲列强争夺世界霸权!

由于德国经济完全转入了战时轨道,

势必促进纳粹德国军队战斗力加强!

又由于纳粹德国轴心国盟友的支持,

以及德国对占领区资源掠夺式利用,

从而使德国法西斯的气焰嚣张一时!

但随着美国和苏联两个大国的参战,

以及反法西斯盟军第二战场的开辟,

使德国法西斯逐渐失去战场的优势!

四五年败局已定,迫使纳粹德国投降!

为何二战德军一直打到45年,之前不趁早投降?

盟国给德国投降开出的条件是无条件投降,按照盟国的说法是要彻底打消德国人发动战争的念头,所以在对德国的战争问题上,当时的美英苏国家态度是一致的。而德国如果想投降是有条件投降,这个是当时的盟国方面根本不会接受的。

投降是双方的事,德国想投降但是盟国方面不接受也是白搭,这一次盟国方面接受了一战的教训,必须要让德国人看着自己的军队被打败,看着自己的国土被瓜分。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结束的标志有三个,一消灭对方的军队;二占领敌方的全部国土;三敌方的反抗意志被消除。这样意味着才是战争彻底结束。象一战那种情况其实就是留了一个大尾巴,要不就不会有20年休战的说法了。

德国特别是德国军人都认为,一战的失败是共产党在背后捅了自己一刀。其实,当时的德军只不过没有彻底崩溃而已,协约国军队已经是接连突破德军的防线,只不过战争还没有打到德国本土而已,这就让德国人有了一种幻觉,决定自己其实没有打败,而且德国在一战中,国内受到破坏比较小,所以也很容易有这种感觉。

德军是德国赖以发动世界大战的根本,这是一支缔造了国家的军队,让自己的国民看着自己被打败,这也就彻底摧毁了这支军队的自信心。

大西洋宪章是提出了无条件投降的说法,这实际上就断绝了德国再像一战那样投降的念头。

美国和英国在《大西洋宪章》中就已经提出了共讨纳粹暴政,同时也提出了无条件投降的说法,这个做法对于美英来说,就是要避免再一次发生20年休战的情况,这一次美英是要让德国人亲眼看着自己的军队被打败,国土被占领瓜分,从而彻底断绝德国人试图通过发动战争的念头。事实上,在一战结束之前,美国的潘兴针对德国的求和要求,就曾经提出应该让协约国军队打到德国本土再停战,这样能够起到更长久的压制作用。

二战后期,德国战败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特别是盟军在法国登陆以后,德国已经处于两线作战的状态下,这种情况下,德国的部分军人发动了“7-20事件”,试图通过做掉希特勒这样能够和西方国家单独媾和,然后集中兵力对付苏联,但是这个想法对于英美和苏联之间的分歧估计的过于严重了,对于自身的实力估计的太高了,而且美英也不会按照德国人的一厢情愿来行事。

首先说英美,虽然英美和苏联存在着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但是面对德国这个对手的时候,英美苏之间的利益远远大于意识形态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英美可不想再来一次20年休战。

而苏联方面更是要把战争进行到底,苏联在二战中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如果不能有所收获,那么斯大林在国内的威信将受到极大的威胁,这样斯大林也需要东欧作为自己的战利品,特别是能够占领一部分德国是更好,这样就更不能容忍德国有条件投降了。更何况,德国人由于在苏联国土上作恶多端,苏联人已经是有一种强烈的报复心态,不打到柏林战争是停不下来的。

无论是英美苏三个国家中的哪个,都不接受德国有条件投降,就算德国想投降,人家也不会接受。

图片来自网络。

为何二战德军一直打到45年,之前不趁早投降?

投降?德国又不是没有投降过。

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以德国的失败而告终。德国投降。投降后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内容包括:德国承担战争罪责、重新划定德国疆界、德国放弃其全部海外殖民地、限制德国军备、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赔款。

如果只看这几条内容,似乎也比较合理。但是细究下来,只战争赔款这一项,德国就需要支付2260亿马克,约合113亿英镑。这是什么概念?每年赔款,相当于财政收入的几十倍。

德国承担得起吗?承担不起。承担不起怎么办?不久以后,德国就中止了赔款支付。而且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换句话说,一战的教训告诉德国,投降只是给战争按下暂停键,代价却是巨额财富的损失,和整个德国的丧权辱国。

作为发动战争的元凶,德国永远背负着耻辱。但是不能只说一句“活该”就了事。“做人留一线,日后好见面”,如果一战的战胜国们,给战败的德国人民留一线活路,也就就不会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了。

为何二战德军一直打到45年,之前不趁早投降?

这就和赌博一样,一定要赌到最后一个筹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