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女兵,为什么能够出现一线作战部队?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这是因为苏联已经没有办法了。

苏联在二战人口只有1亿6000万人,然而战争期间仅仅年轻男性军人就战死、失踪1000万以上。

而军人伤亡总数高达2000多万。

同时,由于战争初期苏军就连续溃败,丢失了欧洲大部分领土,其中乌克兰地区就有数千万人口。

由此,当时苏联人口猛降,人力已经枯竭。

正常来说,一个国家即便倾全国之力,可以使用的男性军人不能超过人口的十分之一。

因为人口 中还有大量的妇女、儿童、老人之类,能够当兵的男人最多也就是十分之一。

现在苏联单单死亡的男性军人就有1000万,基本把可以用的男人都用光了。

这种情况下,苏军出现兵力严重匮乏的情况,连超龄的男人也被编入部队。

比如戈尔巴乔夫的父亲,当时已经接近40岁,是好几个孩子的父亲,也被编入作战部队,和小伙子一起战斗。这个岁数的男人,体力不可能同20岁的小伙子箱体,可见苏联也是没有办法了。

然而,即便如此,军人还是不够。

万般无奈下,苏联只能征召大量女兵进入部队。

苏军的妇女比例是当时世界最高,而且很多被编入作战部队。

根据统计,苏军的女兵为80多万人,都是18至30岁的健壮妇女。

这80多万人中,大部分被编入高炮防空部队和后勤辎重部队。

随后后勤辎重部队不需要作战,但高炮部队是需要真刀真枪战斗的。

电影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里面,2门高炮就是由2个班的苏联女兵操纵。他们虽然击落一架苏军侦察机,但也有2名女兵牺牲。

大家注意,女兵牺牲的时候,其他的女兵并没有惊慌,而是继续战斗。

可见,她们都是参加过血与火考验的士兵,绝非菜鸟。

另外,还有一些诸如护士、狙击手女兵活跃在前线,也是苏军特有现象。为什么用女兵?因为苏军根本没有办法了,只能用女人。

战后统计,80多万女兵伤亡兵疫高达二分之一,很多人战死在前线。

苏联女兵,为什么能够出现一线作战部队?

战争是很残酷的,是你死我活的。但通常来说,战争是两个集团或者两个国家男人之间的较量,没有女人什么事的,因此战场上一般是不应该出现女兵的。

虽然中国古代也有女兵出现,但只是个例。

比如花木兰挂帅,那是上面强征壮丁,父亲年迈弟弟年幼,花木兰只能代父从军。

可是战争进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出现了极端的情况,女人还是要上战场的。

比如二战时的苏联,战场上就有不少女兵,她们曾经剪去长发,穿上军靴,走上硝烟弥漫、战火纷飞,血雨腥风的战场。

战争让她们娇嫩的肌肤变得粗糙,岁月让她们跟男人一样无法区分,她们跟男人一样端着刺刀冲锋陷阵,流血牺牲。

据不完全统计,二战时期,苏联先后征用了80万女兵,这些女兵不包括炊事员,也不包括卫生员;她们跟男人一样是战士,是炮手、坦克手、狙击手。

估计不少朋友都看过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它是根据鲍里斯·瓦西里耶夫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它讲述的就是女兵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瓦斯科夫应征入伍,作战勇敢,后来成了准尉。电影描述的就是她成为准尉后,带领五位女战士在广袤的森林中顽强地阻击德军,最终终于战胜了数倍于自己的德国入侵者。

那么,苏联为什么要那么多女兵上前线呢?一句话,就是男人太少,兵源不足。苏联的男人都到哪去了?

一战死去一部分。

一战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军人死亡人数8860万,平民伤亡人数也接近一个亿,苏联的前身沙俄是二战的主要交战国,当然也付出了惨重代价,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而且一战发生在1914年,持续四年,到1918年才结束。仅仅过去二十年,二战又爆发,苏联损失的大量劳动力根本就没有得到补充。

肃反杀掉一部分。

斯大林为了巩固政权,杀掉了大批反革命,不仅有官员,也有警察;不仅有平民,也有军人。1990年苏联国家安全委公布,斯大林在位的25年,有377万8,234人“非正常死亡”。

1991年,苏联克格勃首脑,克留奇科夫宣布,1928-1953年间,死于非命的450万人。

大清洗中被处决的大多数是党员,男性占绝大多数,如果没有大清洗,他们本可以在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

一个保守的数字是:大肃反期间,仅仅是莫斯科一地,每天有三千人被逮捕,上千人被枪杀,

少数民族消失一批。

二战爆发前,即1937年,苏联几乎把境内的全部朝鲜人口,也就是大概在17万人左右,强行从苏联远东地区迁移到哈萨克斯坦的荒无人烟的地方,给出的理由是为了遏制日本间谍渗透远东疆域,而这些被驱逐的朝鲜族人,大部分都是种植水稻的农民和以捕鱼为生的渔民,所以根本就无法适应当地干旱气候,结果导致至少4万多人的丧生。

遭到流放的还有很多波兰人,犹太人,爱沙尼亚人,哈萨克人等等。

由于苏联实行的少数民族政策很强很暴力,德国入侵苏联后,少数民族不但没有拿起武器奋起反抗,反而夹道欢迎德军到来,他们还拿起武器加入德军阵营,向苏军开火。

队伍中有乌克兰人,爱沙尼亚人、车臣人、格鲁吉亚人、亚美尼亚人。

据不完全统计,到1943年中期,超过100万各路苏联伪军在为德军战斗。

伤亡被俘是最大的一部分

苏德战争爆发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战争初期苏军每仗必败,每战伤亡都在50万人以上。

仅仅是明斯克战役和基辅战役,就有120万苏军倒下。

而且苏联士兵的投降规模可以申请吉尼斯纪录。在战争爆发的前两个月,苏军一共有400万左右士兵被俘。

所以才有了斯大林同志270号命令,命令规定投降就是叛国,而且要株连家人。

可即便如此,苏德战争期间,也有570万苏联士兵被德国人俘虏。

另一方面,苏军在整个二战中阵亡人数超过了惊人的一千万!除了被俘虏的人,阵亡的数字就足以让苏联元气大伤了。二战前苏联人口不过一亿六千万人,阵亡了上千万男性士兵,这对于国家是几乎无法承受的损失。

总之,苏联女兵出现在战场,一方面说明苏联女人很勇敢;主要也是因为苏联二战中损失实在太大,加上二战前的一系列错误政策透支了人力资源而导致的。

苏联女兵,为什么能够出现一线作战部队?

苏联女兵,为什么能够出现一线作战部队?

在现代战争中,女性走向战场已经并不罕见,她们从事医疗卫生和通讯工作,有些也到一线上阵杀敌。但向苏联一样大规模征收女兵,并让这些姑娘穿着裙子干起狙击手、坦克兵和飞行员等工作的却实属罕见。

除了少量从事文职工作,大部分女兵直接投入了一线作战。卫国战争期间,在前方各个军兵种服役的女兵人数超过80万,其中70%是在各个主力部队,而她们中的绝大多数是18至25岁的少女。

她们几乎参与了苏德战场上所有著名战役,随后还参与了攻打柏林,战绩显赫的她们成为了全世界女兵的骄傲。她们的战斗力非常强悍,在一次战斗中,一支1000多名从射击院校毕业的女兵成功击毙1.2万余德军士兵。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伙同仆从国匈牙利、罗马尼亚、芬兰集结了190个师550万人、4900架飞机、3700辆坦克、47000门大炮、190艘军舰,划分为三个集团军群,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全面爆发。

苏德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战争爆发初期,由于法西斯的突然袭击,苏军一路溃败,人损失惨重,能够支持作战的士兵仅剩四分之一左右。为了弥补兵力,大量的女性应征入伍。而且在很多资料中,她们都是穿着裙子的。

虽然在战斗中有些不便,但这些苏联女兵依旧穿着裙子奋战在一线。这是宗教和社会风俗影响的结果,在女性地位低下的年代,女人是不被允许穿上男服的。1932年,美国影星玛莲·笛特瑞就因穿长裤在巴黎街头行走而被抓到警察局,罪名是伤风败俗。不过苏联女兵们也不是只穿裙子,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长裤就成了最好的伙伴。

1942年,战争进入最激烈的阶段,女兵的作用充分显示了出来,第一线部队出现了专由女兵组成的突击队。1000多名毕业于女子射击专业学校的女兵,在战争期间共击毙敌人1.2万余名。再优秀的战士也有被俘的可能,而女兵被俘以后更是遭受了非人的待遇,甚至于这些女兵死后,还要被德军吊在坦克炮管上,对苏联耀武扬威。

为了活命,也有一些苏联女兵在被俘后选择了屈服,成为德军的玩物。在她们之中有一个人叫安东尼娜·马卡洛娃,她在战争爆发后,带着一腔热血加入了志愿兵。但在那场100多万苏联人牺牲,另有50万人被俘的维亚济马战役中,她被遗忘在了死人堆里。她放弃了漫长而艰难的归队旅程,而且幸运地遇上了一名好心的德国警察。

德国警察为马卡洛娃找到了一份刽子手的工作,有报酬和住房。起初马卡洛娃并不知道自己处死的是苏联游击队员及其亲属,她拿着得来的报酬精心打扮自己,和德国军官一起跳舞。渐渐地,她忘了家的方向,得知罪犯身份后也毫不在乎。据保守估计,她至少处死了1500名苏联人。不过之后她嫁人改姓,1978年夏天才被抓住处决。

二战期间,苏联征收了大约80万女兵,这是人类史上最为庞大的一支女兵队伍。苏联攻占柏林后,不少部队也驻扎在了这里,其中也有很多女兵。有一天女兵玛丽亚在巡逻时走进厕所方便,德国女人却把她当成了男人,大叫着找来苏联负责人。负责人则对她说:她也是个女人,本来年轻漂亮,是你们发动的战争使她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苏联女兵,为什么能够出现一线作战部队?

因为男人都上战场了

苏联女兵,为什么能够出现一线作战部队?

我觉得"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这一句话概括这个问题其实是相当合适的。在苏德战争前期苏联的兵员损失非常巨大,在基辅会战之后苏联正面战场的对抗兵员阵亡、被俘、失踪的人数高达130多万,这个伤亡数字对一个国家国防压力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前线作战的部队出现了巨大的兵员缺口,当时苏联在正面战场上对抗压力还是处于劣势,为保持弥补这个劣势就必须再投入更多的兵员去对抗,而适龄的兵员已经征召差不多,这时部分女兵从后勤转向一线战场。

图中这名士兵据说还没满18岁就参加抗日战争

都说战争让女人和孩子躲开,但是面对国破家亡的民族战争谁又能躲得开呢?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无奈,本身苏德战场对抗非常剧烈。所以苏联在特殊条件下不得不采取特殊措施,那就是动员最大数量的男性和女性士兵将女性的征兵范围定义为18岁到25岁没有子女的妇女,并且除了陆战步兵开放以外,还允许他们分配到高射炮、迫击炮、坦克部队和航空部队当中。而以往大多数她们都是在通信和医疗岗位上。

因此在二战当中,苏联总共约有80万左右的女兵,有的甚至出现了专门由女兵组成的步兵女旅,比如说苏联独立第一女子自愿步兵旅,他们作为军人为苏联赢得了反侵略斗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其中有87名女兵被追授苏联英雄称号,不过将近一半以上都是死了之后才被追授的。比如说苏联排名第一的空军女王牌利迪亚·弗拉基米尔罗节芙娜·利特维克亚,在苏德战争中她击落了11架战斗机,并合作击落了3架,到了1990年5月才被追溯为苏联英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