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神雕侠侣》中,金轮法王为什么执意要收郭襄为徒弟?

金轮法王临终之时,曾含泪哀求郭襄叫他一声师父,郭襄一位善良,心肠又软的好姑娘,虽然自身才从金轮法王一手制造的险境之中解脱,但金轮法王却又对她有活命之恩,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金轮法王眼望郭襄,微微含笑,听到最想收为徒弟的人儿终于肯叫他一声师父,金轮法王含笑瞑目而死。

在神雕结局前的重头戏襄阳之战中,金轮法王不顾高手的脸面,强行掳走了郭襄,想要借助郭襄来逼近郭靖投降,即便不能投降,打击郭靖这个襄阳城核心人物的心态也是极好的。此时刚在绝情谷底和小龙女重逢的杨过也来到了襄阳战场,不管是出于神雕侠的身份还是和郭家的世交关系,杨过自然不能袖手旁观,自己出手前往救援。

杨过过于托大没有带上玄铁重剑,大意之下险些死于金轮法王之手,如果不是绝境之中爆发,以黯然销魂掌重创了金轮法王,自身也得陷进去。但此时的高台在杨过和金轮法王的激战之下已经被击打得残破不堪,下面又燃着熊熊大火,眼见就要倒塌,郭襄也要随之掉入火海,金轮法王却做出了一个大出意料的举动,拼尽全力划破了捆绑郭襄的绳索,将郭襄抛给了杨过,自己掉落高台而死。

金轮法王舍命相救郭襄的举动,也算是良心发现,不忍郭襄这个自己看中的良材美玉就此丧生。从他的身上就可以体现出武侠世界一个几乎所有门派都看中的字眼:传承。

名师佳徒是一份最为美好的心愿,武侠世界中所有渴望成名的人无不希望自己都得到名师看中,自此被传授神功绝学,从此一举成名天下知,成为顶尖侠客逍遥江湖。有名师指点,远比自己在黑暗之中摸着石头过河要强得多。

就像名师难觅一样,佳徒同样是可遇不可求。将自己的一身所学传承下去,将本门派绝学发扬光大,是很多成名高手或名门大派的核心需求。如果徒弟愚笨不堪,一身所学所托非人,本门的绝学可能就会就此中断。

就像金庸江湖中最大的门派之一丐帮,镇帮绝学打狗棒法在耶律齐手中失传,降龙十八掌耶律齐也只传了十五掌,到了倚天时期,丐帮的帮主史火龙资质也不行,拼尽全力也只学了十二掌。等到了史红石上位后降龙十八掌更是就此绝迹。丐帮从此只能沦为二流帮派,失去了争霸江湖的最大资本。

同样的道理,倚天中张三丰闭关多年,结果被赵敏派遣的刚相使诈打成重伤,第一任务就是寻找到俞岱岩,将自己新悟出的太极拳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囫囵吞枣地传给俞岱岩,以便给武当留下一份可以传承的绝学。

神雕侠侣中的金轮法王一心想收郭襄为徒,其实这种心理和张三丰没有二样。金轮法王的大弟子资质最好,本来可以传承他的衣钵,可惜却过早离世。二弟子达尔巴过分憨厚,虽然孝心可嘉,但撑不起门户。三弟子倒是聪明,可惜人品太次,关键时刻还抛弃师父独自逃生。

郭襄本来是金轮法王掳走来制衡郭靖的工具人,但在金轮法王打死拼死救援的樊一翁后,郭襄虽然愤怒金轮法王打死自己好友,面对金轮法王故意倒地试探,郭襄也没有趁机下重手伤人。这份善良是金轮法王看中郭襄的最重要原因。

郭襄出身不凡,外公是五绝之一的东邪黄药师,母亲是丐帮之主黄蓉,父亲是大名鼎鼎的郭巨侠,郭襄不像是她姐姐郭芙,完美地避开了父母所有的优点,郭襄则是基本上集中了她父母所有的最为难得的品质。

她善良得甚至有些迂腐,即使面对金轮法王这个父亲的最大对头,她也下不去狠手,最大的坚持就是坚决不肯低头叫金轮法王师父。她聪明伶俐、狡黠灵动、天赋出色,完美继承了黄蓉的优点。虽然像他母亲那样因为聪明学东西过于容易,不肯专心习武,但已经表现出了不错的底子。

在郭襄的身上,很有可能体现了两个字:慧根。郭襄的善良、对感情的过分执着都注定了她与这个世俗的世界格格不入。她不愿跟随金轮法王学艺的原因之一是我又不是佛门中人,怎么能传承你的武功。最后的结果却是郭襄在四十岁看破一切出家峨眉。也许就注定了郭襄与金轮法王是有一定的缘分。

面对这样的璞玉,郭靖黄蓉因为事务繁多没有刻意雕琢,便稍加培养便能成为任何一个门派的顶梁柱。金轮法王仅有的三个徒弟中两个都已经惨死,二徒弟心思过于单纯又没法担当重任,自己这一身所学可能会就此失传,寻找一个传人就是当务之急。

至于说郭襄的身世问题,在金轮法王看来这完全不是问题,二人只是各为其主,只是所站的立场不同,本身并没有深仇大恨。再者郭襄年龄还小,留在身边培养几年观念也是可以改变的。

正是出于这方面考虑,金轮法王在掳走郭襄的过程中完全将她当成了自己徒弟看待,一路好吃好喝地侍候着,面对郭襄各种刁难他如同一个和蔼的老爷爷,从不计较。甚至在绝情谷中郭襄跳下崖挽留杨过时拼命上前想要拉住她,眼见郭襄跳下悬崖后他的伤心也是真心实意的。

虽然郭襄最后一直没有答应做他徒弟,但在最后关头,金轮法王还是心软救了郭襄,也换得了郭襄真心叫了他一声师父,最后含笑而逝,也算是心愿得偿。

最后郭襄能开宗立派,创出峨眉这个中原六大门派之一,也证明了金轮法王眼光确实不俗,如果郭襄能传他的密宗绝学,未尝不能将之发扬光大,只是二人毕竟身份对立,这个假设也没有了实现的可能。

小说《神雕侠侣》中,金轮法王为什么执意要收郭襄为徒弟?

新修版小说对于金轮这个人物,作了不少形象方面的修改,把他的称呼由“法王”改成了“国师”,也丰富了这个人物形象的感情色彩,从而增加了他在读者心目中的良好印象。而体现他这个良好印象的情节,便是集中在他对郭襄的爱护上。金轮国师为何会对郭襄那么好,一是因为他在郭襄身上看到了自己衣钵传承的希望,二则是金庸先生为了成就了郭襄的人见人爱,突显她这个人物形象的魅力。金轮在郭襄身上看到了自己衣钵传承的希望,因而决心想收郭襄为徒,这让他对郭襄出奇的好。

虽然自身堪称当世中一代武学宗师,但金轮的门下却寂寥得很。武林中人对收徒之事瞧得极重,为的就是将来有一天,能有人继承自己的衣钵,将自己的武功发扬光大,因而对收徒的标准也定得很高,不会轻易收徒。像金轮这样的出家人没子女,一身本事全靠弟子传宗接代,衣钵的授受更是头等大事。可惜他门下的弟子,没有一个能是继承他衣钵的上选。

金轮曾收过三个弟子。大弟子文武全才,资质极佳,金轮本欲传以衣钵,可是却不幸早亡,这成了他一生最大的心痛,也只能退而求其次,把希望寄托在后来所收另外两个弟子的身上。

可是二弟子达尔巴诚朴谨厚,徒具神力,但却头脑简单,不能领会他高深秘奥的内功。大散关英雄大会,达尔巴奉金轮之命与杨过比试,结果杨过学他蒙古语与之相对,竟让他相信杨过是他的大师兄转世,之后又被杨过施以“移魂大法”,当众跳舞,败下阵来。这“移魂大法”纯系心灵之力的感应,倘若对方心神凝定,此法往往无效,要是对方内力更高,则反激过来,施术者反受其制。达尔巴能被杨过施以“移魂大法”,一见他头脑简单,心神易乱,二见他内功天赋不佳,难悟金轮高深秘奥的内功。如此资质,实难继承金轮衣钵。所幸他忠心护师,这倒与他的师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达尔巴的师弟就是霍都了,也是金轮的三弟子。霍都乃是蒙古王子,但也是这样的出身,造就了他的天性凉薄,自私自利。他虽有过人的武学天赋,但却在危难中叛师而别,无情无义,让金轮无比绝望。那是发生在当年的重阳宫,金轮与杨过的第二次大战中。金轮与杨过的重剑相抗僵持,比拼内力,已至十分紧急的当口,任谁稍有移动,都要立吃大亏,却被小龙女用金针所逼,为避金针自往后退,结果岔了内息,委顿在地,全无抗拒之力。面对杨过的重剑,为救师傅,达尔巴和霍都各用兵器一齐架住重剑。但重剑力道奇猛,达尔巴和霍都两人同时双膝一软,支撑不住跪倒在地,力挺兵刃死命撑住。随着杨过重剑上劲力愈来愈强,两人都觉支撑不住,这时霍都为了自保,竟骗达尔巴独自支撑,随后不顾金轮逃脱而去。

岂知霍都全不是设法相救师父,只自谋脱身,叫道:“师哥,小弟回蒙古勤练武功,十年后找上这姓杨的小子,给师父和你报仇!”说着转身急跃,飞也似的去了。新修版《神雕侠侣•第二十七回》

假若不是当日杨过见达尔巴忠心护师,敬他是条好汉,放了他们一马,他与金轮怕是早已命丧终南山。这件事,让金轮对霍都心生绝望,断了传他衣钵的想法,也让金轮返回蒙古潜修了十六年,将“龙象般若功”练至第十层,再旅中原,与杨过一较高下。然而十六年后,金轮虽然神功大成,但自思年事已高,空具一身神技,却苦无传人,百年之后,这绝世武功自然就此湮没无闻,每当念及,常致郁郁。

而恰恰就在这时,金轮遇到了郭襄。他见郭襄资质之佳,生平罕见,虽是敌人之女,但她年纪尚幼,何难改变,心想只要传以绝技,再加佛法熏陶,时日一久,她自会渐渐淡忘昔日之事。何况自己与她父母只两国相争而敌对,又不是有什么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怨,他很自信能够让郭襄继承他的衣钵,光大他的武功。在郭襄看到了自己衣钵传承的希望,由此金轮一心想收郭襄为徒,虽说是抓了她,却把小郭襄照顾得无微不至。

郭襄这个人物在《神雕侠侣》中,可以说金庸先生把最好的一切都给了她,为了突显她的魅力,把她设置成了人见人爱。

郭襄为何能获得金轮的青睐?一是因她有过人的天赋,二是因为她的心地善良。天赋异禀的人虽是可遇不可求,但像金轮这样的武学高手,只要他肯放低要求,自然能够寻得,他的大弟子和三弟子霍都,就曾都是这样的人。然而有天赋不一定心地好,金轮受过霍都的薄凉,对这点可谓耿耿于怀。郭襄被金轮擒获之后,金轮为了试探她,曾伪装被郭襄打伤在地,不能弹动,想看郭襄如何收手。但是郭襄对他却不忍心下重手,只是点了他周身穴道,搬了四块几十斤的巨岩,压在他身上,并“教训”他日后不能再害人,这让金轮对她刮目相待。

国师虽中了她双掌,但这两掌如何能震他下树?又如何能伤得他不能动弹?他却假装受伤,要瞧瞧郭襄如何动手,待见她收石不砸,暗想:“这小妮子聪明伶俐,心地又好,有我二徒之长,却无二徒之短。”不由得起了要收她为徒之心。新修版《神雕侠侣•第三十八回》

而在之后与郭襄相处的一个多月中,金轮国师倾囊相授本门的内外武功。郭襄日长无聊,便习以自遣,心养日后欲谋脱身,必须取得金轮信任,对她防范松了,不再日夜紧守才行,于是假意拜师,诚心学习。她人本聪颖敏悟,这一专注,便进境极快,金轮见她学得比当年的大弟子更快更好,更是十分喜欢。因而更对郭襄照顾得无微不至,用小心翼翼来说也不过分。

佛教出家人无子无女,一片慈爱之心,通常倾注在传法弟子身上,金轮对于郭襄,便如是亲生爱女一般,郭靖之对爱女,有时尚厉声呵责几句,金轮却是捧在手里惟恐融了,呵一口气惟恐飞了。想到心爱的大弟子染病早亡,生恐郭襄蹈其覆辙,连她饮食衣着也关心料理,不让她受半点风寒。为了培养这个衣钵的继承人,金轮将宋蒙两国的对峙,一时间都抛诸脑后。金轮对郭襄的这番真心的照顾,也让郭襄倍为感动,慢慢改变了她对金轮的看法。

小说结局,金轮虽将她压上高台,但一直心生不忍,最后为救郭襄,更是不顾自己的性命之危,这也是郭襄最终会真心叫喊金轮为师傅的原因。金轮在郭襄身上的付出,无疑是更加丰富了他的人物形象,金庸先生这样的设置也让金轮国师,在读者的心中留下了一个良好的印象。只是作为小说中武林的第一大反派,他是必死无疑的,但改成是为救郭襄而死,无疑更能体现他的高大形象。

其实,金庸先生之所以安排金轮这样对待郭襄,除了提高金轮这个人物形象,消除藏教高僧都是反派的历来印象,也是为了进一步塑造郭襄的魅力。金庸先生把最好的一切都给了郭襄,说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也不过分。有如恶魔李莫愁看到她也会顿起母爱之心,前辈高手看到她,都对她喜爱至极,更是给了她“小东邪”的称号,最后连同小说中第一大反派的设定金轮都想收她为徒,就更能说明,为何杨过当日会遍邀群雄来给她过生日了。杨过此举,并不是为了刺痛郭芙,而是说明郭襄值得他这样付出。而且,让郭襄在金轮那拜莲华生大士,修习密教瑜珈密乘,与后来她出家创建峨眉一事相呼应,可谓是一举三得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小说《神雕侠侣》中,金轮法王为什么执意要收郭襄为徒弟?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金轮法王此人并不能说是蒙古的走狗,也不是非常恶毒的坏人。

金轮法王出场以后很长时间,并没有杀过人。

他第一次杀人,是打死了冯默风。

当时金轮法王和其他三大高手都在追杀郭靖和杨过,冯默风出来阻拦,甚至拼死保住金轮法王。

金轮法王为了不让郭靖逃走,才下毒手将冯默风杀死。

金轮法王第二次杀人,杀掉的就是长须鬼和大头鬼。这两人是杨过的朋友,甚至可以说是手下。金轮法王此次来中原就是为了找杨过报仇,加上这两人武功也很厉害,直接出杀手将他们杀死。

除此以外,金轮法王就没杀过什么人。

他做过的大坏事,就是自己被冰魄银子刺伤后,又诱骗尼摩星去同样被刺伤。

现在看来,金轮法王也是为了自保。尼摩星一直将金轮法王当作敌人,如果发现他受了重伤,恐怕直接回来杀人。

总体来说,金轮法王并不是很坏。

书中也说,金轮法王同郭靖、黄蓉也没有什么恩怨。仅仅因为他是蒙古国师,而蒙古同南宋开战,金轮法王才同郭靖为敌。

但金轮法王也不是一心要为蒙古人卖命,更多时候只是为了维持自己蒙古国师的地位而已。

一旦自己的利益和蒙古的利益冲突,金轮法王还是会顾着自己。

金轮法王是僧人,没有子女。

对于僧人来说,选择继承人极为重要。尤其金轮法王的武功博大精深,是上乘武功,不是什么邪门左道的功夫。

普通人比如达尔巴这种人,不能学习到很高水平,需要有很高自治才能学好。

金轮法王的大弟子资质极高,本来有望学全武功继承下去,谁知道年轻时候就病死了。

三弟子霍都资质很高,却是个背叛师门的无耻之徒。

金轮法王遇到郭襄时,已经是老人了,未必还能活多久。这六十年来,金轮法王一定认真寻找继承人,却始终没有找到。

突然看到了郭襄,金轮法王就被震撼了。

郭襄的资质极高,后来一个人创建了峨眉派,成为武林排行前四的超强门派。

由此可见,郭襄资质甚至强于金轮法王。

同时,郭襄人品很好,明知道金轮法王刚刚杀死了自己的朋友,也不忍心下毒手。发现金轮法王似乎内力走火入魔,竟然还主动相救。

如果郭襄愿意成为金轮法王徒弟,一定会尊重师傅,不会像霍都一样抛弃师傅只顾逃命。

郭襄的胆量很大,面对武功超强的金轮法王威胁,毫不畏惧,也不怕死。

对于金轮法王来说,他是僧人不稀罕钱财,不近女色,权势也不太重要。他之所以为蒙古人效力,主要是为了蒙古国师的名声。

但是,相比国师的名气,显然选择一个优秀的继承人更为重要。

毕竟金轮法王死了以后,什么名气也没用了,有了优秀的徒弟却可以将武功传承下去,不至于失传。

所以,金轮法王对郭襄很好,就是希望收她为徒。

小说《神雕侠侣》中,金轮法王为什么执意要收郭襄为徒弟?

金庸先生通过金轮法王描写了郭襄的与众不同,为塑造郭襄这个人物服务。《神雕侠侣》中,金轮法王对郭襄那么好,一心想收她为徒,是看中了郭襄的资质。

一、写金轮法王一心收郭襄为徒,是作者描写郭襄这个人物的需要。

小说《神雕侠侣》里人物众多,主角是杨过和小龙女。戏份最多的人物除主角之外有郭靖、黄蓉、李莫愁、郭芙等人。

由于《神雕侠侣》是【射雕三部曲】之一,所以,《射雕英雄传》里的许多人物,除郭靖、黄蓉以外,比如欧阳锋、洪七公、黄药师、周伯通、段智兴等人也占了不少篇幅。

郭襄出场很晚,戏份很少,但郭襄“十六岁那年的烟花”和她“小东邪”的狂放不羁,跳脱可爱的性格,却让读者记忆深刻。成为了《神雕侠侣》里不可或缺的人物。

小说《神雕侠侣》中,无论写郭襄十六岁那年的烟花,还是写郭襄被金轮法王作为人质,无疑都是为了描写主角杨过。但奇就奇在金庸先生寥寥几笔,却让郭襄这个穿针引线的人物光彩照人。小说改编成电视剧以后,郭襄的形象更加动人。

作者通过金轮法王强迫郭襄为徒的情节,揭示了郭襄这个稚嫩的小姑娘的内在潜能,为【射雕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小说《倚天屠龙记》张目。

所以,在《倚天屠龙记》里,郭襄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江湖上一大武林帮派的创派祖师。金庸先生可谓巨笔如椽!

二、金轮法王一心收郭襄为徒,是看中了郭襄的资质。

“名师出高徒”,是许多人都明白的道理。殊不知名师不一定就必然有高徒。名师难逢,有良才美质的徒弟更是不好找。

小说《天龙八部》里,逍遥派无崖子两个弟子都有极高天赋。大弟子苏星河除了武功外,学会了师父的琴棋书画木工戏曲诸般技艺,收了八个弟子,每人精通一项。

单说苏星河的五弟子薛慕华,被人称为“阎王敌”,也就是说他可以从阎王手里夺回病人。行走江湖者都是过的刀头上舔血的日子,随时可能受伤,所以,无人敢于得罪他。可见其医术之精!

但薛慕华之医术比之他的师父苏星河,就是小巫见大巫了。苏星河无疑是资质很不错的人。

苏星河因为杂学耽误了武功的修炼,假如不学杂学,一心练武,必然武功高强。

无崖子的二弟子丁春秋,因为人品问题,没有学到师父的武功真传。但是他依然是有数的邪派高手,他的化功大法江湖上谈虎色变。可见他也是资质上佳之人。

无崖子被丁春秋偷袭侥幸未死,但实际上已成废人,隐居数十年,就是为了找到一个资质绝佳的人做他的衣钵传人。最后误打误撞地选中了虚竹。

历时数十年,无法觅得满意的弟子,只好使用珍珑棋局来寻找。可见,武功高强者要想找到一个得意弟子,多么不容易!

郭襄,无疑是一个资质绝佳的女孩子。金轮法王慧眼识珠,一眼就看到她有极大的可塑性,是自己最合适的武功传人。所以,金轮法王一心收郭襄为徒。

三、小说《倚天屠龙记》里,郭襄大放异彩,让上一部小说对她一鳞半爪的描写有了可信的结论。

《倚天屠龙记》里,郭襄创建了武侠江湖里中的一大门派峨嵋派。与张三丰创建的武当派并驾齐驱。

创建一个武林门派,除了自身精通武功之外,最重要的是要能独树一帜,自成一家。有自己的武功体系,有与其他门派迥然不同的武功特色。

郭襄是东邪黄药师的外孙女,是大侠郭靖的女儿,但她创建的峨嵋派武功断然不是桃花岛武功,也断然不是父亲郭靖的武功的延续。否则就不能成其为一个独立门派。

武当派张三丰,在《倚天屠龙记》里被誉为“辉映后世,照耀千古!” 作者并没有用类似的考语评价郭襄,但郭襄不依附于任何人、任何门派,而另辟蹊径,创建了在武林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峨嵋派,她在武林中,如同张三丰一样,具有不可替代的贡献。

武当派张三丰始终恋着郭襄。郭襄送给他的铁罗汉,他七八十年随身携带,他对郭襄的爱慕可略见一斑。郭襄的内在和他对武林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能也是她在张三丰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的重要原因。

一句话,郭襄在《倚天屠龙记》大放异彩,是《神雕侠侣》里,金轮法王为何要强制收她为徒的一个注脚。

小说《神雕侠侣》中,金轮法王为什么执意要收郭襄为徒弟?

金轮法王在文中是个大反派,是蒙古国师,学的是密宗武功,与无数人为敌,他的武功很高,对杨过、小龙女和黄蓉来说,都是劲敌。书中看他把谁都没放在眼里,却独独喜爱郭襄,执意想收她为徒。原因是什么呢?

郭襄的资质

练武需要资质,资质好的人,容易大成,当初张三丰就曾赞过张翠山的资质,隔空传功,演练上乘功夫,张翠山也能学的惟妙惟肖,这就是资质。

练武的人,尤其是武学大家,在遇到好苗子的时候,总想收到门下,况且金轮法王的弟子不是资质鲁钝,就是性情薄凉,他最看好的一个,又死了。

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个打击,后继无人也是很多武学大家最遗憾的事,若遇到了资质佳的人总想收录门下。

 

郭襄的性格

郭襄是个讨人喜欢的小姑娘,她刚出场的时候,就请一些江湖人士喝酒,有不少是丐帮的人,虽然黄蓉曾是丐帮帮主,耶律齐也是丐帮帮主,身为姐姐的郭芙对丐帮的人,却是一脸的嫌弃。

而相比之下,妹妹郭襄则豪爽潇洒的多,这些和她接触的人,都深有感触,也很喜欢她,他的生日,杨送的厚礼,让在座的人叹为观止,在杨过那里,觉得她是值得,他为她做任何事,同样她的这份豪气,金轮法王也是能感受到的。

从金轮法王出场以来,人们不是惧怕他 ,就是厌恶他,这些郭襄也有,但同时也有对他的关心,这和她天生的侠义之气,息息相关,这让他感到了从未有的温暖。

在蒙古人围攻襄阳的时候,他以郭襄为要挟,最后还是为救郭襄而丧命。

他想收郭襄为徒,除了资质的因素,更多是处于对郭襄的喜爱。

小说《神雕侠侣》中,金轮法王为什么执意要收郭襄为徒弟?

金庸小说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不管反派有多坏,只要他有一个善举,那么这个人就可以被洗白。

比如李莫愁,手上沾满鲜血,即便是婴儿也下得去手,这样一个人,本应该为人唾弃,但就因为照顾郭襄,甚至愿意为了郭襄去死而被大家原谅。

再比如欧阳克,他和他叔叔欧阳锋一丘之貉,实在算不上什么好人,唯一的亮点就是他对黄蓉的确情深,明知巨石是黄蓉设计害他,却仍然对黄蓉说:“你别说巨石是你设计的,否则我叔叔会杀了你的。”

人就是这样,明明觉得他恶贯满盈,却因为还有那么一点人性,便对他有了慈悲之心,这也是人之常情。

而这样的反派,金轮法王也算一个。

金轮法王一出场,就是和武林正派为敌。他代表蒙古来闯郭靖举办的第一届武林大会,开始真是意气风发,让我想起了鸠摩智。

鸠摩智曾经说过:“没有我鸠摩智,算什么英雄大会?”

金轮法王虽然没这么说,但是他的心里一定是这么想的。

这是金轮法王的第一次出关,那时他已经是密宗的第一高手,天资卓越,在他眼里,他就是天下第一。

但是第一次来到中原,就在郭靖的降龙十八掌下吃了苦头,而后又几次三番和杨过、小龙女为难,屡尝败果。最后一次,在全真教差点被杨过的玄铁重剑打死,因为徒弟达尔巴奋力抵抗,这才勉强保住了性命,从此回到密宗苦练龙象波若功,再没踏足中原。

金轮法王再次来到中原,已经是十多年后的事情。他的确是个武学天才,这点连一灯大师都自愧不如,竟然练成了龙象波若功的第十层,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是有一个有趣的事情,就是他曾经抓住过郭襄,不仅没有因为她是仇人的女儿而杀了她,相反对这个小姑娘呵护备至,甚至还要将他一身绝学传授给她。

看似不合情理,但是仔细分析,他这么做有两点原因,且听我慢慢道来。

第一,金轮法王是一代高手,他一直在寻找传人

金轮法王对郭襄和对待郭靖等人的态度有天壤之别,这才让人不理解,为何这样一个反派,会对敌人的女儿如此仁慈。

其实,金轮法王十多年来一直在寻找传人,只是苦于没遇到合适的人选。

他原本有三位徒弟,二徒弟达尔巴,生性淳朴,尊师重道,很得金轮法王的喜欢,只是他资质平庸,实在难以领会他的密宗绝学。

三徒弟霍都贵为蒙古王子,但是天资不错,但是为人心狠手辣,不择手段,在金轮法王林伟之际竟然逃走,这样的人怎能当他的传人。

只有他的大徒弟,天资高,为人又正直,一直是金轮法王衣钵的最佳人选,只是英年早逝,成为了金轮法王心里永远的痛。

而这十多年来,金轮法王没有放弃寻找传人的想法,当她遇到郭襄的时候,就曾断定这个女孩武学资质很高,是个练武的好苗子。

他也的确没看错,郭襄后来能凭一己之力开创峨眉派,武学上的天赋自是不低。

他知道了郭襄的身份,却仍然想收她为徒,就是金轮法王好不容易碰上这么好的一个传人,他实在不舍得杀,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他觉得他有本事让郭襄忘记前尘往事,成为自己的乖徒弟。

第二,郭襄心地善良

金轮法王这辈子,算起来没做过什么好事。但就是越恶的人,随着岁数增长就越发觉得寂寞。

每一个恶人,背后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去,自从被霍都背叛后,他的心就再也不愿意相信任何人了。

但是遇到郭襄之后,他坚硬的心渐渐被这个年仅16岁的小姑娘暖化了。

金轮法王被郭襄点中穴道的时候,其实就有意收她为徒,只是想再考验她一下。

凭他的盖世武功,怎么能被一个小丫头点中穴道呢?他躺在地上,看看郭襄的心地如何。

国师虽中了她双掌,但这两掌如何能震他下树?又如何能伤得他不能动弹?他却假装受伤,要瞧瞧郭襄如何动手,待见她收石不砸,暗想:“这小妮子聪明伶俐,心地又好,有我二徒之长,却无二徒之短。”不由得起了要收她为徒之心。

原文中说的很清楚,金轮法王只是假意被点穴来考验郭襄。郭襄的做法也正中他的下怀。

郭襄终究是不忍心下手,她将几块石头压在金轮法王的身上,却并未杀了他。这样一个行为,算是饶了金轮法王,也是救了郭襄自己。

经此一役,金轮法王更是坚定了,要收郭襄为关门弟子的信念。在一起相处的一个月以来,金轮法王将自己的毕生绝学传给了郭襄,郭襄也觉得无聊,便学了起来,没想到她资质非凡,竟然学得有模有样,让金轮法王觉得后继有人,甚是开心。

正是基于这两点,金轮法王才对这个仇人的女儿网开一面。在新修版的结局中,金轮法王硬是拼了一条性命救下了郭襄,自己也因此殒身,最终得到了郭襄的一句“师傅”,应该也算得偿所愿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