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谁决定士兵手中持步枪或卡宾枪,冲锋枪,可以自己选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二战中,持枪是这样,每个国家都不太相同。

以美军为例,步兵班中,只有正副班长是使用冲锋枪,班里面还有1挺轻机枪,其余士兵全部使用半自动步枪。

至于卡宾枪,一般是炮兵、伞兵、后勤人员、文职人员才会使用,普通步兵是不会装备的。

主要是卡宾枪射程有限,主要用于自卫,比手枪要强而已。

上面也说了,只有正副班长携带冲锋枪。

至于轻机枪,一般是全班最高大、反应最快、最聪明的人。

这是因为轻机枪重量较大,比如1支BAR轻机枪加上12个实弹匣时,其总重达到20公斤,也就是40斤,负担很重。

而且,轻机枪是步兵班的火力支柱,射手需要有很好的射击技术,还要有稳定的心理。

至于其他士兵,都是使用半自动步枪。

所以,使用什么枪械不是自己挑选的,主要是上面选拔。

不是你想要什么枪,就给你什么枪,这太夸张了。

其实,今天的军队也是这样。

二战中,谁决定士兵手中持步枪或卡宾枪,冲锋枪,可以自己选吗?

机枪手是特定的要专门训练,卡宾枪、冲锋枪是组长班长或小队长老兵,步枪肯定是新兵。枪是发的不是选的。

二战中,谁决定士兵手中持步枪或卡宾枪,冲锋枪,可以自己选吗?

决定士兵手中持步枪或卡宾枪,冲锋枪是各个国家军队条例规定好的,不是谁决定的,也不是自己可以选的。一般在士兵结束新兵连的基础训练,分配到作战部队之后,就确定其具体操作的武器,当然在上战场之前,会对每一个士兵训练,让他们学会使用其他武器,以防万一。

枪的配发是有规定的,不是想用什么就用什么,冲锋枪基本在士官和军官手里。在美军步兵班里,士兵基本是步枪手,都配发M1加兰德,士官配发M1冲锋枪,军官可以在冲锋枪,卡宾枪和步枪之间做出选择。

如电影《风语者》中尼古拉斯凯奇演的角色是一个士官,自然是拿冲锋枪,大头兵自然是步枪。这样的状况在同时期别国军队里也是一样,比如在德军中,士兵配发步枪(含突击步枪),士官和军官才有MP-40冲锋枪。同时期只有苏军中有自动枪手(冲锋枪手),也就是说配发冲锋枪的士兵。日本嘛,全用步枪,冲锋枪罕见,军官配手枪。

虽然规定是这样的,但实际上在二战中,自动连发武器不是很受欢迎,只在二线部队多有配发,一线部队很少配发。阵地战步枪远比冲锋枪好用的多,步枪打的是全威力子弹,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远大于冲锋枪,步枪有效射程也远大于冲锋枪的100米以内,足以在对方进入射程之前就压制住对方。步兵最基本的武器一直是步枪,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可能是。

还是以美国为例,二战美军基本普及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冲锋枪、甚至M1卡宾枪一般是辅助人员(比如坦克兵、炮兵等)以及士官携带。正儿八经的军官一般只配手枪。步枪比起冲锋枪(发射手枪弹),威力大、射程远,除了射速以外,其他方面都压过冲锋枪,是步兵火力的核心。

而冲锋枪只能在坑道战有优势,甚至连在巷战都表现不佳。因为巷战也经常需要封锁交叉路口,对付房顶,甚至需要穿透大量的障碍物。冲锋枪的小威力弹有点吃力。而指挥官主要任务不是冲锋陷阵,所以当指挥官加入战斗的时候距离应该比较近了,这时候冲锋枪的近距离火力才能发挥优势。

当然了,有两种人属于例外,1. 狙击手 由于狙击手的作战环境比较特殊,所以为了适应不同环境、射程等等,平时狙击手会练习使用多种型号的狙击枪,到了战时,具体考虑使用哪一型号,狙击手也有一定的自主权。2. 特种部队也是个例外,部队成员可以根据自身喜好选择最合适的武器。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二战中,谁决定士兵手中持步枪或卡宾枪,冲锋枪,可以自己选吗?

我的观点。现代战争中,长枪和冲锋枪必须得搭配使用。当然不是二战时期的长枪和冲锋枪了。你就看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使用的枪支。你就明白了。

二战中,谁决定士兵手中持步枪或卡宾枪,冲锋枪,可以自己选吗?

在二战题材的枪战片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影片中突出的人物,往往手持冲锋枪等速射武器。

其实冲锋枪和卡宾枪的射程没有步枪远,子弹杀伤力没有步枪大,所以在二战中冲锋枪的地位也并非那么重要。

在电影和电视剧里,导演为了渲染气氛,才会让剧中的主角手持冲锋枪、卡宾枪。

那么,在现实中,二战的士兵作战时手里拿什么枪,是由自己选择,还是上级分配?

在二战时期,各国的武器装备参差不齐,多数国家军队中还是以栓动步枪为主,只有少数国家的军队装备自动步枪。

因此冲锋枪和卡宾枪等武器就成为部队的辅助装备,以提高部队的火力。

冲锋枪虽然可以连发,但它使用的多为手枪弹,有效射程只有200米到300米左右,在实战中它的有效射程更近,而且精度也低于步枪。

因此冲锋枪一类的武器,只适合近战,比如巷战和堑壕战等短兵相接的战斗,无法跟步枪同日而语。

即使一个国家有那样的条件,也不能全部装备冲锋枪、卡宾枪;如果那样的话,在战斗中看到了敌人从远处走来,根本不能攻击敌人,只能眼巴巴看他们走到冲锋枪射程之内才射击。

如果配备了步枪,就可以对敌人进行有目的的精准打击,杀伤敌军有生力量。

美国在1936年就发明了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射程可以达到750米,早期的加兰德能够实现8发供弹,后期可以达到20发,已经完全可以胜任冲锋枪的某些功能,射程和为例还比冲锋枪要有优势。

美军在1938年就装备加兰德,所以冲锋枪在拥有半自动和自动步枪的美军中,并不是那么受欢迎。

无论哪个国家的士兵,在上战场的时候,使用什么武器,不是靠着个人的兴趣来选择,而是由长官进行分配的。

而长官进行分配也不是随心所欲的,依照的是各个部队的武器分配原则。

在各国步兵班里,骨干战士都是顶呱呱的步枪射手,他们都经过长期训练,使用步枪得心应手,命中率高。

所以步枪是步兵班战士的拿手武器,也是他们的最爱。在实战中,几乎所有的战士手持的都是步枪。

而士官大多使用冲锋枪和卡宾枪,军官则可以使用手枪和冲锋枪,也可以自由选择。

有的国家军官使用自动武器还有一个用处,那就是起着压阵脚的作用。一旦自己的战友顶不住敌人攻势溃退下来,他们就会有所忌惮,因为长官手中还有近战非常厉害的冲锋枪。

二战题材的电影《兵临城下》就有这样的镜头,为了让苏军战士拼命,苏军的军官队伍手持自动武器进行督战,对于临阵退缩的士兵,毫不留情地干掉。

这个情节绝非虚构,因为苏德战争时期,苏联军人投降的非常多,仅仅是开战头几个月就有380万苏军投降,至于当逃兵的更是不计其数。

所以斯大林才颁布了那条著名的227军令——对于逃脱和投降的苏军格杀勿论。

格杀勿论不是动嘴皮子的,要有杀伤力大的武器,不然很难震慑住士兵。而督战以近战为主,冲锋枪就是最好的选择。

其实每个国家都有投降和逃跑的,并不是战斗民族的专利,只是苏军投降和逃跑的更多罢了。

所以二战中,军官手持自动武器,也包含震慑自己人的意思。

在美军的步兵班里,冲锋枪并不是必备的装备。一般情况下,作为班长的士官,并不携带冲锋枪,大多数拿的是加兰德步枪。

美军只有在步兵连里,才有数量不等的冲锋枪,在早期是汤姆森,后来换成了M3。如果进入巷战,军官就把那些冲锋枪派发给参战的士兵。

美军在弹尽粮绝的时候,是允许投降的,不让战士做没有意义的抵抗,但这个投降命令必须要有长官下达。

美军并没有把“人在阵地在”和“血战到底”当做战斗底线,所以美军没有督战队,军官手里的自动武器也不对准自己人。

二战德军的火力比较强,每个步兵班的单兵武器除了步枪,还有1挺MG-34机枪,2支MP-40冲锋枪。狙击手和普通战士配备的是步枪,机枪手使用机枪,只有班长和副班长才有资格使用冲锋枪或者突击步枪。

二战中,谁决定士兵手中持步枪或卡宾枪,冲锋枪,可以自己选吗?

这就得看你的技术了。事实上,在实战中冲锋枪并不咋滴,因为用的是小口径子弹。打的近的要死,也就300米以内。只是和近距离作战。而普通步枪有效射程几乎都是500米左右。当然中国的汉阳造射程则是近的多的。毕竟是一在以前的产品了。所以说其实战士们更喜欢步枪。而卡宾枪则可以看做两者的折中版。拿什么挑得看你在这个班里有什么地位。事实上,事关都是配着冲锋枪和手枪。毕竟谁会拿军官上前线去打仗呢。军官设置的几乎只有近距离作战,所说火力猛的冲锋枪或手枪则是最好选择。剩下的战士,如果你经验比较丰富,可以拿着机枪。毕竟把机枪可是需要技术的。普通战士肯定是步枪了,哪有钱给你配置各种卡宾枪。土豪国家美利坚除外。剩下公兵,医疗兵。的则是冲锋枪因为便于携带。你拿什么枪几乎可以说是长官分配,但是也要根据实际情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