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为何要将行政首都从首尔迁到小城市世宗?

韩国想迁都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从朴正熙时期就有这样的动议,此后的历届政府都有过一些动作,但是一直雷声大雨点小。

韩国迁都的最主要原因是首尔的地理位置和城市压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面积仅占韩国12%的首尔都市圈却集中了25%的人口、50%的制造业和70%的GDP,一千多万人居住在这个大都市,也带来了世界各大都市圈都有的各种都市病,而且由于政治经济资源过多集中在首都,造成了韩国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从首尔地理位置来看,距离三八线只有40公里,就是普通的大炮都能对首尔构成战略威胁,坦克一个小时就可以开到城下。而驻韩美军基地南迁后,韩国愈发缺乏安全感。

朴槿惠的父亲朴正熙就有了迁都的规划,从卢武铉到李明博都有迁都的努力。朴正熙命秘书室花费两年时间,投入150多名内外专家制作了名为“白地计划”的报告,当时就选定了距离汉城120公里的世宗市作为新首都的规划地。卢武铉在当选总统后推动国会于2003年12月通过了《新行政首都特别法》,为迁移行政首都奠定了法律基础。但是他的迁都计划遭到了在野党的反对,最后由韩国宪法法院释宪,认为迁都计划违法。卢武铉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提出了在忠清南道建设一座世宗行政城市的替代方案,将部分国家部委迁往该市。李明博上台后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就是放弃卢武铉将部分行政机关迁往新都的方案,而是将首都的高校和企业迁往世宗市。但是这一方案不仅遭到了在野党的反对,也遭到了党内朴槿惠等反对派的抵制,结果在议会被否决,总理郑云灿辞职。2012年世宗特别自治市正式成立后,以总理室为首的36个韩国中央机关和19个政府研究中心已陆续迁往世宗,约有1.2万公务人员在此工作,常住人口则约24万人。

文在寅上台后继续了迁都的工作,但困难重重。对于文在寅来说,这既是政治导师卢武铉的未竟事业,也是他的竞选承诺,所以他在就任总统后就放出风声,提议修改宪法,增加一个设立行政、经济双首都的首都条款。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依然困难重重:一是韩国财阀的抵制,毕竟这些大财阀在首尔经济圈已经攫取了大量的政治经济资源,而文在寅迁都的一个想法就是想减少财阀的掣肘。二是世宗市的建设远远滞后,缺乏统一连贯的规划。从卢武铉到李明博,世宗市的建设朝令夕改,定位模糊,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的医疗、教育资源都远远不能满足一个作为首都的城市需要。一个现在人口不足30万的小城市如何承接一个1000多万人口大都市的行政功能呢?三是在野党的掣肘,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可以提出很多理由反对迁都。此外,韩国定都首尔,还有南北统一后的考虑,这样首都位于半岛的中心地带,可以带动南北均衡发展,一旦南迁那对北方的控制力就会减弱。所以,韩国迁都的计划只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韩国为何要将行政首都从首尔迁到小城市世宗?

大家都知道韩国其实是朝鲜半岛的一个国家,在起初,韩国其实是朝鲜的领土,但是因为战争的原因,变成了韩国和朝鲜。而韩国首尔迁都到世宗市,其实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害怕朝鲜。现在的首尔其实离“三八线”很近,只有40公里,可以说现在的武器的射程都能达到。若是朝鲜哪天想要试试武器,那么首尔则很有可能第一个被涉及到,所以想要迁到世宗市也是有原因的。

第二点就是怕一锅端,首尔这个地方聚集了差不断半个韩国的人口以及其他产业,有很明显的大城市的弊端,并且人口产业太过于集中,一旦朝鲜在哪天又想试试炮弹,这伤害的也就不只是一座城市这么简单了。并且迁到世宗市也是为了能够把人口和产业分散开来,达到纾解的目的。

最后一点就是因为总统个人的票选原因,很多人认为既然是不想喝朝鲜抗衡,那为何不直接迁到济州岛,而是迁到离首尔只有120公里的世宗市呢?就是因为总统很多的票数都是中部人民的功劳,而北部有首尔,南部有釜山和济州岛,就中部比较荒凉,这样做说不定还可以带动中部地区的发展,就像我国的先富带动后富一样。并且这个世宗市也是和韩。国历史上十分有名的世宗大王有联系,这个大王除了打败过日本,还发明了韩国的文字,可以说是韩国的标榜。

韩国为何要将行政首都从首尔迁到小城市世宗?

首都往往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但是随着首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城市病就会出现。比如用地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人口过于集中、城市规模过于庞大等问题。迁都对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是比较好的选择,在世界上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比如,巴西将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到中部的巴西高原上,既分散了里约热内卢的政治职能,也带动了广大的中西部内陆经济的发展。哈萨克斯坦将首都从南部的阿拉木图迁到北部的阿斯塔纳,既解决了阿拉木图的城市发展问题,也巩固了中央政府对北部地区的控制,带动了北部地区的发展。

但是对于韩国而言,迁都既有城市发展方面的问题,也有出于对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下面铭苏先生就给大家具体分析一下:

一、韩国迁都的原因

第一、首尔在发展方面出现“城市病”。

(首尔)

韩国建国以后定都汉城,2005年改名为首尔,首尔是韩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金融中心,人口规模达到1000万,约占韩国的五分之一,经济总量约占韩国的四分之一,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超大城市。

作为世界超大城市,首尔都市圈集中了全国近五成的人口,大都市病问题日益严重,房价奇高,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解决城市发展问题,韩国需要分散首尔的城市职能,迁都就成为分散首尔政治职能的首选。因此韩国早就有迁都的计划,韩国国会还于2003年12月通过了《新行政首都特别法》,为韩国迁都提供法律保障。

第二、出于首都安全考虑。

韩国首都首尔地处汉江,距离“三八线”只有40公里远,而朝韩长期处于对抗状态,这就使首尔长期处于北部的威胁之下。首尔靠近“三八线”如此之近,很显然不利于首都的安全防卫,而且北部地区由于核问题,以及试射导弹问题,加剧了半岛的紧张局势,而美韩的联合军事演习,又对北方构成了刺激。所以,韩国与朝鲜长期的紧张关系,这也是促使韩国迁都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带动地区均衡发展的需要。

(釜山)

韩国国土面积虽然只有10万平方公里,但是韩国形成南北两个经济中心,北部的首尔和南部的釜山,这两个地区经济较发达,但是对于这两个经济中心的中间地带,经济发展就比较落后。韩国为了实现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需要迁都中部地区,分散首尔一部分职能,刺激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为了保障行政权力(新首都)和经济首都(首尔)分离,可以减少对首尔的过分依赖,韩国国会通过了《地方分权特别法》和《国家均衡发展特别法》,旨在配合行政首都迁移,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和协调,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

二、韩国迁都存在哪些障碍

韩国真正将迁都付诸行动的是卢武铉,当年他将迁都作为自己的竞选承诺,使其获得更多选众的青睐。所以,卢武铉当选总统以后,大力推动韩国迁都。韩国国会于2003年底通过《新行政首都特别法》,决定将韩国行政首都从首尔南迁至韩国中部地区。2004年韩国政府正式将首都设在忠清南道的燕歧郡与公州市的交界处,新城市被命名为世宗市,新首都距离首尔120公里。

但是,韩国的迁都也遭到了部分民众和在野党的反对。他们反对迁都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汉城(首尔)充满历史文化底蕴,是韩国的符号。

早在1394年朝鲜国王李成桂迁都汉阳,将其改称汉城,汉城就成为韩国历史上的古都。韩国建国以后,将首都设在汉城,直到2005年韩国将汉城改名为首尔。汉城在韩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比较厚,民众对于汉城充满感情,而世宗只不过是新建的一座城市,并不能够代表韩国的形象和内涵。

第二、韩国梦想南北终有一天会统一,首尔将是统一后的最佳首都。

在中国历史上有天子守国门一说,在韩国同样有这样的影响。韩国首都首尔虽然距离“三八线”只有40公里,韩国不迁都,就会使自己时刻有危机感,保持居安思危,奋发图强。

半岛南北统一一直是韩国的梦想,8月15日文在寅在韩国光复节上的演讲中提出半岛和平构想,文在寅首次“大胆”设想了半岛统一的具体时间是2045年,即光复节100周年之际。如果半岛真的实现统一,那么首尔无疑将是新国家首都的最佳选择。如果现在韩国将首都迁往中部地区,那么世宗作为新的首都将缺乏历史文化底蕴。

韩国在迁都问题上遇到比较大的阻力,后来不得不采取折中方案,只把部分政府机构迁入新建的首都,这才使迁都工作得以继续推进。从2012年到2014年,国务总理室等16个政府部门和20个附属机关陆续搬迁到了位于中部的世宗市,但是青瓦台总统府、国防部和外交通商、统一、法务、国防、行政安全、女性等部门与国会、大法院则留在了首尔。

(世宗市)

韩国虽然只将部分政府部门迁往中部的世宗市,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但是对于韩国的迁都来说,却是一直未能全部完成,实际上韩国目前有两个首都,一个是首尔,一个是世宗市。

韩国为何要将行政首都从首尔迁到小城市世宗?

韩国迁都?这事出现在卢武铉竞选韩国总统时出现的,而这件事震惊了韩国国民,不过得到了很多韩国民众的赞同,认为十分可行,即使是迁都,也仅仅是将韩国的行政首都迁至世宗,并不是完全将韩国首都迁至世宗,那好好的行政首都首尔,为什么要迁至世宗呢?

迁都想法

韩国迁都的想法,最早是2002年由当时的总统候选人卢武铉提出的,并作为未来执政后的重要举措之一,卢武铉的这一构想得到了忠清道地区民众的喝彩,对于卢武铉的选举产生了重大影响,最后演变为卢武铉的利器,让他一举成为了韩国新任总统。

卢武铉上台之后,在执政党的推动下,韩国也着手准备此方案,韩国国会于2003年底通过《新行政首都特别法》,决定将韩国行政首都首尔南迁至韩国总部地区,2004年开始宣布新行政首都地点,因为一些事情被迫搁浅一阵,在2007年才开工动工,2012年正式启动韩国新的行政首都,除总统府青瓦台、韩国国会等重要部门外,其他的36个政府机构陆续迁往新的行政首都。

世宗的来源

卢武铉竞选时,仅建议在韩国首尔以南150公里处,但是具体位置并没有确定,等新行政首都提上议程之后,其选址和命名一直也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在2004年的8月,正式确定新地址为忠清南道的燕歧郡和公州市的交界处,此地距离首尔约160公里,交通发达,首尔联通韩国南部重要城市釜山和光州的高速皆路过此地,位置十分合适,并且未开发的土地众多,适合建造一座大型城市。

位置选好了,名字燕歧郡和公州都不是一个正式的名称,再加上要打造一个大型城市,必然要与国际接轨,名字自然也需要一个新的,于是有韩国官员提出以世宗命名新行政首都,至于原因有两点:

一、世宗是朝鲜王国第四代君王的庙号,他对朝鲜民族贡献甚多,朝韩人民对他都十分的尊重,尤其对朝韩文化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朝鲜文字母就是由其主持颁布的,城市以他的名字命名,会增强韩国国民的民族自豪感。

二、世宗这一名字,其实就是考虑到了发音方面,无论是韩语还是英文(Sejing)都非常简洁,并且富有国际感。

迁都的理由

韩国国土面积仅有10.329万平方公里,是一个小国家,本就是一个小国家的韩国,还是一个山地国家,只有沿海一些地区才有一些平原,韩国的首都首尔就是靠近沿海,韩国经济腾飞,也让首尔闻名于世,成为了世界级的大城市,就是这样大的城市也有它的烦恼,迁都也是大势所趋,至于原因有三点:

一、城市肥大症

首尔历史比较悠久,早在公元前18年,就已经建成了,公元前1394年,朝鲜王朝迁都至此,此后一直是朝鲜半岛上最大的城市,被公认为朝鲜半岛的中心城市,也正是因为如此,首尔的人口一直居高不下,现如今首尔虽然扩大至605平方公里,可是人口却高达1000多万,要知道韩国才5200多万人口,首尔就占到了国家总人口的20%。

众多人口就给首尔带来了种种麻烦,人口众多,让城市的扩张速度增大,但是很多遗留问题没有解决,好比房价居高不下、下水道设备、城市住房问题、企业与居民区在同一地区等等问题,为此韩国各届政府都曾大力度治理过,但问题还未解决,新问题又出现了。

迁都可以将一些行政部门和企业带走,从而减缓首尔的压力,也有利于一个新的经济圈诞生,这对于韩国来讲,是十分有利的。

二、有利于经济发展

韩国首都首尔,一直扮演着行政职能与经济中心,可是世界上有很多发达国家都实行行政职能与经济中心分离的做法,例如美国的华盛顿和纽约、加拿大的渥太华和多伦多、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和悉尼等等,我们国家也是这样,北京是行政职能,上海是经济中心,这种“双首都模式”更加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有利于带动多地区经济发展。

三、首尔地理位置

说到首尔地理位置,并不是说首尔地理位置不好,而是因为首尔位置太靠近三八线。

众所周知,朝鲜和韩国本是一个国家,同祖同根,但是种种原因成为了两个国家,在上世纪50年代还大打出手,最终两国以三八线为界,韩国是没有想法打朝鲜,可朝鲜一直想要统一朝鲜半岛,并且双方关系长久以来十分不稳定,首尔距离三八线仅仅40公里左右,如果真的有意外,那首尔会率先陷入战争的前线阵地。

不知为何,美国在韩国的驻军,逐渐地向南移动,或者说向中部地区移动,使得韩国对于首都军事保障堪忧,迁移行政首都也算建造一个“陪都”,有利于战时国家主要部门的安全。

其实,“双首都模式”在很多国家都有,韩国的做法本身就已经晚了,建造世宗对韩国的未来有着长远的利益。

韩国为何要将行政首都从首尔迁到小城市世宗?

韩国最近的几届总统都有迁都的想法,地点选在首尔南部120公里外的一个小城市“世宗”,面积465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12万。世宗的名字来源于韩国历史上的伟大的世宗(庙号)皇帝,可见,韩国对这个城市寄予厚望。

最早提出迁都并付诸实践的韩国总统是卢武铉,他的设想是在韩国150公里外选一个地方作为新首都。在卢武铉的推动下,韩国国会2003年通过了《新行政首都特别法》,迁都行动正式付诸实践。2004年,韩国宣布新首都的选址地点在忠清南道的燕歧郡与公州市的交界处,也就是现在的世宗市所在的位置。但卢武铉的这一决定遭到了反对派的强烈反对,韩国法院裁定《新行政首都特别法》违宪,最终迁都计划遭到搁浅。之后,韩国历届总统都有这个想法,也都这方面付出了努力,比如说,先迁一些不太重要的机关,最后再迁青瓦台总统府等。现在,韩国除了青瓦台和韩国国会,基本上大部分韩国国家机关都已经迁到世宗市了,应该讲,韩国的迁都虽然没有完全成功,但是已经取得了部分成果。

韩国历届总统为什么都对迁都这么重视?

首先,韩国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以首尔为中心的首都圈,人口占到了韩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经济占到了韩国经济的70%,韩国南、北、中经济的巨大差异,导致韩国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由此还导致资源配置上的不平衡,进而导致各个地区之间的矛盾不断。因此,如何更好的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是韩国政府迁都的最大动力。

其次,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韩国首都首尔距离南北边境线距离十分近,而最近,北方邻居的导弹技术发展迅速,韩国首尔已经完全处于北方导弹的覆盖范围,这对韩国政治中心的安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除此之外,驻韩美军已经先前一步迁到了韩国中部,没有了驻韩美军这个护身符,让首都的安全保护显得更加脆弱。

再次,首尔大城市病很严重。每个城市当人口发展到2000万人后,就成为了世界超大城市,随着城市的急剧扩展,这座城市就像一头巨兽一样,在无情的吞噬周围的人口、资源、金钱。大量的人流、物流、现金流源源不断涌入大城市,这对周围的小城市产生了一个很大的挤压效应。同时,城市的快速发展会带来严重的城市病,如人口过量,交通拥堵,污染严重,房价过高等等,巨量的人口让这个城市和这个城市的市民都苦不堪言,而迁都可以带动和转移很多人口,对解决城市顽疾,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韩国为何要将行政首都从首尔迁到小城市世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如下:

第一,军事原因。

这是最为主要的原因。

汉城距离三八线太近,只有40公里。

而朝鲜在三八线部署了大量重炮和火箭炮,对汉城有着极大的威胁。

比如朝鲜的朝鲜谷山大炮,没有战术价值,完全是用于战略威胁的。

170毫米火炮射程达到了43千米,两枚炮弹偏差能够达到1公里以上,不可能击中战术目标,就是威胁汉城的。

这种火炮连续发射,落入汉城这种人口密度极高的城市,会导致重大破坏。

另外,朝鲜还有大量射程在40多公里火箭炮,也是一个用途。

目前韩国对于这些战略威胁,没有好的解决方法。

尤其是朝鲜的火箭炮,一次性就可以发射大量火箭弹。

如果朝鲜先发制人,第一轮火箭弹齐射,已经可以给汉城造成惨重打击,哪怕稍后被韩国空军战机摧毁也赚了。

第二,汉城快爆了。

韩国人口只有4000多万,然而其中2000多万生活在汉城,这里也是韩国7成经济的中心。

目前汉城人口密度高达8800/平方公里,比东京的4500/平方公里还要高,也高于上海的6000、北京的5000、纽约的1700。

在所有发达国家的大城市中,汉城人口密度是最大的。

由此的代价是:人口密集、地价飞涨、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化恶象,阻碍可持续发展。

所以,迁都以后新首都距离三八线有160公里以上,超越了朝鲜远程火炮的威胁。

同时,这个城市目前只有50万人口,成为政治首都也可以缓解汉城的人口压力,还可以让汉城经济出现一定程度的分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