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美国人有投降日军当“美奸”的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任何国家,在任何一场大规模战争,肯定都有叛徒。
这些叛徒有的是自愿,有的是被迫到自愿,总之都是叛徒,美国也不例外。
“美奸”也是有一些的,最出名的恐怕就是东京玫瑰。
东京玫瑰是二战时期,日本东京广播电台(今NHK),对于美军心理战的一群女性播音员。
她们对太平洋上的美军进行英语播音,进行心理战,目的是让美军士兵畏战和厌战。
而当时可以熟练掌握英语,并且能够保证播音水平的女人,一般都是在美国长期生活和工作的日本人。
这些女播音员可能有4到20位,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日裔美国人户栗郁子。
户栗郁子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
虽然她的父母都是日裔美国人,但她出生在美国洛杉矶,从小在加州长大。
她25岁才第一次返回日本探亲,时间是1941年,计划住半年。
但户栗郁子虽有一张日本人的脸孔,她完全是美国女人,根本不能适应日本的生活。
户栗郁子多次闹着要求回到美国,但专制的父亲命令她留下照顾家中老人。
结果,12月珍珠港事变爆发,美日宣战,户栗郁子滞留在日本无法回国。
由于在美国的父母都被关入特殊的营地,被美国士兵监视居住,户栗郁子失去了生活来源。
为了生存,她四处寻找工作。由于精通英语,他开始在东京广播电台做打字员,后来成为编辑,最后被要求作为心理战播音员。
而当时户栗郁子严格来说并不是日本人,她从没有加入日本国籍。
所以,户栗郁子其实没有拒绝的能力,不然恐怕会被关入监狱。
自然,户栗郁子也乐于为日本服务,毕竟当时在美的日本人已经全部被关押到营地,被军队监视居住。户栗郁子的母亲在关押期间病逝,这引起了她的仇恨。
户栗郁子随后开始作为心理战播音员。
她很擅长播音这个工作,声音温柔,谈吐幽默,并不是完全的念稿子。
美军士兵也很喜欢听户栗郁子的节目,不过是当做笑话来听,很喜欢她温柔又性感的声音。
户栗郁子声音最大特点,就是上面说到的性感和娇媚。
一说,这是上级对于户栗郁子的要求,让她用尽手段引起美国大兵对于女人的兴趣,让他们思念家乡的女友、妻子,降低美军士气。
日本投降前1个月,户栗郁子自知要倒霉,匆匆和日裔葡萄牙人结婚,试图逃到中立国葡萄牙去。
但当时日本海空都被美军封锁,哪里还能逃到南美洲。
日本投降后,户栗郁子被捕关押1年。但她是美国人,没有被当做日本战犯处理,随后释放。
1949年,她被美国人再次逮捕,罪名是叛国罪。
户栗郁子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在坐牢6年后被特赦。
有意思的是,1977年,她获美国总统福特特赦,恢复美国公民身份。
户栗郁子很长寿,直到2006年90岁高龄才去世。
二战中美国人有投降日军当“美奸”的吗?
谢邀,美国没有“美奸”这个词汇的,他们叫“叛国罪”。
在二战中,美国有8个最著名的叛国罪“荣誉”获得者的判例。
分别是:
马克斯·斯蒂芬,因为窝藏从加拿大战俘营逃跑的德国飞行员被判判国罪——死刑
汉斯·马克斯·豪普特(Hans Max Haupt),沃尔特·奥托·弗洛林(Walter Otto Froehling)和奥托·理查德·韦尔金(Otto Richard Wergin)因叛国罪被判处死刑,埃纳·埃玛·豪普特(Erna Emma Haupt),露西尔·弗洛林(Lucille Froehling)和凯特·玛莎·韦尔金,这六个人报以纯真的同情心,对一个要执行死刑的德国间谍进行“安慰”说了一些不合时宜的话,同时做了一些不合时宜的事情,被判判国罪——监禁5年-25年
美军飞行员马丁·詹姆斯·蒙蒂驾机叛逃,被判判国罪,但是没入刑。
记者 罗伯特·亨利·贝斯特,在欧洲为纳粹做不实宣传,被判处终身监禁
伊娃·托古里,大名顶顶的“东京玫瑰”,日裔美国人,参与日本对外的英语广播,被判处判国罪,于1956年被释放
米尔德雷德·吉拉尔斯(轴心莎莉),美国一老太太,为纳粹做宣传,判了30年,与1961年被提前释放
北川智也,日裔美国人,珍珠港事件中为日本通风报信哪位,叛国罪、死刑,到最后肯尼迪把他给放了,驱逐出境
赫伯特·约翰·伯格曼,纳粹的宣传者,谣言的散播者……叛国罪,20年徒刑。
这几个算是比较著名的判例,美国在二战期间一共判了170几个叛国罪。有的是德国和日本潜伏的间谍,有的就是题主说的“美奸”
话说日光之下并无新事,美国那边的“美奸”其实也不少的,只不过还有一部分白暴怒的美国大兵直接干死了,没有经过审判,也就没正式文献的叛国罪记录了。
例如在《美国军事和军事犯罪历史》这本书里面写到,在二战中有的美军因为怀疑同伴的出卖而直接杀死同伴的例子,统计数字上有多达到600多起。W君认为,这里绝对是有死得不冤的。
二战中美国人有投降日军当“美奸”的吗?
给大家讲一个二战时期,美国军队一个极为特殊的美奸——乔纳森温莱特。
为什么说极为特殊?那是因为美国的史书当中,历史并不认为这个美国中将是美奸,美国民众也同样不这么认为,但在他的整个后半生当中,他却始终生活在懊恼和悔恨之中,因为直到他离去,他都在为自己曾经做过的一个决定而感到后悔:1941年5月6日,作为美军驻菲律宾总司令的他下达了最后一项军令——命令菲律宾境内所有正在抵抗日军的美菲联军,全部向日军投降!
伴随着这项命令,先后有9万美菲联军官兵开始陆续向日军交出武器,并进入日军的战俘营,温莱特也创造了美军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一个记录:罕见地出现了9万军队向敌人投降,更有一个中将和一个少将(爱德华金少将)成为了敌军的俘虏。
而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温莱特是无比犹豫的,因为作为一军之统帅,他知道这个命令会造成什么样的耻辱纪录。可此时他也的确是无路可退,因为在菲律宾这个岛屿上,他已经整整坚守了将近半年之久,可他不但没有等到援军,等来的却是罗斯福总统企图放弃菲律宾的决定。
而在作出这个决定之前,我们需要把时间退回到5个月前,1941年12月8号,日军偷袭珍珠港的第二天!
1941年12月8号,随着头一天珍珠港的遇袭,日本与美国的大战已经不可避免。当然,早已蓄谋已久的日军不会拖拖拉拉,早就在亚洲战场蓄势待发的他们没有给美军以任何喘息的机会。按照原来的战略规划,美国太平洋舰队在珍珠港遭到“毁灭性打击”后,日军的兵锋将马上直指东南亚,距离日军本土最近的菲律宾,成为了日军首先下手的目标。
就在这一天,另一个珍珠港偷袭也在菲律宾的本土上演,日军陆军航空兵从台湾起飞,对菲律宾境内的3个美军空军基地进行轰炸,仅2天时间,270架美军轰炸机编队和战斗机群,其中约50%的力量被摧毁在地面上。这也直接造成了随后的日军登陆作战,空中火力严重受限的美军无力展开反登陆作战,美军驻菲律宾空军的反击仅造成日军一艘布雷舰沉没,另有数艘军舰和运输船受伤。无法抗登陆的美军几乎眼看着57000多名日军在500架飞机的掩护下,气势汹汹地完成了对菲律宾吕宋岛的登陆作战。
而此时在菲律宾这块大型岛屿上,共有14万美菲联军担任守卫(美军约2万),但跟4年前淞沪会战的国军一样,没有海陆优势,任你的人数再多,敌人在你的海岸线上也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但对于这样的窘境,美军驻菲律宾的最高指挥官——麦克阿瑟中将,却也并非没有预料到,毕竟作为美军的知名陆军统帅,凡是有着战略眼光的人,也早就注意到了日本人的野心。
四年前,当日军对华宣战,并侵略了中国大部分海岸线之后,面对沦陷的领土还不足以满足日军的侵略和扩张需求,早就有有识之士猜想到了日军的下一步动向:要么北上进攻苏联,要么南下横扫东南亚。
而两年前,随着诺门坎战役的惨败,二选一的选择已经变成了固定答案——日军一定会入侵东南亚!距离日本本土最近的菲律宾将会首先成为打击的目标。所以在这个时候,麦克阿瑟围绕着美军在菲律宾力量不足,陆海军还无法对日军形成压制的不利背景,做出了自己的战略准备:
1、在菲律宾纵深修建了大量军事堡垒,并利用周边的丛林地貌,做好节节对抗日军侵略的准备。
2、除了菲律宾本土大岛纵深处之外,巴丹半岛、克雷吉多岛亦修建了大量的半永久和永久性军事工事,以备在海空力量不足的情况下,抗击日军的立体式进攻。
3、当然,更重要的一点,考虑到菲律宾距离美国本土实在太远,麦克阿瑟更囤积了大量的战略物资,在1941年菲律宾战役爆发前,美菲联军囤积的战略物资尤其是粮食,足够守军半年之用。
按照麦克阿瑟的设想,就算日军能够快速登陆,凭借着坚固的工事节节防守,再利用足够的战略物资进行长时间持久战,半年的时间,来自美国本土或各地的援军怎么也该到了!
可战争往往就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戏剧性,战争一打,局面的变化却越来越出乎麦克阿瑟的预料。
日军并没有首先袭击菲律宾,而是直接轰炸了珍珠港,这让美国军方和高层不得不做出一个选择:首先防御太平洋岛屿和美国本土!而那些远距离的殖民地,尤其是与美国本土相反的方向的土地,在力量不足的情况下,能放弃就放弃吧!
也正是在这样的战略指导思想之下,菲律宾从战役的一开始,就成为了美军最高层立主放弃的目标,甚至在美军驻菲律宾空军被摧毁100多架飞机的基础上,美国本土却发布了让麦克阿瑟恼羞成怒的命令:剩余的、可以进行远程飞行的飞机,立刻飞往澳大利亚,进行接下来可能会进行的澳大利亚保卫战。
菲律宾,成为了被罗斯福放弃的土地!
鉴于此情形,在经过不到一个月的抵抗后,美军和菲律宾军队,被迫撤往防御性更强且物资储备更多的的巴丹半岛和克雷吉多岛。1942年1月2日,马尼拉失守!长达三个月之久的巴丹半岛保卫战也就此拉开。驻扎在克雷吉多岛的美军也同样严阵以待,誓死抗击日军的入侵!
在随后的三个月时间里,美菲联军一面苦苦地在两个阵地上抵挡日军,一面不断地向美国本土求救,然而,美军高层与罗斯福的态度仍然保持着惊人的一致:菲律宾能守最好,如守不住也可以就此放弃。在接下来的时间,这里的美菲联军再也得不到来自美国本土的任何援助,更要命的是,随着战争的爆发,大量难民的涌入,原有的、可以支撑六个月的战略物资,此时已经无法按照原计划的周期进行消耗,为了保证难民的饮食,无论是美军还是菲律宾官兵,甚至一度保持了每天只能吃半份口粮的窘境。
3月11日,无可奈何且无计可施的麦克阿瑟,被迫遵照上级命令突围前往澳大利亚,这里的一切指挥权交给了留守的两位美国将军,在巴丹半岛指挥75000名美菲联军的爱德华金少将,在克雷吉多岛指挥15000美菲联军的乔纳森.温莱特中将(当年3月晋升),而后者是继承麦克阿瑟的菲律宾总指挥官,在此前,他的身份是副总指挥。
而在温莱特的人生履历,他也有着傲人的资历:一家三代将门虎子,麦克阿瑟的西点军校校友,并且他的家族从来没有遭受军事上的耻辱,但在这一刻,他却接到了其军人生涯中最难接受的命令,去打一场根本打不赢的战斗。
尽管接手之后的温莱特苦苦支撑了两个月,但在外援无望的情况下,这位美军少将根本无法改变战局,4月9日,留守巴丹半岛的爱德华金少将绕开了总指挥官温莱特,下令全岛75000名官兵向日军投降。
尽管随后的温莱特收到了消息,以他总指挥官的职权,他也完全可以下达最新的指令:作废爱德华金少将的命令,命令巴丹半岛的守军继续坚守!但他没有这么做,因为他知道,继续抵抗,只有死路一条。他虽然跨地域地放弃了巴丹半岛,但对于自己坚守的克雷吉多岛,他却固执的做出了继续坚守的命令,因为他实在不想让自己的军人履历上增加上自己曾带兵投降的耻辱记录。
可面对无法挽回的战局,他又怎么可能会创造奇迹?一个月后的5月7日,在克雷吉多岛陷入日军陆海空三军围攻的不利局面下,固执的延迟了一个月投降的温莱特中将还是做出了那个他不想做出的命令:命令全岛15000名官兵放下武器,向日军投降!
至此,菲律宾战役正式结束,除了少数美军利用飞机和军舰提前突围之外,日军以不到6万的兵力几乎全歼了菲律宾岛屿上的14万美菲联军,其中9万人(美军约12000人左右)向日军投降,这也创造了美史军史上最惨烈的一次失败!
但平心而论,在菲律宾战役中,美军的表现相当值得肯定,美菲联军虽然号称14万,但真正具备战斗力的美军仅有2万,剩下的菲律宾军队的战斗力实在是不堪大用。尤其是开战初期,美菲联军就已经丧失了菲律宾上空的制空权,随后也引发了制海权的丢失。可以说,菲律宾战役的一开始,美菲联军就已经处于了被动局面。
但即便如此,困守在菲律宾岛屿上的美菲联军在麦克阿瑟和温莱特将军的指挥下,从1941年12月8号坚守到了第二年的5月6号。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他们在一个大型孤岛上死守了整整五个月,如果不以战役的结局来考虑,美菲联军在这场战役中所展现的血性也完全值得肯定!纵然最后的集体投降让美军的荣誉大使颜面,但在当时的温莱特看来,倘若能够保全上万名美军官兵的性命和更多菲律宾士兵的性命,丢人又有何妨呢?
温莱特的想法是好的,可他却唯独忽略了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同一时期在中国战场上的日军完全是野兽的状态,那菲律宾战场上的日军,他们又能好到哪去?4年前,在南京向日军投降的数万国民党军队惨遭集体屠杀,那现在投降的9万美菲联军,你们真的能够确保没事吗?
在他纵容巴丹半岛75000名美菲联军向日军投降的第二天,一场轰动世界的特殊屠杀就此开始,那就是著名的巴丹死亡行军!
从4月10号到4月15号,整整六天的时间,日军将7万多名投降的美菲联军驱赶到120公里外的一座战俘营,由于没有任何交通设施,也没有粮食和饮水补给,7万多名战俘就在没有任何饮食和饮水保障的情况下徒步行军。而行军途中的押送日军为了缓解郁闷,更是不断的开枪杀人取乐,仅仅六天的时间,竟然有15000多名美国和菲律宾战俘惨遭日军的杀害。
而剩下的战俘,连同随后克雷吉多岛上的1万多名战俘,他们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虽然以幸存的状态来到了战俘营,但也同样在地狱般的折磨下,这些战俘们死伤累累。为了补充其他地区的劳工,这些战俘更是分批被送东南亚的其他地区甚至中国。但此时,太平洋战争已经开始,在随后几年的时间里,在美军潜艇和飞机的不断袭击之下,经常有押送战俘的运输船在这种攻击下而葬身海底,或者战俘们安全的抵达下一个地方,但也同样躲不开繁重的劳役和折磨,最终痛苦的死去。而在这段期间,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死亡战俘更高达26000多人。
至1945年美军彻底解放东南亚,刚从战俘营里走出来的温莱特少将痛苦的发现,三年前投降的9万多名战俘,此时仅活下来50%。而一度被关在中国东北的温莱特中将也饱受日军的折磨,断绝食物、变态般的殴打,持续三年的折磨和内心的创伤,让温莱特的身体大受重创,被解救出来的时候。这位曾经身材魁梧的将军,其体重竟然不到90斤。
1945年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美军与日本代表团签订了著名的投降协议,为了弥补对这个老同学的愧疚,也是为了恢复温莱特将军的名誉,签字的麦克阿瑟特意让温莱特站在自己的背后,以观赏的姿态来对对面的日本代表团进行羞辱。返回国内的温莱特中将也被授予各种荣誉,更被美国民众评为民族英雄。
但恢复自由的温莱特直到八年后去世,也没有从这段阴影中解脱出来,甚至在他最后的八年时光当中,他一直生活在自责当中,因为他始终在质问着自己:自己究竟有没有做错?自己到底是不是一个叛徒?
功过是非,也许只能由后人来评说了!
二战中美国人有投降日军当“美奸”的吗?
兔哥回答:二战时期美国和日本是太平洋战场上的对手,美军投降日军的战例很多,美国军队有一个规定,如果美军身陷包围,无法脱险它们是可以投降的,所以,美军弹尽粮绝只有死路的时候它们都会选择投降,将来回国后照样英雄般的对待,这可能就是美国人的价值观吧。
日本南下战略进攻菲律宾时,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玩命的拼杀,美国以及英国等联军部队损失惨重。迈克阿瑟乘坐鱼雷艇逃到了澳大利亚,而其它留下的联军部队就惨了,面对越来越多的日军部队,美军驻守巴丹岛的美军最高指挥官抛下其它盟友率领7.5万美菲联军部队投降日军。而战场上美军投降日军的例子并不少见。但美军投靠日本当替日本人做事的“美奸”可真不多见。主要原因如下,首先,战场不是在美国本土,美军即便是投降后想为日军做事也办不到,他们对于所在的环境也不熟悉,又不是在美国,日本可以利用它们给日本人做事,这是美奸少的主要原因。不过也有替日本做事的美奸,最出名的是两个女“美奸”。她们就是二战时期替日本人做事的“东京玫瑰”和替纳粹德国做事的“轴心国萨莉”,其中的“东京玫瑰”是一个团体,最出名的是户栗郁子,是一个在美国出生的二代日裔。二战时期日裔美国人普遍亲日,所以美国并不信任他们,这个户栗郁子就替日本当播音员,利用广播和美国打心理战,战后被以“叛国罪”判处10年徒刑,后来获得特赦。
还有一个就是所谓的轴心国萨利,也被美军成为柏林宝贝,她的工作和东京玫瑰一样,通过广播动摇美军的斗志。美奸少的原因主要是前面说的,和美国的作战的地方有关系,美国和日本在太平洋战区作战的地方都是其它国家,很多的岛屿也都是日本的,招美奸没有意义,也帮不上忙,而其它国被日本侵略的国家美国人也没有什么用,所以,美奸并不多。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二战中美国人有投降日军当“美奸”的吗?
如果说美奸的话,斯诺登就是“美奸”,不过是人家是和平时期的“美奸”。(斯诺登这个美奸要带引号,有人说他是英雄)
每个国家在国难当头的时候,都有叛徒,美国也不会例外。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全世界各国都有人在那里定居,没有叛徒是不可能的。二战时期美国和日本是交战国,两国军队在太平洋战场上打得你死我活,杀得难解难分。
在战争中,日军有人向美军缴械投降的,美军向日军放下武器的也不少,按照东方人的标准就是叛徒、美奸。
1942年5月,乔纳森.温莱特将军带领弹尽粮绝的12000名美军向日军投降。
这个投降的将军在日本战败后回到美国,受到杜鲁门总统的亲切接见, 1945年9月2日他还应邀登上了美国海军密苏里号的甲板,参加了日军投降签字仪式,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更叫人想象不到的是,此君回到美国后,被美国人当成英雄,被授予国会荣誉勋章,还重新穿上军装,被任命为美国东部防区司令。
战斗中投降的美军不少,但是他们没有拿起武器向自己的战友和同胞开枪,也没有出卖过国家利益,既不能算伪军,也不能算美奸。
严格地说,美军和美国人在二战中,投靠日本当替日本人做事,出卖国家利益的“美奸”并不多见。
为什么美国叛徒比较少,这倒不能因此证明美国人骨头多硬,立场多么坚定,意志多么坚强。
日本在占领别国领土后,为了统治那里的人民,就收买所在国的意志不坚定者,将他们组成伪军,以起到“以X制X”的作用。
而有些当地愤青,为了一己之私,见利忘义当起带路党。
所以,日本在占领国培养的X奸比较多。
但是当时的战争并没有在美国本土进行,美军投降了也不能起到“以美制美”的作用。
而那些美国公民,连日军的面也见不到,想当带路党也没有机会。
不过要是说二战中没有出过美奸,也不符合事实。二战中臭名昭著的“东京玫瑰”,就是出卖良心、认贼作父,为日本人做事的美奸。
“东京玫瑰”是日本电台播音员,据说有20名左右播音员都是美国人,所以有人说存在一个美奸“名叫东京玫瑰”组织,其实是捕风捉影。
也就是说所谓的“东京玫瑰”并不一定真实存在,只有一个女子被证明是美国人,名叫户栗郁子。
严格地说,日本是户栗郁子的祖国,因为她的父母都是移民美国的,郁子是黑头发黄皮肤的日本人,在美国出生和长大的日本人,更是一个拥有美国国籍的日裔。
1916年7月,郁子出生在美国加州洛杉矶,1940年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动物学专业本科毕业,她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可是她的梦想被1941年爆发的战争,无情地粉碎了。
1941年夏天,郁子远渡重洋来到日本探亲,还没有等她回国,珍珠港事件就爆发了,日美一夜之间成为交战国,郁子有家难回、被困在东京。
日本处于战争状态,受到美国封锁、食品短缺,不得不实行食品供给制,只有日本国民才能享受政府配给的食品。
郁子不愿意加入日本国籍,生活自然受到影响,不得不到处找工作,解决生活困难。
1943年,郁子终于找到了工作,在东京广播电台流行音乐节目做主持人。
这个流行音乐电台有个节目叫“零点”,广播对象是美军士兵,目的就是做宣传,腐蚀美军士兵,摧毁他们的斗志,电台负责人为她取了一个艺名“孤儿安”。
由于战争遥遥无期,郁子在1945年在日本结婚,丈夫是日本同盟通讯社记者,那年她29岁。
由于丈夫是在通讯社工作,郁子接受了记者采访,经历被刊登在报纸上,美国民众也看到了这个采访报道,一时间郁子成为美国名人,但是她也被千夫所指骂为卖国贼。
户栗郁子在日本战败后,遭到美国驻日占领当局逮捕,美国联邦调查局紧接着对她进行了调查和讯问。
询问中,郁子非常嘴硬,她拒不认罪,信誓旦旦地:"我认为,我没有做任何对美国不忠的事。"
在东京关押一年后,美国司法部对她被指证的罪行进行了调查,认定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她有叛国行为,并于1946年秋将她释放。
但是事情出现了反复,1948年,郁子申请返回加州时遭到政府拒绝,而且检察部门以叛国罪逮捕了她,最后被法庭判处十年徒刑,还被处罚金1万美元。
在服刑6年后,美国司法部门复查了她的案件,觉得她被起诉的证据经不起推敲,也就是说,没有足够证据,证明郁子跟“东京玫瑰”有关联。
因此郁子获释,但她依旧无法恢复美国国籍。
1977年获当时的美国总统福特特赦,恢复她的美国公民身份
那么郁子在电台工作的时候,都干了些什么呢?
开始的时候,郁子在电台当打字员的工作。
后来,郁子被派去做编辑工作。
再后来,由于郁子英语说得好,就被日军强迫担任播音员专责对美军做思想工作,也就是说在节目中跟美军士兵谈心,让他们思念家乡和亲人,让他们厌战,瓦解他们的斗志。
比如说,在节目中,郁子说,你们为什么千里迢迢来异国他乡打仗,你们的老妈妈已经满头白发;你们在外面打仗的时候,妻子说不定在外面跟别的男人幽会等等。
户栗郁子的定期节目叫做(零点时刻),而她的声音温柔、风格诙谐、幽默深受美军士兵欢迎。
所以当郁子被判刑后,美军士兵不但没有拍手称快,反而心情沉重,他们到处发声,为其鸣冤叫屈,最终促成她的特赦。
多年以后,这些二战老兵回忆起来,还是满含深情,他们说正是“东京玫瑰”甜美的声音,让他们留恋人生,在绝境中不绝望,坚强地挺了过来;更有不少战友就是抱定“打到东京去,看看‘东京玫瑰’”的想法才让自己充满斗志,坚持到胜利的。
二战中美国人有投降日军当“美奸”的吗?
有,极少数人。这问题有意思,能提出这个问题的人,看来被抗日战争感染了,说实在的,抗日时期的200多万汉奸害死很多同胞,汉奸被千刀万剐也不过分,如标题所说的二战有多少美国人投降日军当“美奸”,还真不多,十个手指头能数完,其中包括亚洲和欧洲战场,这句话表明有美国人做美奸,而美国人称他们为叛国者,不叫美奸,根据所知道,能做叛国者的人,不是真正的美国人,而是日本的移民二代,他们善长于英语,利英语广播来分心美国士兵,通常能做广播的是,女人居多,人美声甜,是日本人善于引诱方式。
美国有个不成文规定,允许战时,在敌众我寡时,美军可以向敌方投降,但他们不算叛国者,而替日军做事的人并不多,只有几个女人替日军伤害美国人,在欧洲战场也是纳粹和日军样做法,利用美国口音来做广播。
在亚洲战场上,美日双方的较量,是非常激烈,刚开始时,日军占上风,但日本偷袭夏威夷(珍珠港)后,日本开始由上风转向下风,原因日本偷袭美国军事基地后,激发大批的美国青年前来美军服兵役,他们目的是找日军为夏威夷的军民报仇,也因为日军的偷袭,让美国人更不会做美奸,美国建国到二战,曾几何时,被他人大规模偷袭,相反日军的愚蠢做法,反而帮助了美军,让他们有更多的兵源来服役,美军不用为兵源而发愁。
结语:二战中美国人投降日军没有几个人当“美奸”,原因日本偷袭夏威夷,激发全美反日,因此有少量移民二代替日军的做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