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期,德军中的爆炸摩托艇威力如何?
爆炸摩托艇最早出现在战场上始于一战时期,当时德国海军装备有这种奇特的进攻武器。爆炸摩托艇本质上是一种夜间偷袭的自杀性武器,给敌方船只造成的破坏并不算大,而且操作起来极易被发现。所以,爆炸摩托艇出现在一战时还能适应当时的战场,在二战各种高科技武器纷纷登场的年代就显得那么黯淡无光了,也就是到了战争后期,德国制造业被盟军轰炸的支离破碎,各种武器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才想起来使用爆炸摩托艇这种奇葩武器。
1944年4月,德军制造出了林森爆炸摩托艇,随即第一次出现在二战的战场上,服役于党卫军的特种部队。当时,爆炸摩托艇以三艘为一个作战单位,其中两艘是带有炸药的攻击艇,第三艘是非武装的控制艇。在夜间,三艘爆炸摩托艇结伴而行,一开始以较慢的速度向敌方船只缓缓驶去,等到距离目标还有一百米时,攻击艇上的士兵为炸药安好印信,自己跳进水里。随后攻击艇突然加速,以最快速度冲向目标。这时控制艇开始用无线信号控制攻击艇的行驶方向,引导其完成瞄准,并救起之前入水的士兵。
如果一切进展顺利,攻击艇依靠冲击力会把目标撞出凹陷部位,并引爆少量炸药破坏船体。然后在控制艇的操作下,开始引爆400公斤的主炸药,最后达到让目标沉没的效果。很明显,这种攻击方式是一种亡羊补牢的应急手段,在实战中也发挥不出太大的威力。
1944年6月,林森爆炸摩托艇用于攻击诺曼底登陆的舰艇,结果效果不佳,造成的威力不大,自身的损失不小。随后将改进后的林森艇投入到8月的英吉利海峡和斯凯尔特河河口行动中,结果盟军的轻型护卫舰艇把林森艇打的抱头鼠窜,损失惨重,最多也就是能炸沉盟军的扫雷拖网渔船或者登陆艇,根本起不到什么实质上的作用。
德国还设计出了另外两种高速爆炸摩托艇,但都没有投入到战场。一种是叫“旋风”摩托艇,这种摩托艇是以Ju-52水上飞机的一对浮筒为原型,安上阿格斯109-014型脉冲喷射引擎,并能携带700公斤高爆炸药,但是“旋风”摩托艇有种致命缺陷,就是最高速度达不到65km/h,这也决定了这种爆炸摩托艇早早就被弃用了。第二种是“雪橇”摩托艇,这种摩托艇由一人操作,能携带1200公斤炸药,由600马力的发动机提供动力,预计最高速度能达到120 km/h。其实,无论怎么设计摩托艇,都无法在盟军的船舰利炮下生存,摩托艇的出现就是德军困兽犹斗的一种表现,根本起不到大的作用。
二战后期,德军中的爆炸摩托艇威力如何?
爆炸摩托艇诞生于十九世纪末,是欧洲人发明的。
在一战的时候,在欧洲战场摩托艇非常吃香,备受各国军队推崇,德国军队一度装备用这种不伦不类的武器,用于对军舰发动进攻。
爆炸摩托艇由于是在水面上行驶的,隐蔽性不好,非常容易被发现,所以只能适合夜间进行偷袭。
同时摩托艇是需要人直接驾驶的,执行攻击任务是一条不归路,基本没有生还可能,等于是跟对方同归于尽的,完全可以算是自杀性武器。
对于比较理性、以人为本的国家,这种自杀性武器是不被提倡的,很难有用武之地的。
同时爆炸摩托艇给敌方船只造成的破坏十分有限,不能造成根本性的伤害,因此在一战之后就基本被淘汰了,二战时期很少有国家使用,德国也是如此。
二战爆发的时候,距离一战已经20年,在此期间,科技发展迅速,军事技术也日新月异,各种高科技武器纷纷登场亮相,摩托艇只能黯然退场。
可是到了战争后期,德军本土不断受到盟军空袭,其在罗马尼亚的油田、输油管道也受到致命打击,德军的制造能力受到严重削弱。
这样一来,纳粹的战争资源枯竭,让德国的军备捉襟见肘,各种武器空前紧张,导致德军在欧洲战场节节败退,海上跟盟军的较量也处于下风。
在此情况下,德军在走投无路情况下,这才想起摩托艇,不得不重新拾起来这个已经有点搞笑的,被淘汰的自杀攻击型武器。其实德国海军本来是有一些摩托艇的,可是这些摩托艇只在近海担任治安、巡逻工作,因为这些摩托艇稳定性不高,不能适应大风大浪的海洋。
摩托艇上通常会配置几挺轻机枪,或者配备小口径的20机关炮,也只能吓唬那些手无寸铁的英国商船。
但二战后期的爆炸摩托艇,跟上述的摩托艇不一个概念,它的专业名子叫FL-Boote遥控艇。
FL-Boote遥控艇跟一战时期传统意义的摩托艇有所不同,或者说是摩托艇的2.0版。
它的最大特点是不再是一种自杀型的攻击武器,不再需要人驾驶者跟敌人同归于尽,说白了就是一种遥控攻击武器。
一般来说,需要由士兵事先把这种摩托艇停泊在敌人舰船旁边,然后在远处通过无线电遥控摩托艇,高速撞击敌人军舰。
因为遥控艇上可以装载几百多公斤的烈性炸药,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军舰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
但这种武器操作起来难度非常大,成功率不高。
凡是停泊军舰的地方,都是军港,戒备森严,FL-Boote遥控艇目标很大,非常明显,靠近敌人舰船非常困难。
另外当时的遥控技术还非常不成熟,操作起来不会得心应手,可行性存疑。
因此,FL-Boote遥控艇基本上乏善可陈,投入实战的次数有限。
德军在1944年春夏之交研制出了一种爆炸摩托艇,比遥控款的更有杀伤力。
这种攻击艇的操作者都是训练有素的党卫军特工,通常是三个摩托艇为一个作战小组,它们分工协作来完成攻击任务。
具体来讲,其中两艘是装载有炸药的,担任的是攻击任务;一艘没有装载炸药,只配置了机枪和小口径炮,担任掩护和撤退任务。
这三艘摩托艇保持一定距离,悄悄驶向敌军舰船,带到距离舰船不远的时候,上面的士兵从两艘装载炸药的摩托艇上迅速潜水,登上那艘掩护任务的摩托艇。
待到摩托艇到达安全距离后,士兵启动遥控装置对装载炸药的两艘摩托艇进行遥控引爆,这时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敌人舰船会裂开一个大洞。
这种爆炸摩托艇攻击,听起来很过瘾,但实施起来很搞笑,效果不怎么样。
1944年夏天,这种爆炸摩托艇首次用于攻击在诺曼底登陆作战中的盟军舰船,收效甚微,自身损失惨重。
一是盟军登陆行动很突然,事先并没有通知德国军队做准备,等德军发现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
二是因为盟军舰船太多了,参加登陆的舰船有近千艘,摩托艇即使得逞也无关大局。
事实上盟军舰艇在6月19号登陆行动中,海上刮起大风,掀起滔天巨浪,盟军有1艘油船,3艘驳船,7艘拖网渔船,67艘登陆艇被大风刮沉。但这丝毫不能阻挡盟军前进的步伐。
毫不夸张地说,摩托艇几乎没有对盟军舰艇造成什么破坏,因为时间太仓促了,根本来不及。它们对盟军舰船造成的威胁,还没有德军在水下布下的高压水雷大。在同年8月进行的英吉利海峡和斯凯尔特河河口行动中,德军倒是出动了不少爆炸摩托艇,但是盟军警惕性很高,早有防备。
还没有等摩托艇靠近,盟军的轻型护卫舰就对他们开火了,打得他们找不着北,狼狈逃窜。
那些摩托艇最多也就是能对过往的商船进行袭击,对武装舰船难以有什么作为。
后来德剧还研制出了两种爆炸摩托艇,还没有服役德国就投降了。
总之,不管摩托艇威力多大,靠近舰船都是一个难题,所以它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二战后期,德军中的爆炸摩托艇威力如何?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德军本来是有一些摩托艇。
然而,这些摩托艇不能在风浪较高的地方航行,所以一般只能用于近海的警戒和巡逻工作。
摩托艇上会放置机枪甚至20毫米机关炮之类,但即便对付英国的商船也是力不从心。
所谓的爆炸摩托艇,叫做FL-Boote遥控艇。
这是一种特种作战武器,不是传统意义的摩托艇。
FL-Boote遥控艇是一种采用无线遥控的武器,一般需要由蛙人或者特工先将遥控艇设法带到敌人舰队附近,然后通过隐蔽的无线电遥控,撞击敌人军舰。
FL-Boote遥控艇上装有烈性炸药,可以对军舰造成损伤。
但是,随便用脑子想想,这种袭击方式就不可能成功。
这么大的FL-Boote遥控艇,你用什么方法能够靠近敌人舰队呢?基本不可能。
另外,如何能够潜入敌人军港呢?也不可能。
况且无线电遥控的距离有限,对于操纵者来说过于危险,基本是在敌人军舰眼皮下操纵,很容易被敌人发现干掉。
所以,FL-Boote遥控艇没有实战的记录。
另外就是一种叫做林瑟爆破艇的东西。
这就是一个摩托艇,上面安装了几百公斤的炸药。这种摩托艇由2或者3人操纵,要高速驾驶,以接近30节的高速冲向敌人军舰。
在靠近敌人军舰大概100米左右,摩托艇的水兵跳水,快艇则继续行驶撞击军舰。
然而,这种方式更不靠谱。
首先不谈100米跳水,能不能躲过炸药的爆炸。依靠快速摩托艇,想要靠近军舰基本不可能!
这是因为几乎所有军舰都装有大量的速射机关炮,射程可以达到10海里距离。
而摩托艇的目标很大,速度又只是30节而已。
所以,只要敌人有准备,你早就成筛子了。
关键在于,摩托艇上又有炸药,如果被击中就是大炮仗了。
所以德军的林瑟爆破艇也没有实战记录。
自杀艇这种武器同德国人的理念不合。
德国人是比较理性的,拒绝不顾一切的蛮干。如果战败了就承认失败,卧薪尝胆,等待下一次战争再获胜。
这种自杀艇是日本人用的。日本人1944年5月27日制成“震洋”特攻摩托艇。
“震洋”特攻艇的全长约5米,全宽约1.2米,全重约1.4吨,艇的主体用胶合板制成。“震洋”特攻艇的头部装250千克烈性炸药,这是它的威力所在。“震洋”艇的最大速度约25节,艇员为1人。
“震洋”特攻艇的战法是“隐蔽待机,突然接敌,群起攻之,同归于尽”。一般隐蔽在海军基地的洞穴里,待敌舰来袭时突然冲出,以最高速度冲向敌舰,靠“群狼战术”与敌舰同归于尽。“震洋”,算得上是自杀性的海上轻骑敢死队。显然,“震洋”艇名为特攻艇,但实际上仅是一种防御性兵器,它不具备远海攻击能力。
日本共装备了3 300艘“震洋”特攻艇,用于本土决战。
1945年2月15日,日本海军的山崎大尉曾率50艘“震洋”艇出征。在菲律宾的科雷希多岛冲的作战中,炸伤美海军的巡洋舰一艘、驱逐舰一艘和2艘辅助舰。
1945年3月25日,配置在冲绳的第25、28、29战队参与了配合 牛岛满指挥的第32军的守岛任务。当夜,3个战队共出动68艘自杀艇分3个波次攻击企图进入这块锚地的美第58特混舰队第10中队的舰船。
由于此前,美军已经 对日本自杀艇攻击战术有了准备,所以,面对如狼似虎的“震洋”艇,每一艘美舰临时配备了陆军小型直瞄火炮,可以在一公里以上的距离直接射击自杀艇,避免自杀艇靠近大舰。仅此一役,日军就损失自杀艇58艘。美军只有两艘舰船受轻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