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2架图142巡逻机飞扑美国本土,距离阿拉斯加50海里这件事情?

俄美互戏

你来我往

双方都未侵入对方的邻海邻空

属于正常巡行

美军一年到头

在世界各地进行所谓的正常巡行

是常态

故,美俄这种行为

无须过度解读

#凌远长著#

怎么看2架图142巡逻机飞扑美国本土,距离阿拉斯加50海里这件事情?

很正常,只要载喝蛋飞行,没有人敢打你,它还得为你护航,单怕被天上掉下个石头砸着你。

怎么看2架图142巡逻机飞扑美国本土,距离阿拉斯加50海里这件事情?

美国口口声声宣称自己有自由航行的权利,经常用军舰军机对别国进行抵近侦察,甚至进入了十二海地。俄罗斯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有实力都可以去美国家门口去自由巡航,响应美国自由航行的号召!

怎么看2架图142巡逻机飞扑美国本土,距离阿拉斯加50海里这件事情?

对美国政府最奏效的办法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俄图142在美国近土巡逻,这是对美国霸权最好的警示。美国政府痛恨他国强权,其实质是畏惧强权。与美国相处,决不能扮演“奴才”跟“主子”,这样“奴才”或许能分杯残羹,但永远只能牺牲自我讨好“主子”。只有针锋相对,才可能赢得平等的尊重。

怎么看2架图142巡逻机飞扑美国本土,距离阿拉斯加50海里这件事情?

兔哥回答:近日美国《军事》网站11日报道,俄罗斯两架图-142远程反潜巡逻机突然逼近美国本土阿拉斯加空域,俄两架图-142反潜机在美国防空识别区外飞行,为了防止出现越境情况,加拿大空军出动F-18大黄蜂战斗机前去识别查证。同时美国空军更是出动了F-22战斗机前去识别查证。此消息也得到了俄罗斯方面的证实,俄罗斯国防部11日对外宣布,隶属于俄北方舰队的两架图-142反潜机对北冰洋和大西洋部分海域进行例行巡航。

俄罗斯方面表示,这两架图-142反潜机的飞行严格遵守相关国际法,属于正常的远航巡逻飞行。美国北美航空航天防御司令部表示,美军出动F-22战斗机对图-142反潜机在防空识别区外进行了拦截……,俄罗斯飞机距离阿拉斯加海岸只有50海里,但并没有进入美国和加拿大领空。俄罗斯飞机没有进入美国或加拿大领空。

在这之前,俄罗斯的图-142反潜巡逻机在欧洲方向已经掀起了一波追逐浪潮,当时的两架图-142反潜机在大西洋部分空域巡逻飞行,挪威和英国来了一波接力拦截伴飞,挪威更是出动的F-35战斗机前去识别查证。类似这样的情况对于俄罗斯和美国以及北约组织国家来说是一个正常的情况,也是一个频繁出现的事情,可以说是一个常态。俄罗斯本身就是美国和北约的传统对手,俄罗斯的每一次行动都会引起北约以及美国的对应措施出来,归根结底还是不信任,这是最根本的原因,也说明相互之间敌视态度的根深蒂固。

北约成员国的行动可以说是一个态度,北约组织本身就是一个军事结盟组织,采取共同防御政策,而对手就是俄罗斯,它们本身就是情报共享,而且对于空中防御非常重视,所以,出现接力式的伴飞拦截也是北约的一个防空联动机制。正所谓态度决定行为,双方之间的这种敌对态度决定了这样的行动。但双方之间并不会做出出格的事来,越是敌对就越需要谨慎行事,俄罗斯的体量美国和北约国家都门清,擦枪走火可是谁都不愿意发生,也是双方之间都承受不起的。这样一来也就保证了各方之间的行为都不会超过正常的范围,基本上属于斗气层面。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怎么看2架图142巡逻机飞扑美国本土,距离阿拉斯加50海里这件事情?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领海为12海里,50海里并不在美国领海范围内,可以视为是公海。

既然是公海,飞机就有飞跃的权力,所以俄罗斯并不违背国际法。

虽然这里是美国的专属经济区,但国际公约赋予所有国家在其他国家专属经济区的飞机和船只航行自由,包括军用飞机和船只。

此次俄罗斯海军航空兵部队派遣了两架图142反潜巡逻机,逼近美国本土。

太平洋舰队2架图-142侦察机抵近美国阿拉斯加空域飞行,美空军第90战斗机中队紧急出动3架F-22战机查证并进行拦截,加拿大空军也出动2架CF-18战机实施拦截。

这种事也不是第一次出现,每年都会出现无数次。

早在2013年12月2架俄罗斯军队的“图-142”巡逻机当天绕日本列岛飞行一周,日本航空自卫队战斗机紧急升空应对;俄军机未进入日本领空。

这其实都是一些军事威胁行为,打擦边球。

图-142侦察机是苏联图-95P轰炸机的海军版本,是一种重型反潜、巡逻机。

该机型由图波列夫设计局设计,曾装备苏联海军和乌克兰空军,现仍服役于俄罗斯海军和印度海军。

这种飞机非常古老,早在1970年就装备苏联北方舰队。

它是庞大的4螺旋桨飞机,最大时速为925公里,不具备隐身能力。

显然,如果图-142侦察机敢于进入美国阿拉斯加领海领空,分秒就被F-22战机干掉了。

这只是俄罗斯方面的例行军事威慑而已,说通俗点就是:吓唬人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