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被囚禁在哪里?有何依据?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燕飞。
这是宋徽宗囚禁在五国城时所做的《思断肠》,充满了对故国的无限眷恋和无奈。(徽钦二帝囚禁迁徙路线图,燕京、中京、上京、韩州,最后主体战俘在韩州一分为三,五国城、临潢、咸州各一部,蓝色为主体战俘迁徙,粉红箭头为分别迁徙三处)
宋徽宗囚禁地考证。宋徽宗在金国的囚禁之地是不断变化的,并没有固定在一个地方,根据不同史书典籍的记载,从1127年的4月徽钦二帝被押往北方到1135年宋徽宗在五国城去世的八年间,宋徽宗、宋钦宗共被囚禁了五个地方,分别是金国燕京(现在的北京市)、金国中京(今内蒙古宁城县,大定府)、金国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韩州(今辽宁省昌图县)、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县)。
从时间段上来看宋徽宗、宋钦宗囚禁地点的变化如下:
1、1127年4月至1127年8月左右,徽钦二帝和主要被俘人员在燕京、中京囚禁,时间约为4个月;
2、1127年9月至1127年11月26日,徽钦二帝在金国的上京举办了献俘仪式,囚禁时间约为2个月;
3、1127年11月底至1130年7月15日,囚禁在韩州,时间约为2年10个月;
4、1130年9月2日至1135年宋徽宗去世,囚禁在五国城,时间约为5年。从韩州迁徙到五国城用时46日。
从历史记载来看,宋徽宗囚禁地主要在两个地方,韩州和五国城。宋钦宗活的比较长,他的囚禁地在五国城后又迁往金国上京、燕京,于1156年去世。(黑龙江依兰县五国城遗址,有争议,因为囚禁徽钦二帝而闻名于世)
为何金国不断迁徙徽钦二帝的囚禁地?从各种不同的史书记载,金人囚禁徽钦二帝的初期是不断变换囚禁地点的,在1127年这一年更换了四个囚禁地点,最后在韩州稳定下来,徽钦二帝在韩州居住了将近3年的时间。
这四个囚禁地点除了在金国上京期间是为了举办献俘仪式外,徽钦二帝一直处于流动囚禁状态。金国能够攻破东京汴梁,俘获徽钦二帝有很大的偶然性,一些地方上的北宋军队并没有被击垮,是有能力派遣小股部队营救徽钦二帝的,因此金国人不敢将徽钦二帝的囚禁地固定下来,不断的变化囚禁地也是在试探北宋是否有营救措施出台。
在金国将北宋君臣押往北方的时候,不断有一些北宋的大臣逃离金军的控制,逃亡到南宋境内,这些人会将囚禁地点泄露出去,金国不得不防。
比较著名北宋大臣曹勋,带着宋徽宗的诏书逃脱,千辛万苦最终于1127年7月到达南京,将宋徽宗用衣服写成的诏书递交给了宋高宗赵构。曹勋知道宋徽宗大概的囚禁位置,于是建议宋高宗招募死士,由海路出发到金国几个都城寻找宋徽宗的下落,主要集中在燕京、东京等地寻找,营救出来后再由海路接应到南方。不过宋高宗并没有打算营救徽钦二帝,将曹勋罢黜,9年时间不能随意迁徙。到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之后,曹勋出任副使出使金国。
曹勋的建议只是营救徽钦二帝的一个实例,其实很多地方上的军队也有比较多的将领希望迎接二帝回归,譬如岳飞等,金国不得不防,因此在初期时常变换囚禁徽钦二帝的囚禁地。
1130年7月15日,金国将囚禁在韩州的2200多北宋主要战俘迁徙,迁徙地分为三路:徽钦二帝及其主要随从人员140多人迁徙到五国城;一路一千人左右迁徙到临潢,现在内蒙古的巴林左旗;一路一千多人迁往咸州,现在的辽宁开原。
如此以来,徽钦二帝只有140多人陪伴,他们都是金国重要的战俘,主要以徽钦二帝的后宫人员和女儿女婿等。五国城是金国的腹地,南宋要想营救也比较困难,同时也断掉了徽钦二帝可能的消息来源和助力,毕竟2200多人的战俘生活在一个地方,难免有逃脱的,泄露了囚禁的信息。(金军押送徽钦二帝北返绘画)
徽钦二帝被俘后的主要历史记载依据有哪些?现在我们几乎可以了解徽钦二帝被俘后的很多囚禁时的点点滴滴,这主要来源于不同的历史记载,然后将徽钦二帝的囚禁生活串联起来了,展现了徽钦二帝真实的囚禁生活。具体的史书有如下几个:
1、《金史》和《大金国志》。
《金史》是元代编纂的,主要由投降元朝的金人撰写;而《大金国志》则是由宇文懋昭撰写,他先是金人,然后又投奔了南宋,身份比较特殊。
这两部史书记载了徽钦二帝在五国城囚禁的历史事实,如下:
丁卯、上如东京温汤,徙昏德公、重昏侯于鹘里改路。(《金史》)
宋二帝自韩州如五国城。(《大金国志》)
这里宇文懋昭记载徽钦二帝由韩州迁徙到五国城,而《金史》则记载囚禁在鹘里改路,看似好像不对头,这是鹘里改路和五国城其实就是一个地方,现在的黑龙江依兰县。(部分靖康之难的史书)
2、《大金吊伐录》和《北狩行录》。
《大金吊伐录》看书名就知道是金人所写,具体作者不详,但记载了金太祖、金太宗攻伐北宋的一些历史事实,可以作为正史的补充。金太宗完颜晟生于1075,病逝于1135年,正好和宋徽宗同一年去世。他在1123年即位,灭亡北宋正是他在位期间的功绩,这一段历史记载徽钦二帝被俘的记载非常详细。
《北狩行录》的作者是蔡京的第五子蔡鞗,他娶了宋徽宗的女儿茂德帝姬赵福金,茂德帝姬在1126年就改嫁给完颜宗望,完颜宗望是完颜阿骨打的次子,于1127年去世。蔡鞗被俘之后一直跟随徽钦二帝,因此他的记载比较详实,但其中的曲笔也比较多。
根据这两部史书,可以将徽钦二帝囚禁地点的变换和时间节点、具体的囚禁生活能够对照得到真相。
庚戌中元徙居五国城,乘舟而行,凡四十六日至。(《北狩行录》)
赴和啰噶(鹘里改)路安置,今月二日到。(《大金吊伐录》)
《北狩行录》记载1130年7月15日从韩州迁徙到五国城,乘坐的是船,经过46天到达;而《大金吊伐录》则记载9月2日(7月15日到9月2日正好46天)到达五国城,这两者正好是吻合的,可以对照两本史书的真实性。
尤其是《北狩行录》,这是作者和徽钦二帝共同关押是所写,对照无误真实性非常高。
3、《同愤录》和《靖康稗史》。
1142年,金国统一遣返宋高宗的母亲韦氏,宋徽宗、郑皇后、邢皇后的棺椁南返,也有一批官员被遣返。其中有一个跟随徽钦二帝被俘的官员李浩,他将自己的见闻写成了《同愤录》一书。详细的记载了被俘的生活,因为太真实,宋高宗看过这本是书后想杀了李浩,并将他所做的《同愤录》焚毁,幸亏韦皇后劝阻,李浩才得以幸免。
不知何故,李浩还遗留下了《同愤录》的副本,在南宋末年被保存了下来,被名为确庵、耐庵所获得,重新编著成《靖康稗史》,实际上只是《同愤录》的下编,上编已经遗失了。
《靖康稗史》记载了徽钦二帝后宫及其子女遭受的苦难,其中还记载了徽钦二帝及其主要俘虏在金国上京献俘仪式中的种种记载,让我们详细了解了徽钦二帝的俘虏生涯。
《靖康稗史》全书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
《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瓮中人语》、《开封府状》、《南征录汇》、《青宫译语》、《呻吟语》、《宋俘记》。
这是作者亲历、亲见、亲闻的记载,是笔记本类型的史书。
4、《北狩见闻录》。
这是曹勋所编写的史书,记载了自己被俘和徽钦二帝共同押往北方的见闻,只不过曹勋在押送北方的途中就逃脱了,他做俘虏的生涯很短,从东京汴梁开始到逃跑只走了十几天,记载见闻只限于金国破城到燕山逃脱的时间段。(曹勋像,做《北狩见闻录》)
有关徽钦二帝记载的史书主要是以上几种,其他史书的零星记载也有不少,将这些记载考证串联起来之后,我们得以了解徽钦二帝被俘后详细信息。
徽钦二帝被囚禁时是不是坐井观天?在传统演义《说岳全传》中,徽钦二帝被囚禁在五国城的一个枯井中,坐井观天,每天要有人递给他们食物生活。根据历史记载,徽钦二帝的生活完全不是一回事。
在韩州囚禁期间,金国将韩州城中的住户全部迁出,将几千俘虏全部安置到城中生活,军队负责看管,宋徽宗、宋钦宗获得了45顷的土地,供给自己生活;到达五国城中后按照韩州的惯例,徽钦二帝也有一定数量的土地耕种,他们的囚禁生活在一定范围内,不得离开,根本没有囚禁在枯井之中。
宋徽宗被囚禁在哪里?有何依据?
公元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难”。这是一段汉民族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那么宋徽宗最终被囚禁在哪里?笔者查阅相关文献,让我来告诉你答案吧!
一、辽、金、北宋的形势概览公元1005年1月,北宋与辽国订立和约: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故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宋、辽之间百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
此时的金国前身“女真族”生活在中国东北三省,还是一个十分弱小部落,依附于辽国。
公元1114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诸部后起兵反辽。
公元1115年在上京会宁府立国,建立“大金”。
公元1125年灭辽朝,公元1127年又发动“靖康之变”灭亡北宋。
二、辽国和金朝的五京制度辽国实行五京制度,详见下图:西京大同、南京析津(今北京)、东京辽阳、中京大定、上京临潢。
金国在灭亡辽国、北宋之后,也有五个京城,详见下图:上京会宁府、西京大同府、中都大兴府(今北京)、南京开封府、东京辽阳府。
三、“靖康之难”后,宋徽宗、宋钦宗“北狩路线”据《宋史》卷二十三《钦宗纪》和《北狩行录》记载:公元1127年,金军攻陷汴京(今开封)后,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及王公大臣、后宫嫔妃共计一万余人,携带大量金银财宝北上。从汴京到上京会宁府,现在我用导航地图预估了一下,1900多公里,在当时那个年代,交通不便,史书上记载他们总共走了3000多公里。
《北狩行录》作者蔡鞗,他是宋徽宗朝丞相蔡京的儿子,驸马都尉,其妻为徽宗第四女,“靖康之变”后,一直奉陪徽、钦二帝到五国城。“北狩”,皇帝被掳到北方区的婉词。该文集主要记述二帝被俘后生活状况较具体的史料,对研究宋史、金史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个庞大的押囚队伍先后途经中都大兴府(今北京)、北京大定府(今内蒙宁城县)、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市)、行程超过了3000多公里,历时整整一年,路上死伤无数,大约于公元1128年夏,到达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市)。到达上京会宁府后,宋徽宗和宋钦宗跪拜了金太祖和金太宗陵寝,之后二人分别被封为“昏德公”,宋钦宗封为“重昏侯”。
金人为了防止二帝与宋人取得联系,没把他们留在离中原较近的西京(今大同)、燕京(今北京)、中京(今内蒙宁城县)等,而是把他们两人囚禁到更为偏远的胡里改路。二帝到了那里后,开始过上了与世隔绝的囚禁生涯。
公元1135年,宋徽宗过了屈辱的8年的俘虏生活,病故。公元1156年,可怜的宋钦宗苦苦等待了29年,也没有等到重回中原大地的机会,两人至死都没有离开金人的囚禁范围。
自唐朝末年到五代十国时期,地方藩镇军事割据难题,一直是困扰中央政权的棘手问题。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他建立大宋伊始,就“杯酒释兵权”,建立了一套“重文抑武”的制度,这样虽然一举解决了地方军事割据问题,但也导致了“靖康之难”的发生。
这套制度在巩固中央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实力的壮大,这套制度在面临外部势力干预的情况下,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整个两宋期间,虽然经济上远远超过了之前所有的朝代,但正是由于“重文抑武”这个制度,导致军事实力太弱,很容易出现被别人吊打的情况。
一个国家究竟建立一套怎样的制度,既能对外的时候硬的起来,又能对内解决地方军事割据难题呢?不得不让人反思!
(本文系作者原创,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果喜欢本文,请关注和点赞,有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咨询。)
宋徽宗被囚禁在哪里?有何依据?
若论求生欲之强,宋徽宗称第二就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这厮被关了9年居然生了14个孩子(金人当然没少帮忙),你说他心得多大!他最终死在了五国城的地窨子里,也就是今天的黑龙江省依兰县。
宋徽宗的命运,似乎在他出生之前就已经注定了!据说他出生的前一天,老爸宋神宗心血来潮,去观看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结果越看越觉得李煜风流倜傥,顿时对这位花美男爱到非常。结果第二天宋徽宗就诞生了,容貌居然依稀有几分李煜的影子,宋神宗可能早就把李煜亡国的事儿抛在了脑后,不然就凭容貌相似这一点,当时也非得把宋徽宗掐死!
咱们虽然不相信宿命,但也不得不感慨一下:宋徽宗赵佶和南唐后主李煜,简直是太像了,这两位老兄同病相怜,除了当皇帝不在行,其他事儿都玩的贼溜。宋徽宗的哥哥宋哲宗驾崩之后,皇位落到了他身上,这更给他创造了作死的便利条件。这么说吧,明君应该干的事他一件也没干,昏君的行为却一样没落下!
作死就会死,金人的铁蹄踏破了京城,虽然他早把皇位传给了儿子,但身为太上皇也自然在劫难逃。这时候的宋徽宗,听说金银财宝被金军劫掠一空,根本没往心里去,但是听说书画文物这样的艺术品遭到毁坏,却心疼的难受落泪,你看看人家这情怀和品味!
不过他很快就不用为艺术品担心了,整个京城的好东西都落入了金人手中,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后妃、皇子、公主等皇族成员,还有数以千计的宫女、工匠,也全成了金人的战利品,被成群结队的像牛羊一样驱赶着向金人的京城行进!
在从东京汴梁(河南开封)但金国上京(黑龙江哈尔滨)的几千里路上,宋徽宗肯定明白了一个道理:笔杆子再锋利也敌不过枪杆子。面对金兵的刀枪,他们只能选择苟且偷生接受凌辱或者不甘受辱慷慨赴死,在这点上宋徽宗表现的还不如一些有气节的宫女,她们为了保住尊严不惜自尽身亡,而宋徽宗即便是看着自己的老婆女儿被金人蹂躏,也选择了苟且的活着!
漫漫几千里路途上,宋徽宗带着他的儿子宋钦宗,一起修炼成了忍者神龟,所以到了金人的都城后,即便金人让他披麻戴孝祭拜金人的老祖宗、带着后妃儿女们脱光衣服穿羊皮行牵羊礼,他也都用巨大的勇气和厚实的脸皮坚持着完成了,终于创造了千古帝王的终极纪录!
已经接受过极端屈辱的宋徽宗,已经百炼成钢无所畏惧,他信念坚定的活着,并且在此后的9年间连续生了14个子女,我们即便刨除金人帮忙的概数,估计这位老兄的产量也在一年一个左右!难道他是在用这种方法向金人展氏自己旺盛的生命力?还是将无尽的哀愁化做了夜晚的疯狂?
宋徽宗在被送到五国城后,即便生命力再旺盛,毕竟还是不习惯北地的严寒,身为俘虏营养也得不到保证,住的又是潮湿的地窨子,再加上滚床单也不节制,所以虽然有强大的求生欲支撑,但诚实的身体却实在顶不住了,最终在1135年54岁的时候,不甘心地闭上了眼睛!
喜欢请关注,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删。
宋徽宗被囚禁在哪里?有何依据?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宋徽宗被俘以后,先是被金太宗变为庶人,随后强行北上带到金国的中京,就是今天的北京市。
随后,宋徽宗又和儿子宋钦宗又在1年后,被转移到更北方的上京会宁府。
这个会宁府,是今天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它的下去很大,包括松花江以南以东,牡丹江、老爷岭以西及长白山以北地区。
当时辽天祚帝,也是被俘虏后押解到这里。
这是金国女真起家的地方,然而在当年是一片不毛之地,极为寒冷。
在这里,根据金国传统,对被俘的帝国领袖,要进行“牵羊礼”。
牵羊礼就是一种表示臣服的仪式,参加的俘虏无论男女都必须坦胸赤背,身披羊皮,跪拜金太祖庙。
这对于男人尚且是奇耻大辱,何谈女性。
但宋徽宗和宋钦宗为了活命,只得带着男女俘虏,在乾元殿拜谒金太宗完颜吴乞买。
金太宗非常满意,还封宋徽宗为昏德公,钦宗为重昏侯,加以侮辱。
随后,宋徽宗等2000多人,被搬迁到韩州(辽宁省昌图八面城)。
根据历史记载,金国只是负责两个皇帝的饮食,其余人“给田四十五顷,种莳自给。”
一说,这尚且算是优待,因为金国二太子完颜宗望,娶了宋徽宗之女茂德帝姬为妻。
完颜宗望觉得不能对岳父太夸张,至少不能像对辽天祚帝那样虐待,反复求情,才有这种待遇。
然而,随着军情的变化,南宋建立,实力有所增强。
金国怕有人回来抢劫两个皇帝,又将他们搬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城北旧古城)。
不要说当年,就算解放前的依兰县也是土匪横行的偏僻地方。
在这里,不可能有人能够劫走皇帝。而此时跟着宋徽宗父子的仆人,只有140多人,其余不是折磨而死,就是自尽,或者被其他金国贵族抢走。
宋徽宗在这里苟延残喘活了5年,病死。
死了以后,虽然宋钦宗苦苦哀求土葬,然而按照当地风俗火葬。
据说当时将动物的油脂浇到宋徽宗尸体上,点火以后烧了一会就灭了,如此好几次。
宋徽宗尸体被烧的半焦,惨不忍睹。
宋钦宗大哭,跳入土坑中试图一通自焚而死,但被金兵强行拖了上来。
皇统元年(1141年)二月,金熙宗为改善与南宋的关系,将死去的徽宗追封为天水郡王,将钦宗封为天水郡公。第一提高了级别,原来封徽宗为二品昏德公,追封为王升为一品,原封钦宗为三品重昏侯,现封为升为二品。第二是去掉了原封号中的侮辱含义。第三是以赵姓天水郡望之为封号,以示尊重。
不过,宋钦宗并没有好下场。
完颜亮认为宋钦宗和还活着的辽天祚帝始终是个威胁,不如干脆除掉。
《大宋宣和遗事》则记载南宋绍兴二十六年(金朝正隆元年,1156年)六月,金朝皇帝完颜亮命令56岁的宋钦宗赵桓、81岁的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去比赛马球。
期间,赵桓中途被人从马上撞跌下来,被马乱践而死。
辽天祚帝看出金兵是要他们的性命,决定逃走。辽天祚帝虽年牢,毕竟是契丹人,善骑术,一度纵马冲出重围逃命。完颜亮大怒,命令士兵直接下手。金国骑兵追上去,将辽天祚帝乱箭射死。
宋徽宗被囚禁在哪里?有何依据?
公元1127年北宋宋徽宗(赵佶)与钦宗(赵桓)父子皇帝,兵败被俘,金兵押解两位皇帝从开封到北国边疆现今的依兰城。两帝最终客死在依兰城。一生跌宕起伏,遭遇悲惨。
一、靖康之难,两帝被俘宋徽宗是北宋的第八位皇帝,哲宗赵煦只生了一个儿子,不幸早亡。按宋朝皇室的继位惯例,从皇弟中择选继承人。”依律当立同母弟赵似”。
当时朝臣都反对立赵,“轻佻不可以君临天下”。而向皇后却转达神宗的遗诏,让赵佶继皇帝位,“有福寿,且仁孝。”赵佶就这样登上皇位,他做了24年的皇帝。
宋徽宗感到治理国家的艰难,此时的大宋朝,社会秩序混乱,政局淆乱,吏治腐败。他把皇位推给了太子赵桓,自己做起太上皇,还自封“太上道君皇帝”。
元丞相脱脱总结他失国的原因说: “非若晋惠之愚、孙皓之暴, 亦非曹、马之篡夺, 特恃其私智小慧, 用心一偏, 疏斥正士, 狎近奸谀”,主要是不务正业, 任用奸臣, 排斥忠臣, “玩物丧志, 纵欲败度”又“溺信虚无, 祟饰游观, 困竭民力”才造成亡国的。宣和七年(1125年),太子赵桓继皇帝位。1126年改年号靖康,赵桓继位后,也不能改变朝局。
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势如破竹,没有多久攻陷了汴京,北宋王朝宣告灭亡。宋徽宗父子以及皇室成员成了金国的俘虏。随着金兵北迁囚禁依兰,史称靖康之难。
二、北狩之路,历经三年到达囚禁之地依兰金兵从开封开始押解宋徽宗及皇室成员,达到依兰,相距有千里的路程,那时的交通条件差,没有几个月,就不可能到达的。他们一群人从开封开始,经磁州、铭州,一直往北行,经怀柔,过滦河至中京大定府,经建州,沿西行到过金国都城上京会宁府。
宋徽宗达到上京后,要求他参拜金太宗。金太宗赐封赵佶为昏德公,赵桓为重昏侯。两父子真是无奈,从这个封号就知道,不是什么好的封号。此地他们暂住了一段时间。
金天会八年(1130年),达到依兰,这是他们最后的定居点。押来的皇室宗亲,在中途病死、逃亡的,只剩下了140人。
金廷将已囚禁二年的赵佶父子由韩州又迁徙到鹘胡里改路, 至少与下列史实有关:
1、当年赵佶北迁途中走到燕山时曾密遣内臣曹勋,给九子赵构捎回写有“即便即真, 来救父母”的亲笔半臂内衣( 赵构母韦贵妃和赵构妻邢氏也都捎去书信及脱下腕上金环, 让转告康王: “愿如此环, 得早相见” 。)
曹勋逃回南方后, 即将御衣及书信面交赵构,并提出组织敢死队航海去金国, 截赵佶父子从海路回归的建议, 赵构对此一直未加可否, 曹勋也九年也未得再被召见。
2、南宋派到金国祈请使宇文玄中是位学界泰斗, 被金太宗留下聘为 “国师”, 还将其家眷接到阿城, 他帮助金朝制定了朝政制度、礼仪等, 但他仍忠于故国, 曾策划宋钦宗南归, 被金廷发现处死。
3、岳飞抗金高潮时, 曾发动郾城大战, 已收复了郾城、颖昌、郑州等河南大部, 主力反攻到朱仙镇 , 已安排官员去巩县修葺宋陵, 并指日安排渡河北进, 一时两河震动, 时刻准备迎接王师光复旧土, 甚至金兵内部也有密受岳飞旗牌愿作内应的。
金国领兵元帅金兀术已经承认失败, 准备弃城北撤。岳飞向其部下扬言“要直捣黄龙府, 迎取二圣回銮”。黄龙府是辽金时代的北方重镇, 兵家必争之地。
韩州在其以南, 鹘里改路在其东北, 隔张广才岭, 比韩州陆上还要多 420 里, 再加水上行舟 40 多天,从囚禁地的安全方面考虑, 无论是逃脱或解救都增加了难度。
三、在依兰过着悲凄的囚徒生活,最后客死异乡赵佶父子是在天会8年7月15日到达依兰,10月郑皇后病逝。
《北狩行录》中说: “上皇因哭太后, 一目失明。”在南方习惯的人,刚到北方,生活,天气都不会习惯,在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打击下,意志日益消沉,想回归南方是没有希望了。
历史学家金毓黻、王宝善实地查勘考证, 认定为徽钦二帝被禁五国城处无疑”的记述, 也实际证实了父子皇帝的囚禁所在地。
《北狩行录》中对其日常生活也有所记载: “日昃得食四盂, 二帝分食之”。在天会13年(1135年)宋徽宗病故。此时的他只有54岁。在1142年,金宋议和,他们灵柩才回到南方。
《金史》载: “熙宗天会十三年( 1135) , 昏德公赵佶死, 遗使致祭赙赠”。两年后绍兴七年( 1137) 死信才传到江南。宋徽宗执政二十四年,执着诗词,书画,听信奸侫之言,远贤臣,造成社会不安定,朝局动荡,最后落得客死异乡,作为皇帝,真是悲惨,可怜。
宋徽宗被囚禁在哪里?有何依据?
公元1127年4月,金兵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宋徽宗和宋钦宗及大臣嫔妃宫女等3000多人被押往金国。中途先是被囚禁在燕京(北京),途经中京(现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住在契丹的原相国府,后到金国首都上京(哈尔滨市阿城区),宋徽宗和宋钦宗及大臣嫔妃宫女等在这里住了两个月。
公元1128年10月,又开始向西来到韩州(今辽宁省昌图八面坡),到这时宋徽宗和宋钦宗一行只剩下近900人,为了安置宋朝的君臣们,金军将城里的女真人都迁出来了。后来岳飞在北伐金国的战争中是节节胜利,金太宗害怕宋朝岳家军打过来解救宋徽宗和宋钦宗,于是又向东押往内地。
途中经过有江的地方乘船,路地上就乘马车,历时近两个月,到达五国城。就是现在哈尔滨市依兰县城北的*五国头城*遗址,这里北有松花江,西有牡丹江,东有倭肯河,东西还有两山作为屏障。不仅是水陆交通要道,也是一个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
1130年,宋徽宗和宋钦宗开始了他们漫长而屈辱的*坐井观天*生活,1135年、1156年,宋徽宗和宋钦宗先后死于五国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