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因"大意了没有闪"吃亏的神魔是哪几个?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我大意了没有闪,孙猴子不讲武德。

中招的大概是这几个妖怪。

第一:白衣秀士、凌虚子

这两个妖怪都是黑熊精的朋友,是被孙猴子偷袭打死的。

凌虚子手拿着一个玻璃盘儿,盘内安着两粒仙丹,往前正走,被行者撞个满怀,掣出棒,就照头一下,打得脑里浆流出,腔中血迸撺。

白花蛇妖就更惨,被孙猴子偷袭,一棍子打死,尸体还被打成几段,死无全尸。

第二:九尾狐狸

九尾狐狸是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的干娘,被小妖去请来吃唐僧肉。

孙悟空知道以后,变成小妖怪的模样去请她。

路上猴子偷袭,将九尾狐狸糊里糊涂的打死了。

这还不算,猴子夺取了幌金绳,又变作九尾狐狸模样返回莲花洞。

第三:六耳猕猴

六耳猕猴可以说是最惨了。

书中写:如来将金钵盂撇起去,笑云:“大众休言,妖精未走,见在我这钵盂之下。”大众一发上前,把钵盂揭起,果然见了本相,是一个六耳猕猴。孙大圣忍不住,轮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至今绝此一种。

看看,如来已经用金钵盂将六耳猕猴罩住了,已经没有抵抗能力。

而孙猴子不讲武德,仍然挥棍就打,将六耳猕猴打死。

其实孙猴子这家伙从来就不讲武德。

他学艺成功以后,第一次动手,对付霸占花果山的混世魔王。双方单挑的时候,孙猴子突然变出很多小猴子,七手八脚抓住混世魔王,然后一刀砍死了他。

这玩意,过分了啊。

后来同哪吒三太子单挑时,猴子也不讲武德。大家看:原来悟空拔下一根毫毛,叫声“变!”就变做他的本相,手挺着棒,演着哪吒;他的真身却一纵,赶至哪吒脑后,着左膊上一棒打来。哪吒正使法间,听得棒头风响,急躲闪时,不能措手,被他着了一下,负痛逃走,收了法,把六件兵器,依旧归身,败阵而回。

看看,这又是耍诈,真真假假糊弄三太子。

现在的年轻人啊,偷袭这些老同志。

西游记中因"大意了没有闪"吃亏的神魔是哪几个?

猴子钻到不少人肚子里,揪肝扯肺,痛得人家死去活来,不都是闪了人家,中了诡计?

西游记中因"大意了没有闪"吃亏的神魔是哪几个?

西游记中,好几位神仙和妖魔明明实力很强,但由于和马保国老师一样,因为"大意了没有闪",结果栽了跟斗,输得有些难看,小编梳理了一下,共有七位神魔中了招,以下按地位从低到高排列,当然地位越高者越是冤大头了:

一、白骨精

她就是一个流浪在荒山野岭之间的野妖,没有洞穴,没有下属,孤孤单单一人想吃唐僧肉,由于法力低微,所以只能靠幻化之术迷惑唐僧师徒。按说白骨精最大的本领就是"闪",前两次变成姑娘和老婆婆,被孙悟空识破后,来了个"解尸法",全都"闪退"成功,但第三次变老公公却"大意了",被孙悟空一棒打死断绝了灵光。我们说白骨精死得一点也不冤,哪里同个方法用上三回的道理?

二、九头虫

论实力,九头虫能秒擒猪八戒,即使孙悟空也看着"心惧",后来二郎神与梅山兄弟前来相助,原文:那怪急铩翅,掠到边前,要咬二郎;半腰里才伸出一个头来,被那头细犬,撺上去,汪的一口,把头血淋淋的咬将下来。我们说九头虫根本不惧二郎神和他的弹弓,但冷不防窜出一条狗来,谁能防得住,的确是"大意了没有闪",否则二郎神不见得那么容易得手。

三、大鹏精

大鹏精的武艺似乎略在孙悟空之下,但现出原形后实力暴增,其飞行速度一扇就是九万里,赶上了筋斗云,关键是爪子厉害,完全克制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能秒擒孙悟空,故能媲美如来神掌。不过在与如来的较量中却大意了,原文:如来把那鹊巢贯顶之头,迎风一幌,变做鲜红的一块血肉。妖精轮利爪刁他一下,被佛爷把手往上一指,那妖翅膊上就了筋。我们说这个大鹏精为了贪吃一块"血肉",大敌当前居然"没有闪",太贪嘴活该倒霉。

四、哪吒

哪吒的真正实力其实不弱,被玉帝封为三坛海会大神,曾降伏九十六洞妖王,其实力甚至在父亲李天王之上,将牛魔王烧得跪地求饶。不过哪吒在与孙悟空的较量中却"大意了",两人都变成三头六臂混战,孙悟空利用分身术"偷袭"(没有武德),哪吒听得棒头风响,急躲闪时,不能措手,被他着了一下,负痛逃走。这一战,哪吒永远背负孙悟空手下败将的名声,实在有点冤。

五、孙悟空

大闹天宫时期的孙悟空所向无敌,尤其从八卦炉逃出后武力值达到巅峰,直打到灵霄宝殿"无神可挡",三十六雷将也仅仅将其困住,这时玉帝只好请如来前来。而如来其实也没有十足把握,所以靠智取,具体情节大家都熟悉,而最后孙悟空被压五行山,其实是"大意了没有闪",发现上当了如果立马就逃离如来掌心,凭借筋斗云的速度还是能走得掉的,所以孙悟空经常会讲"如来哄我"。

六、如来佛祖

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似乎里无敌的存在,几乎没有他摆不平的事、降不了的妖,但有一次他却"大意了没有闪",原文:观音道:"她前者在雷音寺听佛谈经,如来见了,不合用手推他一把,他就转过钩子,把如来左手中拇指上紥了一下,如来也疼难禁。"这里的她指的是蝎子精,她的钩子竟然能刺破如来神掌,这的确让大家没有想到,当然如来也没想到,确实是"大意了",所以观音有自知之明,告诉孙悟空说:"我也是近她不得。"

七、太上老君

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贵为"道祖"之尊,乃开天辟地之祖,他来到灵霄宝殿,玉帝、王母都要出殿相迎。如来佛祖更是不敢得罪他,连他的坐骑青牛精也不敢惹。不过太上老君在对付孙悟空这件事上却"大意了",他要把孙悟空放八卦炉内煅烧,竟然解了琵琶骨的钩子,还忘记了八卦炉中有个巽位有风无火,更糟糕的是开炉时"没有闪",被孙悟空捽了一把,摔了个"倒头葱",这脸丢得不是一般的大。

其实老君要对付孙悟空的办法太多了,先用金刚琢收回金箍棒,再用紫金红葫芦喊一声他的名字,应了收进去,不一会就化为血水了,何必那么麻烦,你们说他是不是"大意了"?

西游记中因"大意了没有闪"吃亏的神魔是哪几个?

《西游记》中因“大意了没有闪”吃亏最多的明显是孙悟空。

一、被压五行山

孙悟空大闹天宫时,一根金箍棒打得概天神将俱莫能降伏,让太上老君害怕、玉皇大帝心惊。孙悟空直接打到通明殿,玉帝派人去请佛祖降妖。

如来佛祖面对孙悟空也是无法直接降住,所以用了计策,骗他到自己手掌打赌。

孙悟空一跟斗十万八千里,在他看来肯定能飞出佛祖手掌心,但佛祖慧眼观之,在背地里观看着他的一举一动。

你看他一路云光,无影无形去了。佛祖慧眼观看,见那猴王风车子一般相似不住,只管前进。大圣行时,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霄宫定是我坐也。”

孙悟空翻跟斗飞去,其实还能继续向前,但他看到了佛祖的手指头以为是到了天尽头,所以自己停了下来。也就是说孙悟空太大意了,都没有看清结果就主动停止了比赛使得自己输给了如来,被他压在了五行山。

二、平顶山被银角压在三山之下

平顶山上,银角大王要抓唐僧,碍于孙悟空太厉害,所以他就用智取。这孙悟空明明看出了银角不怀好意,可就是艺高人胆大,再和他杠上一杠。

银角大王念咒让山神土地用移山术搬来大山压孙悟空,孙悟空硬是不躲开,结果须弥、峨眉和泰山三座大山压来,孙悟空被压住。

原来那怪就知道了,且会遣山,就使一个“移山倒海”的法术,就在行者背上捻诀,念动真言,把一座须弥山遣在空中,劈头来压行者。这大圣慌地把头偏一偏,压在左肩背上,笑道:“我的儿,你使什么重身法来压老孙哩?这个倒也不怕,只是‘正担好挑,偏担儿难挨。’”那魔道:“一座山压他不住!”却又念咒语,把一座峨眉山遣在空中来压。行者又把头偏一偏,压在右肩背上。看他挑着两座大山,飞星来赶师父。那魔头看见,就吓得浑身是汗,遍体生津道:“他却会担山!”又整性情,把真言念动,将一座泰山遣在空中,劈头压住行者。那大圣力软筋麻,遭逢他这泰山下顶之法,只压得三尸神咋,七窍喷红。

这孙悟空明显是仗着自己本领高,面对银角的移山术要硬扛,不去闪;结果把自己玩废了,困在了三山之下。

三、被红孩儿烧

孙悟空与红孩儿大战,面对他的三昧真火一时无可奈何,就找到龙王帮忙灭火。结果在凡水之下,三昧真火越烧越旺。这猴子又是仗着本事大,捻着避火诀硬是钻进火海中去找红孩儿。

因为当年孙悟空在八卦炉中眼睛被熏坏了,所以怕烟。在火海中孙悟空难以看清四方,被红孩儿迎着面喷了火,孙悟空被火烧着,又错误地跳进冷水中灭火,结果把自己烧伤。

大圣道:“等我捻着诀,钻入火中!”轮铁棒,寻妖要打。那妖见他来到,将一口烟劈脸喷来。行者急回头,煼得眼花雀乱,忍不住泪落如雨。原来这大圣不怕火,只怕烟。当年因大闹天宫时,被老君放在八卦炉中煅过一番。他幸在那巽位安身,不曾烧坏。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他煼做火眼金睛,故至今只是怕烟。那妖又喷一口,行者当不得,纵云头走了。那妖王却又收了火具,回归洞府。

这大圣一身烟火,炮燥难禁,径投于涧水内救火。怎知被冷水一逼,弄得火气攻心,三魂出舍。

这一难孙悟空被烧伤也完全是因为他的一时大意,错误地认识三昧真火。

四、狮驼岭被捉

在狮驼岭这一难中,孙悟空出尽了风头,凭一己之力将狮驼岭三妖降得服服帖帖,可也正是如此,孙悟空竟然飘了,做了一件很幼稚的事,那就是送羊入虎口,让狮驼岭三妖护送唐僧过岭。

这一来,就给了三妖抓唐僧的机会,果然在狮驼城外,三妖施诡计擒了唐僧。接下来就是三僧斗三魔,沙僧和八戒被抓,孙悟空有感双拳难敌四手就准备逃走,结果他又大意了,没有连翻筋斗云,被大鹏扇了两翅给抓了。

他喊一声,把棍子隔开三个妖魔的兵器,纵筋斗驾云走了。三怪见行者驾筋斗时,即抖抖身,现了本像,扇开两翅,赶上大圣。——你道他怎能赶上?当时如行者闹天宫,十万天兵也拿他不住者,以他会驾筋斗云,一去有十万八千里路,所以诸神不能赶上。这妖精扇一翅就有九万里,两扇就赶过了,所以被他一把挝住,拿在手中,左右挣挫不得。

狮驼岭一难,作者为了让孙悟空被抓而抓,先是锁了他的技能,让他全程不用法术,接着让他膨胀起来,做着幼稚的事。孙悟空完全是自己玩三妖把自己玩脱了,大意之下被擒。

五、第一次被妖怪所擒

孙悟空在书中常常被妖怪所擒,但第二次基本上就能逃脱,比如面对黄眉老祖的人种袋、面对九灵元圣的九个头等。由此可见,孙悟空往往是第一次大意没有防备心才会败阵,在吃了亏后他就有了防备,再次相遇就能逃脱。

所以,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才是大意了没有闪吃亏最多之人,作者正是如此设计才让这经取得艰难,否则以孙悟空的神通,法力全开岂不是平躺而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