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耻是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屈辱?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希特勒说过一句名言:如果一种文明没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来保护,那么这种文明是脆弱的,迟早会被野蛮所征服。
这话说的没错。
北宋之所以受到靖康之耻的奇耻大辱,被攻破京城,俘虏皇室,从根本上上说在于军事上占劣势,统治阶层又过于荒唐。
其实,北宋将首都定在开封就是错误的。
因为燕云十六州早在石敬瑭时期,就已经被割让给契丹人了,后来又被女真人占领。
从军事战略上来说,中原王朝抵抗北方游牧民族,必须依靠燕云十六州的山地作为天然的地形屏障。
如果燕云十六州丢了,等于游牧骑兵集团已经进入了华北大平原。
从燕云十六州所在的河北到河南开封,全部都是平原地形,只有一条黄河作为屏障。
在那个年代,步兵在平原同骑兵军团决战,基本等于自我毁灭,打不赢还逃不走,很容易被歼灭。
更关键的是,在宋朝之前的10多年前,北方的石敬瑭创建的后晋皇帝石重贵,因为和契丹人作对,直接被从燕云十六州出兵打破首都开封,导致亡国。
历史的例子就在这里,北宋聪明的话就应该迁都。
其实当时赵匡胤已经决定迁都易守难攻的洛阳,被权臣们设法阻拦。
当年如果迁都到洛阳,最低程度不可能被金军包围。
一旦发现金军大举逼近,在敌人试图渡过黄河之前,开封官民都可以迅速撤到伏牛山上去避一避,或者直接西进陕西。
定都开封唯一的原因,就是开封是旧都,历经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是个朝代都在这里监督,只有后唐建都洛阳。
同时,开封就在隋唐大运河枢纽上,非常适合粮食运输。而当时京城需要长期驻扎几十万禁军,这是国家的根本大计。
预计开封总人口超过200万,所以只有利用隋唐大运河的漕运才能解决粮食运输供给问题。洛阳的漕运比开封差了好几个档次,似乎不合适。
当你应该相当被敌人攻破首都以后,有万吨粮食又有什么用处?
短视之极。
靖康之耻是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屈辱?
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几千年来一直在斗争。
斗争之初,北方游牧民族就显露出强大的实力。在秦始皇时期,始皇帝一统六国,兵马百万,又有蒙恬、章邯等不世名将,却也不过是“却匈奴七百里”。在秦始皇去世之后,匈奴不是变弱,而是变得更强大了,强大到堂堂汉王朝开国皇帝刘邦都被困白登山,不得不靠着送钱送美女,屈膝投降,方才捡得一条性命。
在汉武帝年间,靠着积攒无数钱粮,加上匈奴内部分裂,方才很戳了匈奴一刀。不过。汉武帝去世后,匈奴之患并未接触。整个东汉两百年,匈奴一直是强大边患。
在三国魏晋时期,匈奴没落,北方草原被许多新兴部族占据。在西晋开国不久,因八王之乱,少数民族趁势崛起,内外夹攻,一口气推翻西晋王朝,占据中原地带。数百年纷乱不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黑暗时期。史称“五胡乱华”!
与五胡乱华相比,靖康之耻实在算不得啥。
隋唐帝君之所以能够兴起,一方面是力量的嚣张,另一方面,隋唐都不是真正汉民族建立的王朝,隋唐王室都有浓重的少数民族血统。
宋朝之所以会成为一个憋屈的大一统帝国,最重要原因,还在于唐朝的软弱。唐朝在对待西北少数民族上,除了最开始一段时间比较强势,到安史之乱后几乎没有抵御手段。
契丹就是在那时候崛起,并在唐末、五代初建立帝国。那时候的辽国,就已经是亚洲第一大强国。
五代时期,契丹还一度入侵中原,几乎要成为中原之主。若非他们皇帝自己作死,契丹必定再一次改写中国历史。
不过,燕云十六州失去,使得宋朝没有了抵御游牧民族的长城地带,有没有养马之地,故此宋朝不得不在边境开辟许多池塘湖泊,建立水上长城,勉强阻挡辽兵南下。
事实上,宋朝与辽国之间各有胜负,难分高下。宋朝也曾经有过灭辽的机会,可惜宋太祖早死。
至于金国,是后起之秀,不但灭辽,还趁势灭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有崛起时期,没落时期。北宋与辽经历一百多年的互损,已然不再如建国时期强盛。加上北宋太富有了,太繁华了,老百姓早就安于享乐。故此即便文明远远高过金国,依然被金国打败。
站在五十六个民族大一统的角度看,金灭北宋是好事,加速了民族融合。站在单纯汉民族角度看,自然就是一场灾难。只不过,靖康之耻不是汉民族第一场灾难,也不是最后一场。
靖康之耻是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屈辱?
导语:
靖康之耻的确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屈辱事件。即使到了1000多年后的今天,想起来竟然让我们心中隐隐作痛。作为当时国家象征的徽钦二帝,竟然被金人抓走当做了俘虏。
宋朝的宗室、官僚大臣、后宫嫔妃等数千人被押往北方。珍贵的古玩字画艺术作品,金银珠宝。被劫掠一空。不仅是一次大的屈辱事件,而且深刻的影响了历史的走向。靖康之耻的发生也标志着北宋王朝的彻底结束。虽然后期康王赵构,又在南方建立了南宋政权。但是南宋偏安一隅和北宋不可同日而语!
01在北宋之前,中原王朝从未受过北方民族的如此屈辱!从西周到秦汉再到隋唐,中华文明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 论军事,我中原文明可以和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武装力量相抗衡,无论是匈奴,还是突厥、吐谷浑,无论他们军事力量如何强大,军队战斗力如何强劲,都曾被我中原悍将斩落于马下,最终都会臣服于中原王朝。
- 论经济,中原王朝古代的经济一直是世界第一,无论其他文明的经济发展到什么水平与中原文明相比都是望尘莫及的!
- 论文化,中华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达到了高峰,经过了百家争鸣,汉赋、唐诗、宋词,中华文化一直走在时代前列并且充满生机与活力。
然而纵使我们如此的强大,却被北方金人通过武力灭了国,不知道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这些和北方的民族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皇帝,知道这件事情,会不会气得把棺材板掀起来!这确实是一次大耻辱!
02中原文明的一次劫难!靖康元年,金军分兵南下,包围北宋京城汴梁。不久便攻破北宋国都的城门。宋徽宗和宋钦宗二帝被俘,汴京城内一片火海,不知有多少平民百姓遭到金人的屠杀。有多少金银珠宝被金人劫掠一空。有多少珍贵的古玩字画,被金人付之一炬。有多少面容姣好的女子,被金人虏掠走。
金兵围攻陷汴京前后,大肆烧杀掳惊妇女,无恶不作。除金银财物之外,他们大量俘虏宋朝官员和百姓,其中女性尤多。金人特意索要“女童六百人”。――《开封府志》中原文明可以说是遭到了一次灭顶之灾。从秦汉隋唐以来形成的对北方少数民族的压倒性优势已经荡然无存!上至皇帝下至一般的平民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1、徽钦二帝被金人点了天灯(一种杀人的酷刑)。
金人攻占了宋都汴梁之后,俘虏了徽钦二帝,并将这两位皇帝带回到北方金人所在地,一路上徽钦二帝受尽了侮辱与折磨,金人先是将徽钦二帝贬为庶人,然后又给两人上了一个侮辱性的封爵,封宋徽宗为“昏德公 ”,封宋钦宗为“重昏侯”。而且金人还要求徽钦二帝跪拜金人的宗祠,行三拜九叩大礼,如果稍有不顺,就会被鞭打!
俗话说杀人不过头点地,即使徽钦二帝做的再不对,也应该给予他们最起码的尊严和尊重。中国历史上从未有像徽钦二帝这样屈辱的皇帝,即使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帝,自知大明将要亡国,毅然上吊自杀,保全了大明的国格和自己的尊严。因此也为明朝博得了“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的美称。尽管徽钦二帝受尽了痛苦折磨,最终也未能逃脱得了一死,而且死相惨不忍睹。
2、嫔妃公主被迫害,妇女被杀者不计其数!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二十七日,金兵掠巨室,火明德刘皇后家、蓝从家、孟家,沿烧数千间。斡离不掠妇女七十余人出城。”――《瓮中人语》“二十日,信王妇自尽于青城寨,各寨妇女死亡相继。”“二十四日,仪福帝姬病,令归寿圣院。”随后死亡。“二十五日,仁福帝姬薨于刘家寺。”“二十八日,贤福帝姬薨于刘家寺。”――《南征录汇》由此可见靖康之耻,使得中原汉地的妇女遭受了多大的屈辱。汴京城里的大多数妇女都被金人所掳掠,除了一般的妇女之外,皇帝的妃嫔,以及皇室的公主都遭到了迫害。宋徽宗的26个女儿,基本上都被金人一网打尽。还有徽钦二帝的嫔妃,也大多遭到金人的迫害。康王赵构母亲韦后、赵构之妻邢秉懿和姜醉媚、帝姬赵嬛嬛等十五人居住在浣衣院。浣衣院这个机构听起来有点像洗衣服的场所,但是它和洗衣服基本没有任何关系,这个机构实际上是供金人“享受”的场所!进入浣衣院的妃嫔公主,大多数都遭到了金人的迫害!
3、珍贵的文化作品古玩书画丧失殆尽!
如果研究文献学或者古玩字画的朋友大多能够发现,北宋末年是一些重要的文化作品的重要断档期。一些珍贵的书画、文学艺术作品、科技作品、农书、古玩珍宝,大多数都是在这一时期亡逸的。中国的一些从夏商西周到秦汉隋唐数千年的文化精粹被劫掠一空丧失殆尽!给中原的文化以及文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我觉得金人这么做也很让人好奇,北方的金人作为一个落后的民族,与中原文明之间有很大的差异。那他为什么要劫掠我们的书籍我们的古玩字画呢!他们能看得懂?能欣赏的了吗?如果没有他们的劫掠,或许我们对古代的了解会更加详细,我们古代的文明能够流传下来的会更多!
以上所列举的种种例子,都是靖康之耻后,金人对中原文明所下犯下的罪行,对我们中原文明来说绝对是一次灭顶之灾。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和走向!
03万事万物有其必其果,如果我们仔细地梳理历史的线索就不难发现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的原因:1、有宋一代始终未能收复幽云十六州。
说到幽云16州就不得不提及一个无耻的人物――石敬瑭。五代时期石敬瑭为了能够获得契丹的支持攻灭后唐,就把幽云16州割让给期待,并且愿意做契丹的儿皇帝!真是从没有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幽云16州实际上是中原汉地的一个重要的地理屏障,有了幽云16州能够有效地抵挡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劫掠中原汉地。如果失去幽云16州,北方的少数民族就能够长驱直入,使得中原王朝对北方的作战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北宋建立之后虽然多次举兵攻打辽,高梁河之战雍熙北伐都以失败告终都没有能力收回幽云失地。连太祖太宗都收复不了,以后的北宋皇帝就更不用指望了,因为没有幽云16州作为屏障,所以金朝的军队能够轻而易举的举兵南下,发动靖康之变灭亡北宋!
2、统治阶层安于享乐,奢侈腐败!
从北宋中后期以后,北宋的历史就发生了一些转变。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时期形成的积极有为的风气逐渐得到改变。中后期开始北宋王朝出现了积贫积弱的局面,北宋王朝虽然有数百万的军队,但是却打不过拥有几十万人的西夏和辽金,只能被迫签订屈辱的城下之盟来换取暂时的和平!如此长期以往下去就形成了北宋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风气!
到了宋徽宗十情况愈发严重,宋徽宗也沉迷于古玩字画难以自拔,对于政事也大多不闻不问。北宋的大臣们也是日益腐化,结党营私,专权擅政的问题层出不穷。土地兼并愈发严重,很多百姓流离失所居无定处,有很多人组织起来爆发了很多的农民起义。这实际上就是北宋将要灭亡的征兆。但是整个北宋的统治阶层却丝毫没有发现,依然歌舞升平,醉生梦死。
3、重文轻武,武将的地位低下。
为了防止武将专权,防止五代时期禅代拥立的事件再次发生,北宋是以文立国的,对文人给予很高的待遇。而且地方的州县长官也必须有文人担当,对待武将的时时保持着警惕。而且北宋还实行更戍法,形成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局面。在北宋初年这种方法确实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对于北宋政权的稳定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北宋中后期之后这种方法的弊病逐渐显相出来。在北宋对外的一系列战争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北宋接连败北!很难取得战争的胜利。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的存在,使得北宋王朝在对金的战争中,始终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而且在金朝面前显得是那么的不堪一击。金人也毫不费吹灰之力就攻下了北宋的首都汴京。
结语:以史为鉴,方能知得失!陈寅恪先生曾说过“北宋的灭亡实际上是来自于内因。”虽然当时金国很强大,但是如果北宋能够继续保持奋发有为的局面的话,纵使他金朝再强大,有能耐我和!
尽管靖康之耻发生已经距今快1000年了,但是他所留下的伤痛,还依然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灵深处。以史为鉴方能知得失,作为我辈的中华儿女,应该奋发雄起,方能抵御外侵略。
参考资料:
《开封府志》
《瓮中人语》
靖康之耻是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屈辱?
应该尊重当时的历史背景,宋与金是两个国家,是汉族与女真族,两个民族之间的战争。靖康之耻是北宋王朝的耻辱,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耻辱,当然是中国的耻辱。中国的版图是历史形成的,应该尊重当时历史的原貌,而不是用现在观点,曲解历史。汉族与蒙满是在长期战争中争融合的,特别是经蒙满入主中原后触合,使蒙滿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靖康之耻是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屈辱?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我来回答。
千百年来,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就是一个国家的尊严,但是一个国家得到皇帝都没有了尊严,这个国家也是没有尊严的。
十万将士齐卸甲,竟无一人是男儿敌人围城,皇帝甩锅,明明可以反击,却放弃反抗选择议和,敌人要宋朝出钱,当时皇家钱不够,就拿女人去抵债,最大的侮辱就是上至皇后,下至平民女子,无一不被糟蹋。上至皇帝,下到平民百姓无一不被当做奴隶,脚上带着镣铐,身上烙着印记,皇族都被俘虏,最耻辱的是牵羊礼仪式,一个国家的尊严都被践踏,简直就是千百来的奇耻大辱。
靖康之耻,最耻辱的是不能说是女性受到了践踏,而是一个国家的男人都放弃了抵抗,宋朝的战斗力也不算差,但就是打不过,连皇帝都甩锅,何况百姓。
尴尬处境放眼历史靖康绝对算的上是民族之间的耻辱,如果说宋朝的战斗力有这样差,但是后面的南宋与他形成对比,就更加体现了这场战争的耻辱。
唐朝就在宋的前面,但是和宋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宋朝的处境非常尴尬,最主要的是后面的明朝和宋朝的情况有些相似。一个农民打败了游牧骑兵文化,就算是这个王朝走到了末路,他还把一个国家,一个皇帝的尊严展现了出来,崇祯帝敢一生殉国,这样一对比,北宋末年的皇帝是真的无能。
放在当时看到来绝对是历史上的耻辱,但是现在看来只是民族矛盾
靖康之耻是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屈辱?
宋朝的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位皇帝及几十位大臣和上千名皇后公主嫔妃宫女都被做为人质,在押往金国的途中众多的公主嫔妃宫女受到了奸淫,可以说是一路上哭天叫地的,但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堂堂的大宋国从太上皇、皇帝、皇后、公主到嫔妃宫女受尽了污辱……所以后来大将军岳飞在《满江红》写下了:靖康耻,臣子恨等诗句发誓一定打到金国的都城*黄龙府*救回被掠走的大宋太上皇、皇帝及众多大臣宫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