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做活到三更,湘云受了怎样的虐待?

湘云在史家没有受到虐待。说史湘云受虐待是宝钗说的,不是湘云自己说的。至少有四点可以证明,史湘云没被叔叔婶婶虐待。

第一,史湘云风光霁月的性格是家庭氛围宽松的家庭培养的。

史湘云虽然有心计,但是她的性格大大咧咧的。这样的性格不是被虐待的孩子能有的性格。

如果湘云被虐待,那么,她一定是谨小慎微的,绝不会为了邢岫烟就要去骂迎春的丫头和婆子。

第二,湘云在贾府没有在史家自在。

湘云和黛玉在凹晶馆联诗时,看到清池璧月,豪兴大发,她跟黛玉说,若是我家,就划船喝酒赏月。

大家都以为湘云在贾府过得开心快乐,比在史家强百倍。可是,湘云在贾府还是没有在史家自由自在,不能想坐船就坐船,想喝酒就喝酒。在史家就能想干嘛就干嘛。如果在史家,湘云就会拿出大小姐的派头,命令婆子划船,命令丫鬟准备酒水果品,在水中赏月。

第三,湘云的婶婶带着湘云出席上流社会的聚会。

南安太妃来贾府见姑娘,对别人都不熟,唯独跟湘云最熟,南安太妃因笑道:“你在这里,听见我来了,还不出来?还等请去。我明儿和你叔叔算账。”

老太妃竟然跟湘云开玩笑,说明南安太妃与湘云经常见面。

灰姑娘的继母不让灰姑娘参加王宫舞会,只让自己的亲生女儿去参加舞会。带着谁出席上流社会的聚会,就是喜欢谁。

南安太妃来贾府要求见姑娘,贾母没让迎春去见南安太妃和北静王妃等人,邢夫人对迎春发了很大的牢骚。

史湘云经常出席这样的聚会。说明史家对湘云的管教非常松。

第四,湘云的叔叔婶婶没有把湘云当成政治联姻的牺牲品,给她找了一个才貌仙郎。叔叔婶婶早早就给湘云定下了一门好亲事。这说明湘云的叔叔和婶婶比傅秋芳的哥哥好多了,傅秋芳的亲哥还要利用妹子的婚事为自己捞取资本。湘云的叔婶没有用湘云来为自己家捞取政治联盟和资本。

那么,为什么大家都以为湘云被虐待呢?

第一,宝钗对袭人说湘云在家里做不得主,还要做活。

薛宝钗曾经和袭人说:“那云丫头在家里竟一点儿作不得主。她们家嫌费用大,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差不多的东西都是她们娘儿们动手。为什么这几次她来了,她和我说话儿,见没人在跟前,她就说家里累得很。我再问她两句家常过日子的话,她就连眼圈儿都红了,口里含含糊糊待说不说的。”宝钗的话让人觉得湘云很辛苦,在家里受虐待。

书里写过,快要入冬时,宝钗就开始打点针线。每日做活到三更天才安寝。薛宝钗也做针线活,只不过宝钗以做活为乐,湘云以做活为苦。

宝钗做活,是自己主动做活;湘云做活,是被迫做活,她和婶婶等娘们一起做活。

第二,湘云没有零花钱。

湘云的零花钱少,不够准备一回螃蟹宴。湘云做东开诗社,宝钗说湘云的钱不够开诗社,然后出主意说自己替湘云张罗开诗社,先请贾母,王夫人等人吃螃蟹,吃完螃蟹再写诗。

确切地说宝钗帮湘云办得螃蟹宴不是单纯的诗社活动,主要是请贾府的主子奴才赏桂花,乐呵一下。贾母等人乐呵够了,走了,姐妹们才开始写诗。

刘姥姥算了一下,这顿螃蟹宴要花20两银子。湘云一下拿不出来20两。那么迎春,惜春和探春能拿出来这些银子吗?

贾府三春同样也拿不出来这些银子。她们一个月二两银子的零花钱。20两银子相当于她们一年的零花钱,谁都拿不出来。探春攒了好几个月才攒了几吊钱,让宝玉拿去买小玩意。探春这样,迎春惜春自然也没有什么多余的钱,她们同湘云一样拿不出20两银子请客。

迎春、探春和惜春没被虐待,湘云也不能因为零花钱少,就说她被虐待。

第三,湘云不爱回史家,被认为是史家虐待她。

有一回湘云回家,她不爱走。临走还告诉宝玉,让他想着提醒老太太去接她。大家以此认为史家虐待她。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去别人家串门不爱回家的经历。我小时候去姥姥家就不爱回家。每回回家都是眼泪汪汪的。

湘云在叔叔婶婶对湘云还是不错的,他们没有虐待湘云。

我是润杨,欢迎关注:润杨的红楼笔记!

每晚做活到三更,湘云受了怎样的虐待?

在金陵四大家族中,史家是最明智的一家。

除了王家出了个王子腾之外,其余三家都开始败落,薛家开始于薛公之死,贾家开始于元春省亲和秦可卿丧事,而史家并不比其余两家衰落的更早,但却更早发现了以省俭解决入不敷出和在皇室面前低调行事。

所以史家女眷自己动手作女红,不是史湘云自己,她的婶婶们也作。史湘云所说干活到三更半夜是夸大了的。因为不是父母,她的叔叔婶婶也不好给她讲的更深。但是他们待史湘云并不是虐待。

1和南安郡王妃的关系。

贾府诸小姐和黛玉、宝钗在贾母八十大寿前,从未见过王妃及以上的贵客。但史湘云不同,南安王太妃和她极熟络,已熟不拘礼。如不是她叔、婶经常带她参加贵族的社交活动,王太妃决不会如此热情。而能否见贵客则是一个家族对女儿重视程度的体现。

2在史家的玩乐。

在黛玉、湘云在凹晶馆联诗时,两人听着隔水传来的笛声,看着天上水中的两个月亮,脱口而出:这要是在我家里,我早就上船游玩了。说明史家叔婶沒有拘着她整天做活计。

3在婚姻上,

给史湘云说的亲事是有钱有势的"才貌仙郎",在哪时女儿及笄前说亲,及笄后出嫁才是正常现象,所以史家对湘云的亲事是很重视的。至于后来早夭,那不是人能算到的事。

史湘云是一个爱玩乐、胸无城府、口直心快的女孩,有魏晉名士之风。贪玩,不计算。对贾宝玉极有好感。她给贾宝玉做的私活也很不少,只是那是她自己愿意。在贾府住的时候看到贾家的小姐只是玩耍,而自己却要做女工,感到心里不平衡,发发牢骚是有的,沒有薛宝钗说的那么严重。

史家在朝堂上的地位不低于贾家,史家的叔婶也没有苛待史湘云,只是知道防患于未然而已。

每晚做活到三更,湘云受了怎样的虐待?

谢谢邀请!

有首歌唱得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用这句话来形容史湘云,一点也不为过。

史湘云从小没有父母,跟着叔叔婶婶过。她的叔叔婶婶是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定义:就是那种特别好面子,表面极为风光但内里未必如此的人。我们从几点可以看出来。

一、史湘云在贾家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接回家?

在黛玉进贾府之前,史湘云是跟着贾母这位姑奶奶一起生活的。贾母也特别疼她,让她跟宝玉俩人一起跟着贾母住。后来,史湘云稍稍大些了,她的叔叔婶婶把她接回家了。接回家的原因书中没有说,但是,我们可以推测,因为史湘云不像林黛玉,她虽没有父母,叔叔婶婶却是她的直接监护人。他们不可能让史湘云长期生活在贾家,那是要被别人说闲话的,多丢面子啊。然而,史湘云跟叔叔婶婶一起住着并不自由,从她来贾家,临走的时候特别关照宝玉,让他提醒贾母去接她,表明史湘云在家并不自由。虽然她特别想来贾家,跟一帮姐姐妹妹们一起玩耍,但是,这个话她自己说不出来,或者明知道说出来叔叔婶婶也会拒绝的,只有当贾母派人去接她的时候,她的叔叔婶婶才不好拒绝。我们设想一下,一方面是大观园的姐姐妹妹们特别热闹地聚会,另一方面史湘云独自在家一个人做女红,这之间的差距是多大啊。

二、史侯家是特别讲排场的人家。

从两件小事可以看出来。一是秦可卿出殡的时候,忠靖侯史鼎夫人来吊丧,是有“警车”开道的:“接着,便又听喝道之声,原来是忠靖侯史鼎夫人来了。”秦可卿丧礼上来了那么多王爷公侯,没有一个写到这个。都说作者没有一处闲笔,史鼎夫人的作派一来表示她家不缺钱,二来表明她家特别重排场,而这样的排场远远超出了其他人家。另外一件,从贾母过生日时南安太妃与史湘云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平时史家跟这些王爷公侯们的交往特别频繁,所以南安太原妃跟史湘云讲话才那么熟:“你在这里,听见我来了还不出来,还只等请去。我明儿和你叔叔算账。”这种带着调侃的玩笑话,一来说明史家跟南安太妃家交往频繁,另一方面也说明两家女眷交往的时候也会让史湘云出场,婶婶的面子做足。

三、如此讲排场不缺钱的人家为何自己做女红?

首先要说明一点,《红楼梦》里的小姐们都是做女红的,黛玉、宝钗、探春都擅长。但是,她们从来没有把这当成一件正经事来做,属于高兴了就做一点,不高兴了就放下的那种。我会,表示我有这能力;我做不做,看我心情。但是,史湘云不一样,史湘云是把它当成任务来赶的,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史湘云来贾家作客还要带上这个。本来来贾家就已经是件不容易的事了,机会难得,还要宝玉提醒贾母派人去接,要不了几天婶婶又会派人接她回去,来作客的几天时间都不能尽情地玩,还要做手工,这可能才是史湘云最真实的处境。

史家不缺钱,但是,史家却不放过史湘云这么好的一个“工人”,时时记着让她干活。如果说史湘云仅仅是跟宝钗诉诉苦,那可能是小姐妹间说说知心话,或者史湘云跟这位知心姐姐撒个娇。现在活带来了,那就不是撒娇那么简单的事了。说虐待一点也不为过。这种虐待不仅是肉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试想一下,如果史家很穷,湘云作为长姐,帮着做家务分担家庭负担,那不存在精神上的折磨。现在一方面家庭如此阔绰,排场一套一套的,另一方面却还如此,那不是精神折磨是什么?

都看到这儿了,点个赞再走吧。我是苏小妮,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并转发分享!

每晚做活到三更,湘云受了怎样的虐待?

史湘云是史候府的大小姐,虽然自幼父母双亡,但从小被贾母接到身边,与贾宝玉一样住在贾母的碧纱橱里,吃穿用度皆同宝玉,后来被史候府接到婶娘身边,虽然要辛辛苦苦的做针线,甚至做到很晚,但若说受了不少虐待,确实不准确的。

不错,薛宝钗曾对袭人说:“那云丫头在家里竟一点儿作不得主。她们家嫌费用大,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差不多的东西都是她们娘儿们动手。为什么这几次她来了,她和我说话儿,见没人在跟前,她就说家里累得很。我再问她两句家常过日子的话,她就连眼圈儿都红了,口里含含糊糊待说不说的。” 这其中有真实的,也有很多猜测的部分。但却不能证明湘云受了虐待。

首先,湘云要做针线,是因为整个史候府已经败落,没有足够的银子去支撑他们家庞大的费用,只好开源节流,“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了。不仅仅是湘云,整个史家的女眷都需要做女工。

其次,宝钗同情史湘云不能做主,是因为薛家只有寡母,而且薛蟠不学无术,万事只好由薛宝钗拿主意,但史湘云与薛宝钗不同。史湘云作为候门女子,按照当时的封建礼教,北应该恪守三从四德,根本不需要做什么主。

再者,史湘云说在家累的很,这是与贾府的三春和林黛玉相比较而言的,三春和黛玉的吃穿用度自然是上乘,湘云是过惯了贾府奢华日子的,因而会不知分寸的对宝钗说累,会眼红,给了宝钗以想象的空间,让人以为史湘云在史候府受了很大的委屈似的。

其实,从湘云一向豪爽,口无遮拦的性格,我们可以看出湘云并没有受过多少约束,从她的叔婶早早给她订下才貌仙郎,可以证明叔婶如何为她打算,这哪里是受到虐待,分明也是娇养着的,只是,人比人气死人,与贾府里小姐们的金尊玉贵相比,湘云在史候府的待遇还是落到下乘了。

每晚做活到三更,湘云受了怎样的虐待?

小说《红楼梦》中,对史湘云的成长过程有详细的描写。当这位史大姑娘还是个小女孩时,无论是对人或事,她的判断力都有限。

或者可以换一句话说,年幼时史湘云是大观园中最缺心眼的一个姑娘。由于史湘云本身的判断力就有问题,所以她说的话读者应该打个折扣去听。

而且在小说中,作者似乎故意摆了一个迷魂阵。史湘云所有对史家生活状态的描述,都是由薛宝钗转述的。

薛宝钗这个姑娘有心机、有城府,她转述任何话时,都必然要给自己带来利益。

所以当读者听到薛宝钗对史湘云话的转述时,就要再打一个折扣。

史湘云是否真的受到虐待,读者需要自己去判断,而不能只听这两个姑娘去说……

一.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生活上,史湘云均未受到过虐待

一个生活在豪门世家,心理上受到长期虐待的孩子,会呈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如果那个孩子秉性善良,那么就会像贾迎春一样。

贾迎春是一个什么样的姑娘?

由于长期不被家庭所重视,贾迎春几乎主动将自己边缘化。

她万事不出头,事事不张嘴,荣国府富贵繁华也好、宅斗混乱也罢,这个姑娘都可以云淡风轻地认为和自己没有关系。

以至于她身边的大丫鬟敢和男人私会;她的乳母敢偷她的首饰去卖钱。

就算到了那个时候,贾迎春依然可以去看《太上感应篇》中的故事。

这个姑娘事事躲、事事让,没有尖齿利爪,把自己变成了一只小白兔。她自己是一只小白兔,就别怪中山狼会惦记把她吃掉。

如果那个孩子秉性不佳,就会变得像贾环一样。

贾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贾环比贾迎春更受虐待,迎春只是不被家族重视,可贾环由于是庶子,长期被王夫人和王熙凤这对姑侄直接打压。

这种长期打压的后果,让贾环变成了一个举止猥琐、上不得台面的孩子;同时也让他的心理变态,撒谎、骗人这样的事情张嘴就来。

贾环被打压的没有丝毫的家族责任感,对于得宠的嫡子,贾环对他们毫无亲情,只有羡慕、嫉妒、恨。

而此时我们再来对比史湘云,史湘云这位姑娘的身上,根本没有见到过在心理上被虐待的痕迹。

她开朗、热情、坦率、直接;在长辈面前她举止舒展、敢说敢笑,这些都意味着她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中成长,她的叔叔婶婶根本没有给她任何的压力。

否则的话史湘云不可能没有眼力劲儿,长成一副缺心眼的样子!

就凭史湘云敢当众拿林黛玉比戏子,就足以证明这姑娘在家中颇受宠爱,没有吃过亏。

人人平等,是现代社会才有的理念。古代的戏子和风尘女子一样都是下九流,拿戏子去比喻一个世家小姐,非常无礼。

史湘云说话不知深浅、毫无分寸。别说一个受封建道德影响的世家大小姐,就是现在的一个10岁左右的女孩,把另一个10岁左右的女孩比喻成风尘女子,那个女孩和她的长辈也绝对无法接受!

而史湘云不但把林黛玉比喻成戏子,之后还不允许黛玉生气。

林黛玉生了气她还不高兴,认为林黛玉给她脸色看。

这样不讲道理的姑娘,一看就是受娇宠长大的,才能如此!

史湘云的身上,真的一点儿没有受到心理上虐待的样子。

说完了心理上,再看生活上史湘云是否被叔叔婶婶虐待?

答案还是否定的。

许宝钗曾经转述过史湘云的话,但这句话不足以成为史湘云被虐待的依据:

那云丫头在家里竟一点儿作不得主。她们家嫌费用大,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差不多的东西都是她们娘儿们动手。为什么这几次她来了,她和我说话儿,见没人在跟前,她就说家里累得很。我再问她两句家常过日子的话,她就连眼圈儿都红了,口里含含糊糊待说不说的。

①一个小姑娘,谁在家里能做主?

就是荣国府的几位姑娘,她们在家里也做不得主。荣国府的三春,同样是每月二两银子的月钱,想多得一分都不可能。

探春想买个小玩意儿,同样要攒几个月的钱;林黛玉吃燕窝,也不敢麻烦荣国府的婆子给她做。

既然姑娘们都是做不得主的,史湘云也算不得委屈。

②史家嫌费用大,不用那么多的仆人。按照治家的方式,这是一种非常正确的做法。

这样可以最有效地避免败家与浪费。

而且仔细读这句话可以发现,他们家的针线都是娘们一起动手。

也就是说并不是史湘云受到虐待要做活,而是这份工作是所有的人一起做。

史湘云年幼贪玩不爱做活是正常的,她抱怨也是正常的。小孩子都会抱怨长辈让自己做家务,但不能因此认为,长辈让孩子做家务就是在虐待孩子。

③这句话是薛宝钗转述的,史湘云的原话是怎么说的,读者根本不得而知。

而且这句话有一个大前提,是袭人麻烦史湘云为宝玉的房里做做东西。

这种事情,会让史湘云的婶婶怎么想?

史湘云的婶婶,会觉得这种事情根本不成体统!

作为史家的大姑娘,怎么可以给外男去做针线活。面对这种事情,作为长辈当然要拒绝。

一则是因为史湘云年纪小,不懂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二则是因为贾母毕竟是自家的老姑奶奶,不能直接撕破脸皮。

否则的话,袭人一个丫头,居然敢安排史家的大姑娘去做针线活,她早就挨揍了!

此时时史湘云的婶婶摆脸色,并没有什么不对。

史湘云在心理上和生活上,都没有受到过叔叔婶婶的任何虐待。她的叔叔婶婶对她未来的安排,远胜于荣国府的长辈。

二.史湘云的叔叔婶婶,一直在为她的美好未来做打算

史湘云的叔叔婶婶,可能是那种不大会疼孩子的人。他们对史湘云,可能少了几分贾母那种宠溺般的关爱,直接导致了史湘云不大领情。

但是,他们真的很关心这个孩子。

史湘云在外做客时,他们给了他最佳的体面:

湘云笑道:“你们瞧我里头打扮的。”一面说,一面脱了褂子。只见她里头穿着一件半新的靠色三镶领袖秋香色盘金五色绣龙窄背小袖掩衿银鼠短袄,里面短短的一件水红妆缎狐腋褶子,脚下也穿着鹿皮小靴,越发显得蜂腰猿背,鹤势螂形。

①史湘云的这些漂亮衣服,不可能全是贾母给的,绝大多数,还得是她叔叔婶婶给置办的。

②这些漂亮衣服,让史湘云在大观园的群芳中,丝毫不逊色。

史湘云的装扮代表着史家的体面,她叔叔婶婶在这里这方面是下了功夫的。

一位穿得这么好的姑娘,哪有一丝受虐待的可能性。

③把自家的姑娘打扮的漂亮,将来才有机会嫁得好人家,这个道理史湘云的婶婶一定懂得。

贾母因说:“天热,把外头的衣服脱脱罢。”史湘云忙起身宽衣。王夫人因笑道:“也没见穿上这些作什么?”史湘云笑道:“都是二婶婶叫穿的,谁愿意穿这些。”

史湘云的婶婶关心她的衣着,就意味着关心他的未来。

这一点史湘云还小,可能不懂,但足以证明她的婶婶还算得上关心她,对她并没有虐待。

哪怕是史湘云婶婶出于对史家面子的考虑,才让史湘云穿得体面,那也算得上是一种关心。

毕竟前面有贾探春和林黛玉在那比着,贾探春和林黛玉穿什么,王夫人这位嫡母/舅妈,可从未关心过!

真的不一定是史湘云的婶婶对她照顾不周,有的时候,是这位史大姑娘本人对长辈过分苛责,毕竟不是每一位长辈都像贾母一般疼爱孙辈。

当南安太妃来贾府时,众位姑娘来拜见,这一刻,让史湘云对婶婶的苛责显得特别明显。

南安太妃对史湘云最熟。

这足以说明,史湘云的婶婶常带着史湘云去拜客,这位史大姑娘在家中颇有地位。

就连贾家的亲孙女贾迎春和贾惜春,都没有拜见过这位南安太妃。

这些都说明史湘云的家庭地位,比贾迎春贾惜春要高多了。

同时又一次说明,她的叔叔婶婶并没有虐待她。

其实每一次拜客,尤其是在南安太妃这样贵客面前,都是对每家姑娘风采的一次展示。

姑娘有一个好名声,就会嫁得更好,史湘云的婶婶对史湘云,其实安排得非常周到。

史家给了史湘云一流的文化教育;

给了她一个大小姐应有的全部体面;

给了她十足的展示风采的机会,

要是这样还算虐待,简直毫无天理!

更重要的是,史湘云的叔叔婶婶,并没有利用史湘云的婚姻去攀高枝。

史湘云的叔叔婶婶,为她安排了一份,郎才女貌十分般配的婚姻:

厮配得才貌仙郎

这才是对史湘云最大的关爱。

再看看贾家呢?

贾元春是贾政亲生的,但她要被送进皇宫那种不得见人的地方。任谁都知道在后宫那种充满了算计的地方,想要活下去有多难。

如果说虐待,这才叫虐待;

贾迎春可贾赦亲生的,但她要被送去抵债。

以至于贾迎春婚后不到一年,就被家暴致死。

如果说虐待,这才叫虐待。

史湘云从未受到过虐待。

在一个注重利益的世家大族中,史湘云的叔叔婶婶没有利用她的婚姻,已经做到了疼爱她的极致。

同荣国府的任何一个姑娘比较,史湘云都是最幸福的那一个。

史湘云还想要求什么?

至于史湘云的婚姻,博不到地久天长,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那并不在她叔叔婶婶的意料中,这种宿命的悲剧,更多算得上是一种意外。

每晚做活到三更,湘云受了怎样的虐待?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说。

也谈不上什么虐待,只是生活有问题而已。

史湘云的父母早亡,被叔叔养大。

史家当时也已经衰落,为了节省开支,针线一律让府中妇女负责。

在古代,即便是史湘云这种贵族小姐,也是要做女红的。

比如林黛玉就为贾宝玉做了很多东西,贾探春花费巨大的心血为贾宝玉做了鞋子,薛宝钗也是针线高手。

然而,因为史湘云并不是婶婶亲生孩子,所以她经常熬夜赶工被当做是婶婶的可以虐待。

其实,这是不存在的。

因为,连薛宝钗自己也说了:你这么个明白人,怎么一时半刻的就不会体谅人情。我近来看着云丫头神情,再风里言风里语的听起来,那云丫头在家里竟一点儿作不得主。他们家嫌费用大,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差不多的东西多是他们娘儿们动手……”

注意,薛宝钗并没有说是史湘云一个人动手,可是“娘儿们”动手。也就是说,史湘云的婶婶也是一样要做活的。

史湘云是什么个性,火爆脾气,动辄就要为人出头去骂人、闹事。

以史湘云的性格,又有贾母作为后台,婶婶敢于将她当做奴才一样用吗?

当然不是了。

就是因为婶婶自己也和史湘云一起熬夜做活,史湘云才没有什么办法,最多觉得辛苦而已。

但家里现在就是这样,史家早已衰败。

第41回的时候却有这么一处:“当下安插既定,谁知保龄侯史鼐又迁委了外省大员,不日要带家眷去上任”。

史湘云的叔叔做了外省的官员,似乎是件好事。但你要知道,叔叔的身份可是保龄侯,世袭的侯爵身份,一个外省官员并不算大,甚至可以说是降级使用。

这客观说明,史家地位最高的人,也不过是省级一个官员而已(绝对不可能还是省长),收入有限,权力不大。

这种情况下,史家又是“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如此庞大的家族,肯定要坐吃山空。

这种情况下,史家让女人们做针线活,节省开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谈不上什么虐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