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作战,什么武器杀伤效果最好?

最近中印边境局势紧张,一度弄得双方剑拔弩张,由于边境地区的地貌特殊,所以很多人开始关注起山地作战。

那么在山地作战中,什么武器杀伤效果最好?

如果科学地回答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不管在什么环境作战,没有任何一种武器是万能的。

比如说,有朋友说迫击炮是山地战最好的杀伤性武器,如果敌人没有到达射程的时候,难道坐等他们送上门来?

比如敌人用坦克发起冲锋的时候,还是迫击炮杀伤效果最好吗?

比如敌人是班组发动进攻的形式,迫击炮射击比其它武器更好吗?

再比如,当敌人接近阵地的时候,迫击炮还管用吗?

实事求是地说,山地作战没有固定模式,有远战也有近战、有步兵冲锋,也有坦克冲锋、有以营连为单位的集团冲锋;也有以班排为单位的突击队冲锋。

对于大规模集结在一起,正在运动中、没有达到火炮射程的敌方大部队,最好的办法是直升机攻击。

其中美国的阿帕奇(AH-6)4攻击直升机、AH-1攻击直升机、阿帕奇攻击直升机是最佳选择,其中AH-64攻击直升机可以挂载16枚地狱火反坦克导弹,还能同时对多个目标发动打击。

AH-64A的机首下方装有一门M-203E-1 30mm单管链炮,M-203的射速可以调整,正常射速为625发/分,最大射速每分钟能达到1000发,机内最大载弹量为1100~1200发 。M-203E-1的主要弹种为M-789高爆穿甲双用途杀伤弹(HEDP),能够轻松摧毁以山地战为主的轻装甲车。

对地面作战人员进行打击的效果,它也毫不含糊,一发炮弹可以杀伤10平方米内的士兵,计算下来,1000发炮弹的杀伤面积该是多少?跟迫击炮相比会差吗?

还有一点,阿帕奇直升机的作战半径在250公里以上,迫击炮更是鞭长莫及。

迫击炮的最大射速是每分钟120发,有效射程是400米左右,跟阿帕奇上的炮弹(有效射程8000米)威力简直是天壤之别。

但是敌军当进入射程时,如果我们没有阿帕奇,如果直升机攻击力不从心,那就轮到朋友们所说的迫击炮大显神威了。

迫击炮的最大优点有两个,一个是炮弹供应充足(直升机上的炮弹打完就只能干瞪眼);另一个是灵活机动,移动方便,还可以攻击障碍物后面的目标。

所以世界上最有名的山地部队——美国第10山地师,不仅装备了105和155毫米的轻型牵引榴炮,还装备了更小口径的81毫米迫击炮和60毫米迫击炮。

在美国的第10山地师中,有3个105毫米榴炮营建制,如果一个营对一个区域集中打击,可以一举摧毁27个集团目标,最远的杀伤距离能达到20公里。

如果对敌人的有生目标进行集中打击,在5分钟之内就能将810发炮弹倾倒入敌军阵容中,能够让敌军的摩托化步兵营寸步难行;如果对一个野炮旅进行打击,将会在十分钟之内摧毁其五分之一的装备。

第10山地师还有9个步兵营装备小口径迫击炮共计90门,其射程是4千米,能在一分钟内对敌方目标发射1350发炮弹。

以上说的都是山地作战中的远、中程作战火力,如果敌人冲到跟前,武装直升机和迫击炮都无能为力,只能靠枪榴弹发射器、轻重机枪,如果头顶有战机,还是毒刺防空导弹最给力。

除此之外,自动步枪和反器材步枪也是必不可少的,谁敢说它们杀伤力不大?

印度的山地师就装备了伯莱塔“天蝎座”TGT型8.6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巴雷特M95型12.7毫米反器材步枪以及AK-103、AK12突击步枪。

赵本山说过,猫走不走直线要看老鼠;山地作战哪种武器杀伤力大,是看敌人进攻的态势以及他们跟己方阵地之间的距离。

山地作战,什么武器杀伤效果最好?

世界各大军事杂志公认的美军第十山地师是最强的山地作战部队之一,就连平时孤傲的印军都曾在2004年邀请美军第十山地师的教官为印度山地师授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以参考美军第十山地师的武器配备,了解在山地作战哪种武器杀伤效果最好。

美军第10山地师是美国陆军的一个轻步兵师,总部设在纽约的德拉姆堡。该师被指定为山地作战部队,是美军规模中唯一接受过山地和北极极端气候条件下专业训练和进行战斗的师。

二战期间,第10山地师最初在1943年被命名为第10轻步兵师,主要在意大利阿尔卑斯山脉作战,该师在1944年被重新命名为第10山地师,二战结束后,该师被取消番号,期间该师反复恢复后又撤销,直到1985年重新启用后,该师被确定为第10山地师,以延续该师在二战的光荣传统。自该师重新启用以来,该师参加了海湾战争的沙漠风暴行动、佛罗里达安德鲁飓风救灾,以及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并且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山地作战中发挥重要攻坚力量,其作战旅已经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部署了20多个部队。

第十山地师有一个师总部和总部营,三个步兵旅战斗队,一个师炮兵,一个作战航空旅,一个师维持旅,以及一个来自第三十六步兵师的相关旅战斗队。从这可以看出山地师要想发挥作战能力,必须得由多兵种进行配合。

美军的第十山地师几乎每人都配备有一副黑色的墨镜,这不是为了耍帅,而是在山地或者雪地高原上,所有肉眼看到的目标都是一个颜色,长时期处于这种环境很容易眼睛疲劳,甚至变瞎,因此为了让士兵能够适应山地环境,增加人为操作的武器命中率,首先得做好细节工作。

而该师的作战航空旅包含一个AH-64阿帕奇直升机营,AH-64武装直升机24架、AH-1武装直升机8架;两个UH-60黑鹰直升机营,UH-60A通用直升机36架。一个空中骑兵中队和一个航空支援营。该作战航空旅主要负责将山地师士兵送达作战区域,并为其提供空中火力支援,以及伤员的运送,实现山地师的陆空一体的打击能力。依靠其空投能力,第10山地师的8600多名在1994年完成了保卫海地太子港国际机场的任务。

第十山地师的炮兵主要是榴弹炮和迫击炮。榴弹炮的弹道抛物线曲线比较大,射程比较远,大概射程可以达到几十公里不等,射速约每分钟5发,一般用于火力攻坚,用于进攻敌人的碉堡或暗堡。第十山地师配备了105毫米轻型牵引榴弹炮54门,和8门155毫米M777榴弹炮由于采用钛合金和铝合金的轻型材料制成,重量只有3.42吨,与常规材料制成的榴弹炮轻了一半,可以使用C-130运输机,C-17运输机或者MH-53直升机进行空投或者吊运收回。

而迫击炮的弹道抛物线比较垂直,一般在山地行军布阵时,都会将阵地部署在反斜面,反斜面工事很难被弹道轨道平滑的加农炮击中,而迫击炮可以在越过山顶后,增加命中部署在山背面的敌人的几率。第十山地师拥有81毫米迫击炮36门、60毫米迫击炮54门,用于形成火力规模。不过迫击炮在松软的雪地高原很难支撑,必须得将其移动至装甲车或者其他坚硬平面上使用。

此外第十山地师还配备了“复仇者”防空导弹系统36部、“毒刺”防空导弹发射装置40部、OH-58D侦察直升机31架、EH-60电子战直升机3架,BGM-71拖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162部、40毫米枪榴弹发射器831具、7.62毫米机枪918挺、12.7毫米重机枪47挺、5.56毫米M16A1自动步枪9818支、各种无线电台2449部、各种夜视器材1200余件、各种车辆2360部,补齐其在侦察和防空,地面运输,近距离作战的能力。

而为了让第十山地师的士兵能够在高原雪地里可以作战,美军还为此聘请了滑雪冠军和滑雪专家教授其滑雪技能,也邀请气候学专家为其提供气候研究数据,以预防作战时出现雪崩的突发状况。

总之,山地作战不是单一维度的努力就能获得最佳效果,而是各种武器和各技术人员并肩努力的结果。这也是为何印度山地师尽管数量全球最多,但是只学到了第十山地师的皮毛。如果真的只依靠某种武器就能获得山地作战的最佳效果,那么印度山地师已经几乎把美军山地师的装备都搬运了过来,应该就能形成立竿见影的山地作战效果,但是却只是形似而神不似,细节方面才是关键。

山地作战,什么武器杀伤效果最好?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东旭说的非常准确,迫击炮是山地作战之王,主要性能强于山炮。

在二战期间,各国都发现真正的山地作战,即便是山炮运输困难。

山炮其实就是可以拆卸的野战炮。运输时,山炮会分为几个部分,分别由骡马或者人力背负。

比如博福斯75山炮,就要分成8个部分。

但是,山炮要分为很多部分,作战之前需要组装起来,要一段时间的准备时期。

另外,山炮通常是75毫米,炮弹重量很大,运输不便,火力持续性差。

山炮还需要在平坦阵地部署,不是什么地形都可以使用的。

简而言之,山炮就是一门榴弹炮。

相反,迫击炮就方便的多。

二战中山地作战最厉害的就是81或者82毫米迫击炮,可以拆卸成3部分,步兵也可以背负。

山炮重达700公斤以上,而81毫米迫击炮仅有60公斤,十分之一的重量。

所以,基本步兵能够达到的前线,迫击炮都可以到达。

迫击炮射程虽不如山炮,也不能直瞄炮击,但也有3000米的射程,炮弹杀伤半径15米左右,射速仍然可以保持每分钟30到35发,具有良好的压制性。

迫击炮无需构建什么发射阵地,找块平地即可。

山地作战,什么武器杀伤效果最好?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当然是迫击炮了。

可大可小,可近可远,甚至连武器死角都没有。

在山地作战中,需要一个便于携带,火力迅猛的火炮作为近距离支援步兵的炮火。

而迫击炮恰恰符合山地战的风格。

首先,便于携带,可拆卸设计,这使得作战人员能够快速移动,提高部队的机动性,这个在山地战中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山地战讲究的是居高而下,通过占据制高点,扩大火力覆盖的范围,从而使敌方受到火力压制,这也使得高地争夺成为山地战的重头戏,也是最残酷的战斗。当年上甘岭战役就是如此,双方为了数个高地间反复争夺,我方凭借地利优势和后勤保障的关系,使得他们能够成功阻挡了美军的进攻。

其次,口径多样,从120,再到80,60毫米口径的,应有尽有,这就意味着迫击炮既可精确打击,也可以进行无差别的火力覆盖和压制。再加上弹头种类的不同,比如说可以有高爆弹,温压弹,钢珠弹等等,这对于缺乏远程炮火的山地兵来说就是一个火力福音。

另外还有一点:那就是可以打普通炮弹的死角,对躲在反斜面的敌人来说,炮兵可以利用其特殊的弹道轨迹做到有效打击。这使得对方无处躲藏,无法利用反斜面战术躲避普通榴弹炮,山炮的火力打击。

当然M777榴弹炮,火焰喷射器,无后作力炮等也是山地战神器,但是无论是射击频率,击毁率,炮弹补给等等,最终还是与迫击炮有差距,也是其能够历经百年战争的风风雨雨,至今仍在各国的军队中服役。

山地作战,什么武器杀伤效果最好?

山地作战,什么武器杀伤效果最好?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的队伍大多数在太行山上,他们依托太行山,给以了日本鬼子重创。因山地不同平原地区,有山洞能隐藏,使敌人不容易发现。再说在山上居高临下打击敌人,就是用石头也能砸死砸伤敌人。使敌人时常在山里寻找我军主力时提心吊胆。

日本鬼子当时配备了迫击炮。迫击炮很适合山地作战,该炮口径一般都在60一80毫米,携带也方便。炮管与地面45至85角度,其角度越大,发射距离越短。迫击炮的炸弹没有弹筒,当炮弹填入炮膛,弹尾挨着炮管底部碰到撞针就会引爆推进剂,随即发射推出炮弹,威力巨大。抗日战争时期杨成武将军指挥着迫击炮,用两、三发炮弹就把半山腰的日寇师联队指挥部彻底击毁,日军中将当场被炸死,引起日军极大的震惊。

现代化的战争,在山地作战不光适用迫击炮,多用于打察一体的无人机,对敌方实施攻击。前几天阿塞拜疆就是用无人机对山地上亚美尼亚的坦克和武装人员实施了武力打击,使亚方受到重创。

综合上述分析我认为山地作战,无人机和迫击炮杀伤效果最好。

山地作战,什么武器杀伤效果最好?

就连印度都知道,山地作战要用火炮!根据《印度时报》的报道,印度军队在与我国交界的拉达克东部区域部署火炮,一共部署了3个M777榴弹炮团。对此,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印度方面长期推行“前进政策”、非法越线蚕食中国领土,这是中印边境局势紧张的根源。中方反对在边境争议地区开展以军事争控为目的的军备竞赛。

图为支奴干直升机吊运M777火炮到高原山地。

经过多次中印、印巴边境冲突的印度军队,深知火炮在山地作战中的重要性,只要部署足够的火炮,就能封锁山口、山谷,攻击射程范围内的敌人目标,甚至依靠炮兵火力,覆盖敌人的集结地域,阻止敌人的进攻行动。在己方进攻中,山地炮兵部队还能提供徐进炮火支持,在己方进攻方向上,打击纵深防御之敌。

图为CH-47运输机在吊运M777。

图为MV-22鱼鹰旋翼机在吊运M777火炮,该炮最大优势就是轻便,可以由直升机直接投送到地形复杂的区域。

根据《印度时报》的说法,印度在靠近中印边境的列城地区,部署了各种口径和用途的火炮,最强大的就是美军大量使用的M777超轻型榴弹炮,该炮自重仅3.9吨,可以由2.5吨级的轻型卡车拖动,也可以由CH-47“支奴干”运输直升机直接吊装,机动性很强,可以部署到没有公路的山脊、山顶等区域,在山地作战中实现更优越的射击角度和射程,覆盖更深入的山谷区域。

图为美军操作M777火炮,该炮自动化程度较低,使用费时耗力。

M777火炮需要8人操作,必要时可以由3-5人操作,不过射速要大大降低。该炮因为大量使用铝合金构件,并且没有配备自动装填机构,因此最大射速只有一分钟1-2发。射速慢、射程短是他的最大缺点,该炮射程只有30公里,在155毫米大口径榴弹炮中算是比较短的,但是在山地作战中,打击的角度、部署的数量远比射程更重要,因此该炮大量装备印度山地部队,印度耗资6亿多美元购买了145门该炮就是为了应对山地作战的需要。

图为M777超轻型榴弹炮。

印度也知道M777超轻型榴弹炮不能满足大规模战役的持续射击需求,还是需要自动火炮来满足火力高密度突击的需要,于是印度又从韩国购买了K-9型自行榴弹炮,该炮射程较远,达到了40公里,并且拥有完善的自动装填机构,爆发射速达到了6-8发/分,是M777超轻型榴弹炮射速的3倍,满足了印度对突击火力和机动式火力平台的需求,且其信息化程度较高,打击精度也很先进。目前,印度部署的K-9火炮位于加勒万大河口,距离去年加勒万我方烈士牺牲处仅5公里,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图为我国的PCL-181卡车炮。

应该说,印度这些举动显然是为未来可能发生的边境冲突做准备,借着这些强有力的火炮支援,印度就能够在对峙中保持更强的压迫力,这是印度“前进政策”的一部分。在印度多年的准备之下,印度陆军已经装备了包括145门155毫米M777超轻型榴弹炮、100多门155毫米K-9自行榴弹炮、100多门122毫米苏制D-30榴弹炮在内的庞大炮兵部队,装备各类身管火炮超过3000门,且还计划实施一项炮兵现代化计划,以配备3000多门先进的新型火炮。

不过,对于印军的这些动向,我们大可不必担忧。因为我们在高原地区配备了性能十分先进的PCL-181自行榴弹炮,和全重超过40吨的韩国K-9履带式自行火炮不同,PCL-181是一种卡车炮,全重仅25吨,可以由运-20大型运输机一次投送2门该炮到作战地域,由于我国路网发达,因此PCL-181使用轮式机动,最大时速超过了100公里,从展开到射击的时间不超过13秒,是机动灵活的先进榴弹炮。

图为PCL-181卡车炮平射,其稳定性非常好。

PCL-181自行榴弹炮射速较快,装备了自动装弹机,稳定射速为6-8发/分,在第一分钟可以爆发射速发射超过10枚炮弹。该炮射程较远,使用普通炮弹可达50公里射程,增程炮弹可达70公里射程,使用更为先进的制导炮弹可以有100-120公里射程,是印度M777超轻型榴弹炮的3倍射程,是韩国K-9自行火炮最大射程的近2倍。

图为通过列车运往高原的PCL-181卡车炮。

PCL-181自行榴弹炮之外,我国也发展了自己的超轻型榴弹炮,比如AH-4超轻型榴弹炮,该炮比M777还轻,可以由直-8、直-20等运输直升机吊装,不过其部署之后的基本性能和M777类似,都属于射程短、射速慢的火炮。不过,这种火炮本来也就属于易部署的快速反应火炮,并非是炮战、阵地战见长,适用于应付突然出现的袭击,或者发动突然的攻势行动。

图为我国的AH-4型超轻型榴弹炮。

总之,在山地作战中,最好的武器就是火炮,毕竟在山地这种交通不便、地形分割、战场机动困难的地域,火力远比其他的任何指标都重要,因为炮弹到达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装备部署的速度,在山地作战,炮兵一定要强,这一点可谓是人尽皆知的真理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