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舰为啥装火箭炮?

4月23日,青岛外海,弥漫着薄雾,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国际阅舰式中,外界注意到北海舰052D型驱逐舰117号西宁舰,担任了海上阅舰式的检阅舰,军委有关领导和海军军政主管等,都在117舰上检阅了由潜艇群、驱逐舰群、护卫舰群、登陆舰群、保障舰群和航母等组成的强大的海军受阅舰艇。117号西宁舰,作为海军新锐的主力水面舰艇,2017年1月22日在北海舰队成军,舰长157米,舰宽19米,满载排水量接近7000吨,采用柴燃交替动力双轴推进,赋予了此舰30节以上的高航速。

052D型驱逐舰,集成了多种新型武器装备,隐身性能好,信息化程度高,电磁兼容性强,主要担负编队指挥、区域防空、反潜和对海作战等任务。

舰载武器有1门130毫米单管舰炮,1座730型7管30毫米近防炮系统,1座24联装海红旗-10近程防空导弹系统,64单元垂直发射系统,2座3联装324毫米反潜鱼雷发射管,1架直-9C或卡-28反潜直升机等。

其中,海红旗-9远程防空导弹、鹰击-18超音速反舰导弹,甚至对陆攻击巡航导弹,都可以纳入新型标准的具备冷热共架发射能力的巧克力型垂直发射装置内,相对于西方海军反舰导弹甲板倾斜发射方式,117舰至少在反舰导弹的发射方式上领先于西方海军的水面舰艇。

至于117舰上所谓的火箭炮,其实此说并不十分妥当,一般陆地上的火箭炮,现在已极少会在水面舰艇上装备,严格来讲117舰上装备的不是火箭炮,而是多功能火箭发射器。

在117舰机库两侧位置,各装备有2座全舰共有4座18联装122毫米(采用上中下三层排列,每层有6只管子)多功能火箭发射器,最主要用来发射箔条干扰弹、红外诱饵弹等,用来诱骗敌方来袭的制导武器脱离真正的目标载舰。

当然,必要时这4座18联装的多功能火箭发射器能够发射火箭弹,用来拦截来袭的反舰鱼雷对载舰的攻击,除了反舰导弹以外,来袭的鱼雷对载舰的攻击,在战时也是不可小觑的,所以反鱼雷也是水面舰艇作战时非常重要的一环。

辽宁舰为了拦截来袭的反舰鱼雷,特地开发了12管300毫米的反潜火箭深弹发射器,采用了新型末制导火箭深弹,属专用反鱼雷深弹系统,估计这个技术应该也已运用于052D型驱逐舰上的18管以及054A型护卫舰上24管多功能火箭发射器上了。

此外,117舰上的18联装多功能火箭发射器,也能发射近年来研发成功的反鱼雷诱饵,能吸引来袭的鱼雷直奔诱饵,从而保护载舰的安全。

117舰为啥装火箭炮?

117号“西宁舰”是人民海军北海舰队首艘052D型大型防空驱逐舰,也是这次人民海军成了70周年“海上阅舰式”的首长检阅舰。

现代战舰不但要较为完善的防空、反舰、反潜作战能力,自身的防御也是非常关键的!052D型驱逐舰防御来袭反舰导弹的手段分为:硬防御和软防御。硬防御就是使用:1130近防炮和“红旗10”近程防空导弹对反舰导弹进行硬打击击毁;软防御就是使用:无源火箭发射器发射红外、箔条干扰弹…等干扰弹种,来干扰敌导弹的红外寻的器、激光引导和弹载雷达,使其制导系统失灵,以摆脱它的打击。目前我军052D驱逐舰在左右两舷各安装两座18管火箭干扰发射器,每一侧可连续发射36枚红外/箔条干扰弹,具备人工再装填能力。所发射的干扰弹口径为122 毫米,火箭干扰发射器这种装备配备的弹种很多,不单单是可以发射干扰弹,必要时确实可以使用各种:杀伤榴弹、爆破燃烧弹、白磷弹…等弹种支援登陆作战,完全可以当火箭炮使用!红外干扰弹,里面装填有:硝化棉和镁粉,先点燃硝化棉再引燃镁粉,就形成强烈热和亮光加上浓烈的烟雾…由于镁粉燃烧之后所产生的热量高于战舰烟囱废气所产生的热量,这样就掩盖了战舰本身的热源,敌人来袭的红外制导导弹就会直接跟踪干扰弹而放弃了战舰。我军053H3护卫舰发射的烟雾干扰弹,形成一大快很厚面积的烟雾带,像一堵烟墙,这堵烟墙可以阻碍敌激光制导导弹,因为激光根本穿不透烟障,没有了激光头的指示导弹也就没法击中战舰了。箔条干扰弹的外形与红外干扰弹一样,箔条这种东西早在二战期间就有了,是英国人发明的,就是根据敌人雷达的波长将铝箔剪切成铝箔丝,比如:德军雷达的波长是一米,就要将铝箔剪切成0.5米长…然后以捆、卷等形式包装好,由轰炸机携带,接近德军雷达探测距离外缘时将箔条投放,形成箔条云干扰德军雷达的发射波和反射波,使德军判断不出来有多少来袭的轰炸机。箔条丝就是这个样子,铝箔和香烟包装纸一样,只不过它的一面要贴一层塑料薄膜,以增加韧性。

战舰所使用的箔条干扰弹也是通过火箭弹形式发射,弹体内有引爆炸药,炸开之后里面的箔条就会四散开来,形成“箔条云”干扰来袭的末端主动雷达反舰导弹。

总之,战舰的软防御进入到1960年代之后,都安装了红外/箔条干扰发射器,只不过外观不一样罢了,我军052D驱逐舰和其它战舰采用火箭发射的形式,是要求不但它可以发射各种干扰弹,还要发射鱼雷诱饵,甚至要发射各种杀伤弹可谓是“一专多能”!

117舰为啥装火箭炮?

117舰是4月23日的海军节海上阅舰式首长检阅舰,是我国北海舰队的第一艘052D型驱逐舰。近几年我国海军发展迅速,军舰下饺子,但是新型军舰,特别是052D型导弹驱逐舰很少入列北海舰队,搞得网友们一直以为北海舰队是后娘养的。这次海军节北海舰队算是扬眉吐气一口了,16舰辽宁号航空母舰虎虎生风,117舰西宁舰担任检阅舰,还有世界瞩目的101舰南昌号055大型驱逐舰入列!特别是101舰,命名南昌号,按照我国海军舰艇命名条例,北海舰队应该以华北东北那一片城市命名,这下直接把华南的英雄城给抢过来了。回归正题,117舰是我国052D型驱逐舰,是一艘满载现代化武器设备的区域防空型驱逐舰,那它为什么在直升机机库上方会出现四座通常用于对地攻击的火箭炮呢?其实现实生活中看过052D的人非常少,大部分人都是通过图片和视频观察052D。这样一来就容易出现视觉误差,当镜头对准052D船尾机库上的这四个装置进行特写拍摄的时候,它无比像火箭炮。但是当镜头拉远就会发现,这个东西只是长得像火箭炮罢了,它实际上是多功能发射器。117舰共装备4座18联装多功能发射器,是除舰艏B炮位1130近防炮和机库顶上“海红旗-10”防空导弹之外的一套贴身防御系统。现代军舰的防御系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防空导弹和近防炮,采用击毁来袭目标的硬防御手段。除了打烂敌方攻击武器之外,还有一种软防御手段,专门用于欺骗敌人制导武器的多功能发射器就是负责欺骗敌人制导武器的软防御手段。这个多功能发射器的主要功能是发射红外/箔条干扰弹,假目标。在必要的时候,这个多功能发射器还可以发射反蛙人榴弹,用于对付水下随时准备搞破坏的敌方蛙人。干扰弹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箔条,另外一种则是红外干扰弹。箔条干扰弹主要用于对付主动雷达制导的巡航导弹或者反舰导弹。主动雷达制导的原理是在导弹上安装一部制导雷达,直接通过弹载雷达发射雷达波,并分析目标回波,然后实现锁定瞄准。箔条干扰弹就是针对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的发射雷达波这一特性,利用少量的铝,金属玻璃丝或者金属化塑料片制成火箭弹弹头。利用多功能发射器将火箭弹发射到空中引爆弹头,形成一朵金属云。从而得到一个能够产生大量回波的虚假雷达目标,引得使用主动雷达制导的导弹丢失真正的117舰。红外干扰弹则是用于对付红外制导导弹的,使用镁或者其他燃烧剂制作弹头,通过多功能发射器发射到空中后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热。从而掩盖军舰发动机工作时的产热,在使用红外制导的导弹眼里,空中燃烧的火箭弹弹头是一个比军舰更为明显的目标,于是一头扎进去引爆自己,军舰躲过一劫。除此之外,这个多功能发射器还能够发射实体假目标,比如飞艇。还能够制造烟幕。不过可能有人会问,制造烟幕有什么用?雾霾可以防激光,烟雾也可以,烟幕是用来挡住激光制导导弹激光探头发射的激光的。还能发射反蛙人榴弹,用于对付蛙人。这个多功能发射器不能算火箭炮,但其实和火箭炮的原理一样,只不过任务性质不一样。之前我在超级大本营的时候,在论坛里讨论,我国052D这个多功能发射器能不能和反潜深弹合二为一。如果真能够合二为一的话,那这个多功能发射器就真的可以当火箭炮使了。不过反潜深弹的口径都在200毫米以上,052D的这个多功能发射器的口径只有122毫米,显然是不能发射傻大黑粗的反潜深弹的。而且我国的这款多功能发射器都已经算大了,国外军舰的专用发射干扰弹的发射器那更小,那种看起来就和火箭炮区别巨大了。

117舰为啥装火箭炮?

严格的说,近50年来,我国所有驱逐舰和护卫舰上面都装备有火箭炮。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就从苏联引进的火箭助推反潜深弹,并发展口径240毫米和300毫米等型号的国产化深弹。这些火箭深弹的原型,都是苏联在二战时期的BM30型重型火箭炮。

这里所说的117舰(052D驱逐舰“西宁”舰)上装备火箭炮,应该是指117舰在机库两侧位置装备的4座726-4系列干扰弹发射系统。

726-4系列干扰弹发射系统是中国海军主要作战舰艇的主要无源干扰设备,该系统主要分为三个型号,其中052D驱逐舰装备的是基本型,每座发射系统有3排共18个发射管。052B、052C驱逐舰、054护卫舰以及071船坞登陆舰均是装备相同型号的干扰弹发射系统。

726-4系列干扰弹发射系统主要用来发射箔条干扰弹、红外诱饵弹,这些干扰弹/诱饵弹可以诱骗对方来袭制导武器脱离真实目标。例如726-4干扰弹发射系统发射箔条干扰弹后,箔条干扰弹能够形成强烈的干扰箔条云回波。此时对方的雷达就会丢失真实目标,转而去跟踪更明显的干扰箔条云,最终使得制导武器无法攻击真实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726-4干扰弹发射系统除了可以发射无源干扰弹,还可以“兼职”发射火箭助飞式声诱饵、火箭助飞式声干扰器等干扰诱饵,它们可以对来袭鱼雷进行诱骗干扰,提升舰艇对鱼雷的防范能力。

726-4干扰弹发射系统其实是属于726系列电子对抗系统的一部分,后者是中国海军主力作战舰艇的主力电子对抗系统。这套系统主要由726-1/2测频/测向天线(接收敌方雷达信号)、726-3有源干扰机(对敌方各种雷达进行干扰)、726-4干扰弹发射系统组成,整套系统拥有非常完善强大的雷达告警功能,具备对各频段雷达进行有源干扰的能力。

726-4干扰弹发射系统目前已经发展出两种改进型号,第一种改进型号装备在054A型护卫舰上,主要区别就是每座发射装置增加一排6个发射管,所以每座发射装置一共拥有24个发射管。055大型驱逐舰装备的是最新型号的726-4系列干扰弹发射系统,它在外形上的主要区别就是发射系统外包裹了一层外壳,以最大程度上减少雷达反射面积,避免破坏055大型驱逐舰的外形隐身能力,预计它的性能较以往的726-4系列干扰弹发射系统还将有所提升。

117舰为啥装火箭炮?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之前火箭炮的试验舰证明,军舰安装火箭炮是很愚蠢的。

因为在军舰海面停泊时,一旦遇到较大的海况,颠簸明显。

而发射无制导火箭弹,精度完全无法保证,等于是瞎打。如果发射制导火箭弹,成本又太高。

另外,由于火箭弹射程有限,军舰自己也非常危险,因为敌人一般都会在滩头部署中远程反舰武器。

117西宁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五艘052D型导弹驱逐舰,当然不可能装备这玩意。

所谓的火箭炮,其实是726-4型干扰弹发射装置。052D驱逐舰装备的是基本型,每座发射系统有3排共18个发射管。

它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无源电子战系统的干扰发射装置,每座发射装置有18个发射管,外形很像火箭炮。

不过,726-4型干扰弹发射装置发射的是:红外干扰弹、烟幕干扰弹、厘米波箔条干扰弹、毫米波箔条干扰弹和水声干扰弹等。

系统会根据操作命令,自动发射各种干扰弹,并且自动补充弹药。

这些干扰弹有着自己的作用,一般是军舰最后一层防线,对包括反舰导弹、鱼雷在内各种敌人武器进行干扰。

它同近程反导舰炮武器系统配合使用。

目前,任何一款军舰都必须装备这种武器,它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西宁号当然也要装备,没什么稀奇的。

117舰为啥装火箭炮?

说的对,117舰上装的就是火箭炮,是一门18管联装的多管火箭炮,所使用的炮弹也是火箭弹,只不过它并不是陆军使用的那种对地攻击的火箭炮,而是用来发射干扰弹的发射器,具体型号为726-4A型130mm干扰弹发射器。

欢迎关注兵器知识谱,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关于舰载干扰弹发射器的话题,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我国军舰上总有数台看起来很像107mm火箭炮的装置,如如题目中所说117舰,它在两侧船舷上各安装了2部3×6的类火箭炮装置。

很显然,做为一种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导弹驱逐舰是不可能浪费宝贵的舰上空间来安装一款落后陆战武器的,它的真实身份是一款舰载干扰弹发射器,即国产726-4A型无源/光电干扰系统。

顾名思义,“干扰弹发射器”必然是用来发射干扰弹的,一部3×6干扰弹发射器一共有18根发射管,当有需要时,干扰弹就像火箭炮一样被发射出去,然后在空中爆炸,形成一个由火焰和烟幕构成的屏蔽墙,从而起到隐蔽军舰的作用。

下图为辽宁舰右舷干扰弹发射器发射130mm光电干扰弹瞬间,干扰弹将会飞行到12米的空中爆炸,然后以持续燃烧的形式释放大量能量和烟气,为军舰形成一道屏蔽来袭导弹的防护墙。辽宁舰装备的干扰弹发射器与117舰的干扰弹发射器为同款,区别在于辽宁舰所装备的干扰弹发射器规格为4×6,即24管。

一直以来,我军都非常重视此类防御性舰载装备的发展,因为我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军事科技十分落后,军舰的近防系统不仅响应速度慢,而且拦截精度低,这就意味着如果来袭导弹突破了防空导弹的拦截,那么军舰就直接暴露在来袭火力之下。

比如说112“哈尔滨”舰,做为一艘长期担任舰队旗舰的导弹驱逐舰,该舰防空导弹系统只具备低空防空能力,高射炮系统只具备拦截低空低速目标,如果防空导弹未能拦截来袭导弹,那么军舰的命运只能是被击沉。

很显然,以当时我国的国力以及科技水平而言,想要研发一款诸如730、1130、海红旗-10这样的高性能舰载近防系统是不切实际的,买又买不来,所以只能从门槛较低的干扰弹着手解决军舰的近程防御问题,即网友们所说的“军舰的最后一道放线”。

反舰导弹的制导方式有光学制导和雷达制导两种,光学制导的原理是通过红外寻引导头对目标红外表观特征进行锁定,从而准确命中目标;雷达制导的原理是通过雷达引导头发射的电磁波探测并锁定目标雷达波特征。

比如说美制AGM-84型“鱼叉”反舰导弹,它的制导部分搭载一部AN/APN-194型单脉冲雷达做为攻击引导,发射后的巡航阶段由一部自动驾驶仪控制,到达攻击海域以后制导雷达开机搜索,发现目标以后雷达锁定,然后一头栽向目标。

所以舰载干扰弹需要同时具备屏蔽来袭导弹的光学制导射线和雷达制导波束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干扰弹内需要装填由镁粉、铝粉、硝化棉、聚四氟乙烯混合物制成的装药。

当干扰弹被发射至空中以后,战斗部内的装药就会爆炸,释放出1200℃的高温和大量烟气,镁铝混合体还会持续燃烧2~9秒,烟气滞空时间为±30秒,从而起到既能屏蔽雷达探测电磁波和光学探测射线的作用,使来袭导弹扑向这道红外特征和雷达特征远远超过军舰的烟墙。

下图为136“杭州”号导弹驱逐舰在进行电子对抗演练时释放干扰弹后形成的屏蔽效果,发射器在发射干扰弹时以军舰纵向角度呈扇形发射,在空中形成巨大的屏蔽烟墙,当来袭导弹遇到这道烟墙时就会直接锁定扑过来,军舰就得以乘机遁形。

舰载干扰弹发射器系统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当舰载雷达系统发现来袭导弹以后,由防空导弹系统实施拦截→当来袭导弹突破防空导弹网以后,由防空炮系统实施拦截→当来袭导弹漏网扑来时,干扰弹发射器系统被激活,雷达系统探测到来袭导弹距离军舰达到干扰有效距离→调整发射器俯仰角和水平角,向目标所在角度发射干扰弹→干扰弹在火箭发动机的驱动下升空爆炸,在空中形成一道烟光墙,欺骗来袭导弹。

可见在某种程度上来看,舰载干扰弹的作用要比先进的近防系统重要得多,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干扰弹发射器才算得上军舰的“最后一道防线”,这也是先进的117舰以及055型先进大型导弹驱逐舰也装备干扰弹发射器的原因。

不得不承认干扰弹虽然能有效保护军舰不受攻击,但是这始终是一种被动挨打的防御手段,所以到了本世纪初,我国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得到提升以后,军舰开始装备先进的近防系统,为军舰再添加1~2道“最后防线”。

比如说H/PJ12型近程反导防御系统(730近防炮)、H/PJ-11型近程反导防御系统(1130近防炮)、H/PJ-10型近程防空导弹系统(海红旗10导弹),当来袭导弹出现漏网时,将由这些先进的近防系统进行补刀,只有在这些先进的近防系统拦截失败后,干扰弹发射器系统才会发挥作用。

117舰的型号是我国第二代导弹驱逐舰052D型,这是一种具备区域防空的先进战舰,一艘该型号驱逐舰就可以形成方圆300公里的高、中、低空防空圈,3艘编队就可起到为舰队提供“饱和攻击”防御的作用,被誉为“中华神盾舰”,可媲美“宙斯盾”系统。

理论上来讲,就目前的反舰导弹技术而言,想要突破052D驱逐舰防空圈,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然而世事无绝对,因此不仅像117舰这样的052D型驱逐舰装备了国产726-4A型无源/光电干扰系统,多一份保障总是好的,这就是117舰要装“火箭炮”的原因。

▼下图为即将下水阶段的055型万吨驱逐舰首舰,红色箭头指示的是位于机库顶部的国产726-4A型无源/光电干扰系统发射器,即便先进如055驱逐舰也装备了117舰同款的“火箭炮”,可见干扰弹的重要性,如果说各型先进防空系统是军舰的“金钟罩”,那么干扰弹就是军舰的“铁布衫”。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一、117舰左右船舷个安装的两套外形酷似火箭炮的装置并不是陆军炮兵装备的那种火箭炮,而是一种用来发射干扰弹的发射器,即即国产726-4A型无源/光电干扰系统。

第二、干扰弹的作用是为军舰提供“最后一道防线”,当来袭导弹漏网以后,干扰弹能在空中爆炸形成一道由光线、热量、烟气构成的屏蔽墙,从而欺骗来袭导弹,达到保护军舰不受攻击的目的。

第三、最为军舰的“最后一道防线”,不但117舰这样的军舰装备,而且更大、更先进的055型万吨驱逐舰也装备,或者说几乎所有的主力战舰都装备了这种外形酷似火箭炮的干扰弹发射器以及相关干扰系统。

结语

虽说干扰弹发射器并不是陆军炮兵装备的那种火箭炮,但是不知其名的读者朋友们把它叫做“火箭炮”也并无不妥,这就是文章开头作者说它就是火箭炮的原因。

国产726-4A型无源/光电干扰系统干扰弹发射器的口径为130mm,干扰弹为130mm火箭弹,在研发该系统以及该型发射器时,科研人员大量借鉴了国产63式130mm自行火箭炮。

就连干扰弹的外形也与63式130mm火箭弹基本相同,区别仅仅是63式130mm火箭弹的战斗部装药为B成分高爆炸药以及触发引信,而该型舰载干扰弹的战斗部装药为混合烟光金属粉末以及时间引信。

有人认为这两种装备以及所配备的火箭弹是通用的,必要时726-4A型无源/光电干扰系统干扰弹发射器也可以装填63式130mm火箭弹,充当一把“陆战神器”,因此我们说叫它“火箭炮”也不算错,毕竟它本质上就是一门火箭炮嘛。

下图为国产63-1式130mm30管轮式自行火箭炮,国产726-4A型无源/光电干扰系统干扰弹发射器在研发阶段大量借鉴了该型火箭炮技术,抛开性能不论,就外形而言,63-1式这个爹当得名副其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