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空导弹发达的今天,制空权还至关重要吗?
兔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防空导弹属于一个防御性的手段,主要就是对作战飞机的打击,也算是本土或者战区争夺制空权的一个辅助手段,甚至是重要手段,但不是进攻性的作战手段。制空权的理念是伴随着飞机用于作战而出现的,在1 909年意大利的朱里奥·杜黑将军首先系统的提出了制空权理论并表示“制空权很快就会具有至少与制海权同等的价值”。随后的发展证明,杜黑是对的,《制空权》一书有杜黑编纂出版,对制空权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制空权的概念是在战略和战役层面对于战场上的空域进行掌控,掌握了制空权就等于让对方在战场空域失去了空中兵力的使用,同时自方则可以自由使用空中力量,这个意义是具有决定战局走向的重要体现。现在,作战模式正在步入信息化作,信息化是在机械化作战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最先进的作战模式,最主要的体现是战场由陆上、海上平面对抗,和简单的陆空协同、海空协同作战走向了陆、海、空、天、电、网,把战场空间拓展到了太空。从整个战场,包括后方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把各个单元连接成,纵向到底(单兵),横向到边,上下左右形成一个互联互通的情报信息网络,信息化体系下,战场是透明的。而制空权如果失去,就只能是维持在平面作战模式。空中一旦被对手控制,对手就可以利用各种侦察设备对战场监视,使整个战场变得透明化,军队调动、部署、火力梯次配置、后勤保障基地、指挥机构等等于是像一个立体地图一样展现给了对手,这个仗还能打下去吗。
从作战模式来看,从一战到二战都非常重视制空权的争夺,可以说每一次空战的发生都是在争夺制空权。二战后的数次大的战争,制空权的得失也都对战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制空权的争夺除了战斗机之间的较量,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就是防空导弹。防空导弹是一个年轻的武器装备,是在防空高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个打击距离得到拓展的制导武器,防空导弹的出现改变制空权的争夺作战模式,最大的措施就是把防空导弹列入到了制空权的范围。防空导弹目前的最大射程超过了数百公里,防空导弹的能力也已经覆盖了高中低空,远中近射程,这些都对于制空权的争夺带来了影响。面对普遍使用的防空导弹,制空权还重要吗?答案是肯定的,不但重要,而且比以往更重要。失去制空权就无法实施信息化体系作战,其实,信息化体系作战正是为了更加有效的取得胜利,其中就包括制空权的争夺。防空导弹虽然是一个必须要面对的课题,也给空中的作战飞机带来了影响,甚至会出现空中禁区,战斗机无法进入。但这并不意味着战斗机的作用就无用了,武器对抗本身就是矛盾体,矛盾相生相克,有飞机必然有防空导弹,防空导弹正是作战飞机催生出来的一个盾牌,而有了防空导弹才促使作战飞机实施电子压制,并装备了雷达告警器、导弹逼近告警器和干扰弹,所以,矛盾是永远不会消失的,而且相互促进发展。制空权的重要性在于,谁掌握了制空权,谁就能限制对方航空兵和防空兵力兵器的战斗活动。也就是说,争夺制空权中本身就包括对防空武器包括防空导弹的清剿打击。你可以理解为,制空权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消灭对方空中力量,一个是消灭对于地面防空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叫做夺取了制空权。因为,制空权本身就有防空力量包括防空导弹的构成主体。拥有制空权就能够使己方地面、海上作战力量获得有效的空中火力支援,后勤保障、同样时能够使己方的重要工业、指挥机构、重要目标、战略物资基地不受威胁,以便能够支撑作战的继续,反之,这一切都将受到打击,从而处于劣势地位。
二战后的伊拉克战争,是离我们最近的一场信息化体系支持下的战争,伊拉克的制空权被彻底剥夺。未来,制空权依然是一个重要的领域。防空导弹是构成制空权的一部分,如果拥有强大的防空导弹,同样能够维护一定空域的制空权安全,但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利用防空力量把一个国家保护起来,而且,防空导弹只是一个防御措施,而非进攻措施。防空导弹只能算是一个战役层面的力量,需要和空中力量配合使用,才能保证制空权的安全。而信息化体系也需要空中走廊的支持,空中的各种通讯中继机,无人通讯基站,战场侦察、监视等等都需要有一个空域。无人机是一个发展方向,无人机同样需要空域安全的战场环境,这些都需要拥有制空权来做保障。所以,尽管防空导弹普及化,性能越来越强,但制空权的争夺依然是必须的和必要的,看谁技高一筹而已。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在防空导弹发达的今天,制空权还至关重要吗?
”地面武器再强大,在绝对的制空权面前什么也不是”。
比如2003年美军在攻打伊拉克之前,伊勒克的防空力量放在那个年代并不弱,比如其装备了萨姆系列等多款不同射程的防空导弹系统,而且号称拥有百万雄师的伊拉克海陆空三军都比较强大。但是美国战争打响的第一时间美军和盟军就使用大量导弹、战机进攻,军舰和战机发射大量导弹在”空对面“非对称作战模式下,伊拉克装备的基本所有地面防空力量、指挥中心等战略目标全部被战斧巡航导弹、精确制导炸弹所摧毁。
这场战争再次毫无悬念的验证了空对面这种非对称作战的优势,同时也为以后的绝对的制空权奠定了基础。包括后面几年的伊拉克陆地清剿行动、阿富汗战争中基本都是美军先用大量导弹摧毁敌方防空武器后,再部署大量的战机巡逻从而垄断绝对的制空权,阿富汗境内的塔利恐怖分子只能躲进山洞,晚上偷偷跑出来放几枪。
比如美军在中东的十年战争期间,为什么美军能够长期稳居中东、占据绝对上风优势,除了美军在武器装备性能上的优势外,更离不开美军基于先进武器装备所掌握的:绝对制空权“优势,试想一下美军如果没有掌握绝对的制空权,美国陆军的车队敢胡乱行驶在充满路边IED炸弹、不知哪里冒出的RPG火箭弹袭击下随意出去执行任务吗?是不敢的。但是正是美军从战争打响的初期开始就牢牢掌握了绝对的制空权,那么地面的美军部队就不用担心敌方战机从空中攻击的可能,同时对于地面的陆军部队而言,如果遇袭可以第一时间呼叫空中支援,在附近经常巡逻的美军战机或者无人机可以第一时间提供火力支援。
所以防空武器虽然是技术升级的很先进了,比如俄罗斯最新装备并出口的S400远程防空系统,发射40N6防空导弹时最大射程达到了400公里,同时其装备的矢量拦截弹头可以有效拦截敌方的高机动飞行的战机,甚至能够拦截中程弹道导弹。
但是有没有想过一件事,相比地面的防空系统面朝天空等待目标进入射界而言,现代战机或者军舰搭载的防区外巡航导弹可以在上千公里外发射,并精准的摧毁地面的防空系统,这个时候地面的防空系统还未发现对方的战机踪影就被摧毁了。那么对于掌握制空权的一方而言就算对手最新装备了新一代性能先进的防空系统,最多损失的也只是几架战机罢了,但是一旦全面掌控制空权在手的话,那么就具备摧毁敌方任何地面、空中武器装备的绝对优势。·
在防空导弹发达的今天,制空权还至关重要吗?
制空权是战场上最重要的领域了,基本没有之一,未来能够取代制空权决定性地位的,恐怕就只有制空天权了。飞机从诞生开始就被应用于战争,他能够承担侦察、预警、指挥、轰炸、攻击、运输、反舰、反潜、空战等多种任务,只有掌握了制空权,才能确保在地面、海上甚至空中的行动自由。
图为以色列空军的F-15和F-16C/D战斗机,正是因为享有制空权,以色列才能在中东地区称霸。
爆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几次战争中,制空权都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通过在地面上短促而有力的纵深攻击,一举击垮了埃及设置在西奈半岛上的空军基地,通过地面作战夺取到了制空权,奠定了此后大规模空袭,取得战争胜利的基础。这是二战后以制空权为主取胜的第一场战争。
图为海湾战争中的美军KC-135加油机和F-16战斗机,加油机是战略空军进行远程机动和持续打击的必要手段。
在80年代的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国和阿根廷围绕制空权的争夺,进行了许多战斗,阿根廷初期利用超级军旗攻击机和飞鱼反舰导弹,击沉了英国5艘主要军舰,分别是2艘42型驱逐舰“谢菲尔德”号和“考文垂”号,2艘21型女将级护卫舰,1艘“大西洋运送者”号改造载机军舰,导致英国海军付出了巨大的损失。
图为我国空潜-200反潜巡逻机,空中力量可以打击任何目标,即便是躲在水下也逃脱不了。
英国在马岛海战中,只有2艘轻型航母可以使用,分别是“无敌”号轻型航母和“竞技神”号轻型航母,这两艘航母搭载的“海鹞”战斗机一共才20多架,但就是这20多架战斗机,搭配先进的“海标枪”防空导弹,逐渐稳定了战场上的制空权,最终确保英国实现了对马岛的封锁,不然,光是阿根廷的军用运输机,就还可以继续支援马岛海战,直到阿根廷彻底失去制空权,才放弃了对马岛的支援和保护。
图为在空袭也门胡塞武装时被击落的沙特空军F-15SE战斗机,虽然沙特空袭付出了很大代价,但是基本上把胡赛武装的进攻态势给遏制住了,如果不是沙特的介入,恐怕胡赛已经统一了也门。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为首的北约联军更是从一开始就进行了持续38天的空袭作战,而且是专门的空袭作战阶段,期间没有其他作战力量参与。这38天的持续空袭,美军一共出动了数万架次的作战飞行,让伊拉克在地面战斗开始之前就几乎损失了全部兵力。根据当时的统计,伊拉克在空袭的第一天有20多架飞机升空作战,第二天降低到了5架,第三天就只有1架了,在第一周空袭过后,伊拉克就已经没有飞机可以升空作战。
图为B-1B轰炸机进行地毯式轰炸,虽然很原始,但是威力和覆盖面积很大,对地面战役集群是毁灭性的打击。
美军在空袭中,渐次摧毁和消灭了伊拉克的对空搜索预警雷达、指挥场所、防空导弹阵地、地面交通要道、仓库、行政机关、军事基地等设施,同时还打击了伊拉克地面的作战部队,伊拉克由于拿不到制空权,只能在广阔的沙漠上燃烧轮胎、石油,制造浓浓的烟雾,来迷惑美军的攻击飞机,掩护自己的作战部队,当然,效果并不好,最终美军战胜伊拉克后,海湾战争被称为世界上第一场空中制胜的战争。
图为在海湾战争中燃烧石油桶企图阻挡美军飞机作战视野的伊拉克军队。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和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也是一样的,美国都是利用了自己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先打垮敌人的作战体系,然后再进行空地一体的地面作战。我国其实也是一样的,在上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中,我国很难取得整个战场的制空权或者部分制空权,于是只能确保某些关键交通线上的制空权,建立起米格走廊,依靠米格走廊,建立了源源不断的后勤补给线,这才确保了战争的胜利。
其实,先进的防空导弹也是为了配合制空权而诞生的,防空导弹也早已经从过去的被动防御,变成了主动出击。比如,在俄罗斯的防空作战体系中,防空导弹就一直是和战斗机搭配使用的。俄罗斯建立了一个由前线航空兵、远程航空兵、地面防空力量为搭配的防空作战体系,前线航空兵主要由米格-29、苏-24等战斗机组成,战时可以快速升空组成最早的拦截和交战线,对敌人的攻击机进行牵制。
图为飞越伊拉克战场的美军飞机,空袭让伊拉克在战争的一开始就付出了无可弥补的损失和代价。
然后,由防空导弹部队对敌人来袭的飞机进行集中火力打击,尤其是打击那些突破了防线的飞机,俄罗斯要求防空导弹在此作战中,要发挥火力的密度和射程优势,以适当的搭配来填补防线的空白。最后,由俄罗斯的远程航空兵部队,也就是苏-34战术轰炸机、苏-35S、苏-30SM等重型战斗机组成的远程作战空中力量,绕过前线的交战线,进入敌人的纵深地带,对敌人背后的防空设施、机场等设施进行空袭,配合地面的摩托化部队快速推进,最终拔出敌人在地面的作战力量,使其航空兵成为无本之木,最终夺取制空权。
图为巴基斯坦空军的枭龙FC-1战斗机,他们是巴基斯坦赖以和印度抗衡的资本,如果没有强大的空军,巴基斯坦现在也不会有勇气和印度对抗。
在海上也是一样,在俄罗斯的战役学说中,俄罗斯的航母舰载机虽然主要负责制空权的争夺,但是他们主要的任务是驱离敌机,打散敌人航空兵的进攻队形,逼迫其提前降低高度进入攻击模式,这样方便后方的巡洋舰使用里夫M等区域防空导弹系统,对这些慌乱的敌机进行逐个消灭,所以在俄罗斯军事学说中,飞机和防空导弹一样重要,他们都是夺取制空权的关键武器。
苏联海军进入远洋作战的一大标志就是载机巡洋舰的出现,它意味着苏联还是寻求海军在脱离陆基航空兵保护的范围内活动的能力,任何海军要走向远洋,都必须首先解决制空权的问题。
制空权永远是现代战争最重要的部分。小国家的交战就不说了,大国之间的交战,谁夺取了制空权,谁就拥有了一切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越是现代化的军队,越要在空军上下功夫的原因。空军先天具有快速反应、直线攻防、大范围机动等特征,地面部队是行动迟缓的,在空军的眼里,地面部队就是茫茫一片的“靶子”,地面部队中,只有防空导弹才能对飞机构成威胁,换言之,只要飞机能先打垮防空系统,那么敌人所有的地面部队,迟早都是要被空军逐一消灭掉的。
图为歼-20战斗机,他被称为是进攻敌军的临门一脚,原因在于他就是在敌人战斗力完整的时候,刺入敌人作战体系的一根针,只有拿下制空权才能确保歼-20顺利完成任务。
以如今的叙利亚局势为例,俄罗斯仅仅派遣了空天军20多架作战飞机进入叙利亚,进行了连续5年多的空袭作战,就取得了击杀武装分子接近10万人,消灭仓库、指挥所、作战工事等目标上万个的卓越成就,对叙利亚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等到俄罗斯派遣地面部队进入叙利亚的时候,极端武装甚至连对付俄罗斯军警的能力都没有了,除了土耳其和美国,俄罗斯在叙利亚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对手了。
图为歼-20战斗机,对于2010年左右的我军而言,任何威胁都没有隐身战斗机的威胁更大,拥有自己的隐身五代机,是很多军迷的期盼。
所以,制空权只要能拿稳,空中力量就能把战绩积少成多,不断消耗敌人的力量,最终让敌人逐渐失去进攻、防御的能力,陷入困境。所以,在我们可以预知的未来,制空权的重要性还是很难被取代的。为什么说制空天权也许会比制空权更重要呢?那是因为制空天权将会是未来作战的下一个制高点,从空天对地面、大气层内的目标进行攻击,就像是现在的空袭一样,还会是单方面的打击,但是等到空天作战那一天,恐怕最少还要50年吧。所以,现在就是制空权,最为至关重要了。
在防空导弹发达的今天,制空权还至关重要吗?
感谢邀请总算有了个靠谱的问题。
制空权重要,但也不重要,关键得和战争形态,军事对手作战能力和作战方式有关。
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波黑战争以及科索沃战争表明,只要掌握了战场制空权,战争何时结束就取决于制空权掌握者之手。防空火力虽然能给制空权带来一定影响,但实际效果来看,防空导弹战果并不可喜。海湾战争中,当时最先进的爱国者导弹对飞毛腿的拦截率不到五成,里面起码还有一半是导弹提前爆炸碎片侥幸击中目标勉强击落的。而伊拉克的萨姆六大部分还未发射就被空射火力所击毁,更是莫大的讽刺。
但是,也必须看到,制空权不代表一切。朝鲜战争中美国自始至终掌握着制空权志海圈,但是呢?地面战争仍被志愿军从鸭绿江推到了汉城。抗战也是如此,像在西线一样,1944年美军早已掌握了中国战场的制空权,陈纳德甚至扬言,只要有一万架飞机,他能直接打到东京让日本投降。但就算飞机不敢起飞,日军仍发动了豫湘桂会战,击败了掌握着制空权的国军,甚至连陈纳德的诸多机场都被日军占领。而实际上,后来的战况表明,美国征服日本靠的可不是一万架飞机,而是十万架飞机,两百万士兵的一路血战,最终还要靠两颗原子弹的威力才能逼其就范。
所以,制空权重要吗?不重要吗?重要吗?
在防空导弹发达的今天,制空权还至关重要吗?
世上有矛即有盾,在当今防空导弹技术发达的今天,再先进的传统战斗机,亦难逃打击,也许2019年的重大事件,能带给世人一启迪。
“草鞋军”的无人机,使沙特最先进的防空系统,“爱国者”和“萨德”的拦截,都归于失败,国际知名的媒体,纷纷对此事做了报道和评论。那么先进的防空系统面前,难道说居然都流于无用的尴尬之境了吗?其对F-22五代机,都能发挥一定作用,而对其劣质的无人机,一点办法都没有,不是无用是什么。
英国的媒体直接宣布无人机时代的到来,并称属于有人机的时代已成为过去。英国媒体的话是否耸人听闻?怎样定位与定义新的空战革命?都是摆在世人面前重大而且现实的课题。谁在新的技术革命面前无动于衷,即会永远留下沙特之痛。
它的标志性意义还在于,它不再是小朋友手中的玩具,什么粗制滥造的“羽毛球炸弹”都能杀人。无人机,过去长期作为小低慢目标,也早已成为不少大国可感头痛的心腹大患,现有防空导弹发现不了,更谈不上防的问题。
美国航母战斗群是一个强大的存在,2019年在波斯湾,遭遇伊朗无人机突防,就在它的上空盘旋,传回去的航母图像,纤毫毕现。若是携带炸弹的话会怎样?美军不禁大汗淋漓。
中国2017年给出的答案,阿布扎比亮相一套名为“沉默猎手”的近防激光系统,堪谓对症下药,治愈率达到99%以上。未雨绸缪,只有那些走在前面的引领者,才能洞见制空权未来。
在防空导弹发达的今天,制空权还至关重要吗?
在防空导弹发达的今天,制空权当然至关重要,因为防空导弹毕竟属于被动防御,只是依靠防空导弹无法取得制空权。毕竟防空导弹会受到射程、射高、发射阵地的限制,无法做到全覆盖。只有通过空战、摧毁敌机场等夺取制空权才能真正控制战场上空。
不过仅仅争夺制空权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争夺制战场权,即压制与反压制的斗争。一旦发生战争,战场初期争夺制战场权将会一场紧张、激烈、复杂,而重点领域是在宇宙空间、大气层空间和电磁空间。
获得优势的一方将充分应用新的手段和方法(比如航天技术、导弹预警技术、侦察情报技术等等)利用绝对的信息和情报优势压制对方。
-大规模运用空中力量、远战精确制导武器和电子战手段,一举瘫痪对方的指挥系统、控制系统、通信系统、防空系统等作战中枢系统;
-以电子“轰炸”攻击对手的计算机网络,并强烈干扰和阻塞等,使得对方军用网络陷入混乱;
-以空中机动、垂直攻击、空中遮断、机降作战等渗透对手纵深,配合地面装甲力量对敌军实施空地一体打击;
-以远战兵器、各种精确制导武器在超视距和毁伤区域外发射,对敌军进行非接触式打击。
显然,战争爆发后位于深远纵深的军事首脑机关、各种中枢系统(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防空和反导、能源、交通枢纽等)等最终战略目标必然会遭到对方大规模密集的软、硬打击。
战争不仅仅是争夺制空权,而是需要同时争夺制天权、制电磁权。大家应该明白的是,辽阔无垠的太空将是未来战争取胜的最关键因素,即需要争夺制天权。只有控制了宇宙空间才可以控制大气层空间,进而控制陆地、海洋和水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